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1月20日 2010年至2020年間斯洛伐克國營郵政(Slovenská pošta)裁員12%,達1萬2,900人,分支機構網絡削減3%,達1,504個,其銷售額成長8%,達3億3,000萬歐元。 斯洛伐克國營郵政2021年的目標為裁減756個職位、關閉115個分支機構。 斯洛伐克國營郵政將尋找加盟合作夥伴來經營ㄧ些分支機構,並將直接投資於包裹業務、包裹提貨點、IT及自動化,另目前正審查與郵政銀行及4a的產品銷售合約。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1月20日 2020年斯洛伐克M.R. Stefanik機場入出境旅客較2019年減少82%,達40萬5,097人。 由於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禁止民用航班、減少航班及頻率,與2019年的230萬人相較,減少將近190萬人。 然而,M.R. Stefanik機場的航空貨運創次高水準歷史紀錄。
A: 國際信用評級公司惠譽(Fitch Rating)本(2021)年1月19日發表報告指出,東協科技業者收購小型銀行進軍金融業,可能改變銀行市場的競爭環境,但短期內不會對大型銀行帶來明顯挑戰,相關科技公司首先將瞄準銀行服務不足的領域。例如新加坡科技公司冬海集團(Sea)日前收購印尼的BKE銀行(Bank Kesejahteraan Ekonomi),以擴大數位銀行業務版圖。共享私家車Gojek也在近期斥資1.6億美元收購印尼Jago銀行22.16%股份。 惠譽認為,印尼和菲律賓因大量人口無法獲得銀行服務及家庭負債率低,是東協六大經濟體中潛力最大的市場。透過收購將有助於金融科技公司進軍印尼金融服務市場,因與其他市場比較,印尼在推出數位銀行執照的進展較慢。科技業者可藉由其區域業務所收集的客戶資料,透過數據分析迅速進軍市場,同時省卻去設立實體分行的營運成本。新近業者首先會瞄準小眾領域,例如更熟悉科技的年輕世代或欠缺銀行服務的社群,因可獲得較高報酬率以及競爭尚未非常激烈。 近年部分銀行已大力投資金融科技,新冠疫情更加速其推動數位化的步伐。惠譽表示,在已開發市場如新加坡,新業者可能難以作出比銀行更大筆的投資。此外,東協金融科技發展也讓監管當局加強審視,某些市場已設立執照框架,減少新興業者對金融穩定可能帶來的風險。 另依據大華繼顯(UOB Kay Hian)報告指出,數位銀行要獲得永續盈利仍面對挑戰,因客戶更希望獲得全通路(omni-channel)的銀行服務,包括網上銀行及面對面交流。自2010年以來,全球純數位銀行數量年均漲幅為+26%,共有242家,亞太地區占約20%。 純數位銀行虧損若按照客戶人數計算,疫情前平均為10至60歐元,疫情暴發後擴大至20至75歐元。傳統銀行的每位客戶盈利則從疫情前的150至350歐元,下跌至50至200歐元。大華繼顯指出,傳統銀行擁有多種收入來源,純數位銀行則依賴交易費用。純數位銀行客戶平均使用1.5個銀行產品,而傳統銀行客戶則使用5項產品。疫情期間,消費者開支和海外旅遊大跌,導致純數位銀行交易費用收入急劇下跌。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月20日報導,儘管新加坡去(2020)年受疫情衝擊,全年經濟成長率萎縮至-5.8%,但私宅市場卻逆勢而上。依據市區重建局預估數據顯示,去年第4季私宅價格季比為+2.1%,全年漲幅為+2.2%。新加坡去年成交1萬零24個新私宅單位,年比增幅為+1.1%。分析師普遍認為,本年私宅價格增幅可達+2%至+4%。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暨財政部長王瑞杰與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日前出席建築業和房地產發展商活動時表示,目前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星國政府必須確保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不會超過經濟基本面,以繼續讓年輕人有能力擁有房產,因此在必要時將調整相關政策。 分析師認為,上述談話暗示新加坡未來可能推出降溫措施。新加坡上次推出降溫措施係於2018年7月,當時私宅價格連續4季累積漲幅為+9.1%。除了調高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和緊縮房貸比率外,星國政府或許會推出新措施如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 tax)和私宅交易消費稅等,但新加坡房市尚未達過熱地步,政府推出降溫措施或許為時過早。
