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馬來西亞橡膠手套製造商協會(MARGMA)主席蘇巴馬廉頃發布消息稱,自馬國政府宣布於本(2021)年7月3日至16日對雪蘭莪州實施「加強行動管制令」(EMCO)以來,全球客戶皆異常關注手套製造商的手套生產和交貨期。由於全馬的手套製造商中,約58%係位於雪蘭莪州,因此該協會要求與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召開緊急會議,以共同協商解決相關加強行管令(EMCO)的管制問題,包括讓手套製造業在嚴格遵守防疫標準作業程序(SOP)下,得以繼續運作,尤其是手術用手套,若手套廠被勒令關閉,在未有消毒手術手套的情況下,手術就無法進行。 目前該協會廠商生產及出口手套至全球195個國家,馬國作為全球醫療器材手套的最大生產商,供應全球67%的消費量。 蘇巴馬廉主席續稱,該協會成員向來都配合政府為抗疫所作出的努力,包括遵守行動管控令3.0期間只有60%雇員准許上班的指令,確保供應給全球的個人防護設備不會短缺;儘管交貨時間略長,但情況仍受控制。醫療用手套與口罩一樣,為世界各國迫切需要的PPE物品,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以對抗冠病和其他疾病的傳播。本年4月起,該協會成員同意自費為所有員工接種疫苗,但至今仍在等待疫苗接種。該協會所有成員仍繼續遵守嚴格的SOP,並定期進行抗原測試劑盒(RTK-Ag)篩查,政府受促盡快提供冠病唾液檢測試劑盒,以大大提高員工篩查率。 全球對醫療保健產業的手套需求仍強勁,該協會廠商關注對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及其他南美洲國家等的手套供應。隨著歐洲和美國進入復甦階段,該協會廠商刻正加緊準備食品處理、工業、潔淨室實驗室、皮膚科等非醫療保健產業的手套需求。傳統上,這產業約占17%的手套消費量。 2021年全球手套需求預計維持在4,200億隻,目前全球每一秒所使用的手套平均達1萬3,318隻,預計明(2022)年的需求將增長15%至20%。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政府頃發布消息稱,馬國自本(2021)年7月3日至16日在雪蘭莪州實施「加強行動管制令」(EMCO),實施期間可正常營運的服務領域如下: A.服務業 1.水、電、能源 2.醫療保健 3.銀行 4.獸醫和動物飼料 5.保安、國防、緊急、福利援助及人道事業 6.陸路、海路及空運服務 7.港口、造船廠(limbungan)及機場的服務和營運,包括裝載、卸載、貨物裝卸和引航,及商品的存儲或裝載 8.酒店和住宿(僅限隔離及為必需服務員工提供服務,不適用於旅遊目的) 9.通訊,包括媒體、電信和網路、郵政和快遞及廣播(僅用於傳達訊息、新聞) 10.固體廢物管理及排污 11.電商與資訊科技 12.飲食和包裹或包裹電召外送服務 B.製造業 1.乾糧 ─糖、食油、麵粉、白米、白麵包及嬰兒奶粉 2.水 ─礦泉水 3.衛生、健康及日常用品 ─嬰兒紙尿片、成人紙尿片、藥物、搓手液和口罩 C.配銷貿易 1.只限食品、飲料、基本需求的超市與大賣場、藥房/個人護理店、迷你市場、便利店以及購物商場內的餐廳可以營業,但需要遵守每4平方米範圍准許1名顧客入內的規定,所有商販和其發貨中心的營業時間以地方政府規定為準。 2.所有食肆都禁止內用。 3.加油站可以營業,加油站便利店的營業時間以地方政府規定為準。 4.動物診所、寵物食品店可以營業,但僅限售賣寵物糧食與看護用品。 5.所有電子商務的營業場所只准許進行包裝盒快遞業務,但須遵守地方政府規定的營業時間 6.只有必要服務領域可以進行批發和分銷,發貨中心的營運時間以地方政府規定為準。 D.不准許進行的活動: 1.經濟活動:必需服務以外的經濟活動。 2.娛樂活動:夜店或酒吧、電影院、卡拉OK和街頭表演(室內和室外)。 3.體育和娛樂活動:所有體育和娛樂活動,公共公園也必須關閉。 4.旅遊活動:EMCO區域內外的所有旅遊活動。 5.社交和教育活動:所有官方/非正式、政府/私人職能或任何形式的社會職能。 任何形式的研討會、課程、培訓、課堂、任何面對面的學習教育活動。 6.