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0)年4月10日報導。 依時事通信社調查豐洲鮪魚市場情形,3月大型大目鮪(40kg以上)上場量為1萬1,003尾,較前年同月減少4,099尾(減27.1%),較上個月減少2,210尾(減16.7%)。 大目鮪依產地海區來看,西太平洋產6,774尾(較前年同月減20.2%),平均價格每公斤898日圓(減11.4%);印度洋產2,746尾(增14.9%),平均價格每公斤778日圓(減21.1%);大西洋產1,483尾(減64.92%),平均價格每公斤886日圓(跌10.8%)。 冷凍南方黑鮪(大) 2,713尾(減30.9%) ,平均價格每公斤1,662日圓(減9.7%);冷凍黑鮪352尾(減55.7%),愛爾蘭海域產的平均價格跌5.9%。 受到武漢肺炎影響,延續2月下旬市場行情下跌的趨勢,3月後下跌情勢加速,往年3-4月餐飲業及飯店等多係迎新餐會採購大量高級鮪魚的時期,此次需求量驟然減少,即使家庭用販賣量增加10%,也無法彌補需求量的大幅流失,以致於壓低市場行情。 4月7日政府公告緊急事態宣言後,明顯4月市場影響程度將更加惡化,冷凍庫存的進一步流通停滯,增添冷凍空間不足的壓力。 在冷凍空間滿庫情形下,港口尚有爆發武漢肺炎前已在等待漁獲入庫的船,依現在的市場行情,經營者收益不但大幅減少外,超低溫冷凍庫的保管費也不容小覷。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109)年4月8日報導辦理(如附件)。 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政府內閣會議7日決定將編列16.7兆日圓之2020年度追加預算,其中與農業有關為5,448億日圓(含農畜產業振興機構-ALIC負責相關價格安定業務經費950億日圓),主要補助項目有:對需求減少之農產品進行促銷、支援農家持續營農、維持或增進輸出能力等對策。 相關補助及對策內容如下: 對需求減少之農產品給予促銷補助(1,900億日圓):1.為降低和牛庫存壓力,補助和牛肉品批發業者之冷凍費、倉儲保管費(追溯2月起)及利息等,及對訂有促銷計畫之批發業者給予每公斤1,000日圓之獎勵金(500億日圓);2.中小學童營養午餐使用和牛之補助350億日圓;3.補助和牛肉之新商品開發及復甦地方活動等;4.鼓勵公共設施使用花卉(32億日圓)。另疫情結束後,將結合餐飲業辦理為期6個月之促銷活動,並配合觀光業等相關部門辦理旅遊網路預約附贈折價券或兌換券活動(此部分相關部會預算總額為1兆6,794億日圓)。 確保農業勞動力(60億日圓):針對外國人技能實習生等外勞因入境問題,致農業勞動力供應不足事,1.補助業者派遣或雇用高農或農業人才培訓學校之學生;2.補助派遣學生之研習費用;3.補助高農及農業人才培訓學校購置相關機械及設備。 確保週轉所需資金(298億日圓):農業經營安定資金之無息及無擔保放貸。 持續經營畜產及酪農 (450億日圓):1.對有採取強化經營體質措施之肉牛肥育農戶,上市1頭補助2萬日圓,並配合屠體價格下跌情形,提高其補助額度;2.肥育農家或仔牛農家若採取計畫上市者,補助其所增加之費用;3.補助庫存增多之脫脂奶粉作為飼料。 持續經營園藝作物 (242億日圓):1.對下個產季繼續種植蔬菜、花卉及茶樹等者,補助種子(苗)、資材及機械租金等費用,1分地5萬日圓;2.若有引進新技術或新品種,且規劃有促進市場需求措施者,1分地再加碼2萬日圓。 維持或增進出口能力(147億日圓):補助設置有關出口所需之設施、貿易洽談或促銷。 加工食品原料改用國產農產品(143億日圓):補助新建或整建產地與實際需求者合作加工等所需之設施。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本(109)年4月10日引述顧問公司「Standort + Markt」及林茲大學研究資料,政府對零售業者停業作出之抗疫限制措施,使奧國零售業者營業額每日約下滑7,900萬歐元至1.13億歐元,以每月26個營業日計算,約20億歐元至29億歐元。以百分比來看,每日營收至少下滑46.4%,購物中心營收則平均下滑65.2%。位於市中心的商店,尤其面臨高租金、低營收,再加上人事、貨品折舊等成本之衝擊。另餐飲業及許多消費性服務業亦受到高程度衝擊。 該顧問公司認為,此波疫情不但可能使商家數目有所變化,未來零售市場版圖亦將改變,擁有足夠資金流動性的商家,或將運用這段時間強化行銷,甚至拿下競爭對手之經營據點,或改變商業模式及進行數位化。
