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29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RZECZPOSPOLITA, 28.01.2021   烏克蘭因冠狀病毒大流行引起的危機, 以及白俄羅斯艱難的政治和經濟形勢, 導致兩國人民在2020年移民到波蘭的人數增加。Pekao銀行的經濟學家認為,2021年來自這些國家的移民仍會維持在高水準,但增速會減緩, 這是因為比較基期已墊高所致。目前外國移工占波蘭就業人數的7-8%。按波蘭社會保險機構(ZUS)之報告,截至2020年底在ZUS註冊的外國公民數量達到725,200人,較2019年增長11%以上。其中烏克蘭人占近75%。招募移工的職業介紹所負責人坦承,目前外籍勞工的供給高於需求。EWL運營總監Rafał Mrózs​​uggest表示,這是由於季節性因素和防疫隔離要求導致,許多烏克蘭人無法回國過聖誕節。儘管願意在波蘭就業的外籍勞工人數比平時多,但強烈依賴外籍勞工的行業,例如旅館,美食和汽車工業,受到封鎖措施的影響,降低對外籍勞工的需求。

A:出處:NL Times , 2021/01/2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英國脫歐導致來荷設立分支機構的英國公司越來越多 荷蘭新聞ANP報導,荷蘭外人投資局(NFIA)和荷蘭物流業協會(NDL)表示,英國現已正式脫歐,越來越多的英國公司為尋求易於繼續為歐盟客戶服務的方式,有些選擇在荷蘭開設分支機構,有些則將物流或稅收服務外包給荷蘭公司。 NFIA發言人表示,2019年共有397家國際公司在荷蘭設立了分支機構,其中有78家是因為英國脫歐,2020年則更多,而 現在雖然英國脫歐的過渡期已結束,但希望能在荷蘭設立分支機構的公司仍在增加中,近數月以來,NFIA的業務前所未有的繁忙。 NFIA發言人表示,目前NFIA正與500多家考慮轉移或擴展至荷蘭的公司進行洽談,其中約有一半是英國公司。 NDL發言人表示,NDL為外國公司和荷蘭服務供應商的媒介,2020年第四季,共進行約50項與英國脫歐有關的項目,而本年1月份迄今,已有將近30項。 歐盟和英國已達成貿易協定,英國不再與歐盟自由貿易,換言之,運輸商必須處理更多的繁文縟節,離開歐盟市場後,現在英國公司必須處理來自27個不同國家的加值稅規定。尤有甚者,因新冠病毒疫情導致的旅行限制,要想從英國到法國,必須出示新冠病毒陰性測試證明,貨車司機的運貨時間大增。 英國衛報(Guardian)報導,由於英國與歐盟國家的貿易障礙增加,英國商務部因此建議英國公司在歐盟開設分支機構。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 2021/01/2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可能於近期公佈新冠肺炎封鎖階段式鬆綁策略 荷蘭電信報(De Telegraaf)報導,預計荷蘭看守內閣有望在下週公佈新冠肺炎封鎖階段式鬆綁策略,首先是允許小學重新開課和取消宵禁,接下來允許中學開課,之後,才允許從事有身體接觸的行業和零售業開業。看守內閣希望循序漸進地朝著疫情鬆綁的道路邁出第一步,惟仍須取決於英國變種病毒和反宵禁暴動的走向。 此外,荷蘭內閣希望根據確診人數、住院和重症入院人數、以及檢測能力和疫苗接種率來判斷可以開始營業的行業。預計到五月份,將有足夠的老年人和弱勢群體已接種疫苗。目前,約有170,000人施打了第一劑疫苗,接下來的六週內,荷蘭可望從輝瑞和Moderna獲得130萬劑疫苗。 內閣將於1月29日的內閣會議上討論階段式鬆綁策略,除了制定荷蘭分階段擺脫封鎖的策略,亦將考慮到荷蘭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例如如何解決學生落後的學習進度和為公司制定一系列的紓困計畫。 De Telegraaf預測,內閣將於下週宣佈小學在2月8日重新開課並取消宵禁,此外亦將宣佈疫情封鎖維持現狀,出售非民生必需品的商店和從事有身體接觸的行業和餐旅業仍將繼續關閉。

