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06   Polish News Bulletin Economic Review   波蘭未來幾年能源原材料的進口量將增加。國內能源發展方向可能會加強波蘭對國外原材料的依賴。然而,必須結束對波蘭煤炭產業的保護。儘管波蘭擁有豐富的煤炭儲量,但多年來一直在使用外國煤炭,並將在未來幾年繼續這樣做。同時,以燃氣電廠系統性替代燃煤電廠將增加對國外天然氣的需求。從鄰國進口更便宜電力的機會也會增加,這已經使波蘭免於陷入危機。   能源轉型的開始為該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由於擔心失去能源安全,波蘭政府希望非常緩慢地放棄波蘭煤炭—直到2049年。即便如此,為新的電力及暖氣熱力發電機組供應能源原材料(主要是天然氣)的進口量預期也將增加。波蘭也無法避免電力進口的增加,其增幅主要取決於波蘭電力市場競爭情形。   多年來,國內電力工業的基本燃料是來自波蘭礦山的煤炭。現在也是這樣,但波蘭也用國外的煤。在危機情況下,當西里西亞礦山無法應付生產時,進口已證明對發電廠及暖氣供熱廠的營運至關重要。2018年就是這種情況,當時煤炭進口量創紀錄超過1,900萬公噸。根據波蘭國家資產部的數據,2020年波蘭進口1,282萬公噸,比2019年減少23%。進口煤炭的絕大部分來自俄羅斯(944萬公噸)。這主要取決於其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品質(低硫含量)及市場上的供應情形。   總體而言,進口占國內硬煤產量約24%。波蘭國家能源政策(PEP2040)預計,未來幾十年對硬煤的需求將由國內資源滿足,進口僅具有補充性質。考慮到波蘭礦山的高開採成本及波蘭最大的煤炭生產商Polska Grupa Górnicza SA公司嚴峻的財務狀況,這樣的解決方案將需要國家補貼。但前提是必須先獲歐盟執委會同意,這將非常困難。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許多波蘭燃煤電廠將必須改用外國燃料。但是,這種原材料的消耗量將會減少—PEP2040預測,2040年發電廠及熱電聯產/汽電共生電廠(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s)的硬煤使用量將下降到1,120 萬噸。   未來幾年,波蘭將看到對燃氣產能的大量投資,將逐步取代正在淘汰的舊燃煤電廠。所有主要能源集團都計劃使用這種燃料建造發電廠或熱電聯產/汽電共生發電廠。PEP2040預計,2040年天然氣機組的裝置容量將超過11 GW。因此,電力產業對這種原材料的需求將從2020年的4.2 bcm成長到2036年的最高水準13.4 bcm,然後略有減少。政府辯稱,技術進口能力將能夠在維持能源安全的同時滿足這種需求—即沒有來自目前主導天然氣進口的俄羅斯的供應。   Solidarna Polska的政治人物一直批評這些假設。在他們看來,對天然氣需求成長被低估,因為將建造更多的新天然氣裝置。他們還指出,2022年與俄羅斯天然氣公司(Russian Gazprom)的所謂Yamal合約到期後,確保天然氣供應將面臨重大困難。而有一個戰略計畫是波羅的海管道的建設,這將使天然氣從位於挪威的油田直接供應到丹麥及波蘭的市場。然而,該計畫丹麥部分最近出現的問題給該計畫的及時完成打上了問號。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06   Polish News Bulletin, RZECZPOSPOLITA   據波蘭新聞布告(Polish News Bulletin)報導,波蘭政府於7月5日週一推出「我的電動汽車」(My Electric Car)計畫。按該計畫,未從事經濟活動的自然人購買電動汽車可以獲得18,750波幣的補貼,而持有大家庭卡(Large Family Card)的人則可以獲得高達 27,000波幣的補貼。   此外,波蘭國家環境保護及水管理基金(National Fun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ter Management)已將符合共同融資條件的汽車的價格限制從 125,000波幣上調至225,000波幣。雖然該計畫將於2021年7月12日啟動,但2020年5月1日起購買的電動車可申請補貼。該補貼計畫的預算經費為5億波幣,將持續運作直到2026年。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06   Biznes Polska   據波蘭Biznes Polska報導,位於波蘭的Zielona Gora eobuwie.pl公司是1家在中歐及東歐線上銷售鞋類及配飾的公司。目前,該公司在17個歐洲市場拓展業務,並聲稱已經成功開發自己的高端時尚電子商務——Modivo。   