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截至2020年,瓜地馬拉共有172萬9,356輛機車,較2019年成長13.5%,增加20萬5,235輛 瓜地馬拉機車公會(Asim)指出,瓜國2019年以前機車銷售每年平均成長15%,2020年因新 冠肺炎採取之相關防疫措施,使得瓜國民眾消費習慣因而改變,雖然疫情爆發後幾個月 內,機車銷售衰退,但不久即創下歷史新高。 依據瓜國賦稅總署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共核發24萬5,792個機車號牌,再加上約5%待發牌機車,估計全年共銷售約25萬8,000輛機車。瓜地馬拉機車公會共有17家會員廠商,包括 Italika, BMW, Indian, Kawasaki, Yamaha, Grupo Uma, Honda, Hero, Freedom, Motocom, Avanti, VCR, Suzuki, Haojue, Serpento 及 Motolansa等,共銷售23萬輛機車。 排氣量100至250cc的機車占總銷售的90%,許多人因疫情失業,轉而從事信差或餐廳外送服務工作,使得此款機車銷量大增。有越來越多的瓜國民眾因機車較便宜、方便、省時及省油而選擇以機車為交通工具。 依據瓜國賦稅總署資料,截至2020年,瓜國共有172萬9,356輛機車,較2019年成長13.5%,增加20萬5,235輛。
A:瓜地馬拉2020年經濟表現 一、瓜國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經濟衰退1.5%,優於其他拉美國家。瓜國央行公布各項相關數據如下: (一)對外貿易:瓜國出口未受疫情影響逆勢成長,2020年出口金額達115億6,280萬美元,增加3億9,320萬美元,成長3.5%;主要出口項目為成衣、豆蔻、香蕉、咖啡及食用油等,其中豆蔻及食用油成長高達75.4%及19.2%;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中美洲、歐盟、墨西哥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其中對中美洲(2.4%)、歐盟(8.9%)及沙烏地阿拉伯出口皆成長,對沙國出口成長更高達66.8%,強勁帶動瓜國出口。進口金額為182億530萬美元,減少16億7,640萬美元,衰退8.4%;主要進口國家為美國、中美洲、中國、墨西哥及歐盟等,主要進口產品為汽車、機械、塑膠及其製品、汽油、化學產品、藥品等。 (二)外人投資:瓜國2020年1至9月外人投資金額達7億2,830萬元,前3季外人投資較2019年的7億4,590萬美元減少2.3%,估計2020年全年將較2019年的9億9,820萬美元減少10%,約為8億9,840萬美元。前3大外人投資產業為金融保險業(2億780萬美元)、製造業(1億8,300萬美元)及商業及汽車維修業(1億3,020萬美元),前述產業占總外人投資71%。 (三)僑匯:瓜國2020年僑匯收入達113億4,300萬美元,成長7.9%,瓜國每10個家庭有6個家庭的支出必須依賴僑匯。瓜國81%的家庭每月僑匯收入低於300美元,不足支應基本食物開銷。 (四)平均國民所得:瓜國2020年平均國民所得預估減少0.5%,約4,593美元。瓜國近年平均國民所得平穩成長,自2013年的3,522美元成長至2019年的4,619美元,2020年因新冠肺炎封城措施導致經濟衰退,影響收入,導致國民所得減少。 二、有關瓜國2021年經濟展望,央行總裁 Sergio Recinos指出,倘瓜國於本年第2季之前能完成至少70%人口接種新冠疫苗,預估瓜國經濟成長率3.5%,惟倘相關經濟振興措施退場、疫苗運送延誤、疫情再度惡化或地緣政治衝突再起等不利情況發生,恐影響瓜國經濟表現。渠另表示,瓜國本年政府預算約126億美元,財政赤字約3.5%,尚在預期範圍內,倘能縮減至2%,將有助經濟穩定成長。
