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The Financial Times 日期:109年4月08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145/P200號(商情文號:第145號) 商情本文: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英國經濟正走向衰退,其程度預計將超過2009年的金融危機。因部分經濟部門已完全關閉,經濟學家認為傳統的預測方法變得無關緊要,所以經濟收縮的可能程度正在不斷修正。經濟學家還警告,由於缺乏歷史比較性,追踪經濟復甦比產生的影響更為有用。許多領先的預測機構預估,今年經濟收縮率將超過6%,而2009年為4.2%。 根據European Network of Transmission System Operators for Electricity(Entso-e)的數據,儘管平均溫度低於2019年3月,但英國電力消耗在3月的最後一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 根據Google發布的帳戶位置流動性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英國工作場所的進出次數比前五週的平均值減少了55%。 就業及退休保障部(Department for Work and Pensions)表示,在三月的最後兩週,近一百萬人申請福利救濟金。 英國《金融時報》對政府網站“find a job”的分析顯示,與3月底相比,4月7日的職位空缺減少了20%,銷售和接待工作減少了40%。求職網站LinkedIn和Indeed報告稱,截至3月底,招聘和求職人數下降了兩位數。 根據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ociety of Motor Manufacturers and Traders)的數據,上個月汽車銷量下降了44%。 根據零售諮詢公司Spring-Board的數據,儘管消費者爭先恐後地囤積食物問題,但與上周同一天相比,週日的零售客流量下降了83%。 對房地產市場來看,房地產網站Zoopla報告稱,3月底的需求下降了40%(定義為在網站上瀏覽然後查詢)。3月初新上市的股票數量下降到不足一半的水準。
A:厄瓜多長期仰賴進口消費性產品,但近年幾家跨國企業逐步在厄國成立公司並生產銷售,其中包括聯合利華公司(Unilever)在厄國銷售之產品,75%為國內生產。儘管厄國勞動等固定成本持續增加,但市場價格的彈性和市場規模仍使外來投資公司獲利。
A:厄國汽車主要來自進口。2010年至2015年期間,厄國汽車產量增長37%,而國內市場增長45%,因此幾家汽車公司為滿足內部需求的成長,以及布局區域市場,增加其在厄瓜多的投資。ÓmnibusBB仍為該國生產卡車和SUV的最大組裝場,該公司組裝雪佛蘭,並佔該國所有汽車銷量的40%。
A:紡織業佔厄瓜多非石油產業之15%,為僅次於食品加工之第二大產業。據官方報導,紡織業創造5萬個直接及30萬個間接工作機會。 直到1990年厄國紡織業仍僅侷限於國內市場,而到2000年厄國採行美元為國幣後,紡織業突然經歷一段持續性的繁景,其中自2007年起每年出口成長30.5%。厄瓜多紡織業的成功主因為,厄國可自行生產織物和紗線等,與中美洲其他國家不同。中小企業仍然是厄國紡織業的主要參與者,仍缺乏規模經濟使其更具競爭力,爰盼引入更大的參與者來實現產業升級。
A:食品加工業是厄瓜多最重要的非石油產業。該產業佔非石油產業的55%產值,每年產值18億美元(佔GDP 8%)。該產業主要加工項目為蝦類(21%)、肉類(18%)、魚類(16%),另亦含蓋其他次要服務,例如飲料加工和包裝,製糖加工以及製糖和穀物工業。蝦、鮪魚和糖為厄國主要出口產品,而其他產品則以銷往國內市場為主。
A: 石油為厄瓜多最重要產業,占總出口50%以上,及該國1/3的稅收。每天生產超過50萬桶石油,90%用於出口。儘管厄國生產大量的石油,但厄國僅為中等產油國,在全球石油產量中排名第31位,石油儲量排名第20位。估計該國擁有約6.5萬億桶原油儲備。該國的主要石油出口是重質原油(Napo)和中重質原油(Oriento)。 厄國生產的石油質量比委內瑞拉好,但通過安第斯山脈將其運往太平洋海岸的成本增加其出口成本。最近厄國啟動從Ishpingo-Tapococha-Tiputini開採約9億桶石油的計劃,該計劃即將把該國亞馬遜森林區的大部分地區夷為平地。
