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巴西鋼鐵協會(Instituto Aço Brasil)最新數據,預計本(2021)年粗鋼產量將增加11.3%,受機械設備、建築、電子、汽車等消費成長帶動下,本年第1季國內鋼材銷量達790萬噸,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3.5%。 此外,巴西和國際鋼鐵價格暴漲,因鐵礦石和鋼鐵成本高昂,巴西減少該產品出口反而增加進口,本年1-4月進口與去年同期相比雙倍成長。 據標準普爾全球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調查指出,巴西用於白色家電、汽車及電子產品之扁鋼每噸平均價格近12 個月上漲172.4%,而建築用長鋼價格上漲153.3%。公會表示,倘產量增加且價格上漲,是因消費帶動。

A:據法媒L’Usine Nouvelle本(18)日報導,法國口罩生產商協會(Le syndicat des Fabricants français de masques,F2M)發布聲明稿指出,據統計,本(2021)年2月法國自國外進口1億3,400萬片口罩、3月1億600萬片、4月6,800萬片,主要來自中國。目前在戶外配戴口罩已解禁,僅限於密閉室內空間實施,需求逐漸降低,且法國政府及企業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口罩產業,惟政府機關偏好自國外採購低價口罩,致使本土口罩業者之前景堪憂。 協會說明,每片口罩之正常生產成本大於2歐分(centime),中國業者卻以2歐分對外販售。2019年每片口罩成本為4歐分,在疫情爆發、原料供不應求價格飆漲之情況下,生產成本卻反常降低,懷疑中國係採低價傾銷。此外,過去1年來政府將口罩列為戰略物資,協助業者全力推動在地自主生產,然而對外採購口罩卻採價格競標,任由廉價進口貨獲利,明顯與政策方向背道而馳。 協會呼籲,法國於疫情期間應採取歐盟法規,阻擋戰略物資進口進行不公平競爭,且政府機關此後應優先採購國產口罩,以品質及環保取代價格作為競標標準。此外,目前口罩之加值稅(TVA)稅率5.5%,於本年12月31日後應持續實施。上述要求均係維持本地口罩產業永續發展之關鍵。 謹查: (一)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情結束後,法國口罩產業因需求減少而逐漸萎縮,導致新冠肺炎來襲時發生供不應求之窘境。當時法國衛生部僅有1.17億萬片外科口罩之戰略庫存,不敷使用,政府除徵用當時僅存之4家口罩生產商所有產量、禁止出口及自亞洲空運進口40億片口罩以外,亦全力推動口罩自主生產。 (二)在政府與業者之努力下,法國於1年內重建口罩產業,且包括熔噴布、鼻樑條、耳掛等上游材料亦可在本地生產。口罩生產商由初期之4家增加至25家,外科口罩及N95口罩之產量由每週350萬片提高至1億片,充分滿足法國國內需求,並創造1萬個直接就業機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18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tvn24.pl, 16.06.2021   波蘭財政部已宣布電子發票(e-invoice)試辦計畫將於2021年10月1日開始,為期三個月,所有感興趣的人都可使用。在電子發票推出的第一階段,容許企業自願選擇是否使用電子發票,電子發票將作為一種政府核准的銷售記錄形式,僅次於紙張發票。但2023年起將強制使用。據波蘭財政部稱,該試辦計畫很受歡迎,在公眾諮詢期間曾收到200份市場回饋意見,電子發票的好處包括安全性和便利性,因其將根據統一範本開立。波蘭財政部強調,電子發票的推出將為波蘭經濟帶來兩個正面影響:促進企業間的帳務結算並加速偵測發現稅務欺詐企圖。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18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17.06.2021   據波蘭官方出口信貸機構KUKE稱,由於多種因素,包括COVID-19大流行和簡化程序,波蘭4月連續第二個月公司破產和重組合計件數較去年同期增加200件以上。KUKE公佈數據顯示,僅4月份宣布公司重組件數就達到167件,較3月下降4%,但較去年同期增長高達568%。同時,進入破產程序數量達到204件,比3月份減少7.7%,惟比去年同期增加264.3%。MGW Corporate Consulting Group 指出,最常利用公司重組程序的行業包括受COVID-19大流行嚴重影響的運輸、建築和餐飲行業。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18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ankier.pl, 17.06.2021   歐盟統計局(EUROSTAT)公布5月波蘭消費者價格協調指數(HICP)為4.7%,明顯低於4月的5.1%。歐盟統計局計算通膨率與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數據略有不同。最近幾個月,波蘭一直是歐盟HICP最高的國家,儘管4月份匈牙利以5.2% 領先,但波蘭以5.1%緊隨其後。5月份,隨著匈牙利通膨率上升至5.2%,這一差距進一步擴大。波蘭上一次HICP超過5%是在2001年6月的6.1%,但當時波蘭正擺脫高通膨時期。更多關於通膨數據將於6月30日公佈,屆時GUS預計將公佈其對服務和商品價格上漲的初步估計。

