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銀行將從國際開發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之信貸與贈與款項撥出3.79億美元協助布吉納法索、維德角、象牙海岸、迦納、賴比瑞亞、獅子山共和國及多哥等7個西非國家強化統計系統(計畫名稱:Harmonising and Improving Statistics in West Africa、HISWA)。該基金亦將協助非洲聯盟(AU)及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WAS)深化區域及次區域整合。     世銀非洲主任Deborah Wetzel表示,該品質與協調統計將可支持經濟活動及協助非洲區域整合,HISWA計畫旨在改善國家間資料及資料調和,將有助自由貿易、經濟政策及其他領域整合。     伊表示有用的資料有助於西非國家區域及7個國家面對之社會經濟發展面對之挑戰,如人口普查、家計調查、主要經濟指數與調查也有助政府決策之參考依據,對政策發展有助益。過去20年來西非國家數據品質上落差多來自管理及不同單位間問題。     HISW是一個區域計畫,將協助該等國家統計局強化數據判讀與分析能量,如與ECOWAS系統調和、強化核心經濟與社會統計(包括地理、貧窮及物價統計等)等。除協助該會員國國家統計局能量建構外,亦將提供資料庫、資料平台及專家學者意見。該計畫亦將與非洲資料調和策略(the Strategy for Harmonization of Statistics in Africa, SHaSA2)整合,共同強化非洲統計系統及區域整合。     該計畫也支持西非國家2019年至2023年改善人民生活水準之區域策略,也結合世界銀行集團加強非洲區域整合及次薩哈拉沙漠國家合作等倡議目標,連結區域政策承諾與國家計畫。  

A:    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及世界貿易組織共同發布警告,若無法掌控新冠狀病毒疫情,世界將產生糧食短缺危機。許多政府已宣布封鎖城市盼控制疫情爆發,惟封鎖行為已對國際貿易與食品供應鏈產生影響,許多消費者過度消費購買食品也顯示世界食品供應鏈的脆弱,對於食品取得不確定性也對於世界糧食市場產生限制。     當各國政府採取相關防疫措施保護國民同時,需儘量降低影響貿易流通,尤其不影響食品供應鏈。對於長期相關限制措施需避免對於農產品相關之勞工及食品市場產生影響,如關閉邊境導致食品供應中斷,將增加食品浪費情形。     該等國際組織也呼籲保護食品生產、加工及配送相關員工健康與權益,都是糧食供應鏈重要一環。在面對各國對抗新冠狀疫情同時,需加強國際間合作確保重要物資短缺、極度飢餓及營養不良情況產生。

A:    Dangote集團策略發展及資本計畫資深主任Devakumar Edwin說明,目前Dangote集團進行中最大計畫是在拉哥斯Lekki區外120億美元煉油廠,待完工後將可以每日處理加工65萬桶原油,盼為奈及利亞帶來外匯收入及提供便宜的石油,為奈國省下75億美元外匯。     Dangote集團總裁Aliko Dangote一再呼籲奈國別過度依賴進口石油,目前奈國政府仍補貼60%石油進口,倘奈國可以不用補貼石油將可以創造更百萬個就業機會及促進經濟成長,並達到自給自足目的。煉油廠計畫估計可創造1,600個長期工作及10萬個就業機會,並帶動相關產業如房地產、商店、交通運輸及加油展等,亦可改善奈國經濟成長。     該煉油計畫原訂於本年底完工,但仍需額外建設2個碼頭、相關基礎建設(如改善35公里道路)及港口拉哥斯港口阻塞等原因而延滯。     Dangote集團的水泥事業部一直是公司主力項目,該公司規劃於喀麥隆、加彭、利比亞及多哥建設新水泥工廠。惟2019年營運因抑制走私的邊境關閉政策,已影響邊境貨物運送與貿易。 開發農業 Dangote集團也將發展農產品事業以支持奈國政府食品自給自足倡議,其中產品是番茄、甘蔗及稻米等生技產業。Dangote團提供種子及肥料供農民種植,盼透過農業供應鏈整合,提升奈國農產品競爭力。     Dangote集團也規劃於本年開始將生產石油、天然氣、煤炭及瀝青開採及貨車製造等新事業,盼出口西非國家。部分新事業開發是為了解決現有營運上遇到的挑戰,Dangote集團盼可以自給自足成為獨立運作企業。

