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央行於今(2021)年1月20日公布第1季貨幣政策報告指出,由於新冠疫苗獲核准與政府延續並擴大各項財政激勵政策,加國中期經濟展望將顯著改善,惟全球與加國經濟成長仍具高度不確定性,爰央行宣布將維持0.25%隔夜拆款利率並持續量化寬鬆政策,每週購入40億加元之聯邦政府與省政府債券。 加國新冠疫情於去(2020)年第4季中期再次爆發,使聯邦與各地方政府實施更嚴格之限制措施,導致就業率自去年4月疫情緩和以來首次下降,消費支出亦出現萎縮,預估今年第1季經濟將負成長2.5%,倘限制措施持續或趨向嚴格,第1季經濟負成長恐進一步擴大,其中對餐飲、旅遊及需密切接觸之產業影響最劇。 新冠疫苗研發與核可進展優於預期,加國已展開疫苗施打作業,隨著加國民眾接種疫苗比例上升,預期今年下半年將使消費恢復成長,帶動就業增加與恢復商業信心,進而促進投資與出口表現,今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將維持強勢經濟成長。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4%,2022年為4.8%,2023年則為2.5%。 加國近期通貨膨脹率已回升至1至3%區間之政策目標下限,由於去年疫情爆發初期油價大幅下跌,較低基期將使今年上半年通貨膨脹率暫時上升至2%,惟需求不足將抑制通貨膨脹壓力,預期通貨膨脹率將可望於2023年恢復至2%目標。 加國中期經濟展望已大幅改善,惟新冠疫情再次爆發使經濟活動限縮、病毒突變及疫苗分配與有效性等因素均使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為達成2%通貨膨脹率目標,央行決定維持現行0.25%隔夜拆款利率,繼續量化寬鬆政策,包括每週購入40億加元加國政府公債,並視經濟復甦與商業信心恢復情形再行調整。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月29日引述丹麥國家銀行的數據顯示, 13.4%之丹麥個人戶在去年10月份開始支付負利率,總存款約為1,360億丹麥克朗。這比去年2月份預估數據高出約1000億丹麥克朗。 許多丹麥銀行降低了個人戶不須為存款支付負利息的限額。例如,Nordea,Nykredit銀行和Danske銀行已將限額從1月起更改為250,000丹麥克朗。原先這3 間銀行的限額為目前的3倍或6倍。 丹麥國家銀行(Danmarks Nationalbank)預期,較低的存款限額將導致民眾必需增加支付負利率的存款。
A:依據奧媒標準報本(110)年1月26日報導,依據Focus市場研究機構發布之2020年廣告市場分析資料,2020年奧國線上廣告(ATL)(透過大眾媒體,包括:電視、平面報紙雜誌、廣播、戶外看板等,將廣告投放在多數消費者可以接觸到的地方),收入為42億歐元,較上年減少4.5%,主要收入集中於第4季;線下廣告(BTL)部分(通路宣傳物、DM或贈品,針對特定的族群直接進行行銷),贊助廣告(-8.6%)及直接行銷廣告(-7%)均大幅虧損。 2020年政府及公共機構與新冠疫情相關之廣告支出約9,000萬歐元。零售業者仍為最主要廣告客戶,以Rewe集團居首(2億歐元,+9%),第2名為Spar集團,第3是Lutz集團。
A: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繼柏林、墨西哥市、東京及華盛頓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本(1)月22日在伊斯坦堡設立其全球第5座區域中心。 OECD的區域中心係該組織與政府、國會、企業、民間社會及媒體關係、數據及刊物散布等核心活動之區域聯繫窗口。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出席開幕式時表示,期待伊斯坦堡區域中心在OECD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並提供各式服務,渠另指出,土耳其距離將伊斯坦堡打造為國際組織中心的目標更近一步。 土耳其貿易部長Ruhsar Pekcan表示,土耳其與OECD的關係隨著伊斯坦堡區域中心的成立進入了新的時代,伊強調,疫情迫使全世界發生重大轉變,並再次彰顯國際合作及公平競爭的重要性。P部長表示,伊斯坦堡區域中心將促進OECD政策建議、標準及方法之散播,並強化OECD在全球的影響力。 OECD聲明指出,伊斯坦堡區域中心聚焦全球關係,並致力於深化與夥伴國合作、提供夥伴國政策指引及技術支持,以打造更加包容及繁榮的社會,該中心並將有助於協助各國奠定新冠病毒疫情後持續性復甦的基礎。 透過分析工作、會議、能力建構及高層會議,伊斯坦堡區域中心將加強多邊合作、鼓勵區域合作及在治理、透明度、成人技能、性別平等、區域交通、能源及數位基礎建設等領域提供指引。其辦公室位於伊斯坦堡產業協會(ISO),前5年之營運資金由土耳其政府提供。