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本(1)月29日公布之去(2020)年礦工業生產指數速報值為90.9(2015年=100、季節調整值),較2019年大幅下跌10.1%;主要係因政府為遏止新冠疫情擴散而在2020年4月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等影響,導致指數呈現大幅惡化,創自2013年統計以來新低水準。 另外,2020年12月礦工業生產指數為93.2,亦較上(11)月下滑1.6%,且連續兩個月呈現負成長;雖2020年下半年疫情衝擊有逐漸緩和跡象,惟復甦程度仍不如各界預期。若以2020年單月來看,其中2月至5月礦工業指數跌幅最大,6月至10月雖指數維持回復趨勢,惟受年底疫情捲土重來的衝擊,11月及12月指數再度連續下跌。 對此,日本經濟產業省對經濟現況評估,續持2020年11月之「生產正在復甦」的評語。依行業別來看,2020年12月「一般及業務用機械(減幅達11.7%)」、「汽車工業(下跌3.0%)」等十種行業指數走低;而呈現上升者計有「無機及有機化學工業(增加2.2%)」、「電子零組件及設備(增加0.7%)」等五種行業。 至未來礦工業生產前景展望一節,日本經濟產業省預估本(2021)年1月指數將上升8.9%,2月則由正轉為下跌0.3%。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表示,上述預測值「有可能尚未充分反映本年初國內再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後續影響」,並強調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處於嚴峻狀況,「有必要關注國內外經濟成長之負面風險因素」。

A: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本(2021)年1月28日於亞馬遜(Amazon)的東南亞線上賣家峰會指出,去年星國的線上銷售占整體銷售總值比例從1月的5.8%上升到11月的14.3%,阻斷措施結束後仍維持在此水準,顯示消費者購物習慣已改變。數位經濟崛起,消費者習慣改變,政府將加倍努力支持當地商家發展電子商務能力,掌握數位經濟的商機。 為鼓勵中小企業採用數位科技,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和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於2017年推出「中小企業數位化計畫」(SMEs Go Digita)。截至去年9月,已有超過5萬家中小企業通過這項計畫採用了數位解決方案。企發局和資媒局也與各個平臺,於去年推出「零售電子商務增強配套」(E-Commerce Booster Package),推出後6個月,已有2,200份申請。 目前,企發局已與亞馬遜合作,協助新加坡當地賣家銷售到美國、加拿大和印度。陳振聲部長表示,企發局正在和亞馬遜討論推出新的培訓計畫,協助當地中小企業進一步學習將產品銷售到其他海外市場。 若要掌握數位經濟商機,穩健的基礎建設是必備條件。陳振聲部長表示,政府會進一步加強數位基礎建設的投資,包括在數位連接、資料分析、運算能力、支付系統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 此外,基礎設施必須以穩健的供應鏈為輔助,以確保商家能滿足對企業和消費者的訂單。陳振聲部長指出,政府將持續與商家緊密合作,建立具有韌性和效率的供應鏈。各個政府機構,包括企發局,正與物流業者合作開發專業和可創造附加價值的領域,如冷鏈管理、零售和藥劑物流。 數位經濟發展亦不可忽視安全與信任問題,陳振聲部長指出,星國正在加強網路安全以保護商家。與此同時,新加坡與多國簽訂數位經濟協定,加強數位連接和促進可信賴的跨境資料交流。 陳振聲部長表示,新冠疫情可能是危機,但若正確應對,也可能成為機會,其鼓勵所有企業都應把握電子商務帶來的機遇。