A: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日期:1月28日 根據華爾街日報於本(2021)年1月27日社論指出,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長期實施嚴格封鎖令的州別在2020年工作流失率比其他州高,而鬆綁限制的州別就業情況則在疫情爆發後能迅速反彈。 美國2020年12月有15個州就業機會有所增長,包括提早解除或鬆綁封鎖令的州別如德州、喬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威斯康辛州和南卡羅來納州,這些州在貿易和運輸的相關工作機會都有所增加,喬治亞州和德州的休閒餐旅業皆有新增工作。持續嚴格封鎖令的州別如加州、明尼蘇達州、賓夕法尼亞州和紐約州的工作機會呈負成長,加州因為長期實施嚴格封鎖令,如取消室內用餐以及戶外場所使用,該州流失大量休閒餐旅工作,僅管近日已開放戶外用餐,但餐飲業要復甦仍需要時間。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統計數據,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全美工作機會流失最多的州分別為仰賴旅遊業的夏威夷、密西根、紐約、麻薩諸塞、佛蒙特、新罕布夏、羅德島、明尼蘇達、紐澤西和加州,這些中的工作機會集中在休閒餐旅、醫療、教育以及製造業,因實施嚴格封鎖令而大量流失。10個工作流失最少的州為愛達荷、猶他、密西西比、阿拉斯加、喬治亞、內布拉斯加、南卡羅來納、亞利桑那、阿肯色、印第安納,這些州大都位於南部、西部和中西部,相較於其他州,經濟開放程度更大。其中猶他和愛達荷工作機會甚至有所成長。 美國大多數州的經濟和就業在拜登總統上台之前已逐漸復甦,在疫苗推出後可能加快經濟復甦腳步,然對於長期飽受失業問題的加州、紐約和密西根來說,僅管近日州政府逐漸鬆綁禁令,但是經濟復甦腳步將緩慢許多。

A:歐盟正進行一項「歐洲電池創新計畫」(European Battery Innovation),以加強推動發展電動汽車、能源之創新電池及電池電力自給自足項目,參與該計畫之歐盟會員國包括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埃西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義大利、波蘭、西班牙、斯洛伐克、瑞典等12國,計有42家中大型企業及新創公司參與開發;該計畫由歐盟出資29億歐元,另有90億歐元來自私營企業及基金。    「歐洲電池創新計畫」預計於歐盟創造1萬8,000個高品質就業機會,斯洛伐克有4家企業參與上開計畫,預計可自歐盟獲得補助款約1億1,800萬歐元,預估可創造280個工作機會,歐盟欣見斯國企業共襄盛舉,因斯國向在汽車生產及能源科技領域扮演重要角色,而該計畫所有項目均屬高品質、符合科研最高要求標準,且與電池技術或儲能相關,故亦將有助斯國電池產業發展。  參與上開計畫之4家斯洛伐克企業簡介如下:    (一)InoBat Auto:       1、為一研發及電池生產公司,長期目標為透過新能源解             決方案服務歐洲市場,利用AI及創新技術降低智慧           電池所需成本及時間,涉及領域包括電動汽車、儲能           及氫;該公司計劃在斯國建立一個電池研發中心及系           列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超級工廠。       2、參與計畫主要負責研發及生產客製化電池。    (二)InoBat Energy:       1、該公司專業為歐洲清潔能源生產商及電動汽車充電站           開發及生產安全、低成本之長期儲能解決方案;該公            司正與包括著名能源供應商CEZ在內的幾家歐洲主           要能源公司合作。       2、參與計畫主要負責能源電池研發。 (三)Energo - Aqua:       1、該公司主要係進行小型水力發電廠的籌備、實施與營           運,選擇與評估合適地點、擬定技術解決方案、申請           必要許可證、確保項目融資及提供水廠零件供應商           等。       2、參與計畫主要負責小型水力發電項目之籌備、實施與             營運。 (四)ZTS -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該公司從事以能源為重點的機械工程業務,專業研究           水管理設備、水力發電廠及核能,主要業務為應用研           究、技術設備設計、營建、測試及諮詢。 2、參與計畫主要負責機械及工業工程(回收及永續性領     域)。