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BMWi) 文號:1104010053號(四) 來自德東薩克森邦Großröhrsdorf的Skeleton Technologies,將研究混合動力儲能設備的開發,該設備結合鋰離子電池的優勢(高能量密度)及超級電容器的優勢(高性能、長壽命)。該項目旨在利用工業4.0創新技術來顯著降低超級電容器的成本,並開發用於儲能的創新混合動力解決方案,藉此降低傳統電池的資源需求。 Tesla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開發及實施先進的鋰離子電池製造暨回收方法,以顯著減少電池的生態足跡及其單位成本。這對於實現Tesla加速全球向永續能源利用轉型的目標至關重要。 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的電池生產計畫倡議旨在為電池創新暨生產提供一個功能完善的生態系統,即從原料加工到電池生產,再到回收利用。「歐洲製造」的電池應建立在自身的創新基礎之上,並為電池的二氧化碳濃度及永續性制定新的標準。這筆資金應用在幫助維持德國與歐洲的創新價值,以及開創就業機會。 參加由德國協調之IPCEI(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歐洲電池創新–EuBatIn》的其他11個歐盟成員國,其各自的IPCEI項目現在也已獲得歐盟執委員會的批准,分別是西班牙、法國、比利時、奧地利、義大利、波蘭,瑞典、芬蘭、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及希臘。整個EuBatIn 項目顯示出眾多的跨國合作關係,大幅支持歐洲電池業產值網絡的目標。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月27日報導,丹麥股市C25 週三跌幅超過3%來到1615點, 這是自去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降幅。丹麥知名公司馬士基,維斯塔斯 沃旭和Pandora等股票均下跌6%至8%。儘管下跌,但C25在過去一年中仍上漲了約27%。 Sydbank證券研究主管Jacob Pedersen說:“這讓人聯想為丹麥股市的大屠殺。”“現在有一大批投資者感到緊張,他們賣掉了去年賺錢最多的丹麥股票。”因為持續大規模的封鎖停工, 有些投資者已經開始擔心目前的銀行低利率將不會長久持續下去的事實而作出賣股反應。 Nordnet股票經紀人Per Hansen也在書面評論說:“經過一段非常顯著的股市大漲之後,該是收回收益的時候了。” 近年來,由於丹麥出現銀行存款歷史低利率,因此降低投資於債券的吸引力, 反而使很多民眾投入股市。”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BMWi) 文號:1104010053號(三) ElringKlinger將透過電池外殼設計之開發及工業化創新,增進歐洲電池產業價值鏈的競爭力。藉由新式設計,減少電池外殻的組件數量及複雜性,並降低鋁、銅等耗能原料的必要消耗。該公司將為氣候中和的歐洲電池生產持續做出貢獻。 來自德東薩克森邦Kamenz的Liofit,將循環經濟原理應用於小型電動車(Pedelecs電動踏板車,E-Scooter電動滑板車)的鋰離子電池。這些經過檢查、拆卸、重組、維修,且不再使用的電池,將以環保的方式放電及切碎,以便原料可再回收利用。同時擁有電池暨循環利用knowhow的該公司,為更加氣候友好的電動車做出貢獻。 在《未來的鋰電池工廠》項目中,Manz打算開發用於全自動生產第三及第四代鋰電池的高效機器及製程。生產製程及相關設備是建立於新式、數位化及具成本效益的商業模式基礎上,Manz將因此協助歐洲建立可永續發展及具競爭力的電池工業。 Northvolt希望支持發展具競爭力的歐洲電池產業價值鏈。為此,該公司擬在瑞典進行一個廣泛的研發項目,並研究在德國建立第三家生產設施(另兩家為瑞典的Skelleftea及德國的Salzgitter),以做為IPCEI項目之一的可能性。在做出最終投資決定之前,Northvolt將為項目的最終審查進行準備。 隨著新製程的開發及工業化,以及創新陽極材料的回收利用概念,SGL Carbon希望為建立可永續發展且具競爭力的歐洲價值鍊及鋰離子電池循環經濟做出重要貢獻。歐盟氣候中和的目標將透過達成的碳足跡改善、材料暨能源利用的減少,以及電池壽命的提高,來獲取重要支撐。