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美國商業部本(17)日公布本年1月零售及食品服務銷售報告,零售銷售為5,682億美元,較上(12)月增長5.3%,係連續3個月來縮減後首次增加,為去(2020)年6月以來最強勁成長,各種銷售類別均增長,其中電子與家電(+14.7%)、家具與家用品(+12%)、電商(+11%)成長幅度最大,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館與酒吧亦增長+6.9%。 專家表示銷售成長動力,主要來自美政府去年底新一輪紓困方案,開始發放600美元的個人直接紓困支票,有效刺激民眾支出,強調隨著新冠疫苗普遍施打及新冠疫情趨緩,今年下半年經濟將復甦成長。另美國會正協商規模1.9兆美元的紓困方案,其中包括1,400美元個人直接紓困支票,倘成功通過將進一步擴大民眾消費意願,帶動零售銷售。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及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2021年2月17日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及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2)月17日分別以「參加臺灣展覽創造1,700萬史鍰貿易額」(Taiwan exhibitions yield E17m trade deals)及「史國當地公司獲邀在臺展示商品」(Local companies invited to exhibit goods in Taiwan)為題,報導史國投資促進局與我外貿協會本(110)年將再度合作,協助史國廠商在臺參加多項產品實體展,有效協助史國業者拓展臺灣市場,鼓勵史國業者踴躍參加。 該報導指出EIPA將協助廠商參加本年上半年3項貿易展,包括本年4月22日至25日舉行之國際禮品展、6月3日至26日舉行之台北美食展以及7月初之國際美容展。上年6月至12月期間,史國業者參加在臺舉行之4場貿易展覽活動,參展史國業者包括9家食品及飲料廠商及8家手工藝品業者,藉由該等展覽向臺灣及亞洲買主推廣史國在地商品。該等展覽促使史國本地公司受益良多,展覽期間與多家公司達成約110萬美元(約1,700萬史鍰)之訂單合約。本年將參加更多項貿易展,並將隨展覽之日期時間確認後公告。 史國EIPA 貿易主管Bongani Ntshangase表示,協助史國業者拓銷臺灣市場係依據2018年臺史兩國簽署之經濟合作協議(ECA),推動深化臺史貿易緊密合作關係之任務。因世界各地之消費者及經銷商多透過展覽活動尋找並採購獨特商品,因此,透過國際貿易展覽係史國企業打入全球市場之最佳途徑,且該等展覽亦為史國締造出口機會,加強史國對外拓銷之願景。由於目前武漢肺炎疫情對旅行之限制,業者可隨虛擬展覽及電子商務平台之不同國際展覽方式拓銷(包括史國虛擬展覽平臺BuyEswatini.com及EswatiniTradePortal.com),且更具成本效益。史國企業目前雖無法赴臺出席外貿協會之實體展,惟EIPA將協助該等公司之展品運送至臺灣參加與消費者及客戶互動之實體展覽。
A:奧克蘭港宣布,全球領先的航運和物流公司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正式開通其第一條連接屋崙和亞洲,也是連接中國和奧克蘭的直達貨運航線服務。首個貨運船隻AFRICA FOUR號上周已抵達。 奧克蘭港海事總監布蘭德斯(Bryan Brandes)說,新航線開闢意味著很多可能性,客戶可以通過首航大大縮減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運輸時間,也可以利用奧克蘭的鐵路網絡,將貨物送達美國內陸。 這條貨運航線,每周一次,將中國的上海、深圳鹽田和台灣高雄港與奧克蘭連接起來。航線的船舶將從亞洲直航奧克蘭港,然後停靠西雅圖,再返回亞洲。奧克蘭成為新航線在美國的首站,奧克蘭港稱之為「金門大橋服務計畫」(Golden Gate Bridge Service)。新航線有望增加奧克蘭的集裝箱貨運量。 航線內運營的船隻規模,可容納5000到6000個20呎的集裝箱。中轉時間上,深圳鹽田至奧克蘭12天,上海至奧克蘭17天,奧克蘭至台灣高雄19天。 奧克蘭港表示,首站服務預計也將增加港口的鐵路貨物運輸量。以芝加哥或孟菲斯等內陸目的地為目的地的進口貨物,通常在西海岸卸貨並通過鐵路運輸。由於鐵路增加了運輸時間,首站服務至關重要,奧克蘭港有充足的鐵路運力來運輸內陸貨物。 奧克蘭港的首站服務是對美國電子商務顯著增長的回應,分銷商將倉庫設在港口附近,以接觸西部各州的線上托運人,而「金門大橋服務計畫」將為線上零售商提供巨大價值,因為他們的貨物可以在船舶停靠的美國首站卸貨。 