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綜整奧媒近日報導,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奧國政府投入大筆紓困資金協助企業度過危機,僅有少數企業宣告破產,惟此情形自2021年夏季有所轉變,奧媒指出,令人擔憂之破產浪潮正蓄勢待發。 依據奧地利債權人保護協會「Creditreform」2022年1月4日公布之破產相關統計,2021年第4季奧地利企業破產數量較2020年同期增加174%,較2019年同期增加90%。除因各紓困措施屆期使破產情形「正常化」外,許多企業因無法因應動盪、具高度不確定性之疫情發展,營業規劃能力被削弱,被迫走向破產。 以全年來看,奧地利2021年破產總數為10,733件(含企業及個人),較2020年微幅下降3.1%,其中,3076件為企業(-1%),7,657件為個人(-4%)。以業別來看,奧地利運輸暨通訊業(+19.7%至401件)、營建業(+3.4%至612件)、零售業(+4%至516件)其企業相關服務業(+3.1%至496件)之破產情形增加;原物料價格上漲及材料供應瓶頸尤其衝擊景氣走升之營建業;零售業者亦無法在面臨數波封城限制措施時,及時透過線上購物維持客源。雖然相較之下,觀光業及工業之破產率維持在較低水平,惟Creditreform執行長Gerhard Weinhofer認為觀光業破產情形恐將升溫。 以債務來看,前3大破產企業是:不動產公司「Eyemaxx Real Estate」(1.652 億歐元)、車貸公司「Autobank」(1.211 億歐元),以及能源公司「Odebrecht E&P」(1.084 億歐元)。2021年企業破產約影響8,800個就業機會,員工數最高之破產企業為救援暨社會服務機構「ASB Graz」(311人)。整體破產主因包括:管理缺失、價格競爭擠壓利潤、資本不足,以及無法向政府繳出遞延稅負及費用。W執行長預計2022年企業破產數將上升至新冠疫情危機前水平(2019共5,235間奧國企業破產),惟變種病毒Omikron 帶來之衝擊及變數尚無法預測。 W執行長另指出,個別家庭正面臨通膨衝擊,許多家庭已難以支應急劇上漲之能源價格。2021年第4季個人破產件數,較2019年同期增加2.4%;2022年個人破產件數,恐將回到疫情前9,000至10,000件之水平。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1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3/P200號(商情文號:第3號) 商情本文: 英國面臨肥料價格翻漲三倍並且減少供應,導致英國農民需為春季的肥料緊縮做準備,另外減少使用肥料將影響牲畜、奶製品及蔬菜等作物的生產力。 今年天然氣價格飆升導致硝酸銨化肥(用於促進農作物生長的主要原料)成本飆升,並導致英國相關製造工廠關閉。全國農民總會( NFU)主席 Matt Culley 表示,許多農民一直不願以高價訂購化肥,這將導致英國春季面臨農作物短缺的問題。即使農民開始接受高價的化肥,春季也會有一些大規模的物流問題,緊張的物流及供應鏈短缺情形將使農民很難獲得所需的肥料。 目前農民已經在減少使用化肥,並尋找如糞肥等替代品,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但如硝酸銨仍然係以天然氣作為原料,以及尿素等肥料,對大多數耕地農民、蔬菜種植者以及奶牛和畜牧業者的經營仍然至關重要,原因為農民仍然使用該產品來種植牲畜賴以生存的草糧。 根據The Andersons Centre農業諮詢公司的數據,標準硝酸銨化肥的價格在 2020 年 10 月為 213 英鎊/噸,到 2021 年 12 月已達到 615 英鎊/噸,而尿素以及磷肥和鉀肥的價格在同期也漲價一倍多。 由於勞動力和成本上升,年營業額近 2 億英鎊的Barfoots of Botley 蔬菜公司已將其種植面積減少 10% 至 12%。該公司總經理 Julian Marks 表示,減少每公頃的施肥量無疑更將進一步打擊收益。 另英國農產品總會( AIC) 主管Jo Gilbertson表示,英國 60% 的化肥來自進口。 英國唯一的硝酸銨生產商為美國 CF Industries 集團,但該公司因為天然氣價格上漲而於 9 月關閉其在英國的兩間工廠。其中一間位於 Billingham的工廠在政府資助下重新開啟,以生產二氧化碳,係為食品工業不可少的副產品。 但 CF公司與英國政府就該工廠運作的協議將於 1 月結束;而位於 Ince 地區的第二家工廠迄今尚未重新開放。Jo Gilbertson並表示,去年 7 月至 11 月提供予農民的肥料較五年平均量少 10% 以上。
