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稱,本年3月份越南農林水產品出口金額約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2%。累計本年前3個月越南農林水產品出口金額達90.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同。農林水產品出口順差為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0%。 本年前3個月因受疫情之影響,越南諸多農產品出口均衰退。其中出口衰退最嚴重為橡膠,出口金額為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6%;茶葉出口金額為3,700萬美元,減少20%;胡椒出口金額為1.6億美元,減少14%;蔬果出口金額為8.36億美元,減少12.5%;Tra 魚出口金額為2.4億美元,大幅減少60%。 惟本年第一季越南農業產品出口亮點為稻米、蔬菜、木薯、木及木製品等產品。其中,稻米出口量達170萬公噸,成長20%,出口金額為7.75億美元,成長28%;木及木製品出口金額為26.2億美元,成長16%。 另在出口市場方面,Covid-19疫情使越南農產品出口市場有所改變。 具體而言,美國為越南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金額達21億美元,成長18%,市佔率為23.2%。其次為中國,出口金額達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9.4%,市佔率為21.4%。歐盟市場出口金額約12億美元,雖然減少1%,但市佔率仍為13.1%。日本市場出口金額為8.02億美元,成長2.72%,市佔率為8.9%。東協地區出口金額約9.7億美元,成長16.4%,市佔率為10.7%。 在進口方面,本年第一季越南農業進口金額約6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2%。故本年第一季越南農林水產順差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0%。 Covid-19疫情嚴峻,影響諸多出口產業,越南農業部目前將實施各種辦法以滿足中國控制疫情後大幅增加之需求。另外,集中解決各種技術性貿易障礙,諮商擴大亞歐經濟聯盟、美國、巴西等出口市場。 另外,越南農業部將與工商部及相關單位、企業配合,及時監控國內對大眾農產品之價格及供求情況,以平衡供求,確保國內糧食安全及維持農產之出口。

A:印度商工部對外貿易局(DGTR)已正式公告將原訂於本(2020)年3月31日屆期之「2015-2020貿易政策」及其操作手冊展延1年,至明(2021)年3月31日落日。相關資料摘陳如次: 印度服務業出口獎勵措施(SEIS):業者依據旨揭政策第3章之SEIS,請領2018-19年度服務貿易出口獎勵措施,其截止期限由原先之2020年3月31日延長至同年12月31日。 印度貨品出口獎勵措施(MEIS):業者依據旨揭政策第3章之MEIS,申請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5月31間之貨品出口獎勵措施,其截止期限由原訂之出口日起12個月內展延至15個月內。 出口拓銷資本支出獎勵措施(EPCG):業者依據旨揭政策第5章,申請EPCG獎勵措施所需符合之設備進口許可、出口義務等,其截止日由原先之2020年7月31日延長6個月。另,依據EPCG計畫進口之設備與機具,其安裝所需之CE驗證期程亦同步延長。 外銷專區(Export Oriented Unit):業者依據旨述計畫第6章,申請外銷專區之有關出口獎勵計畫,該期程展延至2020年12月31日。 業者依據出口拓銷資本支出獎勵措施(EPCG)與先行許可(Advance Authorization)機制所申請之資本財或原物料免稅(即:IGST及Compensation Cess)優惠,該措施期限由原訂之2020年3月31日延長至2021年3月31日。 自保稅倉庫或國際展覽會場採購之財貨且供外銷專區(Export Oriented Unit)內之廠商使用者,免徵IGST及Compensation Cess優惠,其落日由原先之2020年3月31日延長至2021年3月31日。

A:德州州長Greg Abbott於4/10記者會上表示在妥善照顧民眾安全下,將考慮有限度重啟經濟,預定本週公布內容。目前正負責規劃重啟經濟的副州長Dan Patrick表示,希望在五月初時可以開啟部分經濟活動,但不會是立即全部開放,而是逐步開放。 但德州衛生官員提醒,雖然感染率出現緩和現象,但不表示疫情已經結束。 德州失業人口於上週達到75萬人。雖然川普總統多次表達重啟經濟的願望,但最終仍由各州州長決定。

