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21年柬埔寨-美國雙邊貿易保持成長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1年2月1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務部部長班蘇薩與美國駐柬大使墨菲於2021年2月16日舉行座談會,雙方稱2021年柬美兩國雙邊貿易將保持成長趨勢。 柬商務部表示,柬美兩國於1996年簽署「貿易關係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協定」,此後柬埔寨在智財權領域取得重大進展。近期柬埔寨正在研究參與多個與智財權相關的重要條約,柬政府同時努力促進貿易便捷化,近日啟動商業註冊系統(CamDX),以促進商業註冊便利化並吸引更多外人投資。 此外,柬美雙方還討論進一步擴大兩國間貿易,從制訂與數位貿易相關之法律開始,到籌備有關2022年柬埔寨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等相關事宜。在外交政策上,兩國重申將進一步加強合作。2020年柬美雙邊貿易總額逾5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6.89%。柬埔寨對美國出口總值逾53億美元,從美國進口總值達2.5億美元。柬埔寨向美國出口的主要產品包括服裝、鞋類、自行車、旅行用品和一些農產品,從美國進口的主要產品包括車輛、機械、珠寶,化妝品、動物飼料等。

A:法國濱海阿爾卑斯(Alpes-Maritimes)省本(110)年2月22日宣布,考量近期該省境內平均染疫人數達600人/每10萬人,為法國平均染疫人數之3倍,且超過半數為英國變種病毒,經與衛生部長Olivier Véran磋商,宣布除週間維持自1月2日起實施之每日18時至隔日6時宵禁外,未來2個週末於該省都會區(包括尼斯)進行封城,屆時民眾除必要性工作、購物、就醫、照護家庭及短暫從事單獨戶外運動,均不允許外出。法國衛生部同時宣布將加速配送至該省的疫苗數量,以提升當地接種疫苗進度。 由於法國近兩、三星期疫情持續居高不下,每日平均新增確診病例達2萬餘例,V部長22日表示,濱海阿爾卑斯省之封城措施並非個案,未來將視法國境內各地疫情進展,執行不同程度、因地制宜之封城措施。考量法國北境敦克爾克(Dunkerque) 平均染疫人數亦高達901人/每10萬人,法媒普遍預測敦克爾克將為下一個執行封城措施之城市。 法媒費加洛報(Le Figaro)統計,尼斯以觀光為主要經濟動能,自法國爆發疫情起已幾無觀光收入,本次再度封城對經濟影響不大,7成以上法國人支持封城措施。另值此法國首度封城近一年之際,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 Po)民調中心指出,41%法國人對當前疫情下生活及未來戰勝疫情的前景感到「疲倦」,另分別有34%及28%感到「沮喪」及「懷疑」,民眾心理健康亦成為除經濟因素外,法國政府強化防疫措施時之重要參考依據。

A:沙烏地規模最大的私人醫療服務提供者(private medical service provider)-Dr. Sulaiman Habib醫療服務集團(Dr. Sulaiman Habib Medical Services Group, HMG)公佈,2020年HMG集團全年收入(annual revenue)達到沙幣58.62億里雅(折合15.6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16.85%、毛利潤(gross profit)為18.64億里雅,成長22.37%、淨收入(net income)則成長21.3%。   HMG集團指出,主要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疫情肆虐期間病患人數增加至320萬人次,因此包括醫院、藥局以及醫療解決方案等各部門,皆呈現成長。   HMG集團引進Habib Live-Care的「新技術解決方案(new technology solution)」,為病患提供諮詢平臺,讓患者在緊急情況下與及時回應團隊(live-response team)聯繫,在疫情嚴重期間更協助政府機關處理病患。   HMG董事長Dr. Sulaiman Al-Habibi表示,集團先進的科技解決方案快速因應COVID-19疫情帶來的衝擊,係與其他醫療服務提供者最大區別。   註:HMG係沙烏地最大的私人醫療服務提供者,在沙烏地以及其他海灣國家營業達25年。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2月23日   2020年斯洛伐克投資暨貿易發展局(SARIO)協助15個投資項目,而2019年為39件。   大流行使許多投資案延遲,主要為非歐盟投資者。   目前斯洛伐克投資暨貿易發展局正處理50件至60件投資項目,主要為汽車及電動車行業。  