A:瓜地馬拉國會通過租賃法(Ley de Leasing) 瓜國國會甫於2021年2月10日通過租賃法(Ley de Leasing), 通過該法案為瓜國經濟倡議套案計畫之一。 依據瓜國工總租賃委員會統計資料,2020年瓜國貸款總額達273億美元,其中租賃貸款約占 4.9%,約13億美元,估計本法生效後,租賃貸款金額可增加至20億美元。 瓜國金融公會理事長Fernando Basterrechea說明本法將有助強化租賃合約的法律效力及可信度,及有助中小企業的營運產生流動性,以分期付款而非一次付清的方式估計可增加30%至50%的營運,亦可保障銀行收取所借貸出的款項。 B理事長指出,本法確立租賃貸款合約的相關規則,包括保障承租人在租約到期後可以選擇購買的權利;倘發生爭端時,亦有清楚的法律架構可訴諸司法;發生稅務爭議時,稅務機關亦有規則可循。 瓜國工總理事長Eduardo Girón 指出,本法將有助吸引國內外銀行及金融公司服務本國市場,提供更多樣的貸款服務供本國企業選擇,無論是銀行、金融公司或者是動產(如機械,設備和車輛)及不動產租賃公司皆可參與租賃市場。 瓜國商總總幹事Cristian Mayorga指出,本法有助提升經濟動能,加強無力購買動產或不動產的微中小企業資金運用的彈性,使其有權選擇在合約到期後,以較低的價格購買所承租的動產或不動產。
A:瓜國2020年僑匯收入達113億4,300萬美元,成長7.9% 瓜地馬拉社會研究調查協會(Asíes)在2020年所製作的報告指出,瓜國每10個家庭有6個家庭的支出必須依賴僑匯。依據瓜國央行統計資料,瓜國2020年僑匯收入達113億4,300萬美元,成長7.9%。 Asíes 副理事長Eduardo Stein Barillas 指出,2020年初瓜國僑匯收入持平,嗣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出現衰退,隨後因美國重啟部分經濟活動,僑匯開始恢復以往水準,甚至較上一年度成長,薩爾瓦多及宏都拉斯亦有相同趨勢。 該份調查報告指出,受疫情影響,許多瓜國家庭收入減少甚至失業,因此約14.33%的僑匯收入用於基本生活支出,醫療支出亦占相當大比例。約有81%的受調家庭每月僑匯收入低於300美元,不足支應基本食物開銷。 另在美工作並固定匯款到瓜國的移民中,約有33%移民受疫情影響而收入減少,32%移民失業。所幸以拉丁裔為主要從業人員的行業如建築業、幫傭及園丁等經濟活動,皆於第2季逐漸復甦,瓜國僑匯因而隨著美國失業率降低而逐漸成長。 另受疫情及旅遊禁令影響,有移民規劃的受調人士中,約有47%取消移民計畫,30%仍會移民,23%延後計畫。
A:2020年瓜地馬拉自墨西哥走私情形為歷年最高 瓜國打擊走私觀察站(OCC) 及瓜地馬拉食品飲料業者公會(CGAB)說明,2020年瓜國自墨西哥走私食品及日用品情形仍持續增加,自2012年即呈成長趨勢,2020年為歷年最高。 相關資料顯示,2012年食用油、雜貨、糖果及零食類走私占8.5%,2019年前述產品走私占比達28%,2020年約占33至35%。玉米由2019年的25%成長至40%,雞蛋占30%,農用化學品占20%,其他走私項目包括牛奶、起司及衛生用品。 食品飲料業者公會理事長Enrique Lacs 指出,2020年走私情形更加猖獗,許多國內製造產品皆受到影響,但仍不見政府有所作為,許多走私通道經檢舉後仍使用頻繁,San Marcos、Huehuetenango、 Quiché y Petén等地邊境為主要走私通道,共有至少120個走私點,卻不見警察或軍隊駐守。 L理事長指出,每13萬美元的走私金額將導致瓜國喪失20個工作職缺。此外,每年總走私金額約占瓜國稅收的29%。 瓜國相關業者呼籲政府儘速著手處理走私問題並應全力支援負責打擊走私的單位,並請求瓜國國會儘速進行相關法規改革以制裁走私涉案人員。
A:瓜地馬拉2021年經濟成長率預估達3.5% 瓜地馬拉央行總裁 Sergio Recinos指出,倘瓜國能在本年第2季之前完成至少70%人口完成接種新冠疫苗,預估瓜國經濟將可成長3.5%。 2020年瓜國受到疫情影響,經濟衰退1.5%;瓜國主要經濟夥伴平均衰退5.5%,本年受到許多有利因素支撐,該等國家平均經濟成長預估達4.6%。例如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美國本年經濟成長達5.1%。 R總裁另指出,倘相關經濟振興措施退場、疫苗運送延誤、疫情再度惡化或地緣政治衝突再起等情況發生,將會影響各國經濟表現。目前在中美洲僅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及宏都拉斯尚未訂定疫苗接種日期,預估瓜國將於本周取得在COVAX機制下獲得的疫苗數量及運送日期等資訊。瓜國賦稅總署及衛生部將密切合作以利疫苗順利通關。 R總裁表示,瓜國本年政府預算約126億美元,財政赤字約3.5%,尚在預期範圍內,倘能縮減至2%,將有助經濟穩定成長,此外,瓜國財長Álvaro González Ricci說明該部將於下周公布政府支出方針,並將針對相關預算數字進行調整。瓜國本年利率維持1.75%。
