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 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1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36/P200號(商情文號:第 1036 號)   商情本文:   日前,在愛爾蘭當地許多IKEA消費者紛紛抱怨,訂單被無故取消或是嚴重延誤,甚至有消費者表示,訂單取消通知是在預定到貨日後才被告知。   針對此問題,Ikea發言人回應,受到英國脫歐和新冠疫情的影響,目前有1萬1700名客戶將受影響,60%訂單皆將出現延誤。   Ikea當下正積極與生產供應鏈合作,以加速產品製造,供應愛爾蘭消費者訂單需求。除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的影響,英國脫歐後因行政法規的改變,貨物運輸面臨不可預料的延誤,該公司證實原定於1月5日至17日之間交付的庫存均受到影響。   目前Ikea已對公司內部的服務、系統與員工投入數百萬歐元,提供客戶即時與正確的資訊與消息,增加將近30%的客戶服務。   另外,因應遠距工作盛行,民眾對Ikea家具與辦公室用品需求大增,更擴大庫存不足問題。

A:參考資料: BBC 日期:110年1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35/P200號(商情文號:第 1035 號)   商情本文:   碳酸鋰(lithium carbonate)為當今製造電子產品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業者指出,在2015年至2018年間,碳酸鋰價格上漲三倍,成為史上最極端的價格飆升,顯示市場面臨廣大需求。   當生產業者爭先恐後提高產量,環保人士批評,傳統生產技術正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在一般礦石的開採過程,在加工金屬時,需要使用大量化石燃料,因此該技術對生態造成影響極大。當前在碳酸鋰生產產業蓬勃發展的玻利維亞、阿根廷和智利三國,該技術皆受到嚴格檢視與審查。另外,在傳統開採技術中,亦需使用大量水資源,使當地居民擔心供水問題。   由澳洲墨爾本Monash University教授Huanting Wang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最近於《自然-材料科學》(Nature Materials)雜誌發表指出,該組已研發一種透過合成膜(synthetic membranes)過濾鹽水的鋰礦技術,將可提高生產效率,並藉由降低化石燃料與水資源使用,而達到產業永續發展。   位於美國加州的科技公司Lilac Solutions也開發一種直接萃取技術,採用離子交換方式,吸收鹽水中的鋰,可在數小時內提煉碳酸鋰;其生產率遠高於傳統水蒸發技術耗時數月工程。該公司更在今年獲富豪Bill Gates的資助,已籌集1450萬英鎊將持續進行產業開發投資。   未來10年,電動汽車市場預計將以每年29%的速度增加,人們對電池與鋰組件需求將更快速增加。以上創新技術便可因應日漸增加的需求,以避免碳酸鋰原料再次高漲的風險。   專家仍提醒,新技術研發不等於商業上將被廣泛利用。在鋰市場上,即使在大型生產商中,新技術商業化的成功率也不高。因此,該產業業者必須學習接受新技術,除有助於生產效率,更能進一步協助避免生態環境惡化。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BBC News 日期:110年1月1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34/P200號(商情文號:第1034號)   商情本文:   代表漁業團體之英國及蘇格蘭保守黨議員在國會中持續批判政府脫歐過渡期後過度僵化的法規與繁複的規定,以及脫歐過渡期後所引入的各種魚類捕撈制度將造成貨物運輸的延遲。蘇格蘭海鮮出口商警告,由於邊境延誤而導致道路交通運輸的阻礙,將可能導致企業面臨破產。英國農業部長George Eustice指出,許多交通運輸的延誤是由於出口到歐盟的海鮮產品公司未正確填寫文書檢查工作所造成的,這對有外銷商品經驗的公司來說不是一個大問題,關鍵是如何使此一過程進行的更加順利,並如何使貿易方熟悉此一過程,而該文書檢查工作是由歐盟設計的,且是可以被改善的。