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2020-21財年(截至5月),緬甸對外貿易額(據初步統計)出口額為96.9億美元,衰退18%。進口額為100.6億美元,衰退25%,貿易額為197.5億美元,衰退22%。上一財年2019-20財年同期對外貿易額為252.6億,出口額為118.6億美元,進口總值134億美元。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2021年6月11日報導,德國卡車及巴士製造商MAN擬裁撤奧地利Steyr廠引起之軒然大波終趨平靜,奧國企業家Siegfried Wolf與MAN日前簽署收購協議,Steyr廠得以繼續營運免於關閉。 根據W氏與MAN達成之協議,Steyr廠將繼續以MAN品牌生產各型卡車、巴士至2022年底。自2023年起該廠將生產7種新型卡車或巴士並重新回復Steyr舊有品牌。按Steyr車廠原為奧國最大國產車集團,總部位於上奧地利邦Steyr市;最輝煌時期除卡車及巴士外,還生產農用車輛、消防車、軍用各型車輛(含裝甲車)、汽車、摩托車等各式車輛,甚至曾生產槍等武器。Steyr集團曾多次重組並幾經易主,目前奧國最大汽車製造廠Magna Steyr(位於奧國史泰爾邦Graz市)曾是該集團生產線之一。 W氏亦與奧國政府及奧國就業服務中心(AMS)達成「社會計畫」(Social Plan)協議,MAN Steyr廠現存1,900名員工將繼續雇用1,400名,其餘500名員工將提前退休或領取補償金轉職。留下繼續工作之員工須接受減薪合約,減薪最大幅度15%。 Steyr廠係奧國上奧地利邦車輛產業關鍵企業之一,週邊協力廠商形成之產業鏈對奧國經濟影響不容小覷。因此,德商MAN集團擬關閉Steyr廠計畫引起奧國朝野及各級政府重視。奧國數位經濟部、勞動部及地方政府居中協調,協助尋找投資者收購Steyr為本案不致破局重要因素之一。 Siegfried Wolf曾任Magna Steyr執行長,而後升任至其母公司Magna International(總部位於加拿大)首席執行長,並曾擔任俄國最大銀行Sberbank集團旗下Sberbank Europe AG總裁。W氏目前係WSA投資控股公司總裁。
A: 依據日刊港都新聞本(2021)年6月10日報導辦理。 為因應新冠肺炎,支援水產加工流通業者,日本水產廳自本(2021)年6月10日開始,公開招募「因應新生活型態擴大水產品需求支援事業」計畫。對新冠肺炎使得內食用餐需求日益增加,將提供零售商和加工業者等進行市場調查、新產品開發、建置銷售配送系統建設及廣告宣傳等部分補助。計畫公開徵募截止時間為本年 7 月 9 日下午 5 點。 該事業計畫主要在消除水產品烹調困難和數量感不足等,選取內食導向可行性高(穩定原材料供應、商業化技術能力、價格競爭力、對消費者具資訊發送能力等)的作法給予支援;包括新產品試作等販賣策略檢討費、構建運送網和IT系統等銷售系統建設費、宣傳廣告費、市4場調查差旅費及委辦費等補貼2分之1以內,為這4些作法做準備所需的差旅費也有固定數額的補助。 接受補助須是向消費者銷售水產品的零售店(量販店、便利超店、鮮魚店等),與生產者、加工業者、料理業者等共同成立「因應新生活樣態協議會」;該事業計畫總金額5,000萬日元,該廳加工和流通課表示「係採取多個協議的構想」。 為確保疫情時期對水產品的需求, 3 月至 6 月已召開4次「因應新生活型態擴大水產品消費檢討會」,聽取專家意見。受新冠肺炎災難影響,外食用餐需求下降,內食用餐需求增加,日本消費者對水產品需求高但嫌烹調麻煩,因此認為喚起消費者需求很重要。 按日本水產廳對產業因應疫情,仍以實際受影響進行計畫型補助為主,重點似仍在配合市場需求,擴大水產品消費,讓水產相關業者度過難關,並兼顧產業永續經營。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1年6月15日 2021年4月斯洛伐克工業銷售額年增77.6%,運輸設備生產收入年增4倍,但4月工業收入仍較兩年前低1.9%;交通運輸收入年增三分之二,資通訊收入成長2.5%,該二行業收入均超過大流行前(2019年4月) 的水準。 斯國2021年4月營建業收入年增6.6%,特定市場服務收入增加6%,儘管如此,該2行業均較大流行前收入減少10%,就個別服務部門而言,旅行社收入降幅最大(年減近40%)。 2021年前4個月斯洛伐克自有商品及工業活動收入年增17.8%,其中運輸設備生產收入最顯著(+37.8%),金屬生產收入成長14.7%,電腦產品收入成長34.8%。