在最近的發展中,波蘭CCC集團與 SoftBank Vision Fund 2 簽署一項協議,根據該協議,雙方將向Zielona Gora eobuwie.pl公司投資 5 億波幣(約合 1.109 億歐元)。根據該協議條款,軟銀(SoftBank)公司將透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的方式投資Zielona Gora eobuwie.pl公司。他們將在Zielona Gora eobuwie.pl公司計劃在未來一兩年內首次上市時或之前轉換為Zielona Gora eobuwie.pl 公司股票。透過這項投資,SoftBank Investment Advisers公司的投資總監 Karol Niewiadomski 將加入 Zielona Gora eobuwie.pl公司的監事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06   PAP, PolandIn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PolandIn日報報導,波蘭經濟研究所(Polish Economic Institute ; PIE)的一份報告稱,歐盟國家80%的公共投資都用於健康及教育。反過來,私營部門僅為這些目的獲分配12%。在中歐、東歐及南歐會員國,衛生與教育支出平均佔GDP的6.4%,而在其他歐盟國家則為8.7%。   該報告指出,歐盟國家所有公共投資中只有20%是基礎建設支出。剩下的80%可以歸類為人力資本投資,即公民的健康與教育支出。反過來,12%的私人投資用於發展人力資本。   PIE表示,這是規劃公共投資的好時機,尤其是在人力資本方面,因為它可以刺激成長並轉化為未來更高的GDP、工資和稅收。它還建議擴大公共投資的定義。 PIE宏觀經濟團隊負責人 Jakub Sawulski 表示,在這種新方法中,公共投資不僅包括傳統上理解的對建築物及道路等實體資本的投資,還包括對教育及公民健康等人力資本的投資。   報告指出,大部分實體資本投資來自私營部門,而絕大多數人力資本投資來自公共部門。該報告強調,在歐盟國家,實體資本投資佔GDP的20.5%,其中86%來自私營部門。人力資本投資佔GDP的11.2%,其中80%來自公共部門。據計算,歐盟國家75%的公共投資都集中在人力資本的開發上。這些費用的比例因國家而異,從50%到90%不等。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1年7月6日報導,鴻海集團子公司樺漢科技持有最大股份之奧地利著名資通訊集團S&T日前發布2021年業績預測:就上半年該公司接單豐碩情形推估,2021年全年業績應超過14億歐元,稅前淨利至少10%,達1.4億歐元。 S&T首席執行長Hannes Niederhauser表示,該公司本年度迄今贏得大量歐盟各國公部門訂單,其中尤以國家鐵路公司之基礎設施合約最多。此外,來自第3國訂單亦不在少數,例如:英國Network Rail鐵路公司總值約800萬歐元訂單、美國某部會總價6,000萬美元(約合5,060歐元)訂單。 S&T在歐洲資通訊產業表現亮眼,2020年營收12.54億歐元,稅前淨利1.3億歐元,近年平均年成長率均達10%。該公司計畫2023年營收將增長至20億歐元,稅前淨利拉升至2.2億歐元。  

A:依據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2021年7月6日報導,克羅埃西亞電動跑車製造商Rimac日前已與德商福斯集團達成協議,收購該集團旗下法國跑車品牌Bugatti,並將與德商保時捷公司(屬德商福斯集團)成立新合資企業,新公司名稱及其品牌為Bugtti-Rimac。目前該合併案正由克、德、法3國主管機關審查中,預估新合資企業將於2021年第4季審核通過後正式營業。 根據Rimac與福斯集團/保時捷達成之協議,Rimac將擁有Bugtti-Rimac企業55%之股份,保時捷公司則持有45%股份。屆時新公司將同時生產兩種車款,「Rimac Nevera」品牌純電動跑車將於克國首都Zagreb廠生產,而「Bugatti Chiron」品牌跑車則於法國Molsheim生產。  

A:資料來源 : 芬蘭政府 (Finnish Government)     為了配合2019年所通過有關2029年5月1日起禁止使用燃煤發電和供暖之法案,芬蘭經濟就業部已於2020年12月核准補助總金額7,715,880歐元等4項專案,近日再通過3項淘汰燃煤能源專案,將資援Espoo、Kirkkonummi及Vaasa等三個區域共22,82萬9,282歐元,協助逐步淘汰該地的燃煤發電廠。根據政府計畫,涉及逐步淘汰使用煤炭的公司和地方政府可申請補助已投資取代煤炭之解決方案,共計7個專案總補助額達30,54萬5,162歐元,預計可每年減少燃煤發電1,700 GWh及66萬噸碳排量。 芬蘭經濟部長Mika Lintilä表示,淘汰燃煤發電是加速達到零碳排和電氣化生產的最佳手段,上述三個發電廠未來將以熱泵(heat pump)、餘熱(waste heat)及生質燃料(biomass)等取代原有的燃煤,亦屬於轉型進口化石燃料至使用當地再生能源的一環。 