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瑞士Straumann牙科技術集團,2月16日公布2020年營業數據顯示,全年營業額為14.3億瑞士法郎,較上年減少10.7%。淨利潤為9,200萬瑞士法郎,而2019年淨利潤為3.08億瑞士法郎。   其業績衰退原因為第2季起全球許多牙醫診所陸續暫停營業,因此產品需求銳減,而年底所有地區銷售額皆開始成長。該集團首席執行長Guillaume Daniellot預測2021年營業額將會成長近10%。     資料來源:瑞士琉森報(Luzerner Zeitung) 日期:2021年2月16日

A:依據瑞士訊社(SDA) 2月16日新聞報導,瑞士嘉能可(Glencore)礦業集團2020年營業額為1,423.4億美元,較上年減少34%。調整後之營業利潤EBITDA為116億美元,與上年無異。股東將獲得每股12美分之股息。   其業績衰退原因為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礦場暫停運作產量減少及商品價格下跌。Glencore表示日後將向低碳經濟轉型,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放目標。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 日期:2021年2月16日

A:土耳其國家通訊社Anadolu Agency報導,根據土耳其中央銀行統計,土耳其去(2020)年12月經常帳赤字較2019年同期增加4.73億美元至32億美元,另全年經常帳赤字達367億美元。   土耳其央行指出,去年12月服務盈餘減少11.6億美元至6.44億美元,另二次所得盈餘減少1.68億美元至0.8億美元,造成12月經常帳赤字擴大。   土耳其去年12月扣除黃金及能源之經常帳盈餘達9.4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盈餘15.8億美元下滑;另服務項下之旅遊淨收入較2019年同期減少4.95億美元至6.17億美元,貨品流出(國際收支定義之對外貿易赤字)減少3.29億美元至33億美元,另直接投資淨流入達8.36億美元。   土耳其國家通訊社前於本(2021)年2月初對13位經濟學家進行問卷調查,渠等預測去年12月經常帳赤字約36億美元,另全年赤字為390億美元,介於378億至413億美元之間。   土耳其央行指出,2019年經常帳餘額經修訂為盈餘67.6億美元,去年因新冠病毒疫情使對外貿易赤字擴大、服務收入及初次所得減少,致經常帳赤字增加。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BMWi) 文號:1104020032號   德國經濟部長Altmaier日前參加以《Building the Future》(建設未來)為主題之建築日線上會議,會議中除了介紹建築部門方案及實施外,並與能源轉型活動參與者討論建築部門的未來。德國能源暨氣候政策目標雄大,至2050年的建築物存量應為氣候中性。能源轉型需要開放的技術途徑、可負擔性及接納性。未來的能源系統將與今日有根本上的不同,以高水準的供應安全、無碳、有效的氣候保護措施及經濟上可行的能源供應為框架基礎。能源轉型持續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德國仍維持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工業地位。   A部長表示,建築部門是能源轉型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立法會期,德國會採取許多促進能源效率及氣候保護的措施。2021年德國擬撥款近60億歐元,補助新的聯邦住房及暖氣現代化設施。這將有利於氣候及經濟,爰當地工匠可具體投資於建築效能。與以前的研究相比,到2030年省下的二氧化碳量將翻升一倍,達到1,400萬噸,為實現氣候目標的重要貢獻。   此次建築日線上會議參與者亦有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次長Andreas Feicht、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董事Dr. Ingrid Hengster、德國經濟暨出口管制局(BAFA)局長Torsten Safarik,以及德國房地產、營建暨手工業代表等多人。   