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馬來西亞棕油協會及馬國房產業主協會頃聯合發布消息稱,馬國政府落實「全國行動管制」措施,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衝擊,已造成東馬沙巴州(Sabah State)三個主要棕油種植地區暫停營運。該三個主要地區占沙巴州總種植面積65%,貢獻該州棕油產量75%,聘僱約10萬人。隨著前述地區遭受衝擊,估計馬國本(2020)年棕油生產量將下跌約2%。 該棕油協會指出,前述地區的工人長時間禁閉家中且無隔離,可能受該病毒感染;然而工人四處遊蕩與犯罪,亦違反前述行動管制措施。一旦恢復正常營運,工人短缺將對該州油棕業者形成更大挑戰。倘延長收割期,將對該州營運商造成直接影響,且沙巴州關閉1個月,可能導致該州收入減少8億6,000萬馬幣(約合2億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衛生部(MOH)總監諾希山(Dr. Noor Hisham)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本(2020)年4月7日新增170件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確診病例。截至本年4月7日止馬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已飆升至3,963件並出現63件死亡病例,已治癒出院者1,321人。 先前被關閉執行加強行動管制措施的Menara City One住宅大樓約500公尺步行距離的兩棟組屋,即雪蘭莪敏申組屋(Flat Selangor Mansion)及馬來亞組屋(Flat Malayan)因出現15件新型冠狀病毒病例而於週二(4月7日)被勒令關閉。馬國軍隊以鐵網將前述兩棟組屋的出入口全部封鎖,以確保約6,000名居民不能外出並方便衛生部官員為渠等進行病毒檢測。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鑒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馬來西亞中小企業的衝擊日益擴散,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宣布加碼總值100億馬幣(約合22.9億美元)「關懷人民中小企業(附加)配套」,以協助舒緩病毒對中小企業的衝擊。中小企業為馬國經濟的骨干,占GDP之38.3%並創造66.2%就業機會。 上述加碼配套的重點包括:(一)薪酬的補貼將從原有配套的59億馬幣(約合13.53億美元),增加至138億馬幣(約合31.65億美元),增加133.9%;(二)員工月薪4,000馬幣(約合917美元)或以下的中小企業,每人維持補貼600馬幣(約合138美元);同時,其員工最高上限也從原有的100人增加至200人;(三)至於員工人數在76人至200人間的中小企業,每名員工可獲補貼800馬幣(約合183美元);(四) 員工人數75人或以下的中小企業 ,每名員工獲補貼1,200馬幣(約合275美元)。上述薪酬補貼援助為期3個月,提供於2020年1月1日前向馬國公司委員會註冊的中小企業;(五)馬國政府撥款21億馬幣,讓微型企業可獲3,000馬幣(約合688美元)特別關懷補助金,估計有70萬間微型企業可從中受惠。這類微型企業須向馬國國稅局註冊;(六)廢除在國家儲蓄銀行(BSN)總額5億馬幣(約合1.15億美元)微型貸款計畫的借貸利息從2%減少至0%。這項貸款便利也適用於國家創業集團商業基金(Tekun Nasional),每間微型企業最高可申請貸款1萬馬幣(約合2,294美元),利息為0%;(七)中小企業的外勞人頭稅豁免25%,惟不包括女傭。 隨著馬國政府加碼振興經濟配套,目前總振興配套規模已擴大至2,600億馬幣(約合596.3億美元),相等於馬國國內生產毛額之17.6%,其中政府直接注資額為350億馬幣(約合80.28億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英國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頃發布消息稱,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干擾供應鏈以及馬來西亞外部出口訂單下跌的不利影響,本(2020)年3月份馬來西亞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僅為48.4點,比上(2)月的48.5點稍遜。 