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依據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本年6月1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星國本年5月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為150億星元,年比成長+8.8%,增幅高於4月的+6.0%,但低於市場預估的+16.0%。該成長主要由機器、石油化學和基礎化學等非電子產品出口帶動,電子產品的出口也取得成長。若經季節性調整,5月非石油國內出口月比為-0.1%,優於4月的-8.8%。 數據也顯示,新加坡前10大非石油國內出口市場整體取得成長,主要因中國(+36.9%)、香港(+30.2%)、台灣(+28.8%)和馬來西亞(+27.1%)帶動;主要下跌市場是美國(-42.3%)、日本(-33.2%)和歐盟27國(30.2%)。 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林秀心表示,新加坡非石油國內出口雖連續6個月取得年比成長,但表現低於預估,因本年5月中旬開始實施防疫「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適逢全球疫情再度升溫,許多國家緊縮邊境和限制措施,可能抑制近期的國外需求,尤其藥劑產品年比出口延續4月的-40.9%至-18.1%趨勢。新加坡本年1至5月非石油國內出口年比成長為+8.7%,預估第3季和第4季成長分別為+2.5%和+1.1%,全年為+4.0%。 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顏聖充則表示,整體出口和非石油國內出口持續擴張,顯示全球貿易需求持續復甦。預計新加坡出口導向的產業將受益於全球貿易持續復甦,特別是對半導體設備的強勁需求。另油價上升也可能提升未來一年的整體出口總值,新加坡對主要貿易夥伴國的出口增加,也顯示本區域整體的貿易需求繼續保持活力。儘管如此,新加坡的經濟前景將取決於疫情進展,因此預估本年全年非石油國內出口成長率為+5.0%。
A:伊洛瓦底電子報報導,緬甸政府計畫重開在2017年初暫停的撣邦第2號鋼鐵廠(Pinpet)。該廠位於撣邦首府東枝附近,是緬甸經濟公司(MEC)與俄羅斯國有企業Tyazhpromexport聯合開發及加工的鐵礦項目。 6月14日在奈比都舉行的會議上,俄羅斯駐緬甸大使Nikolay Listopadov博士與緬甸軍方任命的工業部長Charlie Than博士,討論恢復Pinpet項目的問題。雙方還討論了邀請俄羅斯技術專家視察鋼鐵廠及兩國經濟關係,包括兩國的藥品生產,以及在橡膠及成衣生產方面的合作。Pinpet鋼鐵建設案位於撣邦Pinpet 5,260英畝的土地上,距離東枝約8英里,是由MEC與Rostec(俄羅斯國家公司)的子公司Tyazhpromexport合資開發,將Pinpet山(或)松樹山變成緬甸最大的鐵礦。該項目始於2004年,預計將生產20萬噸生鐵及72萬噸鐵礦石。 2014 年,工業部在聯邦團結發展黨主席 Thein Sein 領導的準公民政府(Quasi-Civilian Government)下,與 Tyazhpromexport 達成了價值 1.37 億歐元的協議,使用俄羅斯 Romlet 工藝生產鐵礦石用於商業用途。生鐵將用作曼德勒省的Myingyan鋼鐵廠生產鋼鐵的原材料,該鋼廠也已暫停生產。2016年9月,緬甸官媒全球新光報—原因地質研究—宣佈該廠附近的礦山能生產1,070萬噸赤鐵礦(Hematite Iron Ore),礦石性質佔56.4%及5,930萬噸褐鐵礦(Lemonite Iron Ore),礦石性質佔42.6%。Pinpet工廠計畫於2016年底開始運營。然而,在全國民主聯盟領導的議會檢查了24家虧損的國有工廠後,該項目已於2017年3月暫停,包括Pinpet礦及Myingyan鋼鐵廠的建設及運營都已停止。 當地巴歐族青年組織(PYO)在2009年的一份報告中表示,Pinpet礦及鐵加工廠對居住在該地區的巴歐族人民及環境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該報告稱,該採礦項目威脅到當地的巴歐社區。