A:    國際貨幣基金(IMF)及世界銀行(WB)表示將即時提供120億美元財務援助協助受疫情影響經濟體紓困,以協助該等國家提升衛生防疫能力,穩定經濟。     IMF將祭出即時信貸(Rapid Credit Facility、RCF)及財金工具(Rapid Financing Instrument、RFI),如延長既有借貸、資金疏解及新財金協商等,以協助會員國健全衛生體系與保護人民免受疫情影響。

A:馬來西亞經濟學者咸認為,隨著國際原油價格劇挫致政府收入銳減以及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肆虐全球,由 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所委任的馬國新內閣將須獲得公眾與投資人的信心,以扭轉資金外流,且維持國內外投資人對馬國經濟的投資意願。   馬國雙威大學(Sunway University)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姚金龍(Yeah Kim Leng)指出,新政府須能夠應對油價的波動,倘下跌情況持續走低6個月或更長時間,將會影響馬國政府增加支出的能力,這可能導致當局需要調整財政預算案。馬國本(2020)年財政預算案擬定時,前朝「希盟政府」(Pakatan Harapan)預測國際原油價格約為每桶62美元,但目前布蘭特原油的價格已下降至每桶35.24美元。   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聯盟因降低產量談判破局,導致沙烏地阿拉伯削減價格,並擴大出口,也讓全球油價下跌。市場目前憂慮該事件可能引發削價戰,導致油價進一步走跌低於每桶30美元。這可能會讓美國的頁岩油出口企業破產。另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全球經濟所造成的影響,在需求持續疲弱情況下,原油的基礎價格維持於每桶40至50美元間。   馬國經濟研究院(MIER)研究員山卡蘭則稱,過去幾年馬國經濟已持續疲軟,原油價格下挫會增加馬國財政赤字。馬國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先前表示會撥出總值240億馬幣(約合57億馬幣)利息予政府,因此即使受原油價格劇挫致政府收入受到影響,馬國政府應不至於調整財政預算案。另一個不利因素為消費者情緒和商業信心的減弱,這種情緒將一直持續至本年第二季。全球需求可能下降,中國大陸經濟甚至會大幅下挫,這對馬國而言將是雪上加霜,因馬國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連。過去一年來,馬國政治的不穩定以及最近的政局發展,加劇了投資人的焦慮。新內閣需要為經濟注入信心,並且向外資展示馬國經濟有明確方向。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武漢新冠狀病毒爆發以來,上(2019)年12月起許多中國工廠關閉,已對許多依賴與中國經貿之國家如奈及利亞造成直接或間接影響。 根據奈國國家統計局資料表示,中國為奈及利亞第1大進口國,2019年上半年自中國進口達1.99兆奈拉,較2018年同期增加88%,進口產品包括個人至工業用機器與原物料。至2019年5月為止,已有150家中國公司赴奈國投資、投資額達200億美元。 BBC記者採訪南非漁民,由於90%南非鮮蝦出口至中國,疫情爆發後與中國貿易減緩,已影響其生計;奈國家具貿易商表示,疫情爆發已影響建材原物料與設備取得,導致產品價格暴增。奈國部份業者如電子業,因已無庫存及擔心疫情蔓延無法旅行至中國貿易,將轉至杜拜採購。 專家表示,面對新冠狀病毒爆發,來自中國之產品與服務需求將持續減緩,勢必影響雙方貿易;建議奈國過度依賴進口產品,易受國際市場影響價格,奈國企業宜思考生產奈國製造產品,以降低對外國進口產品之依賴。