本年3月馬國製造業因全球Covid-19疫情削減需求量,加上部份產業因供應鏈中斷致所投入生產原料嚴重延遲而限制產能。該病毒爆發對馬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加劇,國內外客戶的新業務皆呈下降趨勢。 IHS Markit公司分析指出,在中國大陸需求最初受到該病毒負面衝擊之後,其下降速度與2月份的下降速度基本一致。 由於Covid-19衝擊了全球需求,馬國對海外銷售出現廣泛下滑。展望未來12個月的業務前景,馬國製造商預計將進一步減產。全球大流行會造成長期經濟損害,導致市場信心下跌至2016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致中國大陸的供應鏈中斷己嚴重打擊生產力並限制經濟成長。來自中國大陸的供應估計將於未來幾周內開始改善,這有助於解除部分生產限制,但下一個問題將是全球對需求下跌。就馬國的出口與國內需求而言,最糟糕的情況可能於第二季出現,但至目前為止,全球經濟衰退將持續多長時間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4月8日報導,為防堵新冠病毒疫情擴大,新加坡本年4月7日至5月4日採取更嚴格的「斷路器(circuit breaker)」式防疫措施,將「半封城」1個月,全面落實居家辦公,非必要服務業商店和工作場所皆須關閉。 對此,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分析師蔡學敏和李主禮認為,疫情升溫將導致新加坡面臨更嚴峻的經濟衰退風險,比亞洲金融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時更為嚴重。鑒於「半封城」期間高達30%經濟活動將暫停,經濟損失估計達100億星元,相當於GDP的2%,受影響領域偏向勞動密集型,涵蓋約130萬個工作,約占新加坡總就業人口的3分之1;因此該銀行將本年經濟成長預估從-2.3%下調至-6%。新加坡本年失業率更可能超過5%,即 15至20萬人將面臨失業,多數為外籍勞工。 美銀美林分析師Mohamed Faiz Nagutha則表示,從增值(value-added)角度而言,新加坡本年和明(2021)年總經濟損失將高達500億星元,此係疫情期間的「產出損失」,未來不太可能彌補。若以行業別而言,建築、零售貿易、房地產和娛樂服務等行業在「半封城」期間將遭受最嚴重影響,前述行業涵蓋 80萬個工作,占新加坡總就業人口5分之1,GDP貢獻約10%。預估新加坡本年失業率可能升至4%,平均薪資則下跌3至4%。 星展集團分析師謝光威針對6個東協經濟體發表本年經濟成長預估報告顯示,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本年經濟成長依序為-5.5%、-2.8、-0.5%、2.5%、4.4%和4%,惟未來若疫情加劇且全球封城鎖國時間更長,則經濟成長預估將依序下調為-7.0%、-4.0、-1.9%、1.5%、2.5%和3.0%。報告指出,新加坡過去曾遭遇3次經濟衰退,即1985年製造業衰退(-0.6%)、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2%)以及2001年網路泡沫(-1.1%)。另為保住員工飯碗,星國政府已推出3個預算案因應,撥款總額約600億星元,占GDP的12%,惟仍無法避免勞動力市場低迷和失業率上升。
A: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本(2020)年4月7日表示,將放寬部分資本和金流之監管規定,允許金融機構將政府財政支援和銀行援助措施考慮在內,撥出更切合實際情況的貸款準備金,以協助因應冠狀病毒疫情,進而支援客戶渡過難關。 MAS亦允許延遲推行巴塞爾III協議(Basel III)的部分新條規,以減輕金融機構的營運壓力,並給予金融機構提交監管報告寬限期,以及暫停定期視察和監管訪問等。上述放寬規定,係在鼓勵銀行酌情利用資本緩衝,支持借貸活動。 MAS強調,儘管無必要限制銀行的股息派發政策,惟相關機構不應利用較充裕資本緩衝,在此期間進行股票回購。鑒於疫情影響,新加坡股市頻頻下挫,掀起股票回購潮;本年3月回購總額為5億200萬星元,其中星展集團(DBS)、華僑銀行(OCBC)和大華銀行(UOB)等3大銀行,回購占比達88%。