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截至2020-21財年的6月25日,緬甸與孟加拉雙邊貿易逾3,289萬美元,比去年同期5,060萬美元相比減少了1,770萬美元。 其中,緬甸對孟加拉的出口總額為1,428萬美元,而進口總額為1,860萬美元。緬甸通過海運及陸路向孟加拉國出口貨物。雙邊邊境貿易主要通過若開邦實兌及Maungtaw入境點進行。 兩國之間的貿易產品包括竹子、生薑、花生、鹽水對蝦及與、幹李子、大蒜、食米、綠豆、毯子、糖果、李子果醬、鞋類、冷凍食品、化學品、皮革、黃麻產品、煙草、木材、針織及飲料。目前,緬甸與中國、印度、泰國、孟加拉4個鄰國的邊境貿易總額為76.5億美元,其中出口49.8億美元,進口26.6億美元。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6月19日至25日的1週內,緬甸通過海運貿易從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進口價值35.2萬美元的266噸煉乳。與前一週相比,煉乳進口減少了52噸。在那1週內,約有318噸煉乳進入緬甸。此外,在截至6月25日的1週內,從德國進口了價值25噸的2.5萬美元奶粉。奶粉進口也較前1週的126噸下降。 苗瓦底貿易區報導,緬甸商務部下的貿易局通知,從5月1日起,各種醫療、混合咖啡及混合茶、速溶咖啡、煉乳及淡奶暫時限制通過緬泰邊境進口。然而,它們可以通過海運貿易進口。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7月5日,緬甸中央銀行(CBM)以1,625緬幣的拍賣市場價格首次售出300萬美元。CBM在6月份以拍賣價格售出了1,200萬美元。CBM此舉旨在控制市場波動。美元當地外匯市場上漲,從1月底的1,330緬幣升至5月12日的1,730緬幣峰值。為了控制美元每日的大幅上漲,CBM在2021年2月3日賣出了約680萬美元,4月22日及27日各賣出600萬美元,5月賣出2,400萬美元,6月賣出1,200萬美元。因此,目前的匯率為1,650緬幣。 當地外匯市場統計顯示,美元匯率在2021年1月達到1,345緬幣的最高值,最低達到1,327緬幣。2月份匯率在1,335-1,465緬幣之間波動。3月份匯率最低1,420緬幣及最高的1,550緬幣。4月份,匯率在1,550-1,610緬幣之間波動。5月份,匯率在1,585至1,730緬幣之間波動,6月份升至1,595至1,620緬幣的最高水平。
A:1.尼加拉瓜新聞報報導,依據美國商務部紡品處(Office of Textiles and Apparel)最新統計,尼國本(2021)年1-5月紡織成衣業出口美國市場達7億4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億8,000萬美元成長34.2%,其中本年5月尼國對美成衣出口達1億4,626萬美元,較去年同期6,293萬美元增加8,330萬美元成長94.8%,顯示美國因大規模疫苗施打疫情走緩,成衣內需市場攀升,帶動尼國出口。 2.尼加拉瓜紡織成衣業公會(Asociacion Nicaraguense de la Industria Textil y de Confeccion, ANITEC) Dean Garcia執行長表示,去(2020)年尼國成衣業輸美受疫情衝擊嚴重大幅衰退,失業從業人員逾2萬人,預期本年成衣出口成長率介於8%至10%之間,本年1-5月份出口年成長率高主要係反應去年同期基期較低所致。 3.尼加拉瓜免稅出口區勞工工會聯盟(Confederacion Sindical de Trabajadores de Zona Franca, CST-ZF) Pedro Ortega秘書稱,預期本年尼國成衣業出口將達15億美元,可望較去年出口13億9,773萬美元成長15%。 4.尼國本年1-5月出口美國市場紡織成衣總量達2億2,682萬平方公尺,較去年同期1億6,886萬平方公尺成長34.32%。依據尼國央行統計,截至本年4月底尼國免稅出口區就業人數達12萬110人,較去年12月底增加1,087人,由於美國景氣復甦,尼國將新設成衣廠及擴增營運規模,樂觀預期至本年底將可創造5,000名就業機會。
A:根據媒體報導,美洲開發銀行(IDB)於2021年7月2 日宣布,核准提供阿根廷2億美元貸款,藉由轉帳將為超過200萬受疫情影響的人提供最低收入。IDB表示,該貸款將協助阿國政府擴大至14歲以下孩童的家庭提供「食品卡」(Tarjeta Alimentar),除了提高該福利有效性外,同時也確保弱勢團體中的孕婦及殘障人士之最低收入。該貸款償還期限為18個月,以Libor基準利率計。 此前,美洲開發銀行亦核准阿國另一筆 2 億美元的貸款,用於資助飲用水及衛生基礎建設,使18萬4,000戶家庭受益。美洲開發銀行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亦將為人口少於5萬人的地區,提供全新及改善的基本設施。阿根廷政府將出資其餘的5千萬美元以完成該計畫。 IDB已提供阿國約60個計畫案貸款資金,總金額高於100億美元。主要用於改善交通、國家現代化、水及衛生、住宿、技術及科技、社會投資、私營公司及中小企業、醫療、農業、觀光及商業發展。