A:綠色能源當紅之際,石油鑽探業與煉油業者將減少投資,導致全球原油市場 在近期內將面臨供給短缺的困境,迫使原油價格上漲。目前能源業者已投入數 兆美元在風能、太陽能和其他再生能源計畫,使得可運用於石油開採的計畫之資金 也逐漸下降。 預計未來十年運輸業及石化塑膠原料業對於石油之需求仍高。在經歷嚴重疫情 後,美國境內消費已逐漸回復,加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減產,進一步抬高油價。 周一美國德州中級原油價格達到每桶 71.48 美元,為 2 年半來新高,自去年 10 月 底以來已大致翻了一倍。一些交易商甚至利用選擇權,押注明年底時油價將漲到每 桶100美元。
A:2020年美國路上車輛平均車齡達到 12 年,創下歷史紀錄。高昂的新車價和品質提高,讓民眾換新車的意願降低。根據IHS Markit 週一發布數據指出,雖然平均車齡在過去 15 年來逐步上升,但去年疫情加快了整個趨勢。 IHS指出,車齡延長為經銷商和銷售汽車維修零配件的公司帶來不少商機,如剎車和輪胎。疫情初期汽車製造商減產和缺貨,促使消費者轉往二手市場,中古車價格也水漲船高。報告顯示,5 月份二手車的平均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48%。 平均車齡增加並不代表美國人放棄購買新車。根據IHS,新車銷售量持續創下紀錄,雖然去年疫情爆發時曾出現短暫下降。自金融危機撙節開支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添購家庭用車從兩輛增加到第三輛。2013 年以來,美國汽車總數增長約10%,達到約2.79 億輛。
A:一批加州工會日前聯合召開線上會議,齊聲支持及推廣由UMass Amherst政治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波林(Robert Pollin) 及其他學者著寫的「加州經濟復甦和清潔能源轉型計劃」。該投資計劃旨在實現加州的長遠環境氣候目標,估計至2030年可創造約100萬個新工作機會。新增工作範疇被形容廣泛,涵蓋公交車司機、教師、工程師、規劃師和維修工人、鐵匠等職銜,對受到疫情衝擊而失業的勞工是個莫大好消息。 波林表示,氣候變化尤其農業方面的工作將是加州疫情復甦的基石。加州已承諾到2030年把溫室排放氣體降低一半,到 2045年達到零排放。這計劃將促進和實現2030年的目標,同時提升國家的能源基礎設施和農業經濟,每年總共投資1380億元在清潔能源、製造業、能源基礎設施範疇,來自私人投資者、州府和各城市政府。 他解釋100 萬個新工作的詳細劃分,稱投資再生能源是計劃重要一部分,每年將投資 760 億元用於可再生能源,平均創造41.8萬個新工作。每年對製造業的投資為620億元,為關鍵基礎設施作出升級、恢復土地和農業質素,平均每年創造62.6萬個新工作。涉及公共部門的工作將增升9.6萬,這些員工將確保再生能源和製造業設施的建立得以順利進行。 他續說,再生能源帶來的提高能量效率意味著市民的消費減少, 平均加州家庭在每年的能量花費可節省近 40%。 https://www.singtaousa.com/
A:加州聯邦俱樂部與聖荷西州大峰田交通研究所(Mineta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就交通運輸系統擺脫化石能源依賴的主題舉行的線上圓桌討論會上,一批交通專家表示,至2050年前,預計加州大部分汽車及貨車將會轉用純電動車或氫能驅動的汽車。 參加討論會的官員包括聯邦交通部長布迪治(Pete Buttigieg)、加州聯邦參議員帕迪拉(Alex Padilla)以及加州交通運輸局局長奧米沙金(Toks Omishakin)。 奧米沙金發言時表示,州府大力支持加州電氣化進程,「我們知道我們轉向發展(電動車)的回報將會是空前,所有人都可以從中得益。」他也指出,雖然現在加州很多汽車運營商想完全轉型使用電動車,但是受到諸多因素限制,包括缺乏中型至重型載重電動車、電動車充電技術仍待發展、充電時間太長、購買零排放車輛時沒有補助等。這些也是普羅大眾接受並完全轉向使用電動車時將面對的障礙。 猶他州交通局行政主任委員Carlos Braceras表示,「為電動車購置補助,這是個好主意,但是補助可以幫助到的更多是那些經濟狀況較好、有能力買新車的人。我們關注的是提供哪些幫助才能讓購買電動車的好處更加公平地分配。」 布隆能源(Bloom Energy)行政副總裁Carl Guardino則指出,既有的交通及基建基金,像是石油碳稅、汽車里程費、增加的汽車登記費等,最終會傷害普羅大眾尤其是低收入民眾的「錢包」,很難引導他們轉去購買零排放車輛,「在灣區九縣,很多工薪階層逐漸回歸以前的通勤上班模式,每天上下班單程就要開兩三個小時。如果考慮徵收如汽車里程費之類的財政稅費,那我們要很小心,因為這可能會讓本來就因收入低、只能選擇開車長時間通勤的低收入民眾百上加斤。」 專家們在討論會上各抒己見,不過基本都同意一個趨勢:轉用純電動車或其他零排放汽車的時代會更快地到來,民眾短程出行會更多地使用汽車以外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車,這種變化會促使都市地區規劃設計隨之改變,讓民眾出行減少汽車使用需要。 https://www.singtaousa.com/