其他活動:任何可能導致多人群聚從而難以遵守衛生總監指示必須保持人身距離和遵守SOP的活動。 行動管制 1.購買日常用品。(允許在距離住家10公里內範圍購買) 2.治病、看醫生、身體檢查、緊急醫療服務。(允許在距離住家10公里內的範圍進行或者距離住家更近的地方) 3.死亡事件及天災事宜。(允許,需要警方許可) 4.接種疫苗事宜。(需要證明接種疫苗的日期) 5.公務員。(除必要的服務以及擁有官方文件和工作證之外,否則是不被允許進入辦公室) 6.災難或人道主義援助。(必須通過天災行動控制中心) 交通 1.一家1人駕車外出採購日常所需。(限於住家距離10公里範圍內) 2.最多3人一車在(包括病患)獲得醫療服務、看醫生或是緊急治療。(限於住家距離10公里範圍內) 3.2人在電召車或計程車服務(司機及乘客)。 4.公共交通服務。(限50%的載客量)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家數位公司(DNB)將與馬國愛立信公司(Ericsson)合作,加速馬國5G網路及系統部署工作,包括自2021年3月起的招標運動,成立了由政府所擁有的特殊用途公司(SPV)—DNB公司,建設、擁有及經營馬國的5G基礎建設。 DNB公司發布消息稱,馬國5G網路的設計和發展將交由愛立信公司負責進行,總成本為110億馬幣,包括(信號發射)塔租金及光纖租借等。預計60%將讓土著及其他馬國承包商將於未來10年內受惠。 DNB公司補充指出,該公司將透過批發業務發放伊斯蘭債券獲得未來的資金,應付其他網路營運開銷以及支付所有供應商。愛立信公司將會負責設計和發展端到端5G網絡,包括核心、無線接入和傳輸網絡(RAN)、運行及業務支持系統(OSS/BSS),以及服務管理。同時,該電訊服務供應商亦將負責能力建設及創新計畫,支援本地供應商發展及參與,同時提升公眾對5G的應用。 DNB主席阿斯里哈密東表示,該公司刻正努力帶來最佳、價格最具競爭力的科技,以及促進全國使用5G的方案。這個合作模式亦將加速對沙巴州及砂拉越州的(5G網路)提供,讓國家在馬國數位經濟大藍圖(MyDIGITAL)下,快速朝向提供具包容性及加強版5G服務。首先,透過本地供應商生態系統帶來立即的影響,這將在愛立信公司於馬國知識經濟的價值創造活動下加強,如5G相關知識的建立及技術轉移,預計是合約期限內的40億馬幣。第二個目標為至2021年底,透過在目標地區即吉隆坡、布城及賽城提供5G 服務來實現大規模普及化,以期至2024年實現80%的人口普及率目標。 該公司計劃於2022年將5G網路部署到雪蘭莪州、檳城州、柔佛州、沙巴州和砂拉越州等五個主要城市和地區。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7月5日報導,本年2月為了促進全球商業交流,並支持新加坡航空樞紐復甦而推出的「新聯繫計畫」(Connect@Singapore),在推行約3個月後,於5月28日星國進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時暫停。 透過「新聯繫計畫」入境星國的公務及商務旅客於停留期間不必隔離,僅需在入境前後和停留期間接受檢測,且入住指定設施,並在該設施進行商務活動。新加坡貿工部(MTI)指出,因社區病例增加暫停該計畫,且為安全起見,該計畫暫時不會恢復,直至另行通知。並表示,除了新加坡博覽中心的「會聚@樟宜」(Connect@Changi),目前不打算為「新聯繫計畫」指定其他設施。 「會聚@樟宜」由淡馬錫控股旗下的財團合資打造及管理,於本年3月初正式迎來第一批商務客。該設施推出後已收到約120個預訂,並促成大約200場會議,商務客來自印尼、中國、法國和美國等。另有13名商務客因該計畫暫停而必須取消或重新預定。根據官方網站消息,所有預計於6月和7月入住的訪客都會收到電子郵件要求調整入住行程。 新加坡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衛生部長王乙康7月1日表示,由於在各地疫苗接種比率上升,星國可能放寬邊境管制,本年底前允許新加坡人出國旅遊,其目的地可能包括香港、美國和部分歐盟地區等,回國後不必履行居家通知。
