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1月29日 斯洛伐克汽車電纜連接器業者Klauke隸屬於美國Emerson集團,該公司計劃投資200萬歐元以擴大位於Dolný Kubín 的工廠,該工廠生產汽車業的電纜連接器。 斯洛伐克Klauke廠聘僱379名員工。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1年1月29日 根據斯洛伐克中央銀行發布未經審核的初步資料,2020年斯洛伐克銀行業利潤年減約27%,達4億6,500萬歐元。 斯國中央銀行表示,該結果主要係受增加的準備金產生所影響。 斯洛伐克銀行業協會表示,2020年斯國銀行準備金增加2.3倍以上。 2020年斯國銀行淨利息收入減少4%,客戶支付的手續費收入減少1.3%。 另個人貸款增加6.1%,公司貸款增加2.2%,新住房貸款增加12%。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本(110)年1月30日新增641例,截至30日晚,累計確診325,674例,死亡4,304例,約旦新冠肺炎死亡與確診人數連續九周下降。 報導指出,約旦衛生部表示,政府正努力確保從中國進口1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另世衛組織COVAX機制項下之4.1萬劑疫苗將於本周運抵約旦,第二批輝瑞疫苗亦將於2月初運抵。該部計畫於2月4日啟動第二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目前註冊申請接種人數約34.4萬,約30%-35%的預約者未實際接種疫苗,衛生部指定每週四為此類人員補行接種。 另據報導指出,約旦教育部宣佈,自2月7日逐步恢復課堂教學,並指派衛生觀察員至學校協助。公立學校學生應保持2公尺之安全距離,租用之學校保持1公尺安全距離。敘利亞難民兒童則實施輪班制。 另本年1月27日約旦首相發布第25號國防令,替代第11號國防令第2條第2款;違反社交距離與口罩佩戴等防控措施之個人,處以20-50約幣罰款;對機構,首次違規者處以500-1,000約幣罰款,屢次違規者處以1,000約幣罰款與7天停業;本周以來已查處11,383名個人及134家機構。
A:2021年1月27-28日沙烏地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舉行「第4屆未來投資會議(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 FII)」,主題為新的復興(The Neo-Renaissance),\有超過140位來自國際公私部門高層出席,惟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約60位講者親赴利雅德會場、80位講者則透過視訊方式進行。 沙烏地王儲Mohamed bin Salman出席FII,重要發言內容摘要如下: 宣誓打造沙烏地首都利雅德成為全球十大經濟城市(city economies),目前利雅德排名全球約第40名。 目前利雅德750萬人口,到2030年將增加至1,500-2,000萬。 全球約85%經濟活動在城市進行,沙烏地非石油經濟活動中,約50%係在利雅德進行。 在利雅德創造工作的成本(cost of creating jobs)比其他沙烏地城市低30%、基礎建設與不動產開發成本(cost of developing infrastructure and real estate)則低29%。 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將進行第2次釋股,可望為PIF帶來更多現金流進行國內外轉投資,造福更多沙烏地人民。 2021年FII會議共吸引超過1萬人次註冊參與,另有包括百事可樂(PepsiCo)、全球最大油田服務公司倫斯貝謝(Schlumberger)、貝泰集團(Bechtel)、醫療器材公司Boston Scientific以及加拿大快餐連鎖店Tim Hortons等24家大型跨國公司,承諾將其區域總部(regional headquarters)設於利雅德。
A:/入境沙烏地,同時將恢復所有國際航班(international flights)起降。2021年1月29日沙烏地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公佈,原訂日期延至5月17日。 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指出,延後開放邊境主要係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第2波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以及COVID-19疫苗製造商確認無法準時交貨。 