A:    奈國中央銀行表示,奈國外匯存底持續下滑,從本年1月385.3億美元下降至3月的355.1億美元,損失30.2億美元。前幾個月奈國外匯存底數字為398億美元(上年11月)、392.4億美元(上年12月),較上年7月的451.4億美元節節下滑。     奈國央行表示持續透過貨幣政委員會檢討經濟數據與指標,可能下調本年經濟成長預期,外加上國際原油價格下滑因素影響,也是影響外匯存底主要原因,預期2020年經濟表現不理想,奈國政府盼透過分散經濟及改善稅收減緩經濟影響。因此奈國政府於本年3月調降2020年預算,由每桶原油57美元降至30美元為基準,刪減1.5兆奈拉預算。     CBN總裁Godwin Emefiele表示,今年經濟表現遇到新冠狀病毒疫情、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貿易戰導致原油價格下滑、政府收入減少影響需求、基礎建設及安全等挑戰,皆重挫經濟表現,奈國政府已祭出財政與貨幣政策調整市場,但仍需時間與市場回應。     E總裁補充自本年1月起全球市場表現不佳,已表現在各國股市、商品價格及全球供應鏈打亂等現象,對主要經濟體與社會產生極大影響,尤其許多國際資金也從開發中國家退出。

A:    麥肯錫顧問公司訪問200家不同產業公司,針對員工保護、穩定供應鏈、客戶互動及財務風險評估等四大項領域進行討論,略以: 員工保護: 建議公司應持續提供安全工作環境,提供適當工具設備、提供確保員工健康及安全設施及隔離可能感染疫情員工。 穩定供應鏈: 公司需要確保企業持續透明化與供應商協調,評估需求與調整生產與營運。 客戶互動: 公司需要持續與客戶進行溝通及相關重要政策溝通等,如防疫期間保持社會安全距離及不收取取消及重訂費用等。 財務風險評估: 公司須評估重大事件可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影響及採取可能應變措施及資本需求。 除以上各點之外,民間企業需支持與遵循政府政策,特別是大型企業需配合政府共同面對危機,降低可能風險。     面對此波疫情,奈國央行召集大集團與組織如非洲首富Aliko Dangote基金及奈國最大銀行Access Bank等民間企業研商,透過動員民間企業資源協助政府對抗危機及提升公眾意識。本年4月初奈國央行表示民間企業捐款已達150億奈拉。     至於政府部門面對防疫相關建議,麥肯錫整理後說明如次: 設立政府中央防疫中心 政府應該納入民間產業及其他利害關係人共同組成防疫中心,並就重大政策、組織能力及運用數位工具協助領導人做決策。 政府預測與管理醫衛風險 政府應該採取即時策略如限制人員移動、大規模封鎖、測試及隔離確診案例,避免延緩及減少疫情影響。其中政府應及早準備可能產生案例,準備足夠測試設備、病床、呼吸器、醫療設備與醫事人員等。 確保糧食供應與必要服務 政府應確保糧食供應鏈安全,特別是供應優先商品及確保不產生哄抬價格現象。其他必要服務則包括電信及設備維護等工作。 政府應提出低所得人口相關支持政策 相關支持政策包括保護工作及支持特殊團體如低所得團體、人口等,應持續透過社會單元網絡及提供財金援助。 最後,政府應該預期與管理經濟可能產生影響 政府應該保守審慎預測疫情對經濟產生影響,提供短期振興措施方案確保財金穩固及協助企業度過難關,特別是重要產業。另可考慮稅收減免及避免非必要開支。  