由於融資條件的改善,德國經能部建築節能方案的申請總數從2019年起幾乎增加一倍,從2019年的32萬6,000件到60萬件,在可再生能源暖氣系統安裝應用的開發推動下,德國經濟暨出口管制局(BAFA)實施的部分方案,也從2019年約7萬6,000件申請增加至2020年的28萬件。近三分之二的申請是以修繕為名提出。提供燃油暖氣汰換補助金亦產生影響,計有11萬份申請汰換為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之暖氣系統。在資助的暖氣技術方面,以熱泵的14萬4,000件申請最多,其次是生質能源設備(9萬6,000件)、太陽能熱能(5萬8,000件)及天然氣混合加熱(3萬7,000件)。   在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的CO2建築修繕方案中,針對進行徹底翻修為節能建築的同意案件在2020年幾乎增加一倍,達2萬件(2019年:1萬1,000);獲批准的單一措施增加到10萬5,000件(2019年:8萬1,000)。資助的新建築專案也顯著增加至9萬3 000件(2019年:4萬4,000)。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文號:1104020036號   2020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資料,2020年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額達5,860億歐元,與美國的貿易額為5,550億歐元。儘管爆發新冠危機,但歐盟去年與中國的貿易額再次提高。根據歐盟統計局的資料,歐盟對中國出口增長2.2%,達到2,025億歐元。從中國的進口增長5.6%,達到3,835億歐元。   由於成功遏制病毒的傳播,中國經濟從新冠危機中復甦的速度比美國快得多。此外,美國前總統Donald Trump不僅對中國施加懲罰性關稅,也對從歐盟進口的某些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歐盟隨後施加數十億元的報復關稅。鑒此,2020年歐盟對美國的出口下降8.2%,降至3,530億歐元。同時,從美國的進口也衰退13.2%,至2,020億歐元。   歐盟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與前一年相比幾乎維持不變,約1,510億歐元。整體而言,新冠危機給歐盟外貿留下深刻的印記。2020年歐盟27個成員國對國外出口價值1兆9,300億歐元的商品,較2019年相比減少9.4%。進口衰退11.6%,至1兆7,100億歐元。   自英國脫歐後,歐盟與英國的貿易也大幅下降。儘管英國在2020年底之前仍是歐盟市場及關稅同盟的成員,但進、出口均下降13%左右。英國以近4,450億歐元成為2020年僅次於中國及美國的歐盟第三大貿易夥伴,排名領先瑞士、俄羅斯及土耳其。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依據西班牙農產食品合作社(Cooperativa Agro-alimentarias) 及西班牙橄欖加工出口協會(Asociación Española de Exportadores e Industriales de Aceitunas de Mesa, Asemesa)資料顯示,美國為報復歐洲補助空中巴士(Airbus)案,於2019年10月將西班牙綠橄欖及橄欖油之關稅提高至25%,由於前述措施,2020年西國銷售至美國之瓶裝橄欖油數量較2019年減少80.9%,而在此之前,美國於2018年即對西國黑橄欖之關稅提高至35%。 2019年西國瓶裝橄欖油在美之銷售量為7萬2,331.76公噸,2020年銷售量則下滑至1萬3,832.01公噸;此外,2020年1-11月西國食用之綠橄欖銷美國數量為3萬7,100公噸,較2019年同期之4萬9,400公噸減少25%,金額則由1億3,550萬歐元降為1億2,100萬歐元,減少10.7%。就黑橄欖而言,西國出口約33萬公噸,約占總量之70%,美國市場占西國出口之22%,由於提高關稅,西國之黑橄欖於美國市場之占有率減少60%;西國之橄欖油工業因美國提高關稅總計損失1億2,200萬歐元。