A:瓜國2020年新設立公司家數4萬1,875家 根據瓜國經濟部商業司統計,瓜國2020年新設立公司家數4萬1,875家,較2019年減少1,875家,年減4%,同期申請解散、撤銷及廢止公司有4,120家,年減45%。 瓜國工總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瓜國新公司登記僅減少4%,顯示民眾仍有意投資設立公司;瓜國商總指出,經濟逐步復甦以及僑匯收入增加將有助中小新創企業之設立;專家表示,電子商務係未來商業趨勢,以及民眾對於新商品及服務之好奇,不同經濟活動之新設將增加,盼政府簡化行政登記程序,同時鼓勵利用科技例如電子簽章以節省時間與成本。
A:瓜國2020年新設立公司家數4萬1,875家 根據瓜國經濟部商業司統計,瓜國2020年新設立公司家數4萬1,875家,較2019年減少1,875家,年減4%,同期申請解散、撤銷及廢止公司有4,120家,年減45%。 瓜國工總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瓜國新公司登記僅減少4%,顯示民眾仍有意投資設立公司;瓜國商總指出,經濟逐步復甦以及僑匯收入增加將有助中小新創企業之設立;專家表示,電子商務係未來商業趨勢,以及民眾對於新商品及服務之好奇,不同經濟活動之新設將增加,盼政府簡化行政登記程序,同時鼓勵利用科技例如電子簽章以節省時間與成本。
A:美國終止與瓜地馬拉簽署之安全第三國協議 美國於2021年2月5日通知瓜國終止安全第三國協議,瓜國對該決定表示歡迎,瓜國總統賈麥岱(Alejandro Giammattei)表示將與美國維持緊密合作以解決非法移民問題,並重申將致力保護移民的權利,特別是青少年及幼童。 美瓜安全第三國協議由美國前川普政府及瓜國前總統Jimmy Morales政府於2019年7月簽署,依據該協議瓜國應協助安置向美國申請庇護的宏都拉斯及薩爾瓦多移民。該計畫自2019年11月21日開始運作,嗣因受到新冠肺炎影響,於2020年3月暫停執行。 本年1月間在鄰近美國邊境的墨西哥Tamaulipas省發生19位非法移民屠殺案,目前已鑑定其中14位為瓜地馬拉人,瓜國政府爰藉此機呼籲國人勿以非法方式移民美國以免招致危害。
A:瓜地馬拉遭受外人投資求償訴訟 綜據瓜國相關媒體報導,瓜國業於2020年11月支付3,700萬美元予美國Teco能源控股公司,該案源自Teco公司對於輸電營運費(VAD)計價有爭議影響該公司營收,並於2008年進行法律訴訟,經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2019年10月最終判決瓜國政府須賠償。瓜國國家總檢察署負責此類訴訟之法律部分,表示目前仍有投資訴訟案進行中;瓜國專業律師指出,應強化國家總檢察署、政府明訂吸引外資政策以及避免投資國際訴訟。 瓜國外人投資不振主因係司法不明確及政治不穩定,例如加拿大Tahoe Resources Inc.公司於瓜國投資Mina San Rafael公司進行銀礦開採,該公司自2014年於瓜國El Escobal進行開採,2017年瓜國最高法院認為該公司未與當地居民諮商協調判決暫停營運證,以及美國Kappes, Cassiday & Associates公司2011年於瓜國El Tambor礦區開採金銀,亦相同原因於2016年暫停營運迄今,造成外人投資怯步並影響經濟發展。 鑒於近年來瓜國天然資源(礦產及水力能源開發)投資案時有訴訟,倘我商有意來瓜投資前述項目需仔細評估,並聘僱專業律師協助,以避免投資紛爭。