該項目將使來自25個村莊的7,000人永久離開家園及農田。另有3.5萬人依賴Pinpet山東部Hopong山谷的Thabet河的水。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緬甸海關局的統計,在2020-21財年上半年(10月至3月),緬甸進口逾13億美元的石油產品。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逾6.6億美元。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本財年緬甸已進口160多萬噸柴油(價值逾7.5億美元)及100多萬汽油(價值逾5.4億美元)。正常情況下,每月石油進口估計為4億美元,但石油進口商因銀行營運受限而影響海運貿易,至陸運邊境的石油進口商則使用非正式支付系統Hundi代替。目前,國內石油價格已在近3個月每升上漲逾30%,原因是亞洲對新冠肺炎病毒的限制及可能的封鎖引發了石油恐荒性需求,以及美元升值。 根據緬甸燃料油市場的統計,在6月16日, Octane 92價格為1,005緬幣、Octane 95為1,090緬幣、柴油為1,005緬幣、Premium Diesel為1,015緬幣。國內油價與全球市場及美元匯率正相關。高漲的需求推動油價進一步上漲,WTI在6月中旬攀升至每桶72.46美元上方。2021年6月初,電力暨能源部通知私營業者,將石油存儲量保持在儲油槽儲量的35%以上,以避免供需間可能出現的差異。緬甸90%的燃料油是進口的,其餘的10%是在當地生產的。
A:商業時報報導,儘管緬甸政府試圖重振外人直接投資(FDI),但Fitch Solutions的一份報告稱,由於對與軍方有關的企業的制裁及政治不穩定,這些投資可能會遇到障礙。5月24日,緬甸電力暨能源部發佈了一項在緬甸中部12個電站建設太陽能設施的招標案,每個電站的發電能力可能在20兆瓦至40兆瓦之間。日經亞洲看到的招標文件顯示,得標人將建設、運營並擁有這些設施,時間為20年。但報告稱,這以項目以及未來的其他招標不太可能引起投資者的興趣。來自美國、歐洲及日本的西方及與西方結盟的投資者,將面臨現行制裁,民主政府返軍政府的壓力,以及操作風險加劇的阻力。 據日經亞洲報導,即便是在緬甸能源招標中占主導地位是緬甸主要參與者的中國公司,也可能因為持續的政治危機而面臨國有企業的阻攔,不願參與這些投標。 Fitch Solution繼續預測,緬甸在2020-21財年(10月至9月)的實際GDP將衰退20%。報告稱,即使從長遠來看,對緬甸軍方附屬企業實施的制裁也將繼續削弱恢復工作。在2020-21財年,外人直接投資(FDI)僅為12億美元 僅佔2019-20財年FDI的22%。因此,該報告預計,隨著與非軍方相關的實體面臨不斷上升的政治風險,缺乏熱情的FDI前景,以及勞動力與外匯短缺等其他業務挑戰,軍資企業在國內市場的比重將增加。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投資報,2021年6月16日 據越南投資報報導,2020年有17.9萬企業加入或重新加入市場,同時亦有10.1萬企業退出市場,後者較2019年增加14%。這一年,越南首次有超過10萬企業被解體、停止活動或暫停活動。統計2021年前5月,退出市場之企業數持續增加,達5.98萬家,較2020年同期增加23%,同時占2020年退出市場企業數之59%,其中河內及胡志明市之企業占最多。另一方面,超過7.83萬企業屬新加入或重新加入市場,較2020年同期增加12%。 據中央經濟管理研究院(CIEM)潘德孝副院長表示,從上述數據可見,2021年前5月企業數量成長率沒有明顯變動,但退出市場之企業屬已接近2020年同期之60%,同時占2019年全年企業退出市場數量之83%,這無疑成為越南經濟的隱患。退出市場之企業多數為成立5年以下之企業,規模較小且集中在商業領域,是屬於容易受外界消極影響之對象。 自2020年越南已持續展開推動第1項扶助資金。但鑒於退出市場之企業數量不停增加,越南企業緊急需要第2項扶助資金。潘副院長表示,企業群占全國GDP之60%以上,因此推出更實際、公平及全面的扶助資金需成為越南政府首要考慮之目標。
