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馬來西亞國營企業Digital Nasional Berhad(DNB)宣布,指定瑞典電信設備商Ericsson和負責建設該國5G網絡和端對端(End-to-End)的網絡開發案,合約金額達26.5億美元。 DNB指出,除了協助當地供應商的發展與參與,Ericsson亦將負責整體5G核心網路設備、無線接取網絡、運作業務支援系統及安排融資等範圍。DNB表示,馬來西亞的目標是於2021年底前在首都吉隆玻和行政首都布城(Putrajaya)推出5G,並於2023年擴展至全國。
A:為加強監管具輔助駕駛或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美國高速公路交 通安全委員會(NHTSA)周二頒布新命令,要求汽車製造商和系統 製造商在獲悉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車輛涉及死亡、送醫、路人(腳 踏車)、安全氣囊爆開、拖吊等嚴重事故後,必須在一天內向有關 部門報告。有關人身或財損的事故亦須每月彙報。 NHTSA表示,這些數據將用來檢視自駕系統可能存在的安全缺失 並協助調查人員追蹤自動駕駛事故的原因。由於民眾越來越擔心 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功能(Autopilot)可能失控造成車禍後,促使監 管機構改變立場。 2016年以來NHTSA已調查31件涉及自動駕駛或輔助駕駛的車禍案 件,其中26件有關特斯拉的Autopilot輔助駕駛功能造成10人喪生 。特斯拉和其他車商都會警告駕駛人在使用這些自駕設備時必須 隨時注意介入使用手動操作。 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曾建議NHTSA和特斯拉必須在安全地 方才能使用自駕功能或在車上裝置警告設施提醒駕駛人。但均未 獲採納。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7月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32/P200號(商情文號:第532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農業部延誤核發伐木、植木以及鋪設運輸原木所需道路的許可證,正使愛爾蘭當地面臨大量木材短缺問題。 Glennon Brothers木材製造公司常務董事Mike Glennon於昨(1)日提出警告,由於替代材料的運輸亦變得極不穩定,國內木材短缺問題將在未來數周內加劇。該公司自2020年以來,每隔五或六天便會從蘇格蘭口木材,以滿足國內需求;但現在來自其他市場的競爭正威脅此供應鏈穩定;且由於蘇格蘭沒有可能威脅愛爾蘭種植園的害蟲,蘇格蘭木材因此為愛爾蘭唯一可行的替代木材,但全球對木材高漲的需求,正在推高蘇格蘭原木價格,愛爾蘭在本年首季重新開放建築業,更導致建築木材原料的需求大增至國內供應大大不足的情形。該公司現已向尋求木材原料的建商報告,將有六到八週交貨延遲時間;同樣的木材也為托架的製造原料,是對出口貿易極為重要的品項。 雖從前愛爾蘭植木數量大於需求量,但愛爾蘭農業部持續延誤核發相關許可證的做法,已大大威脅當地木材供應市場。與2019年共有5萬7000公頃的森林砍伐許可證核發相比,本年至今僅有1萬1700公頃的許可範圍。不過農業部實也正以比去(2020)年更快的速度合法許可證,去年估計僅有1萬8000公頃。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7月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33/P200號(商情文號:第533號) 商情本文: 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HM Revenue and Customs,HMRC)資料指出,英國個人所得稅收於近二十年來成長兩倍。1999/2000年個人所得稅收930億英鎊,2018/19年個人所得稅收成長至1870億英鎊,預估2021/22年個人所得稅收為1990億英鎊。資料亦顯示納稅人口逐年增加,1999/2000年為2720萬人,2018/19年為3160萬人,因人口成長、就業率增加與政府近年凍結所得稅免稅額度之故,2021/22年預計納稅人口為3220萬人。 HMRC預計於2021/22年將增加44萬超高額稅率(additional rate)納稅人,較2018/19年度增加10.3%,同期基本稅率(basic-rate)納稅人將增加2.6%至2700萬人,高額稅率(higher rate)納稅人將增加2.4%至413萬人。