A:根據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官方網站資訊以及媒體相關報導,經濟發展部長Giancarlo Giorgetti以及勞動部長Andrea Orlando,於本(2021)年6月15日共同會見世界第四大車商Stellantis代表,共商擴大對義大利投資相關事宜。 有關Stellantis代表於會中表示或將在義大利進行規模50億歐元之投資計畫,Giorgetti部長指出首要面臨的問題即是土地需求,目前初步選定該公司已設有產線的南部城市Melfi為興建大規模車用電池廠(gigafactory)的潛在地區。 除工廠選址外,Stellantis曾宣布關閉同樣位於Melfi的一條汽車產線,因此至今仍有部分與工會的勞資糾紛問題需要解決。另一方面,Giorgetti部長表示國家在產業轉型的同時要兼顧某些可能面臨淘汰危機的產業,其中保障就業就是政府需要特別注意的面向。 儘管Stellantis投資案仍有部分問題待解決,然而義大利仍欲爭取該公司在義國擴大投資,該案將對於義大利產業發展有深遠影響。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18  PAP, PolandIn, IAR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於6月18日週五表示,2021年5月份波蘭的平均企業工資毛額年比率成長10.1%,達到5,637.34波幣(1,286 歐元),此數據係對員工人數9人以上的公司之統計。與前一個相較,平均工資則下降2.9%。   據接受波蘭新聞局(PAP)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5月份企業工資年成增10.2%,月減3.0%。而5月份企業就業人數年比率成長2.7%,月比率成長0.3%,達到6,338,500人。此比較經濟學家預期的就業年成長率為2.5%,月成長率為 0.2%。   另波蘭副總理兼經濟發展、勞工及技術部部長Jarosław Gowin表示,自去年 3 月新型冠狀病毒危機襲擊波蘭以來,政府已花費數百億歐元來挽救約700萬個工作。他今年稍早向記者表示,政府對全國企業的支持已超過2000億波幣(440億歐元,520億美元)。該部估計,波蘭5月份失業率從4月份的6.3%降為6.1%。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6. 18   PAP, PolandIn,   在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發布的地圖上,當中只有少數幾個歐洲國家外,幾乎整個波蘭都被包括在COVID-19綠色區域中,該地圖根據個別國家的感染水準發布關於人員自由流動的建議。此流行病地圖係由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ECDC) 根據人員自由流動原則開發。   該綠色區域意即其在14天內新感染人數小於50及陽性檢測率小於4 %或在14天內的新感染人數小於75及陽性檢測率小於1%。幾乎整個波蘭都包括在這個區域內,除了盧貝爾斯基省(Lubelskie province)被包括在橙色區域外。該綠色區域還包括德國東北部地區、幾乎整個匈牙利地區、羅馬尼亞全部地區、保加利亞部分地區、幾乎整個芬蘭地區、冰島全部地區、挪威北部地區及撒丁島。目前歐洲大部分地區被標記為橙色區域。疫情局勢仍令人擔憂的紅色區域涵蓋西班牙中部地區、整個荷蘭、丹麥北部、瑞典南部及北部以及整個拉脫維亞。   最新及時狀況,請詳歐盟官網< https://reopen.europa.eu/en>

A:歐盟頃於本(110)6月14日完成「歐盟數位新冠肺炎證明」規章(regulation)之立法程序,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嗣於6月17日依據該歐盟規章正式簽署總理令,將於本年7月1日正式啟用COVID-19綠色證明(Certificazione Verde)。 根據義大利綠色證明專屬官方網站(https://www.dgc.gov.it/web/)資訊,民眾完成疫苗施打、持有48小時前陰性證明或6個月內染疫後痊癒者皆可免費申請,衛生單位將透過APP、數位平台、電郵或簡訊方式核發。 綠色證明效力等同於歐盟數位證明,係以數位方式提供民眾攜帶於電子裝置,藉由QR CODE辨別資料真偽,持有者將可自由移動於義大利境內以及歐盟及申根區內,而不須受隔離等防疫限制。  

