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越南統計總局稱,越南2020年1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11)月份上漲0.10%,較2019年同月上漲0.19%,亦較2019年全年上漲3.23%。除交通費用、郵電費用、文化、娛樂與觀光服務業分別衰退11.68%、0.52%、2.43%之外;其餘貨品及服務之價格均上漲,其中餐飲服務上漲2.68%、飲料及香菸上漲1.14%、成衣帽子暨鞋類上漲0.37%、房屋與建材上漲0.19%、家具設備上漲0.67%、藥品及衛生服務上漲0.51%、教育費用上漲3.80%、其他貨品及服務項目上漲2.10%。 此外,2020年12月份黃金價格較上個月下跌0.83%,惟與2019年底相較上漲30.95%。

A: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越南經濟成長率較2019年成長2.91%(按:第一季成長3.68%,第二季0.39%,第三季2.69%,第四季4.48%);其中工業暨營造業成長3.98%、服務業成長2.34%、農林水產業成長2.68%。 在農林水產業方面,農業成長率2.55%,林業成長2.82%,水產業成長3.08%。在工業暨營造業方面,2020年工業成長率為3.36%。製造加工業仍為工業成長之主要驅動力,成長率為5.82%,礦物開採業減少5.62%。營造業維持正面成長,成長率為6.76%。在服務業方面, 2020年係自2011年以來成長最低之一年;其中,批發與零售業成長5.53%,金融、銀行與保險業成長6.87%,膳宿服務業減少14.68%,物流業減少1.88%。 有關2020年GDP經濟結構方面,農林水產業占14.85%、工業暨營造業占33.72%、服務業占41.63%,產品稅收(產品補貼除外)占9.8%。(按:2019年前述比例分別為13.96%、34.49%、41.64%、9.91%)。 在2020年GDP以支出面估計,終端消費較2019年成長1.06%,資產累積成長4.12%,貨品與勞務出口成長4.97%,貨品與勞務進口成長3.33%。

A:綜合美國勞工部報告及媒體報導,美勞工部本(21)日公布,截至1/16當週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90萬,較前一週92.6萬申請人數減少2.6萬,仍處於高水平,顯示新冠病毒感染率攀升,商業活動無法回復正常,勞動力市場復甦緩慢。 另截至1/9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505.4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3.6%,較前一週518.1萬人減少12.7萬,失業率則維持3.6%,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1,599.5萬,較前一週下降約241.3萬。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別依序:堪薩斯州(7.5%)、賓州(7.2%)、阿拉斯加州(6.6%)、伊利諾州(6.1%)、內華達州(5.9%)、加州(5.8%)、波多黎各(5.8%)、新墨西哥州(5.7%)、科羅拉多州(5.6%)及明尼蘇達州(5.5%)。

A:  來源: 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金融評論報(AFR)    日期: 2021/1/6、2021/1/14   據澳洲汽車業聯合總會(Federal Chamber of Automotive Industries, FCAI)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2020年成為澳洲汽車業自2003年以來最慘淡的一年,但油電混合車(Hybrid)則在這波疫情中脫穎而出,表現亮眼。澳洲去(2020)年汽車市場總銷售額較2019年下滑13.7%,僅售出91萬6,968輛,同時通用汽車(GM)總公司宣佈停產澳洲本土Holden品牌。不過,維多利亞州重新開放及疫後景氣復甦,為去年12月車業帶來銷售動能,比2019年同期銷售量成長13.5%,計售出9萬5,652輛汽車。11月份的銷售額亦比2019年同期增長12.4%。   而豐田汽車(Toyota)則是2020年澳洲汽車市場銷售最好的品牌,市占率為22.3%,其中以HiLux輕型貨卡車最為叫座。另以車款來看,休旅車款(SUV)仍最受澳洲市場喜好,2020年共售出45萬4,701輛,高居5成銷量,而商用轎車(Commercial Car)銷售量佔市場22.4%,一般轎車(Passenger Car)銷量則下滑29.7%。而各家電動車銷售於去年表現亦不俗,增長16.2%。油電混合車的銷售量更大幅增長93.7%。惟南澳及維多利亞州刻正研議對電動車課稅,可能影響未來電動車市場的銷售。據澳洲電動車協會(Electric Vehicle Council of Australia)之估計,此舉可能減少電動車銷量25%至38%。   FCAI執行長Tony Webber表示,電動車將是未來趨勢,估計到2025年,許多國家電動車將佔市佔率一半以上。 W執行長建議,在電動車普及前,州政府應該停止對電動車徵稅,豐田澳洲首席執行長Matthew Callachor對此觀點亦表示支持。