A:一、菲國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於1月18日表示,許多菲國會議員及民眾質疑中國柯興生物(Sinovac Biotech Ltd.)提供菲國之COVID-19疫苗功效不彰且價格太高,遠不如美商輝瑞(Pfizer)之疫苗。惟事實上,Sinovac提供菲國之價格接近1劑650披索(約13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或2劑1,300披索,並不若外界所稱之昂貴。此外,菲政府已簽約購買2,500萬劑Sinovac之疫苗,並計劃於2月接收首批50,000劑疫苗。此採購協議具約束力,無法取消。 二、菲國疫苗全權負責人Carlito Galvez 部長於1月18日表示,菲國可望於下(2)月獲得首批疫苗,可能最先來自美國輝瑞(Pfizer)製藥,因該疫苗已於1月14日獲菲國衛生部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核准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而中國Sinovac於1月13日始提出申請EUA。根據菲國規定,取得EUA之疫苗僅能對16歲以上之民眾施打,且疫苗僅能提供予新興傳染病跨部會專案小組(IATF)、衛生部、醫院、地方政府,不得從事商業銷售。
A:一、菲律賓央行(BSP)總裁Benjamin Diokno於1月18日接受媒體專訪,綜整渠發言要點如下: (一)經濟情勢發展: 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去(2020)年菲國經濟出現近30年來首次衰退,預計本年將會明顯反彈回升,而目前央行寬鬆貨幣政策足以讓經濟恢復成長。 (二)經濟成長率: 菲律賓統計局(PSA)預計於1月28日公布去年全年經濟成長(GDP)數據,去年前3季經濟萎縮10%,預估全年將萎縮8.5%至9.5%。去年第4季起經濟已開始復甦,渠預期本年第2季將因開始大規模施打疫苗呈現兩位數成長,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落在6.5%至7.5%,明(2022)年續回升至8%至10%區間,於後(2023)年回到疫情前水準。 (三)利率政策: 央行去年共調降基準利率(隔夜借款利率)5次,累計調降200個基點(2個百分點)至歷史新低2%,並經由購買政府公債及向政府展延貸款,估計已向金融市場注入約2兆披索流動性(約416億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有助鼓舞投資意願及刺激內需消費。央行規劃將利率維持在低檔水準直至明年底。 (四)存款準備率: 央行於去年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比率共200個基點,預計銀行存款準備率將於後年降至個位數,以增加資金流動性,刺激投資。 (五)外匯存底: 去年年底為1,098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本年底將達1,100億美元,明年底將進一步上升至1,200億美元,續創新高。 (六)失業率: 於本年底則降至5%至7%,回到2019 年水準。 (七)菲籍海外移工匯款:本年增加4%,明年持續成長。 (八)就業人口: 菲國人口相當年輕,40%人口低於20歲,中位數年齡為24.3 歲,15至64歲之就業人口將於本年底增至7,100萬人,占人口總數之64.2%。未來針對龐大之年輕人口需加強數位化教育及訓練,協助轉型升級,以符合數位化時代所需。 二、謹查由於COVID-19疫情肆虐,即便疫苗開始問世,近期歐美部分國家因疫情升溫,致再度採取封城措施,且變種新冠病毒持續擴散,負面衝擊逐漸顯現,全球復甦力道能否持續不無疑慮。因此,菲國央行決定採取寬鬆之貨幣政策,搭配財政刺激措施,以減緩疫情對經濟造成之衝擊,並促使經濟重返成長軌道。
