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柬埔寨稅務總局呼籲房產稅和閒置土地稅之繳納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9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經濟暨財政部稅務總局於8日發布公告,2021年度房地產稅和閒置土地稅徵收期將於9月30日結束。截至目前,仍有部分房地產業主還未完成納稅義務,對此,柬國稅務總局呼籲尚未繳納的納稅人,須在9月30日之前完成繳納年度房地產稅和閒置土地稅,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A:貢不紅胡椒熱銷國際市場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貢不胡椒發展協會日前表示,目前歐洲市場及其他國際市場對「貢不紅胡椒」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許多公司已開始向種植戶拋出採購訂單。貢不胡椒發展協會共種植3種胡椒,紅胡椒每公斤售價為25美元、白胡椒28美元、黑胡椒15美元。2021年貢不省各類胡椒累計出口量有望超過70公噸。 自2016年以來,貢不胡椒已被認證為柬埔寨地理標誌產品(GI),加以本身品質優口感好,深受國際市場歡迎。
A:柬埔寨首家瀝青混凝土廠將亮相白馬省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公共工程暨運輸部部長孫占託於5日下午,在視察白馬省和貢不省交界處的瀝青混凝土生產設備安裝時表示,柬埔寨首家瀝青混凝土廠將正式亮相白馬省,待這家瀝青混凝土廠投產後,將有助於加快柬埔寨AC路面的普及,從而降低瀝青混凝土的進口。瀝青混凝土廠建在白馬省,主要是加快31、41和33號國道鋪設AC瀝青混凝土路。 柬埔寨公共工程暨運輸部預計,2022年民間企業會再增加一套瀝青混凝土生產機器,並安裝在馬德望省,以服務於該省及卜迭棉芷省和柏威夏省,便利這些省份的公路從DBST升級為AC瀝青路。上述瀝青混凝土廠的生產能力為每小時120公噸,每台機器成本高達100萬美元,且不包括安裝費用。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6)月10日報導稱,日本政府頃召開新冠疫情防疫對策本部會議,針對目前群馬、石川及熊本等三縣適用之「防止蔓延等重點措施」一案,決議通過在本(6)月13日予以解除;主要係因上述三縣的新增感染人數減少,重症病床使用率亦大幅下降,顯示疫情已獲得控制改善所致。 上述群馬、石川及熊本等三縣,自上(5)月16日起被追加列為防止蔓延措施的對象地區。由於各地方政府將每10萬人之平均新增感染人數降至個位數,重症病床使用率也大幅改善至約30%上下等,因此成為解除的主要理由。 另外,日本政府除對上述三縣實施適用防止蔓延措施法外,埼玉、千葉、神奈川、岐阜及三重等五縣亦將持續適用至本(6)月20日止。
A:美國堅持摧毀伊朗核知識將使美伊對話延期可能性聳現 伊朗德黑蘭日報(Tehran Times)報導,於本(2021)年3月初美國期中國家安全指南中,拜登政府含糊警告伊朗有獲得改變遊戲的能力與科技之可能性。由於談判各方在維也納核對話中努力解決核心議題,美國將全力阻止伊朗獲得這些科技或摧毀這類科技背後的知識,以防伊朗獲得它們。此解釋了為何旨在重振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維也納對話,目前仍無法產生具體結果的原因,很多觀察家廣泛期盼在五月底或六月初完成談判。 儘管談判各方在過去於4月初開始的5回合對話過程中表示樂觀期望,但拜登政府正在提注一項警示。美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仍不知道是否伊朗已準備好繼續遵守2015年的核協議,所以美方仍正在測試那個提議。該言論引起伊朗外交部長Mohammad Java’s Zairf 回應表示,伊朗無法確定是否美國已準備放棄由川普政府及其國務卿蓬佩奧所採用對抗伊朗的最大壓力政策(Maximum Pressure's Policy)。渠表示,POTUS及SecBlinken(為拜登及布林肯兩人推特帳號)是否準備好埋葬川普與蓬佩奧的最大壓力政策及停止經濟恐怖主義作為談判籌碼仍不明朗,伊朗正全面遵循JCPOA,是時間去改變現狀了。 