A:依據瑞士鐘錶公會(FH)最新公布之2021年1月份出口統計,本年1月份瑞士鐘錶出口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較減少約11%,金額為16億瑞郎。在主要出口市場方面:其中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58.2%,金額約為2.55億瑞郎。對美國的出口減少約11%,金額約為1.83億瑞郎。對香港的出口減少8.5%,金額約為1.69億瑞郎。對日本的出口減少20.9%,金額約為1.06億瑞郎。對新加坡出口減少1.6%,金額約為1.05億瑞郎。對英國的出口減少20.2%,金額約為8千萬瑞郎。另在對歐洲出口市場方面,因歐洲地區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影響嚴重,大幅減少約26.9%。   資料來源: 瑞士鐘錶公會(FH) 日期: 2021年2月23日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發表之瑞士2021年1月份生產和進口價格合計指數調查,與上月份相比較,價格指數微幅上漲0.3%,為100.3點(該局以2020年12月為基數=100),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則下跌2.1%。報告中另指出,1月份生產價格上漲的主要產品為廢鋼鐵類及原油類產品;另價格下跌產品為骨科醫療及矯正義肢類等產品。   上述統計其中國內生產價格指數與2020年12月份相比則上漲0.2%,進口價格指數則上漲0.5%;國內生產價格指數與2020年同期相比則呈現下跌1.2%,進口價格指數則下跌3.9%。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1年2月23日

A:截至1月中旬,捷克內政部在立下新國家危機法後,一共收到409件來自企業和個人高達56億捷克克朗,因新冠防疫措施限制的賠償損失要求,捷克內政部全數駁回請求並聲稱新冠疫情為不可抗力事件。  

A:捷克檢測到了疑似南非病毒變種的首例,並由捷克國家參考實驗室(NRL)進行分析。捷克疫苗接種協會會長Roman Chlíbek昨天表示輝瑞(Pfizer)疫苗、莫德納(Moderna)疫苗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都可預防英國變株,但對南非和巴西變株可能無效,但他也說明南非病毒在捷克肯定會出現,並強調接種的最重要部分為降低新冠重症者和死亡人數,阿斯利康疫苗在預防嚴重疾病方面非常有效,故須優先考量將阿斯利康疫苗分派給老年人口,另從3月1日起已接種兩劑疫苗的捷克民眾將無須隔離檢疫。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2月23日 斯洛伐克電信營運商Orange確認將於2021年4月在Bratislava部分地區推出5G網絡。 另一小手機營運商4ka亦將於4月在Bratislava部分地區推出5G網絡,到2021年底其亦將覆蓋Banská Bystrica、Trnava、Nitra、Trenčín、Žilina、Prešov及Košice,該公司計劃於2021年投資1,000萬歐元於2G、4G及5G網絡。 斯洛伐克電信及O2於2020年年底已於Bratislava部分地區覆蓋5G網絡。    