A: 新加坡人力部(MOM)本(2021)年1月28日上午發佈「2020年勞動市場報告」預估數字時指出,2020年新加坡非居民(不包括外籍女傭)就業人數受新冠疫情影響減少16%,導致新加坡去年的整體就業減少17萬2,200人,是20年來最大幅度的萎縮。 這一波被裁人數在連續五個季度增加之後,首次呈現減少趨勢。以2020年第四季為例,預估被裁人數為6,100人,較第三季裁員9,120人,已少了三分之一。第四季製造業和建築業的整體就業繼續下滑,主因是非居民工作准證持有者持續減少之故;反之,本地居民受僱人數增加,包括公共管理和教育等服務業等。另,餐飲業及零售業也在年終時節增聘人手,提振了就業率。整體而言,去年年底的居民就業情況已經恢復到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全年的居民就業人數增加9,300人。 新加坡去年12月的失業率也保持了11月的下降趨勢,整體失業率從3.3%下降至3.2%,其中居民失業率從4.6%下降至4.4%,公民失業率則從4.7%減少至4.5%。此係失業率連續兩個月降低,但人力部強調,2020年12月的失業率仍較2019年12月為高。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月29日報導,星國自去年引進製作口罩過濾片的熔噴不織布機器後,如今已具備自製口罩過濾片的生產能力,無須再從海外進口。若新冠病毒疫情惡化,政府可提供每名國人至少兩個過濾片,把過濾片放入可重複使用口罩,可達到與外科手術口罩同等的保護效果。 貿工部長陳振聲1月28日參觀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的口罩生產設施後表示,星國去年初已設立外科手術口罩生產線,但口罩中間層的核心材料「熔噴不織布」(meltblown polypropylene)過濾片仍須從海外進口。目前,星國已能自產過濾片,對整個口罩生產鏈有更大的掌控權。即使外科手術口罩的其他原材料供應出現短缺,也不會影響供應鏈,可繼續為醫護人員生產足夠的外科手術口罩。 陳振聲部長提醒,在全球大流行疫情中,供應鏈的任一環節都有可能被打斷,必須確保供應來源多元化。去年初全球口罩供應緊張,新加坡政府先向世界各地採購外科手術口罩給星國醫護人員,再設法自產可重複使用口罩。當星國開始生產外科手術口罩時,熔噴不織布過濾片供應成了最關鍵的一環。因此,去年上半年星國向海外訂購熔噴不織布機器,並開始籌備過濾片生產設施,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研究人員也著手研發熔噴不織布的製作配方,3個步驟同步進行。 陳振聲部長表示,此過濾片較其他過濾片輕,且透氣性和過濾效率更高。除了能製作外科手術口罩,也適用於手術袍和濾水器等其他用途,可為星國開拓更多新商機,並出口至海外。由於全球疫情尚未平穩,且病毒不斷變種,政府將繼續增加過濾片庫存,以備不時之需。