A: 依據「新加坡採購與物流管理學院」(SIPMM)本(2021)年7月2日發佈的資料顯示,6月採購經理指數(PMI)攀高至50.8。在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工廠產出、庫存和就業指數加快擴張等因素推動下,製造業已連續第12個月擴張,並加快擴張速度;電子業連續11個月擴張攀升至50.6 (註:指數高於50顯示產業處於擴張,低於50則代表萎縮)。 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林秀心指出,因原物料和投入品價格上漲,加上Delta變種病毒株導致新冠病毒病例上升實施額外抗疫措施等因素,使許多地區的製造業PMI在6月下跌,星國未來可能也將面臨供應鏈中斷和原料價格上漲的壓力。雖然製造業和電子業在未來幾個月仍有繼續成長的趨勢,但因去年下半年比較基礎較高,成長速度會相對緩慢。在7月中逐步放寬「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限制之前,製造業可能仍是星國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的主要動力。 巴克萊研究指出,6月新興亞洲市場的整體PMI下跌至50.5,連續3個月下滑,雖然該區域的疫苗接種人數逐漸增加,但變種病毒株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以及一些市場再度封鎖,將在未來數個月繼續拖累PMI。此外,中國製造業活動疲軟以及關閉深圳鹽田港造成貨運延遲的影響,會逐漸在區域顯現。 大華銀行經濟分析師顏聖充表示,投入品價格上漲速度加快,可能是短期內通貨膨脹壓力增加的跡象。整體投入品價格升至2019年11月來的最高,電子業投入品價格也是2018年9月來最高,意味星國通膨將會進一步攀高,5月的通膨率達2.4%,為2013年11月以來最高。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7)月1日報導稱,日商Euglena公司以綠蟲藻、廢棄食用油為原材料而研發的國產生質燃料油,頃首次完成由九州鹿兒島機場飛抵東京羽田機場;由於該生質燃料在製造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CO2)較少,認為將成為航空業界推動去碳化的利器。 日商Euglena公司在沖繩縣石垣島工廠生產源自綠蟲藻的原材料,再運至橫濱市設有成套生產設備的工廠,並與廢棄食用油混合後製成生質燃料,經檢測品質與現有燃料具有相同水準。 未來Euglena公司預定在2025年擴建生產工廠,在2025年產量將擴大至25萬千升。日本航空(JAL)及全日空(ANA)控股公司已對外表明,將在2050年之前實現CO2淨零排放的目標,因此日本國產生質燃料油的加持,將有助於向目標邁進一大步。
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7月5日報導辦理。 全國太平洋秋刀魚棒受網漁業協同組合(全秋刀魚協、八木田和浩組合長)於本年6月29日召開理事會,確定所屬棒受網漁船各噸級別出海捕撈日期。未滿20噸為8月10日,20噸以上及未滿100噸為8月15日,100噸以上為8月20日,出海捕魚日期大致與去年相同。 俄羅斯海域作業原則本年9月1日至10月31日,視漁況決定是否延長作業。八木田年組合長表示:「除過去2年俄羅斯作業漁獲量減少外,且燃料費及翻譯船經費等作業成本增加,所以才考量入漁比往年延遲,由9月開始」。 依日本北洋開發協會(北海道機船漁業協同組合連合會內)傳來俄羅斯網路新聞,本年7月1日時點,北太平洋公海海域的秋刀魚捕撈,已有中國大陸、台灣和俄羅斯漁船作業,中國大陸與台灣共有約30艘。俄羅斯漁船1搜來自庫頁島錫拉(意為秋刀魚)集團,另1艘漁船來自沿海地區多布羅浮游集團,合計2艘作業。據現場報導,秋天魚群聚集度依然薄弱,錫拉集團漁船從開始捕撈到7月1日的捕撈量未達140公噸。 按過去北太平洋秋刀魚洄游路徑,主要由公海向日本沿近海靠近,因此日本媒體常批判公海捕撈秋刀魚過多,導致日本沿近海漁況不佳。但因全球氣候變遷及暖化影響,海流及魚群洄游等恐有極大改變,難以確認確實原因,因此對於北太平洋秋刀魚漁海況調查與研究,以及資源及經營管理似應投入更多關注。