A:根據東協汽車聯合會(AAF)數據顯示,上(2019)年東協八國(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泰國、越南、新加坡及汶萊)汽車銷售量達346萬輛,較前(2018)年減少2.8%;其中東南亞三大汽車市場:印尼銷量減少10.5%至103萬、泰國銷量減少3.3%至101萬,惟馬來西亞銷量則增加0.95%至60萬4,287輛;其他依次為菲律賓(36萬9,941輛,增加3.5%)、越南(32萬2,322輛,增加11.7%)、新加坡(9萬429輛,減少5%)、緬甸(2萬1,916輛,增加25%)及汶萊(1萬1,909輛,增加6.1%)。   儘管市況欠佳,汶萊各類汽車銷售量仍表現不俗,取得6.1%成長率,僅次於緬甸(成長25%)及越南(成長11.7%)。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冠病毒疫情過去兩週在歐美擴散,新加坡三支航空業相關股—新航(SIA)、新航工程(SIA Engineering)及新翔集團(SATS)股價在此期間節節下挫。分析師預期,疫情對航空業者的業績衝擊至少長達兩季。 新航在前天召開分析師特別會議時表示,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訂票量繼續下滑,現在仍看不到谷底。目前新航搭客量跌幅仍未及SARS疫情高峰的45%至50%,但搭客量及收益率都比去年同期下挫。 疫情暴發後新航便開始削減航班,第一輪在2月初開始削減中國航線航班,第二輪則調整東北亞及東南亞航線。隨著疫情擴散,則開始對歐美、西南太平洋及東南亞航線進行第三輪調整。新航集團3月至5月的每公里可載客座位(available seat kilometers,簡稱ASK)比去年同期少6.1%,也比原先的編排少10.3%。其中,東北亞及東南亞航線減少至少20%。 大華繼顯證券分析師阿吉(K. Ajith)表示,在2月中僅預測疫情對本季產生衝擊,並預期4月開始可逐步恢復正常,但現在看來5月的需求也很疲弱。原本預測新翔集團下半財年跌幅22%,現在則估計至少30%。至於4月份開始的新財年,首財季淨利估計下滑10%至15%。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最新預測,新冠病毒疫情將造成全球航空業蒙受630億至1130億美元的虧損,較該協會兩個星期前預測的290億美元提高超過一倍,顯示疫情衝擊已升級。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3月10日)    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洪楠基於本(109)年3月10日召集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國務調整室室長及金融委員會委員長等部會首長,舉行「相關部會首長會議」,檢視目前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於全球擴散之情形,以及對國內外經濟與金融市場之影響情況,討論未來之因應方向。   洪副總理於會議中表示,目前全球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之確診病例快速增加,國內外金融市場之變動性亦受影響而擴大,國際油價嚴重下跌,主要情況如下: 國內外金融市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擴散影響全球供應鏈之運作及需求減少,造成投資人擔憂景氣衰退,轉向偏好投資安全資產,變動性擴大,美國(道瓊指數)及日本(日經225)等主要國家股市同時重挫,韓國KOSPI亦受影響而嚴重下跌。另因投資者擬加強規避風險,美國國債利率創有史以來之最高紀錄。韓元兌美元之匯率亦上升至1,200韓元兌1美元。 國際油價:石油之需求減少,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決定不延長減產等,造成國際油價嚴重下跌。 實體經濟:服務業及內需相關業種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嚴重影響,景氣衰退,國民經濟信心嚴重低落。   據指出,最近國內外經濟及金融已陷入嚴重緊急狀況,有必要密切檢視市場之變化,依據已研擬之緊急應變計畫因應,因此本次會議中決定,未來3個月期間將暫時採取加強限制囤積惜售措施,俾利因應市場變動性擴大,另啟動國際油價變動因應小組,確實檢視國際及國內油價之變動情形及對業種造成之影響,必要時加強採取因應措施。此外,為早日克服及減少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之影響,將分3階段執行32兆韓元預算之因應對策。 洪副總理另強調,未來將隨時舉行相關部會首長會議,盤點國內外金融市場及實體經濟之變動情況,全力推動因應政策,並擬透過次長級之總體經濟金融會議,持續檢視及因應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對經濟及金融之影響。  