A:厄國產業佔GDP比重分別為工業33.43%、製造業16.33%、服務業56.14%。工業區集中在大城市,約70%的製造業和非石油部門集中於首都基多(Quito)和瓜亞基爾(Guayaquil)。 厄瓜多經濟嚴重依賴石油(佔出口50%以上)、農業、林業和水產養殖等初級產業。1990年前厄瓜多非石油產業均銷往國內市場,過去10年政府在非石油產業發展和鼓勵投資的努力下,非石油產業出口目前占該國出口25%。 隨著世界經濟趨勢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厄國其他產業亦有相當程度發展,例如紡織、食品加工、金屬製品和服務業,惟部分關鍵性產業如汽車組裝仍仰賴歐美及亞洲進口。
A:依據瑞士公共交通運輸公會(Alliance Swisspass)發布之調查報告顯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及瑞士聯邦政府頒布之緊急狀態措施、在家遠距上班等影響,約有150,000位的瑞士國鐵年票(GA)通勤者暫停使用,導致瑞士國鐵(SBB)損失約1億瑞郎。另購買月票的通勤者也將獲得大眾運輸公司支給15瑞士法郎或是15%票價的補償金,持有半價卡則不予賠償。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後,瑞士大眾運輸交通使用已暴跌約80%,公共交通業者每月損失約5億瑞郎。 資料來源: 瑞士20分鐘報 日期: 2020年4月8日
A:紐西蘭統計局4月8日首度發布本年2月至3月間逐日貿易金額,並說明 3月25日至3月31日一週間與前一年同一期間之比較:1. 紐西蘭自全球進口金額減少3.9%;全球出口金額增加13.2%。2. 紐西蘭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減少27.0%;出口中國大陸金額增加4.2%。 有關新冠疫情對紐國經濟與就業之影響,總理Jacinda Ardern 於三月間記者會中表示,目前進行此等預測為時尚早,現階段工作重點為抗疫、協助企業與就業支持,以期疫情過後得及早恢復正軌。紐西蘭經濟研究院(NZIER)認為新冠疫情之影響將比金融海嘯嚴重2至5倍,預估失業率將自目前4%上升至10至15%,澳盛銀行(ANZ)則預估紐西蘭經濟可能衰退9%。
A:本(109)年4月6日奧地利工商總會網頁刊登奧國駐臺商務代表辦事處投書,報導我國如何運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AI)等科技,成功防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擴散。重點摘要如后。 一、當COVID-19疫情在中國爆發時,由於我國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許多專家認為臺灣將成為受創最嚴重者之一,甚至預估恐成為中國以外,第2高確診案例國家。惟我國卻透過早期因應措施,以及使用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新科技,成功控制疫情之擴散傳播。 二、運用人工智慧鞏固居家檢疫措施:報導指出,我國防疫成功之一大關鍵為針對入境者實行嚴格居家檢疫措施,且為確保規範被遵守,建立一套人工智慧中央系統,結合智慧型手機之GPS定位追蹤及每日數次電話關心,掌握居家檢疫者最新健康狀況,並確認受隔離者未外出。一旦發生外出或未接來電情形,該系統將自動通知當地警察單位,並對違規者處以高額罰款。 三、運用社群軟體「LINE Bot系統平台」支持居家檢疫者:我衛生福利部和科技公司HTC(宏達電),共同在社群軟體LINE開發一套「LINE Bot系統平台」,讓居家檢疫者透過該平台,獲得醫藥及防疫相關之協助及資訊,不但可分擔防疫人員工作負擔,亦確保防疫資訊傳遞之一致性。 四、運用大數據評估感染風險:我國專家於初期即認知大量蒐集確診者相關資訊(包括如何感染、潛在感染源等)之重要性。由於有相對大量境外移入確診案例,我國政府暫時將健保系統與移民署資料庫串聯,讓醫事人員可以取得國人旅遊史等資訊,俾更準確評估疑似患者感染武漢肺炎之風險。 五、疫調是掌握感染者之重要手段:我國透過疫調,查證所有確診者在確診前之活動足跡後,聯繫可能接觸者實行隔離檢疫措施。 六、掌握口罩生產及運用科技分配口罩:如同許多亞洲國家,配戴口罩為我國預防措施之一,我國政府在2月初即統籌口罩生產,僅2個月已將口罩產量自每日320萬片提升至1,300萬片,並同步實施購買口罩實名制以進行分配,結合大數據及「口罩即時地圖」應用程式,提供庫存量資訊及確保口罩分配滿足所有需求。 七、臺灣是「隱形冠軍」:上述措施均顯示,我國自2003年對抗SARS疫情取得經驗,並運用最新科技成為全球有效抗疫之領導國家之一。