A:菲律賓汽車製造商協會(CAMPI)會長Rommel Gutierrez於1月17日表示: 一、菲律賓去年12月汽車銷售27,596輛,月增19%、年減18%,已創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單月最佳表現。 二、菲律賓去年累計共銷售汽車223,793輛,較前(2019)年之369,941 輛銳減40%,主因菲政府自去年3月中旬起為防止疫情擴散,實施嚴格社區隔離措施,民眾出行不易所致。 三、菲政府為挽救經濟,去年6月起陸續分區解封,放寬疫情管制,汽車經銷業務逐漸復甦,爰去年已接近達成經下修之240,000輛目標。
A:日本政府計劃於疫情特別措施法修正案中,針對在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之前及發布期間,不願意配合縮短營業時間等政策之商家,處以30萬日圓、50萬日圓以下罰款。另拒絕執法人員進入檢查,則處以20萬日圓罰款。相關修正案預定1月22日經內閣通過後,提交國會審查。
A:依據富士經濟研究機構公布資料,2035年電動車用全固體電池的全球市場規模為2兆1,014億日圓,係2019年的1,106倍。屆時製造電池的硫化物、氧化物、高分子及儲氫化物等相關材料市場規模,分別預估為1兆5,775億日圓、4,452億日圓、755億日圓及32億日圓。
A:石油天然氣暨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表示,計劃在2028年底之前開採日本最東邊的南鳥島(東京都小笠原村)周邊海床埋藏的稀有金屬,其中鈷、鎳儲藏量,以目前日本國內消費量計算,分別可以使用約88年、12年。
A:依據東京商工調查機構公布資料,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日本地區解散、撤銷或廢止登記的企業達4萬9,698家,較上年成長14.6%。業種別依序為餐飲、旅宿等服務業為1萬5,624家(佔31.4%)、建設業(8,211家)及零售業(6,168家)。另,超過70歲的企業負責人達6成,顯示嚴重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
A:依據日本半導體製造裝置協會(SEAJ)公布資料,2020年度日本製半導體製造裝置的銷售金額為2.33兆日圓,後續因5G普及、Data Center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相關業者將持續進行投資,預估2021年度、2022年度銷售金額,分別達到2.5兆日圓(增7.3%)、2.63兆日圓(增5.2%)。
A:依據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公布資料,2020年工作機械訂單金額約9,007.53億日圓(間隔10年以來低於1兆日圓),較2019年衰退26.8%。其中國外訂單為5,773.77億日圓(減21.6%)、國內訂單為3,233.76億日圓(減34.4%)。
A:新聞來源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1年1月18日) 一、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兼副總理洪楠基於本(2021)年1月15日召開「第13次不動產市場檢視關係部長會議」,研擬2021年不動產政策推動方向並檢視不動產供需對策後續措施。 二、旨揭會議情形說明如次: (一)2021年不動產政策推動方向: 1.評估2020年不動產政策:去年韓國政府建立包括購置、持有及處分等全階段之遏止投機套案,並擴大供應13.2萬戶之「8.4對策」及「11.19對策」等長短期住宅供給,帶動無住宅人及住宅出售人中之法人所占比率,成功打造以實際需求為中心之市場。但由於近來買賣市場不穩定,大部分關係人士抱持悲觀之看法。另典租市場方面,隨出租3法之執行,受摩擦性因素及家庭分化等因素,導致供需失調,但近來典租及月租之更新契約比率增加,原租屋人之居住穩定性應已獲得改善。 2.2021年政策方向:2021年亦將維持遏止投機及保護實際需求人之基本政策,並確保家用住宅之供應,相關計畫之供給、需求及非法行為等3大方向細部方案如次: (1)供給:供應新住宅及促進既有住宅之市場流通。 ①供應新住宅:適時推動去年發表之「5.6首都地區住宅供給對策」、「8.4首爾地區住宅供給對策」及「11.19典租對策」,本會議檢視並發表之公共再開發及重建計畫期中檢討亦係「5.6對策」及「8.4對策」之關鍵課題。