A:資料來源: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3月9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實施「口罩用過濾布緊急供應調整措施」(3月6日至6月30日)以來,於本(109)年3月6日首次依據「口罩用過濾布緊急供應調整措施」第5條規定命令調整出貨。   「口罩用過濾布緊急供應調整措施」第5條有關於生產、出貨及銷售調整命令,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為穩定口罩用過濾布供應,必要時可命令過濾布生產業者及銷售業者調整生產、出貨及銷售數量以及出貨與銷售對象。   本次命令將4家過濾布製造商之3月6日至8日間出貨量中可運用之量(4噸)供應給因過濾布短缺而面臨停產危機之5家口罩生產業者,相關口罩生產業者在週末已取得可運用之量(4噸),部分業者已於3月8日晚上開始生產口罩。   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成允模於3月9日訪問位於京畿道坡州市之口罩生產公司「ATEX」檢視本次命令是否正常運作,並聽取業者意見。ATEX公司透過本次命令獲得過濾布(Melt-Blown)供應。ATEX公司代表金海龍表示,一直以來每天生產30萬張口罩,但上週週末開始因口罩用過濾布短缺而不得不停止生產,如今藉由本次命令可以重新生產口罩。金代表另表示,目前口罩生產業者不僅面臨原材料短缺問題,為增加口罩生產量需要生產設備相關支援,亦需要放寬生產相關管制規定等。   成部長表示,為穩定生產口罩,全力解決業者面臨之各項問題,並提供所需支援,首先提前啟動新的過濾布(Melt-Blown)生產設備,且其他用途是生產設備轉換為過濾布生產設備,並發掘新的國外供應商,增加過濾布供應量,另透過「口罩用過濾布緊急供應調整措施」將過濾布供應給所需業者,此外成立由製造設備專家組成之「口罩技術支援團」(3月6日)向口罩及過濾布生產業者提供設備相關支援,且支援口罩包裝設備等改善工程效率,並且將以官民共同材料零件供應因應中心及食品醫藥品安全處為中心,持續發掘阻礙擴大口罩生產之限制規定,努力儘早改善相關管制規定 。

A: 奈及利亞相關利益團體憂心許多與中國簽約重要國家公共工程貸款案,將助長奈國貪污與違反國家法律與程序等行為。並質疑大多數計畫使用中國進口之原物料、計畫金額過度膨脹及引進大量中國工人等,無助於奈國本地就業機會與產業發展。 奈國近期與中國進行中之工程案已超過22項、470億美元,其中77%貸款來自中國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及中國輸出入銀行(China Eximbank)等2家中國銀行。由於大多與中國簽約案件皆為雙方合意簽約,未依循政府採購協定之議價程序及相關規定,亦未有適當之監督與評估機制。據媒體抨擊,近來透過奈國聯邦執行委員會取代政府採購局與中國簽約之貸款案件,其中70%恐有貪污成份。 近年來奈中兩國合作工程包括:2016年簽署51億美元之Kano至Kaduna、Harcourt港至Calabar鐵路工程、2018年簽署67億美元之Ibadan至Kano鐵路、2019年14.88億美元之Lagos至Ibadan道路等案,由於該等案件多由奈國總統與主要當事人與中國政府間協商,並未提交國會或債務管理當局審核,倍受利益關係人質疑。惟奈國交通部長Rotimi Amaechi辯護稱,中國土木工程集團(CCECC)為中國指定承包商,由承包商決定執行方式與內容似為合理。 網路相關聯結請鈞參https://www.guardian.ng/news/stakeholders-demand-terms-for-47b-chinese-loan-projects-execution/。

A:奈國已連續2年超過南非成為非洲最大經濟體,據南非統計局表示,南非2019年第4季經濟成長僅達1.4%,較第3季0.8%高。奈及利亞2019年第4季經濟成長達2.55%,為2016年經濟蕭條以來表現最佳的一季。奈國2019年全年經濟成長達2.27%,較2018年的1.91%高。 根據彭博商業週刊調查:南非或是奈及利亞哪國為非洲最大經濟體?答題者復以,將依使用西非哪國貨幣匯率計算而定,若使用美元對奈拉1:360換算,奈及利亞為非洲最大經濟體。 彭博報告顯示,2019年Q4奈國經濟成長隨著原油需求增加及央行刺激政策下,有效促進經濟成長。西非經濟成長達4,760億或4,020億美元,彭博對於奈國成長預期樂觀。 南非則連續幾年落入第2次蕭條,2019年全年僅成長0.2%,較南非央行及政府預估少,若以美元對換南非幣為1:14.43換算,南非全年國民所得達3,520億美元。

A:奈國布哈里總統近日召見西非經濟共同體投資與開發銀行總裁Bashir Mamman-Ifo表示,已與貝寧與尼日召開3方會議,討論重啟奈國邊境措施事,一旦達成共識,奈國將據以執行。 奈國關閉邊境措施以來,滿意國內稻米量供給充足且達到糧食安全目的,並有效禁止違藥進口威協國家安全。