A: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生產部次長Ariel Schale在Libson集團Neba公司的產品發表會上表示,進口替代為國家工業政策的主要支柱,並已創造2萬5,000個就業機會。 S次長表示,阿國2021年1至4月的工業活動與2019年同期相較成長5%,雖當時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尚未流行,惟上任政府並無工業政策。同時S次長強調,目前工業有非常穩定的經濟復甦計劃,而該工業政策與保護國內市場及就業機會息息相關。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09 Polish News Bulletin, forsal.pl 據波蘭新聞布告(Polish News Bulletin)報導,波蘭燃料巨頭PKN Orlen集團宣布將強勢進入5G 技術領域,該集團是波蘭第一家在先進工業基礎設施環境中測試私有工業5G網絡的公司。此測試將與該公司的技術合作夥伴瑞典易利信公司(Ericsson)及芬蘭諾基亞公司(Nokia)合作進行,並將在其Płock生產工廠及附近的加油站進行。 出於此將持續到 2022年2月的測試的目的,PKN Orlen集團已收到波蘭電子通信辦公室的臨時無線電頻率分配。PKN Orlen集團執行長Daniel Obajtek指出,該集團意識到使用私有工業5G網絡的好處,他強調該網絡將使該集團能夠更佳地利用其生產過程之數位化潛力,使Płock工廠的營運效率更高、更可靠並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09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由波蘭富商Zygmunt Solorz 控制的Pątnów-Adamów-Konin電廠集團(Power Plant Complex ; ZE PAK)將成為第一家關閉煤礦及燃煤電廠及在2030年之前逐步淘汰煤炭使用的波蘭電力公司。此外,該公司計劃與匈牙利的MVM集團合作實施多項綠色能源計畫並開發一座核電站。 依據其新戰略,ZE PAK公司亦正在 Brudzew 建造1座波蘭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發電容量為70MW,該公司並在該廠僱用一批前礦工,該計畫預計將於9月底完成。該公司還在Konin發電廠建設第二個用生物質燃料的鍋爐機組,致力於更多的太陽光電計畫,並分析建設風電場的可行性。該公司還在探索綠色氫氣的生產,並且已經購買一台電解槽,以在Konin設施從生質能(biomass)中生產氫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09 PAP, PolandIn, The First News 波蘭總統Andrzej Duda於7月8日週四在保加利亞索非亞(Sofia, Bulgaria)舉行之為期2天的三海峰會上表示,他毫不懷疑,三海倡議是三海地區會員國對當前挑戰的戰略回應,尤其是在COVID-19大流行之後。同時,Duda總統補充表示,該倡議加強歐盟的凝聚力,並豐富跨大西洋的關係(trans-Atlantic relations)。 Duda總統表示,希望該地區能迅速擺脫新型冠狀病毒危機,並援引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測顯示,2022 年中歐的GDP成長率將在4.1%至4.8%之間。Duda總統補充表示,該地區預計未來幾年將出現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能源、交通及數位基礎建設計畫。 美國總統Joe Biden在一次線上演講時表示,美國是三海倡議(Three Seas Initiative)的堅定支持者,並強調該計畫具有提高地區安全的潛力。他指出,對強勁經濟體及高品質基礎建設的投資可以幫助該地區戰勝COVID-19大流行。 德國總統Frank-Walter Steinmeier表示,三海倡議應與歐盟的主要計畫聯繫起來,例如綠色政綱(Green Deal)及歐洲復甦計畫(Recovery Plan for Europe)。 三海倡議由波蘭及克羅埃西亞總統於2015年成立,旨在促進跨國能源及基礎建設的聯繫。