布林肯的回應為維也納會談已經到達一個雙方需做出艱難決定的接通或斷線點的最新指標,主導伊朗維也納談判代表團的伊朗副外交部長Seyed Abbas Araqchi於上周四結束第5回合談判後,在向國會議員簡報結果時確認這項評估。A副部長在伊朗國會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委員會上表示,談判已經達到一個某些主要議題仍需要被決定的臨界點,伊朗將展開一新回合會談並盼能在許多議題上取得進展,但是否這將會是最後一輪會談仍言之過早。美方與其他參與談判方仍閉口不談這些主要議題,倘若發表這些主要議題則將顯示美方企圖預防獨立主權國家取得科技進步企圖的程度。根據新聞報導,這些主要議題與伊朗在減少遵守核協議後所取得的科技進步具有相當關聯,在維也納會談期間,美國已經要求伊朗摧毀於美國退出JCPOA一年後開始於福爾道(Fordow)及納坦茲(Natanz)核設施中旋轉的先進離心機,這些離心機已知為IR9,是具有超過包含在JCPOA中離心機50 以上鈾製造能力的離心機。伊朗一口反對美方要求,就如同華盛頓拒絕伊朗要求美國將所加諸以及由川普政府所重複加諸、或重新標註的禁令全部取消一樣。為了取得折衷妥協,獲中國支持的俄羅斯建議伊朗封存這些在伊朗的先進離心機並置於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監督下。 目前尚不明朗美國是否會接受這項提議,但西方外交官與分析家關於下一輪會談的悲觀言論留給未來核談判結論樂觀情緒狹小的空間。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6)月10日報導稱,日本首相菅義偉頃與在野黨魁進行討論時表示,預定本(2021)年10~11月要對所有希望接種新冠疫苗的民眾完成接種工作;此係菅首相首度對外說明全民疫苗接種的目標時間,未來並將持續推進大規模接種,以及加速在企業、大學等職場的接種工作。 迄今日本民眾已接種超過1,937萬劑的新冠疫苗,未來全國單日接種量將超過100萬劑。對此,菅首相闡明全民累計接種數量進度表,預計本(6)月底前可望超過4,000千萬劑,另對於感染新冠肺炎易轉為重症的年長者,將在下(7)月內完成施打。
A:蘋果公司 iPhone 的主要組裝商鴻海精密工業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以 1.08 億馬幣(2,621萬美元)收購馬來西亞迪耐公司(Dagang Nexchange Bhd,簡稱DNeX)約5.03%股權,由於DNeX掌握馬國晶圓廠矽佳公司(SilTerra)約6成股權,此舉代表鴻海集團透過新加坡子公司富士康新加坡間接投資馬國8吋晶圓廠。 外界普遍猜測,此次收購 5% 的股權將為這家台灣集團獲得 SilTerra 的直接股權鋪平道路。北京集體電路先進製造與高端裝備股權投資基金中心(CGP基金)持有這家虧損半導體公司剩餘的40%股權。知情人士稱,鴻海的最終目標是直接持有 SilTerra 的股份。它對 DNeX 的其他核心業務並不那麼熱衷。 DNeX 和 CGP Fund 於 2 月份贏得了以 2.73 億馬幣(約6,626萬美元)現金從馬國國庫控股集團(Khazanah Nasional Bhd )收購 SilTerra 的競標。據說富士康對 SilTerra 提出了最高出價。 半導體的繁榮使 SilTerra 成為業界搶手的資產,因其同業盼有額外的產能來滿足強勁的需求,包括 SilTerra 生產的低端晶片。 自從 DNeX 和 CGP Fund 收購 SilTerra 以來,問題就出現了:考慮到這家位於吉打州居林高科技園區(Kulim Hi-Tech Park)的半導體公司是他們在該行業的第一家企業,這兩位新股東將如何管理這家陷入困境的半導體公司?此外,兩人願意在資本密集型半導體製造業務上投資多少? 展望未來,據說去(2020)年已提交收購 SilTerra Malaysia Sdn Bhd 的出價的鴻海在文件中表示,它將與 DNeX 在半導體和電動汽車業務領域攜手合作。鴻海表示,透過此次新夥伴關係,將在東協地區探索更多投資機會。 本年初至今,DNeX 的股價已從 2020 年底的 22.5 馬分飆升了 280%。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的認股權證(DNex-WA)自上(5)月中旬以來也幾乎翻了一倍,儘管衍生品將在下個月底(7月30日)到期,也就是大約七週後。每份行使價為 50 馬分的認股權證從上個月的 15 馬分飆升至週四的 30.5馬分。 外資咸認為,這將有助於鴻海維持在供應鏈管理和電動汽車製造擴張的競爭優勢,鴻海加強3+3戰略的一種方式,確保未來汽車半導體的來源,有助於鴻海維持其在供應鏈管理和電動汽車製造擴張方面的競爭優勢。