A:瓜地馬拉簽署美洲倡議(América Crece)備忘錄 瓜地馬拉於2020年12月簽署美洲倡議(América Crece)備忘錄,以便瓜國企業取得美國國際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 (DFC)所提供的貸款援助。該貸款資金達10億美元,具有戰略性投資計畫及可為瓜國創造就業機會的企業可申請本項貸款。 瓜地馬拉美國商會會長Juan Pablo Carrasco指出,目前每10件貸款申請案有8件無法通過第1關的資料審查,2020年僅核准2億美元貸款;目前有住宅建設及能源投資共2件申請案通過第2關審查,估計可申請到5億美元貸款。DFC的貸款申請門檻很高,對很多中型企業而言,準備申請資料既費時又花費甚高。C會長盼拜登政府的執行方式會更具彈性,更加考量瓜地馬拉本土企業的實際需求,目前評估標準皆採用已開發國家的高標準,渠認為很多貸款計畫因風險、不夠完善或缺乏擔保品而被本地銀行拒絕,DFC的貸款應提供一個較彈性的管道給本土企業。C會長認為中美洲北三角國家應進行政治、社會及經濟的合作及努力以創造就業,遏止非法移民美國風潮,與美國建立更緊密合作關係。
A:2020年1至9月金融保險業為瓜地馬拉外人投資主要產業 依據瓜國央行統計資料,瓜國20202020年1至9月外人投資金額達7億2,830萬元,其中30%係投資金融保險業。2020年前3季外人投資較2019年的7億4,590萬美元減少2.3%,估計2020年全年將較2019年的9億9,820萬美元減少10%,約為8億9,840萬美元。 金融保險業前3季累計外人投資金額約2億780萬美元,約為2019年的2倍。本產業投資金額增加主因為哥倫比亞銀行( Bancolombia)完成併購瓜地馬拉農業銀行(BAM),該併購案始於2020年3月,哥倫比亞銀行取得所有股權。2020年瓜國金融保險業主要外人投資來源國為巴拿馬(6,990萬美元)、哥倫比亞(6,350萬美元)及秘魯(2,020萬美元)。 製造業外人投資達1億8,300萬美元,商業及汽車維修業達1億3,020萬美元,前述產業加上金融業共占總外人投資的71%。專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及瓜國政治不穩定皆影響外人投資意願,然而瓜國公共特別經濟發展自貿區(ZDEEP)2020年達成500萬美元招商案,本(1)月底將有墨西哥糖果製造商來瓜考察,估計將帶來500個工作機會。瓜國將籌組招商團赴墨西哥 Guadalajara市招商,簡介 ZDEEP 投資環境優勢。
A:瓜地馬拉2020年平均國民所得預估減少0.5% 瓜國央行統計資料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瓜國2020年平均國民所得預估減少0.5%,約4,593美元。瓜國近年平均國民所得平穩成長,自2013年的3,522美元成長至2019年的4,619美元,2020年因新冠肺炎封城措施導致經濟衰退,第3季衰退1.8%,預估全年衰退2%。 瓜地馬拉農工商金融總會(CACIF)指出,瓜國平均國民所得在拉美國家排名倒數第6,哥斯大黎加的平均國民所得是瓜國的2倍,巴拿馬、烏拉圭及智利是瓜國的3倍,恢復瓜國所得水準約需3年。 依據瓜國央行估計,2019年瓜國地下經濟約佔國內生產毛額的22%,平均國民所得下降將使貧窮情形加劇,惟地下經濟的韌性及僑匯成長將有助減少負面衝擊。
A: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中央銀行於2021年6月3日宣布,略放寬出口工業製品及萃取物之相關企業進入外匯市場,以減少業者在償還欠款上的困難。 央行將根據2020年出口額為基準,在原已核准的外匯額度上,額外允許今年外銷增加的部分5%至15%的外匯,以用於進口貨品或支付債務,即相關企業可在未經央行事先批准的情況下進入外匯市場。結算期限為 30天的貨品,能兌換今年外銷額增加部分的5%;結算期限為 60天能兌換10%;結算期限為 180天能兌換15%。 該外匯措施僅適用於出口工業產品及萃取物之出口商,惟不包括穀物及油籽出口企業,並且需提供配合銀行或營運交易所背書的申報書表明提高出貨量,且若適用,公司必須接受並遵守政府訂定的價格協議。