A:一、據菲國媒體報導,菲律賓佳美地省(Cavite)省政府於本(2021)年1月26日決定取消去(2020)年2月12日給予中國交通建設公司(China Co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簡稱為中交建)與菲律賓航空公司旗下物流公司MacroAsia Corp.合資之100億美元Sangley機場改建標案。 二、Cavite省省長Jonvic Remulla指控中交建未全力以赴,已延期3次仍無法依限提交相關資料供審核,省府只好取消合約。 三、R省長表示,該機場改建案旨在舒緩馬尼拉國際機場(NAIA)之壅塞壓力,預計擴建後占地1,500公頃,設有4條跑道及連絡道路等設施,每年旅客吞吐量約1.3億人次。該省未來將另尋合作夥伴,繼續推動該計畫。 四、謹查: (一)菲國數家企業集團曾購買該機場改建之招標文件,惟未參加投標。最後只有由中交建與菲MacroAsia Corp.合資之財團參加投標。 (二)中交建占合資財團6成股權,美國於去年8月26日宣布制裁參與協助中國在南海興建人工島及軍事化之24家中國企業時,並將該公司列入黑名單,視為安全風險。菲國部分國會議員對該公司參與菲國重要基礎建設亦持懷疑態度。 (三)MacroAsia公司持股4成,其母公司菲航之財務能力因疫情而受重創,去年前3季損失近9億披索(約1,900萬美元),並採取裁員等撙節措施。因此M公司之履約能力亦受到Cavite省省府質疑。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商人及有關協會要求緬甸與中國之間的一個主要邊境站Manwain繼續24小時開放。早些時候,Manwain站在上午6時至晚上10時30分開放,阻礙了邊境貿易。2021年1月2日,木姐地區負責人Hlaing Soe Thant領導的團隊與瑞麗政府官員Mr. Yang Shiyong領導的團隊進行了談判,在1月5日至14日期間,木姐-Manwain的交易時間試行延長至24小時。木姐食米批發中心副主席Min Thein表示。在此期間,卡車數量從130輛增加到270輛。因此,該貿易機構呼籲開放24小時的准入。中方還沒有對我們提出的24小時行動要求作出回應。 Manwain邊境站在緬甸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中具有關鍵作用。緬甸出口食米、碎米、洋蔥、辣椒、豆類、食品及漁業產品到中國。相反,電器、設備、醫療設備、家庭用品、建築材料及食品則是通過Manwain進口到緬甸的。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每天約有500輛卡車進出緬中邊境Manwain。副主席續稱,在加強防控措施的情況下,司機替代系統將卡車數量減少到每天130輛。通過Manwain站的不間斷貿易時間(non-stop trading hours),可以解決邊境地區的貿易延誤問題。目前,緬中邊境貿易線路交通擁堵,對邊境貿易造成嚴重阻礙。包括Manwain、Kyin San Kyawt及Pan Sai(Kyu Kok)在內的邊境站需要延長交易時間,以加劇邊境地區的交通擁堵。此外,Hsinpyu也為貨車關閉。因此,緬甸貿易機構也要求重新開放Hsinpyu站。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投資委員會(MIC)於27日通過視訊會議舉行了本年度第一次會議。會議由聯邦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長兼MIC主席Thaung Tun主持,MIC副主席兼聯邦商務部長Than Myint博士及委員會成員出席了會議。會議批准了14項新的投資提案,並增加了4個現有項目的資本。批准的能源、漁業、房地產及服務領域的投資總額為2.95279億美元及1536.86億緬幣。這些項目預計將創造4,371個就業機會。獲批的項目包括曼德勒省、實皆省及馬奎省的4個40兆瓦太陽能發電項目,以及Scoular緬甸有限公司提交的魚粉工廠提案。這些太陽能項目符合緬甸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 在2020年12月12日舉行的氣候雄心視訊峰會上,緬甸國務資政宣布緬甸打算提交其國家自主貢獻(NDC)。NDC的目標是通過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39%,並將林業領域的淨排放量(net emission)降低25%,來減少逾2.43億噸的二氧化碳。

A:緬甸時報報導,韓國KB銀行董事長Hur Yin在1月27日開業時表示,該銀行將專注於緬甸的建築業。韓國國民銀行(KB Kookmin Bank)的子公司將提供住房金融、數位銀行、企業銀行及基礎設施銀行等服務,但其目標是建設。我們將努力發展緬甸的經濟及金融,特別是數位銀行及住房金融。這些都是國民銀行的優勢,我們將努力成為人民的終生金融合作夥伴。KB Kookmin銀行於2013年進入緬甸,在仰光開設了代表處。KB Kookmin 銀行是今年4月獲准在緬甸開展業務的另外7家外資銀行之一。現在,它將成為首家在緬甸設立子公司的外國銀行,並將獲得在全國開設10家分支機構的許可,以提供企業及個人銀行服務。它的目標是仰光、曼德勒及內比都等主要城市。 緬甸中央銀行(C​​BM)副行長Soe Min表示,韓國金融機構在CBM運營5年後向其提出申請,以開展緬甸銀行業、經濟及社會環境的發展項目。這將有助於發展緬甸的銀行業,也將有項目支持在韓國的緬甸民工及婦女。朝緬工業園區(KMIC)有住房項目、工廠及作坊。 Dala Myothit項目是韓國總統Moon Jae-in 訪問緬甸期間簽署的,也是一個可以加強緬甸房地產市場的經濟平台。