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發布消息稱,奧地利技術與系統技術股份公司(AT & S,簡稱奧特斯)將在吉打州的居林高科技園區(KHTP)投資高達85億馬幣(約20.63億美元),製造高端印刷電路板和集體電路基板(IC substrate)。這是該集團在東南亞興建的海外第一家製造廠,亦為該集團史上最大金額投資。 奧特斯係歐洲以及全球領先的高端印刷電路板和集體電路板製造商。該集團預計本(2021)年下半年開始進行廠房建設,並於2024 年起投入營運。前述投資計畫可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 奧特斯在馬國投資,顯示即使全球面臨新冠疫情的重大挑戰,外國投資人仍繼續選擇馬國作為投資地點。該集團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在奧地利、印度、中國及韓國皆擁有生產設施,其產品應用於移動設備、工業電子、汽車以及醫療和保健產業。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頃公佈統計數據顯示,馬國2021年第一季共核准993項製造業、服務業及原產品產業投資計畫案,總投資金額為805.72億馬幣(約193.68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95.65%;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131.92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68.11%,成長383.43%;國內投資金額為61.76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31.89%,下跌13.87%;共創造3萬2,557個就業機會。前三大外資來源國為新加坡(103.6億美元)、荷蘭(12億美元)及韓國(10.3億美元),貢獻外資總投資額95.48%。 前述3大產業中,2021年第一季,馬國共核准246項製造業投資計畫,投資金額為141.26億美元,占總投資金額之72.93%,較2020年同期成長126.85%;創造2萬6,689個就業機會;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額為125.59億美元(占製造業總投資額88.91%),增加384.4%;國內投資額為15.67億美元(占製造業總投資額11.09%),減少56.89%。新加坡(103.4億美元)、韓國(10.35億美元)、荷蘭(7.84億美元)、臺灣(1.19億美元)、中國(5,580萬美元)、美國(4,980萬美元)及瑞士(4,460萬美元)依序為馬國主要外資來源國。 2021年第一季臺商在馬國投資項目計5件,投資金額為4億9,485萬馬幣(約1億1,895萬美元),位居馬國外人投資第4位。依照產業別區分,電子與電機產品為最大投資項目,投資額為8,417萬美元;其次為化學與化工產品(3,325萬美元)、橡膠製品(135萬美元)及機械與配備(18萬美元);依照州別區分,在雪蘭莪州投資金額最高,達8,570萬美元;其次為彭亨州 (3,215萬美元)及柔佛州(110萬美元)。 2021年第一季服務業投資件數為737項,金額為37.52億美元,占總投資金額之19.37%,較2020年同期成長3.48%;其中國內投資金額為36億美元(占服務業總投資額96%),成長2.62%;外資投資金額則為1.5億美元(占服務業總投資額4%),成長29.4%,創造5,669個就業機會。本年第一季期間,房地產投資金額為21.47億美元,占服務業總投資額57.23%;其他依次為金融服務(6.4億美元)、能源(4.75億美元)及支援服務(2.87億美元)等。 馬國第一級產業(Primary Sector)2021年第一季投資金額為14.9億美元,占總投資金額之7.69%,較2020年同期成長3,095%;創造199個就業機會;其中國內投資額為10.08億美元(占第一級產業總投資額67.62%),增加3,677%;外人直接投資額為4.82億美元(占第一級產業總投資額32.38%),增加2,327%。主要投資項目為石油與天然氣業(14.72億美元,占原產品產業總投資額98.76%)、種植及原產品(1,837萬美元)。 