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BMWi) 文號:1104010053號(二) 隨著援助獲得批准,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可明確資助ACI Systems、Alumina Systems、BMW、Cellforce Group、ElringKlinger、Liofit、Manz、Northvolt、SGL Carbon、Skeleton Technologies 及Tesla等公司的電池項目,這11個贊助項目涵蓋整個電池產業價值鏈之內容重點摘要如下: ACI Systems的項目活動主要涉及開發一種新式永續的技術,以直接、水中和且具競爭力的方式從鹽水中生產鋰,同時將碳(CO2)足跡降至最低。此外,該項目正開發一款創新的清淨系統,用於電池系統生產中的乾式、選擇性且自動化的清潔,以透過最少之廢品率來提高產量,及電池系統的安全操作。 Alumina Systems開發以Na/NiCl2技術為基礎的電池,並正領航試行生產。該技術提供鋰基技術以外,做為私人及工業環境中固定電力儲備的另一種永續、具固有安全性及且符合成本效益之替代選項。 做為兩項電池IPCEI的一部分,BMW汽車集團正在開發高度創新、可永續發展、功能優化且具成本效益的電池,做為歐洲電池暨電池產業價值鏈的關鍵要素。 在第一項IPCEI中開發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及創新的電池模組暨電池系統概念之後,BMW在第二項IPCEI中的工作重點就是開發下兩代的鋰離子電池,即以較高回收率,用於創新電池模組暨系統之製程技術的開發優化,以及一座模板生產設備的建造。另一個重點是驗證核實全固態電池(ASSB)技術,以評估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電池技術。 Cellforce集團項目包括開發優質且具未來潛力之高性能電池。該項目的目標是生產具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同時兼有快速充電能力,可用於高級汽車應用。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BMWi) 文號:1104010053號(一) 歐盟執委會於今(2021)年1月26日批准由德國協調,名為《歐洲電池創新–EuBatIn》的第二項歐洲重大電池生產項目。藉此,將可為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BMWi)資助的德國11家企業,以及來自歐盟共12個成員國的42家企業排除障礙。其目的是在德國及歐洲建立具競爭性、創新力及可永續發展的電池產業價值鏈。 德國經濟部長Altmaier表示,歐洲第二項重大電池生產項目的批准是一巨大成功,並為德國及歐洲的電池生態體系創造至關重要的規模。由德國協調之第二項電池IPCEI(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明確顯示:歐洲電池產業價值鏈將成為現實。德國及歐洲將研發更具競爭力、創新且環保的電池,藉此帶動廣泛民間投資,並創造嶄新且具未來前景的就業工作。 自2019年年初開始,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便與歐盟執委會及其他歐盟成員國,就兩項針對電池生產研發的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Important Projects of Common European Interest, IPCEI)達成共識。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將提供高達30億歐元的資金,以促進電池生產的擴展。德國企業在這兩個項目中皆扮演重要角色。僅在德國,兩項IPCEI的總投資額已超過130億歐元,將創造數千份工作職位。
A:根據丹麥新聞貝林時報於1月26日報導,在最近幾個月中,全球醫生目前只有兩種用藥為對抗新冠肺炎分別為:瑞德西韋和腎上腺皮質激素。 然而美國舊金山加大科學團隊之新研究報告於1月25日刊登在「科學」雜誌(Science),介紹了Aplidin藥物 。 Aplidin又稱脂蛋白酶,由西班牙水肺潛水科學家創立的公司「Pharma Mar」擁有,已在澳洲核准通過治療ㄧ種血癌病變-多發性骨髓瘤。加大科學團隊領導 Nevan Krogan表示,我們找到了可能治療新冠肺炎之新藥物。 在實驗室研究中,Aplidin可殺死新冠肺炎病毒,效力比瑞德西韋強30倍,似乎是目前對抗新冠肺炎最有效的藥。新冠狀病毒要從必須與人體細胞結合才能從蛋白質突變出來感染其他細胞,而Aplidin能阻斷種蛋白質的突變。不像瑞德西韋攻擊病毒本身,Aplidin有效阻斷人體細胞內用來自行複製的特殊蛋白質。 丹麥國家醫院Rigshospitalet 傳染病教授Jens Lundgren 將Aplidin稱為“有趣”和“有前途的”,但他強調,只有在進行大規模的3期研究對該藥物進行人體測試之後,才能真正得出結論。 L教授解釋:“即使某種試驗在實驗室中起作用,當在人體使用時,不一定能看到相同的效果。” “但是很顯然,像這樣的一項來自一個好的研究小組使該藥物在潛在的新藥清單中值得關注。” 