A:依據斯洛維尼亞媒體「Slovenia Times」2021年6月17日報導,斯國政府日前通過2.43億歐元振興觀光業緊急措施,以協助陷入困境之觀光相關產業。該措施主要分成3大項目,重點如下: 一、    旅遊消費劵:凡設籍於斯國之成年人(18歲以上)每人發放100歐元代金劵,該劵可用於旅遊、餐飲、體育及文化等各種活動之消費。18歲以下設籍居民發放50歐元代金券。預估該項預算總額約1.92億歐元。 二、    員工休假補貼金:企業於2021年7日至9月30日期間准予員工休假,則可向政府申請補貼金。如企業有特殊原因,可申請上述期間放寬至2021年底前實施。該項經費預算總額為2,000萬歐元。 三、    其他補助:提供企業舉辦展會相關費用補助金、製作觀光旅遊宣傳影片補助(費用之25%)等款項,總預算約3,100萬歐元。  

A:依據斯洛維尼亞媒體「Total Slovenia News」2021年6月15日報導,斯國電池製造商TAB與中企「海帝能源科技公司」(Haidi Energy Technology)共組合資企業,將於斯國北方Prevalje鎮設立斯國第一座鋰電池廠,預估投資總額1億歐元,計畫於2022年春季完工商轉,主要供應汽車用及工業用鋰電池。 TAB公司成立於1965年,係Rudnik Mežica Holding(Mežica 鉛礦控股)之子公司,總部位於斯國北方比鄰奧地利之Mežica鎮(該地區盛產鉛礦),在斯國有2座工廠,北馬其頓1座工廠,生產電池種類皆為鉛酸蓄電池,員工共約1,500名,預計上述Prevalje廠完工後將雇用300名新員工。 TAB主要客戶係全球各大汽車車廠如:福斯集團、Toyota以及起重搬運車製造商如:Caterpillar、Crown、Daewoo、Goupil、Hyster、Jungheinrich、HUBTEX、Liebherr、Lind、Rocla、Still、Stöcklin、Yale等。TAB除生產自有品牌電池外,代工品牌尚有VRLA、AGM、Topla、Vesna及VolThor等。TAB亦接受軍方訂單生產軍用電池。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2021年6月18日報導,奧國「氣候保護、環境、能源、交通、創新暨科技部」宣布,由於申請案件暴增,奧國政府本年初編列之4,600萬歐元補助新購電動車及充電基礎設施預算已近用罄,該部擬追加5,500預算補助,加速推動普及電動車,俾達成減碳目標。 根據奧國統計局資料,2021年1至5月奧國電動汽車新車牌照發行11,733輛,占同期間各類新車牌照總發行10.8%;2020年1至月5月奧國電動汽車新車牌照發行3,720輛,占同期間各類新車牌照總發行4.3%。另根據「奧國聯邦電動交通協會」(Austrian Federal Association for Electric Mobility,簡稱BEÖ)最新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3月底,奧國公共充電站(樁)約8,000具,其中加入BEÖ聯盟共用充電卡約5,000具。 目前奧國政府對新購電動車補助額度為:新購電動汽車私人用每輛5,000歐元,企業用每輛4,000歐元(上述兩種補助僅限於每輛售價60,000歐元以下之電動汽車)。油電混合車私人用補助2,500歐元,企業用2,000歐元(兩種皆僅限於汽油車,且電動續航力須超過50公里)。電動摩托車每輛補貼1,200歐元;充電設施如充電樁等,每具補助上限1,800歐元。  

A:依據法國媒體費加洛報(Le Figaro)引述總體經濟研究機構Rexecode的最新經濟報告預估顯示,歐洲本(2021)年GDP成長率約5%,其中法國繼上(2020)年衰退8%後,可望反彈6%。然而,專家指出法國經濟存在競爭力下滑問題,尤其出口之市占率自2000年以來相較於競爭對手德國,衰退幅度明顯。   分析出口競爭力下滑主因,包括工資過高導致產品售價高昂、稅負體系使國內潛在投資者卻步,尤其非高端產品更缺乏競爭力。直至2013年前任總統歐蘭德上任後,推動每年200億歐元規模之「競爭力與就業振興租稅減免措施(CICE)」及降低業者約400萬歐元稅負之「責任契約(Pacte de Responsabilité)」等措施,使法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漸穩,並呈現微幅成長。   Rexecode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法國商品及服務出口受疫情衝擊,衰退19.3%,更甚歐元區下滑幅度13.2%,法國商品及服務在歐元區的占有率亦於1年內下滑1%至13.5%,為20年以來的新低,而本年初情況更加惡化。專家分析,前述市占率衰退尚無法獲明確解答,因疫情期間相較於競爭對手,法國並無明顯調升商品或服務價格,分析各別產業特性及法國優勢,以及與鄰國(西班牙、義大利等)之封鎖措施等因素,仍無法獲致答案。然而,研判競爭力下滑關鍵為相較競爭對手國家較不利的稅負環境及產業基礎漸受侵蝕等因素,如製造業創造附加價值占比約75%,低於歐元區平均。安聯首席經濟學家Ludovic Subran指出,市占率下滑可能與中小型出口商斷層有關,並強調法國產品形象、商業化及創新需進一步加強。