A:全球最大影音串流巨頭Netflix正跨足電商市場,開設線上商店「Netflix.shop」,販售「怪奇物語」、「紙房子」等Netflix熱門原創內容的周邊商品。 Netflix與加拿大電商Shopify攜手打造的「Netflix.shop」,販售Netflix原創影劇的限量或獨家周邊商品,包括服飾、日常用品和配件飾品,將率先在美國推出服務,並在未來幾個月內擴展到其他國家。 目前Netflix.shop已在銷售其原創動畫「武士彌助」和「伊甸」的周邊商品,本月還將推出這兩部超人氣動畫的街頭服飾,以及與羅浮宮合作設計的法國驚悚劇「亞森羅蘋」限量版服飾和裝飾品。Netflix預料很快將開賣「怪奇物語」和「獵魔士」的聯名商品;這兩部Netflix自製影集在全球各地大受歡迎。 Netflix.shop找來了年輕鬼才設計師阮氏(Nathalie Nguyen)、凱特斯(Kristopher Kites)以及賓利(Jordan Bentley),設計出一系列動畫風格的周邊收藏品。 以聯名服飾和周邊商品進軍電商市場的做法,凸顯了Netflix改變策略,跟進迪士尼的腳步。這家美國串流巨頭多年來一直專注於讓更多人成為用戶,但隨著串流媒體市場日益飽和,Netflix已將目光轉向周邊商品商機。 Netflix曾發下豪語,要挑戰老牌電視巨擘HBO,如今已成功,過去十年來也推出一部部令人難忘的影集,並成為去年艾美獎和今年奧斯卡獎入圍獎項最多的片商。如今Netflix將進入下一個篇章,力拚在周邊商品市場上擊敗迪士尼。 Netflix已經與多家零售業者簽署授權協議,旗下數百種周邊商品將透過目標百貨(Target)、沃爾瑪(Walmart)、亞馬遜、H&M、Sephora等零售通路銷售。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美國5月零售銷售下滑,且減幅比預期大,有別於前兩個月拜剌激措施之賜而闊綽花錢,顯示隨著大規模施打疫苗與經濟重啟,消費的支出開始從商品轉向旅遊活動等服務。 美國商務部15日公布,5月零售銷售總金額較4月下滑1.3%,比彭博訪調經濟學家預估的減幅0.8%還大。 過去一年以來,財政刺激措施使民眾增加儲蓄,支撐對商品的需求,並使零售銷售總額高於疫情前水準。5月的零售銷售下滑,意味隨著旅遊回升與娛樂場所重新開放,消費者在商品的支出開始放緩。 Wrightson ICAP首席經濟學家克蘭道(Lou Crandall)表示,經濟重啟意味一些服務上的非必需性消費將開始增加,擠壓了先前在零售銷售報告中占大宗的商品支出,「總零售銷售額則遠高於疫情前水準」。 汽車經銷商的銷售下滑也導致5月零售銷售下滑,反映隨著全球晶片短缺衝擊汽車生產,汽車製造商面臨供應吃緊。 若不計汽車、汽油、建材及食品服務,5月零售銷售下滑0.7%;4月經修正後則減少0.4%,降幅低於原本預期的下滑1.5%。這些所謂的核心零售,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消費者支出構成要素最密切相關。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舊金山市渡輪大樓外星期一(14日)舉行招聘會,儘管現場提供大量職位,但求職者卻寥寥可數。有僱主坦言,豐厚失業金並非唯一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疫情改變人們對就業前途的態度。 《舊金山紀事報》報道,這場招聘會提供約百份職位,包括來自紅酒業和海鮮業等。活動首數小時,參加招聘會的僱主比求職者還多,突顯了僱主近期請人的困難。 Hog Island Oyster Co餐廳總經理湯普森(Ethan Thompson)稱,他只想填補餐廳每個所需職位,不只適合人選難找,連找回疫情初期被裁的舊員工也難,原因是不少人已重回校園生活。有些工人藉疫情機會繼續進修,亦有些人透過學習新技能投身新行業,希望找到一份在下場疫症或經濟衰退時較不易被裁員的工作。 隨著全州和全美不少行業已重啟,但企業找足夠人手談何容易,且似乎並非單一原因,人們搬走、重回校園、疫情所造成的照顧子女責任和其他日常生活巨變亦是因素。 疫情亦衝擊小企業收入,資料顯示小企業收入由爆疫之初至今年5月銳減逾三成,小企業的空缺亦跌近四成,迄今絲毫未見改善。 酒商格蘭諾夫(Peter Granoff)稱,他不相信失業金增加是部份企業請人困難的原因。對他來說,同時具備紅酒常識和待客能力高的人選才是重要,即使他開出的薪酬優於失業金,亦無助他找到條件適合的人選。 https://www.singtaousa.com/
