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最近加拿大科學家發表一種於實驗室透過動物細胞培植而成的肉類,該肉品提供更佳的肉質及風味,且對環境更為友善,盼2年內可上市以增加市場肉類供應。  位於安大略省McMaster University研究人員在《細胞組織器官(Cells Tissues Organs)》刊物發表論文指出,該新生物科技還可調整肉品脂肪及肌肉含量。McMaster University機械及生物醫學工程教授兼生物微流體研究主席Ravi Selvaganapathy表示,研究人員將以薄片形式培植肉品,再將薄片組成更大之3D結構肉塊,而非市場上所見的碎肉。   Selvaganapathy表示,在組織工程學領域,面對最大挑戰就是生長3D組織。目前為止科學家已能夠培植肉類,但這些肉類煮熟時會變成纖維狀之碎肉,但McMaster University培植塊狀肉類的技術則是針對肌肉纖維,透過細胞互相連接,將脂肪細胞整合進其中並產生脂肪,非常類似天然的肌肉組織。  Selvaganapathy已成立一家公司,盼透過投資,將有關技術商業化,計劃2年內推出「優質」肉類產品。數據顯示,過去50年全球肉類產量成長2倍,2018年產量約為3.4億噸,惟據聯合國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肉類產量略為下跌,預期2020年將再跌1.7%。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市場調查機構Merchant Machine去(2020)年底公布報告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初期,加拿大人開始加入全球線上購物熱潮,成為全球最大線上購物第10大消費國。  如同其他國家消費者,加拿大人也在網路上大量搜購一次性手套、麵包機、咳嗽和感冒藥、湯品、乾糧和米等物品或食品。以全球銷售量來看,一次性手套排名第1,網購量暴漲670%。   該調查報告發現,包括加拿大人等全球線上購物者之消費還是頗具理性,由於疫情大流行,線上購物者亦因而減少購買特定商品,例如行李箱和手提箱、照相機、泳裝、西裝及新娘禮服等。  加拿大人每年平均在線上購物花費約2,253加元,加國全民網購總額則約588億加元。據該報告指出,亞馬遜線上購物最受加國人青睞。   此外,較加拿大線上購物潮更熱的9個國家,按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中國、美國、英國、丹麥、挪威、香港、芬蘭、瑞士和法國。 原文新聞連結:https://merchantmachine.co.uk/cyber-shopping/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據加拿大醫療協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最新報告顯示,新冠病毒疫情已大幅改變安大略省居民看家庭醫生的方式。疫情期間,安省醫生虛擬看診率上升56倍,而病患親臨診所就診次數減少近80%。   撰寫該報告作者Rick Glazier醫生表示,看診方式變化在意料之中,但變化幅度令人驚訝,尤其親自就診率急劇下降。Tara Kiran醫生表示,此發展使護理需求較高的人群(包括65歲以上和發病率較高的人群)可更容易獲得較佳之醫療服務。然而,總體醫療可能有所下降,且疫情擴大可能更加劇一般醫療之差距,並無法估計因而延遲或取消之醫療需求。  加拿大人似乎對虛擬醫療非常滿意,多達1/3的人希望在疫情結束後,首先用虛擬方式就診,目前雇主提供之醫療計畫可支應虛擬醫療之費用,但虛擬看診費用卻不在政府健保補助範圍內,專家擔心,這將對醫療不平等現象造成挑戰。  