A:印度商工部局長Amit Yadav表示,為因應Corona Virus擴散及確保印度國內市場藥品取得之安全,印度政府將根據1992年國際貿易法第3章第22條授權,對重要藥品及活性藥物成分(如普拿疼、抗生素、維他命B1、B2 及B6)等採取出口限制禁令。此政策將影響奈及利亞及其他國家之藥品取得。 由於印度70%藥品之活性藥物成分自中國進口,在面臨Corona Virus疫情在中國與全球散佈同時,將影響印度進口重要藥品成分,進而增加藥物取得風險。印度採取藥品出口禁令將導致藥品價格上漲,奈國製藥業也需要增加自我競爭力與預為因應。 奈國藥品協會(NAFDAC)及食藥署也警告奈國政府採取進一步預防以免造成藥品缺口,並警告奈國藥品製造業提高警覺採取預防措施。奈及利亞70%藥品自印度與中國進口,剩下30%則自其他國家進口,

A:奈國眾議院通過布哈里總統有關向國際財政機構如伊斯蘭開發銀行、世界銀行、及中國、日本及德國等資助銀行之230億美元貸款融資案,布總統盼該等融資有助奈國本年GDP成長。 奈國聯邦政府將運用該等款項於擴建鐵路、水壩及西非國家間特殊合作計畫。奈及利亞為非洲第一大產油國家,其1/4國民所得在償還貸款,國際貨幣基金(IMF)提出警告,奈國若不採取相關措施,該國貸款將於2024年佔其國民所得之36%,若加上利息將佔政府收入之75%。

A:奈國衛生部長Osagie Ehanire及奈國疾病管理局(The Nigeria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於3月8日宣布第2起新冠狀病毒確診案例,目前在Lagos及Ogun州共有60起案件隔離中。 第2起案例在Ogun州出現,係與第1起義大利旅客接觸所傳染,迄今未出現相關症狀。衛生部長Ehanire表示,該國醫療團隊由奈及利亞醫學研究所領導國內知名醫生及學者,奈國政府將持續觀察60起與首例案源接觸的病患及嚴格執行相關防範措施。

A:世界銀行經商環境指數(Ease of Doing Business Ranking)一直為投資者重要參考指標,近日非洲部分國家因政府積極改善經商與投資環境,大幅改善。非洲首富Aliko Dangote表示,模里西斯、盧安達、奈及利亞、南非及肯亞近連來改善經商環境與投資振興政策,經商環境大為改善。 根據世界銀行報告顯示,次薩哈拉經濟體中以奈及利及多哥之經商環境改善出色,舉多哥政府為例,近年進行工程執照費用改革、改善註冊程序及其他措施受讚揚。 另非洲國家平均公司註冊時間為20天,較2003年62天進步,惟在電力成本部分、跨境貿易文件繳交程序等皆無法與OECD開發中國家比較。報載提及奈及利亞為非洲第1大經濟體,政府在法規執行與落實及政府效率上仍需改進,另PwC會計事務所表示,60%奈國經濟為地下經濟,奈國聯邦政府需持續採取必要措施協助中小企業提升競爭力。

A:依據發展經濟學家理論,產業結構調整對經濟成長、產業多元發展與科技升級皆有助益,工業化過程可提高農產品生產力與附加價值。對奈及利亞而言,面對總體經濟挑展與依賴石油經濟下,產業結構調整具迫切性。 當全球持續調整能源價格同時,勢必影響奈國政府收入與外匯存底。倘石油價格持續下跌同時,奈國政府無法擁有足夠收入投入重大基礎建設、學校及醫院等計畫。奈國依賴石油經濟,對擁有2億人口龐大經濟體而言,現階段免對挑戰包括:提高非油產業競爭力、提高所得、確保年輕人就業及打擊貧窮。 另由於奈國高度依賴出口與勞力密集產業,皆為奈及利亞非油產業急需進行結構轉型之原因之一,報載建議改善意見包括: 針對高度出口與勞力密集產業:增加提高附加價值之投資,如農業等仍需持續改善電力與交通建設等。 建立特別經濟區(Special Economic Zone):透過SEZ之建立,藉由提供稅務優惠、基礎建設、出口鼓勵措施等,以吸引外資進駐。如果奈及利亞積極發展製造業,SEZ政策推廣將有助奈國製造商進入全球市場。 改善海港系統:由於海港建設缺乏以及APPA港口交通阻塞等皆提高投資成長,阻礙外人投資,奈國有需要改善港口運輸系統與效率。 估計未來20年奈及利亞將進入後原油經濟時代,人口呈現增長情形,經濟表現若無法解決人口增加與年輕人失業問題,將對奈國產生負面治安與經濟問題。