根據L教授的說法,今年全球將收到更多有效治療受新冠肺炎病患的藥物。Aplidin只是正在開發的幾種針對冠狀病毒的“有趣”抗病毒藥物之一。在這種背景下, 渠預計未來一年世界各地的醫生將會有更多更好的資金可供選擇,用於治療受新冠肺炎患者。 L教授說:“到2021年,貨架上將會有越來越多高效的商品上架。 目前必須使用注射器靜脈內給予Aplidine,這降低用藥的方便性。 L 氏說:“越早可以用能夠減慢病毒繁殖的藥物治療越好。這就是為什麼口服藥非常有吸引力的原因。 奧爾胡斯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Søren Riis Paludan也認為這項新的研究結果很有希望。但是,也認同 L教授,P教授對從實驗室到藥品獲批的艱難道路提出警告,並說: “從在細胞培養中看到良好的效果到在與實質抗疫出現具有重大意義和改變議程的藥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在疫苗背後,目前有許多新藥日以繼夜地不斷被研發。我對未來的最大希望是, 當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或一種新型的突變流感到來時,能使用一種有效抗病毒藥來對抗病毒。 ” L教授指出, 渠很高興Aplidin在實驗室中對突變的英國變種病毒產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同時警告, 病毒最終隨著時間會有產生抗藥性的風險, 而使病毒可以潛入新的抗病毒藥中。 “如果病毒不隨時間對藥物產生抗藥性,那麼它就不會起作用。因此,對於所有新的抗病毒藥物,我們必須將集中注意力在耐藥性問題上。”P 和L 教授強調。
A:依據瑞士琉森報(Luzerner Zeitung) 1月27日新聞報導,美國MSD製藥集團旗下之Organon製藥公司將在瑞士琉森成立婦女健康部門,且合併MSD於琉森原有之據點,合併後之分公司預計共有280名員工,其中包含150個新職缺。 MSD於1年前決定將女性健康部門分割至Organon製藥公司,以便MSD專注於腫瘤、疫苗、急診和動物健康等領域。 Organon製藥公司發言人表示,瑞士之新部門將涵蓋瑞士本地、區域及全球,且包含科學研究、醫療、商業、行政等職能。 資料來源:瑞士琉森報(Luzerner Zeitung) 日期:2021年1月27日
A:瑞士龍沙(Lonza)製藥集團1月27日公布其2020年營業數據,營業額為61.9億瑞士法郎,較上年增加3.2%。淨利潤為8.71億瑞士法郎,較上年增加15%。 龍沙的旗艦仍然是其醫藥業務。例如,該公司代表製藥公司生產藥品的活性成分,或為美國Moderna公司的疫苗接種生產。 製藥業務營業額為45.1億瑞士法郎,較上年成長7.3%,其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 )為14.1億瑞士法郎,較上年成長4.7%,利潤率為32.1%。特殊原料部門營業額為16.8億瑞士法郎,較上年減少3.4%,EBITDA為3.22億瑞士法郎,成長12.6%,利潤率為19.2%,該部門可能在2021年第1季度出售。 特殊原料部門部門出售之後預計成長速度會加快,Lonza目標為2023年,該公司的目標是營業額成長超過10%,營業利潤率達到33%至35%。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 日期:2021年1月27日
A:柬埔寨農村發展及農業銀行計畫放貸3億美元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1月27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農村發展及農業銀行(ARDB)計畫於2021年發放3億美元貸款支持農業發展,以響應柬國政府的經濟政策,鼓勵國內農業生產,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與提升農產品出口量。 柬埔寨農村發展和農業銀行行長高塔近期表示,該銀行計畫增加對農業領域的貸款額度,以支持農作物、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擴大規模,而實現增加收入。但具體外貸金額,將取決於柬國政府的決議。高塔行長表示,2020年該行向稻米廠、出口商、畜牧業和農業領域中小型企業提供了2.45億美元的貸款援助,較上年成長45%。 據柬埔寨稻米聯盟副主席詹森慶表示,ARDB銀行在農業領域提供貸款援助,對柬稻米擴大出口國際市場有重大貢獻。柬埔寨稻穀加工能力有限,而柬埔寨稻穀一直以出口鄰國為主,這直接影響著柬國稻米出口國際市場的版圖。基本上稻農非常感謝並歡迎農村發展和農業銀行的貸款援助,並希望政府考慮控制稻穀外流,支持水稻生產、水利設施建設和新穀種的研發,這對促進柬國農產品向國際市場出口有決定性作用。 為幫助和支持農民和農企業,ARDB銀行於2020年將周轉資金的利率從6%降低至5%,將投資資本的利率從6.5%降低至5.5%,以扶持該領域的企業和利益相關者。