A:  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英國官員表示,最近土耳其和英國所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為雙邊關係創造相當重要的機會。英國的土耳其跨黨派國會小組聯席主席Mark Mclnnes勛爵於線上記者會時表示,在英國脫歐之後看到中東地區的新市場,因此對英國來說與土耳其的關係將具有相當重要性。 M主席表示,英國在過程一開始能與土耳其簽訂超級FTA的事實顯示土耳其與英國關係的重要性。土耳其與英國在去(2020)年12月底簽訂FTA以支持價值逾250億美元(1,740億里拉)的貿易夥伴關係,此FTA自2021年1月1日,也就是當英國正式脫離歐盟時生效,確保舊協定於年底結束後可快速過渡。 此具里程碑意義的協定為土耳其自1995年與歐盟關稅協定以來最重要的貿易協定。官員們提到,此協定為一個未來新的且更遠大的協定奠定基礎,一般預期該協定將會擴大以包括如投資及服務等領域。 M主席表示,未來兩年將有機會合作朝向英土之間更為全面性的貿易協定以建立更深厚的貿易關係,未來兩年英國需做許多工作以確保其能從更為廣泛許多的協定中充分獲益。渠表示,土耳其人口預測5年後將達8,700萬人的事實,使此國家對英國而言成為更大的市場,並強調他們想與這個國家盡可能地作更多的生意。 英國首相的土耳其貿易特使Robin Janvrin勛爵則表示,土耳其由於其具彈性的經濟、年輕優秀的勞力、經商便利性及地緣戰略的位置,英國投資者看見在土耳其的重要投資潛力。J特使表示,在土耳其已見到在智慧城市科技、城市交通、促進公民生活的數位健康及減少環境衝擊上重大的投資機會,並強調英國已有價值超過110億英鎊(150億美元)的外人直接投資在土耳其許多產業上。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2月23日 位於Považská Bystrica的斯洛伐克風力發電廠軸承製造商ThyssenKrupp rothe erde於2020年9月30日截止的2019/2020會計年度銷售額增加10%,達1億1,000萬歐元;淨利增加76%,達750萬歐元。 另位於Nové Zámky 的ThyssenKrupp Materials廠2020年銷售額減少14%,達570萬歐元,淨利達20萬歐元。  

A:出處:Dutch News, 2021/02/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AstraZeneca疫苗再度延遲交付時間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未來兩週AstraZeneca疫苗生產商將向荷蘭和歐盟其他國家提供少於議定交付劑量的新冠病毒疫苗,此舉將進一步推遲荷蘭的大規模疫苗接種計畫。 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院(RIVM)表示,共有217,000劑AstraZeneca疫苗的交付時間將晚於預期,換言之,從3月1日起,將無法向各地區衛生所大規模疫苗接種中心、家庭醫生和精神病患療養院提供額外的疫苗。 RIVM表示,原預定於3月14日前進行的疫苗接種將繼續進行,但除了要注射第二劑輝瑞或Moderna疫苗者之外,將不會排定新的預約。荷蘭衛生部於2月22日表示,AstraZeneca並未說明延遲交貨的原因,惟預定將於3月7日恢復交貨。 此為AstraZeneca第二次未能達成與歐盟的交付協議,2020年該公司撤回在2021年第一季向歐盟提供8000萬劑新冠疫苗的承諾。荷蘭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表示,對AstraZeneca延遲疫苗交付時間感到非常失望,因為荷蘭的大規模疫苗接種計畫速度,完全取決於疫苗的交付時間。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02/23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外人投資局憂心荷蘭的投資環境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即將於本月離職的荷蘭外人投資局(NFIA)局長Jeroen Nijland警告說,荷蘭必須特別注意不可失去作為外人投資偏好國的有利因素。 Nijland認為,由於荷蘭多變的法規體係,導致外商的不安,例如,荷蘭政府承諾減少公司營利所得稅,卻根本沒有實現,而外國投資人稅收減免,以及財產折舊已被削減。Nijland表示,投資者將荷蘭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發現荷蘭的投資環境不可預測,而提供穩定性與可預測性,對於外資非常重要。 對外人投資最具摧毀性的政策是荷蘭政府尚未解決的氮氣問題,兩年前,國政顧問會議迫使政府對氮排放維持更嚴格的規定,此後,成千上萬的建築工程和基礎設施項目因而怯步。 荷蘭氮氣的規定,導致外人投資特別是在化學、生產、農業食品和能源領域怯步。鹿特丹港務局局長Allard Castelein估計,該區域的投資損失為45億歐元,而Zeeland省、Brabant省、Limburg省和荷蘭北部亦存在相同的問題。  