英國政府決定賠償受影響之企業,不認為應對這些公司的交通運輸延誤或產品損失負責。   有關魚類捕撈等緊急問題,蘇格蘭保守黨領袖Douglas Ross表示,在英國國會選區(Moray constituency)和蘇格蘭周圍的漁民已與他取得聯繫,當前局勢已引起許多漁民的密切關注。超過六名代表沿海捕魚地區的英國保守黨議員也表示擔憂,以及擁有英格蘭西南地區Newquay和St Austell 管轄地區的Steve Double議員也表示,當地漁民從此協議中均受益不大。   英國海鮮出口商Loch Fyne Langoustines人員表示,由於額外的成本和交通運輸延誤,其中包括由檢驗人員進行長達五個小時的水產檢驗,該公司和其他許多企業都將面臨破產邊緣。因該公司之活海鮮無法於時間內抵達法國Boulogne的批發市場,並將導致水產的腐爛與死亡。透過陸路管理蘇格蘭海鮮和鮭魚出口的國際運輸和物流公司DFDS表示,直至1月18日查明其問題是否可進行解決之前,將暫停運送類似海鮮出口商Loch Fyne Langoustines等小公司所供應之活海鮮。   海鮮出口商Loch Fyne Langoustines說明,該公司多數歐洲客戶群正轉向丹麥等其他供應商其為一個非常嚴重的狀況。因該公司之水產必須於12至24小時內運送至法國市場。該運送過程中任何的延誤或耽擱都將造成貝類的死亡,而現在向法國出口水產將比向遠東地區出口更加困難,顯然是不合理的現象。

A:參考資料: 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1月1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33/P200號(商情文號:第1033號)   商情本文:   英國卓越經濟統計中心(ESCoE)研究人員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後,英國人口數量減少130萬,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幅度的下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外籍員工臨時返國以及官方調查數據不足,導致英國本地勞工統計數據膨脹。   該統計中心之研究人員Michael O’Connor和及Jonathan Portes均表示,勞工數據(Labour data)比移民統計(migration statistics)數據更可靠,統計顯示,截至去年九月的一年當中,外國出生的居民人數減少超過50萬,而國家統計局(ONS)在沒有考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下的移民人口流動所做出之人口預測,將放大英國本地勞工的數量,據渠等針對移民人口流動現象所預估之人口數量,2020年英國總人口數減少130萬以上,而非增加35萬。    倫敦人口數量將受最大影響,經濟學家估計人口減少近70萬人,與1970年代的移民潮相當,當時倫敦市中心的人口減少20%。倫敦的人口數量在經濟的變化和事件的推動下發生巨大的變化。由國際移民所推動的人口成長現象是相對較新的趨勢,倘此情況趨緩,對倫敦中長期影響將是深遠的。調整後的人口估計數也有助於解釋為何儘管遭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的經濟衝擊,官方失業率仍然低至4.9%,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大部分流失的工作崗位都落於非英國員工身上,而此將影響移民人口數。   人口數量下降及老年化對經濟成長構成長期威脅。根據最新研究,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的移民潮並非是對英國人口增長造成的唯一威脅,而英國今年也面臨著“嬰兒荒”。會計事務所PwC的研究顯示,封城限制措施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很可能將會使嬰兒出生率推遲至最低水平。該公司之經濟學家預估,今年出生的嬰兒數只有56.9萬,低於2011年的72.4萬,為自1900年以來的最低數量。