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發佈報告,評定哈薩克主權信用評級為「BBB」,評級展望為「穩定」。 相關報告稱,維持哈薩克現有主權評級,反映國家經濟穩定性較高。儘管全球疫情和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存在不確定性,該國仍保持較低的國家債務水準和充足的財政儲備,對於緩解現實和潛在的外部衝擊至關重要。國家機構運行品質提高也是該國保持評級有利因素之一,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和農業在內等業別為確保國家經濟平穩發揮重要作用。 惠譽預測,2021年該國經濟增長率為3.5%。哈薩克央行實行浮動匯率政策有助於吸收外部衝擊。自2014-2015年國際油價下跌以來,哈薩克國幣堅戈匯率靈活性得到明顯提升。倘若可繼續推進旨在提高經濟政策可預見性和效率之結構性體制改革,切實採取措施實現經濟多元化和增加國家財政儲備,其主權評級日後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2月17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確認哈薩克主權信用評級為「Baa3」,評級展望為「積極」。 參考資訊:https://dknews.kz/inner-news.php?id_cat=11&id=166457 (Y)
A:巴林運輸暨通訊部(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s, MTT)宣佈,尋求區域或全球公司,在公私合作夥伴(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架構下,合作興建最現代、全自動駕駛的公共捷運系統。 巴林政府預計在2021年3月舉辦全球市場虛擬會議(Global Market Virtually Sounding Forum)介紹該計畫運作流程等規定細節,該計畫委託KPMG擔任財務、技術暨法律顧問。 巴林捷運計畫包括4條線,全長109公里。第1階段將先完成2條線20個停靠站,長度為28.6公里,該2條線連結巴林國際機場以及大型住宅區、商業區與學校等重要地點。 巴林運輸暨通訊部(MTT)部長Eng. Kamal bin Ahmed Mohammed表示,尋求在PPP架構下的合作機會,鼓勵創新、創造效率並確保施工品質。 註:巴林政府提出總金額達320億美元的大型基礎建設計畫(large scale infrastructure project),捷運計畫係其中之一。
A:Brand Finance分析全球約5,000家大品牌公司並公佈年度報告,沙烏地電信公司(Saudi Telecom Company, STC) 品牌價值達92億美元,係中東暨北非地區(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品牌價值最高的通信公司,在Brand Finance Telecoms前150大中排名第13,較前次排名進步5名。 Brand Finance執行長David Haigh表示,STC成功打入科威特及巴林市場,並持續強化在數位生活(digital life)中扮演的角色,譬如STC Pay即為數位轉移的實例,被視為係沙烏地第1個科創獨角獸(tech unicorn)。 註: STC2020年全年收入達沙幣589.4億里雅(折合157.2億美元),成長率為8.43%,創近8年新高;營運利潤(operating profit)為128.1億里雅,成長2.69%。 2021年2月沙烏地資通訊科技委員會(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ission)宣佈,沙烏地手機下載速度最高的係STC,其5G網路可達到3435 megabytes/秒的網速,STC目前在沙國境內47個城市部署5G網路,未來將擴展到71個城市。
A:資料來源: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瑞典、芬蘭及挪威三國均於去(109)年12月27日開始施打免費COVID-19疫苗,主要對象均為醫護人員、年長者以及慢性病高危險群等自願施打者,並以Pfizer/BioNTech和Moderna 兩款獲歐盟許可疫苗施打。 根據瑞典公共健康局的統計資訊,截至2月23日所登記之施打COVID-19疫苗人數達42萬7,783人,約占全國人口4.12%,並有21萬7,478人已施打第二劑。主要施打年齡層為80歲以上年長者。 根據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的統計資訊,截至2月23日所登記之施打COVID-19疫苗人數達28萬8,476人,約占全國人口5.21%,並有7萬3,802人施打第二劑。主要施打年齡層為30歲至59歲及80歲以上年長者。 根據挪威公共健康局的統計資訊,截至2月22日所登記之施打COVID-19疫苗人數共有29萬3,280人,約占全國人口5.44%,並有9萬9,578人施打第二劑,主要接受施打疫苗者以75歲以上年長者為主。