2021年1月29日沙烏地健康部公佈,境內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36萬7,543人,當日新增267人(其中利雅德89人、東部省70人、麥加49人、麥地那6人)。 死亡人數累計6,368人,當日新增2人。 1月29日沙烏地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量為4萬8,445人次,境內總檢測量超過1,220萬人次。 沙烏地阿布都拉國王特殊醫院暨研究中心(King Abdullah Specialist Hospital and Research Center)醫師Dr. Shaikh Abdullah表示,沙烏地於2020年12月底緊急關閉機場2週防止COVID-19變種病毒蔓延,此次展延開放邊境期限係明智決策(wise step by the government)。
A:沙烏地阿拉伯王儲Mohamed bin Salman在未來投資會議(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 FII)會議指出,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係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於2019年底成功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為國家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挹注大筆資金進行國內外轉投資。 Mohamed bin Salman王儲表示,Aramco未來將再進行第2次IPO釋出更多股份,惟未透露時間、比重或發行地點。 PIF兼Saudi Aramco公司董事長Yasir Al-Rumayyan表示,未來Aramco將視市場需求與情況釋出更多股票。 註: 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首次公開募股(IPO)出售5%公司股權,等同於30億股,IPO價格為每股32沙幣里雅(1沙幣里雅折合新臺幣8.05元)。 2019年12月11日Saudi Aramco股票於沙國證券交易市場(Tadawul stock exchange)上市。 目前PIF底下超大型計畫,包括新未來(NEOM)或紅海計畫(Red Sea Development)等皆未列入PIF市值,PIF盼透過前述大型計畫估價及私有化持有其他公司股權等方式,到2025年讓其管理資產規模達沙幣4兆里雅(折合1.07兆美元)。
A:沙烏地國防工業公司(Saudi Arabian Military Industries, SAMI)執行長Walid Abukhaled在未來投資會議(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 FII)場邊會議受訪,重點摘要如下: SAMI規畫投資沙幣70億里雅(折合18億美元),用來建立策略夥伴關係(strategic partnerships)、計畫以及併購等活動。 SAMI目標係在2030年讓政府軍事採購在地化比例超過50%(localizing over 50% of government military purchases by 2030)。 2017年SAMI剛成立時,政府軍事採購在地化比例僅約3%。 SAMI併購沙國先進電子公司(Advanced Electronics Company, AEC)將整合SAMI與AEC公司資源,形塑沙國未來國防產業體系,對國家經濟發展有長期正面影響. SAMI盼在2030年成為全球前25大國防公司。 SAMI公司的夥伴關係或計畫並不僅基於獲利考量,同時亦著眼於科技轉移,公司並為此挹注研究與投資預算。 目前SAMI與許多國際公司建立夥伴關係,包括美國軍火公司洛克西德(Lockheed Martin)、洛斯普羅(Northrop Grumman)以及法國泰雷茲(Thales)等。 註: 1.2020年12月底沙烏地國防工業公司(SAMI)宣佈併購沙國先進電子公司(AEC),,惟未透露併購金額。 2.沙烏地係全球第3大軍事支出國,每年軍事支出超過200億美元,用於國防相關的採購、併購、維修與操作,惟目前幾乎所有軍事設備皆自國外進口。 3.沙烏地國防工業公司(SAMI)係沙國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下屬的公司。
