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處:NL Times , 2021/01/1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經濟學家認為政府延長現行的疫情封鎖將導致經濟衰退 荷蘭網路新聞NU.nl報導,荷蘭ING銀行和Rabobank銀行的經濟學家均表示,若荷蘭總理Mark Rutte於1月12日星期二晚間7點的疫情新聞發佈會上如眾所預期的宣佈延長現行的新冠疫情全國封鎖措施,將導致荷蘭經濟陷入衰退。 經濟衰退是指國內生產毛額(GDP)連續兩季衰退,荷蘭的經濟學家們預計,由於荷蘭政府於2020年10月份縮緊新冠肺炎防疫措施及同年12月中旬實施全國疫情封鎖措施,將導致荷蘭2020年第4季經濟衰退,若繼續延長現行的疫情封鎖措施,2021年第1季的GDP亦有可能持續衰退。 荷蘭Rabobank銀行經濟學家Carlijn Prins表示,稍早曾預計2021年第1季荷蘭經濟將略為成長,但現在卻改變看法,且認為 2020年第4季亦可能比第3季衰退。 ING總體經濟學家Marcel Klok認為,今年第一季荷蘭經濟將衰退至2020年第二季的水準,當時由於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政府實施各種防疫措施,導致荷蘭經濟衰幅創新高,為-8.5%。 Klok表示,2020年第3季和第4季初,荷蘭經濟呈現穩健的復甦,但從當年12月中旬開始,嚴格的疫情封鎖措施中斷了復甦,先前預估2020年第4季的經濟成長率將為-2%,而目前由於持續疫情封鎖措施,預計將下修經濟成長率。 儘管今年第一季的經濟前景令人沮喪,但兩位經濟學家均預計,一旦開始解除封鎖措施,外加大規模的接種疫苗,荷蘭的經濟將迅速復蘇,但封鎖的時間越長,經濟恢復的速度就越緩慢。 Prins表示,2020年夏季,荷蘭經濟出現反彈的現象可能會在今年再次發生,許多公司倖存下來,許多人仍保有工作,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仍達標,但預計直到2022年荷蘭經濟才能全面復甦。    

A:出處:NL Times , 2021/01/1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醫療機構未嚴格遵守新冠疫苗施打優先順序 荷蘭政府規定,只有在第一線工作的醫療人員才能優先接種新冠疫苗,但有些不符合規則者卻已優先接種疫苗,導致現在許多有優先接種權的療養院工作人員仍在等候接種。 荷蘭政府規定的疫苗接種排列順序是醫院和救護車的新冠肺炎護理一線工作人員優先接種,之後依序為療養院工作人員、殘障護理人員、地區護理人員,只有在上述所有護理人員都接種了疫苗後,才輪到有健康問題的人和老人,而健康的成年人則排在最後。 上週荷蘭新聞Nieuwsuur訪談了多家荷蘭的醫療機構,醫院已開始為工作人員施打新冠疫苗,一線醫療工作人員有3萬劑配額,但醫療機構卻為不符合優先施打條件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和其附設的餐廳工作人員也都連帶接種了疫苗。 荷蘭衛生委員會稱,此舉將延誤荷蘭老年群體接種疫苗的時間,該委員會曾多次建議荷蘭政府應首先為老年人施打疫苗。 荷蘭負責分配新冠疫苗的衛生所(GGD)表示,有關有些醫療機構讓其不符合優先施打條件的工作人員優先接種疫苗事,雖然GGD理解雇主有保護員工健康的責任,但荷蘭政府為了保護弱勢群體,已制定疫苗施打的先後順序,雇主有責任遵守。

