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投資網報,2021年6月9日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越南木材及木製品2021年5月份出口仍有成長,單月出口64.2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42%。其中:木製品出口額為49.6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57%。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導致許多產業陷入困境背景下,木材與木製品行業成長速度創歷史新高。 據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MARD)河功俊副部長(Ha Cong Tuan)表示,木業企業開始適應新形勢,穩定生產活動,增加網上貿易,積極尋找國外夥伴,擴大對外出口。 據而農業暨農村發展部林業總局裴正義(Bui Chinh Nghia)副局長稱,全球家具市場 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市場份額約占9%,90%以上之市場份額仍有待挖掘。裴正義預估,憑藉當前的出口增速,越南將超越世界第五大木製家具出口國之地位。 然而,在疫情期間,由於原材料供應受影響,訂單大幅增加使多家企業之供貨能力受影響。 進口商透露,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各國均採取社交距離措施,員工居家辦公,因此,對家具之需求量大幅增加;消費者有更多時間且更願意在網上購買室內裝飾品。越南木製品在原產地資訊公開透明,保障消費者購買權益。這些因素導致消費者對越南木製品需求量增加。
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1年3月份汶萊國際商品貿易統計」顯示,本(2021)年3月份汶萊出口額為11億6,230萬汶幣(約8億7,605萬美元),較上(2020)年同期成長9.3%,亦較上(2)月成長22.4%;其中液化天然氣出口2億2,050萬汶幣,下跌39%;原油出口2億6,720萬汶幣,成長46.9%。前述2項產品,占汶萊總出口額41.96%。其他出口產品分別為化學品(2億汶幣,較上年同期成長45.8%)及機械與交通設備(1,050萬汶幣,下跌11%)。 綜觀汶萊2021年3月份出口表現,主要出口市場為新加坡(占總出口額31.1%),其他依次為中國大陸(19.9%)、日本 (18.6%)、澳洲(9.6%)、印度(6.4%)及馬來西亞(5.6%)。 2021年3月份,汶萊進口額為5億2,330萬汶幣,較2020年同期成長48.1%,惟較上月下跌38.2%;其中燃油進口額2億310萬汶幣,為汶萊最大進口項目;其他進口產品分別為機械與交通設備(1億2,120萬汶幣)、食品(6,550萬汶幣)、製成品(5,500萬汶幣)及化學品(3,650萬汶幣)。汶萊主要進口來源國為馬來西亞(占總進口額24.9%)、俄羅斯(19%)、 澳洲(12.5%)、新加坡(9.5%)、中國大陸(6.4%)及印尼(5.4%)。 2021年3月份,汶萊貿易順差為6億3,900萬汶幣,較2020年同期下趺10%,惟較上月增加523.4%。 汶萊2021年前3個月總貿易額為48.34億汶幣,較2020年同期成長2.1%;出口額為27.62億汶幣,下趺18.3%;進口額20.73億汶幣,成長53.4%;貿易順差6.89億汶幣,下趺66.1%。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路透社報導,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簡稱國油)以及印尼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因被指涉及違反聯合國武器禁運,已進入摩根大通ESG EMBI全球多元化指數的除名觀察名單。 摩根大通頃發布消息指出,前述兩家國有石油公司,因分數低於規定的標準,而預計於6月底的調整中遭到除名。 摩根大通採用外部公司來評估企業納入ESG EMBI指數所需的環保、社會和企業監管(ESG)分數;該投行引述其中一家評估公司Sustainalytics的說法稱,國油公司與其附屬公司在高風險區域的部分活動,可能被視為違反聯合國的武器禁運條例。此外,ESG分數下降還與「持續曝露於人權相關的多起事件」以及「緬甸持續的政治局勢」有關。 馬國國油公司目前仍未對前述報導做出回應。