A:緬甸時報報導,保誠緬甸人壽保險公司及Yoma銀行在獲得緬甸政府的監管批准後,於1月27日宣佈建立銀行保險服務獨家合作夥伴關係。作為銀行保險合作夥伴關係的一部分,從1月28日起,Yoma銀行將在仰光、曼德勒、蒙育瓦及Pyinmana的25家Yoma銀行分行銷售保誠緬甸儲蓄及金融保護產品。從本年7月到12月,Yoma銀行的所有分行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出銀行保險服務。去年11月19日,計劃暨財政部授予保誠緬甸公司在緬甸提供人壽保險產品及解決方案的執照。 2020年3月,保險業務監管委員會(IBRB)發布了一項指令,允許銀行及小額信貸機構作為代理銷售保險產品。去年8月,Capital Taiyo人壽保險公司與緬甸公民銀行宣布將合作在緬甸提供人壽保險產品。3個月後,AYA銀行、AYA SOMPO保險公司及AIA緬甸保險宣佈建立戰略銀行保險夥伴關係,以使AYA SOMPO及AIA緬甸公司的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及綜合保險解決方案遍及全國各地的AYA 銀行分支機構。在宣布這一消息之後不久,AYA銀行、AYA SOMPO保險及AIA緬甸保險獲得了相關部委的批准,可以通過公司代理執照啟動銀行保險渠道。預計銀行保險將幫助保險公司擴大其產品的覆蓋範圍。根據KBZ MS委託進行的研究,如果到2029年,緬甸的銀行保險渠道總額將增長到2兆緬幣(13億美元)。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蜂業協會主席Aung Khaing Htwe表示,政府正在安排將緬甸蜂蜜出口到歐盟市場。他認為今年年底可以出口。我們已經完成了50%的運營。商務部預計,在2020-21財年,緬甸將向歐盟出口至多800噸蜂蜜。緬甸目前向日本出口大部分蜂蜜。蜂蜜出口業為緬甸貢獻了大約400萬美元。 緬甸有大約670公頃的蜂場,每年生產4,000到5,000噸蜂蜜。緬甸有6個蜂蜜淨化廠,每年向日本及中國出口2,000至3,000噸蜂蜜。本地養蜂人根據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CCP)等國際標準種植出口蜂蜜。商務部與國際貿易中心為養蜂人提供HACCP及市場份額課程。緬甸蜂蜜是由來自義大利的蜜蜂生產的,用於生產這種商品的大約一半的花蜜是從棗樹(Jujube Tree)上採集的。蜂蜜也從小油菊植物(Niger plants)、芝麻植物、向日葵、Thone sint pan、War Phyu Pin、木豆植物、野花及荔枝樹採集的花蜜中提取。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26日召開部際會議,為即將召開的緬甸第2屆貿易政策檢討最終報告會議做準備。聯邦商務部長Than Myint博士表示,與此同時,兩份報告——世貿組織(WTO)秘書處的報告及緬甸政府的報告——已經準備就緒。通常,有關這一進程的最後會議在世貿組織所在地瑞士日內瓦舉行。但由於大流行,這次會議將以視訊形式舉行。商務部長表示,在最後會議後,報告及第2次貿易政策檢討的結果必須與政府部會分享,他還呼籲相關官員與媒體合作,發表文章供公眾宣傳。該部副部長Aung Htoo表示,即將舉行的會議與今年1月25日舉行的緬甸普遍定期檢討(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UPR)第3屆會議類似。他呼籲商務部官員與緬甸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合作,進行第2屆貿易政策檢討。常任秘書Min Min說明舉行第2屆談判的有關事宜,包括與世貿組織秘書處的合作事宜及必要的準備工作。 緬甸第2屆貿易政策檢討將於今年2月15日及17日利用世貿組織的Interprefy(口譯員機)平台舉行。屆時,內比都有關部會負責人將在內比都Kempinski飯店共同參加會議。其他有關官員將通過線上參加會議。世貿組織貿易政策檢討機構(TPRB)主席兼冰島大使Harald Aspelund先生將擔任緬甸第2屆貿易政策檢討最後會議的主席。芬蘭大使Ms Kirsti Kauppi將擔任討論員。 WTO成員國均應進行貿易政策檢討,LDC國家則須每7年進行一次。緬甸於2014年進行了首次貿易政策檢討。儘管緬甸代表團原定於2020年10月訪問日內瓦世貿組織總部,但由於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原定訪問被推遲。因此,與其他成員國一樣,緬甸第2屆貿易政策檢討的最終報告會議將在今年2月15日及17日以視訊形式舉行。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政府正在邀請國內公司對新一輪核發人壽保險及綜合保險執照提出申請意向書(EOI)。根據計劃、財政暨工業部保險業務監督管理委員會於1月25日發佈的聲明,政府將從申請人中選擇1~2家公司頒發經營執照,以進一步發展緬甸的保險行業。緬甸政府將根據金融監管局制定的標準核發保險執照,可能指定選擇1家公司來提供綜合保險及人壽保險服務,或者選擇2家公司分別提供一種服務。 據緬甸保險公司總經理Khin Maung Win表示,2013年在12家公司申請中,有11家獲得保險執照,其中8家提供綜合保險,其餘3家從事人壽保險業務。緬甸保險公司在2019-20財年的總收入為860億美元。根據緬甸投資委員會(MIC)的統計,目前緬甸有24家公民所有的保險公司及外國保險公司,總投資價值為673億緬幣及1.521億美元。