A:一、菲國媒體報導,菲律賓觀光部Bernadette Romulo- Puyat部長於1月13日表示: (一)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菲政府實施嚴格之社區隔離及邊境管制措施,致去年外國旅客僅132萬人,較前(2019)年之826萬人銳減84%。去年觀光收入僅814億披索(約17億美元,1 美元約合48披索),較前年之4,821億披索暴減83%。 (二)由於疫情尚未穏定,本(2021)年將聚焦於發展國內旅遊。該部將與地方政府協調,研究重新開放觀光旅遊地點,以及相關防疫衛生規範。目前獲准重新開放旅遊地區包括馬尼拉、長灘島、巴拉望、宿霧、薄荷島、碧瑤,以及北伊洛戈斯。 (三)該部另將重新檢視「2016-2022年國家旅遊發展計畫」,由於菲國短期內將重點擺在發展國內旅遊,因此將修正目標。該計畫原規劃目標係於明(2022)年達成1,200萬外國遊客及8,920萬國內遊客,因疫情發展仍存變數,必須加以彈性調整。 (四)在國際旅遊方面,菲政府願意與鄰國合作,推動具潛力之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旅行泡泡要求在目的地國家嚴格執行衛生及安全規定,且兩國政府都需要建立與認證適當之基礎設施。 二、謹查: (一)前年觀光旅遊業占菲國GDP之13.7%,共創造570萬個直接就業機會,去年因受疫情衝擊,成為重災區,不僅產值銳減,亦造成嚴重失業問題。 (二)惠譽(Fitch)國際信評機構於去年10月表示,由於受到疫情不確定性持續影響,菲國之外國遊客可能在本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才會明顯增加。菲國旅遊公會則認為,觀光旅遊業之復甦取決於推動疫苗接種計畫以及鬆綁相關旅行管制措施。  

A:新聞來源:韓國貿易協會(2021年1月13日)   據韓國貿易協會引用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之資料報導,韓國去(109)年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出口金額為109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6.4%,已3年連續超過100億美元,並創有史以來最高金額紀錄。   據指出,韓國去年整體顯示器之出口金額為180億美元,雖然較前一年減少12.2%,但OLED之出口比重超過60%。目前韓國產製之OLED於全球市場占有率為37.3%,名列全球第一位,其次為中國36.3%、台灣21.4%及日本2.3%。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韓國企業因可摺疊式手機及OLED電視等精選製品增加,陸續將LCD之業務計畫轉換為OLED,提前因應新生代顯示器市場,而創造良好之銷售成果,預計未來全球顯示器市場亦將因非接觸式資訊通信(IT)及精選OLED製品之需求增加而持續成長,明年全球顯示器市場約可再成長13.8%,為1398億美元。而本年度韓國顯示器之出口金額可望為184億美元,再較去年成長2.4%,其中OLED之出口金額應可再增加至130億美元,成長19.6%。   產業通商資源部另分析,網路影像服務(OTT)等項目之需求增加,帶動可捲式電視、QD顯示器等超高畫質OLED電視及電競筆記型電腦等創新型OLED製品之需求擴大,將促使大型OLED之出口隨之成長,而中小型OLED之出口預計亦將因5G通訊快速普及,可摺疊式手機等高級化新製品陸續上市及使用OLED之智慧型手機機種逐漸增加而成長。

A:綜合美國勞工部報告及媒體報導,美勞工部本(14)日公布,截至1/9當週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96.5萬,較前一週78.4萬大幅增加18.1萬,係去年8月中以來最高水平,惟專家表示本次增幅較大,應係州政府因為聖誕節及新年假期關門,以及準備新一輪紓困所致。 美國近期新冠疫情升溫,商業活動受限,雖導致去年12月減少14萬個就業機會,惟專家普遍表示新冠疫苗正逐漸普及,且候任拜登總統預期將提出增加紓困支票至2,000美元等新一階段紓困方案,大都樂觀認為本年美國就業市場將是創紀錄最好的一年。 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截至1月2日當週為527.1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3.7%,較前一週507.2萬人次與失業率3.5%,增加19.9萬人及上升0.2%,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1,840.7萬,較前一週下降約74.5萬。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別依序:賓州(6.6%)、阿拉斯加州(6.5%)、堪薩斯州(6.4%)、新墨西哥州(5.9%)、伊利諾州(5.6%)、華盛頓州(5.6%)、內華達州(5.5%)、維京群島(5.3%)、明尼蘇達州(5.2%)及加州(5%)。