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2021年1月13日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1)月13日以「放寬南非對史瓦帝尼之投資規定」(Relaxations on SA investments in Eswatini)為題,報導南非儲備銀行(央行)已宣布放寬南非對外投資之循環結構(loop structures)有關之監管規定。該項管制放寬後,將有利於吸引南非企業界赴史瓦帝尼投資。   該報導指出,南非政府為控管潛在之逃漏稅案,爰規定南非(個人或公司)直接或間接對史瓦帝尼、賴索托及納米比亞等共同貨幣區(Common Monetary Area, CMA)之外匯管制,因該等投資會形成循環結構,以利業者規避可能之逃漏稅情形。依據南非儲備銀行本年1月4日公告之第1/2021號外匯管制公告,即日起將放寬南非居民、公司及私募股權基金之循環結構之管制規定。此外,投資者自外國貸方獲得之外國貸款亦放寬不受管制(謹註:國外資產授權之限制規定)。   由於該外匯管制公告未涉及信託,爰該規定尚未放寬至信託投資之循環結構。此外,南非對外擁有超過40%股權門檻者,仍須受南非金融監控部門(Financial Surveillance Development, Finsurv)管制。因此,現有未經授權之循環結構仍須通過南非Finsurv之規範。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電信設備商Ericsson和芬蘭電信設備商Nokia共同取得美國電信運營商 T-Mobile的5G合約,負責建設在美國的5G網絡和基礎建設,合約價值並未揭露。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家具巨擘IKEA針對永續發展目標投資6億歐元以改善其永續經營模式外,為進一步達到減碳目的,近幾年大舉在歐洲地區包括羅馬尼亞、烏克蘭及波羅的海地區,以及美國包括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奧克拉荷馬州、南卡羅來納州和德克薩斯州等地購入數十萬公頃的森林地,落實該集團環保經營理念。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籍前歐盟貿易執委Cecilia Malmström(2014-2019)已確認進入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第二輪的甄選過程。 根據歐洲新聞網(Europaportalen),原本角逐的候選人已有兩位宣布退出競選,目前除了瑞典晉級,澳洲、加拿大、丹麥、愛沙尼亞、希臘、瑞士和美國等8位候選人。如果Cecilia Malmström能當選OECD秘書長,將是該職第一次由女性出任,也是瑞典人首次擔任此職務。

A:資料來源 :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有關瑞典、芬蘭及挪威等三國之COVID-19疫情的最新情況,截至1月18日為止,該等國家主政單位公布相關資料如下: 瑞典境內確診總人數為52萬3,486人(較上週增加3萬4,015人),重症人數為4,518人(較上週增加204人),死亡人數1萬323人(較上週增加890人),死亡率約2.01%。其中以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為瑞典境內疫情最嚴重地區,目前確診人數為13萬531人(較上週增加5,381人),死亡人數為3,472人(較上週增加111人)。瑞典COVID-19疫情在聖誕和新年假期後,仍屬嚴峻狀態。雖然瑞典政府已建議民眾於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戴口罩,但配戴的乘客仍偏少數。 芬蘭境內確診人數為4萬337人(較上週增加1,547人),目前住院治療(含重症) 人數為145人(較上週減少31人),死亡人數618人(較上週增加32人) ,死亡率約1.55%。芬蘭上週疫情較為嚴重,感染及死亡人數明顯上升。 挪威境內確診人數為5萬8,445人(較上週增加3,529人),重症人數為446人(較上週增加26人),死亡人數517人(較上週增加46人),死亡率約0.89%。挪威上周疫情也出現假期後的上升走勢,感染和死亡增加人數均明顯增加。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1)年1月18日報導辦理。 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水產廳將取消對日本鰻之鰻苗(玻璃鰻)出口時期(12月至隔年4月)的限制,以透過鰻苗相互出口,與養殖日本鰻的中國、韓國和台灣一起有效利用資源。 