A:德州論壇報(Texas Tribune)4月10日報導指出,位於美墨邊界的德州城市Laredo一家民間緊急檢驗所日前購入的2萬套檢驗用品,由於品質堪虞,已於上週遭聯邦政府扣押。 報導指出Laredo市接獲這批用品後迅即在市區設立路邊檢驗站準備為民眾進行檢驗,但衛生官員在檢查這批檢驗用品的準確性時發現貨品品質不可靠無法使用,認定這批用品是抗體試劑,僅能顯示人體免疫系統對於病毒的反應,無法診斷是否已出現活性感染(active infection)。邊境海關署的調查單位已將該批貨品沒入。Laredo市長表示遺憾,但仍將繼續尋找可靠的貨源。 鑒於爭議案件層出不窮,美國FDA曾於3月20日發布新聞稿指出FDA並未核准任何可供個人在家自行檢驗的檢驗用品在市場上銷售。

A:加州和灣區的疫情近日出現放緩的跡象,疫情曲線被壓平,病例和死亡人數雖然繼續增加,但增加速度比之前減慢了。疫情放緩,加上灣區已實施居家避疫26天,人們難免要問,到底何時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州長紐森說,他的政府正在決定何時取消居家避疫,以及計畫取消規定時將會採取什麼措施。 紐森被問到何時取消居家避疫令時說,他的政府正在部署詳細的計畫(detailed plan),很快就會宣布。 取消居家避疫令,是加州和灣區眼前最受人關心的問題,因為人們不可能承受長時間被困在家裡,經濟也不能承受太長時間的停頓,零售業、旅館業、 餐館業、交通業以及其他各行各業,都不可能長期停擺。 過去三周,因為經濟活動停止,加州已有217萬人失業而要申領失業金,居家避疫延長一周,加州就可再增加100萬人失業。這樣巨大的經濟損失,灣區和加州都承受不了。 但重開經濟卻是一個難以決定的問題,因為過早取消居家避疫和重開經濟,就可能讓病毒再次爆發,使更多人染疫和死亡。 柏克萊加大流行病學家瑞恩高(Dr. Arthur Reingold)說,紐森要決定何時才是取消居家避疫令的最佳時機;其中一個決定性因素是疫期的高峰何時到來。 紐森說,州政府原來預期,加州的疫情高峰在5月中出現。但不少專家卻預測,高峰可能在5月初,甚至4月底出現。但紐森說,即將來臨的疫情高峰,可能沒有州政府預期的那麼嚴重,但是醫院在疫情高峰來到時所承受的負荷和壓力,將仍是不能低估的。 紐森重申,加州的疫情曲線雖然和緩,但加州人仍然要繼續嚴守居家避疫和社交距離的規定,繼續遏制曲線,不要讓曲線上升。 瑞恩高說,紐森在制定重開經濟計畫時,可能考慮到檢測的問題,以及在加州復工後,必須遵守的新規定。 他說,灣區和加州最新兩三周已加強檢測的工作,這項工作有必要進一步擴大,因為唯有進行檢測,才能將感染者找出來和進行隔離,唯有將感染者隔離,才能使一個地區更安全,一個地區沒有了感染者,才能安全地重開。 他又說,如果紐森讓加州人在5月復工,屆時要恢復上班的人,可能全部要戴口罩,甚至規定雇主要每天為雇員量體溫。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根據州政府10日的官方數字,與15天前相比,灣區企業準備裁員或強迫員工休假人數暴增了十倍,不過科技業卻不在其中。 加州就業發展廳(Employment Development Department,EDD)的資料顯示,在截至4月10日的15天中,灣區雇主遞交給州政府的計畫裁員通知總計達1萬8500人,是截至3月25日為止15天計畫裁員1300人的十倍。 最新一輪準備裁員的知名企業包括:聖荷西會展和旅遊推廣公司TeamSanJose;為李維球場提供服務的Levy Premium Foodservice;克萊蒙旅館(Claremont Hotel);舊金山的皇宮飯店(Palace Hotel )和費爾蒙旅館(Fairmont Hotel);金門賽馬場(Golden Gate Fields);和納巴谷的Solage spa。 電影院、酒莊、度假村、汽車經銷店、旅館、飯店與航空旅行相關公司,以及至少一家賭場和一家啤酒廠都已通知州府,決定裁員。 科技業倖免於難,唯一表示要裁員的灣區科技公司是NortonLifeLock,計畫裁員28人。不過早在疫情之前,公司就一直在精簡人事。 EDD的資料還有一線曙光:幾乎所有的裁員通知都表示是臨時的。 這15天內準備裁員最多人數的是TeamSanJose,要裁1300多人,皇宮飯店準備暫時裁撤774人,Levy Premium Foodservice裁613人,克萊蒙旅館準備裁514人。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美蔓延,護士和醫生正竭力解決口罩和隔離服等個人防護設備的嚴重短缺問題。 為了提供協助,亞馬遜向來僅允許醫院和政府機構訂購N95口罩和新冠病毒測試套件等物品。 但現在,亞馬遜上的第三方賣家正在轉變其業務以滿足需求,向醫療保健人員和急救人員提供所需產品,項目從中國進口口罩和防護衣到由接合玩具用剩成分製成的洗手液不等。 