A:根據近期日本經濟新聞及日本電氣新聞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於本(110)年1月15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為因應日本近期電力現貨價格高騰,以致日本中小規模電力零售業者經營困難之窘境,將採取特別措施於本年1月17日起針對電力零售業者繳納之不平衡費用(インバランス料金)制定每千瓦小時200日圓之價格上限。 由於近期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造成國際物流不順暢,液化天然氣(LNG)供應不穩定,價格飆升。另受寒流連續來襲影響,使日本電力需求爆發性成長,較去年同期增加10%。綜合以上因素,日本的電力現貨批發價格暴漲,日本電力批發交易所(日本卸電力取引所,JEPX),本年1月中旬之指標價格約為每千瓦小時150日圓,為去(109)年12月上旬之約25倍。倘電力現貨批發價格持續上漲,從市場採購電力之日本電力零售業者將被迫漲價,恐影響到用電企業與一般家庭。 日本自2016年4月起電力零售自由化,將電力供給區隔為發電(含輸電)及電力零售,盼藉推動電力零售市場自由化,吸引大量新興業者加入,促進競爭,降低市場費率,提升消費者效益。截至2020年年底,新電力零售業者提供之電力約占電力消費市場2成,顯示政策已達初步成果。惟為確保消費者可獲得穩定供電,日本政府規定當電力零售業者發生供不應求的情況,將由電力公司協助補足供應缺口,並由電力零售業者事後依據現貨市場價格向電力公司繳納差額(不平衡費用,インバランス料金)。 由於日本近期電力現貨價格高騰,再加上寒流導致電力需求暴增,以致日本電力零售業者難從市場確保所需之電力供給,並恐因繳交不平衡費用導致經營困難。為維持電力交易市場穩定性,日本經濟產業省採取特別措施,於本年1月17日起至6月31日止,針對電力零售業者繳納之不平衡費用(インバランス料金)制定每千瓦小時200日圓之價格上限,俾協助電力零售業者因應經營困境。  

A:依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10)年1月18日報導,日本關西電力公司於同(18)日重啟位於日本福井縣的大飯核電廠4號機,脫離長達兩個半月的「無核能發電」狀態。鑒於日本近期受寒流侵襲,電力需求遽增,重啟大飯核電廠4號機運轉有望改善電力供給不足的緊迫狀態。 大飯核電廠3號機及4號於去年陸續進行定期檢查,原定3號機將於去年12月22日重啟,惟在檢查後發現其導熱管發現破損,爰重啟時程大幅延緩,使關西電力公司面臨電力供給不足之窘境。 大飯核電廠4號機於去(109)年11月3日停機進行定期檢查,原定於本年2月中旬完成檢查後始回復運轉,但在3號機重啟遙遙無期的情況下,關西電力公司決定在對4號機管線進行超音波檢查,確認無破損之虞後,於本年1月17日晚間提早啟動核子反應爐並開始調整性運轉,預計將於20日起將可全力供電(發電量118萬瓩)。關西電力公司預計將於2月中旬接受日本核能管制廳(日本原子力規制庁)之總合負荷性能檢查後正式重新營運。下次的定期檢查訂於2022年之冬季。 關西電力公司近年為達成低碳排之目標,積極改採LNG發電,2019年LNG發電已占該公司總發電量的48%。惟近期因該公司液態天然氣(LNG)庫存不足,而日本全國又因寒流連續來襲,電力需求遽增,使關西電力公司面臨電力使用率接近100%之窘境。本次重啟大飯核電廠4號機運轉將有助提升該公司供電能力,避免發生電力供不應求之困境。  

A:依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以推特祝賀美國拜登總統就職,強調將合作強化日美同盟關係及推動自由開放印太構想。 另,日本政府刻正與美方協調菅首相與拜登總統電話會談及訪美日期,以期儘速建立信賴關係,進一步加強疫情、氣候變遷、數位市場公平競爭等涉及多邊合作,以及談判駐日美軍經費負擔等議題。