A:標題:美國市場開放巴拉圭牛肉進口將協助提升巴拉圭國家產品形象事 日期:2021.02.11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 5日報(5 Dias) 內文: (一)巴拉圭肉品公會總經理Daniel Burt本(11)日接受採訪表示,巴拉圭牛肉供應鏈業者近期最為熱門話題即美國實地查廠團隊擬於2021年第1季結束前來巴執行查廠工作。B總經理續稱,倘美國對巴拉圭牛肉市場開放,將提升巴拉圭國家產品形象,亦將有助開啟美國鄰國之市場,巴拉圭牛肉定贏得國際知名度,並離征服東南亞市場指日可待等語。 (二)B總經理強調,巴拉圭國家品質暨動物健康局(SENACSA)業將查廠前所有書面文件提供美方審議在案,應於數月內接獲美方通知實地查廠通知。倘獲美國政府同意市場開放通知,巴拉圭牛肉除獲得市場及能見度外,亦將獲得建立巴拉圭牛肉國家產品形象機會,同時應更容易進入加拿大及墨西哥市場;另東南亞市場亦係取代中國市場之重要管道。 (三)另富人國家包括卡達(Qatar)在內,巴拉圭Frigo Chaco屠宰廠業成功輸銷牛肉里肌肉進入該市場,卡達亦可望於疫情後擴大其進口量,以滿足境內觀光客之食慾。目前巴拉圭輸銷卡達之去骨冷凍牛肉出口金額為38萬2,800美元,課徵15%之進口稅;去骨冷藏牛肉之出口金額為60萬300美元,課徵0%之進口稅;卡達係巴拉圭第20大牛肉出口市場。 (四)B總經理表示,儘管卡達市場不大,惟由於該國觀光客不斷上升,亦係巴拉圭爭取之新出口市場;Frigo Chaco屠宰廠曾與卡達航空(Qatar Airways)談及供應空中飲食之牛肉里肌肉,惟受武漢肺炎影響,雙方未繼續完成相關細節之談判等語。  

A:根據媒體報導,2020年阿根廷電子商務普及率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國家,線上交易量年成長79%,每日平均營業額為8,920萬披索(約97萬美元)。 TiendaNube電商平台經理Gonzalo Latugaye表示,2020年阿根廷為全球電子商務成長最快的國家,並在南美地區國家中成長排名第1,較2019年同期成長率高達557%。 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營業額為4.2兆美元,較2019年成長27.6%,並預期2021年交易額增加至4.9兆美元。拉丁美洲相較其它洲別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區域,2020年與上一年相較成長36.7%。 TiendaNube表示,2020年初原雇用150名員工,目前僅阿根廷已增加至近400名員工,主要在於加強開發及程式編輯方面,以及客戶服務,以利協助首次架設電商網站之客戶群。

A:根據阿根廷汽車經銷商協會(ACARA)統計,2020年新車登記數為34萬2,474輛,較2019年的45萬9,753輛大幅衰退25.5%,回溯到2004年30萬輛以下的新車登記數。2013年汽車銷售量曾一度達95萬8,000輛紀錄。 ACARA會長Ricardo Salome表示,2020年整體環境一開始已不佳,加上受到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的影響,4月及5月幾乎全國所有的汽車經銷商均關門,從6月起才一路慢慢恢復成長,至12月已交出不錯的成績。另S會長表示對2021年市場持樂觀態度,並指出,若能採取一些刺激消費的措施,應能重回疫情前的銷售量,即2021年預期能達到近45萬輛的新車登記,再次成為推動阿國成長的主要產業之一。 2020年銷售最好的車廠排序為:Toyota (43,617 輛)、Renault (42,843輛)、Fiat (37,685輛)、Chevrolet (35,288輛)、Ford (32,017輛)、Peugeot (21,968輛)、Nissan (12,489輛)、Citroen (11,506輛)及Jeep (9,818輛)等。最受歡迎的車型依然為Pick Up Toyota Hilux (19,064輛),佔總體銷售量的5.9%。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Portafolio財經日報電子版(2021.02.11)、哥倫比亞國家統計署(DANE)報告   依據哥倫比亞國家統計署(DANE)資料,去(2020)年哥國進口總金額達434億8,870萬美元,較前(2019)年的527億300萬美元,年減17.5%。其中油品及礦產相關產品衰退最多,年減45.0%,進口額由前年的53億5,650萬美元,降為去年的29億4,750萬美元;工業產業品進口額衰退幅度居次,由前年的402億7,050萬美元,降至去年的335億400萬美元,年減16.8%;農產、食品及飲料類產品,去年進口額則較前年小幅下滑0.5%,由前年的70億630萬美元,減為去年的69億7,280萬美元。   去年哥國主要進口來源國依序為:1、美國,24.2%;2、中國大陸,23.9%%;3、墨西哥,6.7%;4、巴西,5.6%;5、德國,3.8%;6、法國,2.2%。