目前馬國國油公司油在ESG EMBI指數占121個基點的權重;印尼國家石油公司權重則為49個基點。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市場分析師指出,馬國政府自2021年6月15日至28日再延長全面封鎖措施,恐加劇油棕業勞工短缺問題,進一步打擊馬國棕油產量,2021年全年棕油產量估計將銳減30%。 市場原先預期馬國棕油產量或可在本年下半年反彈,因7月通常是高產週期,且招聘外勞的限制仍未放寬,然依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油棕業者或無法達到原先的預估。 根據馬國棕油局(MPOB)頃公佈資料顯示,本年1至5月份馬國棕油出口量為565萬1,093公噸,較上(2020)年同期減少7.27%;產量為675萬7,820公噸,減少5.69%。 馬國棕油產量遜於預期,或能緩和棕油期貨跌勢;棕油8月指標期貨於昨(6月15)日下跌近8%,創下4個月新低。 馬國為全球第二大棕油生產國,約貢獻全球棕油產量的26%,縱觀國內棕油業者,超過70%的勞動力都是外勞。 由於新冠疫情仍居高不下,馬國政府目前仍不允許引進外勞。縱使臨近棕油高產月份,勞工短缺將會影響收成,使得本年的棕油產量估計將低於1,900萬公噸,相較去年約1,914萬公噸。疫情來襲前,國內油棕業者約缺4萬名勞工,而現在缺工數量相信已翻倍。據報導稱,勞工短缺對馬國種植業的影響更為顯著,營業額損失更為巨大,去年平均每個月的營業額減少約10億馬幣。現在隨著棕油平均價格較上年走高,今年平均每個月損失的營業額至少介於12億至15億馬幣間(約2.92億至3.65億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資料來源:越南工商部網站(2021.6.15日) 據世邦魏理仕(CNRE)評論,越南2020 年第1季首次出現新冠肺炎疫情,零售業營業額大幅下降,甚至有部分行業的營業額下降 30%, 許多購物場所的人流亦減少80%。 然而,疫情在2020年2季緩和後,零售市場立即擺脫了陰霾。 超市、商業中心密集人潮,再加上企業推出了一系的促銷活動。從此至今,零售市場繼續維持良好的增長趨勢。目前,越南正出現第4波疫情且規模較前3波廣泛及嚴重,但疫情緩和後,零售市場將繼續像以往復甦增長。 據越南工商部統計,2021年前5個月,商品零售金額高達1,670.3兆越南盾,占消費服務及商品零售總額之80.1%,較2020年同期增長7.8%。 零售業之所以能持續發展,乃因服務生活的必需品,一旦人們收入獲得恢復,購買力將會急劇上升。此外,在旅遊、探索活動受到限制,中、高端的族群將優先選擇在地進行購物、餐飲及娛樂。這將成為流入零售市場的優質資金來源。此外,安全消費習慣將逐漸擊退心理的恐慌和焦慮。再加上,越南自2021年3月開始正式接種疫苗,讓許多行業感到起色即將來臨。 另據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在一份報告中強調,越南的零售市場將繼續吸引外國投資者。因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下,越南經濟仍穩定增長。此外,國家人口的穩步增長和消費支出的快速增長,亦使越南的零售市場成為外國投資者的關注。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6月17日報導,星國哈莉瑪總統在「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簡稱UNGC)領袖峰會指出,許多國家正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且新冠疫情危及全球數十年的發展,預計明年失業人口達2億500萬人。但疫情也讓各國政府重新構思未來,將綠色計畫納入疫情後的復甦方案,為實現包容和永續發展鋪路。 哈莉瑪總統表示,企業和員工是生態體系的主要參與者,協助他們朝綠色經濟轉型,有助推動並落實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星國正重新推動重點領域的節能減碳效率,以改造裕廊島為例,2030年該島將成為採用新穎永續發展方案、改進效率和減少碳排放的模範。 此外,新加坡作為金融樞紐,也為綠色債券和借貸提供津貼,以支援綠色融資,有助企業投資綠色資產和項目,轉向更永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星國要成為碳服務樞紐的先驅,以及高品質碳抵消的市場。未來將加大對研究、創新與企業的投資,並在潔淨與再生能源、循環經濟、低碳氫等領域支持創新方案的研發與商業化。希望企業能將永續發展視為重要的競爭優勢,以及增加並創造就業的新機會。 哈莉瑪總統呼籲,2021年是關鍵的一年,各國僅剩不到10年的時間落實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各國在這行動與交付成果的10年裡必須採取緊迫行動並凝聚政治決心,加速朝更永續發展的未來轉型。