玩具公司Crazy Aaron’s老闆穆德里克(Aaron Muderick)說,「我們花了不到72小時調合出第一批洗手液,而完成後約一個小時,就有人在門口排隊將其送到當地警察局和救護人員。」 對於許多賣家而言,這是生存之道。 隨著新冠病毒大流行在3月加劇,亞馬遜將諸如乾洗手液和家庭用品等基本產品列為首要產品。面對這種情況,喬普拉(Kunal Chopra)發現他在亞馬遜賣家頁面上超過半數的商品受到影響。因此,他開始轉而為物資極度不足的醫院尋找口罩。 他說,「目前重點不在於供應,而是實際去照顧病人。這就是我們這種在物流方面具有專業知識、擁有人脈關係的人正在加緊努力的原因。」 iPromo老闆佛烈德曼(Leo Friedman)說:「我們從出售品牌商品在一周內實質轉化為醫療用品公司,實在很難想像。」在疫情衝擊之初,他解雇了15%的員工,但當他開始向醫院和政府機構出售醫療用品後,每周收入猛增300%。 佛烈德曼說,「我每天熬夜直到凌晨4點與中國那邊一起工作,與海關交流,弄清楚存貨情況,尋找飛機來裝載這些商品。」 CDC籌款部門資深顧問伯科維茲(Rabbi Avi Berkowitz)則懇求亞馬遜賣家在定價時大發慈悲,「如果那是你的,請無償提供。如果不是,請盡量少賺一點。不少人正處垂死邊緣,而你可以決定給予他們對你來說毫無價值的東西,但卻能救他們以及他們保護的所有患者一命。」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在美國政府航空業救助計劃即將公布之際,擁有約16萬名員工的波音公司(Boeing)裁員計劃有了最新進展,裁員約10%。知情人士透露,波音公司正在考慮一項裁員約10%的計劃,裁員計劃可能涉及自願離職、提前退休和非自願裁員。 這些知情人士表示,潛在的裁員行動將主要涉及波音商用部門。由於全球航空業動盪,這一部門面臨巨大壓力。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裁員決定不會立即做出,10%的裁員比例是備選方案之一。這位知情人士指出,波音公司希望在轉向非自願裁員之前通過自願離職和自然減員來縮減員工規模。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際航空業進入「冰點」。中新經緯網引援《華爾街日報》報道,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的最新分析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航空旅行需求直線下降,約有2500萬人可能會面臨失業。IATA還預測,如果嚴格限制旅行連續3個月,航空公司在2020年的全年客運收入將比2019年下降2520億美元,預計同比下降44%。 在多家航空公司採取精簡人員應對危機後,波音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長戴夫.卡爾霍恩日前宣布 動自願裁員計劃,以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危機。 卡爾霍恩致函波音公司員工說,航空業從危機中恢復需要數年時間,市場規模以及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服務類型將隨之改變。波音需要接受這一現實,平衡供需關係,通過員工自然離職和自願裁員等方式應對。 波音公司5日宣布,鑒於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將無限期延長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停產期限,同時停發大約3萬名生產部門員工的薪水。 波音公司3月提出,希望美國政府向波音及其他美國航空業製造商提供至少600億美元貸款擔保,以應對疫情衝擊。據悉,美國航空業救助計劃可能會在本周末公布。 公開報道顯示,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產業影響,美國財政部3月30日晚間公布了對航空業的援助安排,旨在防止裁員和資金困難。 此次美國的救助是美國國會通過的2萬億美元經濟紓困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這項紓困計劃包括針對客運航空公司的250億美元援助款以及250億美元貸款和貸款擔保,針對貨運航空公司的40億美元支持,以及針對其他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至關重要的公司的170億美元支持。 https://www.singtaousa.com/