日本鰻的國際資源管理,設置每個國家/地區的入池數量上限。2021年漁期(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的上限為日本21.7噸、中國36噸、韓國11.1噸、台灣10噸。日本期望在固定配額架構上,能有効地利用鰻魚資源。 本次日本因意識到台灣也有相同出口禁令,希望透過先解除本身出口禁令,來呼籲台灣也能取消出口禁令。此外,中國和韓國並無出口時期的限制。 日本和台灣之採捕鰻苗時間有所不同,日本為12月至隔年4月,台灣為11月至隔年3月。日本和台灣的鰻苗入池時間相異,故以往經常互相出口,但日本以保護產業為由,於1976年規定12月至隔年4月限制出口。台灣亦於2007年規定11月至隔年3月限制出口。 日本玻璃鰻進口源大部分來自香港,根據財政部貿易統計,2020年漁期來自香港的鰻苗佔進口量75%,2019年佔92%,2018年佔98%。據水產廳指出,來自香港的鰻苗大部分為中國產,但台灣開始採捕之漁期11、12月,台灣鰻苗由香港走私至日本,稱為「香港管道」的地下交易。此次日本期望透過解除出口鰻苗禁令,確保鰻苗貿易的透明化。 日本將於2月1日變更出口貿易管制條例的實施方式,鰻苗貿易商可申請產地與入池國等出口用證明文件並獲得水產廳核可後,可於12月至隔年4月出口。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1年1月13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10)年1月13日公告「第30次產業技術保護委員會」審議通過之「國家核心技術指定項目」(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告第2021-13號)及「產業技術保護指南(制定)」(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告第2021-12號),將半導體、顯示器、電子電器、汽車、船舶、生命工學及資訊通信等12個領域指定為國家核心技術之項目自69項,增加至71項。   二、國家核心技術係指外流海外時,對國家之安全及國民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之技術,因此擁有及管理國家核心技術之機關必須保護相關技術,而企業出口指定之國家核心技術或外國企業併購擁有國家核心技術之國內企業時,必須取得政府機關之許可。   三、產業通商資源部本次制定「產業技術保護指南」以外,並公布持有及管理國家核心技術之機關必須遵守下列各保護措施事項細節規定,以期預防國家核心技術外流,主要內容包括①指定技術保護區及進出許可、②編列國家核心技術之保護等級、③制定安全管理辦法、④管理從事國家核心技術相關專業人士之履歷(與從事相關技術之離職人員簽訂保護機密及競業禁止標準切結書)、⑤指定管理國家核心技術負責人員及安全管理專業人員、⑥保護通訊設施及方法之安全、⑦保護資訊處理過程及結果、⑧將從事國家核心技術之專業人士分類及管理、⑨對從事國家核心技術之專業人士提供安全教育及⑩建立因應技術外流之系統。   四、「產業技術保護指南」之保護措施事項係依據「產業技術保護法」規定訂定,凡擁有及管理國家核心技術機關必須切實遵行,政府得調查結果,提出保護措施事項改善建議,若相關機關拒絕、妨礙或迴避履行相關保護措施事項時,將處1千萬韓元以下之罰款。此外,「產業技術保護指南」另詳細規定必須取得政府許可方可申請及申報出口之國家核心技術管理項目及不列入管理之項目,主要內容如次: (一)專利權移轉海外時 1.因專利權讓與及授權,營業機密(提供原始碼、技術指導或傳送技術資料等)同時移轉,致喪失專屬排他權時,列為管理項目。 2.提供申請海外專利所需之資料,不列入管理項目。 (二)有關國際合作之研究、研討會及學術會議所發表之資料 1.於國際合作研究、研討會、學術會議及講座所提供或介紹之國家核心技術詳細資料列為管理項目。 2.提供海外研討會、學術會議及講座一般已公開之技術或以介紹技術為目的之資料不列入管理項目。 (三)其他 1.提供外國政府及機關屬國家核心技術之設計、製造問題與可行性分析及檢驗信賴度等研究用資料時,列入管理項目。 2.準備遭外國法院、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等起訴、訴訟所必須提供之國家核心技術資料列入管理項目。 3.授權外國企業使用儲存於雲端或其他類似服務之國家核心技術列為管理項目。  