A:伊洛瓦低電子報報導,美國椒鹽捲餅零售商Auntie Anne’s在緬甸經營了2年之後,將關閉其在緬甸的分店。該連鎖店於2019年初進入緬甸,在仰光有3家門店:Junction Square、Myanmar Plaza及Junction City。週四,該連鎖店宣布將於下個月離開緬甸。該業者表示,經營環境的變化而決定關閉Auntie Anne’s的門市。Junction Square的業務週三關閉,另外兩家將於8月16日關閉。據報導,這家成立於1988年的連鎖店在全球擁有1,000多家分店,供應椒鹽捲餅、蘸醬及飲料。 今年6月,台灣的KOI珍珠奶茶店關閉了在緬甸的業務。由於新冠肺炎病毒及政治情勢的影響,外國公司暫停或關閉了在緬甸的業務,這導致需求減少,供應受限,並因銀行危機中斷了現金流。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截至2021年6月18日,18個陸路邊境貿易站的貿易總額為74.3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06億美元。 緬甸與鄰國中國通過木姐、雷基、甘拜地、清水河及景棟站;與泰國通過大其力、苗瓦底、高當、丹老、提基、Mawtaung及眉色陸路邊境站;與孟加拉國通過實兌及Maungtaw站;與印度通過Tamu及Reed陸地邊境檢查站進行邊境貿易。緬中邊境的木姐貿易營達到3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逾6.16億美元。緬甸主要出口產品有農場、動物、海洋、森林、礦山、來料加工CMP等產品。緬甸主要進口資本品、工業原材料、個人用品及CMP原材料。
A:Telecom Lead 電子報報導,據行業出版物TMT Finance報導,電信運營商Telenor正在研議出售其緬甸子公司。緬甸去年佔Telenor收益的7%。早些時候,Telenor通過將業務出售給Airtel而退出了印度。Telenor已聘請花旗集團(Citi Group)出售該業務。Telenor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不會對市場謠言發表評論。花旗拒絕置評。鑑於緬甸的安全及人權狀況不斷惡化,Telenor今年5月減記了其緬甸業務的價值。在2月1日的政變後,Telenor在緬甸的移動業務仍受到嚴重限制。TMT Finance表示,Telenor已經邀請了一些中國買家參與競標,這些買家可能不會受到其他國際電信公司面臨的國際制裁。 卡達的Ooredoo是緬甸的另一家外國運營商,曾表示有興趣收購Telenor Myanmar。Telenor在緬甸擁有約1,800萬客戶,服務於其5,400萬人口中的三分之一,是緬甸最大的外國投資者之一,於2014年進入緬甸。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緬甸在2020-21財年的10月1日至6月18日期間的對外貿易暴跌至214.8億美元,與2019-20財年同期相比大幅減少了56.9億美元。在上一個財年的同期,貿易額為270億美元。在過去的8個半月裡,緬甸的出口額逾10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8億美元大幅下降。與此同時,緬甸的進口總值為108億美元,與上一財年相比大幅減少35億美元。 由於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海運貿易及邊境貿易都出現了下降。周邊國家加強邊境安全,限制貿易時間,遏制病毒蔓延。目前除私人銀行的限制影響交易,另疫情也引發貨運危機。
A:緬甸中央銀行 (CBM)於 6 月 25 日以每美元 1,595 緬元的拍賣匯率售出 300 萬美元。CBM 曾於 6 月7 日與 24 日分別售出 300 萬美元及 600 萬美元,合計在 6 月已售出總計 1,200 萬美元。 美元兌緬元匯率從今年 1 月底的 1,330 緬元飆升至 5 月 12 日的新高 1,730 緬元。CBM 為控制匯率,曾分別於 2 月 3 日售出 680 萬美元,於 4 月 22 日及 27 日售出各 600 萬美元,且在 5 月共售出 2,400 萬美元。目前在當地外匯市場上,匯率已跌至 1,600 緬元左右。 根據當地匯市資料,在 2021 年國內市場的各月份最低及最高匯率分別為 1 月份 1,327-1,345 緬元,2 月份 1,335-1,465 緬元,3 月份 1,420-1,550 緬元,4 月份 1,550-1,610 緬元,以及5 月份 1,585-1,730 緬元。