2020年未被美國提高關稅之葡萄牙銷往美國瓶裝橄欖油則自2019年之3,651公噸增加至3萬4,693.87公噸,成長850.2%,而突尼西亞則自6,773.35公噸增加為5萬2,835.80公噸,成長680.1%。 西班牙橄欖油及橄欖油渣工業暨出口商協會(Asociación Española de la Industria y Comercio Exportadora de Aceite de Olivo y Aceite de Orujo de Oliva, Asoliva)指出,美國僅對西班牙提高橄欖油及葡萄酒關稅,並未影響法國、突尼西亞及義大利等國,惟因係針對西班牙之產品,爰前述國家亦無法購買西國橄欖油裝瓶後再出口至美國,此對西國可謂雙重之傷害(doble prejuicio)。西班牙農業青年協會(Asociación Agraria de Jóvenes Agricultores, Asaja)則表示,因美國對西國提高橄欖油關稅獲利之國家尚有摩洛哥,爰西國刻正尋找如中國或澳洲等新市場。Asoliva及Asemesa則均要求西國政府應加速與美國拜登總統政府之談判。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巴塞隆納「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MWC)之主辦單位「行動通訊協會」(GSMA) 執行長John Hoffman於本月12日宣布, MWC決定於2021年6月28日至7月1日以實體方式舉辦展會,惟將採取嚴格防疫措施及限制參觀人數;西班牙中央政府及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也證實該聲明。實際上,目前廠商報名參與數量仍不足,旅館及旅行社亦尚未收到參展者之預約住宿與預定機票,且仍欠缺展覽行程規劃;尤其,目前西班牙新冠肺炎(COVID-19)傳染人數仍居高不下,該展將可能被迫延期或採以虛擬方式舉行,甚至亦可能取消。 巴塞隆納會展中心(Fira Barcelona)為MWC保留之展覽空間10萬平方公尺中,20%仍未被預定,僅第2及第3展館已被電信大廠預訂,包括西國電信營運商西班牙電信(Telefónica)、英國沃達豐(Vodafone)、法國Orange電信、設備及網路製造商華為(Huawei)、三星(Samsung)、中興(ZTE)、聯想(Lenovo)、諾基亞(Nokia)、惠普(HP)、英特爾(Intel)及微軟(Microsoft)等;惟第4館至第8館仍有許多空缺,以西班牙館為例,2020年有65家廠商報名參展,2021年恐僅48家。儘管若干廠商已報名參加2021年MWC展,惟仍私下表示,在移動限制未取消及仍有疫情情形下,2021年MWC展會恐僅能以純視訊方式舉辦。 事實上,本年另一個重要性僅次於MWC之美國拉斯維加斯(Las Vegas) 「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於2020年秋季即預定於2021年舉辦實體展,惟因疫情因素改為於1月11日至14日間以虛擬視訊展方式舉辦,惟參展情形亦不如預期,參加虛擬展廠商自原4,000家減少至1,800家,線上參觀人數亦較2020年實體展之1萬7,000人降至僅約1萬人。

A:西班牙Cinco Días日報報導,Google將於2025年之前在西班牙投資5億3,624萬歐元(6億5,000萬美元)以加速數位轉型,其中將在馬拉加(Málaga)成立網路安全卓越中心。該公司指出,前述中心占地將為2,500平方公尺,預計提供網路安全育成、演講場所、工廠、訓練及數位轉型產品研發等。 Google於5年內將與西國Telefónica公司在西班牙成立首個雲端服務,安裝首條西班牙與美國及與英國之海底網路電纜。谷歌西班牙及葡萄牙總經理Fuencisla Clemares表示,在當前非常局勢下,亟需公私合作創新,將協助微中小企業及個人儘速資訊數位化,以因應多變的環境。 Google在疫情期間與全球各國政府合作,以協助因應疫情,其中在西班牙與衛生部、經濟暨數位轉型部合作,提供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資訊。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2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35/P200號(商情文號:第 135 號) 商情本文: 英國曾在2020年夏季因新冠疫情感染案例下降,日常生活短暫恢復正常,英國的電力供應卻出現異常的情況,在該短期間的2個月內沒有燃燒任何煤炭,4大主要燃煤電廠停擺,為英國自1882年以來首次發生。 