A:2021年1月17日沙烏地麥加暨聖地皇家委員會(Royal Commission for Makkah Al-Mukarramah and the Holy Sites, RCMC)宣佈,斥資2.7億美元成立Kidana公司,進行伊斯蘭聖地的開發。   沙國盼透過Kidana公司的成立,重整與改造聖地,在願景2030(Saudi Vision 2030)架構下,倍增朝覲者人數,達到長期永續發展目標。   成立Kidana公司係沙烏地麥加暨聖地皇家委員會(RCMC)開發及維修聖地的第一步,未來還將陸續執行聖地清真寺暨聖城計畫(Holy Mosque and Holy Sites Program)、土地開發與不動產計畫、運輸與基礎建設計畫、投資夥伴計畫、以及與管理中心(Center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合作進行財務永續計畫等。   Kidana董事長Abdullah bin Bandar bin Abdul Aziz表示,聖地自沙烏地建國以來即受到特別關注,在宗教及歷史上有著崇高象徵。   註: Kidana係封閉型股份公司(closed joint-stock company),由沙烏地麥加暨聖地皇家委員會(RCMC)持有,公司總部位於Mina。 在願景2030架構下規劃將每年朝覲旅客(含正、副朝)提高至3,000萬人次。

A:2021年1月18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36萬4,929人,當日新增176人(其中利雅德62例、麥加34例、東部省32例);死亡人數累計6,323人,當日新增5人。   健康部發言人Dr. Mohammed Al-Abd Al-Aly敦促所有民眾,避免出席群聚場合及保持社交距離,持續遵守相關防疫規定才能避免疫情蔓延,並盼所有人儘速接種疫苗,讓生活回歸正常。   1月17日沙烏地在麥地那成立全國第4家疫苗中心(vaccine center),地點位於Nujood Al-Khaibari醫院(目前有疫苗中心的地區包括利雅德、吉達以及達曼)。   註: 沙烏地健康部3階段免疫行動(immunization campaign):(1)第1階段:2020年底前至2021年3月,疫苗優先施打對象係65歲以上老年人、醫療工作人員、肥胖者、自我免疫不足之個人(individuals on auto-immune suppressant)或患有免疫疾病及慢性病患。(2)第2階段:2021年3-6月,疫苗施打對象為50歲以上人士、或患有氣喘、糖尿病、慢性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癌症患者。(3)第3階段:自2021年7月開始,施打對象為教師等教育工作者。公私部門(private and government sector workers)員工則自2021年9月起開始施打疫苗。

A:最近時間越南逐漸落實諸多交通投資項目。去(2020)年越南交通部已竣工,並投入使用21項工程,且完成19項新投資案之手續。 值得留意的是2011-2020年階段越南總共已完成投資1,074公里高速公路之道路,使越南高速公路總長度達1,163公里。國道總長度達24,598公里。 其中,在越南北部地區已完成通往河內市各條交通線,包括:日新( Nhat Tan)-內牌( Noi Bai)、內牌( Noi Bai)-老街( Lao Cai)、河內( Ha Noi)-太原( Thai Nguyen)、河內( Ha Noi)-北江( Bac Giang)、河內( Ha Noi)-海防( Hai Phong)、法雲( Phap Van)-Gie-寧平( Ninh Binh)、和樂( Hoa Lac)-和平(Hoa Binh)。 南越地區已完成胡志明市-龍成(Long Thanh)- Dau Giay 連接至東南部及北部高速公路;胡志明市-忠良(Trung Luong)連接至湄公河三角洲各省之高速公路。另外,Ben Luc- Long Thanh及Trung Luong- My Thuan等2條高速公路亦正在投資中。 在中部地區已完成峴港( Da Nang)-廣義( Quang Ngai)、連姜( Lien Khuong)-大叻( Da Lat)等2條高速公路。 諸多重要國道如一號國道(縮寫QL1)、QL2、QL3、QL6、QL10、 QL18、QL19、QL24、QL20、QL51、QL80、QL91均獲投資升級。 