本年第一季重要投資項目為韓國電動汽車電池的銅箔製造商 SK Nexilis 公司承諾生產 100% 可再生電力;同時,該公司的投資有助於吸引更多投資人投入馬國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供應鏈,使該國成為用於利基應用的高精度和高質量銅箔樞紐。 另一項優質投資項目為中國東方日昇公司(Risen Energy),該商係太陽能產業的先驅之一,在光伏研發和整個太陽能價值鏈製造的端對端解決方案方面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該公司是「短期國家經濟重振計畫」(PENJANA)下批准的第一項投資,該計畫於 5 月啟動。 Risen Energy公司 將生產最新的雙面技術太陽能產品,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市場,並將使當地企業受益,成為其全球價值鏈的一部分。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日期: 110年6月3日 來源: ABC News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6-03/mrna-covid-19-vaccines-local-production-timeline/100187642 https://www.abc.net.au/news/health/2021-04-11/covid-vaccines-pfizer-astrazeneca-australia-manufacturing/100057572 受全球疫情尚未舒緩情況下,各國紛紛尋求疫苗解決方案,由於輝瑞(Pfizer)和默德納(Moderna)疫苗中使用了mRNA尖端技術,這兩種疫苗都需要進口,在全球疫苗短缺情況下,澳洲聯邦政府宣布,將與專家學者研議在澳洲本地生產mRNA 疫苗,惟恐花費4年時間方能達成本土疫苗生產上市。 澳洲RMIT大學免疫病學專家Magdalena Plebanski 教授表示,輝瑞(Pfizer)疫苗與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製程不同,輝瑞使用包裹在DNA真核細胞脂質層中的核糖核酸脂質(mRNA)為主要基底,來生產疫苗,而RNA活性成分相當脆弱,疫苗活體需保存於攝氏零下60度到零下90度間,而目前全球只有少數公司生產這些特殊的脂質,所以供應短缺,加上在疫苗基因組列組合難度更高,係需花更久時間研發。輝瑞mRNA疫苗技術及基本成分的供應問題,為無法立即於本土開始生產的原因之一,但只有澳洲能生產自己的 mRNA 疫苗,方能消除mRNA之供應問題。 澳洲聯邦政府產業部產業能源開發司司長David Luchetti 表示,疫苗生產時程將取決於設施是採用綠地(greenfield)投資方案-從零開始建造新廠房打造生產線,抑或是採用棕地(brownfield)投資方案-透過跨國合作或收購現有生產設施來生產。有關採用Brownfield方式投資生產國產疫苗仍須花費1-2年,採用greenfield的方式則需花費3-4年時間,並且需經過澳洲藥物管理局(TGA)批准,加上開發mRNA疫苗所需生產及儲存設備需求更為要求及高科技,所費時程更長。L司長表示,該部門將會於近日向聯邦政府提案「市場流程計畫(Approach to Market)」之作法。 L司長亦表示,聯邦政府正與 Moderna 公司就本地生產及建造生產線廠房相關事進行研議,而Moderna公司並公開表示有意願合作。另目前該部亦與維州政府商討,如何啟動該州早些宣布5,000 萬澳元之本土mRNA 疫苗設廠計畫,期能盡快建置維州疫苗生產中心。
A:越南總理頃批准第856/QD-TTg號決定有關2021年至2023年3年期國債管理計畫與2021年國債信貸與償債計畫,並自本(2021)年6月4日起生效實施。其中,有關政府2021年至2023年間之信貸與償債部分,政府之授信總額約1,738兆4千億越盾,中央預算授信約1,604兆越盾,用於國內轉借之授信約134兆4千億越盾。有關各地信貸與償債部分,各地政府之支出赤字與債務控制在2015年國家預算法規定之上限,預算支出赤字約年度GDP之0.2%,償債義務約18兆4千億越盾。 至於2021年國債信貸與償債計畫,政府授信約624兆2,210億越盾,包括:國內授信527兆3,570億越盾,外債96兆8,640億越盾;政府償債約394兆5,060億越盾,其中中央償債366兆2,240億越盾,轉借案之償債28兆2,820億越盾。