A:北加州東灣三谷地區企業領袖有意將當地打造成為創新與先進科技長期發展樞紐,相關計畫稱為「三谷展望2040」(Tri-Valley 2040),目標為推動包括利佛摩、布利桑頓、聖拉蒙、都布林、丹維爾等東灣社區發展,轉型成為科技城市。 「創新三谷領袖集團」(Innovation Tri-Valley Leadership Group)執行長奈勒(Lynn Naylor)表示,三谷展望2040計畫將三谷定位為創新中心,於未來幾十年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技術導向型經濟,建立創新生態系統。創新範圍包括生命科學、先進製造業、軟體等產業。 東灣三谷地區發展也包括多個商業核心園區,包括位在聖拉蒙Bishop Ranch 商業園區、布利桑頓Hacienda商業園區,以及位在利佛蒙的創新和新地點例如勞倫斯利佛蒙國家實驗室、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等。 奈勒表示,計畫發展策略包括吸引更多企業進駐、創造更好基礎建設與改善教育,還必須解決住房問題與建設更多可步行社區。「三谷展望2040」計畫包括五大關鍵目標: ‧創新商業、交通、新住宅與教育。 ‧可負擔房屋與完整交通、教育及健康照護系統。 ‧私營與公共部門合作。 ‧郊區生活與充滿活力市中心融合。 ‧可持續且有彈性的經濟。 利佛蒙實驗室創新合作辦公室主任瑞金(Rich Rankin)表示,過去,三谷以酒莊、公園與健行小徑聞名,時至今日,三谷成為創新科技發現、初創企業與創新經濟發展核心。新冠病毒爆發的經濟破壞,也可能成為三谷創新的新催化劑。莫迪亞實驗室比斯莉(Stephanie Beasly)表示,三谷地區正在擺脫疫情,注入新想法和新鮮點子,推動清淨能源、教育、整合工作與生活等解決方案。 包括Google與Lam Research都在利佛蒙設有辦公室。Workday及10x Genomics公司也將總部設在利布利桑頓並積極拓展。Snowflake與Callidus Cloud則位在都布林。GE Digital與SAP在聖拉蒙設有大型辦公室。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知情人士透露,盧森堡隱私監管機關已提議對美國電商巨擘亞馬遜開罰逾4.25億美元,原因是亞馬遜使用用戶個資的方式,涉嫌違反隱私權,而此案可能成為歐盟根據隱私權法令祭出的最嚴厲懲罰。 華爾街日報報導,消息人士表示,盧森堡數據保護委員會(CNPD)針對亞馬遜在隱私權方面的行為,已向歐盟其他26個成員國的主管機關發出一項決議草案,並提議開罰。 CNPD是亞馬遜在歐盟的主要隱私監管機關,原因是亞馬遜的歐盟總部設在盧森堡。 知情人士指出,CNPD提出的決議草案主要是指控亞馬遜蒐集與使用個資的方式,涉嫌違反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但此案未涉及亞馬遜的雲端運算服務AWS。 這項草案拍板定案前,必須獲其他歐盟隱私機關同意,但此過程可能耗時數月,也可能大幅調整,包括增加或減少罰款金額。 亞馬遜發言人對此不予置評。亞馬遜曾表示將用戶的隱私視為第一要務,並遵守各國法規。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土幣里拉於本(6)月14日升值1%至1美元兌8.38里拉,與此同時,隨著美元走強,發展中市場貨幣指數可能創下逾六週以來最糟的表現。 土耳其1年前向外國盟邦提議簽署新的貨幣互換協議,惟收穫甚微。去(2020)年9月開始調升利率使土耳其經濟壓力稍微減輕,然里拉本月初又下探低點。 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本月13日準備前往比利時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前宣布,土耳其中央銀行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將既有之貨幣互換機制額度自24億美元增加至60億美元,此將可支持土耳其的外匯存底。艾爾多安總統表示中國大陸非常重要且為土耳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 土耳其央行去年6月表示首次使用與中國人民銀行互換協定下的人民幣資金額度。另投資人將關注土耳其央行預計本月17日召開之貨幣政策會議,市場預期利率水準將維持在19%。