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義大利總理孔德(Giuseppe Conte)於本(109)年4月6日晚間透過臉書直播宣布批准旨述新法令,該法包括一系列主要對各大中小型企業提供流動資金保障之政策,要點包括: (一)延後稅款繳期限:政府暫緩徵納將對企業產生更大財務壓力之各類型稅務款,及數類自營業者即將於4月及5月份到期之「預扣稅」(le ritenute)。粗估計算,暫緩徵收之預扣稅總額約達43億歐元,營業稅則約達44.8億歐元,爰義國政府在此段期間將約短收約100億歐元; (二)協助學校機構增購平板或一般電腦做為遠距教學使用:該法案亦將匡挪可「立即動用」之8,500萬歐元予學校機關,以利保障家庭經濟困難之學生,在此段期間可免受因疫情影響,獲取必要學習工具以接受遠距教學; (三)保障國家安全:為防範正因疫情遭受嚴重經濟風暴的義國企業成為他國併購的目標,義國政府將援用「黃金力量」(golden power)以保護相關戰略性產業,如國防、電信、金融、能源、運輸、水資源、食安、農業、醫療、保險等。義國內閣秘書長Riccardo Fracarro表示,「自此刻起,國家將擁有權力,可出面阻止危害國家利益的併購案,俾義大利生產結構不致在危難時刻被惡意掠奪吞食。」; (四)強化中央保證基金(Il fondo centrale di garanzia):諸多企業及自營業等專業人士輒因無法提供如房地產等擔保而難以取得貸款。為此,政府結合歐盟資源,挹注150億歐元以強化「中央保證基金」提供企業所需現金流之能量,以擴大提供包括不超過500名員工之公司最高80萬歐元、期限不超過6年之貸款額,並將獲得100%保障(90%政府擔保及10%《地區性企業之援助基金》(Confidi)擔保),凡達500萬歐元之貸款,則將獲得最多90%之擔保。此外,該法令亦簡化申請程序,重新分配資源,並擴大平均貸款額度。義國經濟發展部長 Stefano Patuanelli表示「在某些情況下,只要具有必備條件,如營業稅號(P. Iva)、最後一份財產及納稅申報表,放貸機構甚至無需等待「中央保證基金」機關之批准即可放款。」此類「自動核准」機制主要針對小型以下商家,以不超過25,000歐元之貸款金額為限,並由政府給予完全擔保; (五)義國出口信貸金融集團(SACE)成立新基金:義國財政部部長Roberto Gualtieri 表示正籌組專案小組,預計將在近日成立第二個基金,而該基金將由義國出口信貸金融集團(SACE)主導營運,義政府控股之存貸銀行(Cassa Depositi e Prestiti)為輔,主要針對「銀行、國家及國際金融機構,及其他有權行使信貸之實體機構」提供擔保,擔保金額最高可達2,000億歐元,其中最少300億歐元將用於支持中小型企業。預計至2020年12月31日止可放貸期限不超過六年,貸款金額為2019年營業額之25%的貸款,並為員工人數超過5,000人,且對營業額為15億歐元之公司提供90%擔保;對員工人數超過5000人,且營業額在15到50億歐元間之公司提供80%擔保;對營業額超過50億歐元之公司提供70%擔保。中小企業之首年利息不得超過0.25%,其餘規模企業之利息則不得超過0.50%。在政府及義國出口信貸金融集團(SACE)互相保障下,亦盼將資金保護網擴大至郵輪及國防相關業,政府並已提出對此兩項產業挹注80億歐元資金之保障協助; (六)重振出口:將成立《出口支援委員會》(Comitato per il sostegno pubblico all'esportazione),共同由義財政部與外交部共管,專門協助具備開拓國際市場能力之出口企業拓展業務。
A:新聞來源:韓國貿易協會(2020年4月7日) 韓國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於本(109)年4月7日公開表示,為培育全球新創產業之未來明星企業,將推動「GLOBAL JUMP 300計畫」。該計畫以布局海外市場之新創企業為服務對象,擴大全球創業之支援服務,並自本年2月起辦理企業募集、書面及視訊審查,目前業已完成78家企業之甄選作業。 報導指出,本次甄選之企業涵蓋人工智能(21家)、大數據(9家)、教育及金融科技(7家)及生技醫療(6家)產業,多屬具備國際能量之新創企業,其中57家企業獲核定給予5億韓元以上之投資資金。負責審查業務之Nautilus Venture Capital代表LIM, Sungwon表示,韓國IT技術、電子商務及生技醫療等領域之優秀新創企業增加,且多具備國際競爭力,難以透過書面及視訊審查決定選拔企業。 該計畫將重點區分新創企業之出口、招攬投資及全球創業領域,並建立海外布局藍圖,提供1對1全程支援服務。KOTRA並預定於本年5月加強辦理「GLOBAL JUMP 300計畫」第2次之企業招募活動。