A:綜整奧媒薩爾斯堡日報及標準報近日報導,奧地利正修訂新電信法(TKG 2020),擬禁止具高風險供應商。惟電信業界警告政府可能招致高額損害賠償控告。 依據歐盟2018年12月之電子通訊指令(Directive (EU) 2018/1972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Code),會員國應於2020年12月21日前完成修訂及實施電信法,惟奧國主管機關農業區域觀光部遲至2020年12月20日才將TKG 2020草案送交國會,公眾評論期限至2021年2月10日,目前尚未完成修法。 TKG 2020修法重點包括:延長網路頻率授予期限、給予營運商更多營運保障、減少競爭規範對營運商合作之限制,以促進電信基礎建設、擴大營運商資訊提供義務,強化消費者權益等;最具爭議點是對高風險供應商之審查。 數週以來,奧地利各大電信商持續反對電信法修正案,並警告該法案帶來之高成本及複雜程序將危及5G網路建設。除Magenta、Drei等電信商批評奧主管機關農業區域觀光部外,網絡設備供應商華為亦大力抨擊,因其可能因新電信法被完全排除在外;該公司被懷疑與中國政府過度密切合作,並為中國監控西方網路,許多國家已隨著美國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奧地利一直以來未排除特定廠商,惟此次TKG修法後,亦可能跟進排除高風險供應商。 奧國各界基本共識為:國家應防止5G網路之間諜及破壞活動;另,未來網路使用範圍擴大,將不限於手機,亦將擴及應用於汽車及工廠之溝通通訊,因此新電信法第44a條定義高風險供應商,進而將其排除於奧電信市場外,惟法律條文規範並不夠清晰,被認為恐造成「過度限制、保護主義,或是歧視」。 依據前述新電信法第44a條,要釐清製造商是否符合相關標準,考量因素包括:廠商未有效管控供應鏈及技術不足,使其產品/服務無法達到資料安全、廠商設立所在地(第3國)未與歐盟達成資料保護協議、廠商位於第3國並受到該國法律影響或施壓等,則可能被排除進入市場。除華為之外,諾基亞及愛立信也可能因供應鏈面臨問題,甚至美國未與歐盟簽有資料保護協議,也可能影響美供應商Cisco。 其他具爭議點尚包括:由誰裁定供應商應被排除。奧地利將根據「電信網路安全諮詢委員會」之建議作出決定,該委員會10名成員有7名來自中央各部會,其餘3名分別來自奧地利工商總會(WKO)、奧地利技術研究院(AIT)及電腦緊急應變小組(CERT)。惟這其中是否受到「政治影響」,未如同德國及芬蘭以「技術標準」來判定高風險供應商,均受到非議。奧媒評論,奧政府或需考量任意逐出廠商之損害賠償後果;另華為所供應之低價網路/電信零組件已被大量採用,未來倘被排除,奧廠商恐需移除已安裝之零組件。