A:全球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伊斯蘭金融部門主任Bashar Al-Natoor接受沙烏地主流媒體Arab News專訪,重點摘要如下: 海灣地區尤其係沙烏地阿拉伯,未來將領導全球伊斯蘭金融市場。 目前全球伊斯蘭金融規模不大,但對中東以及沙烏地阿拉伯卻非常關鍵。 伊斯蘭金融主要由5大部分組成,包括伊斯蘭銀行(Islamic banks)、伊斯蘭債券(Islamic bond, sukuk)、伊斯蘭保險(Takaful)、基金管理(fund management)以及符合伊斯蘭教義的公司(Shariah-compliant corporate sector),沙烏地不久前發行金額規模最大的伊斯蘭債券,預期未來沙烏地將持續領導伊斯蘭金融市場。 海灣國家與卡達關係正常化將增強投資者信心、削除政治風險並為伊斯蘭債券市場帶來實質資金挹注,預期卡達主權基金將緩步重新進入sukuk市場,有助沙烏地在伊斯蘭金融產業的發展。 綠色伊斯蘭金融係未來發展趨勢,譬如沙烏地電力公司(Saudi Electric Co., SEC)前發行13億美元的伊斯蘭債券,協助SEC進行綠色轉移(green transition)即為實例。 全球透過傳統模式或伊斯蘭模式進行的綠色金融,目前都還在初步發展階段,惟綠色債券(green sukuk)將係吸引更多投資者,讓發債者可擴大投資基礎(investment base),不論係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或伊斯蘭開發銀行(Islamic Development Bank)等跨國組織,都深具發展潛力。 由於發債者尋求再融資到期債務、大規模預算需求以及卡達與鄰國關係改善等因素,預期將加速2021年全球伊斯蘭債券供給速度 (global sukuk supply to accelerate)。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1月28日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於本(2021)年1月與南非政府會議後重申,南非應積極解決財政困境及擴大民間投資,以促進景氣發展及創造就業,並認同南非儲備銀行在疫情期間穩定通膨及金融系統扮演之重要角色。 IMF表示如同先前提供南非之建議,南非應積極創造吸引民間投資之環境、強化國營企業競爭力及在產業扮演之角色,以及縮減政府支出降低財政赤字壓力,特別是如何提升國營企業經營效率、降低營業成本及容納策略性夥伴加入營運等,例如Eskom國營電力公司應進行立即改革。 南非去年為控制疫情獲得IMF提供43億美元貸款後,另宣布將提供南非航空(SAA)105億斐鍰紓困,之後卻對外表示無經費採購新冠病毒疫苗,遭在野黨嚴厲抨擊並要求停止對SAA紓困。 南非財政部回應表示將持續進行結構性改革,盼未來5年內降低政府財政赤字及國營企業債務,以促進景氣成長,確保財政永續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A:資料來源:The Star報2021年1月28日報導 南非Richards bay 港煤礦出口管理公司(Richards Bay Coal Terminal)日前表示,受中國與澳洲貿易衝突影響,2020年該港共出口65.4萬公噸煤礦至中國,為過去4年來首次出口中國,樂觀預期來年南非煤礦出口量將有所增加。 南非Richards bay 港2020年整體煤礦出口減少,該年度共裝載869船次,低於2019年之886船次,受中國禁止澳洲煤礦出口至中國政策影響,預期2021年南非Richards bay 港總出口量可達770萬公噸。 南非92%煤礦主要出口至印度及巴基斯坦等亞洲國家,其次為其他非洲國家,約占5%,約3%出口至歐洲。該公司表示2019年後出口非洲總量衰退1%,主要原因為摩洛哥需求減少45萬公噸,較去年同期衰退5%。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1月28日報導 代表2500家葡萄酒農民及酒廠之南非葡萄酒協會(Vinpro)日前表示,南非政府於本(2021)年1月實施第三度禁酒令,衝擊西開普省葡萄酒產業,考量西開普省疫情已趨穩定以及中央政府對災難管理法條文解釋有誤,該協會要求開放省政府能依據疫情及醫療院所能量,自行決定如何管理酒類產品銷售。 西開普省政府總理Mr. Alan Winde去(2020)年兩次禁酒令已造成產業80億斐鍰損失,可能導致27萬人失業,相關損失足供1900萬人口施打兩次新冠病毒疫苗。
A:紐西蘭與中國貿易部長1月26日線上完成簽署紐中升級FTA,紐國貿易部長表示樂見與紐最大貿易夥伴深化雙邊經貿關係,紐中升級 FTA將成為中國對外所洽簽最現代化之 FTA,並有助促進貿易自疫情復甦。 中國承諾進一步開放林業及紙產品,以及環保、航空等服務業市場,升級 FTA 改進原有 3 個章節,包括原產地規則及操作程序、關務程序與合作、技術性貿易障礙(TBT),並新增 4 個新章節,包括電子商務、環境與貿易、競爭政策、政府採購。 紐國為全球第 1 個與中國簽署 FTA 之已開發國家,紐中FTA自 2008 年生效以來,雙邊貿易(貨品及服務)自 90 億增加至 320 億紐元,成長超過 3 倍。 升級協定尚需經紐國會完成批准後方能生效。