A:緬甸時報報導,2020-21財的第一季緬甸貿易總額為8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5億美元。下降的原因是由於COVID-19疫情導致天然氣、玉石、成衣產品、漁業及其他動物產品出口減少。進口也有所下降,因為緬甸減少了對來料加工(CMP)產品、建築材料、燃料及其他原油產品的原材料購買。從10月1日到1月25日(本財年開始)的交易總額89億美元。出口比去年減少了11億美元,進口也減少了14億美元。商務部助理秘書Khin Maung Lwin表示,與2019-20財年同期相比,整個貿易領域減少了25億美元。然而,儘管有報導稱在物流及運輸問題,緬甸的農產品出口卻出現了增長。他續稱,雖然貿易總額有所減少,但農產品的出口量比去年增加了400萬美元。蔬菜、食米及碎米的出口以及西瓜、辣椒、花生及玉米等其他農產品的出口增加了。據早些時候的報道,商務部預計,在2020-21財年,緬甸貿易額將達到347億美元。預計出口總額將達到162億美元,而進口預計將達到185億美元,導致這一時期的貿易赤字為23億美元。

A:依據越南政府頃發布第145/2020/ND-CP號議定規定,就2019年越南勞動法施行細則,女性勞工在生理期每天可休息30分,並計算於工作期間,且享有勞動合約所規定之全額薪資。倘女性勞工無休息之需求,並取得雇主同意讓其在生理期工作者,除享有勞動合約所規定之全額薪資外,雇主根據在生理期之工作多付薪資,該工作時數不得計算於女性勞工之加班時數。如此,倘女性勞工願意在生理期工作不休息,而雇主不同意者,資方無須多付薪資。前述議定將於本(2021)年2月1日起生效。