根據統計,使用燃煤所供熱地區包括Espoo、Vaasa、Turku、赫爾辛基Helsinki、Vantaa和Lahit等。Lahit燃煤發電供熱廠已於2019年關閉,Vantaa燃煤發電供熱廠亦宣布將於2022年關廠。 據統計,2020年區域供熱系統,再生燃料佔42%,餘熱佔11%。為了逐步淘汰燃煤,必須轉型供熱發電之結構,亦需要產業級解決方案,如提供生產過程之餘熱予區域供熱系統以及發展發電供熱的非燃燒技術(non-combustion-based technology)。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根據瑞典汽車公會Bil Sweden的統計,在去(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後,今(2021)年上半年瑞典車市已慢慢升溫,1至6月新車登記總數達約173,163輛,已回復至2019年水平,較去年同期成長38%,亦較2019年同期成長3%。其中,新登記油電車成長95%,新電動車登記則大幅成長412%。 6月新登記電動車品牌中,以被中國上汽集團收購之原英國汽車品牌 MG Moter的1,665輛居首位,高於居第二名特斯拉的1,499輛及第三名福斯電動車的1,229輛。 市場分析師認為中國透過極力投資電動車成為汽車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乃預料之中,因為電動車生產的平等競爭環境,所有電動車製造商購買相同電池和基本相同的電機設備,為相對容易組裝的產品,使中國可消弭除西方國家在效率和油耗方面多年來的領先優勢。而且MG Moter因為較短行駛距離,因此售價相對低於其他競爭品牌,使其成為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主要選項。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瑞典製造業雜誌 (Svensk Verkstad)    瑞典巴士卡車集團Volvo AB將與德國戴姆勒(Daimler) 卡車公司和Traton集團共同目標為加速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初期計畫為5年內沿著歐洲公路建造1,700座歐洲電動重型巴士卡車之公共充電站網絡。 前揭集團將共同投資金額達5億歐元,等股成立一家合資公司,預計於2021年底簽約,總部將設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另為加建完成充電站的基建,相關充電站為公共使用建設,不專屬該三家企業集團,期待藉此協力達到2050年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 永續運輸及碳中和之目標,以助運輸業綠色轉型。 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協會(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ACEA)的報告,希望於2025年建置15,000座高性能公共充電站,並於2030年建置50,000座高性能充電站。Volvo AB表示,廣建充電站不僅有利卡客車充電,更可刺激客戶購買電動車的興趣。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7月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43/P200號(商情文號:第543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家統計局(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NS)於6月29日公布新的計算國家生產力的方式,修正近25年來的計算方式,更能正確呈現國家產業發展數據。過去英國GDP數據係以單一平減物價指數(deflator)套用在個別產業上計算而來,現在ONS改採其他統計機構所使用的方式,使用雙重平減物價指數(double deflator),計算個別產業中,整個生產過程的購入與生產的數據。 新的統計方式能夠更準確計算出英國重要產業的生產數據,過去來自費用(fees)與佣金的收入係預估數值,現在則可以直接計算。利用物價指數或是平減物價指數,能夠修正波動的物價,進而算出企業真正的生產數據。應用此一新的統計方式計算,英國的成衣製造業年平均產能從2.5%上修為11.3%。改變最大的是電信產業,原本的計算方式得出1997年至2018年只成長了6%,但是新的統計方式算出同期電信產業的成長應為年平均超過25%,這數據比較貼近事實現況。 但不是所有產業經此新的統計方式計算後,都會有比較好的產能報告。在66個產業之中,有39個產業經雙重平減物價指數計算後,下修減少生產數據。