A:根據世界銀行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阿根廷2021年經濟成長6.4%,高於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5.2% 的總體經濟預測。 阿根廷在2018 年及2019 年經濟分別衰退2.6%及2.1%後,2020年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衝擊,經濟急劇下降9.9%。世界銀行指出,繼連續三年的經濟衰退,阿國GDP已退回至 2009 年的水準,現預期的復甦正反映該國具有充足的生產能力。 至於2022年,該報告預期,阿根廷的經濟成長「將放緩」至 1.7%,2019-2022 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累計下降 4%,與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總體經濟雷同。 另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受COVID-19疫情影響,2021年初在放緩後急劇上升,並預期2021年巴西將成長4.5%、墨西哥5%、哥倫比亞5.9%、智利6.1%及秘魯10.3%等。
A: 依據日刊港都新聞本(2021)年6月9日報導辦理。 依日本特定水產動植物等國內流通適當化等相關法律(水產流通適當化法),強制課以交易履歷之傳遞·記錄義務,國產魚最可能成為對象種為海參、鮑魚2種等,並列舉日本鰻稚魚(鰻苗或鰻線),但日本水產廳至少在明年12月前,並未預定將鰻苗納入。 目前被指稱採捕數量及入池數量報告有差異,流通不透明,水產廳分析採捕者可透過指定出貨商以外的業者,高價販賣的案例很多;主要係都道府縣不符實際狀況的規則,造成販售價格設定比市場價格低廉等,因此首要目標應先修正各都道府縣的執行內規。 目前日本水產廳召開檢討會討論該法執行,預定本年12月訂定對象魚種等並公布中央行政命令,全力周知於明年12月實施,在檢討會上包含鰻線也被認為應納為對象魚種。依日本水產廳增殖推進部栽培漁業課資料,鰻苗於2023年12月依都道府縣漁業調整規則,由特別採捕許可制階段式轉成知事許可制漁業,特別採捕僅承認研究或縣內養鰻業者用之採捕方式,轉為知事許可制漁業則撤除僅於縣內流通之限制。 而目前課題是鰻苗採捕報告數量,被認為與入池報告數量扣除進口數量之間有差異,分析是受許可採捕者未能提交報告,並有案例是以較高價格販售給縣內指定以外出貨商,因都道府縣設定出貨商的販賣價格,遭批部分都道府縣造成販售價格比市場價格還低是主要原因。且不管都道府縣預期鰻苗是否穩定採捕,也有設定採捕上限遠低於必要的入池量,水產廳依據實際狀態,促請都道府縣檢討修正許可條件內容等執行規定。 有關是否將鰻苗納為該法之對象魚種,水產廳栽培漁業課吉川千景課長補佐接受新聞採訪,強調:「部分都道府縣未能正確報告是規則問題,成為法律對象但規則不變也無法正確報告,最先修正未能守護採捕者的都道府縣的規則,消除未能正確報告的採捕者,把盜捕者優先找出來」,並回答稱:「為履行完全移轉為知事許可制漁業,是否成為法律規範對象種須視今後2-3年長期實際執行狀態而定。」法律規範對象之判斷因素,除「是否威脅適當流通,重點是業者可執行以及能因應」外,倘未來轉換為許可制漁業,流通可透明化,也有可能納入鰻苗成為對象。 按日本鰻魚、鰻苗捕撈及鰻魚養殖存在許多利益糾葛,水產廳對鰻苗納入「水產流通適當化法」規範仍有所保留。但我國鰻苗以不正常管道經由香港轉入日本進行養殖,短期內日本尚無法以流通不透明作為管制手段,但基於掌握資訊兼顧資源管理,我國似應考慮開放鰻苗出口,俾透過通關資料以獲取較為翔實資訊。
A: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輝瑞及莫德納樂廠正測試12歲以下的孩童,並預計本年9月公布5至11歲孩童測試結果,預計美國今秋將可為6個月以上孩童施打新冠疫苗。美媒指出,儘管與成年人相比,孩童感染新冠病毒重症情況較少,然仍有近400萬名孩童檢測為陽性,孩童接種疫苗將有助控制社區的傳播感染。 目前輝瑞新冠疫苗已於本年5月獲准為12至15歲孩童施打,該公司6月8日表示正針對5至11歲孩童進行測試,盼本年9月可向FDA申請緊急使用授權,稍候亦將取得2至5歲的孫童測試數據,6個月至2歲幼兒測試數據則預計本年10月或11月出爐,隨即可送交FDA進行審查:莫德納新冠疫苗於本年3月開始進行各年齡層孩童不同劑量的測試,預計今夏公布結果,莫德納疫苗目前已申請12至17歲孩童的緊急使用授權,惟尚未獲得核准。