A:日期:110年6月8日 來源:ABC News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6-08/solar-hydro-plant-to-be-built-on-liddell-power-station-site/100198274 澳洲聯邦政府將在新州Hunter地區耗資3億澳元使用新能源發電技術,重新打造Liddell 燃煤發電站為新再生能源發電廠,此項投資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由AGL能源公司將與 RayGen能源公司合作,重新將Liddell燃煤發電廠改造為再生能源發電廠,並透過太陽能(鏡面折射創能)及水力(儲能)來發電。而此開發案已獲得 Hunter地區委員會同意,認為此項投資既有經濟效益且能提昇再生能源使用。 另AGL及RayGen 能源公司使用與Liddell發電廠相同的新產能技術,並耗資 2,700 萬澳元於維州西北部的 Carwarp 地區建造另一座新發電廠。 RayGen 企業開發部主任Will Mosley表示,該公司使用之新技術係透過鏡面折射太陽能聚焦至電板儲存高塔上,塔樓的高度大約足球場燈的高度,塔樓上會覆蓋著太陽能電池板,而儲存的熱能相當於兩個水庫之溫差,將其中一個水庫的水加熱至約 90 度,另一個水庫溫度接近零度,透過二個水庫的溫差即會產生所謂的「熱梯度」(Thermal Gradient) 方式發電,此新技術不同於以往水力發電,並非透過將水煮沸而是經煮水時產生少量氨氣,用以推動渦輪機運作,並續保留氨氣重新捕捉使用,此種將氨氣使用冷水儲存冷凝成液體之新技術,其發電功率大約是普通家用太陽能板的 2,000 倍之多。 由於Liddell 燃煤發電廠計劃於 2023 年關閉,恐造成新州電力短缺,故聯邦政府已承諾於Kurri Kurri (前鋁冶煉廠)再建造一個燃煤發電廠。而Hunter地區的參議員 Joel Fitzgibbon 表示,以煤礦開採聞名的 Hunter 地區正致力轉型再生能源發電,而本案AGL與RayGen 發展之新再生能源技術即是一案例,並可在 Liddell 電廠退役前找到可替代之再生能源方案,取代其產能。
A:越南衛生部頃頒布第2787/QD-BYT號決定有關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發現有新冠患者時應採取之防疫措施等施行細則。其中,規定施打新冠疫苗之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之優先順序如次:1.有F0(患者)之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2. 有F1(與患者接觸者)之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3. 有F0之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鄰近之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4.設在有F0之鄉級行政地區之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5. 設在有F1之鄉級行政地區之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6. 有F1之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鄰近之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此外,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內被選擇施打疫苗之人士規定如次:依下列順序優先施打疫苗給員工(含越籍與外籍人士):1.與隔離後之F1接觸者,2.居住在有患者之地區或是自疫區返回之勞工,3.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工廠及其轄下部門等首長,4.醫療人員,5.餐廳員工,6.貨品運輸、供應、送貨等人員,7.警衛、停車場員工,8.清潔工,9.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之新冠安全組人員,10.其他員工。根據實際情況,工業區、生產經營基地等首長可選擇增加若干其他人士。