雖然重新計算後,製造業自2008年以來實際上的表現更好,但是更多服務顯然呈現成長趨緩。新的計算方式解開英國生產力數據的謎團。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7月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41/P200號(商情文號:第541號)   商情本文: 法國外交部歐洲事務副部長Clément Beaune在受訪時呼籲愛爾蘭政府,應重新評估其反對全球最低公司稅的立場。渠曾在2000-2001年期間獲獎學金在都柏林三一大學(Trinity College Dublin)就讀,在過去4年內致力於改革全球公司稅,並曾擔任法國總統Emmanuel Macron的顧問,更在隨後成為政府內閣成員。 愛爾蘭為OECD組織中拒絕簽署全球公司稅改革草案的九個國家之一;此協議則極可能在7月9日至10日於威尼斯舉辦的G20峰會上獲批准,最終可能在10月再由OECD組織敲定,於2023年正式生效。法國Beaune副部長認為全球公司稅改革並不會危及愛爾蘭的繁榮,國際投資者在愛爾蘭設立總部,原因尚有其本身之吸引力、經濟發達穩定,且愛爾蘭母語為英語,並擁有符合資格的勞動力,低公司稅已不再是愛爾蘭的主要經濟吸引力。此外,徵收更高的公司稅將有助於抵消跨國公司撤離愛爾蘭的所有影響;經合組織估計,在15%的全球最低公司稅率之下,每年將可為各地政府產生總額高達1500億美元的額外財政收入。 愛爾蘭政府曾在2018年3月的歐洲理事會上,要求以OECD組織作為全球公司稅改革的平台。愛爾蘭雖對全球公司稅改革協議不滿,但也曾表示對達成共識的國際協議持開放態度。消息稱愛爾蘭政府正在等待美國國會對OECD組織的反應, Beaune副部長對此表示,若歐盟內部共識需要取決於美國立場,這對歐盟來說是一大不幸信號。理論上,愛爾蘭可以否決歐盟下達的最低公司稅指令;Beaune副部長則強調,此將加劇內部財政問題之一致決問題,並盼愛爾蘭能反思拒絕此改革對歐盟的影響。 Beaune副部長亦提及法國在英國脫歐議題上對愛爾蘭全面支持,強調在對愛爾蘭重要的問題之上,歐盟將始終站在愛爾蘭的一方,在金融危機期間及英國脫歐等背景下皆可見,各國均應互相理解。另有關若愛爾蘭持續對全球最低公司稅持反對態度是否會改變歐盟對北愛爾蘭議定書的立場,Beaune副部長回應歐盟不會混淆和平與稅收議題,渠相信愛爾蘭與歐盟的聯繫遠大於經濟或財政優劣議題。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7月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42/P200號(商情文號:第542號) 商情本文: 英國數位部本(6)日發布數位科技監管計劃(Digital Regulation: Driving growth and unlocking innovation),旨在透過對數位科技進行有利於創新發展的監管制度,以推動國內經濟繁榮。數位產業在2019年為英國經濟貢獻1510億英鎊,吸引高達112億英鎊的風險投資資金,支持超過200萬名就業人口。政府強調未來應僅在絕對必要時才可進行監管,並在新計劃中列出三項政策制定者必須遵守的指導原則,包括: 1.  積極推動創新:政策制定者必須消除不必要的監管規則,減少企業負擔,並應先考量技術標準等非監管措施,以支持創新發展。 2.  落實前瞻性和連貫性:政策制定者必須確保新監管制度彌補缺失,而非與既有計劃及立法互相矛盾。   3.  善用國際間機會及挑戰:數位科技無國界,應放眼全球,即必須參考國際擬議的監管情形,包括必須遵守英國既有的國際義務,如貿易協定、可能談成的未來協議以及其他國制定的法規之影響。 為了調和聯合監管制度,英國政府正與近期成立的數位監管合作論壇(DRCF)、競爭與市場管理署(CMA)、金融監管局(FCA)、促進資訊保護辦公室(ICO)和通訊監管辦公室(Ofcom)等密切合作。政府數位科技監管計劃也將改善監管機構之間的資訊共享情形,如減少重複要求,以及討論數位監管機構的額外職責,以互相磋商。英國數位科技監管計劃標誌著國內數位監管的新篇章,並將在網路安全草案(Online Safety Bill)提交議會以及英國在2021年秋季舉辦未來技術論壇之前研討技術監管新方法。新計畫尚將遵守英國G7集團以科技為核心的重建計畫,並建立在數位部長的十大技術優先事項基礎之上,其優先事項旨在推動新興企業和擴張規模的新時代。