HMRC表示超高額稅率納稅人增加的原因是所得稅免稅門檻自2010/11年設定在15萬英鎊,至今尚未調整過。 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於今年三月公布的政府預算計畫,明定個人所得稅免稅額度1萬2,570鎊將凍結至2026年4月,不會隨著通貨膨脹指數調高。民間獨立研究機構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預測,這項政策將使得2025-26年增加130萬名納稅人,以及增加1百萬的高額收入稅率納稅人。Hargreaves Lansdown個人理財分析師Sarah Coles表示,節稅之道就是善用所有免稅額度,包括退休金與個人存款帳戶(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s, Isas)額度等。
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0年7月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29/P200號(商情文號:第529號) 商情本文: OECD組織昨(1)日宣布支持全球最低公司稅設為15%之提議,以防堵大型跨國公司逃稅陋習等;估計每年可增加約1500億美元(1090億英鎊)稅收。但原徵收較低公司稅的國家如愛爾蘭、匈牙利尚未加入此協定,美國、英國、中國和法國等G20集團均表示支持。參與協定之政府將依法引入最低稅規範,另尚有某些產業可能被豁免等的細節仍待談判,預計將在本(2021)年10月以前談判達成詳細計畫及解決其餘問題,目前也已針對大型跨國公司徵稅地點之新規定達成共識。 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徵稅爭議,一直為美國與其他國之間摩擦的根源。美國財政部長Janet Yellen對此表示:「數十年以來,美政府降低本國公司稅時只見他國再降低其稅,這是沒有國家贏得之競賽。此協定則正展示逐底競爭(race to the bottom)低稅率的時代即將結束。」拜登政府上任以來一直尋求在國內增稅,並在國際上推動協定共識,該政府原呼籲將美國公司稅從21%提高至28%。 來自OECD的支持鼓舞許多其他財政部長。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表示,此為達成具有歷史價值之協定,力求跨國科技巨頭始將公平地國家繳納實際稅款;期待未來數月繼續與全球合作夥伴討論,以在10月前敲定所有細節。法國財政部長Bruno Le Maire也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此為一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國際稅收協定。德國財政部長Olaf Scholz指出,雖然細節仍有待敲定,但此協定標誌著巨大進展,新增稅收將為各國提供加強重要基礎建設和因應氣候變遷措施等投資。另一方面,愛爾蘭政府則在聲明中表示,其對擬議之最低公司稅協定仍持保留態度,尚無法簽署加入此協定。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7月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30/P200號(商情文號:第530號) 商情本文: 英國糖業公司(British Sugar)因粗糖進口免關稅措施提告政府,該案目前已在高等法院同意下,進行司法審查,英國政府正面臨脫歐後實施獨立貿易政策以來首次重大司法挑戰,此亦引發《北愛爾蘭議定書》中具爭議性國家援助條款爭論。 事件始於去(2020)年12月,國際貿易部長Liz Truss逕自允許26萬噸粗蔗糖可從本(2021)年1月1日起享免關稅優惠進口至英國市場12個月,作為脫歐後全球貿易政策之一。英國糖業公司對此提出告訴,在其向高等法院提交的陳述書中指出,政府此項決定相當於對其競爭同行美國Tate & Lyle Sugars公司提供國家援助,且亦可能造成對受《北愛爾蘭議定書》和英歐盟貿易協定(TCA)保護的歐盟糖業者不公平之情形。根據《北愛爾蘭議定書》第10條,任何影響與北愛貿易的英國國家援助決定均必須提交歐盟執委會批准。英國糖業公司稱,削減粗蔗糖關稅決定偏頗,影響英國與北愛和歐盟間的貿易投資關係,更有違反《北愛爾蘭議定書》和TCA的嫌疑。政府則駁回此免關稅決定將致使受歐盟執委會審查之論點。 