A: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已對新加坡經濟造成嚴重影響;惟新加坡政府相信,以新加坡優越的投資環境仍可吸引跨國企業前來投資佈局,故仍持續努力展開國際招商工作。據瞭解,疫情以來新加坡的招商成績超出預期。 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彙整疫情期間,有意在新加坡深耕的跨國企業名單如下: 騰訊:中國騰訊去年9月宣佈將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集團聲明當時表示,要開拓新加坡業務以支持公司在東南亞及區域業務的增長。招聘的職缺超過50個,其中包括客戶服務經理、業務拓展經理、結算分析師、軟體工程師和大數據工程師等等。 字節跳動:中國社交媒體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有意以新加坡為戰略據點,向亞洲其他地區和全球市場擴張,未來三年料投資數十億美元,在新加坡創造數百個就業機會。據報導,字節跳動在新加坡本地已聘用400名員工,從事科技、銷售和營銷的工作。根據公司招聘網站,新加坡目前有超過200個職缺,涵蓋公共政策、營銷、法律、數據分析等不同領域。 Zoom:去年12月宣佈擴充新加坡業務,將在新加坡設立新的研發中心並聘用數百名主要工程人員,同時將把在本地的數據中心容量擴大一倍。 現代集團:去年10月,韓國汽車巨擘現代集團宣佈斥資近4億元在新加坡建造創新中心,研發生產電動車等新型汽車技術,並創造就業機會。 戴森:戴森(Dyson)去年11月宣佈總額27億5,000萬英鎊(49億1,700萬星幣)的五年投資計畫,包括將在新加坡設立一個全新的先進製造中心,集合眾多設備與推動技術創新。 Eat Just:美國食品科技公司Eat Just連同投資管理公司Proterra Investment Partners Asia帶領的財團,計劃投資多達1億2,000萬美元(約1億6,290萬星幣),在新加坡建造亞洲首座,也是最大的植物蛋白生產設施。 特斯拉:美國電動車特斯拉(Tesla)預料不久後將重返新加坡市場,第一個超級充電點可能設在新加坡島嶼俱樂部內。特斯拉開放的新加坡職位空缺有10個,其中包括業務經理、銷售顧問、客戶服務專家和車輛維修技術人員等。

A: 2020年對全球經濟來說是災難性的一年,世界銀行日前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全球經濟去年萎縮4.3%。新加坡亦陷入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依據新加坡政府數據顯示,新加坡經濟全年萎縮5.8%,整體失業率在去年第三季達到3.6%,是16年來最高。 儘管如此,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先進的金融體系、以及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等得天獨厚條件,對投資人而言仍然魅力不減。新加坡政府不遺餘力爭取跨國企業前來投資設廠,目前已有多個全球各產業巨頭在過去幾個月宣佈在新加坡設廠,或選擇以新加坡作為亞太業務的區域中心,為新加坡經濟在疫情後的強力回彈打了數劑強心針。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月14日報導,特殊化工業(specialty chemical) 正快速成長。亞洲化工業發展迅速,到2030年,來自亞洲的銷量預計占全球總額66%。星國將加強「培養人才」、「保護智慧財產權」和「有效率的物流生態系統」三大方向發展特殊化工業。 新加坡貿工部(MTI)部長陳振聲1月13日參觀杜邦(DuPont)營養與生物科技新加坡研發中心後表示,市場對永續發展環保產品的需求提高,商家看好快速成長的亞洲市場需要更多元化和個人化的服務,並要求更大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可靠的全球物流鏈,這些因素將繼續推動特殊化工業的發展。 杜邦公司以科研為基礎的美國跨國企業,該公司1月13日宣佈在新加坡設立「酶混合設施」(enzyme blending facility),預計在本年第二季啟動運作。此設施將為區域提供讓生產過程更能永續發展的酶,有助於減少使用化學物質、提升能源和水資源效率,以及降低廢物排放。該公司認為,新設施坐落於新加坡,其地理位置具戰略性,將有助於縮短交貨時間,以減少影響供應鏈的障礙。 陳振聲部長指出,希望借助這類跨國企業提升星國民眾的技能,同時加強參與供應鏈的中小企業的能力,進而鞏固星國在化工業的優勢。特殊化工業的平均薪資普遍高於製造業至少50%,因此發展化工業也將為新加坡民眾創造更高素質的工作機會。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月14日報導,本月起推出銜接新加坡和印尼峇淡島的快捷「多式聯運」(inter-modal cargo solution),運輸高價值且須快速發貨的物品,如電子元件等。 新加坡交通部(MOT)部長徐芳達表示,在峇淡島製造的高價值且具時效性的產品先透過海運送達星國港口,再由陸運送往機場,最後空運到其他國家,整個運輸過程可在一天內完成,「多式聯運」比全空運便宜,也比全海運快。以新加坡為基地的公司也能藉此把生產基地擴展到峇淡島,提高成本效益。 據新加坡海事局資料顯示,目前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有兩趟往返新加坡和峇淡島的「多式聯運」。從峇淡島抵星的貨量每天平均約10公噸,從新加坡送往峇淡島的貨量則約7公噸。使用多式聯運的業者包括DHL、Batam Logistics及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等。 相較2019年,新加坡2020年的貨櫃輸送量下跌0.9%,達3,690萬個標準箱;貨運量年比為-5.8%,達5億9,030萬公噸,乃因石油運輸量減少所致。但到港船舶噸位上升1.7%,達29億噸;星國也是世界表現最佳的添油中樞,銷量達4,930萬公噸,年比成長5%。 徐芳達部長指出,星國會在「多式聯運」取得的成功基礎上繼續努力,與業界探討其他新穎的「多式聯運」方案,加強星國的貨物銜接,鞏固作為區域運輸中心的地位。