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首席經濟學家Patrick Artus發出警訊,法國儲蓄者趨避風險之特性,導致科技公司面臨資金不足難題,同時法國工作人口及青年之技術水準不夠,造成企業現代化不足、去工業化、市占率下滑等現象。   研究機構Rexecode建議,政府應持續調降企業成本,尤其近年生產稅之課徵已為人所詬病,應致力於強化產業競爭力並鼓勵創新研發,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將帶動往更高端產品發展之投資活動。長期而言,政府須因應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加強科技產業人才培訓。在創新政策方面,專家肯定「法國振興(France Relance)」計畫之發展方向,並表示新興領域包括人工智慧、量子資訊科學、能源轉型等確實應列為優先發展項目。相較於德國經濟成長由產業競爭力驅動,經濟成長亦改善民眾購買力之情況,專家悲觀表示,法國陷入競爭力下滑使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導致購買力停滯之惡性循環。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6月18日 斯洛伐克生技公司Axon Neuroscience正開發一種治療性疫苗,根據臨床試驗,該疫苗顯著有助於治療阿茲海默症。 其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最近由著名的科學雜誌Nature Aging發表,該公司盼於2022年開始第三階段及最後階段的臨床試驗。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上升3.6%,創下10年來最大漲幅。加國統計局指出,從房屋、汽車到食品、能源和消費品,幾乎所有商品價格都比平時漲幅更大。   截至今(2021)年5月份,過去12個月住房成本增加4.2%,為2008 年以來住房花費增長最快的一年。此外,家具和電器價格亦上漲 4.4%,此為1989年以來耐久財價格成長最快時期,尤其是家具價格過去1年上漲9.8%,是1982年以來最大漲幅。   過去一年汽油價格上漲43%,主要是由於相較去年5月份汽油需求和價格皆出現下降;而與4月份相較,5月份汽油價格亦上漲3.2%。另,新車價格過去一年上漲 5%,此為2016 年以來汽車價格最大漲幅,最大原因是受車用晶片持續短缺影響,導致任何使用晶片的商品價格皆出現大漲。   旅客住宿費用上漲6.7%,這是自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開始旅館住宿需求暴跌以來的最高紀錄。   經濟學家預估,通膨數據將持續強勁,並隨著加國經濟復甦而增強。彭博社調查受訪者則一致認為通膨率將達3.5%。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全球半導體晶片持續短缺,致使加拿大製造業生產停滯或放緩,並導致加國4月份製造業銷售額下跌2.1%至571億加元,   加拿大統計局報告指出,4月份加國運輸設備銷售額下降23.6%至64億加元,其中汽車銷售額下降36.5%至23億加元,為2020年4月以來最大單月降幅;而汽車零配件銷售額則下降19.0%至19億加元。   電子晶片為廣泛應用於汽車的主要關鍵零件,如今面臨全球晶片短缺,已導致全球汽車製造生產放緩。    加拿大道明銀行(TD Bank)經濟分析師Omar Abdelrahman表示,儘管有些工廠6月份已重新開始生產,但汽車製造業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Abdelrahman分析指出,由於晶片全球短缺和供應鏈中斷的影響持續存在,未來幾個季度內,汽車製造業全面恢復生產的日程可能會進一步延長,而其他製造業銷售前景則預期較佳,主要原因為各省經濟重啟和加拿大最大出口市場美國復甦帶動各產業的成長。   除運輸設備之外,加國4月份製造業銷售額成長1.5%。4月份機械產品銷售額成長14.6%,達創記錄的37億加元;而木材產品銷售額成長6.5%,亦創下新記錄達49億加元。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造成貨櫃嚴重短缺,導致全球海運及貨物供應鏈的紊亂,以及前所未有的交貨延遲及成本上升等問題,同時加拿大公司也面臨市場供需不穩定及高成本等多重挑戰。   加拿大媒體《The Globe and Mail》報導,Drewry世界貨櫃指數顯示,上(5)月從上海到鹿特丹的40呎貨櫃海運價格創下歷史記錄的 1萬美元,相較一年前,運費已飆漲485%,其他主要航線成本亦往上攀升。   新冠疫情危機發生後 15 個月,目前供應鏈衝擊已成為加拿大企業主最關心的問題,迫使加國公司重新思考如何採購所需材料和商品,以及他們願意犧牲多少利潤以面對不斷上漲成本。  從溫哥華到哈利法克斯的製造商與批發商等公司都爭相以指數調整價格確保貨櫃艙位,以便將貨物運往加拿大。