A:依據日本觀光廳20日公佈資料,2020年訪日觀光客為411.59萬人,較上年銳減87.1%,約為計劃吸引4,000萬訪日觀光客目標的1/10,係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以來首次減少,減幅創下1964年統計以來最高紀錄。 國別依序為中國大陸(106.92萬人,減88.9%)、台灣(69.45萬人)及韓國(48.79萬人)。另,日本人出境人數為317.42萬人,減幅達84.2%。日本政府設定2030年訪日觀光客目標為6,000萬人。

A:依據日本連鎖加盟店公布資料顯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國便利商店銷售額為10兆1,580億日圓,較上年減少4.7%,係2005年以來最大降幅。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1年1月19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本(110)年1月19日公告「119項2021年上半年開發能源技術之新課題」,積極投資研發能源供需技術、建立基礎架構等24項業務之119項課題,並規劃2021年推動能源技術開發計畫之重點定為積極投資核心技術,以期實現綠色新政與碳中和之目標、加強結合技術開發與需求市場,以及強化研發(R&D)課題之安全管理。   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告開發能源技術新課題之同時,亦發表2020年開發能源技術之成果及評估,具體作法為: (一)產業通商資源部於2020年投資9,506億韓元(約新台幣242億元)推動能源技術之研發,加強新再生能源之競爭力及整合技術,建置提升能源消費效率、提升系統信賴度及培育人才之基礎架構。 1.積極開發技術,於2020年達成水上太陽能發電商業化、充氫站主要零件國產化及開發電動車超快速充電系統等目標。  2.整合技術,建立新商業模式,並規劃促進能源新產業生態蓬勃發展之「能源創新企業支援對策」。  3.選定「安全管理課題」,設立能源安全計畫督導小組(PD),建置安全研發之系統。 (二)提高相關技術配合碳中和等新能源政策計畫推動之重要性。 1.加強改善技術開發及結合需求市場,擴大有需求之企業購買研發成果。 2.政府認為仍有必要加強安全管理,以期因應大型實體驗證課題增加之情況及預防火災等意外。   產業通商資源部另說明,韓國政府將於2021年投資能源技術開發領域之金額為1兆1,326億韓元(約新台幣288億3,400萬元),較去年增加19.1%,其中2,142億韓元(約新台幣54億5,300萬元)擬用於推動上半年之開發能源技術新課題。有關韓國政府於2021年推動開發能源技術之方向分別為: (一)積極投資新再生能源、氫能等相關技術之研發,以期實現綠色新政及碳中和之目標。 1.於本年上半年投資1,259億韓元(約新台幣32億400萬元)積極推動新再生能源、需求管理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有關綠色新政及碳中和之56項新課題,並擴大投資氫燃料電池,促進氫能經濟成長。 2.為推動能源供應結構朝向低碳化、提高能源消費之效率,將持續發掘及規劃新課題。 (二)為增進有需求之企業購買研發成果,創造新市場,擴大結合技術開發與需求市場。 1.規劃公營企業之合作及投資帶動創造新市場之「公共能源領先投資計畫」,選定需要公營企業參與之17項課題,強制公營企業參與訂定建議書徵求說明書(RFP)。 2.建立活絡結合需求之研發制度基礎架構,促成企業購買研發成果,並加強銜接研發後之實體驗證、執行示範計畫等後續業務。 (三)擴大投資能源安全之技術研發,加強研發全程之安全管理。 1.擴大投資能源安全領域,推動提高充氫站、能源儲存系統(ESS)等之安全性。 2.增加專家之事前檢討、能源安全計畫督導(PD)之安全管理事項驗證等安全性檢討程序,加強課題之安全管理。 (四)積極支援地方能源產業生態蓬勃發展,擴大創新永續技術之基礎架構。 1.指定「能源專業企業 」,建置有效率之支援制度,結合各項支援業務,推動能源產業綜合園區之發展。 2.將全力提供商業化研發、鼓勵民間投資、能源企業之實際情況調查及改善能源產業之分類等支援,積極協助能源創新企業發展。 3.透過「能源融合研究所」,積極培育針對實現綠色新政及碳中和目標之專業人才,加強取得新技術及拓展海外市場所需之策略性國際合作。  