奧克蘭市長薛麗比(Libby Schaaf)對新貨運航線的開通表示祝賀。她表示,這項服務標誌著奧克蘭港在全球貨物運輸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對奧克蘭和整個地區來說,意味著經濟機會。 達飛海運集團美國和北美總裁阿爾德里奇(Ed Aldridge)表示,集團很高興推出這項金門大橋服務,因為正在尋求新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快速的運輸時間和高效的內陸目的地。集團期待與奧克蘭港緊密合作,幫助客戶提高貨物進入市場的速度,為供應鏈注入更多的一條龍服務機會。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非牟利矽谷智庫「矽谷合資」(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16日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2020年矽谷的失業情況非常嚴重,超過2000年網絡泡沫期間的情況,總體就業人數下降9%,社區基礎服務工作包括零售、餐飲服務、旅館酒店、娛樂、交通和個人服務,總體下降 15.4%。 與一般工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科技公司包括創新、信息產品、資訊服務、計算機硬軟體等,在矽谷的工作職位總數增加了1.8%。 「矽谷合資」總裁柯考克(Russell Cockcock)對此指出:「我們有一個關於兩個經濟體的故事,和兩個不同的故事。」他說,新冠疫情對基本服務業是個「大屠殺」,消減了服務業並導致經濟下滑;而科技業則沒有錯過任何機會,在疫情流行期間,對科技服務的需求快速增加。 柯考克稱,因為越來越多在家工作的人,以及所有學生都要在家利用遠端會議、遠距上課系統,如總部在聖荷西的 Zoom 線上服務,使得多家矽谷科技公司增加就業機會,雖然增加速度低於美國和世界其它地區。 報告同時指出,由於新冠疫情使許多科技員工可以遠距上班,導致一些員工搬到別的地方,反而成為其它地區的科技公司職位增長比矽谷快。報告指出,2018年矽谷15家最大的科技公司在灣區擁有28%的職位,2019年和2020年分別下降到26%和24%。 在基本服務業方面,該報告指出由於酒店、旅館、餐飲業的低迷,使各城巿的收入銳減,威脅各城巿機構的預算。報告發現,矽谷城巿收入平均下降5%,各地方政府的稅收造成超過1億元的損失。 目前某些經濟領域形勢嚴峻,也不能預期幾時好轉,但矽谷合資認為,反彈可能會很快,雖然無法提供時間框架,強調經濟復甦會非常巨大。 https://www.singtaousa.com/
A:資料來源:彭博社 根據彭博社於本(2021)年2月16日引用金融時報報導,中國繼在今年1月頒布新規限制稀土出口,擬將此策略延續阻斷美國稀土,藉以制約依賴中國稀土原料的美國軍工業。 稀土對美國國防供應商生產F-35戰鬥機和先進武器等相當重要,稀土也運用在iPhone等智慧手機、風力渦輪機、導彈等各種產品以及為提煉原油的燃料,目前亞洲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產地,中國為最大宗。美國對中國的稀土需求極大,80%的稀土由中國進口。 然中國從2019年開始利用其稀土宰制地位實施出口限制,為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美國前任總統川普在2020年9月簽署行政命令,擴大美國境內的稀土開採,且提供全世界第二大稀土生產商澳洲Lynas Rare Earths生產資金,今年另外在德州為其建立稀土處理廠。中國目前正在觀望一旦限制稀土出口美國,美方是否還能生產F-35戰鬥機。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2月16日報導。 豐洲鮪魚市場1月冷凍大型大目鮪(40kg以上)上市量遽減為7,681尾,日本宣布緊急宣言時期的去年4月上市量尚能維持在1萬尾,2021年1月較去年12月減少約1半,較去年同月減少37%。批發業者表示,購入冷凍物的業者於休市前購入量遽減,1月16日(185尾)及30日(187尾)的交易量未達200尾,是前所未有的情形。 庫存量過多,冷凍庫空間無法完全負荷,1年前空間不足的滿庫狀態,尚有等待入庫的船隻,市場行情並無法攤平冷凍庫存成本,故進行削價出貨。此決策加速對量販店的出貨,促進大量保存在冷凍庫中赤身冷凍大目鮪、冷凍黃鰭鮪的消費量。 本次緊急宣言時期,鮪魚赤身庫存量減少,推測2-3月的入船數也會較往年減少。因鮪魚赤身庫存量可能不足,相關業者均認為需要抑制2021年新年度開始後的上市量。 