協定條文請參考紐外貿部網站https://www.mfat.govt.nz/en/trade/free-trade-agreements/free-trade-agreements-concluded-but-not-in-force/nz-china-free-trade-agreement-upgrade/resources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1月26日報導 南非儲備銀行(SARB)日前表示由該行及財政部、金融資訊中心、金融業監理機構(FSCA)、國家信用管理機構(National Credit Regulator)及競爭委員會組成之跨部會金融科技工作小組已決議修訂金融資訊中心法(Financial Intelligence Centre Act)、金融顧問業管理法(Financial Advisory and Intermediary Service Act),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認定為金融產品並納入外匯管制,防範資助恐怖主義及洗錢等犯罪行為,未來代理買賣加密貨幣之金融服務業須獲FSCA特許後始能營業,預計6至24個月後各部會即可完成職權分工作業。 此外南非儲備銀行(SARB)已依據中央銀行數位貨幣計畫(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Project)測試在符合南非金融監理法規下,如何使用數位斐鍰(Digital Rand)進行零售消費,預計本(2021)年7月或8月將提出測試報告。
A:資料來源:Business Day報2021年1月25日報導 由於南非政府停止雇主/員工薪資暫時紓困措施(TERS)等相關補助措施,預期FNB銀行即將公布去(2020)年第4季消費者信心指數仍將持續低迷,去年第2季消費者信心指數為-33,為過去35年最低,第3季則為-23。 南非支付系統公司BankserAfrica公布去年11月經濟交易指數(Economic Transaction Index)為0.8%,低於10月之1.9%,顯然黑色星期五特價活動並未推動零售消費成長,預期12月指數仍不樂觀。 南非儲備銀行去年9月公布之商業循環指數較8月成長1.7%,8月則較7月成長3.7%。至於11月生產者膨脹指數則因食品價格上漲,預期將高於10月之2.7%。 南非即將公布第3季失業率,去年第2季失業人口較前季增加64萬8000人,然分析家表示由於去年第2季實施嚴格全國封鎖管制,南非儲備銀行無法正確取得相關資訊,該數字應再下修。
A:依據南非The Star報本(2021)年1月25日報導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本年1月4日至9日訪問奈及利亞、剛果共和國、坦尚尼亞、波札那及賽席爾等非洲國家,預期此行主要目的在協助非洲國家舒緩外債、復甦景氣、對抗新冠病毒疫情及鼓勵參與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以強化雙邊關係,共創繁榮未來。 王毅於剛果共和國訪問期間表示同意延後該國償還對中國債務,剛果共和國自2000年起向中國借款已達24億美元(約365億斐鍰)推動基礎建設,此外剛果共和國宣布加入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成為第45個加入一帶一路計畫之非洲國家。 G20為協助低度及開發中國家對抗疫情,透過「暫緩償還債務方案」(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暫緩73個國家償還債務,包括安哥拉、衣索比亞、吉布地、尚比亞、肯亞及剛果共和國均受惠。中國透過該方案同意暫免償還之債務金額共20億美元,包括12個非洲國家暫免償還利息,15個非洲國家暫免償還到期無息貸款(Mature interest-free loan)。 除G20及中國外,國際貨幣基金(IMF)去(2020)年在9個月內共提供162億美元紓困貸款予包括南非在內之非洲國家,貸款金額為往年之9倍,顯見國家與國際金融組織共同合作將能有效協助開發中國家解決財政困境。 過去20年來中國貸款協助非洲國家進行基礎建設,占G20國家對低度開發國家貸款總金額之比例,自2015年45%,上升至2019年63%,相關貸款金額已達1,500億美元,其中部分非洲國家向中國貸款總金額相當於8個非洲漠南國家像中國貸款總金額。 非洲第二大產油國安哥拉向中國貸款共430億美元,占中國對非洲貸款總金額28%,為中國在非洲最大債務國,衣索比亞則已向中國貸款130億美元,興建工廠、公路及通往吉布地港口之鐵路。
A: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日前發佈最新就業與失業報告。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失業率為6.7%,比2019年同期高3.1個百分點。全美45個州和地區的失業率均有上升。加州失業率9%,相比2019年12月的數據3.9%,上升5.1%,居失業率最高州前列。疫情下中小企業的倒閉潮是主要原因。 根據該就業失業報告,去年12月,全美非農業就業總人數下降了14萬,整體失業率有所下降,但仍有12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其中夏威夷和內華達州的失業率最高,分別為9.3%和9.2%,加州同居前列。 