A:資料來源:越南經濟時報網站,2021年2月24日 越南副總理鄭庭勇(Trinh Dinh Dung)已於2021年2月22日簽發第221/QD-TTg號決議,增修政府總理於2017年2月14日簽發第200/QD-TTg號決議關於批准至2025年越南物流業的發展及提高其競爭力之行動計畫。 據該決議,增修第200/QD-TTg號決議第1條第2項第1款,具體為,越南力爭至2025年,物流服務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率達5%至6%,物流服務業成長速度高達15%至20%,物流服務業外包比率達50%至60%,物流成本下降相對GDP比重的16%至20%,全球物流績效指數(LPI)排名50以上。 該決議亦增加執行該「行動計畫的路線」,具體如下: 2020年至2022年,持續推動越南物流業的發展及提高其競爭力之任務,以及審查其實施情形。 2023年至2024年,初步審查及評估上述「行動計畫」的實施結果,從基礎理論及實踐情況來制訂調整「2025年至2035年之行動計畫」,並展望2045年的越南物流服務業之發展戰略。 2025年,總結及評估該「行動計畫」的執行成果。展開執行「2025年至2035年之行動計畫」,並展望2045年的越南物流服務業之發展戰略。
A:資料來源: 瑞典公共健康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Sweden, FHM) 芬蘭衛生福利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Welfare, THL) 挪威公共健康局(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FHI) 有關瑞典、芬蘭及挪威等三國之COVID-19疫情的最新情況,截至2月23日為止,由各國主責單位公布相關資料如下: 瑞典境內確診總人數為64萬2,099人(較上週增加2萬4,230人),重症累積人數為5,146人(較上週增加94人),死亡人數1萬2,713人(較上週增加226人),死亡率約2.01%。其中以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為瑞典境內疫情最嚴重地區,目前確診人數為15萬1,647人(較上週增加5,328人),死亡人數為3,862人(較上週增加41人)。瑞典確診總人數持續增高,但相關感染及死亡人數增幅持續趨緩。 芬蘭境內確診人數為5萬4,532人(較上週增加3,485人),目前住院治療(含重症) 人數188人(較上週增加66人),死亡人數734人(較上週增加14人),死亡率約1.36%。芬蘭疫情相對穩定。 挪威境內確診人數為6萬8,758人(較上週增加1,909人),重症累積人數為502人(較上週增加8人),死亡人數608人(較上週增加15人),死亡率約0.89%。挪威疫情仍維持原狀。
A: 據約旦時報報導,專門提供線線使用與趨勢數據之全球平臺DataReportal發佈之報告顯示,2021年1月約旦網際網路滲透率達66.8%,較2020年成長0.8%,共計684萬網際網路使用者。 報告指出,此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間,約旦社交媒體用戶數量增加11%,即增加60萬戶,總計630萬社交媒體使用者,佔約旦人口比率之61.5%。報告另指出,2021年1月約旦共有801萬個行動網路連結,比2020年1月增加0.04%。 報告另指出,2021年1月葉門有320萬社交媒體使用者,2020年至2021年期間共增加70萬人。此外,迄2021年1月葉門社交媒體用戶數量相當於總人口之10.6%。另2021年1月科威特有425萬社交媒體使用者,2020年至2021年期間共增加99,000人。迄2021年1月科威特社交媒體用戶數相當於總人口之98.8%。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2月22日報導,西班牙自1970年代起,不穩定之就業市場已成為勞動市場之結構性議題,亦於2008年經濟危機及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危機期間發生,不僅未改善勞工合約品質,嚴重影響短期性工作,且在經濟衰退時,低薪資及欠缺保障均損害勞動市場及短期勞工之權益。 西班牙勞工分為享有社會安全保障之永久合約勞工,以及解雇成本較低及較易失業之短期合約勞工,疫情則使2者之差異加劇。2020年減少之60萬4,600個工作機會中,65%為短期合約勞工。依據西國國家公共就業服務中心(Servicio Público de Empleo Estatal, SEPE)統計顯示,2020年勞工合約總數為2,468萬3,608份,其中期限為7日以下之勞工合約計593萬4,013份,占總合約24%,將近10分之3;僅258萬4,323勞工合約為永久合約,占總合約之10.4%。 儘管西國社保局(Seguridad Social)對於簽訂最低期限合約之企業課予罰款,雇主仍大量使用此類勞動合約。由於短期工作合約之工作期限較短及替換率較高,短期勞工需簽訂較多合約才能維持全年持續工作。