自1990年以來,消除燃煤發電站已幫助英國減少其碳排放量,比任何其他先進國家都快。根據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統計,英國碳排放已下降44%;相比之下,德國碳排放減少29%,該國電力能源仍有24%來自煤炭燃燒。美國、日本與澳洲等已開發國家的碳排放量則顯示持平或是略為上升。   今年英國將於格拉斯哥舉行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遷會議,政府積極推動綠能科技發展,更在綠色工業革命10大計畫下,將在潔淨能源工廠發展投注120億英鎊。然而,相關研究顯示英國欲達零碳排放目標仍有更棘手的問題在眼前。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為減少碳排放的提倡先驅,當政時期便極力稍弱碳排放嚴重的行業。另外,由於天然氣產生的二氧化碳約為煤炭產生的50%,在英國能源產業私有化和北海石油與天然氣的開採發展,進一步削弱煤炭工業,更出現天然氣取代煤炭燃燒的現象。英國在2008年通過《氣候變遷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針對減少碳排放量立法的國家。2013年,保守黨政府還推出電力行業的「碳稅」,使煤炭燃燒承受雙倍打擊,失去競爭力。2015年,煤炭生產的電能約佔英國的25%,現在則佔不到2%。然而,淨零排放綠色目標在政治上卻常出現不同聲音,如保守黨政府在2015年取消使所有新屋實現「碳中和」的計畫。另外自2010年以來,政府凍結鼓勵電動車的「燃油稅」減免。近日,財政部長Rishi Sunak預計提高燃油稅的計畫也遭同黨反對。 隨著離岸風電場成本下降,天然氣產業投資也開始緊縮。在政府最新減少碳排放政策中,由《氣候變遷法案》組成的獨立機構——氣候變遷委員會表示,英國應在2035年前逐步淘汰天然氣發電廠。此舉改變天然氣發電廠的未來。曾經計劃在約克郡建造歐洲最大的天然氣發電站的Drax電力公司正在重新評估。 零碳電力是最終目的,但過程中需要使其他經濟部門踏出脫碳的歩伐,例如供熱和交通運輸,所以供熱系統的燃氣鍋爐,必須由燃氣鍋爐取代,交通運輸的內燃機,需由電動機取代,但英國尚未在其他經濟部門踏出脫碳的腳歩。在1990年至2019年期間,英國發電廠碳排放量雖下跌66%,然而比起當今占有碳排放最大領域的交通運輸,其碳排放僅減少5%。另外,房屋建築是目前碳排放占第二大領域,主要係房屋建築要保溫,通常是通過燃燒氣體來加熱散熱器中的水而產生的。 熱能電氣化與交通運輸的改革要比再生能源發電更難。研究顯示,高能量密度的氣體要比仰賴電力的發熱設備更容易使房屋溫暖;淘汰傳統暖氣設備將使每戶家庭花費數萬英鎊。據統計,英國更是世界上擁有最大與最廣泛的天然氣基礎設施的國家之一;2900萬戶房屋中便有85%使用燃氣鍋爐供暖。另外,交通改革方面也有類似問題,如英國城市偏於古老,街道小且曲折,尋找電動車充電站的空間顯得棘手。而為了在供熱和運輸方面進行改革進而減少碳排放,政策與市場機制決策都必須深入消費者日常抉擇中,如鼓勵消費者淘汰傳統汽柴油車而改用相對昂貴的電動車。因此,若英國無法實質解決供熱和交通運輸在碳排放上帶來的挑戰,英國便無法真正落實法定脫碳目標。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2017年預測,英國與2030年的脫碳目標相差8%,而2018年再次統計的結果卻顯示此差距上升至10%,供熱與交能運輸便是其後主因。  

A:西班牙Cinco Días日報報導,英國BP公司持續經營西班牙再生能源市場,頃透過其子公司Lightsource BP公司購買西班牙Asterion Energies集團之Iberia Solar公司之845兆瓦(MW)太陽能廠。在BP取得本案後,該公司在西班牙之太陽能電廠規模將達2.25吉瓦(GW)。據悉Iberia Solar和Lightsource BP將在卡斯提爾-拉曼查(Castilla la Mancha)自治區及卡斯提爾-里昂(Castilla y León)自治區等地進行5項太陽能合作案。Lightsource BP後續將開發前述太陽能電廠案,並於2022年開始進行興建工程。 該公司於2019年透過取得Forestalia公司之250兆瓦(MW)太陽能電廠及位於特魯埃爾(Teruel)之100兆瓦(MW)太陽能電廠,開始在西班牙經營再生能源市場。此外,Lightsource BP日前購買RIC Energy公司的1.06吉瓦(GW)太陽能電廠及該公司頃得標之12年於西班牙供電合約,爰於2021年第1季將可提供1.9吉瓦(GW)之太陽能發電量。