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08/health/us-vaccines-children-fall.html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6月9日報導辦理。 依日韓漁業協定,日本與南韓漁船可到對方海域相互入漁,但預計進入第6年仍將空轉。由於對徹底防止違規作業、要求增加漁獲配額問題,兩國間無法調整達成協議。2016年協定形同空白具文,之後也未協商狀況,通常協議達成共識後每年7月1日開始入漁,今年仍懸而未決。 目前為止新漁期(7月開始)進入前,日韓兩國就雙方漁船相互入漁條件及暫定水域資源管理問題等進行對話,但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內南韓漁船違規作業、虛偽記載漁獲量、漁具棄置等作業實際情況相當過分,且韓方未考量資源狀況下,更進一步要求增加漁獲配額。 南韓漁船違規作業及造成毀滅漁場相關行為及過度擴大漁獲配額等,違反作業秩序、資源管理及維持漁場健全行為,日本無法坐視,因此數度要求具體改善措施。但南韓皆未提出明確可行的改善措施,對該國最關心的白帶魚,反倒是持續強硬要求倍增漁獲配額,要求未被接受即主張對日本漁船在南韓EEZ作業採取嚴苛的管制等;因涉及政治動向,2016年以後協議預備會議也從未召開。 過去5年間日韓漁業協定空轉,兩國業者間也不再過度堅持在雙方EEZ作業所採取每年的作業機制,因此對協定的意識逐漸薄弱,儘管台面下持續接觸,但台面上未有具體協商,似乎在迎接空白的第6年。 按臺日漁業協議雙方對漁船作業規則持不同看法,協商過程艱辛多能勉力達成共識,但仍有許多待解決課題。未來似應加強該海域作業船數控管及資源管理,以永續利用漁業資源。
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拜登總統於本年2月為加強美國半導體、高蓄電電池、稀土及先進藥品四項關鍵產品的供應鏈,建立國內關鍵產品的製造產能,要求行政機構在100天內提出調查報告,白宮已於本日(6/8)公布該報告,四項關鍵產品調查結果重點如次: 大容量鋰電池:能源部將公布10年計畫,發展美國本土電動汽車的鋰電池供應鏈,並注資170億美元支持研發與生產。 稀土:內政部將負責推動專案計畫辨別稀有礦物可在美國生產及加工的地點,以期17種關鍵稀土可永續生產、精煉及回收。 半導體:白宮將與私人企業合作,提高供應鏈透明度,解決晶片短缺問題。 先進藥物原料:美國衛生部將透過國防生產法授權,注資6,000萬美金建立新的平台科技,增加國內先進藥物原料的產能。 另白宮宣布注資1億美元由勞工部負責執行擴大學徒制計畫;能源部亦宣布獎勵政策擴大在美投資生產關鍵產品;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將建立「貿易打擊部隊」,對於關鍵供應面出現不公平貿易行為,施加單邊或多邊執法行動,以強化美國及盟友供應鏈彈性。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cnbc.com/2021/06/08/biden-administration-announces-plans-to-strengthen-critical-supply-chains.html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6月8日報導辦理。 印度洋鮪類委員會(IOTC)第25屆年會將於本年6月7日至11日召開視訊會議,為期5天,對過剩漁撈能力及遭到濫捕的黃鰭鮪資源,決定有效管理措施成為會議焦點。 去年11月年會有關各國漁獲量上限,針對設定大目鮪及黃鰭鮪等IOTC對象魚種的總許可捕獲量(TAC),討論國別漁獲配額未獲得共識;本年3月也針對黃鰭鮪資源召開特別會議,提案要求所有國家討論削減一定數量,但部分沿岸國以「對小規模漁業有重大影響」予以反駁,決議延至本次年會再議。本次會議日本由水產廳資源管理部諸貫秀樹參事官(政府代表)等相關人員出席。 按我國僅能以專家身分受邀參加IOTC年會,無法享有會員或合作非會員待遇,受到極大限制。IOTC雖隸屬聯合國體系底下的區域漁業管理組織(RFMO),但印度洋是我國遠洋延繩釣漁船極為重要漁場,未來似應與美日等國密切合作,積極尋求更多參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