該計畫現在由位於亞得里亞海(Adriatic)、波羅的海(Baltic)和黑海(Black Seas)之間的12個成員國組成,即奧地利、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08 PolandIn, TVP Info 波蘭燃料巨頭 PKN Orlen集團執行長 Daniel Obajtek 宣布,依據集團2030發展戰略,其將在10年內斥資30億波幣(6.606億歐元)用於研發(R&D)活動。Obajtek執行長在Twitter上稱,研發中心啟動後,下一階段將是技術加速器的啟動。該集團的基礎設施及其專家的經驗將支持創新公司的發展。 PKN Orlen集團表示,該集團旗下的 Orlen South公司與PGNiG向競爭及消費者保護辦公室(Office of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Protection)提交了一份申請書,要求創建一家特別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該公司將投資於現代生物甲烷工廠的網絡發展。 根據該聲明,Orlen South公司已經獲得三個裝置,以作為沼氣(biogas)計畫的一部分,最近一次是在 Kujawsko-Pomorskie省的Jeżewo 市。該公司表示,沼氣計畫的實施符合PKN Orlen 2030戰略,其假設發展低排放及零排放能源。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7.09 PAP, PolandIn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將標準普爾機構(Standard & Poor's)對波蘭GDP預測的增加歸因於政府的波蘭新政計畫(Polish New Deal programme)。Morawiecki總理於7月9日週五強調稱,波蘭新政意味著更快的 GDP成長、新的就業及投資。 Morawiecki總理週五在社交媒體Facebook平台上表示,政府從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評級機構那裡收到了更多關於今年GDP成長預測的好消息,已經上調至4%以上及明年的5.4%。 Morawiecki總理補充表示,該預測是在波蘭提出新政後不久出現的,政府數十億的旗艦投資及改革計畫旨在未來幾年為波蘭經濟提供新的推動力。他強調稱,其影響已經是可見的,而這僅是剛剛開始。 波蘭新政是為後大流行時期設計的一項新的社會經濟計畫。該計畫包括將醫療支出提高到GDP的7%,為1800萬波蘭人減稅,包括將年度免稅額提高到30,000波幣(6,600 歐元),該投資將可創造500,000個新工作,無需自己出資的抵押貸款,簡化在自有土地上建造不超過70平方公尺的房屋之規則及最高 退休金最高可免稅達2,500波幣(549 歐元)。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0年7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58/P200號(商情文號:第558號) 商情本文: 在歐盟2020年財務統計中,英國脫歐費用估計高達475 億歐元,多於英國官方機構原預計之金額。政府發言人則表示,歐盟統計僅為會計估計,並非英國今年應向歐盟支付的確實金額,政府應將在今年稍晚針對此款項做詳細說明。 根據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在2018年估計,英國脫歐費用約為414億歐元(約371億英鎊),實際金額取決於匯率和付款截止日期。英國官方此前也曾有估計約為455億歐元,該項費用為英國脫歐過渡期間及脫歐後一系列歐盟預算。由於英國國內民眾養老金等項目之負債在未來有可能改變,估計對歐盟最終還款可能將到2064年才可解決。英國強生首相曾於2017年向議會表示,若歐盟要求英國支付此帳單,英國政府可能置之不理。然而,渠最終接受,以作為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貿易協議的必要條件。 愛爾蘭歐洲審計法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成員Tony Murphy告訴愛爾蘭RTÉ報,雖歐盟僅公布暫時金額,但由於該審計工作已完成,金額應不會有所改變。