A: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將於2020年7月生效,將促進非洲12兆人口及國民所得2.5兆美元區域間之貨品及服務與關稅聯盟的自由移動,奈國醫療業者看好區域企業擴張及商機。奈國衛生經濟學家Abiodun Awosusi指出,自由貿易區生效將對奈國衛生相關5大領域產生影響與契機,包括:人力資源投資、健康創新、貿易對社會影響、健康安全及健保等。 奈國醫藥產業持續看好非洲市場,並盼能吸引更多外人投資,鼓勵區域間進口藥品原料以發展醫療市場,惟非洲國家執行衛生安全計畫時需投資更多在傳染病預防與協助食品藥物管理等雙邊合作。 另報載奈國部分健康產業業者亦盼發展觀光醫療,並看好癌症醫療及緊急醫療商機。

A: 因新冠狀疫情蔓延影響中國及歐盟國家經濟,導致原油需求下滑,據貿易商表示,約55個即將於本年4月出口之奈國原油貨櫃尚未找到買家。貿易商刻正評估新冠狀疫情下中國需求減少之因應對策,雖然中國經濟似乎漸有起色,然過去幾週則因疫情散播,影響原油需求量。 根據彭博報導,奈及利亞與安哥拉每年4月平均出口100個原油貨櫃,目前市場情形已影響70%原油出口。由於奈國2020年政府預算是以每日218萬桶油產量、每桶57美元預編,並盼本年能獲取2.65兆奈拉收入,將佔全年政府營收的32.34%。惟本週輕質原油價格維持在50.88美元,將影響奈國總體經濟表現。 另報載引述奈國財政部長Zainab Ahmed表示,奈國政府近期將召開期中會議檢討本年預算編列。

A: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數據顯示,2020年1月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減少3.3%,已連續10個月需求下降。原航空界預期中美貿易戰告一段落將可刺激2020年經濟成長,惟新冠狀疫情爆發,已影響本年1月貨運出口量。  

A: 去年2月開始運作的Citiponics是新加坡目前唯一一家設在組屋停車場頂層的商業農場。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表示,這項試驗計畫引起人們對在社區空間耕作的興趣。新加坡食品局會在接下來幾個月,為16個組屋多層停車場頂層招標。 自去年4月首次收成以來,Citiponics產出約18公噸蔬菜,相等於1125名新加坡國人去年食用的總葉菜量。Citiponics創辦人之一曾馨韻表示,農場每個月最多可生產三至四公噸蔬菜,但因初期還在調整種植流程和品種等,所以尚未達到最高產量,估計今年能增產。 該農場目前正在研發如何在不耗費太多能源的情況下,種植高價值的品種。至於未來的發展,則預計在接下來兩三年再多在四五個組屋停車場設立農場,以提升經濟效益。曾馨韻表示,現有空間最長可租用六年,希望新地點可以至少給予一樣的租用期,讓運作有時間穩定下來,且開設高科技農場必須投入大筆資金,需要時間回本。 Citiponics占地1800平方米,主打自家研發的Georgina生菜,占總產量九成,另外一成是菜心。農場會把生菜固定供應給附近的平價Xtra量販店。

A:新聞來源:韓國貿易協會(2020年3月10日) 據韓國外交部表示,該部與中國政府於本(109)年3月9日就中國政府擬提供防疫物資支援韓國因應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達成協議,韓國將自本年3月10日起,進口中國產製之醫療用及N95口罩。自中國進口之防疫物資將由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統籌,再由大韓綠十字會分發。   據指出,駐韓中國大使邢海明於本月6日會見韓國外交部次長金健時表示,中國政府擬支援韓國N95口罩10萬片、醫療用口罩100萬片及防護衣1萬件之後,駐韓中國大使館官網於日前公告,中國將自本月10日起出口韓國口罩,第一階段出口之一般醫療用口罩及N95口罩為500萬片,未來中國並將與韓國分享相關資訊及經驗,共同合作防止及控制感染病。   韓國外交部另表示,韓國曾在中國之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嚴重擴散初期提供防疫物資救急,最近中國地方政府與企業亦陸續對韓國伸出援手,兩國擬更全力互相合作,一起因應目前之危機,預計經過本次危機,將更增進兩國政府與民間之合作關係。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