A:    Lekki港口公司(Lekki Port LFTZ Enterprise Limited)主席Biodun Dabiri表示,該公司已收到中國港灣工程公司(China Harbour Engineering Company、CHEC)挹注2.21億美元股權融資,CHEC為Lekki深水港計畫主要合夥人之一。D主席說明該資金在奈及利亞防疫同時挹注,表示CHEC對該計畫承諾,相信該工程會即時完工,有助奈及利亞經濟表現。     另該公司董事會已決議新繼任總裁將由中國籍Du Ruogang繼任,渠將負責監督工程進度、發展及管理公司相關行政作業。Lekki深水港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簽署6.29億美元融資,Lekki深水港將成為次薩哈拉國家最深的深水港,也是奈及利亞第一個深水港。  

A:出處:De Volkskrant, 2020/04/0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商業界呼籲政府採行經濟「智慧開放」(Intelligent open-up)措施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荷蘭政府於3月23日宣佈採行「智慧關閉」(Intelligent Lockdown)措施至4月6日(上週二又延至4月28日),其中包括關閉餐廳、學校、酒吧、咖啡廳、博物館、運動中心等,後來又宣布關閉美容院、理髮廳等至6月1日,惟隨著確診人數成長率稍有緩和,商業界已開始呼籲政府應開始適當開放。   荷蘭Radboud 大學安全管理學教授Ira Helsloot於4月5日批評政府因應新冠肺炎的持續措施,導致醫療人員及設備緊張,開刀日期被迫延期或中止療程,上萬人因此喪命。   Helsloot教授對政府疫情措施的批評,引爆了來自各方的討論聲浪, 荷蘭企業家基金會Ondernemend Nederland總裁Hans Biesheuvel指出:許多公司多年來的努力,將可能付之一炬而面臨倒閉。Biesheuvel總裁表示,三月份許多公司仍有一些營業額,四月份則大幅下滑,政府的應急資金需要一點時間才會轉至到申請企業的銀行帳戶,而營業則不會在五月份突然就恢復正常,上週荷蘭中央計劃局定義荷蘭經濟的前景黯淡無光,肯定將衰退。   4月4日荷蘭財經報(Financieele Dagblad)刊登了一家中小企業公司老闆Leen de Bruyne代表荷蘭企業家組織(EO)的100多名成員 給政府發出信函,寫道:荷蘭經濟正處於重症監護期,數以百萬計的工作處在危急關頭,由於股價暴跌,數百億的退休金已蒸發,退休金面臨大幅削減的威脅,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在4月28日結束當前實施的「智慧關閉」(intelligence lockdown),並轉而實行「智慧開放」(intelligence open-up)措施。   Antea投資人Robert de Boeckck在Quote商業雜誌專欄刊登:憂心四月以後再持續進一步的擴大措施,將導致許多中小企業破產,一般而言,公司5月份需要支付員工休假津貼,因此雇主必須在當月一起支付相當於兩個月的薪資,勢必對許多中小企業造成致命的打擊,自新冠疫情危機爆發以來,無論是否有足夠的工作量,公司必須支付員工四個月的薪資,但公司的營業額偏低,有時甚至完全沒有進項。他建議,可將高風險類別者隔離,其餘的就可以正常工作。

A:    奈及利亞Stallion Motors公司是奈及利亞汽車組裝及品牌商,擁有9個國際品牌,本年底前將生產奈國第一臺電動汽車Hyundai Kona,充電費用估計316奈拉。Stallion電動車將提供5年電池保固及5年保固,電動車0至100公里加速只需9.7秒。     Stallion公司總經理Arpita Luthra表示,該公司電動車將提供使用者友善環境,方便車主在家或辦公場所充電。該公司盼提供電動車產品,也彰顯奈國企業為地球永續環境及採納新科技減少對環境污染。     然許多專家學者挑戰電動車在奈及利亞可行性,認為奈及利亞汽車市場使用汽油比例居多,而且目前奈國政府尚未決定是否鼓勵電動車政策。上(2019)年4月奈國眾議院Ben Bruce提出電動車法案,盼2035年後已電動車取代汽油或柴油車,法案旨在呼籲奈國採納新科技、降低汽油使用及減少空氣汙染。