受疫情影響近1年,飲食業與旅館業縮短營業時間、暫停營業及退出經營的情況增加,因此不僅新年會的需求量減,批發用的販售通路也較以往減少。若景氣未改善,冷凍大目鮪的銷路將比預期更惡化。 西太平洋產冷凍大型大目鮪平均價格為每公斤833日圓,較去年12月平均價減少45日圓(5%)。原本1月市況受年末商戰後反彈盤整,市場行情軟化,但現在的需求量異常低迷。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2月9日 據越南汽車生產協會(VAMA)之2021年1月份汽車銷量報告指出,由於2021年在越南製造生產之汽車規費有所調整(2020年6月28日越南政府發布第70/2020/NĐ-CP號決議有關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越南製造生產之汽車規費減少50%)。 此舉影響2021年1月份越南汽車銷量,據統計,旅遊用車銷量達20,398輛,與2020年同期相比雖增加69%,但與2020年12月份相比,下降45%;商務用車達5,741輛,與2020年12月份相比,下降46%;特殊用途車達293輛,與2020年12月份相比,下降13%。 另,越南製造生產之汽車銷量達14,512輛,與2020年12月份相比下降51%。至於進口汽車銷量,達11,920輛,與2020年12月份相比下降35%。 由於2020年2月份有7天農曆新年假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爆發之影響,預估2021年2月份越南汽車銷量將下降。據統計,2020年全年該協會汽車銷量達29萬6,634輛,與2019年全年相比下降8%。
A:資料來源:越南工商部,2021年2月16日 越南紡織成衣集團(Vinatex)黎進長(Le Tien Truong)董事事表示,據國際預測報告,由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成衣紡織業利潤下滑93%,最快要到2022年第2季甚至到2023年第4季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同等水平。因此,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2021年,全球紡織市場將繼續面臨許多困難且不確定的因素。 在這種情況下,全球成衣紡織業升温時,越南紡織業倘要快速恢復生產能力,熟練勞工及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則是不可缺少之條件。因此,越南成衣紡織業基本已維持400萬就業機會,雖然勞工收入受到影響,但至少能維持勞工之生計。 越南成衣紡織業若要完成2021年39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國內成衣紡織必需尋求並擴大市場。此時,FTA自由貿易協定可視為促進商品出口的絕佳機會。
A:資料來源:越南工商部,2021年2月16日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時裝業的打擊十分明顯,但越南服裝紡織業在美國和歐洲的市占率仍呈現成長。 根據全球知名的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在2020年底發布的報告,Zara品牌的擁有者Inditex宣布關閉1,200家商店。這些相當於Inditex全球零售點的16%,同樣,H&M曾計畫於2020年新設165家以上的門市店為目標,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該目標未能達成。日本時裝公司優衣庫(Uniqlo)已關閉約350家門店,占其全球銷售額的7%。因此,全球時裝業的利潤已下滑93%, 10多個大型時裝品牌及知名供應鏈面臨倒閉,在美國從事時裝業的失業人數高達20萬名員工。 然而,由於越南服裝紡織品的生產不間斷,因此過去一年,越南服裝紡織業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仍保持成長,連續多個月在市占率上排名第一,並首次達到市占率20%。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海關網,2021年2月17日 根據越南統計總局(GSO)資料,2021年1月份越南手機及零件之出口額居首,達61億美元,成長126%(相當於30億美元)。其中,出口至中國大陸居首,達14.8億美元,至美國之出口金額則以11.8億美元緊隨其後。其次是:南韓(3.66億美元);香港(3.01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92億美元);德國(1.336億美元);以及荷蘭(1.274億美元)。 越南在2020年手機及零件之出口金額,達511.8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0.4%,但仍是越南主要出口產品。在出口市場方面,中國大陸為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123.4億美元,成長48.8%。對歐盟則出口100.6億美元,下降18.6%;出口美國87.9億美元,下降1.2%;對南韓出口45.8億美元,下降1.1%。