A:依據瑞士聯邦委員會本年4月8日發佈之新聞稿,鑒於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嚴重的影響,瑞士對防疫醫療用品如口罩、手套、防護衣、護目鏡和消毒劑等需求顯著增加,由於前述產品瑞士本身產量不足必須自國外進口,為改善瑞士的醫療防護設備的供應情況。因此瑞士聯邦委員會決定暫時停止對上述防疫醫療產品的進口關稅。此規定將於2020年4月10日起生效,至2020年10月9日止。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委員會 日期: 2020年4月9日
A:資料來源 : 芬蘭廣播電視網 (YLE) 芬蘭是北歐國家中針對疫情管制最嚴格的國家,在即將到來的復活節周末連假,所有相關管制仍持續,以防COVID-19疫情的擴散,些許商店和公共設施亦將縮減開放時間。 超級市場多數仍會在復活節假期開店,但會減少開店時間。酒類飲料在北歐的重大節日是主要飲品,但芬蘭的酒品獨賣店Alko在整個復活節周末到星期一都將關店,特許商店會有自訂的營業時間。芬蘭消費者應該在採買前先查詢各家商店的開業時間。 銀行、郵局、公共交通設施(包括長程及短程火車)都有自訂的營業和發車時間,但並未完全停止營業,建議有業務需要的民眾上網查詢相關訊息。以往復活節連假是公路的繁忙時期,但因為芬蘭政府呼籲人民減少不必要的旅遊,因此車流量減少許多。多年來提供公路重機騎士休憩服務的Automobile and Touring Club,今年復活節是成立以來第一次停止服務。
A:資料來源: 瑞典廣播電台(Sverige Radio) 對於COVID-19疫情所帶來的經濟產業衝擊,北歐國家均大手筆補助受創企業並拯救受影響職場工作。 挪威國會在星期二(4月7日)通過第三項補助產業方案,總金額約500億瑞典克朗,該危機方案將補助因疫情而損失至少30%營業額的公司租金給付和其他固定成本。雖然挪威政府已祭出數項救急方案,但挪威的失業率仍因為大量臨時裁員上升到創紀錄的水平10.8%。 芬蘭政府正在討論以長遠目標來減輕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而該國政府與央行對於今年經濟成長率一樣地悲觀,預計GDP可能下降5%至13%。不過,芬蘭在處理經濟危機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因此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對於此次危機,芬蘭政府的反應相當迅速,也有較好的準備。截至目前為止,芬蘭政府已撥出150億歐元的危機應對計畫,以儘可能挽救更多的公司。
A:資料來源 : 挪威政府官網 (Regjeringen) 挪威政府因應COVID-19疫情施行許多防疫和隔離規定,目前宣布執行至4月13日,在復活節期間將持續執行。 復活節連假期間,挪威政府告知挪威人民仍應遵守政府相關防疫規定,包括維持室內(2公尺)室外(1公尺)社交距離、原本已經關閉的健身房、博物館等大型群眾聚集活動場所、餐廳、文化及運動活動維持關閉或停辦、持續出入境管制、實施隔離規定,以及醫護人員禁止任何公務或私人的國外旅遊至4月底等。 挪威總理Erna Solberg表示,為了盡可能控管感染COVID-19確診者傳染力,挪威政府採取嚴格的各項防疫措施,雖然目前出現疫情緩解,但仍需要更多時間判斷這些措施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可將醫療資源留給需要的患者,同時維持醫療體系能負擔的量能。