A:2021年1月13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36萬4,271人,單日新增175人;死亡人數累計6,304人,單日新增4人。   沙烏地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持續敦促民眾遵守防疫規定,並禁止舉辦/出席超過50人以上的社交聚會,違反者罰款如下: 首次違反規定的個人或公司,處以沙幣4萬里雅(折合06萬美元)罰款;出席者罰款為5,000里雅。 第2次違反者罰金加倍,處以8萬里雅;出席者罰款為1萬里雅。 第3次違反者罰金加倍外,並將移送法辦。 倘違規者係私部門公司,將被勒令停業3個月、再犯者關閉6個月。   內政部警告沙烏地公民在取得許可之前,禁止前往包括利比亞、敘利亞、黎巴嫩、葉門、伊朗、土耳其、亞美尼亞、索馬利亞、剛果、阿富汗、委內瑞拉,或任何疫情未受控制及變種病毒肆虐的國家。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1月8日報導。 依日本全國秋刀魚棒受網漁協統計2020年度漁期累計漁獲量2萬9,566噸(減27%),連續2年更新自1950年棒受網漁業開始後的史上最低記錄,12月份僅作業至14日,計2,369噸,累計整年度的漁獲量不到3萬噸。 平均單位每10公斤為4,804日圓(增52%),漲價約1.5倍,漁獲金額達142億207.2萬日圓(增11%),雖較去年增加1成,但較過去10年最高漁獲金額之2014年(260億4,333萬日圓),則金額減半。現在的漁船數量與2014年相同,可想而知,此作業實績如長期化則各漁船的經營情形將相當嚴峻。 由於主漁場位於距離較遠的公海域,直接考驗到漁船設備老舊等作業能力,並失去提供加工品原料的價格優勢,恐讓秋刀魚相關市場縮小。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1月12日報導辦理。 依日本財務省通關統計,2020年11月鮪類進口情形如下:生鮮.冷藏類635噸(較2019年同月減11%)計9億1,600萬日圓(減15%);冷凍類1萬6,673噸(增17%)計109億8,900日圓(增6%);加工品類3,093噸(減6%)計18億5,200萬日圓(減6%)。冷凍類金額與數量均增加。 另2020年11月進口冷凍大目鮪去鰓去內臟(GG)計6,349噸(增31%),自6月以後的量均較2019年同月增加,11月末時,累計達5萬6,981噸,超過去年同期累計量(5萬2,245噸)。 受疫情影響市場價格下跌,以台灣為主停止出漁的船數增加,預測新年度後數量將大幅減少。若在庫量減少則量販店所販賣價格較優惠的中.小型大目鮪的價格勢必上升。 台灣產CIF單價每公斤659日圓(減7%),歷經8個月重回到600日圓以上,市場行情雖持續上漲,惟日本國內暴發第3波疫情,12月的消費量恐縮小。中國產冷凍大目鮪11月份2,126噸,約去年同月的3倍,較10月增加2倍,推測此為市場預測台灣冷凍大目鮪不足所採取的補救來源。11月的單價為548日圓,較台灣產便宜17%,其10月時為489日圓,上升12%。 韓國、中國為主的冷凍大目鮪切片數量為1,332噸(增17%),係2020年數量最多的一個月,僅次於近3年最多的2018年11月1,361噸。

A:依據日本財務省公布資料,2020年11月經常收入為1兆8,784億日圓,大幅超過前一年同期的4,221億日圓,連續77月盈餘。其中出口額為6兆391億日圓(減3.4%)、進口額為5兆4,230億日圓(減13.6%),服務收支因疫情嚴重影響旅遊,呈現1,816億日圓虧損。

A:依據NHK等媒體報導,由於5G相關機器、電腦、遊戲機等對半導體零組件的需求增加,導致車用半導體零組件嚴重不足,TOYOTA(美國德州廠)、HONDA(三重縣廠)、日產(神奈川廠)均宣布部分工廠減產計畫,另SUBARU亦評估減產的可能性。