A:根據俄羅斯出口中心報告,俄羅斯非原料非能源產品出口2020年創下歷史新高,出口額達到1,613億美元;2018年出口額為1,543億美元,2019年為1,551億美元,已連續3年成長。 在非原料非能源產品結構中,比重最大的為金屬產品,占比為20.8%;機械製造產品佔17.7%;食品占17.3%和化學品占16%。 在非原料非能源產品的出口目排名依序為中國大陸,出口額為164億美元;哈薩克為123億美元;白俄羅斯為94億美元;、土耳其為81.5億美元;荷蘭為62億美元。 (Y)
A:據俄羅斯政府網站消息,俄總理米舒斯汀批准《2030年前林業綜合體發展戰略》,指出林業對經濟貢獻應增長一倍,達到1.14兆盧布(約合154億美元)。 該策略旨於發展造林機制,支持加工基礎設施和擴大林道網絡,並計畫將有關森林資訊數位化和系統化,以便更清楚瞭解行業狀況。同時優先調整行業發展方向,從未加工之木材出口轉向高附加值的產品生產。 (Y)
A:根據哈薩克國家統計局資料,2020年哈薩克對外貿易總額為85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其中,出口469.5億美元,下降19.1%;進口381億美元,下降4.1%。貿易順差88.5億美元,大幅縮減120%。 2020年哈薩克對歐亞經濟聯盟國家出口額為55.39億美元,下降13.5%;自歐亞經濟聯盟國家進口141.88億美元,下降7.3%。 哈薩克主要出口目的為中國大陸,占比為19.2%;義大利占比為14.2%;俄羅斯占比為10.4%;主要進口來源國為俄羅斯,占比為34.9%;中國大陸占比為16.8%;韓國占比為12.8%。 (Y)
A:據歐亞開發銀行(Eurasian Development Bank)消息,Ruslan Dalenov獲任命為歐亞開發銀行副行長。 D氏1975年2月生於切利諾格勒市現哈薩克努爾蘇丹市),畢業于土耳其馬爾馬拉大學和哈薩克金融學院。1999-2005年先後於哈薩克國家收入部、財政部等任職。2005-2008年任投資收益研究所公司總經理;2008-2017年任財政部副部長;2017-2019年任國民經濟部第一副部長;2019-2021年1月任國民經濟部部長。 歐亞開發銀為推動歐亞整合發展之國際金融機構,成員包括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俄羅斯和塔吉克,於2006年1月由俄羅斯和哈薩克發起成立,總部位於阿拉木圖,註冊資本70億美元,主要投資交通基礎設施、能源、化工、開採和機械製造等領域之專案。 (Y)
A: 俄羅斯總理Mikhail Mishustin於2月17日內閣會議上表示,政府已批准未來五年發展液化天然氣市場之行動計劃。從區域氣化的角度來看,相關工作相當重要,並強調必須朝這個方向加快工作。有必要增加液化天然氣的產量,並在難以到達的地區(包括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建立自動氣化基礎設施,這些地區並非總能鋪設管道網絡。 正如內閣網站上所指出,批准之檔案旨於激勵相關投資活動,減少行政障礙,更新監管框架並為引進先進技術創造條件。故計劃放寬對在相關設施和加油站的最大液化天然氣儲存量的要求,在消防安全領域進行更多研究,以將某些國際標準擴展至該行業。 參考資訊:https://tass.ru/ekonomika/10720191 (Y)
A:依據IDC公佈資訊,2020年第4季俄羅斯前5大暢銷個人電腦品牌及市佔率依序為惠普(18.3%)、聯想(18%)、宏碁(17.1%)、華碩(11.8%)及華為(5.4%)。2020年全年PC銷售量為590萬台,成長11.6%,主因為新冠疫情所採取之遠距工作及上課導致需求增加。 (Z)
A:俄羅斯副總理Yury Trutnev表示,2020年通過北方海路運輸近3300萬噸貨物,其中1800萬噸為液化天然氣。 T副總理稱指出,北海海路可成為俄羅斯最重要運輸動脈,將歐洲到亞洲的海運路程縮短三分之一以上,過去5年貨運量成長近4倍。 (Z)