A:懷俄明州將設立第四代核能示範電廠 1、 據懷州州政府近日發布之新聞稿,由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投資之「泰拉能源」(TerraPower)及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投資之「太平洋電力集團」(PacifiCorp)將共同在懷州興建熔鹽式(第四代)反應爐(Molten Salt Reactor, MSR)之新式核能示範電廠,並將選址於即將汰除之燃煤電廠,確定地點訂於本(110)年底決定。 2、 懷州近年因國際能礦價格崩跌、拜登政府凍結聯邦土地原油開採等事由導致財政收入稅減,新核電廠之設立可為懷州創造稅收及工作機會,並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性,惟部分人士認為州政府仍未能解決懷州煤礦業萎縮造成之經濟衝擊,新核電廠反應爐與煤、鈾礦開採技術差異甚遠,無法解決懷州礦業員工失業問題。 3、 據泰拉能源表示,興建該核電廠預計耗資10億美元,須約7年時間完成。第四代核電廠核廢料雖僅為舊型之三分之一,且半衰期可降至數百年,然核廢料存放問題仍為一大挑戰。 4、 懷州自然資源豐富,煤及鈾礦產量均居全美首位,惟近年來面臨多項難題,包括國際能源價格大幅波動、美西各州港口阻擋懷州煤礦出口訴訟未解及聯邦政府擴大石化燃料禁令等情形,爰將發展核能電廠及碳補捉技術視為懷州推動永續能源政策之重要選項。
A: 夏威夷因生活消費水平過高導致人口外移情形嚴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夏威夷州約有8609人外移,非營利智庫Grassroot Institute of Hawaii指出,其人口衰退比率之大在全美排名第三,且為夏威夷大學經濟研究組織(UHERO)先前預估值之五倍。 在夏威夷購房、租房成本皆高於全美平均,根據房屋租賃平台Apartment Guide,全美一房公寓月租平均為1610美元,夏威夷首都壇香山之平均月租則為1725美元。另根據房地產網站Zillow,夏威夷房價於2020年上漲7%,預估將會繼續上漲,平均房價約為70萬8,300美元,遠高於全美平均28萬1,400美元。 全美有超過20州地產稅率1%以上,夏威夷地產稅僅0.28%,為全美最低,然而若加入所得稅及銷售稅,夏威夷總稅率則達12.19%,為全美第二高,僅次於紐約。 夏威夷食品材料、燃料等皆仰賴進口而導致生活成本昂貴,根據薪資研究機構 (PayScale),夏威夷壇香山生活成本比全美平均高88%、水電公用事業費比全美平均高89%,日用雜貨、交通成本分別比全美平均高62%、35%。因夏威夷經濟高度仰賴旅遊業,新冠疫情期間受嚴重衝擊,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該州失業率從2019年的3.9%大幅上升至2020年12.8%,使生活成本高昂問題雪上加霜。
A: 美國勞公部公布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較去年同期上漲5%,漲幅係2008年經濟衰退以來最高。經濟因疫情受重創後逐漸復甦,消費者需求強勁,許多商品與服務價格持續攀升;政府與經濟學者表示,待經濟復甦力道減緩,供應趕上需求後,CPI漲勢方可能趨緩。物價上漲主要受到兩大趨勢影響:一為經濟經歷全球疫情衝擊後首度復甦,二為製造業重要原料供應短缺,製造商仍在加速擴大產量;許多家庭收到諸多補助,現在則開始大量消費,進一步帶動消費者需求。 許多經濟者學預期通膨會逐漸回穩,維持在聯準會訂定的2%通膨率,然若勞工薪資不漲,高通膨可能損害購買力;雖然通膨短期飆高似尚未造成長期衝擊,然情況若遲未改變,可能迫使聯準會減少對經濟挹注,股市可能下跌,恐釀新一波經濟衰退。目前聯準會仍認為高通膨率只是暫時情況,供應瓶頸緩解後將有所改善;共和黨人則認為高通膨是因為寬鬆貨幣政策以及拜登政府大量發放紓困金與投資基礎建設計畫支出所致。 美國因房價持續上漲及股價攀升,促使美國家庭所擁財富創下史上新高,淨值為136兆9.000億元;據統計,美國房價今年第一季價值大漲20%,合計增值約2兆元,平均每人帳面增加3萬3,400美元。美國房屋供應量本已呈不足,加上低房貸利率,助長房價攀高;據CoreLogic機構報導,過去十年房屋抵押淨增一倍以上;抵押淨值變成重要理財工具,提升消費者對美國房市的信心。 