另本年7月擬以仁川桂陽為開端,確實受理本年3萬戶及明年3.2萬戶共6.2萬戶數量之住宅事前預售申請,並擬於本年4月中發表各地區預約申請日程等具體計畫,透過相關計畫提升國民之實際感受並降低相關之不確定性因素。另亦將儘速研擬多元供給方案,並預計於下個月公佈。 ②促進既有住宅之市場流通:韓國政府認為開辦多住宅人之住宅銷售流通相當重要,並於去年7月發表「加強多住宅人及短期保有人稅制負擔方案」,但促進住宅銷售流通之「綜合房屋稅及增值稅加強方案」之執行日已訂為本年6月1日,爰在相關措施執行之前,政府將宣導投資客出售住宅,避免發生過度課稅等不正常現象,以期促進多住宅持有人釋出流通。 (2)需求:確實執行加強稅制及流動性規定等政策套案,以遏止投機。 (3)違法行為:加強稅務調查及稽查相關違法行為,針對變相贈予及非法預購等擾亂社會秩序之行為,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以穩定不動產市場及維持公平秩序。 (二)檢視不動產供需對策後續措施:考核「8.4供給對策」等發表之公共住宅重劃及重建公共設施等計畫之辦理情況。 1.公共住宅重劃計畫方面,計有70個區域提出申請。首爾市將優先審查原都市重劃地區之12個優先地區,並視老舊程度、供給效果、公共利益及可能性等為標準,評選8個區域列為公共再開發模範計畫之候補地區,其餘之4個區域則再於下期評選委員會中重新檢討。本次評選出之8個候補地區,將依居民意見,推選公共執行代表,並在完成計畫草案後,評選出最終都市公共更新開發區域。鑒於相關候補地區位於可以高密度開發之地鐵站鄰近地區,倘若成功開發相關區域,預計可於首爾市內增加供應4,700戶之住宅。另為遏止8個候補地區之投機情形,擬將相關地區列為土地交易許可區域。至於沒有列入重整地區而未能於本次進行審議之56個區域,亦將於本年3月中再予評選。 2.公共重建方面,將從申請事前顧問諮詢之15個園區當中評選7個園區,排定於1月15日公告相關結果。放寬公共重建之公共成效考核標準,另將獎勵金共存與均衡方案列入相關顧問議程,俾進一步討論,並檢討以捐贈方式提供公共設施用地等俾順利取得開發案用地方案、規劃變更用地之地目及降低商住混合非居住設施之比率等。根據相關事前顧問之調查結果,執行公共重建時,各園區住宅之有效平均供給數量將增加58%,倘單獨進行重建,成員分配額則將減少37%。韓國政府呼籲各單位參考相關工程顧問之調查結果,合理訂定發展計畫。另為因應未能滿足在本次提出事前顧問申請之園區需求,擬於本年2月起額外受理相關事前顧問之申請。 三、洪楠基副總理表示,不動產市場及住宅價格問題,不僅是市場供需之問題,亦受制度、人口及心理因素等影響,因此有必要實施穩定供需之政策。韓國政府將國民之居住安定視為最重要之民生課題,因此將運用所有之政經方法穩定不動產市場。渠亦囑咐,除參與住宅供給、買賣及租賃市場之相關人士與機關之外,亦呼籲全體國民共同努力,以穩定不動產市場。
A:新聞來源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1年1月19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10)年1月18日發布新聞表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次官朴真圭視察蓄電池企業「MISUM SYSTECH」,並公布「2020年蓄電池產業之成效及2021年之展望」。 二、朴真圭次官視察蓄電池企業「MISUM SYSTECH」: (一)朴真圭次官視察蓄電池企業「MISUM SYSTECH」,除勉勵相關公司之員工,亦強調政府對培育蓄電池產業之立場。渠指出「MISUM SYSTECH」係生產蓄電池檢查設備、蓄電池管理系統(BMS)及電池組(Battery Pack)等之標竿企業,近來亦成功開發電動二輪車電池交替型平台用電池組。該電池交替型平台可取代個人行動(PM, Personal Mobility)電池充電器,透過共用充電設備,可以安全充電並提升電池效率,改善行駛距離短、充電時間長及電池間之相容性等原電動二輪車之弱點。 (二)朴真圭次官表示,去年因全球電動汽車需求增加,韓國之蓄電池產業隨之成長,韓國企業之市場占有率亦增加,繼BIG3(系統半導體、生技健康及未來汽車)成為未來之關鍵產業。渠亦表示,除行動之外,家電、機器人及遙控飛機等各領域之需求均已增加,預計蓄電池產業應將隨之成長,產業通商資源部將全力協助相關技術開發、實體驗證、安全性技術及標準化等,促進蓄電池產業。 