A:依據法國媒體Le Figaro等相關報導,法國專責退休及職場健康事務之國務秘書Laurent Pietrauzewski於本(2)月22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為加速新冠肺炎接種計畫,並避免法國企業員工因接觸確診者須自主隔離而影響營運,法國政府自本月25日起,開放職場醫生(médicin du travail)對符合50歲至64歲且合併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條件之企業員工施打疫苗,並依據衛生主管機關建議,目前可施打的疫苗為阿斯特捷利康疫苗(AstraZeneca)。   法國政府正式發布指導原則指出,職場醫生為企業員工施打新冠疫苗須遵循兩項原則:自願性及保密性。前者規範企業絕不可強制員工接種,後者則規定員工合併何種疾病及哪些員工已完成接種等資訊須予以保密,除非員工基於自願知會雇主。另外,企業須通知員工施打機制,並由職業健康部門評估員工是否符合相關條件。同時,企業、員工及職場醫生等均為法國國家醫療事故賠償機構(ONIAM)所認定醫療事故之保障範圍。   P國務秘書表示,職場醫生可向相關藥局訂購疫苗,於2月22日當週獲得1瓶(共10劑) 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並於次週獲2至3瓶疫苗,供應數量不多之主因為該疫苗可在正常冷藏條件下進行儲存。然而,媒體報導,目前醫界並未對於政府上述宣布表達振奮,除對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本身是否對變種病毒有效感到懷疑外,還包括該款疫苗陸續傳出施打後出現不適包括發燒、肌肉痠痛等反應,導致員工可能需請病假休養,對企業營運恐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企業立場偏向謹慎保守。   依據法國政府公布統計,截至本月20日止共施打327萬劑新冠肺炎疫苗。另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於本月2日獲法國高等衛生主管機關(HAS)批准,並自本月6日開始施打,施打順序為醫護人員、50歲至未滿65歲且合併其他疾病之民眾、5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等。法國政府原先規劃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進入一般民眾均可接種之普及化階段時,才開放職場醫生為企業員工進行施打,現為加速疫苗施打進度,已作出相關調整。  

A:依據奧地利財政部2021年2月22日新聞稿,奧國另正依據歐盟「重組及破產指令」(Directive (EU) 2019/1023 on preventive restructuring frameworks, on discharge of debt and disqualifications, and on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procedures concerning restructuring, insolvency and discharge of debt)修訂奧國破產法,依據該指令,相關規範須於2021年7月17日完成修改奧國國內法。法律生效後債務清償期間將自6年縮短至3年,每5年檢討施行成果,亦適用於個人。 此外,此法將為可能面臨破產之企業建立特殊預防性重組機制,為公司創造二次機會以避免破產。在多數債權人同意下,法院將批准個別債務重組計劃,在企業及債權人間取得利益平衡;其與破產程序不同之處為:毋須全體債權人之參與,使債權人損失減少,即使有個別債權人不同意,亦可進行部分債務減少及遞延。  

A:依據奧媒新聞報2021年2月19日引述奧地利統計局資料,奧國政府因應新冠疫情,在2020年1至11月實行2波全國封鎖性防疫措施,嚴重打擊奧國零售、批發暨車輛銷售營收共下滑5.6%至150億歐元。2020全年營收下滑幅度最大之品項為:服飾(-24.6%)、玩具(-19.8%)及鞋類(-16.6%);逆勢成長的業別包括:線上購物(+ 17.4%)、食品(+ 8.9%)及家具(+5.4%)。 2020年零售業總營收較2019年成長0.1%,2020年1至11月批發業總營收較2019年同期衰退7.2%,汽車銷售營收衰退11.6%。奧地利工商總會(WKO)零售產業部門代表Rainer Trefelik指出,除少數例外情況外,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幾乎所有零售業別,平均值無法反映實際情形,須深入了解個別產業及區域之實際情形。 餐飲旅宿業是售業重要營收來源,惟因封鎖性防疫措施而處於長期暫停歇業狀態,同時,使食品批發商損失光觀光帶來之收入。T氏指出,與冬季運動盛行之西部區域相比,奧地利東部及大都市運動用品零售營收表現更佳,此外,自行車銷售有所成長。另玩具零售商面臨線上零售商,以及封鎖性防疫措施期間亦販售玩具之連鎖超市及藥局之競爭。 新冠疫情期間,封鎖性防亦措施限制消費及旅遊,使奧地利人民減少消費支出,儲蓄率大幅上升,。奧地利經濟研究院(Wifo)研究員Peter Voithofer指出,高儲蓄率將於未來帶來消費潛力。另奧地利政府之稅賦遞延、縮短工時補助等紓困措施已避免零售業破產潮及大裁員。2020年零售業就業人數較2019年下降0.9%,目前零售業約僱用55萬名全職及兼職員工。 WKO預計在奧國政府紓困措施之協助下,零售業不會出現破產潮,惟零售業在2021年之復甦情形仍與疫情發展及政府之防疫限制措施有關。而Wifo預估破產數量將增加,未破產卻選擇結束營業之企業將大量增加。 WKO零售產業部門執行長Iris Thalbauer呼籲奧國政府,應為面臨國外線上零售業者競爭之國內零售商,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例如「公平之賦稅條件」。奧地利零售業協會亦向奧國政府要求制定「整體計畫」(master plan),納入:1.保障及創造就業機會;2.阻止破產;3.強化自有資產;4.支持數位化及與線上數位巨擘之「公平數位競爭」;該協會會長Rainer Will呼籲奧政府在2021年 6月底縮短工時補助到期後,發放「就業保障獎金」,以長期保障就業。