另外,共有25個州的失業率低於全美數據6.7%,內布拉斯加州和南達科他州的失業率最低,均為3.0%。 加州2020年12月失業率為9%,前一個月8.1%,自11月以來失業率增長0.9%,均高於7.27%的長期平均值,失去了5萬2,200個非農業就業崗位。而且,自2020年4月以來,加州首次出現失業率逐月上升的趨勢。2019年同期,加州失業率僅3.90%。 失業率數據是評估加州勞動力資源的一部分,也可以很好地衡量加州特定地區的經濟表現。從歷史上看,次貸金融危機後的2010年,加州失業率曾高達12.4%,而美國在此期間失業率達到9.5%。加州當時的失業率高於全美平均水平,被認為主要歸因於當時金融危機影響下的建築業就業。COVID-19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12月加州失業率再次高於全國平均數據,普遍認為,疫情下中小企業的倒閉潮是主要原因。 從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一年中,美國48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非農就業人數均有所減少, 就業人數下降最大的州是加州,減少了141萬,紐約州減少超過102萬。在加州,尤以餐飲休閑與酒店業打擊最嚴重,僅去年12月,中小企業倒閉潮造成損失了11萬7,000個就業崗位,單月損失最大,占所有行業就業損失總數的83.2%。據悉,主要是由於COVID-19疫情禁令,住宿和餐飲服務業難以維持,嚴重虧損倒閉。 根據加州就業發展部(EDD)發布的調查數據,加州去年12月的失業總數為170萬400人,比11月增加16萬3,700人,比2019年12月增加94萬5,700人。 與此同時,加州去年12月的就業總數為1726萬100人,與11月相比減少了9萬1,700人,與2019年12月相比,減少了146萬9,000人。 2020年12月,加州12個主要行業的非農業就業職位總數為1614萬4,400,較11月份減少5萬2,200。 從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加州非農工作總數減少了141萬個(減少了8%),全美則損失937萬4,000個非農業工作(減少了6.2%)。 期間,加州農業行業也失去4萬9,300個工作崗位。但從2020年11月起,加州農業行業的就業數量增加了2萬4,300個。 由於年底增加5萬2,200人失業,加州失業率在去年12月上升了0.9個百分點,至9%。但相比2020年3月和4月間加州因COVID-19病毒大流行失去261萬5,800個非農業工作,12月之前就業人數實際有所增加,使加州重新獲得了44%以上的就業機會。 EDD認為,這得益於專業貿易承包商和房屋建築業務的強勁增長,因為建築業就業月度增幅在加州所有行業中最大,增加了3萬1,600個就業崗位。 專業和商業服務是加州月度就業增幅第二大行業,增加就業數量2萬9,600,這是基於會計,稅務準備和簿記行業,及管理,科學和技術咨詢方面的大量收益。 https://www.singtaousa.com/
A:Tesla首席執行長Elon Musk於1月27日公司第四季財報上表示,將開放軟體授權,包括該公司引以為傲的Autopilot高度自動化駕駛技術,以及其為改善自駕技術而創建的神經網絡訓練。 去年底,Tesla已經向用戶推出所謂的Autopilot全自主駕駛版本(FSD)的測試板,這項標準的Autopilot功能,可提供先進駕駛輔助(ADAS)功能,包括更高級的巡航控制,這點在高速公路通勤上很實用。Musk表示,他希望在做出任何授權使用之前,他們自己先能證明FSD的能力。 Musk強調,Tesla的整體理念是「絕對不蓋座用圍牆包起來的花園」,並指出該公司正計劃允許其它車廠,也能使用其Supercharger網絡及其獨立創建的軟體。實際上,他將Tesla描述為「非常樂於將這些自動駕駛技術授權給其它車廠使用」。 https://newsforchinese.com/
A:在大流行期間失去工作的亞裔美國人發現,自己比其他族裔更難恢復工作。 據《彭博社》報道,去年12月美國大約1000萬名亞裔勞動力的失業率僅5.9%,低於全國水平。但是在2020年的最後三個月中,幾乎有一半的失業亞裔人士至少失去工作27周以上,該比例超過了白人、非裔或拉美裔群體。 主要原因與經濟和地理位置有關。不少人在特別容易關閉的行業中工作,並且將近三分之一的亞裔住在加州,而加州是為了防疫採取最嚴格限制的州之一。例如,聖他安娜(Santa Ana)的美甲師Ivy Nguyen自3月中旬就處於失業狀態,目前月領2184元失業金。她透過翻譯接受電話採訪表示,主要依賴失業金和成年子女的接濟才過得下去。 根據7月對新冠疫情如何影響亞裔就業情況進行研究,近四分之一的亞裔受僱於觀光和休閒、零售或其他服務,例如美甲店和乾洗店。這些都是受到疫情打擊最嚴重的行業。 該研究的合著者、三藩市州立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Don Mar表示:「亞裔在疫情之初受到很大的打擊。」