A:    非洲最大經濟體,奈及利亞自本年2月27日起首起新冠狀病毒確診案例開始,迄今已達210起確診案例,報載疫情將影響75%國民所得。由於原油收入占奈及利亞國民所得75%,此波疫情加上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導致供給過剩。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戰及美國介入等因素,皆影響國際原油價格與經濟穩定。     奈及利亞2020年預算編列億受到疫情與國際原油價格影響,修改後預算編列以每桶原油30美元基準,初步預期奈及利亞經濟將下修50%。迄今奈及利亞已有10州受疫情影響,7州宣布封鎖及相關旅行禁令。     奈國國家統計局表示,此波疫情將重創農業、工業及服務業,其中服務業佔奈國國民所得之53.62%(2018)及52.6%(2019),航空業受禁止國際班機出入境及國內班機停飛將影響上半年營收,其他如陸運、海運、交通運輸、教育、資通訊等皆受影響。     工業佔奈國國民所得之22.24%(2018)及22.25%(2019),主要州及大城市封鎖已影響勞動力、商品配送及金融業表現。服務業加上工業約略佔國民所得比重之75%。

A:    西非衛生組織(West Af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WAHO)再次表示,該組織全力支持西非經濟共同體(ECOWAS)會員共同抵抗新冠狀病毒疫情,WAHO已提供3萬組測試劑、1萬套醫療用個人保護設備(PPE)及藥品供會員國使用。     自2020年2月WHO宣布傳染病後,WAHO召開公共衛生緊急會議,為西非國家對抗疫情準備,以抑制區域傳染病。發表共同聲明合作內容包括,加強15個區域會員國實驗室訓練及發送病毒診斷樣本等,並呼籲提高民眾警覺心、認識病毒、加強個人洗手衛生防護及保持社會安全距離等重要

A:    根據世界銀行2020經商指數報告,奈及利亞近年獲得積極改善,因政府及企業努力前進15名,從2019年146名上升至2020年第131名,提升39名,但仍面臨許多挑戰。布哈里總統盼在2023年渠任期結束前奈及利亞經商指數可改善至全球前70名(該經商指數納入拉哥斯Lagos及及Kano州評比)。     為了改善企業環境,布哈里總統於2016年成立總統授權企業環境委員會(Presidential Enabl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Council、PEBEC)便利及改革經商所遇到的官僚問題。該委員會也積極改善商業註冊、商品及人員市場進入以確保政府透明化及提供企業相關資訊,透過分析經商環境報告,積極改善契約執行及保護消費者。     惟奈國仍需改善部分,如邊境貿易、電力取得及賦稅等領域,依據奈國投資促進委員會(Nigerian Investment Promotion Council 、NIPC)資深秘書長Yewande Sadiku表示,政府將在諸多領域改善,如e化政府、公司線上註冊及繳稅,並積極改善電力取得及便捷港口通關等。     過去2年奈國政府已簡化港口單位數目,並成立單一窗口協助通關。 政府尊重回應企業     奈國製造協會(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Nigeria)主席Ahmed Mansur表示,政府逐漸尊重企業意見,並提供諮商服務協助企業。近幾年政府透過改善法令、銀行合併及使用科技與電信等盼能改善經商環境。     奈及利亞大集團或公司進入國際市場,仍需面臨國際競爭及擴張至其他國家情形,區域整合組織如西非經濟共同體(ECOWAS)也倡導與支持西非國家開放貿易及人員流動等。奈及利亞經濟高峰集團(Nigerian Economic Summit Group)自1990年開始結合民間團體與利益關係人與政府持續溝通改善企業環境等議題,NESG 總裁Laoye Jaiyeola表示,在建立政府與民間企業互信及提供政策環境及一致性,仍有許多努力空間。例如中央與地方州政府在稅收、規費、法令及法規要求不一致及聯邦政府組織扁平化等方面皆待改善,尤以法規不確定性及稅收需急迫改善。 吸引中小企業進入價值鏈     根據2017年NESG資料顯示,奈及利亞770萬就業人口之85%任職於中小企業,但多數中小企業多缺乏資金與規模,更缺乏人力及企業經營管理訓練等能力建構。因此中小企業進入價值鏈將有助經濟成長。     另奈國電力缺乏主要癥結在民營化,已嚴重影響奈及利亞國家競爭力,企業需額外投入發電機額外增加40%生產成本。對於貧窮州來說,除電力問題外還需面對延遲貨櫃成本。     走私也是奈國嚴重問題,透過非法貿易進口非洲或外國商品已取代購買當地廉價產品。     在人員流動部分,奈國政府可核發落地簽證,惟外國投資者仍關切工作簽證取得之時間及困難,另拉哥斯機場的經商風險。