下令審理英國糖業公司提告案的法官Justice Foxton指出,英國糖業公司實也將面臨難以說服的障礙,即政府此舉並沒有對英國糖業案件造成衝擊,此訴訟案並非僅是關稅的爭議,而是片面或選擇性關稅造成的不公平。英國糖業公司常務董事Paul Kenward表示,決定控告政府主要是因為Truss部長擅自將蔗糖單獨挑出給予免關稅待遇,造成其美國同業今年至少不公平地受益1200萬英鎊的特殊待遇疑慮。美國Tate & Lyle Sugars公司資深副總裁Gerald Mason則表示,英國政府削減蔗糖關稅的措施明顯不足以成為國家援助,英國糖業公司僅是利用相關論點爭辯,純粹為投機主義。 DWF律師事務所歐盟競爭法專家Alexander Rose評論,此案為英國首例補貼控制案,也凸顯《北愛爾蘭議定書》中國家援助相關條例的爭議。不僅深受法界關注,也受政府和公共機構以及支持關稅豁免的企業之關注;如同法官指出,此案充滿模糊地帶,但無論最終結果,此案將為已執行7個月但尚無任何前例的關稅爭議提供澄清機會。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7月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31/P200號(商情文號:第531號) 商情本文: 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k於昨(1)日公布擬議之金融服務業改革措施,旨在加強倫敦金融城對全球股票交易市場的吸引力,列出關於股票上市、股票、債券和商品交易及保險規則等擬議修改之細節,並鼓勵各界提出創新技術和促進綠色金融業的提案。此外,財政部指出基於消費者付款數位化的趨勢,衍生可能導致年長者或弱勢族群權利受損,將督促大型銀行業者等按人口密度提供一定數量的自動提款機。 自英國脫歐以來的六個月,英國政府對國內金融服務業的改革變得更加緊迫。據估算,每日約價值80億歐元的歐盟股票交易在1月1日正式脫歐前的一夜間均轉移至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城市交易,倫敦因仍缺乏更有利的上市規則,在吸引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方面也輸給法蘭克福和紐約等城市。Sunak部長承認,至今英國欲通過歐盟同等性標準以有效重新進入歐盟市場的努力已失敗。 其中,財政部的許多改革措施集中於金融工具市場導引II(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 2, MiFID II),此為歐盟於2018年推出之龐大規則手冊,以調整金融危機後的市場;許多高級主管抱怨,該手冊中許多法規過於規範性或導致低效率,只為市場提供邊際利益。KPMG 顧問公司高管Kay Swinburne也認為,英國需要一確保開放、深入且高效率的資本市場,財政部許多擬議變革將有助於落實此目標。 在英國計劃廢除的歐盟規則之中,有包括限制投資者可從事股票交易地點的規則,此稱為股票交易義務;此已迫使許多業務在英國脫歐後從倫敦轉移,雖歐盟最初的目的僅為阻止銀行為迴避證券交易所而在本身內部進行交易。另財政部也認為監管保險業的制度過於僵化,應改革其風險邊際率,以調整保險人資本要求及可投資項目,英國保險公司協會曾在2月表示,相關改革可能使保險集團重新部署總計950億英鎊資本。
A: 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7月1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28/P200號(商情文號:第528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央行據疫情以來境內高達120億歐元的超額儲蓄情形預測,2021年下半年經濟將大幅成長。然而,因應新冠疫情逐漸趨緩,政府可能需要執行增稅等相關措施,才得以滿足公共支出的需求。愛爾蘭央行在最新一季評論中,上調經濟成長的預測至8.2%,為政府部門預測的兩倍,並指出疫苗施打順利,可促進較預期更快的經濟復甦現象。央行經濟和統計部門主管Mark Cassidy表示,過去18個月以來,家庭存款劇增210億歐元,其中有9至120億歐元應為防疫封城期間造成之強迫儲蓄,在中短期內將以額外支出形式回流至經濟中,尚有一部分支出預期用在房地產市場,可能進一步推動國內房價。 愛爾蘭央行推測,未來經濟復甦可能呈現兩情形:一為儲蓄快速回歸市場,消費支出加速成長,引導更快速的經濟復甦;第二為消費者支出流入市場較慢,復甦緩慢。另外,由於愛爾蘭政府薪資補貼措施和其他防疫措施的公共支出,2021年預算赤字可能從2020年的190億歐元增至215億歐元。