2021年越南交通部將促進南北高速公路, Ben Luc- Long Thanh高速公路,西原地區及北部山區加強交通連接計畫、重點陸路及鐵路項目及ODA計畫之施工進度;繼續重組運輸市佔率架構,逐漸減少陸路運輸市佔率,增加內地水路及鐵路運輸;注重發展多式聯運及應用科技之物流服務,提供運輸服務之能力、效果及品質,減少物流費用。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去(2020)年12月份越南新成立之企業家數為10,700家,較上月衰退18.4%,登記資金約計356.8兆越盾,成長25.3%;恢復營運之企業家數為5,358家,成長0.8%;有期限暫時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2,251家,衰退18.8 %;待辦理解散手續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5,419家,成長21.2%;完成解散手續之企業家數為2,021家,成長4.1%。 去年越南新成立之企業家數為13萬4,900家,較去(2019)年同期衰退2.3%,登記資金約計2,235.6兆越盾,成長29.2%;恢復營運之企業家數為4萬4,100家,成長11.9%;有期限暫時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4萬6,600家,成長62.2%;待辦理解散手續停止營運之企業家數為3萬7,700家,衰退13.8%;完成解散手續之企業家數為1萬7,500家,成長3.7%。

A:依據越南計畫投資部統計資料,去年全年越南核准外商在越南投資之金額合計285億3,010萬美元(其中包括新投資案共2,522件,金額共計146億4,641萬美元,增(減)資次數1,140次,金額約計64億1,449萬美元,合資、股份購買之次數6,140次,金額約計74億6,920萬美元) ,較前(2019)年同期衰退25%。 去年全年我商在越南投資金額共計金額20億5,840萬美元(包含新投資案、增資案、合資、股份購買),較2019年同期成長12%,居外資第5位。同期,其他主要投資國包括:新加坡居首,投資金額高達89億9,411萬美元(占31.52%);韓國排名第2,金額為39億4,911萬美元(占13.84%);中國大陸排名第3,金額為24億5,943萬美元(占8.62%);日本排名第4位,投資金額達23億6,798萬美元(占8.30%);泰國排名第6,金額為19億9,957萬美元(占7.01%)。 累計自1988年至2020年12月,我商在越南投資案共2,792件(含新增及撤資),投資金額達337億722萬美元,排名第4位(占8.78%);韓國居首位,投資金額達706億4,507萬美元(占18.40%);日本投資金額達602億5,761萬美元,排名第2位 (占15.69%);新加坡投資金額達565億5,143萬美元,居第3位 (占14.73%);香港投資金額達256億6,186萬美元,居第5位 (占6.68%)。

A:據越南工商部與財政部之跨部公告,自本(2021)年1月11日起E5 RON92汽油上漲至15,948越盾/公升 (約為0.69美元/公升)、RON95 油價上漲至16,930越盾/公升(約為0.77美元/公升)、柴油上漲至12,647越盾/公升(約為0.55美元/公升)、煤油上漲至11,558越盾/公升(約為0.50美元/公升)、重油調漲至12,272越盾/公升(約為0.53美元/公升)。越南主管機關繼續使用油價補貼基金平穩油價, RON95 汽油每公升撥放350越盾。

A: 新加坡衛生部發布新聞稿指出,有鑒於全球新冠疫情惡化並出現新的病毒株,新加坡將進一步收緊邊境防疫措施。從本年1月24日晚上11時59分起,包括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內的所有旅客,須在抵境後接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衛生部說明,現有的居家檢疫措施仍會繼續,包括在居家檢疫期結束當天接受檢測。 依現行規定,非公民或永久居民入境者,若近期曾到訪高風險國家和地區,須在出發前72小時內接受檢測;旅客只有在出示檢測結果為陰性的證明之後,才能獲准入境新加坡。 另外,從本年1月31日晚上11時59分起,持有「航空通行證」或透過「互惠綠色通道」來星的短期訪客須購買旅遊保險,以幫助他們支付新冠相關的治療和住院費用,最低投保額為3萬星元。