A:《東灣時報》引述查皮曼—CMC消費者情緒調查(Chapman-CMC Consumer Sentiment Survey)報道,居家避疫令的影響上月底浮現,加州消費者信心比今年初大減一半。 每季進行消費者問卷的民調人員發現,上月疫情爆發後,消費者樂觀程度銳減。根據以上月26日為止那個星期的受訪者回應,消費信心指數由三個月前的96.9分和2019年首季的92分,大跌近一年至51.5分。至於整個3月份,查皮曼—CMC指數為82.6分。卡拉蒙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教授謝頓(Cameron Shelton)說︰「這種程度的指數通常會在嚴重衰退時所見到,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時。但從衰退之始一般需要6至9個月才會惡化到這樣,只需超過兩星期內就跌得這麼快是新境界。」 該研究提到整月結果內的世代差距,顯示全州樂觀程度下跌14%。65歲或以上受訪者的信心跌幅達21%,是25至34歲的信心僅跌6%相差逾三倍。至於加州另一個消費信心指數,諮議委員會(Conference Board)的每月基準上月則跌至13個月低位。 https://www.singtaousa.com/

A:資料來源:彭博新聞 日期:2020年4月13日 新冠肺炎蔓延,許多國家封鎖,大眾與貨物的流動受到嚴格限制,影響全球的供應鏈及物流,而對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如何影響全球產業與貿易之另類數據 (alternative data)的需求增加。 食品供應鏈的風險越來越高,政府封鎖,物流傳送受限,疫情蔓延,供應員工感染病毒,例如: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發出警告,由於員工感染新冠肺炎,工廠關閉,將造成肉類產品短缺;印度的港口與工廠缺少工人,糖出貨量可能減緩。 美國大數據公司Orbital Insight透過衛星、無人機、及手機地理定位之數據追蹤分析地球上的事務,該公司表示過去2個月有關監控食物供應鏈的詢問增加了1倍,例如:貨船何時離開港口、工廠何時關閉及機場的乘客人數。隨著疫情升溫,該公司的客戶開始追蹤雜貨店、批發商與配送中心,監控食品供應、特定工廠的醫療產品生產等。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4-12/satellites-are-helping-to-track-food-supplies-in-era-of-virus?srnd=technology-vp&sref=1zdda0Kg

A:尼加拉瓜:本日確診個案9例,死亡維持1例,自4/4聖週長假開始以來,尼國已增加了4個確診案例,尼政府仍持續一貫之說法:所有案例皆是境外移入,尼國無本土社區感染個案。