隨著經濟逐漸復甦,民眾商品需求攀升、支出再次增加,消費者物價自1月起穩定攀升;雜貨店商品、餐廳的價格日益攀升,年通膨率增幅達到近13年最高;居家服務、家飾品等價格5月攀升1.3%,是1976年1月以來單月最大增幅。二手汽車與卡車價格連續第二個月上漲,5月上漲7.3%,約佔5月整體物價漲幅的三分之一;新車5月上漲1.6%,為2009年10月單月最大漲幅。去年因疫情汽車銷售量驟減,許多經銷商也跟著歇業;如今需求復甦,惟供應不及,全球車廠因電腦晶片短缺而被迫歇業或限制產量,汽車售價因而持續飆高。旅遊業逐漸復甦,機票費持續上漲,5月上漲7%;汽車與卡車租費5月上漲12%。食物價格亦節節攀升,5月上漲0.4%,因為勞力、運輸和食材費成本上漲;整體而言,肉品、禽肉、魚肉和雞蛋價5月上漲1.3%。食用油、麥、玉米等食材價格也攀升,一部分是因為海外天氣惡劣與強大出口需求;勞力短缺使得企業調高薪資,運輸費用上漲比去年同期增加25%,且均轉嫁給消費者。
A: 規模達4,42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業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短缺局面,晶片製造商、批發商和買家表示,常規的晶片配銷流程被打破,晶片短缺狀況仍很普遍,並可能持續到今年年底。 許多晶片大買主的直接進貨管道被切斷或受到限制,因此尋求與晶片製造商授權經銷商的額外幫助。總部位於亞利桑納州Avnet為英特爾和博通的授權經銷商,該公司表示,最近大型買主數量激增,而這些買主以前並不需要透過外界協助尋找晶片。 也由於晶片短缺,經銷商得以提高售價,獲得更高的利潤。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之晶片經銷商Arrow Electronics表示,該公司2021年第1季全球銷售額創新紀錄,達6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2%,營業收入則較同期成長逾70%。Avnet稱,今年第1季該公司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14%,達49億美元。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2021年上半年驅動顯示器的晶片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達40%,一些用於手機和個人電腦的圖像感測器和處理器的價格上揚15%-20%,記憶體晶片價格攀升5%-10%。汽車製造商的情況甚至更糟,它們缺少用於汽車發動器或剎車系統的微控制器等晶片。 部分大型買主被迫求助於依靠間接辦法採購晶片的中間商,如從採購太多而用不完的製造商手中購買其尚未使用的晶片,這種二手交易之價格通常較高,且可能有假貨風險。總部位於拉斯維加斯的供應鏈諮詢公司Seraph的創始人Ambrose Conroy稱,中間商對汽車晶片的報價是疫情前的5倍,一些極端情況下達到20倍。 晶片價格的急劇上揚反映出這些半體產品的缺貨狀態,買主如向製造商授權之經銷商購買,可能要等待長達45週之久,也因此許多買家選擇以較高的價格向中間商購買,造成這些中間商之客戶及業務均呈倍數成長。
A: 美國國會表示倘嬰兒床製造商於多次召回產品後仍持續無視安全警告、未改善內部安全程序,國會將制定更嚴格的消費者保護法以加強監督。 Fisher-Price公司生產的傾斜臥鋪嬰兒床產品(Rock 'n Play sleeper)上市近十年,於2019年被召回,該產品約賣出500萬台,造成全國數十名嬰兒死亡,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The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於2021年6月宣布全面禁止傾斜的嬰兒床產品。 