三、2020年蓄電池產業之成效及2021年展望: (一)主要指標:韓國電池產業協會表示,雖然新冠疫情引發經濟衰退,但2020年蓄電池生產、出口及內需等主要指標仍然成長。2020年韓國企業之全球蓄電池生產規模為23.3兆韓元(約6千億新台幣),較2019年之19.4兆韓元(約5千億新台幣)增加20%,出口金額則為65.7億美元(增加2.9%, 連續5年增加),其中大部分為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2019年10.4億美元→2020年11.5億美元,增加10.6%)。另蓄電池之內需則為5.27兆韓元(約1,339億6千萬新台幣),較2019年增加11.6%,蓄電池內需增加應因韓國電動汽車生產量增加(2019年10.3萬輛→2020年13.9萬輛,增加33.8%),帶動電動汽車專用鋰離子電池之需求。另全球電動汽車(EV)市場需求增加,因韓國企業及早因應歐洲、美國及中國等主要國家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之快速成長,爰韓國企業全力開拓電動汽車專用鋰離子電池市場,因此在2020年期間,生產、出口及內需等皆有成長。 (二)擴大全球市場佔有率: 1.LG ENERGY SOLUTION、SAMSUNG SDI及SK INNOVATION等韓國主要蓄電池生產企業之市場佔有率增加,以2020年11月為基期,3家企業之市場佔有率共為34%,較2019年之16%增加2倍以上。 2.2021年展望: (1)鑒於歐洲、美國及中國等主要國家實施環保政策,電動汽車及ESS等下游產業市場擴大,帶動蓄電池之需求。為因應蓄電池市場擴大,競爭性設備投資增加及新企業拓展市場等競爭激烈,但預估短期內仍將維持韓國、中國及日本為主之前6名企業體系。 (2)2021年韓國企業之蓄電池生產金額預估約為30.7兆韓元(約7,801億8千萬新台幣),較2020年之23.3兆韓元(約6千億新台幣)增加32.0%,出口金額預估亦將增加5.7%,約70億美元。另亦將透過電動汽車專用平台(現代E-GMP)及新產品上市等促進內需市場,2021年蓄電池內需規模預估將為5.5兆韓元(約1,397億4千萬新台幣)(增加24.1%)。 四、檢附「主要企業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佔有率排名」及「韓國蓄電池生產、出口及內需之情況」中文簡譯各1份,併請鑒參。
A:標題:巴拉圭2020年黃豆產業創自2016年以來最佳出口量 日期:2021.01.19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最後時刻報(Ultimahora)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0年黃豆、沙拉油及油籽粉出口金額930萬公噸,較2019年之781萬公噸成長19.4%,創自2016年以來最佳出口量。巴拉圭次佳紀錄為2018年,出口量為920萬公噸。 (二)以出口價格而言,巴拉圭過去5年黃豆及其衍生物出口金額介於30億美元及36億1,800萬美元間;2020年黃豆之平均價格為324美元/噸,且創收成歷史佳績,黃豆總收成1,050萬公噸。 (三)另依據巴拉圭穀物及油籽公會(CAPECO)統計資料,2020年巴拉圭第一大出口市場為阿根廷,占巴拉圭總出口量之76%,其他市場排序如次:巴西(12%)、俄羅斯(10%)、歐盟、秘魯、美國、塞內加爾、日本、韓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泰國。 (四)2020年巴拉圭黃豆糧商共52家參與出口作業,其中Cargill為巴拉圭第一大黃豆出口商,占總出口之14%,其他主要出口商依序如次:Glenpar(12%)、Sodrugestvo(11%),以及中國中糧集團(Cofco)亦占總出量之11%。 (五)巴拉圭2021年黃豆收成預估900萬公噸,倘芝加哥國際期貨價格仍可維持黃豆500美元/噸價格,2021年收成較2020年短缺部分則可以價格獲得彌補。