A:資料來源:越南年輕人網報,2020年4月7日 據報載,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越南木材及木製品企業近期連續接獲歐盟及美國進口商延期及訂單取消通知,導致越南木材及木製品之對外出口減少。目前越南該產業對美國出口金額占比約50%,對歐盟出口占比約10%。 據越南木材及林產品協會(VIFOREST)、胡志明市木製及手工藝品協會(HAWA)、平陽省木製協會(BIFA)、平定省木材及林產品協會(FPA)、及Forest Trends聯合發表之有關新冠肺炎對越南木材及木製品產業之影響報告指出,調查之124家越南木材及木製品企業中,有75%企業表示受到疫情影響,初步損失總計約3兆越盾;24%企業表示未能確定損失金額;其餘1%企業表示營收約減少70%。 據該項調查,51%企業已縮減生產線規模;35%企業雖仍正常生產,但未來可能被迫減產或甚至全線停止生產;7%企業已暫停生產;剩餘之7%企業將持續生產。 該報告亦指出,目前為止該產業勞工失業率達45%。另據調查之105家企業表示,疫情爆發之前總計4.7萬名勞工,但目前勞工數量僅剩2.6萬名,減少2.1萬名勞工。
A:資料來源:越南法律圖書館,2020年4月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政府於2020年4月6日簽發第13/2020/QD-TTg號決定有關在越南發展太陽能發電相關獎勵機制。 據該項決定,太陽能發電計畫案收購契約之期限為自商業營運日起最長20年,合約期滿後,雙方可延長契約或重新議定新約,但必須符合越南相關法令規定。 電力契約之收購方為越南電力集團或越南電力集團授權之成員,且須按照太陽能發電計畫案契約執行。 太陽能發電之每度電力收購價介於1,644越盾至1,943越盾,其中水上型太陽發電計畫案收購價為1.783越盾/度,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計畫案收購價為1,644越盾/度,以及屋頂型大陽能發電系統收購價為1,943越盾/度,上述售價均不含增值稅,並自商業營運日起為期20年適用。 另針對寧順省,已獲各級電力發展規劃輔導,且於2021年1月1日前從事商業營運的各併網太陽能,發電不超過2,000MW之計畫案,收購電價為2,086越盾/度,不含增值稅。 本決議自2020年5月22日起生效。詳細公告內容刊登於越南法律圖書館www.thuvienphapluat.vn網站,中譯內容僅供參考,倘有疑義,應以越文版為準。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2月19日報導辦理。 為增加水產資源而強化漁業管理時,其困難點在於一次性捕獲多樣魚種的漁法,雖想保護特定魚種,但實際漁撈作業時,經常無法避免混獲,現在漁民們正在不斷地思考與改良方法,排除捕獲非目標魚種(尤其是幼魚)。 「無選擇性的漁法,能否進行漁業管理?」是漁民的擔憂之一。旨揭報導(詳如附件)蒐集相關案例,說明如何排除非目標漁獲的措施與背景。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Vietnam News,2020年4月8日 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越南中部地區的兩大經濟驅動主力-Da Nang(峴港市)與Quảng Nam(廣南省),2020開年第1季經濟表現雙雙中箭。 雖然第1季政府投入1.1兆越南盾(相當約4,800萬美元)的公共投資,但Da Nang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與去年同期相比,整整掉了80%。 峴港市計畫投資廳的一份報告顯示,該市2020年第1季度合計吸引31件FDI投資案,金額約8,000萬美元。同時,該市為2件國內房地產項目頒發投資許可,總價值達7.7兆越南盾(3.35億美元)。計畫投資廳預估,由於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當地將有約1,000家企業將被迫解散或停止運營。峴港市目前約有3萬家企業,其中95%是中小企業。 