依據西班牙勞動者工會聯盟(Confederación Sindical de Comisiones Obreras,CCOO)資料,一名短期合約勞工於2008年需簽訂3.8份合約以維持其全年之工作,至2019年則需簽署5.8份合約。 西國歷經經濟衰退及2010年與2012年之勞工改革後,企業簽訂之勞工合約多數均有時間限制。近5年來,短期勞工所占比率雖已改善為19.6%,惟仍遠遠落後德國之9.2%、法國之12.3%及義大利之11.2%。短期勞工因解僱成本低,為企業優先解僱及增聘者,2006年為西國短期勞比率之高峰期,占27.1%,在經濟崩潰後則降至20.6%,而至2020年第4季又升至25%,目前則高達30%。 西班牙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呼籲應增加永久勞工合約之吸引力,認為臨時勞工過多會對生產力及薪資不平等產生負面影響;歐盟委員會(La Comisión Europea)亦關切西國短期勞工議題,不認為係導因於觀光業為經濟之主力;國際貨幣基金(El Fondo Monetario Internacional, IMF)則表示,西國政府應縮小企業短期勞工及永久勞工解僱費用之差異。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2月20日報導,根據西班牙儲蓄基金會(Fundación de las Cajas de Ahorros,Funcas)報告指出,西班牙觀光業正面臨第2年之危機,許多企業正處於破產邊緣,2020年觀光業提供西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率由原12.4%下降至4.3%,降至1995年水準,產業總產值損失1,060億歐元,而觀光收入大幅下跌78.5%;該基金會認為,2021年西國觀光收入將與2020年相近,至2022年底觀光收入可達到2019年之75%,依此估計西國2021年經濟成長為5.7%,較該基金原預估之6.3%為低。惟該基金會另表示,倘政府加速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使西國觀光業於2021年夏季開始復甦,屆時觀光業收入可恢復至危機前之50%;至2022年年底恢復95%,以恢復720億歐元之觀光收入為目標;則2021年西國經濟成長可望達7%,2022年則為6.7%。Funcas亦認為,短期內西班牙經濟復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光業之發展。 西班牙外換銀行研究中心(BBVA Research)經濟學家Miguel Cardoso認為,本(2021)年觀光業復甦之關鍵為夏季,倘能於本年5至6月完成40%人口之疫苗接種,於夏季之前完成70%,則本年國內旅遊將成為觀光業主流,觀光收入可達疫情前60%。Cardoso強調,政府提供之貸款及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尚可支持企業營運至本年5至6月,惟觀光業需要於夏季強勁復甦,否則企業將於2022年面臨還款問題。 目前西國觀光業仍期待西國政府提供更為有力之紓困計畫,儘管許多企業仍受益於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惟仍有不少勞工面臨裁員,部分連鎖飯店亦以出售資產緩解危機。近日西班牙馬德里國際展覽中心(IFEMA)亦表示,將於本年5月19日至23日舉辦第41屆馬德里國際旅展(FITUR)。IFEMA表示,儘管屆時受限於衛生安全措施限制,並要求出席人士出示來源國之聚合酶連鎖反應檢測(PCR)及西國國內抗體檢測等,預計觀展人士將較往年減少,經濟效益亦將低於3億歐元,惟目的在藉此帶動夏季觀光人潮,目前已有包括南美及歐洲等國家約8成廠商確認將參展。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西貢經濟網報,2021年2月22日 據越南首席獵人頭公司Nagivos Group近期就業機會-人事招聘考驗及勞動者現行薪資報告顯出,在調查的35行業及6,000調查對象裡有26%勞動者,因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的衝擊,其2020年薪資被降減10%至50%。其中以高級職員如總經理、副總經理、經理及副經理級人員受影響最大。 據西貢經濟報報導,雖然調查是在疫情期間進行,但仍有超過50%之調查對象表示對越南經濟展望持樂觀之看法,其中有17%對象表示越南經濟將大幅度成長,35%對象表示經濟將保持目前的發展速度,而31%對象則認為越南經濟將衰退。同時,統計資料指出,較低階級之勞動對象如剛畢業人員、普通階級人員等對越南經濟發展持有更樂觀之看法,而高層人員如經理級以上則持有相反之看法。
A:彭博社昨(23)日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籌備新的5G無線頻譜拍賣,該委員會預定3月17日針對是否於本年10月拍賣3.45-3.55 GHz頻段進行表決,該頻段目前被美國軍方用於高功率雷達系統。美國國防部表示可釋出分享該頻段,FCC則已提議聯邦機構無線頻譜使用不能影響民間用途,部分聯邦機構將移到其它頻段。 美國FCC去(2020)年12月啟動C波段無線頻譜的拍賣,共吸引812億美元競標,AT&T、Verizon及T-Mobile等電信商均參與競標,近日將公布得標廠商名單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2-23/fcc-moves-toward-offering-another-set-of-5g-airwaves-at-auction?sref=1zdda0Kg