A:依據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報導,歐盟執委會公布之冬季預測報告指出,受到新冠肺炎(COVIF-19)疫情惡化及疫苗生產不足影響,歐盟將2021年葡萄牙經濟成長率自先前預測之5.4%下修至4.1%,在歐元區經濟成長中排名第5位,惟該預測值仍低於2020年10月時葡國政府預測之5.4%。 歐盟預測2021年第1季葡萄牙經濟成長為-2.1%,第2季開始經濟可望邁向復甦,夏季觀光業活動會較為活躍,惟僅限於歐盟境內之旅遊。儘管歐盟認為葡萄牙經濟成長可於2022年年底前回復至疫情之前,惟由於葡萄牙經濟相當依賴國際觀光客,爰葡國經濟成長是否達成目標仍充滿變數。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2月1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36/P200號(商情文號:第 136 號) 商情本文: 上個月愛爾蘭政府發現,農業部核發的植木許可證中僅有15%為種植目的,其餘85%皆被使用於伐木和修路用途。政府為避免林木大量砍伐而暫緩核發許可證,導致植木許可證的取得出現2年之遲緩。林木種植業者None So Hardy公司總經理Teige Ryan因此提出警告,延緩植木許可證將威脅林木業發展遠景,該產業提供愛爾蘭農村地區約1萬2000人就業機會。渠認為,為防止樹木砍伐而積壓植木許可,是政府犧牲植樹造林的其他同行之努力的行為。報導指出,政府預計每年有8000公頃的植樹造林面積,而統計顯示2018年為4200公頃,2019年為3400公頃,去年僅有2300公頃。 None So Hardy公司為愛爾蘭境內領先發展的私營種植場,供應高達95%市場需求,在Wicklow和Wexford地區設有3個工廠,共有85名工人。近年來,該公司已為愛爾蘭種植高達4300萬棵本土闊葉林,為政府欲加強種植的林木品種。該公司更向蘇格蘭出口樹木,去年在蘇格蘭植木面積高達1萬1000公頃。強調若無蘇格蘭業務,公司將面臨瓶頸。而蘇格蘭植木面積從2017年的4700公頃已大幅增加,並預測此一趨勢將在愛爾蘭林木種植業本土受創繼續成長。愛爾蘭業界同行Western Forestry Co-op執行長Marina Conway也指出,愛爾蘭地區的林木業已經出現崩潰現象。  

A:各州州長同意將國家緊急狀態再延長14天, 捷克內政部長Jan Hamáček(CSSD黨)表示當務之急是讓學童重返校園。 摩拉維亞-西里西亞州州長Ivo Vondrák(ANO黨)指出 “今天所有州長均同意延長國家緊急狀態,這也是目前處理國家危機的唯一解決辦法。” 各市市長已公佈了州長要求新緊急狀態的前提條件如下: •取消21點後宵禁政策 •取消公務部門辦公時間限制 •在特定條件下准許服務業營業 •僅能單一民眾停留在收銀櫃檯,保持每15平方公尺一名顧客,顧客和店員均得配戴FFP2防護口罩 •重新營業–顧客須配戴FFP2防護口罩或醫療用口罩 •重新開放美術館、博物館、展覽館–入場人數限制為最大人數的50%,參觀民眾須強制配戴FFP2防護口罩 •工作地點均強制配戴FFP2防護口罩,公司實行強制性新冠檢測 •加速通過疫情防控法規 •籌備讓學童能重返校園    

A:出處:Dutch News , 2021/02/16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0年荷蘭經濟衰退3.8% 荷蘭中央統計局(CBS)日前報導,2020年荷蘭經濟衰退3.8%,為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衰幅。 CBS指出,共有57,000個工作被裁減,亦為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高記錄之一,而CBS經濟學家Peter Hein van Mulligen於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若非政府於疫情期間實施的一系列紓困措施,被裁掉的工作應該更多。 