A: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7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57/P200號(商情文號:第557號) 商情本文: 英國廣告自律監理機構廣告標準管理局(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 ASA)表示將提高監理虛擬貨幣廣告的程度至紅色警戒,特別針對網路廣告及社群媒體平臺。由英國財政部、金融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與英格蘭央行共同組成的加密資產專案小組(Cryptoassets Taskforce)早在2018年就警告需要重視虛擬貨幣廣告對象的消費者保護。 ASA於今年五月批評虛擬貨幣交易App 業者Luno在倫敦公共運輸網大量投放虛擬貨幣交易廣告,其廣告標語具誤導性,Luno業者則反駁政府的規管措施與方向不明,導致業者無所適從。ASA表示將利用網頁抓取(web scraping)或是AI人工智慧科技,協助清查網路上可疑的虛擬貨幣廣告,ASA也將關注社群媒體中推銷虛擬貨幣的網紅。 面對業界質疑政府對於虛擬貨幣的規管政策曖昧不明一事,財政部表示目前正積極研擬中,務求加密資產與其他類型的金融服務一樣,受到公平清楚且正確的規範標準。金融監管局表示,許多因為受廣告影響而購買虛擬貨幣的消費者,最終大多感到後悔,且誤認廣告所推銷的虛擬貨幣是受到金融管制的項目。FCA提出呼籲,這些廣告經常誇大投資效益,卻對其高浮動風險輕描淡寫,且虛擬貨幣目前缺乏管制。
A:美國農業部公布之2021年農作物種植面積報告中指出,棉花種植面積略減為1170 萬英畝。此一數據顯不符合市場預期,而導致其他穀物價格飆升,棉花價格則下跌近3分/磅。 上週棉商可能心意轉變,新收成棉花價格反彈收在86.97分/磅,僅比本週初價格低 21分,整體棉市有望復甦。 現在棉商的注意力集中在千變萬化的產量估計和最終棄種面積多寡,以過去十年的經驗比較,2021年的產量可能落在1950萬包(bale)至1350萬包之間。 由於西德州現在的氣候類似熱帶雨林,預期棉花棄種率將明顯低於平均水平。此外美國今年52%的農作物被評為優良至極好,遠高於去年同期的41%,收成可望超出往年平均。但即將來臨的熱帶颶風Elsa卻帶來不確定因素。 市場需求面仍然看旺。上週新收成棉花出口量達到 13萬4千包(bale),主要出口至墨西哥和孟加拉。中國自今年4月初以來首次購買新收成棉花,考量過去兩週內中國棉商取消交易,應該是正面消息。 出口達到28萬包(bale),比預期腳步快了10%。5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至127.3,僅略低於疫情前的132.6,顯示刺激景氣措施收效,消費者在通膨之壓力下仍然盡情消費。儘管如此,失控的通貨膨脹仍是棉花需求的最大威脅。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0年7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56/P200號(商情文號:第556號) 商情本文: 當英國在5年前公投決定脫離歐盟之際,日商Nissan汽車曾警告,其位於Sunderland製造廠未來將受到考驗,而該公司最終在7月1日宣布,將在該廠旁投資10億英鎊,以興建巨型電池工廠,輔助其未來的電動車發展。另在同月6日,Stellantis汽車集團也宣布,將投資1億英鎊在Ellesmere Port廠生產電動貨車,預計不久將有更多汽車業者宣布類似消息。自英國於2020年12月底與歐盟達成貿易合作協議(TCA)之後,許多企業更加考慮英國脫歐後境內監管自由之優勢。 在英國脫歐公投前,英國汽車業的發展一直非常順利。英國汽車業產量在2016年創下兩年新高,超過180萬台;英國已在當年成為歐洲汽車生產力最高的地區之一,約有16萬名員工每年可生產近11台汽車,而歐盟地區之平均為不到8台;但英國脫歐後導致跨境運輸零件變得困難,英國汽車生產領先地區因此陷入危機之中。 汽車為複雜的全球化生產物,通常具有約3000個零件。在英國組裝的汽車中,只有大約40%的零件為英國製,如BMW旗下汽車品牌Mini的曲軸(crankshaft)在安裝前便必須穿越海峽運輸3次。英國製汽車約有80%出口,一半以上出口至歐盟,Nissan汽車在1986年於英國設立其Sunderland工廠,部分原因出於當時勞力市場自由化前景,亦包括進出歐洲的便利性;隨後許多業者緊追在後,但自2005年MG Rover Group汽車集團失敗以來,英國所有大型汽車製造商均為外資擁有。 儘管TCA並沒有給予英國汽車業所有希望的好處,但已相當接近。在汽車貿易方面,目前尚可在免關稅或免配額條件下持續進行,海關檢查等可能帶來些微碰撞,但與WTO組織下的10%關稅以及無協議情況相比,TCA已為汽車業者爭取極大利益。在英國與歐盟的新貿易關係上,歐盟的原產地規範則產生比較多的麻煩,此規範旨在抑制境內企業從第三國進口商品,再將之重新出口。而至2027年時,若英國製造業者欲避免出口歐盟時的關稅,其生產之大多數汽車中僅能有45%的零件可為英國或歐盟外的第三國製。因此,欲在歐盟銷售產品,且其擁有已延伸至亞洲供應鏈的汽車業者,便可選擇從英國移出或加倍投資,如Nissan汽車決定將持續對英國廠的投資,Honda汽車則計畫將於明年關閉其位於英格蘭Swindon的工廠。 