A:華爾街日報本(24)日報導,台灣富士康集團與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 Inc.簽署合作備忘錄,每年將共同生產超過25萬輛電動汽車,係富士康與飛雅特克萊斯勒(現為Stellantis N.V.)及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等汽車商攜手合作後,第一個與美國電動車公司的合作案,並實際製造車輛。 近年來部分電動車新創公司專注於汽車設計,將汽車製造外包,係對傳統汽車商包辦設計與生產商業模式的挑戰。Fisker公司於2016年成立,集中在汽車設計、軟體與工程的研發,將汽車生產、服務及維護等交由承包商處理,節省數十億美元的汽車組裝生產成本,該公司計劃明年下半年推出首款豪華SUV休旅車。 富士康將生產Fisker第二型車款,預計2023年第4季量產,並在北美、歐洲、中國及印度等地銷售。富士康為拓展汽車市場,近來推動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聯盟,透過開放技術規格,有助電動車及自駕車的開發。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wsj.com/articles/foxconn-to-build-cars-for-electric-vehicle-startup-fisker-11614169530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2021年2月21日 史國主流平面媒體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2)月21日以「4,500萬史鍰政府機制:企業抱怨"良好信用紀錄"之要求」(E45 Million Government Scheme: Business cry foul over “Clean Credit record” requirement)為題,報導史國商工暨貿易部提供微型中小企業(MSMEs)因應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之4,500萬史鍰優惠貸款方案,業者因疫情期間所產生之呆帳,無法取得良好信用紀錄(Clean Credit Record),致無法順利申請該優惠貸款。 該報導指出,史國商工暨貿易部為協助史國微型中小企業(MSMEs,約占史國勞動人口25%)因應武漢肺炎疫情採取部分封鎖措施之衝擊影響,於本年1月8日成立4,500萬史鍰之循環資金(revolving fund),已於2月1日生效,提供MSMEs於貸款期間享有5.5%優惠利率(謹註:市場貸款利率為7.5%)。申請者須符合相關規定包括:公司年營業額不超過800萬史鍰、公司雇用員工須90%係史瓦帝尼籍人,並具有合格貿易許可證。惟史國商業社區聯合會(FESBC)及部分史國企業表示,受疫情影響,因政府對供應商之應付款尚未結清,導致渠等企業積欠銀行及供應商,而無銀行良好信用紀錄,甚至被列為黑名單,爰此無法順利申請該優惠貸款。渠等呼籲政府應重新思考企業確實遭遇之困難及所需協助。 史國商工暨貿易部中小企業處Mluleki Dlamini處長表示,銀行該融資放款條件係為避免違約風險;基本上,銀行對所有申請者將進行全面評估,政府瞭解企業面臨取得良好信用紀錄之困難,惟相信銀行將會進一步評估該等債務是否與公司營運業務相關。因為,銀行不可能貸款予在疫情發生前就有不良信貸紀錄者。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2月23日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2021年1月份越南與澳大利亞之貨品進出口金額達8.73億美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成長39.92%。其中,出口金額達3.92億美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成長62.08%。 2021年1月份越南手機出口至澳大利亞為最多,其次有水產品,出口金額與2020年同期成長106.09%;木材及木製品成長69.95%;玩具及玩具部分成長218.11%;紡織品成長62.72%;鞋類成長72.47%;電線產品成長329.68%;橡膠原材料成長900%;蔬果農產品成長37.16%。 在澳大利亞市場,2021年農曆新年期間,越南貨品不僅在亞洲人市區之超市受歡迎,而其他澳大利亞大型超市如Woolworth大超市,越南貨品亦深受該國市民喜愛。