2020年荷蘭消費者支出下降6.6%,亦為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衰幅,原因是人們花錢的機會減少,例如外出就餐、參加文化和體育活動等。與此同時,消費者用於家具和DIY商店的支出劇增,而桌遊製造商營收亦創新高。此外,國民儲蓄亦增加近600億歐元,為2019年的1倍。 Van Mulligen表示,2020年歐洲國家的情況各異,例如德國經濟衰退5%,而英國則更衰退10%,原因之一是各國政府實施的新冠疫情封鎖措施不同,例如比利時在疫情高峰時期關閉所有的商店,甚至連建築業也被迫關閉,但荷蘭的商店仍可繼續營業,建築業則完全不受影響。 歐盟執委會於上週表示,2021年荷蘭經濟將僅成長1.8%,成長幅度在19個歐元區國家中最低,但執委會的預估數據主要是根據成員國的疫苗接種率及放寬新冠病毒管制措施的速度。執委會曾預估2020年荷蘭經濟衰退4.1%,歐元區將平均衰退6.8%。      

A:出處:NL Times, 2021/02/16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海牙法院裁定必須立刻取消宵禁 荷蘭時報NLTimes報導,2月16日海牙法院針對反新冠病毒運動組織Viruswaarheid提起的訴訟作出裁定:必須立刻取消2021年1月23日開始實施的宵禁。 法院指出,宵禁對人民行動自由、集會自由和隱私權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實施宵禁必須建立在良好的法律基礎上。政府實施宵禁的依據是公民權利法中的緊急狀況。然而,緊急狀況是指如「潰堤」這樣的突發事件,而政府實施宵禁前,就已經進行了討論,顯然不符合緊急情況條件。 荷蘭總理Rutte於16日下午召開緊急記者會表示,取消宵禁將對目前的防疫措施造成嚴重的影響,荷蘭政府已提起上訴,渠並呼籲人民繼續遵守宵禁的規定。 荷蘭現行的宵禁於2021年1月23日開始實施,原定於2月10日結束,但日前已延長至3月3日早上4點30分。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本(110)年2月15日報導,根據電子會員卡收納平台觀測站(Stocard Observatory)所蒐集義國冬季銷售表現之數據顯示,本年1月9日星期六係消費最高日,該日較當月其他日子相較增加30%,此外,本年首月若與冬季銷售開始前一周相比,實體商店之購買率即增加7%,銷售額亦成長5%,其中又以家具、服裝、運動及藥品類之銷售額出現明顯增長,而DIY、寵物及兒童類別之商品亦受消費者青睞。 Stocard Italia地區經理Valeria Santoro表示,幾乎所有產品類別之銷售均出現成長,其中「家具」類別排名第一成長達39%, 推論可能係因疫情關係,導致人們須在家中渡過大量時間所造成之後疫情現象,其次為「服飾」業別增加27%,兩者皆顯示人們希望回歸日常生活之願望,此外,「運動」類產品之消費亦上升24%,證明自首次封城經驗後,諸多義大利人亦開始出現在家健身之需求。 調查中亦顯示,餐飲業相關之消費則持續減少,去(109)年12月份雖成長達37%,到本年1月份卻因須配合防疫,限縮營業時間後僅增加12%。最後,出版業亦僅些微成長2%,與聖誕節期間,該業別高達71%成長之表現有雲泥之別。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及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1年2月15日   史國主流平面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及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2)月15日分別以「史瓦帝尼出口衰退15%」(Eswatini exports down by 15%)及「史瓦帝尼出口減少15.1%至20.42億史鍰」(Exports fall by 15.1 per cent to E2.042bn)為題,報導史國本年首(1)月貿易赤字突增至4.728億史鍰,遠高於上(12)月貿易赤字730萬史鍰。   史國中央銀行表示,1月造成高額貿易赤字之原因包括:1月份出口受連續假日影響,導致出口收入銳減15.1%,約20.42億史鍰;另在進口方面,因武漢肺炎第二波疫情造成衛生醫療所需之進口設備激增所致,進口金額達25.15億史鍰,不僅較上(12)月增加4.2%,亦較上(2020)年同期增加33.5%;爰導致貿易逆差金額擴大。   