隨著英國汽車業者皆朝電動車轉型,電池本地製造成為關鍵話題,已有不少人提出英國缺乏巨型電池製造廠。Nissan汽車則已宣布將與其中國供應商Envision aesc公司合資興建巨型電池廠,預計至2020年代中期將可年生產9 GW容量,足以供應約10萬台電動車,而至2030 年前更計畫將其生產容量提升至25 GW。另外,英國Britishvolt電池公司也將在英興建工廠,已在2020年代末達成30 GW的容量。汽車製造商與貿易商協會(SMMT)此前已估計,英國需要在2030年生產60 GW才足以因應國內電動車轉型需求。此時,英國政府抓住機會推出「超級賦稅抵減」措施(Super deduction),以鼓勵坐擁現金的公司進行其設備的投資,此為特別慷慨的暫時稅收減免措施,可使企業主在本財政年度和下一財政年度之間,每投資1英鎊便從稅單中最多減少25便士。另英國政府對Nissan及其合作夥伴的投資案支持,預計將有約1億英鎊補貼,此外尚有Sunderland地方政府也將投資8000萬英鎊為該廠地區更新基礎建設。 對於那些希望英國脫歐可帶來排除官僚主義而非更多付出者而言,值得欣慰的是,汽車製造商認為,在監管電動車和自動駕駛車方面,英國政府實為更加靈活且更具前瞻性,畢竟必須協調27國的歐洲監管機構的行動總是較緩慢的,且外資汽車集團在歐盟內也常受到德國大型汽車製造商的遊說影響。在電動車發展方面,英國政府已宣布將在2030年禁止銷售新汽柴油車,但歐盟仍在爭論是否應從2035年起開始禁止。 整體而言,脫歐對英國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是不爭的事實,但補貼、稅收減免和創新發展等監管自由,對於汽車製造商而言,更意味著脫歐後的情況比其原擔心的情形更佳。
A:參考資料:The Guardian 日期:110年7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55/P200號(商情文號:第555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於昨(8)日宣布,英國居民已接種兩劑疫苗的民眾及其子女,將可在7月19日進一步解封時免除自琥珀燈國家的入境時之隔離措施,航空業者出現訂票潮。EasyJet航空表示,自政府發布上述變更後,前往琥珀燈國家的航空機票預訂量大增400%,預定假期量每週增加440次;西班牙、希臘和葡萄牙等琥珀燈國家為在前幾名英國遊客的目的地,該公司已為夏季旅遊增加14萬5000個座位。英國航空公司也表示,當政府消息一出,其網站流量幾乎翻倍,西班牙及美國等琥珀燈國家為搜尋最多之航班目的地。 然而,Which?消費者團體旅遊編輯Rory Boland表示,目前尚有許多國家仍對從英國入境者實施隔離限制,如美國等許多目的地仍禁止英國入境,可能與外交部的旅行建議混淆,而影響保險政策權益,消費者仍應意識到國際旅遊可能被迫中斷的風險,並應確保屆時有全面的保障。尤其是英國境內目前新冠確診病例再次上升,且Delta變種病毒大量傳播情形,均仍可能會阻礙許多人的旅遊假期計畫。 包括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近期均提升對來自英國的旅客之入境要求,如義大利要求英國旅客必須隔離5日;另法國預計將在下周審查其對英國旅客的入境限制規範,英國目前列在法國的橘色名單之上,而未接種疫苗的旅客則被禁止入境。 航空業者持續呼籲政府審查對旅客的檢疫要求,目前已接種疫苗的四人家庭仍可能為前往琥珀燈國家而在檢疫測試花費400至500英鎊。在英國交通部長Grant Shapps回應目前已有僅花費10英鎊的測試,持續要求政府提供制定琥珀燈國家名單標準的工黨批判指出,根據政府批准之檢疫測試供應商名單,該便宜測試服務僅在英國北部布拉福(Bradford)的walk-in中心才有,且已從供應商名單中被移除。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The Guardian, BBC 日期:110年7月9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554/P200號(商情文號:第554號) 商情本文: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與4月份GDP成長2%相比,英國5月份GDP成長放緩,僅增加0.8%,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且仍較2020年2月疫情前低3.1%,雖已為自疫情爆發以來最小的差距。2021年3月至5月份經濟成長率為3.6%。5月份政府解除限制開放餐飲室內場所的禁令,服務業成長0.9%,其中,飯店業和餐飲業更成長37.1%。在製造業方面,由於全球半導體短缺阻礙汽車產業生產,運輸設備製造部門產出下降 16.5%,為2020年4月以來最大跌幅;此跌幅尚抵銷5月份餐飲業強勁之復甦,英國5月份經濟成長呈現趨緩。