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6月8日 2021年6月8日越南航空(Vietnam Airlines)表示,自河內市飛往胡志明市VN217航班運送40公噸北江省荔枝至胡志明市銷售,該航空公司首次動用Boeing787-9飛機運送荔枝,所有貨品均擺放在乘客座位區域。此外,另一航班亦運送60公噸荔枝自河內市至胡志明市,6月8日總共運送100公噸荔枝。 此外,自疫情爆發至今,Vietjet航空亦轉成運送貨品來維持營收,據該公司Do Xuan Quang副總經理表示,雖然部分航班承載客量大幅下降,但部分國內航線及國際航線亦運送貨品,尤其近期貨品運送需求逐漸增高。因應大部分國內及國際航線被限制,盡量利用航班運送貨品為目前最佳之因應措施。 目前越南暫未有任何運送貨品之正式航班,近期IPP Air Cargo股份公司建議計畫投資部及相關機構同意允許成立IPP Air Cargo貨品運送航空,預計投資總額達2.4兆越盾,相當於1億美元,倘獲相關機構允許成立,預計該公司在第1年度將開發5條航線,第2年度增加至7條航線及第3年度增加至10條航線,預計運送11.5萬公噸貨品,第1年度營收約7,100萬美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6月9日召開進口電動汽車(電動車、踏板車Scooter及摩托車)相關會議。副部長Nyunt Aung表示,雖然政府允許進口電動汽車,以減少燃料能源、碳排放及環境污染,而新興的環保交通系統可符合城市的基礎設施,但目前進口量很少。因此,有關部會應該提出增加電動汽車進口量的途徑,應該審查電動汽車進口的稅率。隨後討論了展廳或銷售中心的開設、摩托車及電動摩托車的進口比例問題、指定試點項目區域、公民合營建立充電站,以及進口電動汽車標準等議題。
A:MMBiz Today電子報報導,由於農業原料價格較前幾年上漲,緬甸農民擔心將會影響作物產量。來自馬奎省的農民稱,今年化肥價格上漲,農民不能像往年那樣賒購化肥。每袋化肥的價格上漲1萬緬幣,目前的售價約為3.5萬至4萬緬幣,而去年為2.5 萬至 2.8萬緬幣。此外,由於緬甸現金短缺,農民再也不能配合原料分銷商所要求,以賒購方式預先付款。原料供應商表示,價格上漲的原因是政治局勢、緬元貶值、從中國的進口路線受阻,以及緬甸Myaungdaga的化肥廠被關閉等。 現在是農民準備耕種水稻的時候了,隨著雨季的開始,他們需要財政援助。國營農業發展銀行上月發布通知稱,將發放農業貸款,但僅限於先償還到期貸款的農民。交易員擔心,這種情況可能會影響產量,因為在一些地區,軍方政權的部隊與當地民兵發生衝突,農民被迫逃離家園,尋求安全,目前還不能返回家園。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發布的統計,在本財年2020-21年的前4個月,個人交易卡(ITC)持有者通過陸路邊境進行的貿易額逾108.5億緬幣。貿易局在當前財年10月至1月期間發行了23張ITC卡。進口額逾91.9億緬幣,出口額僅16.58億緬幣。苗瓦迪邊境的貿易值最高,為77.7億緬幣。然而,這個數字只反映了進口,因為個人交易卡持有者沒有通過苗瓦迪邊境站出口商品。ITC持有者的貿易額在Tamu站為1.44億緬幣、在大其力為1.16億緬幣、高當為7.04億緬幣,Mawtaung為20.9億緬幣,景棟為1,420萬緬幣。 2021 年 6 月 4 日起,緬甸不再允許個人貿易商持個人交易卡(ITC)通過陸路邊境進口肥皂、洗衣粉及牙膏,以維護當地中小企業的利益。儘管如此,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該限制並不影響持有進出口許可證的普通貿易商。市場觀察人士表示,通過緬泰邊境進口的肥皂、洗衣粉及牙膏中,有50%是通過ITC卡進口的,另外 50 %是使用普通進出口許可證進行的。進口禁令將抬高價格,對邊境市場的消費者及貿易商造成負面影響。此外,緬甸商務部貿易局公告,從5月1日起,4種食品將暫時限制通過緬泰邊境進口。受限制的食品包括各種飲料、綜合咖啡、綜合茶、速溶咖啡、煉乳及淡奶。但是,上列產品仍可以通過海運貿易進口。 2016-17財年,個人貿易額逾185億緬幣,2017-18財年達到459億緬幣。2018年小預算期間(4月至9月)為225億緬幣,2018-19財年為590億緬幣。2019-20財年,該數字大幅下降至433.2億緬幣。不能建立自己公司的個人貿易商可以在邊境地區與ITC進行貿易。不過,成交量有限。此卡有效期僅為1年。持卡人需在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到各自的邊境站辦理延期手續。使用ITC進行貿易是以當地貨幣為基礎的。