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0年7月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40/P200號(商情文號:第540號)   商情本文: 設廠於威爾斯Tredegar商業園區的Newport Wafer Fab半導體公司,擁有450名員工,將被中資企業安世(Nexperia)半導體公司收購,後者已在曼徹斯特設點,總公司設於荷蘭。Tredegar地區生產半導體始於1980年代,最初為製造矽晶片,目前則專注於生產矽半導體,並發展為複合半導體(compound semiconductor),具有較矽更小、傳輸速度更快且傳載量更大的特性。Newport Wafer Fab廠亦為CSconnected複合半導體組織成員,該組織尚有加地夫(Cardiff)大學及斯萬西(Swansea)大學等參與,以推動威爾斯成為領先科技發展者為旨。 由來自威爾斯首都加地夫的10個地方單位組成之Cardiff Capital Region協會(CCR)在2017年已宣布投資3800萬英鎊,在Newport地區打造複合半導體製造廠,以發展機器人、5G科技和無人駕駛車等創新科技,五年內可創造2000個高技能者就業機會。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7月6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39/P200號(商情文號:第539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汽車製造商與貿易商協會(SMMT)數據,英國6月汽車銷售雖與2020年6月同期相比大幅增加28%,約18萬6128台,但與2019年6月統計之22萬3421台比仍少17%。Close Brothers Motor Finance租賃公司常務董事Seán Kemple對此表示,由於全球半導體短缺導致汽車製造廠相繼停產,持續影響市場供應情形,汽車業正蒙受損失,此亦可能成為國內汽車產業復甦之重大障礙。英國Auto Trader汽車交易網業務總監Ian Plummer更指出,目前市場供應為在全球半導體短缺危機發生前的大量訂單,因此預計全面短缺影響將在未來幾月內更加明顯。 另一方面,由於傳統汽柴油車的需求持續下降,英國6月電動車銷售強勁成長,超過柴油車之銷量,其中曾占總銷售50%柴油車,6月僅占8%。統計顯示,純電動車占當月總銷量之10.7%,混合動力車則占總銷量的6.5%。整體分析,近幾個月內新售車輛中,電動型車種占25%。Motorway二手車比價網營銷總監Alex Buttle則表示,儘管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銷量展現產業朝向復甦發展,但新車供應中斷使業者處於陰霾之下,更導致二手車價格在過去一年來劇烈上漲。

A:根據丹麥媒體於7月6日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數據顯示, 今年上半年共有 766 宗法拍屋,這是自 2007 年來的最低水平。1990年代,每個月都有1500-1800宗法拍屋,雖然金融危機後法拍屋的數量有所增加,但僅有幾個月只有500多個。在過去10年法拍屋的數量普遍下降。   今年6月份被法拍的屋主都是去年秋季無法支付房貸而遭法拍,通常連續約6至9個月無法付房貸之房屋才會遭法拍。   根據 Nykredit 的住房經濟分析師 Mira Lie Nielsen 的說法,低法拍率的原因是近年來住房市場良好,去年所有房屋交易數量都有所增加,郊區也出現不錯的價格。 如果民眾不得不賣掉房子,沒有比去年更好的機會。  伊亦提到,與 2003 年推出的無息貸款,低收入時保有繳款寬限期和近年來利率已降至歷史低位亦決定屋主償付房貸之能力。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7月6日引述丹麥統計局的最新數據, 經季節性調整,6 月份有 164 家公司宣布破產,今年前6個月的破產數量為4年來最低的,而6 月份破產所造成 431人失業,亦是12 年以來最低的數字。 破產公司的營業額為 5.24 億丹麥克朗,這也是統計史上1個多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總體而言,相較今年第1與第2季, 第2季破產數量下降 20.8%與疫情前之每月破產超過 200間相比,破產數量較低。   儘管新冠疫情以關閉和限制的方式肆虐丹麥一年多,但並沒有導致任何破產浪潮。但是丹麥商總Dansk Erhverv 和工總 Dansk Industri 認為現在鬆口氣還為時過早。   丹麥商總 (DE)之經濟分析師 Kristian Skriver 指出,在疫情期間,許多公司能夠延緩償還稅款和繳納增值稅。 延期繳納稅款將轉化為稅收貸款,將可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償還。因此,2021 年初的破產數字偏低。   丹麥工總 (DI) 之經濟分析師 Allan Sørensen 表示,少數破產對於成功重新開放至關重要,因為民眾終於可以旅行、去餐廳和遊樂園。渠指出,6 月份之公司數遠低於疫情危機前的平均水平。失業人數處於歷史最低水平。 渠亦提出警告: “不是每個人都能設法籌集到足夠的收入來支延緩稅款和增值稅。因此,破產的數量很可能在年底增加,對於最需要幫助的公司,希望能就延長付款期限達成協議。