A:紐政府宣佈自7月5日起,重啟和澳洲維多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和首都領地的旅行泡泡,惟澳洲旅客必須出示登機前72小時內的陰性檢測證明。 紐澳旅遊泡泡自4月19日上路以來,紐國已多次暫停與澳洲部分地區旅行泡泡,6月底並首度全面性暫停紐澳旅行泡泡。 紐全國雇主及製造商協會表示,旅遊泡泡不時中斷,不少澳洲旅客因此取消訂訪紐行程,影響業者對未來景氣復甦的信心。
A:The Star 2021.06.29 南非NKC African Economics市場研究公司表示,南非景氣恢復步調緩慢,然消費者支出傾像仍然樂觀,主要原因為2021年上半年產業活動增加,製造業、礦業產出持續恢復動能,金融業交易活絡,儘管南非迎來第三波疫情,預期2021年經濟成長率為4.3%,未來五年消費支出將保持每年8%成長,受原油及電費上漲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將持續上漲。
A:Business Day 2021.06.29 南非第四大銀行Nedbank日前表示考量東部及南部非洲許多國家與南非使用相同語言,法治系統類似,未來將以併購當地銀行或金融數位平台方式拓展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及衣索比亞等東非及南部非洲市場,以促進多樣化經營,避免營收過度依賴南非市場,目前南非市場佔Nedbank總營收95%。 由於南非國內景氣不佳,Nedbank亦跟隨南非Standard Bank及Absa銀行腳步積極拓展非洲大陸業務,目前Nedbank僅在肯亞奈洛比設有辦公室,考量莫三比克積極發展天然氣產業,當地業者均有意與Nedbank接洽,該銀行決定將所持有莫三比克Banko Unico銀行股份自36.4%提高至87.5%,並將銀行名稱改為Nedbank,此舉使得Nedbank在納米比亞、史瓦帝尼、賴索托及辛巴威等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成員國均設有銀行據點。 Nedbank持有ETI金融控股公司20%股份,該銀行表示未來將透過ETI控制多哥Ecobank銀行拓展中部非洲銀行業務。
A:Business Day 2021.06.28 南部非洲觀光業協會(Southern Africa Tourism Services Association, SATSA)日前表示透過會員籌資150萬斐鍰向英國國會及媒體遊說,盼將南非自英國旅遊警戒區移除,以促進南非觀光業發展。2018年每月平均4萬至5萬名英國旅客前往南非觀光,2019年共43萬名英國旅客赴南非旅遊,每人平均花費2萬斐鍰,然2021年每月平均僅1000至2000名英國旅客至南非觀光,導致觀光業損失7.8億斐鍰收入。 由於南非2020年發現Beta變種病毒株,英國施打之新冠肺炎疫苗無法有效防治Beta變種病毒株,爰英國於2020年底宣布將南非列入旅遊警示區,且英國政府要求自南非入境英國旅客應自費1700英鎊(約3.33萬斐鍰)至檢疫旅館隔離,導致英國旅客前往南非旅遊意願大幅降低。如今南非新冠病毒已從Beta變種病毒株改為Delta變種病毒株,而AZ疫苗能有效防治Delta病毒株,SATSA認為將有利遊說英國政府改變旅遊警示政策。 南非觀光業盼施打疫苗能有效控制疫情,推升消費者觀光需求,SATSA表示刻正與南非國際關係合作部及BrandSA合作推廣南非觀光,消除消費者對南非新冠病毒疫情既定印象。
A:The Star 2021.06.29 南非FNB銀行公布2021年第2季消費者信心指數(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CCI)為-13,低於第1季之-9,遠低於1994年迄今平均CCI指數2,主要原因為月收入2500斐鍰以下消費者受電價及油價上漲影響,加上政府停止疫情薪資補助(TERS)及社會救助補貼,可支配所得減少,對耐久財需求大幅減少,導致低收入戶CCI指數跌至-22,低於去年同期之-20,中高收入戶CCI指數分別為-18及-15,下跌幅度較小。 分析家表示由於消費者信心衰退,特別是低收入戶認為2021年無法改善收入下,預期2021年消費者支出意願減少,至於中高收入戶則相對稍微樂觀,其中高收入戶認為未來一年收入將不會有所變動。