A:綜合此間媒體報導,雖然美國對中國大陸之貿易逆差縮減,惟雙邊的貿易摩擦仍處於緊張局勢,對美國拜登總統構成考驗,渠正設法重塑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的經濟關係。   由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對中國大陸之商品貿易逆差縮減10%,總額為3,108億美元,2018年時創下4,189.5億美元的逆差紀錄後,2019年貿易逆差則降低18%。另據相關官員表示,目前正對前總統川普之貿易政策進行評估,尚未決定是否執行並尋求擴大一年前雙方簽署的雙邊貿易協定。川普政府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要求中方增加對某些美國商品的進口,亦保留美國對價值約3,700億美元中國產品的關稅措施。 拜登總統亦於日前有關外交政策的演講中指出中國大陸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並表示美國願意在符合美方利益時與中國開展合作,美國關切中方之經濟濫用行為,反對其咄咄逼人的強迫性行動,對於中國在人權、智慧財產權、全球治理方面發起的挑戰將予以回擊。 經濟專家指出,拜登政府將試圖解決美中貿易問題,包含對改善雙邊關係進行更廣泛之討論,以謀求最佳之因應戰略。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級顧問甘思德(Scott Kennedy)稱,問題在於拜登政府能否將與中國大陸進行之對話從專注貿易逆差數據指標轉向圍繞就業、創新、供應鏈韌性和國家安全等更有實質意義的指標。 因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商業放緩,2020年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擴大17.7%,至6,787億美元,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去年美國對中國之商品出口增長17.1%至1,246億美元;進口下降3.6%至4,354億美元。出口增長主要係由大豆、原油、棉花和玉米等產品帶動,此類產品均為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規定的採購協議內容。即便如此,中國仍遠未能達到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所規定的增加採購美國農產品、製成品及能源產品的目標。 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表示,2020年中國依據第一階段貿易承諾所採購的美國商品總額為937億美元,遠低於其1,590億美元的承諾目標,中國官員稱採購承諾未達標的原因在於新冠疫情造成的出貨放緩。此外,雖然2020年美國自中方的進口下降,惟自越南和泰國等其他亞洲國家的進口則呈上升形勢,係因若干在中國境內經營的美資企業為規避關稅而將生產遷出中國。  

A: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於2月10日強調由於就業市場仍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聯準會將繼續藉由低利率和大規模資產購買行動來支持美國經濟發展。 鮑威爾重申,延續寬鬆貨幣政策的立場實為協助經濟復甦至健康狀態的重要因素,在健康的經濟下,人們——尤其是低收入者——將可順利找到工作。此意味在可預見的未來,聯準會可能不會提高利率或放慢購買債券的腳步。 鮑威爾並呼籲各單位均應對經濟發展提供更多財政支持,僅靠貨幣政策尚不足以使就業市場恢復到全面強勁的水平,此需要整體社會的承諾,包括政府和私營部門址須付出努力。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1年2月11日 根據歐盟執委會最新發布冬季經濟預測報告,新冠疫苗推出及大流行相關措施逐步放寬將使斯洛伐克經濟成長於2021年下半年迅速反彈,預期2021年斯國GDP成長4%。 