A:依據Ifo經濟研究院報導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德國經常賬盈餘減少。德國經常賬盈餘佔總體經濟產出的比重從2019年的7.1%下降至2020年6.9%,2020年德國經常賬盈餘計達2610億美元。Ifo經濟研究院研究員Christian Grimme表示,相較之下2020年中國經常賬盈餘增加約1,700億美元,達到3,1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全年經濟產出的2.1%。日本則以1580億美元排在第三位,佔其年度經濟產出的3.2%。在美國方面,2020年美國經常賬盈餘減少約1,550億美元,其盈餘為負6,350億美元。   Ifo經濟研究院研究員Christian Grimme指出,2020年德國經常賬盈餘減少約130億美元,其中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主要貿易夥伴如歐盟成員、美國及亞洲國家對德國商品的需求下降使得德國在貨物貿易方面順差下降約340億美元。與此同時,受到疫情影響德國人出國旅行較少,這解釋了為什麼德國服務貿易逆差減少220億美元。   相較之下美國傳統上是經常帳赤字最高的國家,2020年美國赤字增加1550億美元,達到6350億美元,佔美國年度經濟產出的3.1%。而英國2020年經常帳赤字為910億美元,佔英國年度經濟產出的3.6%,法國則為640億美元,佔該國年度經濟產出的2.9%。   有關美國2020年經常帳赤字,該國2020年淨商品出口與2019年相比下降超過400億美元。與此同時由於外國遊客赴美數量急劇下降導致2020年美國服務盈餘減少約550億美元。另美國之外國資產盈餘亦下降約500億美元。上述因素皆導致2020年美國經常帳赤字增高。   在中國方面,中國出口商從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相關之商品中獲得可觀的收益。由於疫情影響導致更多的員工居家工作使得相關電子設備如電腦需求增高,另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亦提高防疫相關產品如口罩之需求。上述因素皆推升2020年中國經常賬盈餘。  

A:德國汽車產業在2020年的發展一片陰霾,德國汽車產業協會(Verband der Automobilindustrie;VDA) 理事長Hildegard Müller在線上VDA年度記者會上表示,2021年將決定德國和歐洲工業的未來,我們正處於未來數十年發展的轉捩點;期望2021年會好轉的同時,也希望政府的支援,特別是在氣候政策方面。以下整理相關重點: 一、因銷售狂跌而庫存量大最令人失望,因汽車產業為德國經濟支柱,卻受到COVID-19疫情嚴重打擊: (一) 2020年,部份工廠關廠或產量受到限制; (二)全球汽車市場大跌15%,其中德國跌近20%,僅銷售290萬輛汽車。 (三)政策上對汽車產業的支援,僅針對電動汽車的購買補貼,但對汽車業者而言,電動汽車並非德國人優先考慮的車款。   二、2021年德國汽車產業將更積極朝電動汽車和電子化進程邁進:儘管有疫情仍在,德國汽車產業仍計劃,到2025年投資未來技術達1,500億歐元。   三、2021年汽車市場發展預測 (一)全球汽車市場將成長9%,達到7,390萬輛;但此銷量數據仍遠低於疫情前。 (二)德國汽車市場將緩慢成長8%,達315萬輛,不過此一成長量仍無法彌補2020年下滑的數據,也較2017年至2019年間新車平均年銷售量350萬輛為低;不過重型商用車預計將成長15%,達到7.8萬輛。 (三)德國以外其他國家的汽車市場,也將緩慢成長: 1.預計整體歐洲汽車市場將成長12%,達1,340萬輛; 2.美國將成長9%,達1,580萬輛。   (四)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發展較快,已超越疫情爆發前情況,預計2021年還將成長8%,達2,140萬輛。 四、除疫情外,影響歐洲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德國和歐盟電動汽車與氣候相關政策: 1.德國汽車產業協會希望避免關廠和禁令,而是透過創新技術的競爭和積極的產業政策,達到氣候目標,以確保正面發展和就業市場; 2.呼籲擴大歐洲地區電動汽車充電站網路:目前歐洲地區充電基礎設施,75%在荷蘭、德國、法國三個國家,且只適用於汽車,幾乎沒有貨車充電網路; 3.呼籲歐盟的電動交通策略,應擴大到包括合成燃料及氫氣基礎設施; 4.氣候保護目標相當重要,因綠色交易相關法律和法規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進行討論決議。 (二)車用晶片短缺 1.受到車用晶片短缺影響,德國汽車業者包括福斯汽車(Volkswagen;VW)和賓士(Daimler)部份工廠已進行縮期工作。 2.晶片短缺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德國聯邦經濟部長Peter Altmeier已試圖請求台灣政府與台積電聯繫,增加產能以提供所需車用晶片,也已獲得本部及產業界之正面回應。