目前,這些訪客若被懷疑感染新冠,或必須在新加坡接受新冠治療,須自行承擔全部醫療費用。訪客可向新加坡或海外的保險公司購買旅遊保險,SafeTravel網站上也有相關保險產品的列表。 此外,新加坡人力部規定來自較高風險國家和區域的新移工抵境時,須接受PCR檢測和血清檢測,本年 1月18日起生效。受影響者包括從事建築、海事與加工業的工作准證和S准證持有者,抵境檢測費用將由雇主承擔。 人力部新聞稿指出,PCR檢測是為了及早發現和治療新冠病例,以減少病毒傳入社區的風險。血清檢測則有助於當局辨識曾感染新冠、但體內帶有抗體的康復移工。這類移工將無須履行居家檢疫,也不用接受完成隔離後的額外七天檢測,以及例常檢測。人力部解釋,這將有助於盡可能減少居家隔離和檢測造成的工作干擾和相關成本。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年1月15日報導,儘管本年上半年全球依舊面對新冠疫情的嚴峻挑戰,但疫苗施打有望使得全球航空業逐步復甦,分析師看好本年下半年復甦趨勢將更加強勁。亞太和北美地區將引領航空業復甦,由國內旅遊帶頭,國際旅遊則因受限於邊境管制和旅行限制等不利因素,需更長時間恢復。新加坡作為區域交通樞紐,新加坡航空公司(SIA)雖有望從邊境逐步重新開放及新冠疫苗接種計畫中受益,但由於缺乏國內市場支撐,處境依舊脆弱。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估,本年乘客運載量年比將成長56%至28億人次,但仍比前(2019)年下跌62%;乘客運載率有望從去(2020)年的65.5%回升至72.7%,遠低於前年的82.5%,全球乘客運載需求至2024年才能恢復疫情前水準。 航空貨運將維持強勁表現,本年有望從全球經濟復甦、電子商務和疫苗運輸中受益。本年航空貨運量預估年比成長13%至6,120萬噸,恢復至前年水準,而貨運收入則年比增加19%至1,398億美元的歷史高位。雖然航空公司的財務狀況將顯著好轉,但IATA預估本年將虧損387億美元。 另近期疫情反撲,多國政府收緊旅行限制和實施隔離措施,使得航空業復甦在去年底陷入停滯,去年11月全球乘客收入公里數(revenue passenger kilometre,簡稱RPK)年比下跌70.3%,與10月跌幅相同。 FSMOne.com股票暨掛牌基金研究部高級分析員曾德均指出,相比歐美暴發新一波疫情,亞太地區防疫更有效,因此更有機會引領全球航空業復甦,尤其中國、越南和韓國等國的國內航空旅遊已反彈。雖然新航去年12月運能(座位數乘以飛行距離)跌幅從11月的-83.5%縮窄至-78%,航空網絡也恢復至39個城市,預估整體乘客運載量至本年3月底能恢復至疫情前約25%水準,航空網絡則恢復至45%,營運數據有所改善,但真正有意義復甦仍取決於國際旅遊何時恢復至疫情前水準,貨運收入取得良好成長,仍不足以彌補乘客收入的損失。

A:一、根據菲律賓中央銀行(BSP)頃公布之統計,去年11月菲國海外移工(OFW)匯款23億7,900萬美元,年增0.3%,在疫情衝擊下,部分歐美國家重新封城,例如英國、德國等,而移工匯款仍連續3個月增長,表現優於預期。 二、累計去年前11月菲國移工匯款達270億1,300萬美元,僅年減0.8%,不僅優於中央銀行原預期之萎縮2%,更遠優於許多專家預測之衰退20%。前11月匯款來源國中,以美國居首,占40.1%,其次為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日本、英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加拿大、香港、卡達及南韓,該等國家占總金額之78.6%。 三、菲國央行總裁Diokno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全球經濟陷入困境,部分歐美國家因疫情升溫而採封城措施,致去年共有32萬名菲國移工因失業遭遣返。展望未來,海外移工匯款可望持續成長,主因菲國將有更多專業人士前往海外工作,包括醫師、護理師及資訊科技工程師等,預期本(2021)年匯款將增加4%,其中美國將是主要成長動力來源,蓋拜登總統上任後,應會提出更多大規模之經濟振興方案。 四、ING銀行分析師Nicholas Mapa表示,去年受疫情影響,菲國海外移工踴躍匯款回國接濟親友,加上進口大幅萎縮,對披索升值形成強力支撐力道。本年更多國家重啟經濟,且疫苗陸續問世,菲國進口或將微幅成長,受惠於海外匯款力道持續增強,披索應能維持強勢。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