A:據菲國媒體報導,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於1月19日表示: (一)菲政府預期拜登(Joseph Biden)於1月20日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後,將繼續維持與菲國友好之傳統盟邦關係。在對外關係方面,預期美國新政府之外交政策將具延續性。 (二)菲國對拜登政府計劃為美國約1,100萬個非法移民提供公民身份管道感到樂觀,蓋目前菲國約有30萬個非法移民旅居美國,身分將得以合法化。 (三)菲國並不擔憂拜登政府可能會反對菲國刻正推動之反毒品戰爭,因菲美間享有緊密關係,可以管控分歧。 (四)預期美國新政府將維持強硬之南海政策,且更加重視東協,並恢復與東協及其會員國更高層次之接觸與交流。此外,美國亦將努力爭取菲國繼續維持菲美部隊訪問協定(VFA),以鞏固菲美共同防禦條約(MDT)。  

A:美國商會於拜登上任前一天發表聲明表示,雖然大部分美國企業反對影響深遠的聯邦碳稅(federal carbon tax),但願意依據市場機制方法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商會指出,長期氣候政策必須由國會制定,並應鼓勵創新和投資,以確保大幅度減少碳排放。美國氣候政策應體認到採取行動的迫切性,同時維護美國產業在國內外的競爭力,並確保自由企業和自由貿易。 去年,氣候領導理事會(the Climate Leadership Council)向國會提出一項碳稅計劃,該會成員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和AT&T等公司,該計劃將對所有企業徵收每噸40美元的碳排放稅,遊說的對象包括新任財政部長葉倫。 葉倫曾指出,徵收碳排放稅是減少碳排放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此舉可鼓勵企業和家庭轉而使用低碳能源和減少能源使用,取代繁瑣的環境法規。 商會並未明確贊同課徵碳稅,只是強調不排除任何選擇,若要課徵碳稅,必須是依據市場機制的解決方案。

A:報導指出拜登就職當天將宣布有關環保議題之行政命令,以加強監管能源業,德州是全美最大的石油與天然氣生產州,許多能源業者聞之色變,但大型能源業者仍然支持拜登政策。 德州能源生產商聯盟(Texas Alliance of Energy Producers)指出,新冠疫情重創能源業,若拜登政府又要嚴管,預期德州的能源產量將會減少,許多小型業者被迫退出市場,就業機會也會流失,能源業復甦將會遙遙無期。 但大型業者的眼光比較長遠,ExxonMobil、BP以及Royal Dutch Shell等石油公司對某些川普之政策並不贊同,渠等均認為能源公司應主動處理天然氣洩漏的問題,因為外洩的甲烷(methane)是地球暖化的主因,這些業者表示願意與拜登政府合作。 德州的原油產量占全國的41.4%,天然氣則占23.9%,能源的產值占德州GDP的30-35%,不過德州的經濟已多元化,因此油價下跌和環保法規緊縮所造成之影響,比起過度依賴能源業的阿拉斯加州和奧克拉荷馬州小一些。 歐巴馬政府時期,共和黨的德州官員經常挑戰聯邦政府的環保法規。德州能源業是由鐵路委員會(Texas Railroad Commission)監管,委員會主席Christi Craddick指出,即使聯邦環保署EPA頒布較嚴格的措施,州政府可選擇不對業者進行監管,造成法規難以執行,另外州政府也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讓新法難以上路。 歐巴馬時期推出的清潔電力計畫(Clean Power Plan)要求德州減少燃煤發電,改用天然氣發電和綠色能源以減少碳排放,2015年德州對EPA提出訴訟,官司一路打到聯邦最高法院,最後德州獲得勝訴。