研究人員估計,與非拉美裔白人擁有的小商業相比,在疫情爆發的前兩個月中,亞裔經營的小商業數量出現不成比例的下降。 美國亞裔非常多元化。皮尤研究中心(PRC)的一份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亞裔在國外出生。難民或英語能力有限者,也較容易因為疫情而持續受創。Mar表示,2月份亞裔佔加州勞動力的16%,但在實施居家令的頭兩個半月內提出的首次失業申請案中,他們佔了19%。 由於語言上的原因,許多申請人需要幫助。加州健康美甲沙龍合作社(CHNSC)的Dung Nguyen估計,自己在大流行期間已幫助多達300人申請政府的財務支持,這涉及數小時填寫表格或與不堪重負而經常故障的州電腦系統奮戰。 美國亞裔聯盟(AAF)的研究和政策主管Howard Shih表示,亞裔移民工人通常沒有資格獲得很多社會安全網福利。他指出,援助計劃通常不是針對亞裔而設計,例如為小公司提供貸款的「工資保護計劃」(PPP)。還有許多亞裔商家無法獲得援助的原因,乃是需要填寫的翻譯表格和說明總是姍姍來遲。 https://www.singtaousa.com/
A:加州車輛管理局(DMV)去年底發出的第一張「自動車部署許可證」(Autonomous Vehicle Deployment Permit)給位於矽谷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初創公司 Nuro,允許無人駕駛自動車用於商業用途,主要為送貨服務。 Nuro早於去年4月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屬下的自動車公司Waymo一起獲得DMV的測試許可,Nuro還設計特別的電動自駕車,代號為 R2, 向醫療工作者和在沙加緬度的Sleep Train體育館臨時醫院,提供醫療的必需用品。 Nuro獲得DMV的部署許可後,可以開始從事商業化的送貨服務,並從商家使用該公司的送貨服務中獲利,根據DMV的聲明,無人自動車只能在「時速不超過35英里的街道上,在天氣晴朗的條件下操作。」 Nuro表示,將會用豐田Toyota Prius進行首次送貨服務,隨後會推出R2無人車,希望未來能夠提供送雜貨、食物、餐點外賣,以及應對疫情的醫藥用品。 目前在矽谷多個城市已經有Starship Tech提供六個輪子的小機器人作小型餐點外賣服務,Nuro提供的是大型車輪,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間。 https://www.singtaousa.com/
A:特斯拉日前公布2020年首度實現全年盈利--但並非因為賣車給顧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報導,美國有11個州要求車廠於2025年前銷售一定比率的零碳排車輛。做不到的車廠必須從其他符合這項要求的車廠,例如專賣電動車的特斯拉,買進監管信用(regulatory credit)。 這對特斯拉來說是一門利潤豐厚的生意--過去5年賺進33億美元,近半發生在2020年。去年出售監管信用的收入高達16億美元,遠超過淨利7.21億美元,意味要不是這筆錢,特斯拉2020年本該處於虧損。 特斯拉最大空頭之一、GLJ Research創辦人兼執行長Gordon Johnson說:「這些人賣車虧錢。他們靠賣監管信用賺錢。」 特斯拉高層主管承認,不能期待這筆現金收入會源源不斷。該公司財務長Zachary Kirkhorn表示:「這一塊收入一直難以預估。長期而言,監管信用的營收不會是業務的重要部分,我們的業務計畫不以此為重心。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季維持強勁,也可能不。」 該公司財報有其他衡量獲利能力的方法,強調獲利夠大,不仰賴銷售監管信用:其汽車業務毛利為54億美元,其中不包括監管信用的銷售收入;自由現金流量為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8%,迥異於2018年時幾乎燒光現金、有資金短絀的危機。 根據創投公司Loup Ventures的合夥人Gene Munster,對特斯拉是否真的賺錢,質疑和捍衛的兩派人馬幾乎已經陷入一種「聖戰」。 他指出:「他們辯論兩個不同的問題,不會有結論。」Munster認為,批評者過分關注監管信用高於淨利,但不含監管信用收入的汽車業務毛利,才是衡量財務成績的最佳晴雨表,通用汽車和福斯汽車的電動車就不可能這麼賺。 其他分析師認為,汽車產業正走向全電動車的未來,特斯拉受惠於此一轉型,股價合理。 證券公司Wedbush Serurities科技類股分析師Daniel Ives說:「他們在電動車市場的占有率不會一直維持在80-80%。到2025-2026年,料可年產300萬到400萬輛以上,40%的成長來自中國。我們相信,即使沒有監管信用,他們也還能賺錢。」 https://www.worldjourn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