A:依據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2021年7月公布之統計,瑞士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為-2.7%,其中民間消費為-4.4%,公部門消費為3.6%,生產設備投資為-2.8%,營建及廠房投資為-1.1%。貨物出口為-1.0%(不含珠寶、首飾及藝術品),服務業出口為-15.1%,貨物進口為-7.4%(不含珠寶、首飾及藝術品),服務業進口為-10.6%。另外年平均失業率3.1%,物價上漲率為-0.7%。報告中另公布2020年重要國家GDP為美國-3.5%、德國-5.1%、英國-9.8%、日本-4.7%、中國2.3%。   該報告中預測2021年瑞士國內生產毛額(GDP)為3.6%,其中民間消費為3.9%,公部門消費為6.6%,生產設備投資為4.5%,營建及廠房投資為1.0%。貨物出口為6.0%(不含珠寶、首飾及藝術品),服務業出口為7.6%,貨物進口為5.5%(不含珠寶、首飾及藝術品),服務業進口為6.0%。另外年平均失業率預估為3.1%,物價上漲率為0.4%。報告中另公布2021年重要國家GDP預測值為美國6.6%、德國3.7%、英國6.7%、日本2.9%、中國8.8%。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景氣預測報告 日期: 2021年7月公布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7)月5日報導稱,日商住友電氣工業公司預定自本(2021)年9月開始,將在美國開始量産5G基地台專用之通訊半導體產品;由於該公司上述產品的全球市占率達七成左右,本次將生產分散至日本及美國兩地,主要係考量當前全球半導體供應持續短缺的情況下,預防產品供應斷鏈的風險。 據悉,日商住友電工已將相關生產設備運送至美國合作夥伴之II-VI Incorporated工廠,預估投資金額約數10億日圓規模,未來將主力生産通訊基地台核心零附件。 有鑑於日本瑞薩電子公司位於境內那珂的生產工廠,在本(2021)年3月發生火災而暫停運轉,導致全球車用半導體晶片嚴重短缺。若生產企業能事先做好風險分散,即便在一個地方停産,其他基地生產線亦能持續生產,穩定供應市場貨源。

A:綜合華爾街日報報導,Facebook、Twitter及Google等美國科技公司透過亞洲互聯網聯盟(Asia Internet Coalition)於6月25日致函警告香港政府,倘香港政府按原計畫修訂個資保護法,美企恐因網路惡意分享個資,造成香港員工面臨刑事調查或起訴風險,因而停止在香港的服務。惟Facebook、Twitter及Google等個別業者均不願就此回應。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紓緩美國科技巨頭疑慮已於本(6)日回應表示,該修正案旨在阻止網路惡意分享個資有其必要性,受到香港民眾廣泛支持,強調包括國安法的任何立法均會引起關注,將試圖減少立法過程中的擔憂,香港個資私隱專員公署亦樂於與業者會面傾聽渠等關切。   鑑於中國加強對香港控制並壓制政治異議,一些具影響力美企與香港政府出現緊張關係,去年中國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後,部分美企表示將暫停處理香港執法機構的要求,香港政府本年5月提出修改香港的個資保護法,盼打擊未經允許逕自在網路公布他人個資的肉搜起底行為(Doxing),研議最高100萬港元罰款(約12.88萬美元)及最多5年監禁,預計本立法年底前通過。香港於2019年的民主抗議活動中,許多警察及反對派人士深受肉搜行為騷擾。   亞洲互聯網聯盟表示,該聯盟成員反對肉搜起底,惟目前擬修正條文內容措辭含糊,位於香港的企業及員工可能因用戶肉搜起底行為而受到刑事調查或起訴,並指出該修正案恐限制言論自由,網路分享資訊的單純行為亦可能被視為犯罪,建議制定更明確的違法範圍,並召開視訊會議進行討論。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wsj.com/articles/facebook-twitter-google-warn-planned-hong-kong-tech-law-could-drive-them-out-11625483036及https://www.wsj.com/articles/hong-kong-tries-to-ease-big-techs-concerns-over-data-law-11625576300

A:資料來源:歐盟110年7月5日第L236號公報   歐盟於本年7月5日發布延長鋼品防衛措施勘誤公告,俾更正第4A及4B類產品關稅配額數量。詳情請參閱歐盟公報: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32021R1091&from=EN。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