A:參考資料:The Telepraph 日期:111年1月4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4/P200號(商情文號:第4號) 商情本文: 英國因疫情引發的連續封城造成電子產品消費浪潮後,英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額在疫情期間增加兩倍多。根據英國國際貿易部之數據,截至 2021 年 6 月的一年中,英國從中國進口的金額比向其出口的金額多 405 億英鎊。相比前 12 個月的 118 億英鎊,逆差大幅增加。這種失衡是由於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幅成長 38%,但是英國對中國的出口卻下降 34%。 上述數據引起民眾憂心中國在英國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引發對國家安全的擔憂。Fathom 顧問公司中國經濟專家 Jonathan Ashworth 表示,由於疫情致居家工作及與親友透過網路聯繫的需求增加,致中國的出口在疫情期間蓬勃發展,惟英國對中國的出口卻大幅下降,Ashworth 氏認為與中國國內經濟疲軟有關。Ashworth 氏並警告當疫情消退時,中國經濟將受到衝擊,且目前中國在供應鏈和採購材料方面也遇到困難。 英國自由民主黨國際貿易議題發言人 Lord Purvis 表示,貿易逆差大幅成長,會削弱英國在中國人權問題上的影響力。另英國強生首相去年 10 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中,對其於新疆省涉嫌侵犯人權的行為表示擔憂。 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英國將在非戰略領域尋求與中國貿易關係,但是需確保國家安全、自由和民主得到保護,以及確保中國對國際自由貿易承諾負責。英國支持正確的全球化,其經濟價值係以自由企業、人權和法治為基礎的全球化。
A:綜合美媒及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1月4日報告,2021年12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1月61.1下滑至58.7,雖較華爾街日報預測60為低,惟仍屬擴張趨勢,美國製造業整體已連續19個月呈擴張趨勢,另ISM預期2022年製造業營收與利潤仍將強勁成長。 ISM主席Timothy Fiore指出,美國製造業持續處於需求強勁、供應鏈受限的環境中,原物料短缺、商品價格上漲及運送延誤等繼續干擾市場,然勞動力與供應商表現似有好轉現象,受訪企業普遍維持樂觀態度,ISM調查涵蓋18個產業,15個呈增長趨勢,僅木材業、紙業及印刷業下滑。 本次數據顯示需求依然強勁,其中新訂單指數雖從11月61.5降至60.4,然仍處高點,由新出口訂單持續擴張支撐;未完成訂單指數則維持高點從61.9升至62.8;客戶庫存指數仍為低點從25.1升至31.7。另一方面,供應鏈問題則出現改善跡象,雇傭指數從53.3增長至54.2,連續4個月成長,反映美企員工招聘有所進展;供應商交貨指數從72.2降至64.9,交貨時間正緩慢縮短;價格指數從82.4降為68.2,表明物價雖仍上漲惟已放緩。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截至2021年10月底,約旦貿易逆差達70.60億約幣, 2020年同期為54.12億約幣,增加30.5%。 根據約旦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DoS)本(2022)年1月2日發佈之對外貿易報告指出,至2021年10月底,出口總額達53.3億約幣,2020年同期為45.97億約幣,成長15.9%。同期間之全國出口額48.48億約幣,2020年同期為41.05億約幣,成長18.1%。 報告指出,截至2021年10月底,再出口額為4.825億約幣,與2020年同期之4.93億約幣相較,下降2.1%。至於進口,截至2021年10月底達123.91億約幣,2020年同期為100.10億約幣,成長23.8%。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底,出口與進口的總覆蓋率為43%,與2020年同期之45.9%相較,下降2.9%。