2018 年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研究指出嬰兒傾斜臥鋪的設計較不安全,監管機構警告嬰兒可能會在睡眠時因翻身而窒息;據2019 年消費者報告(Comsumer Reports)顯示,Fisher-Price及Mattel等大廠在設計嬰兒臥鋪時並未諮詢小兒科醫生,F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 Chuck Scothon 則表示已聘請兩名醫生對臥舖進行安全評估,亦請工程公司分析該產品,認為相較其他睡眠產品,嬰兒在臥舖中死亡的發生率較低。 國會調查認為Fisher-Price公司忽視專家及監管機構對其嬰兒床產品發出的嚴重警告, Scothon 則回應該公司的安全團隊已對該項產品進行消費者測試,並適當的更改設計,強調Fisher-Price公司已投入加強產品安全,設立管理職務以監督產品安全,並開設父母使用嬰兒床產品的安全說明教程。
A:標題:巴拉圭牛肉供應巴西及烏拉圭市場,該兩國則增加輸銷國產牛肉予中國 日期:2021.06.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5月出口牛肉予巴西市場之力道強勁,巴拉圭2021年1-5月牛肉出口金額5,39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2,850萬美元,成長88.7%;2021年1-5月出口重量1萬3,900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7,100公噸,亦成長96.8%。巴拉圭肉品生產暨出口商協會(Asociación Paraguaya de Productores y Exportadores de Carne,APPEC)理事長Fernando Serrati表示,依渠觀察此現象係由於巴西增加國產牛肉輸銷中國市場,導致國內需求則仰賴巴拉圭牛肉供應。 (二)S理事長續稱,由於阿根廷政府本年5月18日決議暫時禁止牛肉出口措施30天,以平衡飆升之國內牛肉價格,使巴西可從中聰明下一盤棋,即自巴拉圭進口較廉價之牛肉,而出口國產較昂貴之牛肉;並對巴拉圭牛肉尚未能正關出口中國市場表示遺憾等語。 (三)渠另稱,另一鄰國烏拉圭亦在操縱如巴西之同樣遊戲,並增加輸銷國產牛肉予中國市場;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5月出口牛肉予烏拉圭市場情形,牛肉出口金額1,17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860萬美元,成長36.2%;出口重量3,300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2,200公噸,亦成長50.7%。
A:標題:巴拉圭預測至2021年底牛肉出口金額15億美元將創新歷史記錄 日期:2021.06.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巴拉圭牛肉公會(Cámara Paraguaya de Carnes,CPC)理事主席Luis Pettengill預估,由於國際需求及具競爭力之價格,至2021年底巴拉圭牛肉出口金額將創新歷史記錄,達15億美元;此外,南美洲畜牧業面臨旱災挑戰,以及動物飼料成本上升,將使飼養牛隻成本增加,此等現象亦將維持國際高肉價之趨勢等語。 (二)P理事主席不認為國際高肉價趨勢將削弱全球對牛肉之需求,尤其阿根廷目前國內市場問題,仍暫時禁止該國牛肉出口措施至本年6月下旬,導致國際市場仍供不應求。渠另稱,巴拉圭目前所需之最重要出口市場為美國,不清楚為何美方尚未核准巴牛輸銷美國,尤其巴拉圭向來為美國盟友超過50年,從未改變過立場;巴拉圭牛肉業者期待美國可加速核准巴拉圭牛肉出口該市場,並盼美國拜登政府新任命該國駐巴拉圭大使Marc Ostfield可協助巴牛完成輸銷美國市場之審議程序等語。 (三)依據巴拉圭國家品質暨動物健康局(SENACSA)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5月牛肉出口收入6億3,872萬3,971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4億978萬559美元,增加2億2,894萬3,412美元,成長55.8%。