A:資料來源: 瑞典廣播電台(Sverige Radio) 對於將到來的復活節周末連假,瑞典政府呼籲國民仍應依循衛生健康管理單位的警示,以防範COVID-19疫情的擴散。 瑞典多數主要滑雪景點,為了避免可能的群聚感染,早在兩個星期前就關閉滑雪場和相關公共設施,包括餐廳、飯店等,因此,雖然這星期早已是學生的復活節假期,但在主要交通站,均未出現如以往的返鄉或度假人潮。最主要滑雪景點區Åre、Malung-Sälen和Härjedalen的遊客少了近9成,其他具滑雪設施的Uppsala、Katrineholm 和Tierp的遊客也少了7到8成。連假期間遊客的減少,除了景點關閉滑雪設施,最主要是因為瑞典公共健康局呼籲瑞典人民減少不必要的旅遊和行程。 但現在才是復活節周末的開始,仍要觀察後續在整個假期的情勢發展。
A:新聞來源:韓國貿易協會(2020年4月14日) 據韓國貿易協會表示,韓國汽車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於全球嚴重擴散之影響面臨危機,現代汽車公司在土耳其之工廠原訂3月27日至本(4)月12日暫時停止生產之期限將延長至本月19日,現代起亞汽車於美國、歐洲及印度等國家之工廠亦因銷售嚴重減少,均決定暫時停止生產。 據指出,現代起亞汽車於美國阿拉巴馬之工廠受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原訂自3月18日起至本月10日起暫時停止生產,但目前再將停止生產日期延後至5月1日,起亞汽車於美國喬治亞工廠暫時停工日期原訂至本月9日,決定再延後至24日。現代汽車在印度欽奈之工廠及起亞汽車於印度安德拉普拉德工廠亦受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擴散暫時停止生產,尚無法確定重新啟動日期。 韓國貿易協會另表示,消費信心受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嚴重低落,國內汽車銷售活動幾乎停止,海外之銷售亦快速減少,因出口減少,國內汽車工廠陸續停止生產,連帶影響汽車零件產業及鋼鐵產業等相關之周邊產業。韓國輪胎及錦湖輪胎等輪胎公司之海外及國內生產工廠因現代與起亞汽車之生產減少,為了調整庫存,決定本月全月份或部分期間暫時停止生產。 此外,現代製鐵亦因韓國國內外完成車之生產快速減少,為調整汽車用鋼板之生產數量,已決定暫時減少唐津工廠之生產,而浦項製鋼亦擬規劃減少生產之計畫。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3月14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頃公布韓國本(109)年3月份資通訊科技(ICT)之進出口情況,韓國本年3月份ICT之出口金額約1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增加1.1%,進口金額約94億4,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增加2.7%,貿易順差約65億7,000萬美元,總體ICT之出口金額因手機(增加11.3%)、電腦及周邊機器(增加77.6%)之出口增加,再較去年同月份成長,亦連續2個月呈現增加紀錄。 據指出,韓國本年3月份ICT之出口,若依項目比較: 半導體:整體半導體之出口金額為88億7,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2.7%。其中,記憶體之出口金額為26億6,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增加32.9%,為有史以來最高金額,但系統半導之出口則減少13.5%,為56億6,000萬美元。 顯示器:顯示器之出口金額為16億4,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4.4%。其中,OLED面板之出口因需求增加而成長12.6%,但LCD面板之出口因生產量減少而衰退。 手機:手機之出口金額為10億2,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增加11.3%,因新型精選優質手機上市,帶動完成品及零件之出口同時增加。 