A:一、 依據「新加坡統計局」(DOS)本(2021)年6月16日公佈的第一批「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星國總人口過去10年增加約60萬人,達568萬5,800人。星國公民從323萬人增至352萬人,永久居民從54萬人下降至52萬人,非居民從131萬人增至164萬人。過去10年,星國總人口每年成長率約1.1%,成長速度較上一個10年緩慢,是自1965年獨立以來漲幅最慢的10年。該資料亦顯示,新加坡人口呈高齡化及生育率下降的趨勢,2020年居民人口年齡中位數從2010年的37.4歲,上升到41.5歲,生育率從2010年平均2人,減至1.76人。 二、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表示,新加坡生育率自2000年之後已呈現低水平成長,因此,人口成長改變的主因是移民政策的變化,2000年的移民政策較2010年寬鬆。非居民外國勞動力急速成長,為2000年至2010年總人口成長的主因。星國若減少或停止接受移民,人口數下滑,將產生勞力密集型產品和服務價格上漲、房地產需求下降,以及經濟競爭力下跌等後果。全球人口不能無限擴增,應維持或減少來提高其永續性。 三、 新加坡管理大學社會學教授鄭寶蓮亦指出,生育率下降和移民政策緊縮是人口成長放緩的兩大原因。未來,星國必須學會依賴規模較小但訓練有素的勞動人口,企業應加快自動化步伐,利用科技減少對低技能勞動力的依賴。 四、 新加坡負責管理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的總理公署部長英蘭妮強調,政府著重打造堅實的星國核心,再以永久居民和非居民人口來穩固。政府要確保人口成長速度不會讓民眾感到不適,並保證能繼續實現期望的經濟成果。
A:柬埔寨青蛙養殖業陷入滯銷困境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16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加上進口青蛙售價較低,導致柬國本土青蛙養殖戶面臨生存危機。據暹粒省一名青蛙養殖戶告知,其從事青蛙養殖已有3年之久,目前有30個青蛙養殖池,每個養殖池有約1公噸的青蛙,而現在卻面臨滯銷的難題。因為目前國內青蛙市場售價低於成本,2020年青蛙每公斤售價為7500至8500柬幣,現在每公斤降至6000至6500柬幣,使得本土青蛙養殖業面臨嚴重的虧損。 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暹粒省旅客斷崖式下滑,市場青蛙需求量大幅減少。另一方面是進口青蛙售價較低,本土青蛙無法競爭優勢。據了解,暹粒省從事青蛙養殖的共計有20戶,當前有15噸的青蛙面臨無處售賣的問題。針對本土青蛙面臨無處售賣的問題,農林漁業部敦促和鼓勵養殖戶改進養殖模式以降低成本,從而實現盈利。
A:柬埔寨商務部公佈最新油價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16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商務部對外公布,自6月16日至30日,全國普通汽油售價為每公升3,900柬幣,柴油售價為3,550柬幣。汽油和柴油價格較上半月相比均上漲100柬幣。 據悉,柬埔寨財經部、商業部和能源部於2016年3月份聯合發表通告,汽油定價公式是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新加坡燃油市場MOPS價格;第二部分是進口稅、附加稅、特別稅;第三部分是溢價(Premium),即額外費用、盈利稅、盈利;第四部分是增值稅(VAT)。柬埔寨國內汽油價格波動是因新加坡燃油市場MOPS價格的調整。