以出口重量而言,2021年1-5月出口重量14萬2,575公噸,較2020年同期之9萬7,749公噸,增加4萬4,826公噸,成長45.8%。 (四)另依據SENACSA統計資料,2021年1-5月巴拉圭主要牛肉出口市場第1-5名排名為智利(5萬6,553公噸)、俄羅斯(3萬6,237公噸)、巴西(1萬2,959公噸)、臺灣(1萬2,587公噸)、以色列(7,784公噸)及烏拉圭(2,833公噸)。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5月工業加工出口成長63.5% 日期:2021.06.17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 BCP)對外貿易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5月工業加工出口金額4億9,43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3億230萬美元,成長63.5%。主要工業加工出口產品包括電線及電纜(汽車零組件)、鋁製品、填充物及毛毯等。 (二)在巴拉圭原物料出口方面,2021年1-5月出口金額17億91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12億3,400萬美元,則成長38.5%。主要原物料出口品項包括黃豆、玉米及小麥等。 (三)巴拉圭2021年1-5月對外貿易金額101億5,03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21%。2021年1-5月出口金額55億4,30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23.5%,且向全球144個國家市場出口。至2021年1-5月進口金額46億730萬美元,亦較2020年同期成長18.2%,巴拉則自全球160個國家進口產品。巴拉圭2021年1-5月享有貿易順差9億3,570萬美元。
A: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的新創電動車商Canoo於2020年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Hennessy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 IV(簡稱「HCAC」)進行合併。奧克拉荷馬州州長Kevin Stitt今日 (6/17)宣布Canoo將在奧州興建工廠。 工廠將位於奧克拉荷馬州的MidAmerica 工業區,佔地 400 英畝,距離Tulsa約 45 分鐘路程。 Canoo 首席執行長 Aquila 表示,該工廠將包括烤漆、車體和組裝廠,預計將於 2023 年開始營運。 奧州工廠興建期間,Canoo將會與荷蘭製造商 VDL Nedcar 合作,預計在 2022 年第四季交付首款電動車。
A:日期:2021年6月17日 來源:Globesec 斯洛伐克智庫Globsec於本(6)月15日至17日在首都Bratislava舉行為期3日之全球安全論壇,本年主題為重建更美好世界(Rebuild the World Back Better),與會之政治領袖、官員、業界及學界代表等800名代表,討論議題包括民主價值、Covid-19 之後的經濟復甦、在全球大流行後歐洲在世界扮演的角色、技術治理的挑戰等。另來自歐洲各國的衛生部長亦就健康議題交換意見。 首日論壇致開場詞來賓包括斯洛伐克總統Suzana Caputova、克羅埃西亞總統Zoran Milanovic及波蘭總統Andrzej Sebastian Duda。另教宗弗朗西斯自梵蒂岡透過視訊方式,對論壇表達致意,鼓勵各國政策制定者「化死為生、化武為糧(Convert death into life, weapons into food)」。 6月15日下午斯洛伐克總理Eduard Heger、奧地利總理Sebastian Kurz及捷克副總理Karel Havlicek進行座談討論,主題為重啟歐盟經濟:朝向更富彈性的經濟,渠等強調彈性及復甦計畫之必要性,並主張政府應對基金作完全的控制,另根據近日歐洲議會民調,關於歐盟復甦基金應投資的優先項目,奧地利人民多支持於環境保護及氣候變遷,捷克人民則偏好改善經濟及經商環境,斯洛伐克人民多支持社會建設。三位總理均表達國家目前施行之政策確實與民意相符,如斯洛伐克已撥列預算於醫院、教育及數位化等建設,另補充創新為斯國產業發展重點及經濟支持,將撥6億歐元進行相關計畫。