電腦及周邊機器:電腦及周邊機器之出口金額為12億3,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增加77.6%,此係SSD等周邊機器之出口增加113%,整體之出口亦持續增加。 依出口地區比較,對中國之出口雖然半導體、電腦及周邊機器等項目增加,但半導體及顯示器卻減少,較去年同月份減少5.6%,金額為76億3,000萬美元;對越南之出口因半導體、顯示器及手機等項目之出口持續增加而成長7.9%,金額為24億5,000萬美元,已連續3個月成長;對美國之出口亦因半導體、電腦與周邊機器等項目之出口成長而增加16.8%,金額為19億8,000萬美元;對歐盟之出口金額為9億4,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1.2%。其中,半導體及手機之出口增加,蓄電池之出口減少。對日本之出口因電腦與周邊機器及蓄電池之出口擴大而增加18.9%,金額為4億1,000萬美元。 另本年3月份中小及中堅企業之ICT出口情況,中小及中堅企業之出口雖然電腦及周邊機器之出口減少,但蓄電池、半導體等項目之出口仍較去年同月份成長而增加8.2%,金額為38億1,000萬美元;中小企業之出口金額則為15億6,000萬美元,半導體、電腦與周邊機器之出口減少,但電力裝備之出口增加而成長1.8%。 此外,在進口方面,依項目比較,雖然記憶半導體之進口減少22.8%,但系統半導體之進口大幅增加30.8%,帶動整體半導體之進口成長4.1%,進口金額為41億6,000萬美元;另顯示器之進口情況,雖然零件之出口增加,但OLED及LCD面板之進口均減少,影響整體顯示器項目之進口減少9.8%,金額為3億6,000萬美元。另電腦及電腦周邊機器之進口增加10.4%,金額為11億3,000萬美元;手機之進口則以完成品之進口增加而增加4.6%,金額為8億2,000萬美元。 若依主要進口地區比較,自中國大陸之進口因半導體及顯示器之進口減少而衰退19.4%,金額為30億美元;自日本之進口因半導體等項目之進口增加而增加14.9%,金額為10億1,000萬美元;自越南之進口因電腦及周邊機器、半導體之進口增加而成長2.0%,進口金額為9億1,000萬美元。另自美國之進口因電腦與周邊機器之進口減少,整體ICT之進口減少2.5%,進口金額為7.5億美元。
A:捷克國會通過立法,授權捷克國家銀行(CNB)在明年年底前向銀行、養老基金、共同基金和其他資本市場參與者購買政府債券。國家銀行也將有權購買公司債券和壞賬。通過該立法,將使捷克得以實施量化寬鬆措施。ING銀行表示,立法賦予CNB能進行此類購買,就能防止債券市場非理性拋售,並使財政部能夠更容易地借貸,及在更好的條件下借款。對各界要求CNB承諾不要購買高風險貸款或拯救殭屍公司,CNC則是承諾在採取行動時將非常謹慎。 捷克國家銀行前行長Singer表示,在目前金融情勢下,使捷克經濟正走向流動性危機,並可能導致大量企業破產、清算和稅收減少之風險。他說做出挽救性貸款擔保決定的權力應該迅速移轉到各商業銀行,而非由政府部門來做決定,銀行部門亦應承擔部分風險,共同挽救經濟。他說,倘因資金短缺造成經濟崩潰,捷克將再次成為跨國公司的廉價工廠,眾多捷克公司將被外國人收購,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政府需要迅速注入流動資金。
A:捷克衛生部長Vojtěch昨天宣佈,捷克新冠病毒的失控傳播已初步遏止,捷克在將逐步及可控的方式下,為恢復正常生活做好準備。另捷克在復活節假期不會收緊防疫限制,另相關商店的重新開業將以店面坪數大小做為考量,而非顧客排隊長度。 同時捷克政府Honeywell達成協議,Honeywell將在捷克境內建口罩工廠,每月可產制500萬個口罩,捷克政府不會提供相關投資優惠,但承諾會購買部分產出。