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能源暨礦物資源部部長Saleh Kharabsheh於本(111)年1月3日週一表示,該部根據最佳國際慣例,擬制定第三個國家能源效率計劃。該國家能源效率計劃,將提供一個最佳之環境,提高各個部門的能源效率。該計劃正在與相關合作夥伴共同合作制定,並符合2020-2030年的國家能源策略。 K部長重申,該計畫需要透過制定規範及相關應用程序來鼓勵建築部門的能源效率,從而傳播國家政策理念,以降低能源成本並提高各個經濟部門的競爭力。該計劃執行之重點,係努力實現提高能源效率及降低所有部門能源成本策略目標之框架內推動。為此該部並頒布「再生能源暨能源效率法」,納入免除再生能源系統所有關稅及銷售稅之條款與條件。 K部長並指出,已成立行動小組推動該計畫,積極推動減少電力消耗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此將有助於約旦實現氣候變遷之承諾與相關國際協定設定之指標。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本(111)年1月1日新增872例,截至1日晚,累計確診1,064,277例,死亡12,684例,PCR檢測確診率為3.17%。 報導指出,約旦衛生部表示,自去年1月13日全國疫苗接種以來,約旦共有4,661,541人登記接受冠狀病毒疫苗,共有4,345,297人接受第一劑疫苗,3,949,716 人接受第二劑疫苗。 根據報導,約旦衛生部指出,約旦擬推動校園疫苗接種,將在安曼部分學校現場為學生接種新冠疫苗,並對教職及行政人員進行加強劑接種。約旦迄今共計有802位Omicron變種病毒確診感染者。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1/0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現行之疫情封鎖措施可能至少將延長三週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疫情管理小組 (OMT) 認為,荷蘭現行之疫情封鎖措施必須再延長數週, 預計1 月底前無法放寬防疫封鎖措施。 OMT表示,至1月底,應已完成加強劑施打計畫,希望屆時能大幅減少病毒的傳播,1月7日OMT 將進一步討論荷蘭的新冠疫情策略。 中小學將於1月10日重新開學,預計將導致另一波感染浪潮,且將在1月底或2月初達到高峰。 截至1月4日上午的一週內,通報確診案例共有 113,554 例,比前一週增加 35%。OMT 表示,雖然 omicron病毒看似較 delta 病毒溫和,但醫療超負荷的風險仍存在。 此外,似乎疫苗對抗 omicron 的效果不如對抗早期病毒變體。OMT 引用英國最新的研究,接種加強劑可提供 65% 至 75%的防止感染保護力,惟十週後,有效性將會下降至 40% 到 50%。
A:資料來源: 比利時Echo經濟報、法國世界報 駐地經濟報Echo等媒體引述比利時統計局資料,比利時2021年1月至9月出口新冠疫苗金額達166億歐元,美國輝瑞(Pfizer)在比利時Puurs之工廠產值即占四分之三(計125億歐元)。2021年比利時生產新冠疫苗使GDP成長0.25%,相當於增加10億歐元。比利時2021年經濟成長率預計達6.2%。 報導另稱,美國輝瑞(Pfizer)與德國BioNTech合作開發之新冠疫苗Comirnaty (通稱BNT疫苗)2021年度於全球售出超過318億歐元,業績大幅領先莫德納、AZ、嬌生等其他廠牌。該疫苗在美國市占率達60%、歐盟74%。該公司成功開發疫苗後,選定在美國密西根州Kalamazo及比利時法蘭德斯區Puurs兩處大量生產,供應全球訂單。該兩廠於2021年共計生產BNT疫苗30億劑、2022年產量預計可提高達40億劑。輝瑞於比利時Purrs廠生產之BNT疫苗以供應歐洲及全球其他地方為主,Puurs廠擅長小瓶裝注射藥物及生產疫苗之非活性成分,2021年每月平均生產1億劑。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月5日報導稱,大阪府與大阪市於1月4日舉辦由府市共同承辦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之「世博會推動局」成立儀式,擬藉由府市行政業務的統合,強化因應舉辦大阪・關西世博會之組織機制。 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階同大阪市長松井一郎參加上述推動局成立儀式,並在儀式後的記者會上對媒體表示,「距離大阪・關西世博會開幕雖還有3年時間,府市為讓世博會圓滿成功舉辦,將同心協力並有效率的推動會展業務」。 