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20年柬埔寨-南韓雙邊貿易額下降14%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1月21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南韓國際貿易協會(KITA)發布的報告,2020年柬韓雙邊貿易額為8.84億美元,較2019年同比下降14%。報告指出,2020年1月至12月,柬埔寨對南韓出口3.17億美元,較上年下降18%;柬埔寨從南韓進口5.67億美元,較上年下滑5%。   面對雙邊貿易增長放緩的問題,柬埔寨和南韓對正在談判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寄予厚望。希望該協議達成後,將進一步推動雙邊貿易額增長。據柬國商業部長班蘇薩近期表示,兩國自由貿易協定第4輪談判已結束並取得良好成果,預計在2021年內可簽署該協議。   柬埔寨出口到南韓大部分商品為成衣、鞋子、旅行用品、電子零件與農產品。南韓出口到柬埔寨則以汽車、飲料、廚房電器、藥品和塑料產品等為主。

A:柬埔寨西港上千件建築案受創被迫停工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1月18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西哈努克省政府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導致該省約1,000件外企投資開發的建築案被迫停工,而本土投資開發商89個建築案則正常施工。倘若新冠疫苗能全面接種,將有效控制疫情在全球蔓延,屆時西港建築業將會重振旗鼓。2020年柬埔寨爆發新冠疫情之初,該省共有1,514個建築項目正在施工,目前僅有89個建築項目正常施工。   西哈努克省政府表示,受疫情影響而被迫停工的建築案大多為外國投資者,其中中國投資商占大部分。目前正在施工建設的建築項目均為柬國本土投資開發商,建築案分別為5層至53層高的建築大樓。   2017年至2020年,西哈努克省共批准1,514件建築案,面積共1,473萬6,559平方公尺,投資金額高達80億8,669萬2,831美元。建築項目大部分為摩天大樓、商業樓、酒店和其他建築物。

A:柬埔寨暫時禁止進口養殖魚類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1年1月11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MAFF)稱,柬埔寨暫時禁止從鄰國進口所有養殖魚,以保護當地養殖魚業發展。高棉時報報導說,該臨時禁令是農林漁業部於1月8日與柬埔寨水產養殖協會、魚類供應商、進口商與出口商代表舉行會議之後作成的決議。MAFF根據養殖魚類育種者的要求實施禁令,業者反映,由於鄰國走私養殖魚類充斥,對柬國養殖農民造成嚴重影響,導致國內養殖魚類價格下跌。 柬國農林漁業部聲明表示,將暫停自鄰國進口養殖魚,特別是cat魚、巨蛇頭魚和其他可以在本地養殖的養殖魚,直至另行通知。農林漁業部同時要求柬埔寨水產養殖協會收集有關養殖魚每月總產量,供應給當地市場的魚種以及每月人均消費量等數據。 MAFF表示,此項禁令將可促使當地供應商購買本地生產的養殖魚,以供應給市場上的貿易商及國內需求。高棉時報指出,養殖魚類的進出口商也同意該部的決定。   農林漁業部長潘夏鴻(Veng Sakhon)日前訪問魚類養殖場時表示,柬國政府重視養殖漁業之發展,呼籲增加本地漁產量以滿足國內需求,若魚類生產增加,就自然會減少養殖魚類進口。柬埔寨水產養殖協會主席索克拉登(Sok Raden)表示,該組織有200名養魚戶,他們有能力生產足夠的養殖魚以滿足國內需求。依據MAFF統計,2020年養殖魚類的產量達到40萬公噸,而從天然湖泊和海洋捕撈的魚類分別為41萬3,200公噸和12萬2,700公噸,總計漁類產量達93.6萬公噸。  