政府可能考慮在中期採取額外增稅措施或削減開支,以因應人口高齡化之相關支出,以及向國內住屋等重要基礎建設投資。 愛爾蘭央行尚表示,醫藥和IT產品等出口將推動2021年及2022年成長,但由於國內企業可能仍受英國脫歐影響等,即使在防疫封城措施完全解除後,今明兩年之失業率可能保持在7%,並且要到2024年才會回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指出,瑞士龍沙製藥集團(Lonza)出售旗下特殊化學工業原料分支機構於Bain Capital和Cinven二家公司,金額為42億瑞郎。該分支機構於全球聘用約2,800名員工,該集團已與Bain Capital 、 Cinven二家公司於本年7月2日完成相關交易手續。 該集團表示出售該部門後,有助於該集團的業績成長,另將專注於醫療保健及製藥相關業務,例如該公司代表製藥公司生產藥品的活性成分,包括美國Moderna公司生產的Covid-19疫苗生產。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 日期: 2021年7月2日
A:根據法國國貿觀測雜誌(Le MOCI)報導,本(7)月1日起適用於歐盟內與第三國供應商之電子商務增值稅(VAT)新制生效。歐盟上次修訂增值稅制遠在1993年,隨後跨境電子商務急速興起,徹底改變零售業面貌,因此舊制早已不合時宜,亟須更新,加上去年全球新冠疫情大爆發與歐洲各國祭出封城等因應防疫作為之影響,更加速相關情勢發展。 歐盟高層表示,新規之制定主要目的為打擊逃漏(增值)稅及簡化行政流程,促進跨境貿易,確保消費者所在國可順利徵得相應之電子商務增值稅。同時,新制亦可確保歐盟或第三國之企業均有公平競爭環境,與電商平台與商家、郵務機構、快遞服務、海關財政部門及消費者等均息息相關。 新制主要重點內容包括: 一、取消自第三國進口至歐盟之價值低於22歐元商品可免徵增值稅之舊規 部分設於歐盟境外公司利用舊規漏洞販售特定商品,如智慧手機等高價電子產品,卻假報遠低於實際成本之低價(低於22歐元),不僅扭曲競爭,陷歐盟企業於不利。據歐盟執委會估計,其會員國政府更因此平均每年短收70億歐元增值稅。目前每年約有1.5 億個包裹免徵增值稅。 二、統一公司適用增值稅之營業額門檻為1萬歐元 為簡化調和歐盟各會員國不同標準,根據新制,企業年度營業額超過1萬歐元者,則須在交貨之會員國繳納增值稅,以減少在歐盟多國經營電商平台與賣家之混淆與困擾。 三、OSS歐盟電商增值稅單一申報窗口 新制設立便捷的OSS(One Stop Shop)單一申報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中心,提供電子商務納稅人增值稅申報、繳納等服務。零售商只需在向母國稅務機關登記註冊並取得增值稅識別號(法國為稅務官網 :impot.gouv.fr),即可每季在OSS單一入口網站申報支付所有歐盟內部銷售相應之增值稅,由系統負責自動清算轉交應收國,亦可大幅降低網路賣家增值稅相關法遵成本。該網站亦針對網路賣家與電商平台等之適用手續提供詳細說明,網址為 : https://ec.europa.eu/taxation_customs/business/vat/oss_en 四、IOSS非歐盟電商增值稅單一申報窗口 新制同時也為自歐盟境外第三國進口交易設立IOSS(IMPORT ONE-STOP SHOP )單一窗口,服務類型與OSS 相同,設於歐盟境外第三國的電商零售賣家也將因此受益,使渠等佈署開展全歐業務更加便捷。此外,因增值稅已計入購買價格,消費者亦能享有更佳透明度。歐盟執委會欣見目前已有許多包括大型電商平台等第三國企業上網註冊。相關資訊詳見官網:https://ec.europa.eu/taxation_customs/business/vat/ioss_en 五、加強對直運的規範 新制除考量一般電商營運便捷化之外,亦相對加強對直運(dropshipping)業者的相關規範,此類無庫存網路銷售形式近年來日漸普及盛行,該等訂單轉銷之商業仲介業務將視同實際購入商品再販售的零售行為,一併納入增值稅適用項目。
A:據媒體引用科威特財政部最新統計報導,由科國投資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 KIA)負責管理之主權財富基金Future Generations Fund至本(2021)年3月為止之財政年度內成長33%,表現優於其他國家之主權基金。科威特財政部長Khalifa Hamad對此表示,Future Generations Fund過去5年之成長幅度遠高於整體石油收入,顯示該基金有助科威特多元化經濟發展。 據悉,Future Generations Fund過去一年持有之外國資產總計達5,800億美元。另科威特社會保險局(Public Institution for Social Security, PIFSS)前於本年6月表示過去一年之投資報酬率達16.5%,表現係歷年最佳,資產總計達1,337億美元,年增20.9%。