A:捷克政府公布全國緊急狀態期間的最新入出境規定,並自2020年4月14日零時起生效。相關規定的要點如下,詳細內容請參見內政部網站https://www.mvcr.cz/mvcren/article/coronavirus-information-of-moi.aspx 取消捷克出境禁令:居住於捷克的外國人,比照捷克民眾,可以赴國外旅行,在緊急狀態期間也得以返回捷克。旅行目的必須符合衛生部限制自由移動的例外條款,亦即僅限於必要性及具正當性的個案,例如執行官方義務、在國外工作等,並於通過邊界時,個別向警方出示證明,無需使館的外交文件。 強制性的隔離措施:返回捷克的所有人(包含捷克公民及外國人),必須進行14天的強制隔離。出國行程未滿24小時明確定義的個案,可免除強制隔離規定。此外,跨境工作的健康照顧及社工服務、綜合性救援體系及關鍵性基礎建設的工作人員,出境未滿14天亦可免除強制隔離,惟需目的地國家的使館出具外交文件。 家庭團聚:居住於捷克境內的歐盟國家公民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現在准許進入捷克,惟這些家人須於之前已獲准入境。然而,他們必須事先向相關國家的捷克大使館通報入境日期及交通工具。入境後也需接受14天的強制隔離。 外國人(包含歐盟國家公民)入境禁令仍維持不變,除非為具有有效居留許可者。 准許一次性的過境捷克領土:截至目前,歐盟國家公民或擁有其他歐盟國家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同時持有母國大使館的外交文件者,可以過境返國。依據新規定,倘在24小時內離境,可免遭受強制隔離。
A:為了防止逾越節結束前及代表該節日結束的Mimouna節慶祝活動擴大感染,以色列政府宣布將再次實施封城措施,4月14日傍晚5時至16日上午5時民眾不得跨區移動,並僅能在自家100公尺內範圍活動。 儘管逾越節在15日晚上結束,麵包店從16日上午5點才開始營業,這是為了防止民眾在15日晚間前往麵包店搶購麵包(發酵食品),屬於發酵食品的麵包在為期7天的逾越節期間是被禁止的,本次封城措施也避免以色列的北非猶太人社區於15日晚上聚集慶祝Mimouna節。 依據以國衛生部的最新數據,雖然死亡人數在上升,但新的武漢肺炎病例有所下降,截至4月14日上午,以色列確診病例有11868例,其中181例屬嚴重病例,累積死亡人數計118人,2000名住院患者已康復出院。
A:國(簡稱OPEC+)達成減產共識,將分3階段減產: 第1階段:2020年5-6月共同減產970萬桶/日(約佔全球10%日產量)。 第2階段:2020年7-12月共同減產770萬桶/日。 第3階段:2021年1月-2022年4月共同減產580萬桶/日。 參與減產者為OPEC會員國(委內瑞拉、伊朗以及利比亞因遭制裁或動盪豁免減產)以及其他10個OPEC+國家,包括俄羅斯、亞塞拜然、哈薩克、巴林、阿曼、汶萊、馬來西亞、墨西哥、蘇丹以及南蘇丹等共20國,惟墨西哥僅參與第1階段減產。 沙烏地及俄羅斯以1,100萬桶/日作為減產基準、其餘各國則以2018年10月份產量為基準,另美國、加拿大、巴西以及挪威等非OPEC+會員國亦表達減產意願,將額外貢獻約350萬桶/日減幅。OPEC+預計6月10日召開會議檢視減產成效並討論是否採取進一步行動支持油價。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指出,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同意在OPEC+架構下減產23%。 路透社報導表示,本次減產協議長達2年,仍有許多不確定性,惟此減產規模係OPEC+有史以來最大減產量,較2008年最高紀錄多出4倍。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Dmitry Peskov表示,該協議有助穩定石油價格及供給。 俄羅斯石油巨擘Lukoil董事長Leonid Fedun預期,油價將上漲至30-40美元/桶。
A:資料來源 : 挪威新聞摘要 (PS Norway) 由於近日挪威COVID-19疫情管控明顯有效,因此原本採取的嚴格國境管控,針對所有非挪威公民及未持有居留證之外國人禁止進入挪威,已經更改規定,無須工作簽證之EEA國家公民亦可入境挪威工作。 新更改的規定由司法國安部部長Monica Mæland宣布,EEA國家公民的工作雇用將不受限於急需勞工的產業,也不受3月16日所頒布入境規定限制,但入境後仍受隔離規定管制。 Mæland部長表示,挪威政府持續努力在預防感染和其他重要社會問題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現在所宣布的規定變化對於促進產業的工作力流動非常重要,並且將減少誰有權進入和誰面臨被驅逐的不確定性。