A:資料來源:越南商工總會WTO中心網站,2021年1月25日        越南胡志明市貿易暨投資促進中心(ITPC)於2020年1月21日辦理輸美貨品法規座談會時,陳富呂(Tran Phu Lu)副主任表示,越南積極加入多個自由貿易協定(FTA),創造越南出口商品得以享受優惠關稅,提高競爭力及出口金額。 但是,近年來,貨品輸出他國遭貿易救濟調查及適用防衛措施案件亦呈現增加現象。    據越南工商部統計,截至2020年底,越南貨品輸出他國遭貿易救濟調查及處理累計共計193件,其中包括108件反傾銷案、22件反補貼案、23件反規避案及40件防衛案,受調查影響的貨品高達120億美元。    2020年越南遭他國進行貿易救濟調查的案件計達32件,較2019年增加1倍,而多數遭調查的商品以越南優勢產品為主,如金屬、纖維、水產品、膠合板、建材及化學品等。    越南貨品輸出遭貿易救濟調查的國家包括美國、印度、歐盟、土耳其、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近年來,東協國家也對越南輸出貨品積極展開貿易救濟調查,計有38件。

A:2020年柬埔寨出口1萬1,200公噸有機稻米 資料來源:金邊郵報網站,2021年1月13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依據柬埔寨稻米聯合會(CRF)統計,2020年柬埔寨出口1萬1,200公噸有機稻米,比2019年小增1.2%。雖然因COVID-19危機造成柬國稻米出口成長緩慢,但CRF仍努力經營稻米外銷通路。CRF表示,超過90%的出口稻米出口到歐洲市場,僅少量出口到美國。 柬埔寨2020年的稻米出口總量為69萬829公噸,有機稻米僅占1.6%。CRF總裁Mr. Song Saran兼製粉商和出口商Amru Rice Cambodia Co Ltd CEO表示,自2019年以來,稻米出口總額成長11.4%,遠遠超過有機品種的成長。 自歐盟決定對柬埔寨與緬甸的稻米徵收關稅以保護歐洲稻農後,柬埔寨稻米於2019年1月起失去歐盟給予的進口關稅豁免。另一家本地稻米生產商暨出口商Signatures of Asia Co Ltd董事長兼CEO Chan Sokheang表示,在COVID-19流行期間,收入的下降導致人們選擇一般稻米,而對有機稻米的需求則減少,主要原因為有機稻米的價格幾乎是一般稻米的兩倍。  

A:2020年柬埔寨檸檬、柚子首次對外出口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1月9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動植物檢疫局日前公布,2020年柬埔寨出口約9萬2,126公噸辣椒、檸檬、柚子至泰國市場,出口總額高達7,300萬美元。 其中檸檬出口量為2,300公噸,出口額超過200萬美元;柚子出口量為1萬7,400公噸,出口額超過2,600萬美元。可喜的是,檸檬和柚子均是在2020年首次對外出口的柬國農產品。 除上述農產外,2020年柬埔寨亦出口腰果、玉米、香蕉、芒果、芝麻、豆類及蓮子,總出口量約1,200萬公噸。

A:2021年柬埔寨物流業發展前景可期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1月9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物流協會日前表示,自柬埔寨政府大力推動農產品出口政策以來,相繼打開中國及全球市場,目前很多中資企業對柬埔寨物流業投資頗感興趣。柬埔寨在農業領域具有對中國和其他國家出口的潛力。與此同時,儘管一些服裝工廠已經關閉,但仍有許多工廠發展業務,需要更多的運輸服務,而且未來柬中自貿協定正式執行後,對物流運輸的需求將更大。 柬埔寨物流協會表示,就目前而言,疫情並未對柬埔寨物流業產生重大影響,儘管全球疫情未有平息跡象,但一些中資公司已經就投資進行洽談。中國物流領域的大公司雖還沒有進駐,但眾多小公司已相繼入駐,使得物流市場更具競爭力。目前柬埔寨已有500多家註冊的物流公司在運營,但屬於該組織成員的物流公司只有100多家,而新註冊的公司還沒有資格加入。 公共工程和運輸部則表示,柬國中央政府持續與省市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來實現地方物流的多樣化,以促進潛在貿易和商業的機會,並改善柬埔寨的運輸環境。此外,柬埔寨還頒布簡化程序的相關法律,特別是減少發送行政文件的程序,並且在邊境口岸取消柬埔寨船籍註冊單位及貨檢等,上述措施降低商家的成本及節省時間,並直接促進柬國物流業的發展。