另據該市旅遊協會稱,由於疫情蔓延,峴港市的旅遊和服務業,估計將損失8.7億美元,以及影響35,000個就業職缺。 2020年第1季,該市僅接待約130萬遊客,其中70萬是外籍遊客,與上一季度相比,衰退約31.2%。 另一方面,相鄰的廣南省在2020年的第1季也是受傷嚴重,2020年前3個月,多數行業均出現衰退,僅少數成長,且幅度均不大。 2020年第1季當地海鮮加工與畜牧業,衰退幅度達64%,旅遊業也下降約44.5%,而汽車組裝及工業製造業表現也跌近30%。 廣南省2020年第1季度僅接待504,000名遊客,其中,外國遊客數量下降28%。 2020年前3個月,廣南省僅有4件FDI項目獲頒投資許可,總額約1,900萬美元,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第1季度計有243家企業停止運營。 而在廣義省,當地各項行業也無法置身於新冠肺炎疫情之外。由於航班取消和對外國人進入越南的嚴格控制,許多FDI項目無法僱用足夠的外國專家。 以廣義省主要稅收來源的大戶-省營Bình Sơn石化公司為例,2020年第1季該公司銷售額大降約三至四成。當地其他的紡織與木器加工及出口業者,許多也因從中國進口的材料斷貨,無法正常生產。 更往北一點的Thừa Thiên-Huế(承天順化省)的企業營收,本年第1季普遍也下降30%至50%,而當地計程車與出租車公司的收入更慘跌至少80%。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0年4月8日 柬埔寨總理洪森於4月7日召開記者會,宣布一新決定:對於工廠如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而暫時停工者,政府將向每個工人每月提供70美元。 洪森於記者會上表示,由於缺乏原材料和訂單,迄今已有100多家製衣廠歇業。他說,此項補助,政府將提供40美元,而工廠經營者則需負擔30美元。 洪森總理並稱,以往的作法是由政府提供20%的工資,由工廠業主提供40%,但由於多數業主反映負擔不起,因此政府決定修改規定。他並補充說,原本規劃失業勞工在獲得補助金之前,需先接受職業培訓,但是目前由於疫情影響,各職訓中心均被迫關閉,故此項要求,工人也暫時不需要符合。 洪森說,目前全球各地均同樣遭受Covid-19疫情衝擊,因此造成柬埔寨出口也遭到拖累。 柬埔寨全國工會聯合會主席法爾·薩利(Far Saly)會後表示,由於美國、加拿大、歐洲各國紛紛受到災情殃及,工會評估後認為,失業勞工每人每月70美元的替代工資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工會也呼籲柬國勞工,應接受政府和業主的這項補助。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人於受訪時表示,他願意得到70美元的工資。雖然每個月70美元不足以買到食物,但總比沒有好,因為工廠業主和政府都遭受了Covid-19的衝擊。 根據柬埔寨勞工部的數據,到目前為止,已有91家工廠申請暫停營運,影響約61,500名勞工。
A: 一、法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本(2020)年4月6日於參議院經濟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中表示,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帶來的危機將使法國本年度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預估GDP將低於2008年的負2.2%。 二、Le Maire部長強調法國政府已積極採取相關因應措施支持企業及員工,例如目前已有5百萬受雇者受惠之部分失業(chomage partiel)補償機制(目前預估將花費國庫約110億歐元),將可避免大規模失業促使經濟儘快重回軌道,另超過50萬家企業申請「團結基金」(fonds de solitarite)每月計17億歐元的補助,且約10萬家企業已就200億歐元貸款申請國家擔保。 三、Le Maire部長呼籲,歐盟應團結聯手對抗危機,否則會員國因應措施過多分歧將招致惡果;渠呼籲歐盟運用三大工具包括啟動歐洲穩定機制、透過歐洲投資銀行提供企業貸款及支持無薪假補償機制等。另外,建議歐盟應提供投資基金或團結基金,以支持會員國在危機之後之所有公共開支,包括公共服務、醫院建設等,並挹注資源協助受創嚴重的汽車、航運及觀光等產業。 四、根據法國國家經濟統計局(INSEE)本年3月26日發布新冠病毒對經濟衝擊評估報告,法國3月份最後一週GDP將較正常時期下降35%,推估倘全境封閉措施為時1個月,法國當季GDP將下降12%,年均GDP將下降3%;倘封閉措施為時2個月,則當季GDP下降24%,年均GDP則下降6%。