A:
A: 據約旦時報報導,伊拉克放射源監管局(Iraqi Radioactive Sources Regulatory Authority)局長Kamal Latif於本(110)年6月15日指出,鑒於長期缺電對經濟及民生造成巨大影響,伊拉克盼至2030年能建造8座核電反應爐,以減少能源對外之依賴。 L局長指出,伊拉克目前使用從鄰國伊朗進口之電力與天然氣來發電,約佔全國使用電力之三分之一。至2030-2031年政府盼透過核能發電,生產25%之電力需求。核能比太陽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更便宜,且能穩定供應。目前正與包括俄羅斯、韓國、中國、美國與法國等公司進行談判,預計於本年底前可簽署協定。伊拉克將在20年內就支付設施之進程進行談判,並極有可能獲得低息貸款。 報導指出,據此間專家意見,伊拉克不應進行發電核能化,而應重新整建其基礎設施,由於傳輸電路過時,伊拉克在輸電過程中損失30%至50%之能源。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已經宣佈一項數年天然氣開採計劃,目前每年消耗天然氣之成本為25億美元。為升級其能源基礎設施,伊拉克已經與德國西門子及美國通用電器簽署瞭解備忘錄。
A: 據約旦時報報導,安曼工業總會(Amman Chamber of Industry, ACI)主席Fathi Jaghbier於本(110)年6月15日指出,依據該會統計數據,約旦2021年前5個月出口額為19.26億約幣,較2019年同期之18.57億約幣,成長4%。 J主席指出,除採礦業與服裝業外,大多數工業部門均呈現成長,預估本年會有進一步改善。出口成長顯示約旦工業部門顯著復甦,將引領後疫情時期的復甦,惟此仍需要仰賴政府部門進一步改善約旦投資與商業環境來達成。於本年前5個月期間,約旦對美國出口成長55%,成為約旦出口商品最多隻國家,總值為3.23億約幣, 2019年同期為2.08億約幣。 安曼工業總會秘書長Nael Husami指出,本年1-5月之出口額分別為:化學品與化妝品4.41億約幣,採礦業3.85億約幣,食品、農業與畜牧業3.11億約幣。約旦雖受疫情影響,出口在五個月期間卻增加,顯示約旦工業實力及具備克服挑戰與進入新市場的能力。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本(110)年6月19日新增311例,截至19日晚,累計確診745,948例,死亡9,656例,PCR檢測確診率為2.04%。 報導指出,約旦衛生部表示,自本年1月13日全國疫苗接種以來,約旦共有3,010,396人登記接受冠狀病毒疫苗,共有2,043,855人接受第一劑疫苗,870,480人接受第二劑疫苗。 根據報導,約旦政府公布於本年7月1日啟動第二階段解封措施,包括: 凡完成施打第一劑疫苗21天以上者,可於夜間宵禁期間出門,餐廳允許開放式外水煙服務,為卡車司機如未注射疫苗禁止進入阿卡巴特別經濟區。另依據約旦政府對於服務業開放之相關管制措施如下:餐飲業允許室內用餐人數為50%,每桌人數限制為6人以下,每桌間隔需2.5公尺以上;婚宴場所限制為100人以下,且每位賓客須施打第一劑疫苗21天以上;公共汽車限制容量為50%,座位均需間隔入座,計程車乘客僅能坐後座,且前座與後座間,須以塑膠布隔離。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1年6月15日 2021年前4個月羅馬尼亞外債總額較2020年年底增加10億4,000萬歐元(增幅不到1%),達1,269億歐元。 根據羅馬尼亞國家銀行最新公布數據,直接公債達578億歐元,較2020年年底增加5億5,800萬歐元。 結構上而言,長期外債達923億3,000萬歐元(占外債總額的72.7%),較 2020年12月下降0.5%,短期外債達346億歐元(+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