A:根據法國費加洛報報導,法國外交部主管對外貿易權理部長Franck Riester本(1)月20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拜登(Joe Biden)入主白宮為歐洲帶來希望,期盼美國新政府的善意將可緩解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   R部長分析,美國新任總統拜登曾表示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Accord de Paris )』,欣見美國重返多邊論壇,盼短期內即可迅速降低歐美間貿易緊繃,期待美方釋出善意,就部分敏感議題,如空中巴士與波音公司補貼爭議案,及早獲致解決。相關報復關稅若能取消,對法國企業(如航太、葡萄酒及烈酒等)亦是利多。另有關數位產業稅(GAFA Tax)案,即將上任之美國財政部長Janet Yellen傾向於OECD架構內進行諮商,正與法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之立場不謀而合,法國樂觀其成。   法國希望能逐步降低與美貿易的緊張局勢,盼雙方以經濟夥伴互相尊重,維繫友好平衡的往來,因此須與美國拜登新政府團隊建立全面廣泛的合作關係,重置一個能使貿易活動更加公平互惠且永續環保,同時兼顧人權與生物多樣性的多邊國際貿易體系。   另被詢及有關法國財經部長表態不支持加拿大通路集團Couche Tard收購法商家樂福(Carrefour)案,引起輿論批評,認為將不利法國吸引外人投資一事,R部長重申該案攸關主權維護,因為家樂福係法國關鍵物流產業重要一環,且為僱用最多勞工的私人企業,維護其本國企業地位的思維與法國良好的外資吸引力並不牴觸。投資者所關切的是法國具體的產業發展策略,而針對特定產品物資與關鍵產業價值鏈,政府也須堅守掌握主權。

A:

A:資料來源:越南西貢經濟時報網站,2021年1月19日        據越南工商部有關空箱貨櫃短缺情形調查報告,越南企業管理及接收空箱貨櫃的能力仍然有限,由於尚未設置大型貨櫃集散站,僅有分散及小型的貨櫃集散站,因此未能滿足貨品出口裝箱的需求。 越南目前尚無建造新貨櫃的企業,僅有從事維修及翻新貨櫃的業者數十家,因此,在面臨空箱貨櫃嚴重短缺的市場,越南企業亦措手不及。 越南工商部進出口局陳清海(Tran Thanh Hai) 副局長向媒體回應,對越南企業而言,越南有足夠的鋼殼原材料來建造新貨櫃,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船運市場對空箱貨櫃需求量不高,因此尚無大規模企業投入建造,而僅有小規模企業購買已使用10年至15年的舊貨櫃來進行維修和翻新,大多數供非運輸目的來使用,例如改造為貨櫃辦公室、貨櫃倉庫及貨櫃屋等,且僅有少數達到陸路運輸標準,多數未達到海運標準。 目前,中國大陸空箱貨櫃供應量占90%,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空箱貨櫃需求增高,導致過去3個月內空箱貨櫃價格不斷上漲,居高不下,例如輸往英國40英尺的空箱貨櫃已從不到1,000美元上漲到8,000美元,甚至1萬美元,若疫情繼續惡化,此情景有可能會延長到2021年的第2季,因此陳副局長建議企業,視情況改用鐵路運輸方案,以降低運輸成本。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1月18日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2020年越南橡膠出口至中國大陸超過110萬公噸,出口金額達15.5億美元,較2019年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分別增加16.9%及15.4%,但出口平均價格每公噸為1,311美元,較2019年略降1.3%。   中國大陸主要進口越南天然與合成橡膠(HS碼為400280),2020年上述產品出口量占越南橡膠出口至中國大陸總量之83.26%,達98.7萬公噸,金額13.2億美元,較2019年出口量及出口金額分別增加24.8%及23.7%。除天然與合成橡膠,2020年,中國大陸亦增加進口越南乳膠、SVR 20及再生橡膠等。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1月16日   據越南機車生產協會(VAMM)統計,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該協會會員廠商機車銷量共271萬2,615輛,與2019年比較,下降16.66%,為近5年最低之銷量。目前,該協會共有5大會員包括:Honda、Piaggio、Yamaha、Suzuki、SYM,該5大廠商為越南機車主要供應商。   VAMM會員廠之機車生產款式眾多,合計超過100種款式,而銷售價格差別相當大,從每輛1千多萬至10億越盾。上述5大廠商在越南國內市場之平均每月銷量約22萬6,000輛,即每日銷售7,535輛。   據VAMM統計,越南Honda機車銷量達214萬2,564輛,與2019年同期比較,下降16.7%,惟仍占越南機車總銷量之79%。   2020年越南機車市場整體銷量雖下降,但越南仍屬全球機車銷量較多之國家,銷量僅次於印度、中國大陸及印尼。   展望未來,預估越南機車銷量每年仍可達300萬輛規模,將持續帶動機車工業發展。

A:

A: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