A:由超過160家企業集資於2000年成立的蒙田研究中心,為法國重要智庫。該中心網站於(109)年3月20日刊登法國國家數位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Gilles Babinet文章,評析各國因應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採取措施之差異,肯定臺灣、新加坡及南韓等亞洲國家採取之因應措施確有其值得效法之處。B顧問並以我國為例,分析有關我國新冠病毒疫情管控的成功關鍵。前述文章重點如次: (一) 臺灣、新加坡及南韓等國之中央政府有效發揮其公權力,如臺灣於第一時間成立之國家衛生指揮中心在管控疫情方面扮演關鍵角色;其次前述國家均有效採取流行病防疫措施,包括於機場檢測入境旅客體溫及交通幹道設立病毒篩檢站等;另外前述國家將高端科技運用於防疫工作,以集中疫情相關資訊,針對各區域分析疫情最新發展,並有效追蹤並隔離感染者及潛在感染者。 (二) 臺灣僅有3個主要的國際機場作為出入境樞紐,防疫工作看似簡單,然而實際上採取之成功防疫措施包括: 1. 臺灣擁有豐沛的檢測能量,可快速進行病毒篩檢,有效地將受測者分類為感染者(含無症狀感染者)及潛在感染者,並將感染者迅速送院治療或進行隔離; 2. 成功運用手機定位系統密切追蹤潛在感染者,掌握最新病情發展,並透過前述監控技術掌握感染者症狀及病情發展,據以研議有效的防疫措施;最重要的係成功運用大數據技術,在感染者或潛在感染者未遵守隔離規範與他人接觸時,藉由電信業者提供之通訊定位紀錄,界定其實際接觸之群體範圍,預防感染擴大。然而,前述看似效率之防疫作法,倘於法國境內實施,恐引起有關隱私權保護之重大爭議; 3. 不同於歐美國家的應變措施,科技在臺灣的防疫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流行病學、衛教、急診醫學等跨領域合作,達成相當的效率;其次臺灣防疫的成功亦歸功於健全的公衛體系,與預防措施及流行病控管標準程序之完善發展等因素,有效減少醫院負擔。此外,臺灣成功運用科技將家醫、診所及醫院資料整合至流行病學資料庫,並運用大數據進行數據演算以研議有效的防疫措施。 (三) 觀察法國近期健康數據中心(Health Data Hub)及醫療資訊共享(dossier medical partage,DMP)兩大計畫,不論是公衛系統或醫療相關措施之管理及實施均分散於不同研究機構及政府部門;其次法國政府因應新冠病毒疫情於衛生部成立之科學委員會及現有的衛生資訊數位平台等,均與公共衛生之實際需要有所隔閡,並未獲得醫療照護體系及資訊專家之青睞。 (四) 以數位科技發展運用之層面分析亞洲國家防疫經驗: 1. 國家治理模型:倘資訊蒐集可擴大反應機制之適用範圍,決策及指令下達程序必須縮短和集中,並授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性。由於法國普遍採取共同決策之方式,前述模式似難以實現; 2. 科技之重要性:即便在臺灣和南韓等民主國家,為公共利益,政府仍可能暫時性地限縮人民特定的基本自由,這與多數西方國家有所不同。因此,法國及歐洲各國需重新思考政府機關之本質,及是否順應現代社會發展趨勢採取更彈性之作法。 三、蒙田研究中心網站評論文章連結:https://www.institutmontaigne.org/blog/la-technologie-pour-lutter-contre-le-coronavirus-le-cas-de-taiwan。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青年日報,2020年4月7日 越南計劃與投資部頃公布「2020年第1季社會經濟狀況報告」,報告指出越南2020年第1季國內企業總投資金額合計903.7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減少17.7%,其中新投資案2.97萬件,金額351.4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減少6.4%;增資金額552.4兆越盾,較2019年同期減少3.5%。 