從本(1)月1日開始正式運作的「大阪・關西世博會推動局」,係由大阪府「世博會協力室」與大阪市「世界博覽會推進室」整合而成,內部分設負責預定展出的展示場地相關業務的「展出部」及負責推動世博會風潮的「事業推進部」等單位,該單位以大阪南港的複合商業設施「亞洲太平洋貿易中心」為據點,配置府市職員等約60名人力。 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預定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在大阪「夢洲」舉辦,截至目前已有67國家及5個國際機構表明參加,預估來場人數可達2,800萬人,試算可能帶來約2兆日圓規模的經濟效果。預計於明(2023)年完工的展示場地,將設置可確認來場參觀者健康狀態之自動診斷設施「Anti-aging(抗老)ride」及未來醫療機器、設施的展示空間。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月5日報導稱,2025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之主要營運單位「日本世界博覽會協會」之石毛博行事務總長,在該協會1月4日舉辦新年記者招待會表示,「2022年將是決定『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能否圓滿成功舉辦』的關鍵1年」,強調由於距離世博會開幕準備時間已不到3年,政府必須紮實的決定活動內容及展覽館等,同時呼籲要以全國戮力合作帶動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熱潮。 石毛事務總長闡述說明,雖目前大阪・關西世博會仍有邀集開幕參加及協贊企業、積極促請各國共襄盛舉、博覽會相關「主題館」之具體展示等尚未解決的課題,但強調「日本官民要攜手合作,齊心打造前所未有之大阪・關西世博會浩大工程」。
A:綜整奧地利勞動部新聞稿及奧媒報導,目前奧國醫療及觀光業尤其面臨人才短缺問題。奧地利勞動部為解決專業人才短缺問題,續於2021年12月初提出2022年「專業人才短缺職業清單」,篩選標準為:2021年該職業職缺之平均求職者少於1.5人次。自2022年1月1日生效。 上述清單共包括:66項全國性專業人才短缺職業(高於2021年45項),以及60項地方性(以邦為單位)專業人才短缺職業。歐盟以外第三國人士於申請工作暨居留許可「紅白紅卡」時,倘其職業符合人才短缺清單,將在奧國政府評等時獲得加分。依據該部統計,奧政府2020年共針對人才短缺職業核發800張紅白紅卡。 2022年奧地利全國性通用「人才短缺職業清單」如下: 瀝青鋪設工 農業機械製造工程師 屋頂工 受過高等教育之高電壓技術人員 高電壓工程師 鋪路工 高壓電技術人員 建築混凝土工 受過高等教育之資料處理技術人員 木匠 水電工 資料處理工程師 受過高等教育之機械製造技術人員 建築木工 醫師 磁磚鋪設工 建築管道工 健康或護理專業碩士技術人員 管線裝設工 低電壓或通訊技術工程師 電氣裝配工 焊炬工 成本計算師 車床操作員 機械製造工程師 銑工 眼鏡配鏡師 未分類受過工程高等教育之技術人員 受過高等教育建築工程技術人員 地板鋪設工 建築或家具木工 鉗工 磚牆工 其他土木工程師 機械製造技術人員 薪資核算人員 木質機械工匠 未分類工程師 漆匠 汽車機械工程師 玻璃工 鐵路火車司機 建築或土木工程結構密封技術人員 重機械工程師 低電壓或通訊技術人員 其他燃氣技術人員 餐飲廚師 畫家 石匠、陶工、爐具裝配工 受過高等教育之化工(化學)技術人員 合成材料加工員 經濟專業人員 建築專業技術人員 工具、切割及鑽孔機械工 五金、機械、電氣及廚具銷售員 經濟稅務人員 技術人員 屠宰人員 車身冷卻管道工 機械裝配工 醫療技術專家 資料處理技術人員 石匠及石雕師 建築及家具木工 專業護理助理 護理助理
A:綜合美媒本(5)日報導,美國拜登總統表示追加訂購1,000萬份輝瑞新冠口服藥物Paxlovid療程劑量,總共購買約2,000萬份療程劑量藥物,首批1,000萬份療程藥物預計於6月底完成交付,新追加訂購藥物預計在9月底前出貨,美國聯邦政府統一取貨並提供輝瑞藥廠生產藥物所需資源。 輝瑞新冠口服藥物於臨床實驗數據顯示可降低約90%重症率及死亡率,美FDA已於2021年12月核准該藥物,用於12歲以上具輕度至中度染疫症狀及住院或死亡風險高的患者,輝瑞新冠口服藥物為處方用藥且療程須每日服用2次共5天,有望大幅度減少新冠病毒染疫住院及死亡人數。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布最新數據,7天平均每日新增感染人數超過48萬,為上周的2倍,美國衛生部1月3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7天平均因染疫住院人數約9.8萬,較上週增加32%。為降低醫療系統壓力,拜登總統呼籲民眾盡快接種疫苗及加