斯洛伐克經濟在2020年第3季出現強勁反彈後,第2波新冠疫情大流行於2020年底前抑制斯國經濟活動,預測2020年GDP較上年衰退5.9%;歐盟執委會預期斯洛伐克經濟於2021年底將達大流行前產出水準,2022年GDP成長將約達5.4%,斯國與馬爾他應於2022年成為歐盟中GDP成長最高國家。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SITA  日期: 2021年2月12日 斯洛伐克接受國家大流行補貼最多之企業包括福斯汽車(1,810萬歐元)、美國鋼鐵(1,780萬歐元)、Stellantis(PSA車廠)及Kia(各550萬歐元)、Schaeffler(軸承製造商,500萬歐元),前10大受援企業除Tatry Mountain Resorts(觀光業,360萬歐元)外,均為汽車及鋼業業。 截至2021年2月1日,斯洛伐克針對受新冠危機影響企業的主要補貼計畫已支付8億6,000萬歐元,計有12萬3,000家公司及獨資經營者獲得支持就業或營業額援助,其中53家取得超過100萬歐元援助,近1,000家獲得超過10萬歐元援助。

A:沙烏地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投資的電商平臺Noon宣佈,提供Noon Daily的生鮮產品運送服務,所有超市販售的產品皆在服務範圍內,顧客可在線上支付並配送到家。   Noon公司成長暨數位策略部主管Maya El-Ayach表示,Noon擁有中東地區最大的「最後一哩運送團隊(last mile fleet)」,未來將持續與賣家密切合作,確保銷售量。   Noon指出,沙烏地新防疫措施促使公司提供100%無接觸服務(contactless service),數據顯示家庭用品、體適能、玩具以及遠距教學相關設備等產品銷售,呈現明顯成長現象。   註:沙烏地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自2021年2月3日上午9時起,禁止14日內去過(含轉機)20個國家旅客入境,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黎巴嫩、土耳其、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愛爾蘭、葡萄牙、瑞士、瑞典、巴西、阿根廷、南非、印度、印尼、巴基斯坦以及日本,並加強防疫措施,包括關閉電影院、室內遊樂場等娛樂活動場所及健身房與體育中心、禁止在餐廳內用餐(可外帶)、清真寺在禮拜時間外關閉(清真室在禮拜結束後10分鐘關閉)、週五禮拜在喚拜前30分鐘才開放進入等。

A:2021年2月12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境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37萬2,073人,當日新增353人(其中利雅德168人、東部省87人、麥加34人以及麥地那14人);死亡人數累計6,424人,當日新增4人。   截至2月12日沙烏地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總檢測量接近1,300萬人次。   由於感染人數持續增加,沙烏地宗教事務部(Ministry of Islamic Affairs)宣佈再關閉8間清真寺(目前境內已有52家清真寺因出現感染病例而關閉)。   另為確保商業公司、商場及餐飲店等場所確實遵守防疫規定,沙烏地吉達省執行4,523次實地察訪(地點包括餐廳、咖啡店、電影院、室內娛樂場所、獨立室內活動中心、購物中心以及婚宴會館等),共查獲168起違規案件及暫時關閉140家商店。

A:2021年2月12日阿富汗民航局(Civil Aviation Authority)發言人Mohammad NaeemSalehi表示,經義大利公司完成可行性評估(feasibility assessment)後,阿國政府規劃在東部塔利班控制(Taliban-dominated)的Logar省(位於首都喀布爾南方45公里處)建造國際機場,盼阿富汗成為連結區域及全球市場的航運中心。   該機場將以國際標準建造,完工後每年可客納1,000萬人次旅客及10萬噸貨櫃,預計建造成本為20億美元。   該國際機場建案最早係在1970年度由時任阿富汗總統Mohammad Daud Khan提出,惟Mohammad總統在1978年政變遭到暗殺後,阿富汗內戰爆發並且遭到外國勢力入侵。   分析師Tameem Bahiss表示,建造國際機場計畫值得嘉許,但Logar位於動盪省份,安全情勢惡化及貪腐情形嚴重,未來將面臨極大挑戰。   阿富汗前政府顧問Torek Farhadi認為,目前即使係高層政府官員基於安全考量仍避免行經Logar,安全問題無法成功說服國際航空公司在該處起降。