A:柬埔寨國家銀行正式推出全新電子支付系統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1月27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國家銀行和韓國國際協力機構(KOICA)日前宣布正式啟動「零售支付系統」(Retail Pay),提供安全、有效、快捷的支付服務,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柬韓兩國於2015年至2020年合作開展國家支付系統研發計畫,韓國國際協力機構向柬方提供800萬美元的貸款援助,以制定計畫、市場調研、認證、設計、測試和創建3個支付系統,包括:即時資金轉帳(RFT)、移動支付系統(MPS)和二維碼支付系統(QPS),與此同時項目還包含電子結算系統(ECS)。 在韓國國際協力機構的協助下開發的「零售支付系統」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為商業用戶提供安全、高效和快速的支付體系,以發展市場銷售。此外,柬埔寨國家銀行也一直致力於開發零售支付系統,將其作為優先事項,以減少現金使用並促進經濟活動電子支付的使用。 「零售支付系統」使客戶直接向銀行匯款(瑞爾或美元)或使用手機銀行將錢快速轉入收款人銀行帳戶,協助客戶支付服務費用、維護費和水電費,從而減少現金遭竊的風險,也提高資金流動性,其無接觸的體驗更是為疫情防控作出新貢獻。
A:柬埔寨耗資1.8億美元的10號公路已完成近半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1月26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公共工程和運輸部日前表示,目前接連馬德望省森洛縣至國公省的10號公路,目前整體項目施工進度已完成43.75%,工程隊正在加快施工進度,規劃將於2023年竣工啟用,以便按原定計畫如期竣工。 據悉10號公路整體建設耗資估計約1億8,300萬美元,該公路全長198.71公里,從馬德望省開始貫通菩薩省至國公省,該條國道將為周邊地區的交通運輸和旅遊發展帶來巨大的利益,同時便捷來訪遊客觀覽當地自然旅遊景區。 柬國洪森總理曾表示,在全球受新冠疫情影響之際,柬埔寨境內基礎建設發展從未停止,反而加強發展境內基礎建設,為疫後經濟復甦奠定基礎。
A:柬埔寨商業部對重獲美國普遍化關稅優惠措施表示樂觀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1月2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業部日前表示,該部對柬埔寨繼續獲得美國普遍化關稅優惠措施(GSP)表示樂觀,因為柬埔寨仍是經濟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柬埔寨和美國保持著良好的外交與經濟合作關係,美國提供的GSP有助於增加柬美兩國的雙邊貿易。2020年柬埔寨與美國雙邊貿易額達55.09億美元,比2019年的47.13億美元相比成長16.89%。 對於美國繼續向柬埔寨提供GSP的確切時間至今尚未敲定,因美國目前正忙於新任總統拜登就職等事務。柬埔寨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需求量持續增加,尤其是服裝、自行車、旅行包等。儘管在新冠肺炎疫情大環境下,仍得到許多美國的外貿訂單。美國是柬埔寨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美國向柬埔寨提供的GSP,使柬埔寨5000多種產品可免關稅出口到美國。 據悉,2018年美國政府簽署一項決議,對柬埔寨提供GSP再延長3年,即從2018年1月1日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到期以後,相關享受優惠關稅待遇的商品將按照最惠國待遇加徵關稅,按照慣例,美國政府向不發達國家提供GSP待遇在到期後會繼續授權延長,被加徵的關稅將於延長授權後,不計利息退回相關貿易公司。