A:從今天起捷克民眾每人可每三天而非每五天接受免費的抗原檢測乙次,捷克衛生部表示,主要原因為由於新的英國變種病毒更具傳染性來勢洶洶,捷克衛生部希望對通勤者有所助益並減少感染機率。    

A:捷克衛生部表示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尚未獲得歐盟批准,因此現在就65歲以上老年人口接種此疫苗還為時過早,德國疫苗接種委員會建議其衛生部禁止此疫苗的使用,捷克前衛生部長Roman Prymula指出若研究結果準確,俄國 Sputnik V 新冠疫苗比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更具有效性。

A:瑞士2020年邊境貿易深受3月中旬至6月中旬封鎖邊境之防疫措施影響。根據鄰國簽帳金融卡紀錄推測,瑞士封鎖邊境造成鄰國邊境商店收入由3月中旬至6月中旬較往年減少20億瑞士法郎。自2020年6月15日邊境開放後,邊境貿易迅速恢復到疫情之前之水準。2020年全年邊境貿易約為60億瑞士法郎,約較上年減少25%。     資料來源: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Retail Outlook 報告 日期:2021年1月6日

A: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Retail Outlook 報告中預估瑞士2021年之國民生產毛額將比上年成長3.5%,新冠病毒疫情前的景氣將於年底恢復,失業率將不超過3.7%,名目薪資成長0.1%,通貨膨漲率為0.3%,購買力增加3.5%。   於上述預估前提下,有鑑於2020年食品零售業因疫情快速成長,報告預測2021年食品類零售總金額將較上年減少6%,但仍較2019年增加3%。2021年非食品零售總金額將較上年成長2%,較2019年增加4%。     資料來源: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Retail Outlook 報告 日期:2021年1月6日

A: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2021年零售業展望報告中列舉瑞士零售商因新冠疫情期間消費行為變化之應對措施,排名前6名之措施依序為:增加行動支付功能、加強網路行銷、增加網路商店功能、強化員工服務、增加櫥窗吸引力、增開新店鋪。另瑞士零售商不採取的措施中第1名為撤除特定商品以增加店舖供行動之面積。   針對瑞士零售公司之問卷報告結果顯示,僅51%之企業認為2021年營業額將成長,40%之企業認為2021年利潤將成長。     資料來源: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Retail Outlook 報告 日期:2021年1月6日