A: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2021年6月9日報導,根據葡萄牙國家統計局(INE)資料,葡萄牙2021年4月出口與進口分別較上一年同期成長82.4%及60.4%,其中出口已達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前(2019年)之水準;倘與2019年同期相比,出口成長7%,進口減少2.6%。 就2021年1至4月,葡萄牙出口較2020年同期成長31%,進口成長15.8%;倘與2019年同期相比,出口則成長3.9%,進口減少6.7%。在所有產品中,以機械及其他資本財成長最多,出口及進口分別成長13.1%及4.5%,工業用品之出口及進口亦分別成長3.3%及5%;反之,運輸設備則減少最多,出口及進口分別減少4.8%及29.1%。
A: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2021年6月14日報導,自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以來,航空業係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根據歐洲空中航行安全組織(Eurocontrol)統計,自2020年3月1日以來,葡萄牙已削減34萬3,000個航班;目前葡萄牙機場每天飛航721個班次,僅為2019年之42%,其中國際航線降幅最大,較2019年減少46%,計577個班次,國內航線僅下降21%,計141個班次。預計2021年葡萄牙可恢復2019年航班為之43%。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104060028號 德國目前正就限制德國境內及短途飛行之可能性進行討論。短途航班(此處定義為距離最長達1,000公里的航班)於2020年在德國主要機場起降航班總數的比例為53%(31萬3,000架次)。根據聯邦統計局資料,儘管新冠病毒導致乘客人數急劇下降,但這一比例與大流行前的2019年(54%)相當,約占所有客運航班的一半。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航班數史無前例地下降,德國計約有59萬6,000架次客運航班,較新冠大流行爆發前約減少66%(2019年:174萬架次)。 不論是新冠大流行爆發之前或之後,距離最長達1,000公里的短途航班,多以鄰近之外國目的地航班為主。2020年31萬3,000架次短途航班中,73%為國際航班,而2019年之占比為74%。 當客運航班總數於疫情爆發前幾年中有所增加,從2010年的161萬架次增加到2019年的174萬架次時,同期間國內航班數量則從28萬9,000架次降至24萬1,000架次;比例從2010年的近18%降至2019年的近14%。2020年德國每7班客運航班中就有1班也是國內航班,總數約為8萬5,000架次,此處並無小型客機飛行紀錄。2020年近一半 (48%)國內航班之飛行距離為400至500公里,大約4萬1,000架次。 飛行導致廢氣排放增加。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資料,2020年德國的客運航班共排放975萬噸二氧化碳。其中,74萬噸來自國內航班,比例近8%。由於客運航班總量因新冠疫情下降,也對二氧化碳排放帶來強大影響,與2019年相比,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63%。