A:海地:確診個案增至33例,增加2例,死亡3例,增加1例。海地醫藥業者協會(APH)表示會會員廠商每天生產約1,000加侖可用於抗疫之酒精消毒液,很快就可將第一批交予政府使用。據媒體報導,海地僅有124張重症監護病床、8家受過專業訓練的醫院、64台呼吸器,這是海地全國抗疫的所有”武器”。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個案112例,增加3例,其中52例為搭乘郵輪返國的千國國民,死亡維持8例。   安地卡及巴布達:確診個案維持21例,死亡3例,增加1例。由安地卡東北方小島居民所成立的Jumby Bay基金會甫捐贈政府8台呼吸器、18,000個KN95口罩、15,000片三層外科口罩、40個CPAP呼吸器用全罩式口罩。

A:巴拿馬:確診個案增至3,234例,增加260例,死亡79例,增加5例,案例數皆為中美洲之最。   鑒於巴國人民隨興性格,僅昨(4/10)一天即有798人因未遵守相關規定而遭拘禁,巴政府宣布將加強禁令嚴格度,罰則包括提高罰鍰、監禁24小時及社區勞動服務等。

A:哥斯大黎加:確診個案增至577例,增加19例,死亡維持3例。   哥政府公布4/13至4/30將實施新的管制措施,包括週一至週五05:00至19:00間依據車牌末數每天2號碼依序禁止行駛(如週一為1、2,週五為9、0),19:00至05:00之夜間時間全面禁止行駛(例外者除外) ,大眾交通工具每天每天04:00至23:00營運,車上乘客禁止站立,另週末全面禁止車輛行駛,惟週六05:00至19:00間車牌末號1,3,5,7,9、週日0,2,4,6,8則不在此限,可行駛赴超市、批發市場、雜貨店、藥房及醫療診所等。   目前持續實施管制措施為:酒吧、舞廳、劇院、電影院等完全禁止營業,計程車24小時無限制營業,禁止邊境陸路人員進出,政府機構維持20%人力上班限制,負責緊急事件單位者除外,所有學校停課。

A:因近期進行自稱與冠狀病毒疫情引發的經濟震盪有關的裁員,一家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技術的矽谷公司遭到一名被裁員工起訴。 根據這名被解雇員工在訴訟中的指控,Velodyne Lidar在3月底解雇了南San Jose辦事處140多名員工。這一數字約占它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 根據4月3日原告Benjamin Siers向San Jose聯邦地區法院提起的訴訟,Velodyne Lidar南San Jose辦事處向被解雇的員工發送了「一天書面通知」。 訴訟稱:「雖然Velodyne書面通知告訴員工,裁員由最近COVID-19疫情造成,但這種說法與Velodyne最近的商業活動並不一致。」 訴訟稱,2019年夏天Velodyne便已開始將生產崗位轉移海外,並在後續外包行動中啟動擴展轉移的計畫。 Velodyne在發給新聞機構的有關訴訟的電子郵件評論中說:「COVID-19病毒的迅速傳播已導致全球商業環境和生活發生突如其來的意外變化。」 總部San Jose的Velodyne表示,它與冠狀病毒相關的困境類似於在全球範圍內給企業造成殘酷打擊的困難。 Velodyne說:「和許多公司一樣,Velodyne Lidar正面臨著與COVID-19相關的嚴重挑戰,以及它所造成的不可預見的情況。」 但被Velodyne解雇的前生產工程師Siers在這起訴訟中稱,他不接受公司的這種解釋。 訴訟稱:「Velodyne書面通知未能向員工提供理由,說明當在此之前裁員是可以合理預見時,為什麼它只提前一天通知員工。」 http://newsforchinese.com/

A:海地:確診個案增至40例,增加7例,死亡維持3例。泛美衛生組織已將海地疫情列為社區傳播。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增至113例,增加1例,死亡維持8例。鑒於全面隔離使民眾難以溫飽,千國犯罪率有增加趨勢。   安地卡及巴布達:確診增至23例,增加2例,死亡維持2例。  