建築業則在同月連續第2個月收縮,下降0.8%,但仍比疫情前高峰增加0.3%。 英國財政部長Rishi Suna表示國內復甦已反映在最新經濟成長數據之中,政府將持續透過相關措施支持國內經濟,如薪資補貼計畫及職業培訓計畫等。 英國Capital Economics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者Paul Dales表示,隨著經濟水準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復甦趨緩為正常現象,但其未意料將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呈現放緩。英國商業總會首席經濟師Suren Thiru也認為,雖然最新數據顯示經濟在5月份持續成長,但成長規模急降可見復甦正略失其動力。另英國KPMG顧問公司經濟學家Yael Selfin表示,隨著進入成熟復甦階段,經濟成長速度放緩是可預期的現象;並認為英國經濟應在未來數月持續升溫,被壓抑需求仍應為推動許多產業成長的關鍵。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產業亦已紛紛出現如勞力短缺以及供應鏈壓力等生產瓶頸,致使更需政府加速完全解除疫情限制措施。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10)年7月7日報導,2020年各行各業皆受Covid疫情影響,冷凍食品亦無例外,根據義大利冷凍食品研究機構(Istituto Italiano Alimenti Surgelati)年報指出,義國冷凍食品業營業額在2020年介於44-47億歐元間,與2019年相比成長高達5.5%,總計共896,034噸,每人每年平均消費量亦因而突破歷史紀錄,達15.1公斤。 該機構理事長 Giorgio Donegani 表示,義大利民眾對於冷凍食品原即不顯排斥,後因疫情關係,此段期間之食用率增高,在高品質的購買經驗下,愈發加強消費者對此類食品之信心,其中又以蔬菜及海鮮類的大幅成長即能證明,2021年第一季數據則延續其成長趨勢。此外,義國冷凍食品出口在歐洲方面表現亦相當良好,主要出口國以德國(19.3%)為首,美國(14.1%)、法國(13.1%)及瑞士(7.4%)依序在後,其中出現明顯成長的品項即係義大利製的冷凍披薩。 另根據義大利國家統計局(ISTAT)最新單月數據顯示,本年5月份零售業較上(4)月份些微成長0.2%,若與去(109)年同期比較,成長則達13.3%,其中又以非食品部門之成長最為顯著(+28.1%)。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1年7月8日 根據歐盟執委會最新發布的夏季經濟預測,該委員會對2021年羅馬尼亞經濟成長預測由5月份的5.1%,上調至7.4%,調高係因今年第1季羅國經濟表現優於預期,另2022年成長預測維持不變(4.9%)。 該項估計源於強勁的商業及消費者信心,在解除限制的支持下,預計私人消費將維持強勁勢頭;訂單量持續增加顯示未來幾個月工業活動將擴大,而隨著羅國主要貿易夥伴的持續復甦,出口亦將有所改善。 羅馬尼亞的通膨率由2020年12月的1.8%,上升至2021年4月的2.7%左右,預計2021年全年平均達3.2%,之後隨著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開始減弱,2022年將略降至2.9%,且需求復甦將降溫。
A:依據瑞士Handelszeitung 商業報7月8日新聞報導,瑞士2020年金融業依照收支排名,前5名依序為: 瑞銀集團(UBS Group)約1兆560億瑞郎(+9.3%)、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約8,058億瑞郎(+2.4%)、Raiffeisen銀行約2,597億瑞郎(+4.6%)、蘇黎世邦銀行(Zürcher Kantonalbank) 約1,834億瑞郎(+9.8%)以及瑞士郵局(Postfinance) 約1,174億瑞郎(-6.5%)。該5家銀行之排名與2019年相比皆無變化。 另瑞士2020年保險業依照保費收入排名,前5名依序為:蘇黎世保險集團(Zurich Insurance Group)約475億瑞郎(-5.4%)、瑞士再保險集團(Swiss Re Group)約430億瑞郎(+1.7%)、瑞士人壽集團(Swiss Life Group) 約200億瑞郎(-13%)、Helvetia Versicherung約94億瑞郎(+2.3%)、Baloise Holding約89億瑞郎(-6.1%)。 資料來源: 瑞士Handelszeitung 商業報 日期:2021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