A:資料來源 : 挪威新聞摘要 (PS Norway) COVID-19疫情明顯影響許多國家的經濟成長,挪威政府已經指示挪威研究委員會(Norwegian Research Council)提撥2,000萬挪威克朗研究COVID-19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 挪威貿易產業部部長 Iselin Nybø表示,挪威企業現正處於極其困難的狀態,挪威政府需要深入瞭解當前局勢以及今後如何處理類似情況,此類相關研究可以提供危機後的經濟狀態參考。該研究將包括現態即時研究,數據統計及分析和監測,並將包括定性研究。 挪威政府另指示研究委員會撥款3,000萬挪威克朗用於COVID-19病毒的相關健康創新研究。Nybø 部長認為現在挪威所處的狀態,顯示醫療衛生部門與醫療產業之間的良好互動對於此類疫情危機處理非常重要。這項研究也將有助於加強醫療健康產業的公司研究合作。
A: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引述路透社報導,根據一項法律草案,土耳其將要求網路流量高之外國社群媒體公司指定當地代表,以處理當局對其平台內容提出之關切。該法律將適用於每日從土耳其造訪超過100萬人之社群媒體網絡,未遵守新措施之公司頻寬可能於30日後依法院命令減半,其後30日再削減頻寬達95%。 土耳其努力打擊社群媒體上的誹謗運動及假新聞,尤其是在反恐行動及當前新冠病毒流行病下,假新聞加劇民眾恐慌。根據土耳其內政部,截至4月6日之過去三週內已審查逾3,500個社群媒體帳號,共發現616名嫌犯並有229名嫌犯因煽動性的社群媒體貼文被拘留。 本案新措施包含在一項聚焦於因應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影響之法律草案,該草案預定於4月13日當週送交國會。 伊斯坦堡Bilgi大學虛擬網路權利專家暨教授Yaman Akdeniz表示,倘YouTube及Twitter等公司未指定當地代表,其將因新措施而逐漸在土耳其無法使用;另一方面,倘該等平台指定當地代表,則禁止進入、關閉帳戶及刪除內容等將受到更密切的監控。 根據該法律草案,公司須於72小時內回應當局關切之內容,並將所有移除或阻擋之內容於3個月內彙整通知政府;公司另應於土耳其境內儲存屬於土耳其用戶之數據。倘公司未能於72小時內回應,將開罰最高100萬里拉(148,000美元),另未彙編遭移除或阻擋之內容,及未於土耳其境內儲存數據者,開罰最高達500萬里拉。
A:土耳其本(4)月11日第31096號政府公報中對部分紡織品進口調降附加關稅之決議略以: 一、土耳其前於2011年9月15日公告對「不織布(無論是否浸漬、塗抹、塗層或層壓)」(稅號:5903)課徵附加關稅,本次針對用於生產「Imperteks Fabrics」之「其他用塑膠浸漬、塗佈、被覆或黏合之紡織物」(稅號5903.10.90.90.00、5903.20.90.90.00及5903.90.99.90.00)實施500萬平方公尺數量內適用0%之附加關稅。 二、製造商可向土耳其貿易部提出申請,前述數量額度內之進口將由該部進口局核發進口許可證(import license),有效期至本(2020)年12月31日(含)止。
A:印度財政部於本(4)月9日公告(Notification No. 20/2020 Customs,如附件),免除呼吸器(HS Code:9018或9019)、口罩(HS Code:63或任一章節)、個人防護裝備(HS Code:62或任一章節))、新冠病毒檢測用試劑檢疫試劑(HS Code:30或38或任一章節) 及前述產品製造原料(HS Code:任一章節)之進口關稅及健康捐稅(health cess)。 上述規定自4月9日公告日起立即生效,上述免稅措施至本 (2020) 年9月30日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