A:2021年2月12日阿富汗民航局(Civil Aviation Authority)發言人Mohammad NaeemSalehi表示,經義大利公司完成可行性評估(feasibility assessment)後,阿國政府規劃在東部塔利班控制(Taliban-dominated)的Logar省(位於首都喀布爾南方45公里處)建造國際機場,盼阿富汗成為連結區域及全球市場的航運中心。   該機場將以國際標準建造,完工後每年可客納1,000萬人次旅客及10萬噸貨櫃,預計建造成本為20億美元。   該國際機場建案最早係在1970年度由時任阿富汗總統Mohammad Daud Khan提出,惟Mohammad總統在1978年政變遭到暗殺後,阿富汗內戰爆發並且遭到外國勢力入侵。   分析師Tameem Bahiss表示,建造國際機場計畫值得嘉許,但Logar位於動盪省份,安全情勢惡化及貪腐情形嚴重,未來將面臨極大挑戰。   阿富汗前政府顧問Torek Farhadi認為,目前即使係高層政府官員基於安全考量仍避免行經Logar,安全問題無法成功說服國際航空公司在該處起降。

A:2021年2月11日沙烏地紅海開發公司(The Red Sea Development Company, TRSDC)執行長John Pagano接受沙烏地媒體Arab News訪問,重點摘要如下:   紅海計畫預售屋預計2021年第2季開始銷售,初期數量約300-400戶。 2022年底前有4間旅館及國際機場將開始經營,到2030年紅海計畫完全竣工後,最多將提供8,000個旅館房間及1,300戶住宅。 未來盼每年旅客目標量不超過100萬人次,以提供高品質旅遊渡假經驗並保護當地環境。 TRSDC與美國綠建築協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合作,確保計畫建造過程中自然環境受到最適切的保護。   2021年1月John Pagano同時被任命為Amaala計畫執行長,Amaala係位於沙烏地西岸新未來城(NEOM)吉達之間,佔地4,000平方公里的奢華旅遊計畫。   紅海計畫與Amaala係沙烏地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底下大型開發計畫,目前PIF提供39億美元權益資金(capital equity),已支出金額約10億美元,另沙烏地本土銀行將提供37億美元資金,目前兩個計畫取得資金總額約78億美元,預期未來將有更多來自海內外投資者加入。   沙烏地旅遊部(Ministry of Tourism)盼在2030年吸引沙幣5,000億里雅(折合1,330億美元)資金投資旅遊產業。   利雅德公共管理學院(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法律教授Dr. Osama Ghanem Alobaidy表示,沙烏地刻積極尋求外資、提高中小企業參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以及開發大型建案等,紅海計畫有助沙烏地實現長期發展目標。   註: 1.2017年8月沙烏地阿拉伯王儲兼公共投資基金(PIF)宣布,將進行名為「紅海(the Red Sea)」的國際旅遊提升計畫,該計畫目的在奠定沙烏地成為全球旅遊景點的地位、為私部門創造投資機會、發展沙烏地旅遊產業及保護國家環境與文化遺產。 2.紅海計畫位於紅海岸Umluj及Al-Wajh兩個城市間,涵蓋範圍3.4萬平方公里,位於吉達北方500公里處,介於中東、歐洲、亞洲及非洲交叉路口,該計畫有200公里長海岸線、超過50個擁有珊瑚礁的未開發原始島嶼、歷史遺跡、火山以及自然景觀,第1階段開發預計於2022年結束,整個紅海計畫開案預計2030年竣工。 3.TRSDC係由沙烏地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完全持有的公司;2020年TRSDC發包標案金額約40億美元。