A:據媒體引用阿曼財政部最新統計報導,因國際油價不振及石油減產使石油收入減少,阿曼本(2021)年5月財政赤字達8.902億阿曼里雅(約23億美元)。阿曼為海灣地區石油出口國家當中經濟最脆弱者,另以2019年數據計算,石油產業在阿曼整體GDP占比高達約3分之1,因此經濟極容易受國際油價波動所影響。 上述統計顯示,阿曼本年1至5月石油收入較去(2020)年同期減少23%,至於石油與非石油收入總計則減少19%。儘管阿曼政府為紓緩財政壓力早已裁減公共支出,惟裁減幅度仍不及收入跌幅,本年第1季GDP衰退2.5%,其中石油經濟衰退20.6%,非石油經濟則成長5.7%。 阿曼為確保投資人信心並穩定財政,前已於去年10月開始推行中期財政健全計畫,並於本年開始發行數十億美元債券,其中,本年6月發行之伊斯蘭債券(sukuk)共募得17..5億美元。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 2021/07/0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宣佈天然氣傳輸網轉換為氫氣網計畫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經濟部次長 Dilan Yesilgöz 宣佈,政府希望能源營運商 Gasunie 將現有的荷蘭天然氣傳輸網轉換為氫氣網。 Yesilgöz 對荷蘭新聞台 NOS表示,荷蘭的天然氣傳輸管道系統獨一無二,是一個細密的網狀系統,可將其轉化為氫氣傳輸。 任職於Gasunie 的 Han Fennema認為此計畫為一歷史性的決定,可開始傳輸能源,有助實現荷蘭、歐洲和世界的氣候目標。 Yesilgöz 次長表示,Gasunie 為天然氣傳輸管道網營運商,擁有安全且經濟地改造現有管網的知識和經驗。長遠來看,其他能源營運商亦可能参與此計畫。 Yesilgöz次長表示,目前風能和太陽能製成的綠色氫氣仍然很少,大多是由天然氣製成的灰色氫氣。現在必須開始改造傳輸管道網,今後,將需要更多的離岸風電場來生產綠色氫氣。 綠色左黨(GroenLinks)對政府的提議表示讚賞, Van der Lee議員認為,氫氣正發展成全球市場,南歐與澳大利亞的太陽能發電廠將生產綠色氫氣,荷蘭可進口氫氣,並通過鹿特丹港和傳輸管道網供應。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6月28日報導,在西班牙,新冠肺炎(COVID-19)主要影響經營10年以下之中小企業。由於中小企業為西班牙經濟之動能,西班牙經濟學家委員會(El Consejo General de Economistas de España) 及西班牙為中小企業策略分析及發展基金 (La Fundación para el Análisis Estratégica y Desarrollo de la Pequeña y Mediana Empresa, Faedpyme)與西班牙商會(Cámara de Comercio de España)合作,特別就新冠肺炎對西班牙中小企業之影響進行問卷分析,以瞭解目前中小企業所處情形及面臨之主要挑戰。 該報告以2019年及2020年中小企業就業情形,分析疫情對就業之影響。結果顯示疫情期間25.2%之中小企業裁減員工,62.5%之企業維持原有員工人數,12.5%之企業則增加聘僱員工人數,顯示中小企業受損最為嚴重,且情況恐將惡化。另亦就中小企業業者採取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及裁員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受疫情影響之程度依產業別而異,其中以服務業受影響最嚴重,續為商業、建築業及工業。 為研究疫情對中小企業經營之影響,該研究對企業收入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2020年52.6%中小企業銷售受到影響,26.1%企業之銷售持平,21.3%企業之銷售則為增加,該研究與就業分析結果類似,均與產業關聯性高。另企業經營時間長短與於疫情期間經營績效關聯性不高,受影響最深之產業為工業及服務業。 整體而言,64.3%之中小企業營業額深受疫情影響,62.2%之中小企業經營利潤受到影響。在債務及資金流動性方面,40%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且其中41.4%中小企業債務因疫情增加,44.9%中小企業因疫情影響導致資金流動性變差,49.9%中小企業被迫減少投資。