A:Business Day 2021.06.29 南非Stanlib不動產投資基金表示,過去5年南非產業用不動產需求極高,租金不斷上漲,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推升倉儲需求,然零售商對倉儲需求已逐漸降低,此外半導體等物流供應鏈遭疫情阻斷,零售商只願保持1至2個月存貨,導致功能較佳之倉儲需求持續減少,預期將進一步導致工業不動產價值及租金下降。
A:彭博社本(6)日報導,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拜登總統預期數日內將發布行政命令,責成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研議有關消費者「維修權」的新法令。白宮經濟顧問Brian Deese表示,該行政命令將提高經濟競爭,美國家庭可享更低的服務費用,以及提升美國勞工薪資。 新的消費者維修權法令旨在避免製造商阻止消費者在獨立商店或自行維修的能力,雖然FTC尚未決定該法令的適用範圍及規模,惟預期手機製造商及國防承包商將可能納入監管範圍,另美國農民維修拖拉機等農具亦可能受益。 目前蘋果及微軟等科技公司限制遊戲機、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維修管道,消費者保護團體稱此增加維修成本,造成消費者更可能扔掉損壞物品,從而鼓勵浪費;科技公司及製造商則警告,開放相關軟體與維修服務可能危及美國民眾,包括電池等設備安裝不當,以及拖拉機或其他重機設備規避環境與安全要求的改裝。 報導指出,預期該行政命令亦將納入旨在促進美國農業發展的相關行動,例如可能限制在美國境外生產卻僅在美國加工的食品貼上「美國製造」標籤、增加農業競爭並減少主導加工業者的影響力,另將研議航空業行李退款及使用網路服務等相關規定。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7-06/biden-wants-farmers-to-have-right-to-repair-own-equipment-kqs66nov?sref=1zdda0Kg
A: 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根據本(7)月3日土耳其政府公報所發布總統令,土耳其電力輸送系統運營商─土耳其電力輸送公司(Turkish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Corporation,TEIAS)將進行私有化。根據該項決定,能源及自然資源部以及私有化管理局將合作進行私有化的準備。 TEIAS在2020年底已經完成71,097公里的能源輸送線路。土耳其於2021年5月底時,擁有97,689百萬瓦(MW)裝置容量以生產電力。 根據土耳其伊斯坦堡能源交易所(EXIST)資料,土耳其本(2021)年6月的前一日電力現貨市場交易額較前一年同期增加62.2%。2015年開始運作的前一日電力現貨市場截至今年6月登記的交易額約66.8億里拉(約7.6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1.2億里拉(約4.74億美元)。 本年6月EXIST在前一日電力現貨市場的紀錄交易約為1,640萬百萬瓦小時,最高每日交易金額紀錄日期是6月30日,為3.08億里拉(約3,540萬美元);而最低交易金額發生於6月6日,為1.71億里拉(約1,970萬美元)。負責操作包括能源及天然氣商品等能源交易的土耳其能源交易公司,提供交易相對人交易保證。 以淨銷售而言,EXIST已經成為財富雜誌中前五百大土耳其公司名單中的第一名,並取代落入第二名的同儕能源巨擘Tupras。根據財富雜誌本月2日發布之聲明稿,2020年EXIST的銷售總額為1,058億土耳其里拉(150.7億美元),較前一年上升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