A:柬埔寨腰果將開拓更多國際市場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1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長永沙坤近日在磅通省磅檖縣視察腰果加工情況時表示,繼腰果成功出口日本市場後,TPJ公司將繼續拓展歐洲、美國、加拿大、中國大陸和澳洲等國際市場。 TPJ公司與柬埔寨腰果協會合作,興建可保存至少5,000公噸新鮮腰果的倉庫,以確保供應量和彈性調整合作協議的規定。TPJ公司預計在2023年建造完成年產量2,000到3,000公噸的加工廠。 此外,在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的支持下,TPJ公司獲得一個計畫支持,就是調查全國各地的腰果種植及銷售情況,以製定腰果開發和推廣的總體規劃。調查時間從2019年8月16日至2020年9月30,目標省份為柏威夏省、磅通省、暹粒省和磅湛省。 作為試行計畫,TPJ公司與芷森波腰果加工廠簽署協議,購買約150公噸腰果試行加工。今年芷森波腰果加工廠規劃從農民收購1,000公噸腰果,還將嘗試加工從柏威夏省社區採購的30公噸有機腰果。芷森波腰果加工廠估計月均出口9公噸腰果到日本市場,未來將根據市場需求量加大供應。
A:疫情嚴重衝擊柬埔寨酒類消費市場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1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Far East Import Export公司表示,該公司從智利進口的Peng Wine紅酒,由於疫情危機銷量慘淡。疫情之下,由於娛樂場所關閉,餐飲業部分業者改經營外帶,另一方面人民收入減少,節制消費的結果,會優先採購需要的食物,相對消費酒類飲品的人口就下滑許多,不止進口酒類產品受影響,柬國本地啤酒產品的銷量也大打折扣。在柬埔寨註冊的啤酒和飲料企業共有13家,都間接或直接受疫情影響,銷量下滑。 據柬埔寨商務部報告顯示,柬埔寨2020年進口酒類產品的支出為1,789萬美元,與2019年的3,561萬美元相比下降49.78%。
A:柬埔寨-美國雙邊貿易疫情下保持成長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14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儘管新冠疫情引發全球經濟危機,導致國際貿易大幅下滑,但柬埔寨與美國的雙邊貿易卻依舊保持成長。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報告顯示,2021年1至4月柬美雙邊貿易額達26億5,490 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的21億3,270萬美元,成長24.48%。其中,柬埔寨對美出口額達25億1,920萬美元,較同期的20億2,460萬美元成長24.43%,進口額達1億3,570萬美元,較同期的1億810萬美元成長25.53%。 柬埔寨商會副會長林恆指出,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嚴重影響各領域的生產鏈,但美國仍為柬埔寨紡織成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隨著美國經濟表現出更多積極跡象,未來柬美雙邊貿易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如果柬埔寨繼續獲得美國的一般優惠待遇(GSP),那雙邊貿易量將會進一步增加。
A:2021年1至5月柬埔寨-韓國雙邊貿易額逾3億美元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1年6月14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商務部發布的報告稱,2021年1至5月柬埔寨和韓國雙邊貿易額達3.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66%。 報告指出,柬埔寨對韓國出口額達7,500萬美元,出口商品主要包括服裝、電器、鞋子、飲料、皮包、橡膠、藥品等。柬埔寨從韓國進口額達2.26億美元,進口商品包括紡織面料、汽車、飲料、電子產品等。 柬韓兩國於2021年2月宣布完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並預計將在今年內正式簽署。相信在柬韓自貿協定的推動下,兩國人民和商界將能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和社會利益。