另以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及裁員分析,受影響之中小企業多為經營時間為10年以下之工業及服務業業者。惟疫情期間亦使18.6%之中小企業生產力增加,17.6%之中小企業利潤增加及16.3%之中小企業營業額增加。 有關2021年經濟展望上,多數中小企業業者均認為經濟將和緩成長,就業將趨於改善,就業情形較樂觀之產業主要為建築業及商業。另中小企業之銷售情形與提供就業機會息息相關,25%之中小企業認為銷售將增加,22.6%之中小業者認為銷售將減少,且銷售情況較佳者,多為經營逾10年以上之業者。 另據Astound Commerce估計,2021年中小企業運用電子商務銷售額將達450億歐元,較2020年成長24%。
A:西班牙國家報2021年7月1日報導,為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西班牙各自治區醫療體系及學校人力需求,西國政府大量僱用短期醫護人員及教師,另為辦理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及紓困補助等之公共服務,亦加聘短期僱用人員,使公部門短期約聘僱人員人數大幅增加。依據西班牙土地政策及公共行政部(Ministerio de Política Territorial y Función Pública)統計,2021年1月西國公務員人數為271萬405人,較2021年同期增加11萬2,693人,成長4.15%,為西國自2002年至2021年1月最高紀錄。另依據西國統計局(INE)勞動力調查(Encuesta de Población Activa, EPA)報告,2021年第1季西國公務員人數增加至339萬7,400人,其中短期約聘僱人員之比例由疫情前之27.5%上升至30.4%。 倘按照自治區分析,西班牙公務員大多集中於安達魯西亞(Andalucía)自治區、加泰隆尼亞(Cataluña)自治區及馬德里(Madrid)自治區等,前述3各自治區之公務員達71萬7,336人。另依據西國土地政策及公共行政部統計,至2021年第2季西國各自治區(註:不包含休達(Ceuta)及梅利利亞(Melilla)2個自治市)醫療與教育相關公務員人數計161萬6,211人,其中在大學以下之教師人數為61萬983人,占37.8%,醫護人員人數為56萬8,117人,占35.1%。 西班牙Funcas儲蓄基金會(Fundación de las Cajas de Ahorros, Funcas)表示,疫情加劇西班牙公務員短期約聘僱問題。由於短期約聘僱人員之工作性質較不穩定,且經常輪調至不同職位,導致其生產力較一般正職公務員為低。目前西國土地政策及公共行政部正在設計新制度,盼協助現有31萬名短期約聘僱人員(惟依據工會之估計,人數約80萬名)之中擁有3年公務資歷者,可經由考試而成為正式人員,另亦協助未通過考試者建立專業人員資料庫,以利未來續行聘用。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6月29日報導,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ónica)董事長 Jose Maria Alvarez-Pallet於6月28日巴塞隆納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首日研討會籲請設立新法規監理架構,以建立強大數位歐洲。渠表示,目前係關鍵時刻,應果斷透過人工智慧將數位化提升至新一層次,爰籲請政府把握契機,竭盡所能吸引人工智慧數位基礎建設之投資。為達到前述目標,歐洲需有永續電信產業,以於全球數位技術上,位居領先地位。由於全球數位化改變原有類比世界之遊戲規則,爰需新法規管理新世界。 Alvarez-Pallet董事長表示,除目前最新數位連結除數位化智慧新技術外,另有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雲端、網路安全、物聯網(IOT)及大數據等技術。渠認為,透過數位化產生資料後再經由人工智慧轉換成之資訊將大幅增加,成為真正的技術革命。渠表示,數位革命僅有一次重新建構未來之契機,有極大機會及責任,爰提出設立新法規監理架構,以充分利用數位化之必要改革,將技術轉變為能增加成長、就業品質、永續及包容性之槓桿。 渠亦指出,網路新世界將不僅限於數據傳輸,亦將使人工智慧世界成為可能。待40%之網路流量係源自機器設備間之資料傳輸時,將產生大量數據。為處理人工智慧將數據轉變為資訊之挑戰,需提高數位化層次至智慧化,讓人工智慧充分發揮潛能。