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2月24日報導,貿工部長陳振聲2月23日出席「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主辦的「亞洲貿易周」網路研討會時指出,全世界越來越清楚永續發展的必要性,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企業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永續發展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 陳振聲部長指出,對於新加坡而言,永續發展並非全新的概念,事實上,作為一個小型的城市國家,如果忽略環境保育,便沒有其他地方可去。這不僅是針對地理環境,亦包括政策和社會環境。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的意識提高,新加坡可作出一些貢獻,例如,成為永續發展方案的試驗平臺,尤其是人口密度高的城市永續發展方案,如能源、廢料和水源管理。此外,星國也可在碳交易領域發揮作用,碳交易需要清晰和透明可核查的標準,新加坡是個值得信賴的司法管理區,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 陳振聲部長亦表示,自由貿易協定不再局限於區域,共用的利益和共同的原則把各國聚集一處,這也是為何英國最近表示有意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也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出現雙邊糾紛的兩個國家,來到此多邊平臺,繼續互相經商、尋求共同利益,帶來更加一體化的世界。 陳振聲部長也提醒,目前全球出現數位或資料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人們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割裂全球數位共用資源。因此新加坡和日本、澳洲等志同道合國家,以及全球大企業,正在努力推動全球數位資源的新規則。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2月24日報導,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去年8月推出的「新加坡新創—先鋒創業計畫」(Startup SG Founder Venture Building programme),半年來栽培逾300個新創團隊,其中約150個已完成計畫。 企發局2月23日首次舉行Founder IGNITE展示活動,為參與計畫的新創業者提供平臺,新創業者可向創投業者和潛在投資者推薦自己的創新方案及市場潛能。首場展示活動共有14家新創公司參與,並選出5名優勝者,各可獲得價值近4萬星元的新創資源與援助。 其中一名優勝者膳聯(Konnect)的創新方案是建立一個平臺,聯結銀髮族與食品業者,讓咀嚼不便的老年人可從平臺購買到柔軟食物(soft food)。另一名參與者是30歲的黃曼綺,她創辦的哼萌教育(Hummus Education)研發一套數位語音互動教學工具,幫助18個月到6歲的孩童更有效同時學習好英語和母語。 貿工部長陳振聲出席活動後指出,推動新創公司的發展,是星國支援跨國企業及當地企業之外的第三大經濟發展戰略支柱。儘管疫情衝擊,星國新創業生態體系至今的發展令人鼓舞,參與創業計畫者約80%是在職者,顯示除了大學生,有不少在職者思索新的事業發展,將來可為其他民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企發局去年8月推出創業計畫,給予沒有經商經驗的創業者3個月的援助,讓他們將創新想法發展成可行的方案,並可從「新加坡新創—先鋒計畫」獲得5萬星元的津貼以及得到受認可指導夥伴(Accredited Mentor Partners)的指導。方案成熟後,可經由「新加坡新創—加速計畫」(Startup SG Accelerator)進一步獲得資金和客戶網路方面的協助。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和新躍社科大學、500 Startups、安特全球(Antler)和Enetrepreneur First為此計畫的合作夥伴。
A: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促進外人投資組的資深副主任林玟妤(May Lim Ming Yee)頃於「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狀況」虛擬網絡研討會上指出,自2016年至2019年,中國一直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外人直接投資(FDI)國家。儘管新冠疫情對全球投資產生不利影響,但上(2020)年前9個月,中國仍為馬國製造業最大外資來源國,投資件數為58項,投資金額達167.69億馬幣(約合40.31億美元)。 