A:柬埔寨金邊經濟特區2020年出口總額達6.11億美元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1月2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金邊經濟特區執行長上松裕士(Hiroshi Uematsu)透露,2020年金邊經濟特區的企業出口總額達6.11億美元,基於柬埔寨能夠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金邊經濟特區決定增加投入、擴大生產量。 從金邊經濟特區出口的大部分商品為服裝、鞋類和旅行用品等,主要出口至美國、歐洲、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國家。根據商業部貿易服務總局的報告顯示,金邊經濟特區(PPSEZ)吸引了許多國內外公司進駐,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該區域內沒有一家公司申停或關閉。而該經濟特區內不僅生產紡織業及旅行產品,同時還生產汽車零配件和太陽能設備等。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Vnexpress網報,2021年1月18日 據越南Vnexpress網報報道,2020年越南工業不動產是唯一強勢成長之不動產行業,預計2021年,各工業區、廠房及倉庫出租市場將持續獲得樂觀的成績。 越南Jones Lang Lasalle不動產企業告知,在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複雜變化下,越南工業不動產仍然成功吸引多家投資商。2020年工業土地出租價格較2019年上漲7.9%,預計2021年出租價格將高於2020年。 據越南SSI證券公司表示,2021年越南南部工業區土地價格有望成長7至8%,北部則預計達5至6%。相較東南亞區域內其他國家,越南工業區土地出租價更有優勢,因為越南工業區土地出租價格較印尼及泰國低25至30%。
A: 根據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汽車銷售商協會(Automotive Distributers' Association, ODD)表示,土耳其於去(2020)年小客車及輕型商用車共銷售772,788輛,較前一年銷售躍升61.3%。 根據ODD的報告,飛雅特(Fiat)去年共銷售137,325輛小客車及輕型商用車,領先市場成為最暢銷小客車及輕型商用車品牌,其次為雷諾(Renault)101,534輛及福特(Ford)92,487輛。此3個品牌在土耳其生產小客車及輕型商用車。 在小客車部分,雷諾公布了去年最高銷售數量98,900輛,其次為飛雅特92,364輛及福斯(Volkswagen)52,740輛;在輕型商用車部分,福特居首位,共銷售64,891輛,其次為飛雅特44,961輛及福斯12,036輛。 根據產業數據,全部汽車銷售中的87.6%落在A(迷你)、B(入門)、C(小型)三個具相對較低稅負的部分。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依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最新公布之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由於各國開始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IMF將全球2021年經濟成長由原預估之5.2%調升至5.5%,2022年則維持4.2%;惟西班牙因受到第3波疫情蔓延及管制措施之影響,IMF將西國2021年經濟成長由原預估之7.2%調降至5.9%,與西國政府之預估值9.8%頗有差異。 在IMF本次報告中,預估西國2020年之經濟成長為-11.1%,與該組織於2020年10月預估值-12.8%相較,調升1.7%,主因為西國第3季經濟成長高達16.4%,景氣復甦情形較預期為佳,惟該預測值仍較西國政府預測值-11%為低。 IMF經濟學家Gina Gopinath表示,由於歐洲與美國已開始施打疫苗,爰盼第3波疫情及管制措施僅短期影響經濟活動,因此IMF對西國2021年之經濟成長預測雖下修1.3%,惟2022年則由原預估值4.5%調升至4.7%,將為歐盟國家中經濟成長幅度最高之國家。儘管如此,西國2022年之經濟成長(GDP)仍將較2019年為低,英國及義大利之經濟發展情形類似,僅法國及德國能於2022年恢復至疫情前之水準,屆時全球恐有110個國家之經濟成長仍無法恢復至2019年水準。IMF並估計,自2020年至2025年全球各國恐因疫情造成國內生產毛額(GDP)減少22兆美元。 本次IMF對世界主要國家2020年至2022年之經濟成長預測資料如下: 國家/地區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全球 -3.5% 5.5% 4.2% 歐元區 -7.2% 4.2% 3.6% 西班牙 -11.1% 5.9% 4.7% 德國 -5.4% 3.5% 3.1% 法國 -9% 5.5% 4.1% 義大利 -9.2% 3% 3.6% 英國 -10% 4.5% 5% 美國 -3.4% 5.1% 2.5% 墨西哥 -8.5% 4.3% 2.5% 巴西 -4.5% 3.6% 2.6% 中國 2.3% 8.1%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