A:新加坡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本(2020)年4月6日表示,鑒於新加坡航空業遭受新冠病毒疫情重創,依據目前情況,新加坡樟宜機場開放1個航廈即足以應付現有需求,為節約營運成本,決定從本年5月1日起暫時關閉第2航廈(T2)18個月。 航空業係新加坡受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產業之一,新加坡航空公司已取消96%班次,樟宜機場的抵境航班趟次亦銳減逾9成。 新加坡樟宜機場集團本年初宣布展開T2翻新工程,並於2024年完工。如今翻新工程因機場關閉而可加速進行,工程時間預計最多可縮短1年,於2023年完工。 另自本年4月13日至明(2021)年3月31日間,從新加坡樟宜機場出發或轉機乘客,將可免付機場發展稅。星國政府為資助第5航廈(T5)和樟宜東航空基礎設施建造費等新項目,自前(2018)年7月起向乘客徵收機場發展稅;目前從樟宜機場出發乘客須支付每人10.8星元,轉機者則支付每人3星元。 除了航空業,新加坡陸路和海事業亦大受疫情打擊。許文遠部長表示,未來將透過包括:(1)持續維持新加坡領空與海港運作,確保星國可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2)保護交通業員工的健康與乘客安全;(3)尋求國人支持與協助等3大方面,確保星國能在疫情過後儘速恢復正常運作。

A:資料來源 : 瑞典廣播電台 (Sverige Radio)     瑞典政府在3月中,提出補助受COVID-19疫情影響而出現營運問題的企業,包括受影響員工可領取9成薪資,該項企業補助措施將由瑞典經濟區域發展署(Swedish Agency for Economic and Regional Growth, Tillväxtverket;類我中小企業處)負責提撥,需要補助的企業可從今天(4月7日)開始申請。 為了支援企業不受疫情危機影響而倒閉,瑞典經濟區域發展署協助政府撥發員工補助款項,在政府發布危機方案後兩個星期,收到相當多的詢問。為了因應可能來到的大量申請案件,該署也雇用多名臨時員工協助審核處理。 瑞典經濟區域發展署呼籲企業先將需要文件準備齊全再送申請補助,否則會因為補繳文件而等待更長的時間。企業可從3月16日起算申請。因為無法預測申請數量,該署署長Tim Brooks也提醒企業主要有耐心但不需要擔心,因為政府提供的補助金額絕對充足。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0年4月6日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psos所作調查,約有一半的斯洛伐克人已感受到新冠狀病毒疫情的財務影響。   該項調查於2020年3月27日至30日間以1,003名斯洛伐克人為樣本,34%的受訪者表示家庭財務情況變差、13%表示變差情況很顯著,68%的自營個體戶表示財務情況變差,約50%的受訪者表示流行疫情對他們的工作是一大威脅。   該調查亦顯示人民於疫情期間較常使用電子商店,過去14天有40%的受訪者使用網購及送貨服務。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4月7日   根據房地產代理商Lexxus的資料,2020年第1季斯洛伐克Bratislava市銷售出之新公寓較2019年第4季減少40%,約達777間,但較2019年同期增加三分之一。   2020年第1季Bratislava市僅有1,807間新公寓在促銷,較2019年同期減少20%,創下新低紀錄。   2020年3月底Bratislava市一間新公寓的平均價格為每平方公尺2,539歐元(不含加值稅);Lexxus公司預期2020年第2季價格將開始下滑。      