A: 依據日刊港都新聞本(2021)年6月17日報導辦理。 冷凍大目鮪行情指標的印度洋台灣船整船購買的價格持續上漲,現在40公斤/尾大型大目鮪,前一個月800日圓/公斤,加工消息人士指出已漲至「近850日圓/公斤」。由於新冠病毒的流行,以海外漁船為主的出海捕魚長期受到限制,且大目鮪和黃鰭鮪等進口搬入赤身肉數量正在減少,對想要確保擁有至源的加工業者,買氣持續強勁。 整船購買印度洋台灣船的大目鮪價格,自去年2月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一直下跌,停留在600日圓底部,但自去年10月以來已大幅回升。一位加工消息人士說明:「雖然預測未來進口量不一定會增加,但感覺現在不得不做預先準備」。據日本財務省貿易統計,本(2021)年4月冷凍大目鮪GG(去鰓去內臟)進口量4,409公噸(比去年同月減少30%)。主力的台灣大幅減少25%至2,627公噸,進口單價(CIF)為699日圓/每公斤,比去年同月上漲102日圓,與前一個月相比增加了 45 日元。本年 4月冷凍黃鰭鮪GG進口量3,477公噸,比去年同月下降20%,進口單價471日圓,比去年同月上漲72日圓。 加工消息人士表示:「去年為止在清水外海等待機會的運搬船已消失,海上庫存歸零實際感受進口嚴峻」。而市場行情持續尚未穩定,新冠疫情導致販售偏向量販店及大型迴轉壽司店,買氣集中在廉價的鮪魚,高級餐飲店等低迷造成沒有買家而價格縮水;依東京都發布的豐洲市場週報市況,本年6月第1週的冷凍大目鮪批發價較低來到810日圓/公斤,比較本年各月第1週行情,由1月540日圓/公斤到2月594日圓/公斤,4月持續增加至702日圓/公斤, 6月第1週也有高價2,700日圓/公斤,通常與1月價格相同,至6月大致維相同的水準。 冷凍鮪魚赤身肉的市場行情,今後由低價翻身可能性提高,豐洲市場批發消息人士指稱:「低價庫存貨幾乎殆盡,量販店擴大銷售不易,只是預期進口搬入量不可能增加,市場行情仍慢慢增溫。」 按臺灣冷凍大目鮪在日本市場佔有率高,受新冠疫情影響,海上庫存增加造成批發價格跌落,導致我遠洋鮪延繩釣漁船經營困境。在6月20日東京等大都市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後,加上後續奧運帕運的舉辦,冷凍大目鮪魚價回升可能性高,對我產業似有正面意義。
A:依據NHK報導,日本政府為因應商業界人士強烈要求,計劃於7月推動疫苗護照制度,初步規劃由負責接種的市區町村協助發行載明姓名、國籍、護照號碼及接種日期等內容的紙本證明書,未來亦考慮實施電子化。
A:依據日本財務省公布資料,2021年5月出口額6.2613兆日圓,大幅增加49.6%,連續3個月成長,係41年以來最大漲幅,僅次於1980年4月的51.4%,亦較2019年同期成長7.3%。原因為汽車及其零組件、半導體製造裝置等出口旺盛,以及2020年比較基期較低。以出口地區觀察,對中國大陸、美國及歐盟出口分別為1.3927兆日圓(增23.6%)、1.1045兆日圓(增87.9%)及6,170億日圓(增69.6%)。另,進口額為6.4484兆日圓,增加27.9%,連續4個月成長,原因為石油價格攀升及自比利時進口疫苗。貿易逆差為1,871億日圓,係間隔3個月出現逆差。
A:依據日刊工業新聞報導,儘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訪日觀光客僅有412萬人,較2019年銳減87.1%,未能達成吸引4,000萬觀光客的目標。不過6月15日內閣通過的2021年版觀光白書,認為疫情減緩後訪日觀光客將逐漸增加,因此仍維持2030年吸引6,000萬觀光客的目標不變。
A:依據日刊工業新聞等報導,日本政府宣布強化聯合抵減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 JCM),希望在2030年之前由官民籌措1兆日圓資金,支援日本企業進軍以印度太平洋地區為主的國際市場,輸出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技術及設備,以期協助當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累計減少1億噸。查JCM係由日本於2013年倡導啟動的制度,迄今協助17國共約176個項目。
A:依據NHK報導,日本郵船公司為順應全球減碳潮流,計劃2025年以後建造12艘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搬運船,碳排量較使用石油燃料的船隻大幅減少40%的CO2排放量。目前日本郵船公司宣布2050年碳排放量減少為2015年的50%、商船三井宣布2050年零排碳,川崎汽船於2050年碳排放量減少為2008年的50%。
A:依據NHK報導,全球半導體不足除導致汽車減產外,亦擴大影響汽車用導航、音響等產品,許多商店已出現缺貨或進貨時間未定等狀況。另,家電量販店的部分洗衣機、電話等產品亦出現庫存不足,顯示影響層面逐漸擴大中。依據NHK報導,全球半導體不足除導致汽車減產外,亦擴大影響汽車用導航、音響等產品,許多商店已出現缺貨或進貨時間未定等狀況。另,家電量販店的部分洗衣機、電話等產品亦出現庫存不足,顯示影響層面逐漸擴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