A:據越南工商部與財政部之跨部公告,自本(2021)年1月26日起E5 RON92汽油上漲至16,309越盾/公升 (約為0.71美元/公升)、RON95 油價上漲至17,270越盾/公升(約為0.75美元/公升)、柴油上漲至13,042越盾/公升(約為0.57美元/公升)、煤油上漲至11,908越盾/公升(約為0.52美元/公升)、重油調漲至12,622越盾/公升(約為0.55美元/公升)。本次油價調整,越南主管機關未使用油價補貼基金平穩油價。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1年1月28日 2020年12月斯洛伐克國內市場工業生產者價格年增0.4%,在出口方面,該價格下降0.9%。 斯洛伐克統計局表示,2020年12月斯國農產品價格下跌0.2%,動物產品價格下降3.9%;營建工程價格年增2.7%,建築材料價格年減1.1%。  

A:宏國媒體近日報導指出,宏國防疫資源仍不足,導致疫情惡化,甚需協助。宏衛生部曾派遣醫療服務團提供醫療協助及挨家挨戶偵測潛在可能之COVID-19肺炎得病者,此任務至1月31日任務將結束。 另各地設立之診療中心(Centro de Triaje)亦需經費挹注以強化COVID-19血液抗體快篩、鼻膜檢體抗原快篩及PCR檢測。倘地方政府防疫工作嚴峻,需強化防疫以避免宏各鄉鎮染疫人口屆時再擴散至宏國各大都會城市,疫情恐將更爲惡化。我商可參加防疫產品採購貿洽會,以提供宏商所需防疫產品。    

A:宏國論壇報(La Tribuna)、新聞報(La Prensa)媒體近日報導指出,宏教育部長於1月26日表示,宏國中小學生本學年將於2月1日開學,惟經宏國風險管理委員會(SINAGER)等相關機構評估,似仍傾向僅開放線上課程,而非到校上課,以防疫情擴散。 另因宏國城鄉存在巨大數位落差,許多鄉村地區家庭無法提供電腦、筆電、智慧型手機,供渠等子女線上學習。且若干地區亦乏網路建設,爰宏教育部亦將透過電視、收音機之轉播,協助資源匱乏學童學習。 宏國甚需數位轉型、數位教學方案,甚值我相關業者參與,提供內地學童於此疫情嚴峻之際,仍能保有受教育機會。

A:宏都拉斯媒體1月26日引述報導,本(2021)年許多投資項目將投入於颶風災後重建之國家基礎建設。私部門投資已連續3年下滑,部分原因可歸咎於公司內部決策所致,其他則因投資者尚持續觀望中。 2020年主要受到疫情及雙颶風影響,較難一併納入整體投資下滑評估,2021年投資將因直接用於重建及維護,可望向上成長,惟企業主仍持續觀望宏國疫苗施打進展,據以作為擴大投資或放棄經營之決策。 據報導稱,宏國政府承諾將在3月提供首批疫苗以提供20%人口施打所需,包括醫療人員及前線相關人員。宏國社會保險局(IHSS)則與企業結盟,承諾將於4月底採購運抵牛津AstraZeneca疫苗,並提供予70萬名勞工施打。  

A:宏國論壇報(La Tribuna)1月26日報導表示,宏國經濟學家學院(CHE)指出,本年宏國經濟成長之關鍵,將與新冠肺炎疫苗施打進度至為相關。該學院董事長Helmis Cárdenas稱,於疫苗缺乏、國內政治因素、咖啡出口復甦及僑匯收入穩定情況下,應可樂觀預估本年經濟成長率超過3%。惟缺乏疫苗情形下,將無法達到更廣泛及有效之經濟復甦,亦對經濟成長動能造成障礙。迄今多數行業營運動能僅恢復一半水位,間接影響經濟復甦。 本(2021)年於此經商環境下,將影響國內外投資行為及決策;另重建計畫迫在眉梢,勢須加快公共投資,並據以支出且快速執行落實,始有利推動經濟成長。 報導另稱,宏國政府承諾將在3月提供首批疫苗以提供20%人口施打所需,包括醫療人員及前線相關人員。宏國社會保險局(IHSS)則與企業結盟,承諾將於4月底採購運抵牛津AstraZeneca疫苗,並提供予70萬名勞工施打。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