而前述情形將需於下一代數位基礎建設及穩定的電信部門支持下,才得以實現,與經濟及社會之關聯性將較以往更加重要。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7月1日引述丹麥央行的一份報告表示,丹麥家庭擁歐盟最大的金融淨值。所謂的金融淨值包括將養老金、證券和貨幣的價值存入銀行,扣除所有債務,房屋的價值不在此計算內。這是新冠危機期間,丹麥人第2次創下儲蓄紀錄,第1次是在 2020 年的第2季,當時丹麥之可支配收入儲蓄高達 11.3%。第2次創儲蓄紀錄則為今年第1季,高達 11.9% 根據丹麥央行數據顯示於 2019 年第3季,丹麥個人金融資產淨值於歐盟國家中排名第 6,英國、荷蘭、比利時、瑞典和意大利的排名都在丹麥之前。 截至 2020 年底,丹麥民眾金融資產淨值達 64,530 億丹麥克朗,相當於每人有130 萬丹麥克朗,較高於歐盟的平均水平約 450,000 丹麥克朗。 今年前3個月丹麥人的金融財富淨值增加到 1380 億丹麥克朗,相當於丹麥每人增加24,000 丹麥克朗。 PFA 消費者經濟學家 Carsten Holdum 指出: 雖然今年丹麥大部分地區在前3個月經歷封城,但丹麥人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儲蓄。 此外,就業人數連續上升3個月,目前正接近疫情前所看到的創紀錄水平。總而言之,許多丹麥民眾現在擁有非常好的個人財務狀況。
A:英國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頃發布消息稱,新冠疫情和全國封鎖措施重創馬來西亞製造業,上(6)月馬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5月的51.3%劇跌至39.9%,跌破50點的榮枯線,並創下去(2020)年4月以來的最差表現,顯示馬國製造業狀況急劇下降。 IHS Markit在報告中指出,由於疫情惡化和政府實施更嚴格的封鎖措施,馬國製造業在第二季結束時失去動力,導致製造業產出和訂單雙雙創下2020年4月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跌幅。 馬國製造商普遍表示,最新的封鎖措施顯著打擊需求,同時由於擔心疫情持續延長,製造商對產出前景持悲觀看法。從官方統計數據和採購經理指數的歷史關聯性來看,最新數據顯示工業生產和GDP從早期的感染浪潮中逐步復甦後,如今又再重新滑跌。 企業廣泛引用最新的抗疫管制措施嚴重擾亂了需求。此外,由於對抗疫持續延長的擔憂,製造商僅在調查歷史上第四次對未來一年的產出前景表示悲觀。從積極的角度來看,調查顯示通膨壓力明顯降溫的跡象,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員工以維持產能。隨著企業越來越擔心進一步新變種毒株浪潮的潛在影響,未來產出預期已下滑,降至近十年前調查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 IHS Markit 表示,從官方統計數據與採購經理人指數之間的歷史關係來看,最新數據顯示馬國工業生產和國內生產毛額(GDP)在從較早的感染浪潮中逐漸恢復後,再次下滑。這突顯出新冠疫情仍為馬國經濟的最大下跌風險。 本年6 月份產量和新訂單量均有所減弱。惡化速度是自去(2020)年 4 月出現下跌速度以來最顯著的。企業普遍將疲軟態勢歸因於更嚴格的抗疫措施,這抑制了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儘管需求減少,但投入價格於 6 月份連續第 13 個月上漲。投入成本通膨的步伐從 5 月份開始放緩,但總體上仍維持強勁態勢。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防部部長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表示,基於近數月雪蘭莪州及吉隆坡新冠確診病例持續攀升,馬國政府宣布自2021年7月3日至16日對雪蘭莪州8個縣及吉隆坡14個地區實施加強行動管制令(EMCO),以遏制新冠病毒之蔓延。 