2020年前9個月MIDA共核准740項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金額為653.35億馬幣(約合157.06億美元);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額為394.34億馬幣(約合94.79億美元,占製造業總投資額60.36%);中國大陸為最大外資來源國,投資金額達40.31億美元;其次為新加坡(18.31億美元)、瑞士(6.64億美元)、美國(5.59億美元)及荷蘭(4.46億美元)。 2020年前9個月臺商在馬國投資項目計18件,投資金額為7億1,547萬馬幣(約合1億7,199萬美元),位居馬國外人投資第11位。 截至2020年6月已落實的製造業投資計畫中,有320項製造業投資計畫來自中國,投資額達266億馬幣(約合63.94億美元),並創造逾4萬8,000個就業機會。 馬國投資發展局致力鞏固馬國作為FDI在東協首選投資目的地,並採取各項措吸引外人直接投資,包括建立「一站式投資中心」(OSC)來評估及批准合格的商務旅行者進入馬國的申請以及項目加速和協調部門(PACU),以促進快速批准和執行投資計畫。馬國目前專注高科技、高附加價值、高效益投資諸如電子與電機、機械配備、智能技術及消費科技產品等,並將繼續歡迎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的高品質外人直接投資。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署部長莫哈末里端(Mohd.Redzuan)指出,馬國政府盼透過啟動首階段的新冠疫苗接種計畫以及全球大規模部署注射疫苗,預計馬國本(2021)年製造業將反彈7%。 上(2020)年在新冠疫情籠罩下,馬國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尤其在第二季,其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17.1%。爰馬國政府相繼推出3,050億馬幣(約合754.95億美元)的振興經濟計畫,協助人民和企業渡過難關。馬國雖尚未走出困境,但上年第三與第四季經濟萎縮幅度有所改善,分別縮小至-2.6%及-3.4%。 馬國目前為全球最大的醫療手套生產國,市場占有率約為65%。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導致全球對橡膠手套的需求激增。2020年馬國橡膠手套的出口額銳增至352.6億馬幣(約合87.28億美元),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中國、英國、德國及西班牙。 根據馬國橡膠手套製造商協會(MARGMA)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橡膠手套供應短缺將持續至2022年第一季。該協會預計於2021年起全球橡膠手套年需求將增加15%至20%,預計出口收益為340億馬幣(約合84.16億美元),全球手套需求將達到4,200億隻。 在全球實施新冠疫苗接種計畫後,估計全球人群免疫可能需要長達5年的時間,中期還需要手套需求。透過全球疫苗接種計畫的推出及全球疫苗接種測試的增加,對橡膠手套的需求亦激增,馬國將從全球手套需求上升中受惠。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據越南統計總局稱,越南本(2021)年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2019)年12月份上漲0.06%,惟較去年同期衰退0.97%。除了房屋及建材、郵電費用分別衰退2.31%、0.1%外,其餘貨品及服務項目皆上漲;其中,餐飲服務上漲0.64%,飲料與香菸上漲0.32%,成衣帽子暨鞋類上漲0.44%,家具設備上漲0.08%,藥品及衛生服務上漲0.01%,交通費用上漲2.29%,教育費用上漲0.33%,文化、娛樂及旅遊等服務費上漲0.08%,其他貨品及服務項目上漲0.24%。 此外,本年1月份黃金價格較上個月上漲2.17%,與去年同期相較上漲28.19%。
A:面對全球新冠疫情發展趨勢複雜化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影響到各個產業,為協助廠商紓困,越南財政部頃書面簽呈總理府核定有關若干稅捐與土地租金繳納延期議定草案。其中,有關加值型營業稅部分,為了不影響到本(2021)年預算收入平衡,該部建議延長繳納期限為5個月,預計該等月份之預算稅收減少約68兆8千億越盾。至於營利事業所得稅,屬於可延期繳納之企業、組織之延長繳納期限為3個月,適用稅期為本年第一、二季稅期,預計可延期之稅款約40兆5千億越盾。對於經營戶、自然人,該部建議延長繳納2021年所衍生之加值型營業稅、個人綜合所得稅,預計可延期繳納之稅款約1兆3千億越盾。至於土地租金部分,該部建議延長繳納本年第一期應納之土地租金,預計可延期繳納之租金款項約4兆4千億越盾。爰倘獲總理府核准,此次可延期繳納之各項稅款與土地租金合計約115兆越盾。 此次係第三次該部建議延長繳納各項稅捐與土地租金,前兩次分別為去(2020)年4月8日與同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