A:瑞士2020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大部分的非食品零售業店舖停業 ,此期間部分商品之線上銷售金額近似於聖誕節前的採購量,如 5月資訊及通訊類設備銷售成長42.5%,網路購物成長30.0%。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估計2020年線上零售總金額為160億瑞士法郎,較上年成長55%。     資料來源: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Retail Outlook 報告 日期:2021年1月6日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月29日綜合報導,  F總理在周四 (28/01) 晚上於新聞發表會上表示, 原定2月7日到期的限制措施將延長至2月28日, 惟年齡最小的學齡兒童可能有望早日重返校園。   儘管總理表示將再次推遲繳納增值稅的期限,但丹麥企業界對政府再次延長限制感到沮喪,目前政府於29日上午祭出1700億丹麥克朗的紓困計畫足以讓丹麥工商業界有資金周轉。   “政府非常重視公司的處境。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向即將陷入困境的公司提供額外的無息貸款的原因。”稅務部長MortenBødskov說。   丹麥工總及丹麥鋼鐵協會對該計劃持積極態度。

A:瑞士政府2020年為防止新冠病毒疫情持續擴散,規定3月中旬至5月中旬非食品零售業商店皆暫停營業,服飾零售業於2020年3月份營業額較上年減少50%,而4月份營業額甚至較上年減少將近75%。其原因為實施營業封鎖期間服飾零售皆依賴網路平台,因此瑞士消費者較以往容易接觸到外國服飾商店。限制封鎖解除後,瑞士服飾零售業銷售為唯一沒有表現復甦追趕效應之產業,5月至10月之營業額較上年減少5%至7%不等。   然而衣服鞋帽類產品網路銷售量亦顯現衰退,Zalando平台據估計在2020年於瑞士銷售總金額為7.5億瑞士法郎,2019年銷售總金額約為9億瑞士法郎。其衰退主因為居家辦公增加以及宴會取消,導致服裝需求明顯減少。     資料來源: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Retail Outlook 報告 日期:2021年1月6日

A:綜整奧媒信使報及標準報近日報導奧國政府紓困及振興措施執行情形,重點如后。 1.奧國新冠紓困金核發高於歐盟平均:奧財政部長Gernot Blümel指出,奧地利已支出312億歐元紓困金(截至2021年1月15日),超過其他歐盟國家之危機特別預算。依據奧地利高等研究所(IHS)資料,奧國政府規劃之新冠紓困金約占GDP 8.5%,高於歐盟平均4%。  2.急救金:奧國政府針對受疫情衝擊之1人企業、微型企業(9人以下)、自由業者、自營業者(如:藝術文化工作者、記者、物理治療師)等提供之每月最高2,000歐元急救金(Härtefallfonds),為紓困措施之一。迄今急救金已支出約10億歐元,多由1人公司(65%)及微型企業取得(30%),平均每案每月支付1,200歐元;日前已決定延長實施3個月至2021年6月。2020年12月之申請件數達到高峰,約有12.1萬件,高於10月之8.3萬件及11月之11萬件。B財政部長表示,急救金目的係協助微型企業等需要支持者,有能力支應日常生活支出。  3.縮短工時補助:奧國政府已宣布將2021年縮短工時補助預算,自50億歐元增至70億歐元。2020年已核准之縮短工時補助金額為104億歐元。奧勞動部長Martin Kocher表示,縮短工時補助係支持就業市場度過危機之最佳工具,已保障逾100萬個就業機會。目前約有45.9萬人採行縮短工時,疫情初期申請補助者以工業為主,逾30萬人;目前則以零售業申請最多人次,約12.5萬人;旅遊業次之(約11萬人)。該措施規劃實施至3月底,K部長預計於2月中下旬宣布新措施。 4.損失補助:奧國政府另計畫自本年2月16日開放申請「損失補助」(Loss Bonus),奧企營收較上年同月份下滑逾40%者,每月可申請上年同月份營收最高30%,最多6萬歐元之損失補助。 5.投資獎勵:奧數位經濟部長Margarete Schramböck表示,原針對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新投資案,提供7%或14%之現金投資補助,已延長3個月至2021年5月底。申請者必須向執行該項補助之「奧地利經濟服務公司」(AWS)提出證明,在5月底前已實現投資有關之第一步,形式不拘,可以是訂單、營建合約等。 6.封鎖性防疫措施衝擊經濟:為掌握奧國經濟情勢,奧國政府委託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提供奧國即時經濟情勢資料。最新資料顯示,最新這波至2月7日之封鎖性防疫措施,使奧國經濟較上年同期衰退11%,衰退主因為個人消費下降;未來Wifo之研究將擴增至個別產業。