2020年第1季越南國內企業新增雇用243.7 萬名勞工,較2019年同期減少23.3%。而至目前為止,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2020年第1季越南全國歇業企業家數為3.49萬家,較2019年同期增加2%,導致多達 200 萬名勞工處於失業危機。其中暫停營運企業家數1.86萬家,較2019年同期增加26%;停業待解散企業家數1.22萬家,較2019年同期減少20.6%;已撤銷登記家數4,100家,較2019年同期減少0.02%。 累計自2020年1月至3月20日為止,共有15.3萬人申請失業救濟金,以及估計超過百萬名員工被迫停職,主要行業包括:運輸、紡織、鞋業、旅遊、旅館、餐飲服務等。若疫情未獲紓解,預估至2020年3月底將有25萬企業勞工失業,150萬至200萬名勞工被迫停職,若疫情持續蔓延,預估2020年第2季將有40萬名勞工面臨失業,以及300萬名勞工可能被迫停職。
A:資料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4月8日) 韓國企劃財政部第1次官(次長)金容範於本(109)年4月8日赴位於東大門綜合市場之企業銀行鐘路6街分行,視察3月27日公布之「小規模工商業者金融支援迅速執行方案」,由企業銀行承辦之超低利率貸款(5.8億韓元)及地區信用保證基金會委託之保證審核業務辦理情形,並邀集企業銀行分行員工及本行負責人員及首爾信用保證基金會相關人士召開座談會,聽取第1線意見。 金次官感謝企業銀行員工辦理貸款業務之辛勞,並呼籲迅速執行政府之政策支援資金,以協助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陷入窘境之小規模工商業者實際獲得金融支援。渠表示,企業銀行在提供小規模工商業者金融支援之過程中一旦發生任何差錯,若無故意或未犯嚴重過失時,政府便不問責,且評估企業銀行經營績效時,將充分反映積極配合政府政策之事實,因此希望企業銀行更加積極提供小規模工商業者金融支援。 企業銀行表示,目前所有員工努力迅速執行政府支援資金,且為更加快速辦理相關業務,分配相關機關之角色,向小規模工商業者提供正確資訊,並建議延長企業銀行與地區信用保證基金會間之網絡連接時間,能使貸款申請櫃檯結束營業後持續進行貸款審核。金次官表示,將與相關機關進行協議,迅速回應現場之建議事項,並努力改善銀行員工之工作環境,激勵各家分行員工之士氣。 韓國政府將持續聽取現場意見,且迅速解決現場面臨之問題,竭盡全力小規模工商業者迅速獲得金融支援。
A: 據日本NHK及共同社等多家媒體報導稱,日本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在本(10)日下午召開新冠肺炎疫情對策本部會議後,基於縣內確診病例持續增加及出現多起無法追蹤感染源的情況下,頃自行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呼籲縣民避免不必要、不緊急的外出及移動,實施時間至下(5)月6日止。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本(4)月7日晚間發布以東京都、大阪府、千葉縣、神奈川縣、埼玉縣、兵庫縣及福岡縣等七都府縣為「緊急事態宣言」的實施對象後,非指定對象地區的危機意識也進一步增強。愛知縣大村知事於昨(9)日舉行記者會中表示,已請求中央政府將愛知縣追加列為適用對象地區,並表明將於10日自行發佈「緊急事態宣言」。 愛知縣自本(4)月起新冠肺炎病例確診數持續增加,且感染途徑不明患者的比例亦有增加的傾向,至本(10)日中午的累計確診例已達301人,疫情較已列入緊急宣言之兵庫縣、埼玉縣、福岡縣等嚴重;爰此,愛知縣大村知事決定自行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希望全體縣民配合避免「三密」(密閉空間、人群密集及密接接觸),共同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惟對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本(10)日上午的記者會表示,「對於愛知縣及京都府兩位知事請求追加列入『緊急事態宣言』的對象區域一節,認為必須依據當地感染情況及聽取專家意見後實施,目前暫無聽聞有其他自治體應追加列入對象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