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本(110)年2月13日新增1,240例,截至13日晚,累計確診344,803例,死亡4,444例,PCR檢測確診率為6.34%。 報導指出,約旦衛生部表示,鑒於近期約旦PCR檢測陽性率呈現增加趨勢,因此政府決定加強健康預防措施,並將進一步評估約旦是否會受到第二波新冠疫情之影響。 另約旦衛生部表示,約旦政府已簽署多項採購疫苗之協議,確保足以為23%人口提供疫苗,以期接種人數達到300萬人次。截至2月9日申請預約接種新冠疫苗約旦公民、在約外籍人士總數達40萬。惟在收到接種通知者中,約20%放棄接種,據悉係對中國國藥公司提供之疫苗安全性及有效性有疑慮所致。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工業、貿易暨供應部長Maha Al Ali與伊拉克工業暨礦業部長Manhal-Aziz於本(110)年2月13日在安曼舉行會談,就加強兩國在貿易與投資各個領域經濟合作。約旦工業、貿易暨供應部次長Yousef Shamali、伊拉克駐約旦大使Haider Athari等均與會。 報導指出,伊拉克代表團此次訪問約旦,係回應約旦總理兼國防部長Bisher Al Khasawneh近期率團訪問巴格達之後續回訪,主要目的為審視雙方貿易與經濟合作領域進展、約旦-伊拉克-埃及三方專案及藥品、農藥、殺蟲劑與獸藥等部門之發展。 約旦工業、貿易暨供應部長Maha Al Ali強調,雙邊關係由於兩國領導人之遠見及推動,約旦渴望與伊拉克發展經濟合作,積極發揮雙方潛力,為私營部門提供貿易與投資濟機會,深化雙邊經貿關係。伊拉克A部長表示,伊拉克有興趣加強與約旦之經濟合作,消除與貿易有關之障礙,並鼓勵私營部門在具利基之領域設立投資專案。 報導續指出,約伊兩國部長並與約旦商工會及伊拉克在約旦投資廠商代表會晤,包括約旦商業總會主席Nael Kabariti、約旦工業總會主席Fathi Jaghbir、約旦製藥商協會代表、伊拉克商業理事會主席Majed Saadi及兩國企業家及投資者代表等。約旦商業總會主席Nael Kabariti表示,約旦與伊拉克在若干領域擁有推動經濟整合之關鍵元素,惟仍需雙方政府與私部門持續交流推動。約旦工業總會主席Fathi Jaghbir指出,約旦多年來與伊拉克建立經濟夥伴關係,盼就未來可能面臨貿易限制之障礙,提出解決之道。 查約旦與伊拉克在能源、農業、衛生、教育、貿易等領域均簽定若干合作協定,以推動雙方合作。去(109)年約伊兩國貿易額達4.483億約幣(6.33億美元)。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1年2月12日 斯洛伐克統計局表示,2020年12月斯國幾乎所有行業平均名目薪資較去年同期增加,僅住宿方面下降。 2020年12月斯洛伐克平均月薪增加最多的為零售業(+8.5%,877歐元)、批發業(+8%,1,271歐元)、營建業(+6.1%,833歐元)、資通訊業(+5.8%,2,281歐元)、工業製造(+4.3%,1,282歐元)、運輸及倉儲(+3.2%,1,138歐元)、特定市場服務(+2.4%、1,149歐元)、汽車銷售及維修(+0.6%,1,125歐元) 。 住宿服務業名目薪資下降10.4%(738歐元),自2019年12月起,餐廳及酒吧薪資維持不變(544歐元)。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1年2月12日 斯洛伐克統計局表示,2020年12月斯國幾乎所有行業就業人數下降,僅特定市場服務及資訊服務兩個行業較去年同期增加。 2020年12月斯洛伐克特定市場服務就業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1.5%,資通訊業就業人數年增1.1%。 2020年12月斯國就業人數減少幅度最多的再次為住宿業(年減25.6%),就業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的尚有餐廳及酒吧(-11.6%)、營建業(-7.7%)、工業(-5.6%)、批發業(-5.2%)、零售業(-3.1%)、運輸及倉儲(-3%)、汽車銷售及維修(-1.1%)。 2020年整年平均就業率較2019年增加的僅為資通訊業(+3%)。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