A:根據丹麥貝林時報於 3月31日報導,  國會96票投票贊成通過了對《流行病法》修正案,而沒有人投反對票。如果新冠狀病毒爆發時有必要,政府將能夠禁止兩個人以上的集會。儘管現在已經頒布了新的緊急立法,但這並不意味著當前的集會禁令將立即收緊。   到目前為止,政府已禁止在公共場所十人以上聚集。   週一(3 / 30),總理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在新聞會上表示,要求居民繼續採取明智的行動,不要聚集在大型集會中,因為這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如果民眾自律遵守目前的禁令. 復活節結束後,丹麥可能會在幾週內逐步解除禁令開放。   由於復活節期間將近, 因此政府希望提前獲得修法機會,此法令的修改, 將使政府能夠在日後因感染危機升高, 而有緊縮禁令規則可循,使執法人員在必要時有執行命令。   但是,目前所採取聚集禁令,沒有醫療證據可以證明可以完全遏制新冠狀病毒感染。衛生部長Magnus Heunicke認同了這一點, 並指出政府法案中的條列並非每個都需要有醫學根據。”   根據修正案, 該禁令不適用於近親,其中包括配偶,永久同居伴侶,永久伴侶,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然而, 此集會禁令可能殃及祖父母和繼子女的聚會,但衛生部長將豁免他們。   左翼和自由聯盟建議衛生當局可以以此為根據在必要時使用該禁令。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4月7日   斯洛伐克SPP Infrastructure於2019年9月30日截止的2018/2019會計年度淨利減少40%,達6億700萬歐元。   斯洛伐克SPP Infrastructure為斯國管理天然氣基礎設施公司,2017/2018會計年度該公司淨利達10億500萬歐元,創新紀錄。

A:巴西Santander銀行根據新肺疫情影響,預測巴西5種經濟狀況,從下滑0.4%到6%。 最樂觀情況是疫情在4月中旬結束隔離,經濟所受影響最小,為下滑0.4%。最壞情況是6月中旬結束隔離,經濟活動開始復元,2021年初才能恢復運作,在這狀況下,許多公司倒閉,失業人口增加150萬。