A:出處:Dutch News, 2022/01/0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對目前新冠病毒通行證設定9個月有效期限 Dutch News報導,荷蘭衛生部證實,政府計劃與歐盟國家一致,自2 月 1 日開始,新冠病毒通行證的效期將自完整接種9個月後失效,亦即去年5月1日前完整接種者,其新冠病毒通行證將於今年2月1日失效,除非接種加強劑。 歐盟各國部長於2021年 12 月同意為歐盟成員國間的旅行通行證訂定有效期限,但一些國家已要求要需要接種加強劑。 荷蘭衛生部發言人對荷蘭民眾日報( AD)表示,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亦為了使用新冠病毒通行證旅行,接種加強劑非常重要。 荷蘭政府目前並未對接種過加強劑民眾的新冠通行證設立有效期限,原因是尚未能確定加強劑的有效性與效期。 荷蘭新冠通行證制度的變化需要修改法律,該修正案將很快提交國會審議。迄今為止,荷蘭已有 380 萬人接種了加強劑。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1/0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2021 年汽車銷售量下降 9.2% 據NIS News報導,荷蘭車輛協會指出,2021年荷蘭汽車銷售量比 2020 年下降9.2%。 2021年新註冊汽車共322,831輛,其中電動汽車共64,027輛。荷蘭車輛協會將銷售量下降歸咎於全球晶片短缺,導致汽車製造商汽車減產和交貨延遲。 許多電動車是在2021年的最後一個月註冊(約佔32.8%),原因是消費者預計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政府對電動車的稅務優惠將會減少。 荷蘭 2021 年最受歡迎的車款是Kia Niro,銷售量為 10,812 輛, 最受歡迎的品牌是Volkswagen,銷售量為 31,059 輛,佔汽車銷售市場的 9.6%。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公布之瑞士2021年1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查報告,與2021年上月份相比較,價格指數微幅下跌0.1%,為101.5點(該局以2020年12月為基數=100);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則上漲1.5%。在2021年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0.6%,主要因素為原油類產品及公寓租金上漲。另外國外旅遊及藥品價格則下跌,國內商品價格平均上漲0.3%,國外進口商品價格平均上漲1.5%。此外,2020年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0.7%,2019年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0.4%。 該報告中另指出,與2021年11月相比,2021年12月份上漲最多的項目為: 新聞傳播類(+0.7%)、餐廳及旅館類(+0.5%)、家用產品及家庭用器具雜務類(+0.3%)及其他雜物類產品(+0.2%)。價格下跌的主要項目為: 服飾類及鞋類(-1.1%)、酒精類飲料及菸草類(-0.9%)、食品和不含酒精飲料類產品(-0.5%)、住宅及能源類(-0.1%)及健康保養類產品(-0.1%)。交通類(+0.9%)、休閒文化類及教育類用品價格則維持不變。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2年1月5日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民航總局(General Authority of Civil Aviation, GACA)預估沙國民航及空運業對GDP貢獻可望於2030年前增加至2,800億里雅,遠高於2018年的800億里雅。 