A:標題:英國駐巴拉圭大使拜會巴拉圭財政部長就推動加強英巴雙邊貿易交換意見 日期:2021.01.19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巴拉圭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巴拉圭財政部長Óscar Llamosas接見英國駐巴拉圭大使Ramin Navai,並就推動加強英巴雙邊貿易交換意見,雙方表達增加英巴間貿易量之重要性,尤其增加輸銷英國市場巴拉圭牛肉、黃豆及木材等產品之可行性,以及共同發掘其他相關產品之商機。 (二)近5年,英巴兩國雙邊貿易有利巴拉圭,巴拉圭享有順差;2020年巴拉圭出口英國金額9,870萬美元,大豆粉及黃豆占總出口83%,金額8,200萬美元;英國輸銷巴拉圭之金額則為3,780萬美元。 (三)至英巴雙邊技術合作一節,主要在公共財政部分,巴拉圭財政部將持續促進政府政策及行動計畫完善之公共支出。雙方會談亦就巴拉圭國家獎學金(Programa Nacional de Becas de Postgrado en el Exterior Don Carlos Antonio López,Becal)及英國政府獎學金(Chevening)等交換意見。
A:標題:巴拉圭2020年豬肉出口成長 日期:2021.01.18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巴拉圭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國家品質暨動物健康局(SENACSA)統計資料,巴拉圭2020年豬肉出口量5,462公噸,較2019年之4,739公噸,成長15.2%。以價格計算,2020年豬肉出口金額863萬美元,較2019年之964萬美元,衰退10.4%。SENACSA特別強調,國際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及俄羅斯停止向巴拉圭採購豬肉係巴拉圭豬肉出口金額下降之主要原因,2019年俄羅斯係巴拉圭豬肉產品之主要進口國。 (二)2020年巴拉圭豬肉產品主要出口市場為喬治亞(65%),其次為亞塞拜然共和國(占9%)、阿拉伯聯合大公國(5%)、巴西(4%)、阿爾巴尼亞(1%)、安哥拉(1%)、加彭共和國(1%)、莫三比克(1%)、越南(1%)、摩爾多瓦(1%),以及中轉產品(11%)。 (三)為考量武漢肺炎疫情嚴峻,2020年底烏拉圭畜牧、農業暨漁業部(Ministerio de Ganadería, Agricultura y Pesca)以線上視訊查廠方式作為傳統實地查廠之替代作法,完成通過巴拉圭唯一家豬肉屠宰廠Upisa公司之查核工作。巴拉圭農牧部長Moisés Santiago Bertoni強調,烏拉圭對巴拉圭豬肉產品數日前已正式宣布市場開放,對巴拉圭豬肉產業別具意義,並預估烏拉圭將有4萬公噸豬肉產品之潛在商機。另B部長觀察國際市場均祈豬肉價格上漲,並盼2021年豬肉產品可恢復經濟動能。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根據義大利媒體報導,美國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近日宣布本(2021)年將於義大利西北部城市Novara成立物流中心,並在中北部城市Modena成立倉儲配送中心,總計投資2.3億歐元,預計將創造1,100個工作機會。 亞馬遜表示,本次擴大投資係為滿足義大利日漸成長的需求,以持續支持義國中小企業發展。該公司自10年前開始在義國營運迄今已投資58億歐元,並且創造了8,500個工作機會。 資料來源:https://www.ansa.it/sito/notizie/economia/2021/01/18/amazon-2-nuovi-centri-in-italia-1.100-assunzioni_98b4ea8b-44f5-4b16-b7a9-b21e65eec4f4.html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根據義大利媒體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本(2021)年1月14日報導,義大利央行近日公布「COVID-19危機下的經濟及財政情況」報告,儘管政府推出多項振興措施,2020年第一季係義國近二十年來所得緊縮最劇烈的一季,同年度前六個月人均收入較前一年同期下降8.8%,比十年前金融危機時更慘。另外,家戶消費在疫情期間也下降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