A:新聞來源:韓國貿易協會(2020年4月7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成允模於本(109)年4月7日出席假大韓商工會議所舉行之「素材、零組件及設備融合創新小組開幕典禮」表示,韓國面臨日本之出口管制措施及新冠肺炎引發之全球供應網斷鏈問題,亟需提前籌備相關因應措施。 韓國成立「融合創新小組」之目的在於透過相互之合作,提高素材、零組件及設備產業之國際競爭力。本小組由韓國政府協調相關研究機構、專門生產技術研究所共32個公共研究機構組成,並指派韓國產業技術振興院院長石瑛哲擔任組長。本小組委請各參與機構之首長擔任委員,並設執行委員會,在該執行委員會之下設立「企業支援DESK」及「實務促進小組」,負責媒合小組服務及提供企業需求等實質支援業務。 該部盼藉由「融合創新小組」之成立,分享各公共研究機構之研究資源,供素材、零組件及設備企業參考。截至目前,韓國各公共研究機構共計擁有1萬1,000名研究人力及2萬6,000台測試設備。該部頃擬透過研究人力及設備之數據及派遣人力,整合企業所需之支援及優惠服務。另將編列2,000億韓元預算,支援測試床裝備、信賴性及量產測試,協助素材、零組件及設備等100大核心產品項目之技術開發及實際量產。 是日韓國現代汽車及KFTC株式會社等300家合作廠商另簽署汽車領域之共生合作MOU。現代汽車公司規畫於2025年前訂定250項之提升零組件信賴性目標,並分享「零組件信賴性開發指南」。該公司社長孔泳云表示,將與相關廠商共同合作,支援建立信賴性開發生態系,提升汽車零組件產業之整體競爭力。石組長另表示,透過系統性分析企業之需求及擴大支援服務,除汽車領域之外,亦將積極支援半導體及顯示器等相關產業領域。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4月7日) 韓國政府於本(109)年4月7日舉行國務會議,依據國家財政法,由韓國監查院審核通過「2019年會計年度國家決算報告」,再預訂於5月底提交國會。韓國政府表示,2019年度之決算結果將作為編列明年度預算之參考指標,政府將持續提高財政支出之效率。 2019年會計年度決算之主要特點為: 一、2019年因財政執行檢視會議積極執行及管理,未動用之預算比率僅1.9%,係自2006年1.6%以後之最低紀錄。 二、財政收支因稅收減少1.3兆韓元、稅收增加速度減緩及決算教育稅,歲入及歲出以外之其他支出增加10.5兆韓元,連帶造成赤字增加。 三、韓國政府為彌補財政虧損,增加發行國家債券,國家債務增加47.2兆韓元。 四、歲入歲出賸餘額約為2.1兆韓元,其中一般會計為619億韓元、特別會計餘額2.1兆韓元,將依據國家財政法第90條之相關規定處理。 韓國2019年會計年度國家決算報告之主要內容包括: 一、歲入及歲出:2019年歲入金額為402兆韓元、歲出金額為397.3兆韓元,決算賸餘為4.7兆韓元,而歲計賸餘為2.1兆韓元。 二、財政收支:綜合財政收支自2018年31.2兆韓元盈餘,2019年惡化為12.0兆韓元赤字,占GDP之比重減少0.6%。社會保障基金(國民年金、私立學校教職員年金、雇用保險及產業災害保險)盈餘為42.4兆韓元,較2018年之41.7兆韓元,增加0.7兆韓元。綜合財政收支扣除社會保障基金後之「管理財政收支」為54.4兆韓元赤字。2019年財政收支出現赤字之主要原因係企業營業情況惡化,收入增加情況停緩及政府積極擴大執行財政預算。 三、2019年國家債務為699兆韓元,占GDP之比重為36.5%。較2018年之651.8兆韓元(占GDP比重為34.4%),增加47.2兆韓元。另國家債權為379.3兆韓元,較前一年之342.8兆韓元,增加10.6%,國有財產規模為1,124.5兆韓元,較前一年之1,081.8兆韓元,增加4.0%。而2019年國家債務增加之主要原因係國庫債券、國民住宅債券、外匯穩定債券及貸款增加。 四、依據財務報表,韓國目前之國家資產計2,299.7兆韓元,負債1,743.6兆韓元,資產淨額為556.1兆韓元。