A:法國自去年3月爆發新冠肺炎以來,歷經3次封城及限制採取遠距教學,已大幅影響學校正常運作;政府雖於本年5月3日開始有條件恢復國、高中上課,惟一旦有學生確診即須停課。據統計,法國迄今已有4,000名青少年染疫住院,其中700名為重症患者。 據歐洲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ECDC)統計,於110萬名10歲至19歲青少年中,約有98例染疫死亡,需住院治療之重症案例約0.9%。其重症比率雖低於成年人,但可能因無症狀而傳播病毒,因此接種疫苗將有助控制疫情,早日恢復學校常態生活,並降低教職員及體弱學生之染疫風險。 繼美國、加拿大陸續於本年5月初開放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後,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於本年5月29日批准Pfizer-BioNTech(輝瑞)疫苗接種族群擴大至12歲至15歲年齡層。在法國高等衛生主管機關(HAS)於(6)月3日提出優先對體弱青少年施打該疫苗之建議後,馬克洪總統旋即於當日正式宣布自本月15日起開放法國12歲以上青少年接種輝瑞疫苗,涉及人數約計350萬人,惟須經雙親簽署授權書,或由其中1人到場陪同。 法國國家倫理諮詢委員會於本月9日表示,未成年人須經施打人員充分告知疫苗可能引發疾病之不確定性、疫苗中長期之有效性,以及預防疾病之其他方式,在未成年人知情且同意下始可施打疫苗。法國衛生部另規定未成年人需攜帶其任一位雙親之醫療保險卡,以利填寫資料。 據統計,迄本(15)日止已有6萬2,000位12歲至17歲青少年在Doctolib平台進行線上預約,占同日總預約數之四分之一,參與情況相當踴躍,預計本日將有4萬名青少年接種疫苗。法國近一週以來每日確診人數已降至5,000人上下,研判係因疫苗接種計畫見效。迄本月12日共有3,027萬1,431人施打第1劑疫苗(占總人口數之45.18%,預計本月26日至28日可達50%),其中有1,557萬1,724人已完成2劑疫苗之接種(23.24%)。重症病患已降至2,000人以下。 法國衛生部長Olivier Véron本月14日表示,法國目前確診案例中約有2%至4%為印度變種病毒,每日新增約50例至150例。案例數雖少,惟過去數週英國也是由少數案例急遽惡化,即便疫苗覆蓋率較法國高,確診數仍上升至法國之近2倍。法國即將於本月30日進入第4階段解封,取消宵禁及其他疫情管制,開放大型群聚活動(需持有健康通行證),將需持續保持警戒,避免與英國陷入相同困境。
A: 伊朗德黑蘭日報(Tehran Times)報導,伊朗負責科學及技術的副總統Sorena Sattari於本(6)月14日石油產業創新與技術園區開幕儀式上表示,該國首次製造的產品中80%與石油產業有關。S副總統強調知識型公司與新創公司在將新設備及產品製造之知識本土化的重要角色,渠並表示政府將支持新設備的研究以及最終產品量產上的私人部門投資。 S副總統表示,石化產業研究院(The Petroleum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可作為一個大平台(用於設備與產品的本土化),但無法寄望該機構的研究人員製造最終產品。 伊朗官員表示,必須備好環境以讓新創公司成長,而科技公司提供這個機會。S副總統表示,新技術工作的擴展所需的絕大部分投資,需由私人部門而非政府提供,相較於政府已經花在這個園區上的經費,私人部門需在這樣的計畫中投資10倍以上的經費。 設立在德黑蘭附近32公頃土地上之石油產業技術與創新園區是一個政府之非營利組織,旨在與大學、研發機構以及私人公司合作發展石油產業相關技術。 強化本土製造及將用於製造伊朗從他國進口產品與設備的知識與技術本土化,已經成為近年來伊朗追求的主要計畫之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特別在於將伊朗國家經濟主要產業的石油產業之產品與設備本土化上,知識型公司一直扮演一重要的角色。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15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 根據波蘭電腦緊急響變小組(the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Poland)統計數據, 波蘭今年已發生近940件資安事件。其中近350件涉及公共領域。兩種最常見的資安威脅是針對批發和零售業者的電腦欺詐以及惡意軟體。按官方記錄, 惡意軟體引起的資安事件,自1月以來已有68件。無論如何,今年在公共實體(public entities)已偵測到多達212起資安事件。在被歸類為嚴重的11起事件中,9起針對銀行業,電力和醫療保健部門各1起。同時,在148起案件中發現具攻擊性和非法內容—而有五分之一的案件是針對公共行政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