A:2021年全柬就業形勢好轉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1月1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勞工和職業培訓部日前表示,雖然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柬埔寨製衣業深受衝擊,造成129家製衣廠關閉,但2021年新年以來柬埔寨全國的就業情況已逐步好轉。2020年計129家製衣廠關閉,計7萬1202名(女5萬7794名)工人生計受影響,同時也有112家工廠新開業。   2020年年底,柬埔寨發展理事會(CDC)也陸續批准多項投資專案。至於製衣業的原材料進口方面,據職訓局表示,與疫情初期不同,製衣業未再出現缺乏原材料的問題。 儘管疫情尚未結束,但紡織產品出口仍保持平穩。 待疫情穩定,柬埔寨整個製衣業應可快速恢復。

A: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報導指出,沙烏地諮議院行政暨人力資源委員會(Administr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Committee of Shoura Council)審核勞動暨人力資源部(Ministry of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年度報告,重點摘要如下:   私部門沙化比例(Saudization rate)係依據需求與供給2大關鍵來訂定,需求係指公司規模大小與性質(size and nature of establishment)、供給係指求職者的能力(qualifications of job seekers),爰不同職業別會設有不同沙化比例。 2020年12月沙烏地勞動暨人力資源部提出新沙化計畫,將透過與大型公司簽署協議,為沙籍員工在私部門創造11.5萬個就業機會。 女性勞動參與率自2018年來逐年上升,顯示加入勞動市場的女性人數大幅增加。

A:2020年7月沙烏地海水淡化公司(Saline Wat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 SWCC)表示,接獲37家區域/全球性廠商,針對Al-Khair海水淡化暨能源廠(Al-Khair desalination and power plant)民營化所提交之意向書。   2021年1月25日SWCC宣佈,邀請7家符合資格廠商(pre-qualified companies)提供標書競標,得標者將可取得Al-Khair廠60%股份,並負責管理、營運及維修工作。   該計畫在環境、水暨農業部門民營化監管委員會(Supervisory Committee for Privat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Water, and Agriculture Sector)監督下進行,沙烏地農業部、國家民營化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rivatization, NCP)以及水夥伴公司(Saudi Water Partnership Co.)積極參與,將係SWCC第1個民營化的資產。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SWCC已開始準備延布(Yanbu)及Shuaiba淡化廠的民營化程序。

A:2021年1月25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36萬6,584人,當日新增213人(其中利雅德53人、麥加13人、麥地那4人);死亡人數累計6,355人,當日新增3人。   1月25日沙烏地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量約4萬3,695人次,境內總檢測量達1,203萬7,420人次;接種疫苗人數總計39萬1,643人。   健康部並宣佈提供遠距診所醫療服務(remote clinics medical service),讓病患可透過Anat及Sehaty程式與醫生進行線上諮詢,使症狀不嚴重的病患可快速取得建議或醫療服務,並減少接觸機會,防止COVID-19在醫院或診所間傳播。

A:土耳其國家通訊社Anadolu Agency報導,根據土耳其統計局(TUIK)數據,土耳其2020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11月增加1.25%,並較2019年同期增加14.6%。   與2019年同期相比,雜項貨品及服務、交通運輸、食品及非酒精飲料之物價上漲最多,分別為28.12%、21.12%及20.61%,另漲幅較小之品項包括酒精飲料及菸草0.65%、通訊5.73%及教育6.84%。   土耳其2019年12月通膨率為11.84%,政府對2020年年終通膨之目標為10.5%。土耳其財政部長Lutfi Elvan表示,政府將透過整體性方法果斷地對抗通膨,並以結構性措施支持貨幣政策;渠指出,2021年係聚焦總體經濟穩定的改革年,政府將關注通膨以形成貨幣政策,並透過選擇性、針對性的公共財政政策提供因疫情所需之額外支持,另採取措施使財政紀律達到高品質及穩定的結構。