A: 因新冠肺炎疫情對日本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日本政府決定推出前所未有的紓困政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4)月7日晚間宣布第3波新冠肺炎緊急經濟對策,事業規模總額高達108兆日圓(約新台幣30兆2,400億元),相當於日本國內總生產額(GDP)之20%,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對策。 上述緊急經濟對策主要包括:(1)對低收入戶及營業額大幅下滑的中小企業等實施超過6兆日圓的現金給付;(2)規劃投入26兆日圓支援企業及個人延後繳納稅金及社會保險費;(3)預定45兆日圓用於企業的金融援助等,擴大民間融資為企業紓困。 前述現金給付方式,預定自本(2020)年5月開始依序實施向符合條件的家庭每戶發放30萬日圓現金,並針對領取兒童津貼的家戶,將追加給付每位兒童1萬日圓補助津貼;以及對中小企業最高支付200萬及個人事業主最高支付100萬日圓補貼等措施,以維持國民就業機會。另,民間金融機構亦將對經濟體質脆弱的中小企業提供無利息、無擔保之融資措施。 此外,日本政府亦將支援企業增産對新冠肺炎病毒有療效之抗流感藥物Avigan,預定在2020年度內確保200萬人份的Avigan,係目前現有量的3倍;並擴大傳染病定點醫療機構之空病床確保數,並且將支援企業增産口罩、人工呼吸器及葉克膜。 本次緊急經濟對策主要由兩階段的內容構成,即新冠肺炎感染平息前之「經濟支援階段」及平息後的「V字型經濟復甦階段」;其所需預算經費,日本政府將藉由2020年度財政預算之預備經費及編列2020年追加預算案確保財源。 日本財經界肯定本次日本政府推出的緊急經濟對策,咸認對企業提供紓困具有意義,據野村總合研究所分析師木內登英估算,本次緊急經濟對策可提高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約0.9%,惟若新冠疫情拖久無法平息,景氣狀況恐將持續低迷。 另,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中西宏明會長發表聲明稱,目前各國正面臨同時要達成防止新冠疫情擴大及維持經濟活動的難題,日本也不例外;為突破當前艱困局勢,日本政府依據新思維決定空前規模之總合性緊急經濟對策,為守護國民的生命、健康、生活,以及維持就業穩定、讓企業渡過難關,政府的經濟支援刻不容緩,期盼早日能通過追加預算及迅速執行緊急經濟因應對策。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4月7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全球對石油之需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減少,韓國石油業界之銷售快速減少,經營惡化,韓國政府決定延長對石油進口及銷售附加費之徵收期限,全力協助石油業界克服危機。 據指出,目前韓國石油業界面臨銷售惡化,資金周轉困難以及儲油空間不足等問題,因此韓國政府決定將本年4至6月份石油進口及銷售附加費之徵收期限延長90日,以期減輕54家必須繳納附加費之石油業者之資金壓力,預計附加費之徵收期限延長3個月將可減輕石油業界9,000億韓元之費用負擔。 韓國政府對石油進口及銷售徵收附加費係依據石油及石油替代燃料事業法第18條,對煉油業者及石油進出口業者等徵收附加費,俾利穩定石油之供需及價格。2019年徵收之附加費金額計1.6兆韓元,本次延長附加費徵收期限係韓國政府依據石油事業法施行令第26條第1款第2項,當煉油業者、石油進出口業者及石油銷售業者因國際石油價格快速下跌及產生嚴重短期損失之影響,發生嚴重之資金問題時,可延長附加費徵收期限之規定。 另韓國石油公社為協助石油業界解決儲油空間不足之問題,將積極利用石油公社閒置之儲油設施,並輔導租賃儲油槽因應。此外,政府亦將持續召開「國際油價因應小組會議」、「石油公社與煉油公司之實務專案小組會議」,與石油業界、相關研究機構之專家學者討論及檢視國際油價與國內石油產品價格變動、石油業界之經營情況等,在必要時採取緊急應變措施。
A: 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日本體溫計廠商相繼啟動增産計畫,日本國內龍頭廠商之Omron公司藉由加班及假日上班,産能增加7成(日産量約6萬個),以因應防疫而要求測量體溫的商機。 此外,日本國內大型廠商TERUMO亦自本(2020)年2月起在杭州市的生産基地增産體溫計,除家庭用以外,企業及大型商店使用體溫計情況有增無減,體溫計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中。另,據悉Tanita公司也向台灣的代工企業增加體溫計訂單。 目前要求檢測體溫的趨勢正在各地擴大,近期日本國內藥妝店及家電量販店等體溫計缺貨情況顯著,部分商店甚至規定一戶家庭限購1支體溫計,且商品不分種類。