A:依據奧地利財政部2021年2月22日新聞稿,奧國政府自2020年3月15日開始准予企業延遲繳交稅賦,以確保企業之資金流動性。截至2020年12月31日,奧國財政部已減輕總金額約65億歐元之稅賦,包含53億歐元之遞延稅賦及調降需繳交之納稅預付款。迄今財政單位已受理並核准894,661件申請案。 奧財政部長Gernot Blümel表示,鑒於新冠疫情危機尚未結束,故有必要將延期納稅期限自2021年3月31日延至6月30日,且不會要求企業繳交遞延之利息及罰金,以確保企業在解封後之復甦初期不必償還稅款,同時雇主負擔之社會保險費用繳交期限亦同步延長。另為減輕企業財務及繳交稅款負擔,採取分期付款方式,提供企業較低利率及較長還款期限。

A:依據奧媒信使報2021年2月23日引述奧國智庫「Agenda Austria」資料,奧地利政府因新冠疫情紓困措施,大幅提高支出,截至2020年底,奧地利國家債務總額逾3,174億歐元,使2020年奧國人均負擔國債金額增加13%約4,168歐元至3.57萬歐元,居歐盟第5高,次於比利時、愛爾蘭、義大利、法國。 該智庫經濟學家Hanno Lorenz指出,新冠疫情危機顯示,伊國政府在經濟情勢較佳時期建立穩固財政之重要性,俾在緊急狀況仍有餘裕應對。渠亦分析,福利社會國家並不必然伴隨高債務,例如:瑞典人均國家債務僅奧地利一半,丹麥人均債務僅奧地利之2/3。  

A:根據墨西哥金融時報(El Financiero)本(2020)年2月17日報導指出,受到近日墨西哥北部美墨邊境因美國德州暴風雪導致天然氣供應短缺引發大停電影響,墨全國加工出口協會(INDEX)會長Luis Manuel Hernández 於記者會中表示,該地區約800家加工出口奬勵計畫(IMMEX)製造業者每小時停電損失恐達2億美元,H會長強調,該損失金額之估算包括停電造成的間接支出,以及廠商為重啟生產應投入資金的營運成本。整體估計,製造業廠商可能提報之損失金額約27億美元,不過該金額將視停電持續時間長短而有變動,H會長並稱,僅2月16日停電導致工廠無法運作,廠商就必須支付員工高達6,800萬美元無生產薪資。 墨西哥北部各州受前述停電影響較大者包括Chihuahua、Coahuila、Tamaulipas及Nuevo León等4州,僅Nuevo León 一州,2月15及16日兩天停電便已造成72億墨幣(約3.6億美元)損失,而且金額還在攀升;至於我商聚集主要城市Chihuahua州Juaréz市,超過120家來料加工廠(maquiladoras)宣稱將被暫停天然氣供應;而在Tamaulipas州已有至少45家位於Matamoros市maquiladoras自2月15日起因停電被迫停工;另Coahuila州則有20家maquiladoras及汽車業者通報因停電而停工。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