A:根據馬來西亞央行頃發布「2019年經濟和金融報告」顯示,新型冠狀病毒(Covid -19)衝擊馬國經濟表現,該銀行預測馬國本(2020)年經濟成長預測值可能僅成長0.5%或甚至衰退2%。馬國上(2019)年實質經濟成長率為4.3%。随着該病毒疫情日後受控以及全球經濟走向復甦,馬國經濟預料從本年底起至明(2021)年呈現反彈。   該報告續稱,馬國政府推出各項措施,包括總值2,500億馬幣(約合581億美元)的振興經濟配套,將提供馬國經濟缓衝空间,避免急速萎缩。然外在和内在環境不断變化,對經濟成長造成下跌風險。此外,疫情和振興經濟措施同时衝擊國內供需,影響旅遊相關產業和製造業。旅遊業收入占馬國國内生產毛額11.8%,本年前兩個月,機埸客流量降低2.8%。 至於製造業,工廠暫時關閉導致生產活動受影響,外國生產鏈中斷也降低對馬國製成品的需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前,馬國民間的可支配收入已於上(2019)年底變弱,家庭平均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之比例躍升至82.7%。非關鍵服務業在全國行動管制措施期間暫停營運影響經濟,而全國行動管制措施後,該銀行預料人民仍會減少社交和休閒活動,直到全球和馬國完全控制疫情,因此消費和投資活動將受到抑制。   在全國行動管制措施期間,馬國經濟生產力將僅剩45%,惟盼振興經濟配套和政府持續落實大型基礎建設計畫分别為經濟貢獻2.8%及1%成長率。同時馬國多元化出口結構持續為經常帳創造盈利以及全球政策决策者採取顯著手段扶持經濟,將是支撐馬國經濟的重要因素所在。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頃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馬國本(2020)年2月份貿易總額為1,362.83億馬幣(約合312.58億美元),較上(2019)年同期成長11.6%;出口額為744.5馬幣,較上年同期成長11.8%,惟較上(1)月下跌11.5%;進口額618.32億馬幣,較上年同期成長11.3%;貿易順差126.19億馬幣,則較上年同期成長14.1%。 2020年2月份出口,電子與電機產品仍為馬國主要出口項目,金額達251.05億馬幣,占該國總出口額之33.72%,較2019年同期下跌2.7%。其他主要出口產品有精煉石油產品(44億馬幣,成長21.7%)、棕油產品(54億馬幣,成長14.7%)、木材與木材產品(20億馬幣,成長41.8%)及液化天然氣(34億馬幣,成長7.1%)。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新加坡112億馬幣,成長22.5%)及中國大陸 (94億馬幣,成長11%);對新加坡出口成長的產品為精煉石油產品(20億馬幣,成長95.8%)、棕油產品(2.48億馬幣,成長71.1%),惟電子與電機產品出口下跌2.5%至44億馬幣;對中國大陸出口下跌的產品為棕油產品(6.91億馬幣,成長26.4%)及木材與木材產品(1.53億馬幣,成長92.7%)。 與上(1)月比較,2020年2月出口單價指數(export unit value index)微跌0.2%至116.9點,主因燃油指數下跌4%、製成品指數下跌0.1%。同期,出口量指數(export volume index)下跌11.4%至119.7點,主要來自機械與交通設備指數下跌20.4%、燃油指數下跌19.1%及及不可食用原料指數下跌9.4。經季節性調整後,出口量指數微跌0.1%至134.9點。   馬國2020年2月份進口額達618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成長11.3%;資本財(capital goods)進口占總進口額之8.9%,下跌16.9%至55億馬幣,主因資本財(交通設備除外)下跌10.6%(6.1億馬幣),工業交通設備下跌61.0%(5.07億馬幣)。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占總進口額62.1%,成長20.4%至384億馬幣,成長的主要項目為資本財零組件(交通設備除外,成長27.7%,30億馬幣)、加工燃油和潤滑油(成長185.7%,18億馬幣)及加工工業用品(成長11%,13億馬幣)。消費品(consumption goods)進口占總進口額之8.1%(50億馬幣),成長10.1%;其中可細分為供家庭用之加工食品與飲料(3.02億馬幣,成長23.2%)、初級食品與飲料(2.54億馬幣,成長45.1%),惟半耐久性商品下跌24.1%至2.09億馬幣;主要進口國為中國大陸(98億馬幣,下跌6.5%)及新加坡(62億馬幣,成長3.9%);自中國大陸主要進口產品為電子與電機產品 (43億馬幣,成長28.5%),惟精煉石油產品(11億馬幣,下跌29%)。自新加坡主要進口產品為精煉石油產品(19億馬幣,成長18.7%)。   2020年2月,與自由貿易協定(FTA)夥伴的貿易占馬國貿易總額64.6%(880.5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成長10.3%;其中對FTA夥伴的出口額為500.3億馬幣,成長11.2%;進口額為380.3億馬幣,成長9.2%。對韓國出口成長51.6%(至34.1億馬幣,主要出口項目為液化天然氣),對土耳其出口成長42.7%(6.89億馬幣)及巴基斯坦出口成長71.9%(4億馬幣,主要出口項目為棕油產品)。本年前2個月與FTA夥伴的貿易,占馬國貿易總額65.4%(1,913.7億馬幣),較上年同期成長2.1%;其中對FTA夥伴的出口額為1,070億馬幣,成長2.8%以及進口額為843.6億馬幣,則成長1.2%。   根據前述統計資料,馬國2020年2月份,與臺灣貿易總額為69.57億馬幣,較2019年同期成長19.5%;對臺灣出口金額為24.94億馬幣,成長20.9%,臺灣居馬國第8位出口國;自臺灣進口金額為44.63億馬幣,成長18.8%,臺灣居馬國第5位進口來源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