在產品方面,1月濃縮軟飲料出口9.22億史鍰,較上月減少32.7%,較上年同期減少5.8%;糖類產品出口4.886億史鍰,較上月增加32.9%,較上年同期減少12.8%;紡織品及成衣之出口2.495億史鍰,較上月增加1.6%,較去年同期增加7.4%;木材及木製品出口達1.457億史鍰,較上月增加22.8%,較去年同期增加22.0%。依據史國中央銀行統計,上述出口產品占出口總額之88.4%。   至於本年1月進口金額激增之原因,係1月份進口醫療或外科手術器材大幅增加至6.793億史鍰,約占進口總額27%;該等產品項目過去從未超過4,500萬史鍰。其他進口產品,燃料及電力進口約2.98億史鍰,較上月減少8.6%,較上年同期減少20.8%;紡織品及成衣進口約2.25億史鍰,較上月減少3.2%,較上年同期增加43.9%。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本(110)年2月15日報導,因受全球疫情嚴重蔓延之影響,經濟活動受到極大限縮,為協助企業及人民渡過難關,義國政府去(109)年推出高達1,080億歐元的各式補貼政策,將公共債務推上前所未有之空前高峰。 據義國央行(Banca d’Italia)最新數據顯示,至去年12月31日止,義國債務共達2兆5,693億歐元,占GDP 157.5%,較前(108)年一舉增加近1,600億歐元,占GDP比亦爆增22.8%(134.7%)。若依義國國家統計局(ISTAT)每年1月1日之人口總數計算,2020年每位義國人揹負4,3078歐元之債務,較2019年之4,0288歐元多出近2,800歐元。

A:根據奧國媒體「標準報」(der Standard)本(2021)年2月15日報導,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日前宣布將投資2,500萬歐元,在維也納近郊Schwechat煉油廠旁興建氫氣電解廠,預計於2023下半年完工,年產氫氣達1,500噸。 。 OMV董事Thomas Gangl表示,上述2,500萬歐元投資由奧政府「社區信貸銀行」(Kommunalkredit)及OMV各出資1,000萬歐元,另500萬歐元則由奧國政府成立之「氣候暨能源基金」(Klien)以及奧國數位經濟部補貼。 本案之氫氣電解廠係OMV為未來運輸工具之新能源作「超前佈署」,目標市場為使用氫氣為動能之巴士、大卡車,甚至小型航空器等。惟鑒於目前奧國使用氫氣作動能之運輸工具為數不多,因此電解廠完工後,將先以供應OMV煉油廠發電,及Schwechat石化園區其他企業所需為主,其他交通工具為輔。  

A:根據奧國媒體「新聞報」(die Presse)本(2021)年2月16日報導,奧地利智慧交通系統供應商Kapsch TrafficCom日前公布2020/21年前3季會計年度財報(2020年4/1日至2020年12/31日),營收自2019/2020同期之5億4,550歐元減少至3億8,450萬歐元(衰退幅度近30%),而稅前營利(EBIT)則自770萬歐元銳減為虧損8,900萬歐元。 Kapsch TrafficCom首席執行長Georg Kapsch指出,出現上述重大虧損主因包括: 1、    德國高速公路小型車收費系統解約案。2019年中歐洲法院判決德國政府擬實施之收費案敗訴,德方提前解約對Kapsch TrafficCom造成損失。 2、    捷克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營運合約到期不再續約。 Kapsch TrafficCom總部位於維也納,為Kapsch AG集團3大子公司之一,在全球30餘國(地區)設有分公司(包括台灣)。該公司於2007年於維也納證券交易所上市,員工約5,100名。主要業務為提供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電子收費系統解決方案以及營運管理等。 Kapsch集團旗下另外兩大子公司為: 1、    Kapsch BusinessCom:提供電信及網絡領域之硬體設備、架設系統及服務等解決方案及營運商。 2、    Kapsch CarrierCom:提供鐵路運營商、城市交通智慧管理解決方案(包括無線通訊系統)。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