沙烏地為阿拉伯世界及海灣地區最大經濟體,為多元化經濟發展,使非石油收入於2030年前成長至450億里雅(約120億美元),並盼發展成為國際運輸及物流中心,因此正計劃新增國籍航空,使沙國聯結逾250個國際城市(2019年為99個)、每年客運量自2019年的1億300萬人次提升至3億3,000萬人次、航空貨運量自80萬噸提升至450萬噸、升級為中東第1大及全球第5大空運樞紐。 GACA表示,去(2021)年航空業為國民提供1萬個就業機會,達到50%人力本土化,其中包括機場營運暨維安、消防暨救援等各類專業人員,另目前已有3,200名人員自沙烏地民航學院(Saudi Academy of Civil Aviation)結訓並服務於國內各機場,且該學院過去5年共培訓3萬8,000名航空業所需人力,上述各項新計畫預估可為該等人員創造大量直接及間接就業機會,使國民就業率及人力本土化進一步提升。
A:馬來西亞衛生總監諾希山告誡食品供應商,在食物包裝上使用鐵釘、訂書針或類似危險材料,可被控上法院;倘被判有罪,可判罰鍰1萬馬幣(約2,398美元)或監禁2年,或兩者兼施。倘在食品中發現有前述危險材料,可判處更重刑罰。 馬國衛生部意識到社交媒體近期廣泛流傳有關使用釘子包裝食品的問題,因此呼籲民眾若發現使用鐵釘、訂書針和相關材料包裝的食品,以及任何相關食品安全的疑問,可聯絡鄰近的縣衛生局或州分局,或瀏覽官網http://moh.spab.gov.my或臉書http://www.facebook.com/bkkmhq。 根據1985年馬國食品法規第 37(2)條例闡明,任何人都不能收藏、攜帶、分發或使用任何含有外來異物、有毒、危險或破壞性物質的任何食物,使待出售食品因相關材料暴露於污染風險。在2009年食物衛生條例第36條例下,食物處理人必須確保食物包裝不受任何污染,包括可能傷害消費者的釘子等材料。 馬國衛生部屬下食品安全及品質局(BKKM)自2019年至2021年的監督結果顯示,共分析546個食物樣本,發現有19個(3.5%)被實物材料如石頭、塑膠、沙、頭髮、昆蟲及蠕蟲污染,並已根據1983年食品法令及相關條規,對涉及業者或商家採取執法行動。自2021年,全國4萬5,361家食肆已被檢查,當中有697家或1.5%的食肆因各項違法行為被關閉。 依據1983年馬來西亞食品法令第13條文下,任何人準備或售賣含有危害健康的食品屬違法行為,倘被判有罪,將可判罰款10萬馬幣(約2萬3,980美元)或監禁10年,或兩者兼施。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據媒體報導,為配合政府推動人力本土化,沙烏地公共交通局(Public Transport Authority, PTA)於本(2022)年1月4日宣布,鐵路業應提供國民5倍就業機會,使沙籍員工自目前的2萬名增加至10萬名,其中包括僱用女性職員及駕駛員,此政策亦為沙烏地國家運輸暨物流業發展策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Transport and Logistics)目標之一。 PTA表示,女性職員及駕駛員主要將服務於麥加-麥地那高速鐵路(Haramain High Speed Railway),沙烏地鐵路學院(Saudi Railway Polytechnic, SRP)將開放女性申請就讀,提供相關職業訓練。
A:韓國第二大企業集團 「SK集團」已於2021年承諾在馬來西亞投資逾 7 億美元,並計劃擴大在馬國的投資。 SK集團頃發布消息稱,該集團旗下SK Nexilis公司於2021年1月宣布投資23億馬幣(約5.52億美元),在馬國沙巴州(Sabah State)亞庇工業園區(Kota Kinabalu Industrial Park)興建電動車(EV)電池用銅箔(copper foil)製造廠,這將成為該集團電動汽車(EV)價值鏈的一部分。 此外,SK 集團的子公司 SoCar Malaysia 為韓國最大汽車共享公司,已自EastBridge Partners 及馬國大型企業「森那美集團」(Sime Darby Bhd)籌資逾 5,500 萬美元,以推動其在馬國的擴展計畫並設立一個電動汽車發展平台,並計劃於未來五年部署數百輛電動汽車。 本著高度合作精神,SK集團亦加入BigPay財團,在馬國申請數位銀行牌照。該集團將數位銀行業務的增長機會視為改變大部分人口獲取金融服務的方式。該集團在韓國的數位銀行業務方面擁有成熟的商業經驗,例如其替代信用評級和基於人工智能的數據分析。該集團亦積極與合作夥伴在電動汽車、數位化和環境等領域探索商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