在雪蘭莪州8個縣方面,涉及地點包括八打靈縣的八打靈(Petaling)、白沙羅(Damansara)、雙溪毛糯(Sg Buloh)及武吉拉惹(Bukit Raja);烏魯冷岳縣的烏魯冷岳(Hulu Langat)、安邦(Ampang)、蕉賴(Cheras)、加影(Kajang)、士毛月(Semenyih)、峇玲瓏(Beranang);雪邦縣的龍溪(Dengkil )、拉布(Labu )、雪邦(Sepang );鵝嘜縣的峇都(Batu)、萬撓(Rawang)、文良港(Setapak)、淡江(Hulu Kelang)、轟埠(Kuang);瓜拉冷岳縣縣的Tanjung 12 (1)、Tanjung 12 (2) 、直落邦里瑪嘉朗(Teluk Panglima Garang)、摩立(Morib)、市鎮(Bandar)、蛤山(Jugra)、峇都( Batu);巴生縣的加埔(Kapar)、巴生(Klang);瓜拉雪蘭莪縣的依約(Ijok)、Bestari Jaya、惹然(Jeram);烏魯雪蘭莪縣的雙文丹(Serendah)、叻思(Rasa)、烏魯音(Ulu Yam)及峇冬加里(Batang Kali)。 至於吉隆坡落實EMCO的地點則為斯里斯瑪拉人民組屋、峇都慕達人民組屋、旺沙瑪珠2區租屋、旺沙瑪珠1區租屋、甘榜巴當峇浪、警察花園(階段1和2)、斯里沙吧租屋、甘榜布亞、文良港熱水湖新村人民組屋、帝沙班登租屋(包括百都裡及德利瑪)、甘榜峇都慕達、格靈芝人民租屋、冼都新鎮及金魚花園。 雪蘭莪州單日確診數一直高居馬國全國之最,該州病例從6月23日起至30日就一直處於起伏不定的狀況,幾乎每日都是逾2,000件,唯獨於6月28日新增1,989件。 馬國政府另宣布前述加強行動管制令須遵守之條例,包括(一)僅准許食品與基本生活必需品(涵蓋米、白麵包、白糖、食用油、麵粉、鮮奶、嬰兒奶粉、藥物和口罩)的工廠營運;(二)僅准許必需服務領域的雇員或公務員上班;(三)僅准許必需服務領域於上午8時至晚上8時營運;(四)非必需服務領域的雇員不允許跨境和上班,只能居家辦公;(五)需提供服務、工廠和獲准許營運的雇員,須持有之前貿工部核發的信件始可上班;(六)除緊急情況或經警方許可,民眾晚上8時後不得出門;(七)禁止所有的體育活動、社交活動、休閒活動以及文化活動;(八)僅准許1名家庭成員代表在住宅10公里範圍內購買基本必需品;(九)准許公共交通活動和服務以50%的載客量照常營運;(十)計程車和電召車的乘客人數僅限1人;(十一)准許人民跨境接種疫苗,須向執法人員出示Mysejahtera手機應用程序、手機簡訊(SMS)或官方網站的接種預約詳情;(十二)餐飲業獲准於上午8時至晚上8時之間以外帶、得來速或送貨的方式營業;(十三)公市、農業市集以及Myfarm outlet獲准於早上6時至下午2時營業;(十四)批發市場獲准於午夜12時至早上6時營業;(十五)雜貨店、便利店、日常用品店獲准於上午8時至晚上8時營業;(十六)醫院、診所和醫學實驗室獲准24小時或根據許可證運作;(十七)藥房、藥劑店、動物診所、寵物食品店獲准於上午8時至晚上8時營業;(十八)加油站獲准於早上6時營業至晚上8時,高速公路的加油站則獲准24小時營業以及(十九)機場和港口准許照常營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7月2日報導辦理。 水產養殖業成長產業化推進協議會第7屆會議於本年6月30日在網路線上召開,並審議水產養殖業成長產業化綜合策略修正草案,其中包括2030年帆立貝(扇貝)產量目標值21萬公噸、出口值1,150億日圓,珍珠出口值472億日圓,綜合策略將在未來2週內徵求公眾意見後決定。 養殖業成長產業化綜合策略於去(2020)年7月,制定以青甘鰺、嘉鱲、黑鮪、鮭魚和鱒魚等魚類為對象,並持續討論貝類(例如帆立貝和牡蠣)以及藻類(例如海苔和海帶芽)的策略。今後將於本年 9 月與 11 月召開的品項分組檢討細節,並訂於 2022 年 2 月舉行第 8 次協議會上報告分組行動計畫。 該綜合策略修正案,帆立貝基準年生產量為2018年的17萬公噸實績,提高4萬公噸至2030年21萬公噸,輸出金額為基準年477萬公噸的2.4倍至1,150億日圓。珍珠於2016年成立珍珠振興法設定2027年生產目標維持200億日圓,輸出金額由基準年350億日圓增加122億日圓,目標達到472億日圓。 會議出席者也有對企圖心強的數值目標,提出懷疑的意見,但水產廳表示將採取確保相關預算的態度,秘書處則說明「目標數值是養殖業被列為成長產業的數值」。對各地開始在陸上養殖鮭魚,質問水產廳採取作法方針,栽培養殖課櫻井政和課長說明:「了解開始進行大型養殖,正著手實態調查」狀況。 本年青甘鰺幼苗採捕尾數破記錄的少量,也有意見對下一季生產、出口量表示擔憂,並指出有必要加速人工魚苗的供給。在協議會品項別小組會議檢討,報告青甘鰺、嘉鱲、黑鮪、鮭·鱒、新品種(石斑)的行動計畫,行動計畫在基本上執行時委託民間企業,政府在出口等以部分補助事業方式來共同執行。 按日本強化水產品出口,採取諸多策略措施,目前青甘鰺、帆立貝已大量出口台灣,對我水產品勢將發生替代效果,倘我養殖產業無法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產品,似將在國內外市場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