A:資料來源:哥倫比亞El Tiempo日報電子版(2021.01.08、2021.02.16) 依據哥倫比亞全國咖啡生產者協會資料(Fedecafe)資料,哥國去(2020)年全年咖啡產量達1,390萬袋(每袋60公斤),較前(2019)年的1,470萬袋,年減6%。 去年全年哥國咖啡產量雖衰退,但12月單月咖啡產量創下近24年來單月新高紀錄,達170萬袋,年增4%,前次哥國咖啡單月產量達170萬袋為1996年1月份。另2020年哥國咖啡出口量達1,250萬袋,相當於全年收成量的90%,出口量較去年的1,370萬袋,年減8%。 哥倫比亞約有54萬家庭仰賴咖啡產業維生,產業景氣有一大部分取決於咖啡國際市場價格及哥幣匯率變動情形,去年國際咖啡市場價格每磅約1.1美元,優於前年的1美元左右,此外,受惠哥幣大幅貶值,使去年全年哥國咖啡農採收後交易金額將近9兆披索(約26億美元),創下近20年來以哥幣計價之最高金額。
A:馬來西亞原產業部(Ministry of Plantation Industries and Commodities)部長莫哈末凱魯丁(Muhd Khairuddin)頃指出,上(2020)年棕油產品出口額達728億馬幣(約合180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14.2%,僅較2017年創紀錄779億馬幣(約合192.73億美元)少6.5%。 莫哈末凱魯丁部長稱,棕油為馬國天賜之物,除了為人民提供就業機會外,近15至18年來,棕油每年均為該國四大經濟來源之一,證明這個產業對馬國經濟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在對抗新冠疫情期間,使用棕油作為原料的香皂和清潔劑是防疫用品之一。廣泛使用的揉手液內的酒精成分,亦可以使用棕油製造。以棕油為基礎的產品,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間接為藥劑業開拓海外商機。目前馬國約有45萬名小園主依靠棕油業作為生計。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防部部長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宣布自本(2021)年2月19日至3月4日延長雪蘭莪州、吉隆坡、柔佛州及檳城州繼續實施「行動管制令2.0」(Movement Control Order 2.0),並禁止跨州跨縣,以防範新冠病毒持續惡化。前述州屬及直轄市每日皆出現數百至數千件新冠確診病例,幾乎所有縣市均已轉為紅區,在馬國衛生單位加緊檢測後發現有更多的病例,因此政府同意延長上述地區的行動管制令。 依斯邁沙比利部長另宣布,其他州屬,包括吉打州、霹靂州、森美蘭州、馬六甲州、彭亨州、登嘉樓州、沙巴州、吉蘭丹州及二個聯邦直轄市(布城及納閩),將從行動管制令轉為「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Order)。基於玻璃市州的確診病例較低,是唯一將轉為「復甦式行動管制令」(Recovery Movement Control Order)的州屬。由於許多經濟活動已獲准在行管令的地區重新營運,所以決定撤銷不能逾越10公里移動的禁令。 另一方面,馬國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指出,根據馬國疫苗接種計畫指南顯示,截至2月,馬國透過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將可從5家疫苗生產商獲得6,670萬劑疫苗供應,足以供應馬國109.65%人口接種;其中輝瑞-BioNTech(Pfizer-BioNTech)的新冠疫苗已於1月8日獲得馬國藥劑監管局(NPRA)和藥品控制執法組(PBKD)有條件批准。另外4家公司則還在等候NPRA批准,即英國製藥廠阿斯利康製藥公司(AstraZeneca)、中國北京科興生物技術公司(Sinovac Biotech)、中國天津康希諾生物(CanSino)和俄羅斯Sputnik V。 馬國疫苗接種工作將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50萬人目標):前線醫務人員、國州議員以及政府公務員(2021年2月26日至4月);第二階段(940萬人目標) :65歲以上的老人,高風險群即心臟病、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以及殘障人士(2021年4月至8月)以及第三階段(1,370萬人目標) :所有馬來西亞公民與非公民(從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馬國將會在全國605個疫苗中心(PPV)進行疫苗接種,包括體育場、會展中心、大會堂、大學及視情況而定開放適合的場地,這些場地將會陸續更新。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