A:瑞士政府2020年為防止新冠病毒疫情持續擴散,規定3月中旬至5月中旬非食品零售業商店皆暫停營業,營業額達到歷史新低。3月非食品零售業營業額較上年同期減少21%,4月較上年同期減少40%。5月商店恢復營業後因消費追趕效應,以致總營業額較上年成長23%。其中成長最顯著者為DIY/園藝/汽車配件,經季節性調整後較上年成長58%,休閒娛樂經季節性調整後較上年成長45%。另5月份居家百貨(17%)、 家用電子(13%)及個人護理與健康(10%)等商品銷售額亦快速成長。上述產品之銷售復甦成長趨勢持續至10月,造成瑞士夏季非食品銷售營業額大幅成長。   瑞士在秋季第2波新冠病毒疫情瑞士政府規定戴口罩等及消毒等相關措施,為瑞士食品零售業及個人衛生及健康零售業之營業額帶來相當助力,10月期間個人衛生及健康的零售額較上年同期成長近25%。     資料來源: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Retail Outlook 報告 日期:2021年1月6日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Finans於1月28日引述丹麥國家銀行(Danmarks Nationalbank)之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抵押貸款是自2007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增幅。 新數據亦顯示,在2020年有52.6% 的丹麥民眾特別偏愛固定利率貸款,較於2019年上升4.4%,  以固定利率貸款的金額在2020年增加到1,119億丹麥克朗。 反之, 以浮動利率貸款則減少​​360億克朗。   丹麥抵押貸款公司 -Realkredit Danmark的首席經濟師 Christian Hilligsøe Heinig說:“這是近年來固定利率貸款市場份額增長最強勁的一年。”  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貸款增長相對於金融危機的那段時期所看到的水平較低,當時抵押貸款的成長率高達上百位數。 從這個角度看,目前的增幅貸款並不表示丹麥房市出現持續過熱的跡象。”

A:瑞士2020年2月24日首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後,瑞士民眾大量採購食品,食品零售營業銷售額指數由約115點迅速攀升(2012年為100點)。瑞士3月16日起封鎖邊境及暫停餐廳酒吧營業,藉此瑞士食品零售業排除了邊境貿易及餐廳之競爭,3月至5月期間食品零售營業額指數約為140點。5月11日餐廳恢復營業、以及6月15日邊境開放後,瑞士食品零售業營業額開始下降,但夏季營業額仍較第1波疫情前高,約為125點。   瑞士在秋季第2波新冠病毒疫情及政府採取限制商店開放時間、餐廳每桌人數,以及戴口罩等相關措施,為瑞士食品零售營業額帶來相當助力(約130點)。     資料來源: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Retail Outlook 報告 日期:2021年1月6日

A:依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1-3季統計數據及瑞士信貸銀行第4季評估,瑞士零售業總營業額較上年成長5.2%,其中食品營業額較上年成長9.4%,非食品營業額較上年成長2%。   瑞士政府為阻止新冠病毒之擴散,2020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期間實施封鎖(Lockdown)措施。此期間瑞士城市步行人數減少80%,鄉村則減少60%。2020年3月至5月期間零售業總營業額較上年同期成長約20%之原因為食品零售營業額迅速成長,然而非食品零售營業額創歷史新低。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2020年2月28日、3月31日、4月30日、6月2日、6月30日、7月31日、8月31日、10月1日、10月30日、11月30日及2021年1月7日新聞稿、瑞信集團(Credit Suisse) 2021年1月6日Retail Outlook 報告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