數百種進出口商品獲准通過邊境檢查站進行個人貿易。為了促進貿易,貿易局迄今已發行1,798張ITC。商人每天可以通過ITC交易價值300萬緬幣的商品。貿易局允許在5天的時間裡每天進行高達1,500萬緬幣的貿易。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自10月1日以來,截至2020-21財年5月28日,緬甸礦產出口額急劇減少至6.21億美元。商務部的統計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跌 6.23億美元,上年同期,礦產出口逾12.4億美元。礦產交易員表示,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的加強,導致去年的寶石展會關閉。據自然資源及環保部說明,迄今為止,已允許在可控、中、小型及大型3種類型的礦山中開採計1,250多個區塊。在過去幾年裡,由於對自然資源的開採有限,森林產品及礦物的出口大幅度下降。 據商務部統計顯示,2019-20財年緬甸礦產出口出現顯著增長,達到18.7億美元,同比增加4.05億美元。在2018-19財年,礦產出口僅為14.65億美元。緬甸的礦產品占出口總額的10%。大約80%的礦物產品是通過海運貿易出口。同時,其中20個通過邊境貿易管道運往鄰國。
A:印度不銹鋼發展協會(ISSDA)日前表示,2021年印尼將取代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不銹鋼生產國,全球不銹鋼論壇(ISSF)亦指出,中國鋼鐵製造商已在印尼設立大量不銹鋼產能,印尼將在2021年超越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不銹鋼生產國。 印尼目前是全球第四大不銹鋼生產國,預計今年的不銹鋼產量將大幅增長75%至420萬噸,從而超越日本和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大不銹鋼生產國。 印度不銹鋼發展協會表示,預計今年印度的不銹鋼產量為350萬噸,高於2020年的320萬噸,但低於2019年的390萬噸。 印尼目前的不銹鋼產能已經高達550萬噸,這已是印尼國內年消費量的25倍,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印尼不銹鋼產量穩定在220至240萬噸之間,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不銹鋼生產國,2020年產量大約3,000萬噸,約佔全球60%。
A:標題:2021年1-5月以色列、臺灣及智利支付巴拉圭牛肉之平均價格最高 日期:2021.06.10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2021年1-5月以色列、臺灣及智利支付巴拉圭牛肉之平均價格最高,前述3國支付每公噸之平均價格為5,370美元、4,947美元及4,821美元。相較2020年同期之平均價格,臺灣及智利支付成長7.9%及7.7%,以色列則衰退0.1%。 (二)2021年1-5月智利自巴拉圭進口牛肉金額2億7,020萬美元,進口重量5萬6,000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1億5,020萬美元及3萬3,500公噸,分別成長79.9%(金額)及67.1%(重量),占巴拉圭牛肉總出口之41.4%(金額)及35.2%(重量),為巴拉圭第1大出口市場。 (三)儘管臺灣位居巴拉圭第3大出口市場,惟2021年1-5月自巴拉圭進口牛肉金額5,860萬美元,進口重量1萬1,800公噸,亦名列前矛;較2020年同期之3,810萬美元及8,300公噸,則分別成長53.8%(金額)及42.5%(重量),亦占巴拉圭牛肉總出口之9.0%(金額)及7.4%(重量)。 (四)巴拉圭牛肉公會( Cámara Paraguaya de Carnes,CPC)副理事長Korni Pauls表示,以色列、臺灣及智利支付巴拉圭牛肉平均價格較高係由於進口巴拉圭牛肉較優質部位。P副理事長另稱,臺灣及智利購買之平均價格上漲係因採購需求逐漸擴大;而以色列購買之平均價格下跌則係因該國之宗教因素,相對對牛肉需求量減少之故。 (五)在巴拉圭牛肉10大出口市場中,第2名為俄羅斯,第4-10排名國家:巴西、以色列、科威特、烏拉圭、香港(海上中轉產品)、埃及及沙烏地阿拉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