A:巴拿馬:確診個案增至3,,472例,增加72例,死亡94例,增加7例,鑒於疫情惡化且眾多民眾違反禁令,巴政府於4/11及4/12執行絕對隔離完全禁止民眾出門,並要求違反禁令者服勞役清潔街坊。本日起仍依3/25令禁止民眾外出,僅限公務、超市、藥局、銀行、物流等業,一般民眾僅能赴超市、藥局、銀行及加油站等,爰學校亦續停課中。   巴政府續推動巴拿馬團結計畫,提供135萬弱勢群眾或失業者補助,補助包括每月80美元支票,及每15天一份之糧食包。

A:哥斯大黎加:確診個案累計612例,增加20例,死亡維持3例。   哥國勞工部啟動保護者補貼,因疫情失業或減少工時者得線上申請補助,分別為每月125,000哥幣(約220美元)及62,500哥幣(約110美元),為期3個月。哥國央行表示,在哥國民間內需消費、觀光業均受損下,2019年曾短暫恢復成長之經濟將於本年再陷衰退。按依世銀報告,哥國本年經濟恐衰退3.3%,惟明年預測強勁反彈4.5%。

A:尼加拉瓜:本日確診及死亡個案維持9例及1例,尼政府並於聖週假期期間舉辦觀光等推廣活動。   世界銀行更新經濟預測,受疫情影響,預期尼國本(2020)年經濟衰退4.3%,為連續3年衰退,明(2021)年則可望成長1.9%。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Vietnam News,2020年4月14日 根據4月13日召開之越南全國COVID-19疫情防控指導委員會決議,由於不少地方政府提案,建議將原訂實施至4月15日之「社會隔離」措施酌予延長,會議主席越南國家副總理Vũ Đức Đam(武德儋)裁示,有鑑於疫情蔓延的風險仍高,越南有必要針對疫情長期化預做準備。武副總理認為,各地方政府未來除了繼續遵守五項戰略原則(預防、發現、隔離、分區、控制)外,追踪感染源以及「社會隔離」仍然是預防該病毒最有效的方法。 衛生部副部長Nguyễn Thanh Long會後受訪時表示,疫情防控指導委員會已從各分組委員會收集關於實施社會疏離的意見。儘管大多數地方政府盼能按照原定計畫,落實現行總理關於社會隔離措施之「第16號指令」至4月15日結束,但包括第一大城-胡志明市在內的8個省市政府,均建議將措施延長至4月底,甚至還有2個地方政府提議,社會隔離應持續至5月底。 據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主席Nguyễn Thanh Phong(阮成鋒)稱,儘管在過去10天內胡志明市沒有新的確診紀錄,但疫病風險仍然很高,特別是由於許多居民未能遵守疾病預防和控制規定。 因此,指導委員會將呈報總理阮春福,考慮在4月15日之後發布新的指令,以適應各地的情況。例如是否針對部分高風險地區,延長實施1周的社會疏離措施。而對於處於低風險地區的民眾,則可以如期取消社會隔離措施。 另,指導委員會於會中亦討論,建議減少現金使用以限制感染風險。以及建議總理,繼續限制往返越南的國際航班,並規定所有入境旅客必須進行14天檢疫,直到4月30日,以避免發生後續感染潮。 部分委員會成員呼籲,採取措施徹底阻止所有可能的感染源,包括對患有流感樣疾病的人進行密切監督,並對部分勞動者群體(即體力勞動者與外籍人士)進行隨機檢測。此外,宗教場所、文物、旅遊、娛樂中心以及街頭小販也需要繼續受到嚴格管理。 根據指導委員會評估,越南生產的口罩受到許多國家的讚賞,因此有必要大力宣傳越南產製的口罩與國際社會。未來希望積極爭取,取得更多用於生產口罩和防護服的原材料。未來一旦滿足國內需求之後,將鼓勵從事生產口罩和防護設備的企業,將其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 截至4月14日上午6時,越南共有265例COVID-19病例確診,其中145例已經康復並出院。目前沒有死亡案例。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