A:據越南農業部之報告,去(2020)年越南農業GDP成長2.65%,農林水產品出口總額達412.5億美元。9項產品出口金額達10億美元以上,其中5項產品出口金額達30億美元以上( 包括:木及木製品、蝦子、蔬果、腰果及稻米)。 同時,諸多農業生產、經營產業連結持續更新,以符合市場及貨物大規模生產之需求。 有關科技應用,越南已將高科技運用於農業生產中,諸多國家級及省級主力產品具有高科技含量,自種子生產、培育至產品加工等製程均應用高科技。2020年農業產業已上呈總理申請成立兩個農業高科技應用園區,由各地方認證11個農業高科技應用區,應用高科技農業企業有53家,較前(2019)年增加11家。 越南農業產業本(2021)年之目標為: GDP成長2.7-3%,農林水產品產值增加2.8-3.1%(其中農業種植增加1.3%、畜牧業增加5.7%、水產業增加3.8%及林業增加5.0%)。農林水產品出口金額達420億美元。

A: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貿工部(MTI)本(2021)年1月25日公佈最新消費價格指數(CPI)報告指出,去年12月的核心通貨膨脹率(core inflation)因服務價格跌幅擴大和食品通膨放緩,下滑至-0.3%,全年為-0.2%,是自2002年以來首次呈現負成長。 報告指出,因汽車價格12月漲幅擴大,私人交通成本激增至1.2%,這也是私人交通成本10個月以來首次上漲。食品通膨率因為非熟食及餐館價格升幅放緩,12月漲幅為1.6%。住宿費則維持不變,上漲0.3%。服裝和鞋子與個人護理產品價格跌幅縮小,且休閒與文化商品和電信設備價格上漲,因此零售商品價格跌幅放緩,為-1.2%。而全國電力開放市場的新認購率放緩,導致電費和煤氣費跌幅為-6.7%。因公共交通車資和電信服務費漲幅縮小,以及補習和其他費用的下跌幅度加大,服務通膨率維持跌勢,為-0.8%。 新加坡金管局指出,未來幾季,外部通膨將隨著國際油價復甦而上升;但星國主要貿易夥伴的「產出缺口」(output gap)持續處於負數,漲幅可能受到限制。由於工資成長和商業租金保持疲弱,新加坡國內成本壓力預期保持緩和。政府去年推出津貼造成的通膨放緩作用將消退。隨著經濟復甦,某些國內服務的需求也將逐漸增加。 此外,由於外籍雇員減少,租金預計下調,致住宿成本下跌。私人交通成本則可能因為需求好轉而稍微上升。整體而言,金管局維持預測,今年的整體通膨率介於-0.5%至0.5%;核心通膨率為0%至1%。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月26日報導,新加坡製造業佔星國生產總值約21%(約1,060億星元),提供45萬個就業機會(占整體勞動力12%)。政府致力於2030年將新加坡打造成先進製造業的全球業務、創新與人才中心。 「未來經濟委員會」(CFE)於2017年建議新加坡建立具備全球競爭力的製造業,貿工部長陳振聲表示,這樣的目標維持不變。新冠病毒疫情突顯製造業的重要,生物醫藥、電子和精密工程等領域是2020年的亮點,並帶動星國整體經濟的表現。 新加坡製造業在過去10年成長50%,未來10年也以同樣的漲幅為目標。陳振聲部長強調,不只是50%的價值成長,而是希望更多製造業往先進製造發展,不以成本競爭,而是以所創造的智慧財產權、產品品質和精密程度來競爭。 陳振聲部長表示,政府將「三管齊下」讓新加坡製造業在未來10年取得發展; 「繼續吸引全球最頂尖的製造商前來新加坡設公司」:頂尖的製造商將技術引進新加坡,能為星國創造更良好的製造業生態環境,並幫助當地中小企業提升能力。 「政府將持續協助更多當地製造業公司提升競爭力」:以德國為例,德國有許多具備專項能力的中型企業,它們在各自的領域是世界的佼佼者,希望星國的企業也能做到這一點。 「當地人才培育」:除了與高等教育學院合作,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先進製造業,政府也希望加強現有的人才技能。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SMF)指出,自2020年初已經開始鼓勵製造業公司數位化,往工業4.0發展,並協助員工學習所需的技能。SMF會長符標熊表示,10年計畫的關鍵目標是一個挑戰,若各個利益相關者一起努力,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A:

A:一、PEZA署長Charito Plaza於本年1月23日表示,本年招商目標金額訂為1,000億披索(約合21 億美元,1美元約合48披索)。為落實目標,PEZA將與公私部門充分合作,加大招商力道,以吸引更多新投資案及擴大投資案。 二、PEZA去(2020)年招商情況如下: (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核准投資金額計950億披索,較前(2019)年之1,175億比索減少19%,國內投資較前年驟降48%至353億披索,外國投資則逆勢成長21%至597.3億披索。 (二)以產業別劃分,製造業計344.4億披索,比前年之303.5億披索成長13%;資通訊科技商業流程外包業(IT-BPO)則由前年之175.8億披索略降至174.1億披索。 (三)政府已陸續重啟經濟,本年1月4日至8日期間,PEZA全國經濟特區內共有2,608家公司恢復營運,110餘萬名員工恢復上班。其中IT-BPO之營運率為84%,製造業營運率為88%。 三、為鼓勵外國廠商來菲投資,PEZA每月舉行全球商業投資論壇,介紹菲國投資商機,盼於疫情期間加強對外招商引資,增進菲國經濟反彈成長力道。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1年1月21日)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韓國貿易委員會評估若停止自2015年7月起對中國產製H型鋼課徵反傾銷稅及價格具結之措施,恐將持續對韓國產業造成損害,因此於本(110)年1月21日舉行第408次會議,審查韓國現代製鋼及東國製鋼等企業所控訴之中國產製H型鋼傾銷案及複查價格具結落日案。   本次會議中,韓國貿易委員會建議企劃財政部對萊蕪鋼鐵、日照鋼鐵及安泰鋼鐵等3家中國企業製品維持初審之價格具結措施,未來5年間對3家相關企業以外之其他供應廠商持續課徵28.23~32.72%之反傾銷稅,企劃財政部長於接獲貿易委員會之報告以後,自本案展開調查日(2020年4月3日)起,於12個月內決定是否課徵反傾銷稅及延長價格具結措施。產業通商資源部預計,若延長價格具結及課徵反傾銷稅措施之落日,將有助於韓國國內H-型鋼產業透過公平之價格競爭,確保競爭力。   本次貿易委員會亦複查對中國產製預塗式感光平版印刷用鋁板(平版印刷板)課徵反傾銷稅之落日案,評估停止對中國產製平版印刷用鋁板課徵反傾銷稅,將持續造成韓國產業損害,因此決定建議企劃財政部長未來5年再對中國柯達、寶士嘉及華光等3家供應商課徵10.32%反傾銷稅,對其他供應廠商課徵8.78%之反傾銷稅,企劃財政部長將於接獲貿易委員會之報告以後,自本案展開調查日(2020年5月3日)起,於12個月內決定是否課徵反傾銷稅及延長價格具結措施。   此外,本次貿易委員會另決定對中國產製聚酯長纖維全延伸絲(Polyester Filament Fully Drawn Yarn,FDY)展開反傾銷調查,此係依據韓國化學纖維協會控訴中國產製聚酯長纖維全延伸絲傾銷進口,對韓國產業造成損害,要求調查,未來貿易委員會將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反傾銷協定及國內法令,實施調查,確實檢討是否有傾銷事實及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

A:依據日本百貨店協會公布資料,受到疫情及觀光客減少等因素影響,2020年全國百貨公司銷售額為4兆2,204億日圓,較上年減少1兆5,000億日圓,減幅約26%,係1975以來的低水準。

A:日本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公布2021年東京奧運、帕運延期、簡化、無觀眾及停辦之經濟損失如下: -延期1年:約6,408億日圓。 -簡化:約1兆3,898億日圓。 -無觀眾:約2兆4,133億日圓。 -停辦:約4兆5,151億日圓。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