加拿大公司除應付不斷上漲的原料成本並估算是否將所有增加費用轉嫁至消費者之外,亦苦惱可能面臨利潤減少或承擔損失。   總部位於溫哥華的Herschel Supply Co.副總裁Lan Nguyen表示,這是加國公司所遇過最糟糕的狀況,就物流而言,這是一場全球危機。Nguyen副總裁表示,Herschel面對3至4週運輸延遲對季節性業務影響非常大,且2021年運輸費已上漲 40%,估計海運缺櫃塞港最早到今(2021)年底才可能緩解。因此,Herschel將提前一年規劃設計和生產,目前公司正計劃降低利潤率,但也在討論如何提高價格且同時保持競爭力等問題。   為因應全球海運貨櫃成本上漲及運輸延遲,加國公司如 Sea-Doo 製造商 BRP Inc.也為運輸設計轉變營運策略,而其他公司正採取特別措施重新調整銷售和生產策略。   多倫多家居飾品設計和製造公司 Umbra 也面臨相似難題,該公司是 1980 年代首批在亞洲設廠的加拿大公司之一,雖然仍可獲得材料,但成本價格也大幅上漲。Umbra表示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但所獲利潤卻是最低水準。   魁北克省家具製造商South Shore Furniture 總裁Jean Laflamme表示,由於難以獲得海外進口的金屬抽屜滑軌、把手和其他專用零件等,該公司擁有的3家工廠幾乎無法運作。現在除了多訂購原料外,甚至不得不使用空運方式進口材料。雖然消費者對家具和裝飾的需求大增,但South Shore Furniture卻無法滿足需求並被迫放慢生產速度,以確保有足夠的零件和材料,因此,該公司決定專注於可持續生產的少量產品。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 2021/06/1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研究指出若氣候政策的成本大於收益,不會獲得荷蘭人的支持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根據眾議院委託Delft和Utrecht大學的研究報告結論顯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只有在收益超過成本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民眾的支持。   該研究結論指出,強烈表態反對或支持氣候政策的荷蘭人佔25%,未強烈表態者則佔大多數(75%),若要獲得此多數中間群體支持氣候政策,必須滿足下列條件,首先,此措施的收益必須超過成本,且必須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其次,直接影響民眾日常生活的氣候措施,只有在政府已明確地、最大程度地執行其他措施,且對造成污染的季各主要行業採取嚴格政策的情況下才會被接受。最後,政府須採行污染者付費原則。   抱持立場中間的群體認為,政府對大型污染業採取嚴格的政策很重要,例如增加航空旅客稅或加重工業二氧化碳稅等,而肉類稅和建造陸上風力發電等措施則並不受歡迎。   民眾覺得因為擁有良好政商關係,現在工業和航空業等幾乎不受氣候政策的影響,若見到政府對污染最嚴重的行業採取嚴格的措施,民眾則更傾向於接受氣候政策最後亦加在自己身上。   報告顯示,阻力最小的氣候政策是離岸風力發電、增加工業的二氧化碳稅,以及鼓勵房屋隔熱。此外,政府提高對工業減少二氧化碳的補貼、提高航空旅客稅和投資綠色氫等政策,亦可獲得中間群體的支持。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 2021/06/1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眾議院呼籲政府支持未來的歐盟改革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眾議院呼籲政府應原則上支持歐盟未來進一步整合的任何改革。   眾議院以絕大多數通過 D66黨眾議員 Sjoerd Sjoerdsma 的提案,該提案要求內閣步要排除任何符合荷蘭和​​歐盟利益的修正案。   該提案亦指出,荷蘭和西班牙已聯合呼籲歐盟將有利於增加歐盟效能的議案,由一致決改改為多數決,例如,荷蘭政府希望廢除歐洲外交政策需歐盟會員國一致決同意的規定。   Sjoerdsma表示, 樂見其提案獲得所有荷蘭主流政黨的支持,無論是有關氣候、移民、安全還是人權,荷蘭將不再阻礙歐洲的根本性改革。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6月18日 2020年斯洛伐克鋼管製造商Železiarne Podbrezová虧損300萬歐元,銷售額下降22%,達1億9,640萬歐元;此為該公司自2009年以來首次虧損。 Železiarne Podbrezová管理階層很高興儘管大流行及需求下降,該公司仍完成所有計劃的投資項目,需求於2020年年底恢復。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