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4)月10日報導稱,日本政府在4月7日晚間發佈東京都、大阪府等七都府縣之「緊急事態宣言」後,非指定對象地區的危機感也進一步增強,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9日舉行記者會表示,已請求中央政府將愛知追加為對象地區,並說明計劃於4月10日自主發佈「緊急事態宣言」。 此外,京都府及京都市亦表示將請求中央政府將京都加入「緊急事態宣言」對象地區,由於京都府新冠肺炎感染者持續增加,即將迎來宣言發佈後的第一個週末,京都府表示為徹底防止新冠疫情持續擴大,應與相鄰的大阪府、兵庫縣共同作為宣言對象地區保持一致步調。 京都府知事西脇隆俊表示,「京都府疫情情況,幾乎與被列為對象地區的大阪府、兵庫縣相同」,對疫情表現出強烈的警惕意識。渠表示,「需要參照對象地區來採取應對措施」,攜手大阪、兵庫等呼籲居民避免非緊急、不必要的往來等。 此外,福井縣知事杉本達治表示,「目前的情況已處於『緊急事態』邊緣。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無法追蹤感染源的情況」,再次呼籲政府及國民應貫徹實行防疫措施。
A: 日本政府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於本(4)月7日針對七個都府縣(東京都、神奈川、埼玉、大阪、兵庫、福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除企業實施在家上班外,許多百貨公司及飲食店因此宣布停業,相關廠商則因疫情影響造成供應鏈中斷而暫停營運。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日本市民生活,更對日商企業活動造成嚴重衝擊。 根據調查公司TOKYO SHOKO RESEARCH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4月7日止,因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原因倒閉的公司案件有20件,正在進行相關手續的公司有25件,共達45件。以地區別來看東京有6件為最多,其次為北海道為5件、兵庫縣為4件、大阪府及福岡各3件,擴及25個都道府縣。 上述倒閉企業中以宿泊業12件最多(倒閉5件、倒閉手續中7件),因訪日觀光客驟減及因疫情關係民眾避免出門,造成國內外旅遊需求減少而面臨經營困難;次為餐飲業7件(倒閉3件、倒閉手續中4件)、食品製造業6件(倒閉3件、倒閉手續中3件)及服飾業等以消費者為對象的小型、零售企業為大多數,其中正在申請倒閉手續的公司多為在3月後半開始面臨經營困難而準備倒閉。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0年4月9日 根據斯洛伐克統計局發布資料,2020年2月斯國工業產值較2019年同期減少1.5%,原因為工業製造較上年同期減少3%。 另電力、瓦斯、蒸氣與空調產值提高5.8%,採擴及採石增加17.9%。 經季節因素調整後,2020年2月斯洛伐克工業生產較上(1)月減少0.7%。 2020年前2個月工業產值較2019年同期減少0.5%,因製造減少1.8%;電力、瓦斯、蒸氣與空調供應增加5.7%;採擴及採石增加17.3%。
A:宏國為強畫防疫及醫療能力,持續向國際組織尋求援助。 我國政府已應宏國需求,提供人道關懷捐款,供醫院採購防疫及醫療用品及整建隔離醫院。 另中美洲經濟整合銀行(註:我國為區外會員國)亦提供專款協助防疫,並捐贈2萬6千個檢驗設備供用。宏國企業亦共同嚮應慷慨捐助。
A:宏都拉斯衛生專家估計未來4至8週內,新冠病毒確診人數將達到高峰。專家並建議延長宵禁2週,以防止疫情擴散。 宏國政府已宣佈強制民眾自4月7日起,經允許出門購物之民眾,一律強制戴口罩,以減低傳染風險。
A:據宏國媒體報導,宏國衛生部統計新冠病毒疫情仍持續擴散中,宏國政府加強採取相關防疫措施: 1.宣佈延長宵禁鎖國至4月19日。 2.超前佈署大規模墓地:宏國政府已下令各省市長,尋找適合作為大規模墓地之土地,以備疫情大爆發時,供作染疫死亡病患埋葬之場所。 3.設置方艙醫院:4月6日宣佈釋出政府聯合辦公大樓空間,供作設置3,000個床位隔離病房之方艙醫院使用。
A:據宏國衛生部統計,新冠病毒疫情仍持續擴散中,宏國政府加強採取相關防疫措施,宣佈延長宵禁鎖國至4月19日。 惟近3週雖已採取嚴厲防疫措施,但迄今疫情仍持續擴散,截至4月9日確診病例仍逐日增加,已有343個確診病例,包括23名死亡案例, 死亡率居於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