A:依據NHK公布問卷調查資料,77%的受訪者(樣本2,168人、1,278人回答)認為應中止或延期舉辦東京奧運及帕運,僅16%認為應如期舉辦,支持率較12月調查減少11%。另,東京奧運、帕運組織委員會主席森喜朗表示絕對不可能再延期一年,將視疫情狀況,於2、3月做出最後決定。

A:日本首相菅義偉於1月13日晚間假官邸召開疫情對策總部會議,會後宣布繼1月7日針對首都圈1都3縣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後,追加納入京都、大阪、兵庫、愛知、岐阜、福岡及栃木等7府縣,期限自1月14日至2月7日為止。  期間請區域內民眾共體時艱,徹底配合以下措施: (1)日夜均儘量避免非必要外出。 (2)一般飲食店營業時間縮短至晚上8點,酒吧等供應酒類餐飲店的營業時間,限制為早上11點至晚上7點。 (3)大型活動參加人數為場地容量之50%或5,000人上限,兩者取其較低者。 (4)企業推動居家或輪流上班,以期抑制7成出勤人數。

A:日本政府表示儘管目前仍與日本進行商務往來的台灣、中國大陸及韓國等11國家或地區,尚未發生變異型病毒群聚感染,惟為防堵新型病毒入侵及安撫國民不安情緒,決定至2月7日為止暫停與上述11個國家或地區進行商務往來。  不過仍允許日本人、持有居留權以及因親屬喪禮、分娩等特殊情況的外國人入境,入境後應遵守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居家或旅宿設施隔離14天,以及利用手機保存隔離期間之移動資訊等規定,違反者將可能受到公佈姓名或取消居留資格的處罰。

A:目前宣布緊急事態宣言的11個都府縣,經濟實力高佔日本GDP的60%,SMBC日興證券、MIZUHO證券及大和總研,分別預估1個月的緊急事態宣言,將造成1兆、1.2兆及1.3兆的經濟損失。另,MIZUHO證券表示2021年第1季原本預估成長0.5%,受到影響可能反轉衰退3.5%。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並預估將造成13.1萬失業者。

A: 依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本(2021)年1月13日發布資料(附件一)及本年1月14日日本農業新聞(附件二)辦理。 日本鹿兒島縣薩摩町肉雞暨蛋雞農場,於1月12日向縣府通報其飼養之雞隻死亡數量增加,經縣府採樣簡易檢查呈陽性,再經遺傳基因分檢查結果,1月13日確認疑似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此為鹿兒島縣之首例,日本全國之第36例。 令和2年度(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迄今,家禽部分共有15縣36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例,野鳥部分共有10道縣27案例(附件三)。

A: 因日本國內新冠疫情急速擴散蔓延,關西地區等確診人數連續創新高,日本中央政府本(1)月13日晚間同意疫情嚴峻之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愛知縣、岐阜縣、福岡縣及栃木県等七府縣知事要求,再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實施期間自本(1)月14日至下(2)月7日止,未來將視疫情發展情況,再行一併檢討解除或延長實施。 上述七府縣知事在各自召開疫情對策專家會議後,抱持強烈意識危機,咸認疫情已達最嚴重之第四等級爆發邊緣,爰決定共同籲請中央政府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以遏止疫情持續擴大惡化,避免醫療體系崩潰及對經濟造成重大衝擊。 本次追加納入之七府縣,將遵從中央防疫基本因應方針,比照1月8日首都圈一都三縣實施之「緊急事態宣言」,採取類似防疫措施包括:(1)呼籲民眾自主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2)餐廳提早至晚間8時結束營業、提供酒精飲料至晚間7時止;(3)對配合的業者給予提供補助金,從現行的每天4萬日圓提高到6萬日圓;(4)要求大型活動參加人數以場地容量之50%或5,000人為上限;(5)企業實施七成遠距或分批上班等。 為避免對經濟造成嚴重衝擊,本次不同於去(2020)年4月首次實施的「緊急事態宣言」,由於日本政府並未全面要求企業歇業,且適用對象範圍縮小及限制措施亦相對有限等,旨在儘量不影響整體經濟活動,盼能達到「限定、集中」的防疫因應對策。 儘管如此,縮短餐飲店營業時間仍將影響相關企業營運,中小企業勢必增加資金週轉負擔;另,餐飲店除員工薪資等固定費用外,尚被迫丟棄已採購的食材等。據東京帝國資料庫公司的統計,2020年日本餐飲業的企業倒閉計780件,創歷史新高;若未來政府補償或紓困措施不到位,企業倒閉恐將進一步增加。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