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哥倫比亞投資組合報(Portafolio)報導,依據哥國國家交通單一登記處及永續交通協會(Andemos)資料統計,2021年12月哥國新機車登記達7萬9,540輛,居本年單月最高數量,另本年7月新機車登記7萬460輛居次高,累計2021全年哥國新機車領牌數達74萬1,819輛,較2020年同期成長40.7%。 倘以機車廠牌為區別,主要銷售前3位分別為:Yamaha 12萬5,950輛居首位,較2020年同期銷售成長19.4%、其次為Bajaj 11萬8,381輛、AKT 10萬1,348輛。倘以機車引擎為區別,250 CC以下登記量達72萬186輛,較上年同期成長40.3%。205 CC至500 CC銷售1萬7,208輛,800 CC 達2,589輛。另電動機車2021全年銷售2,681輛,較2020年同期成長23.9%,哥國永續交通協會(Andemos) Oliverio Enrique García主席表示,未來數年哥國電動機車甚具成長潛力,另哥國機車市場需求在拉丁美洲地區僅較次於巴西居第2位。
A:根據媒體報導,巴西經濟部統計2021年阿根廷對巴西出口額達119 億4,900萬美元,為2014年以來新高,而阿根廷自巴西進口額為118 億8,300萬美元,與2020年因Covid-19疫情擴散全球,導致國際貿易急劇下降相較,雙邊貿易成長45.4%。 2021年阿-巴雙邊貿易,阿根廷享有順差6億6,000萬美元,主因為阿國出口成長51.3%,高過於進口成長的40%。2020年阿根廷呈現貿易逆差5億9.200萬美元。 然而Abeceb顧問公司表示,雙邊貿易順差更多是因為阿國政府實施的進口管制措施,而不是由於出口成長。並對2022年的展望指出,有幾個因素會阻礙國際貿易,例如:美聯儲加息、新Covid-19菌株出現,以及供應瓶頸等問題。此外,巴西將可能呈現經濟衰退、阿根廷經濟成長放緩、巴西選舉的不確定性,以及阿根廷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債務重整談判。
A: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小麥及玉米產業鏈代表與農業部長Julián Domínguez於2022年1月4日會晤表示,拒絕政府為與國際價格脫鉤,降低本地麵粉、麵包,以及雞、豬肉價格,成立信託基金,並指出,將不會接受任何政府的介入。 在小麥、玉米、家禽及飼料產業鏈業者向農業部長提交的函文中強調,反對政府提議成立信託以資助麵粉、乾麵條及雞肉價格。同時,質疑商業署長Roberto Feletti目前執行的價格政策,因所允許的價格調漲始終低於實際生產成本及通貨膨脹率。 報導指出,據2021年1月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的分析,小麥在麵包的價格影響為13%、玉米在雞肉為21%,因此小麥及玉米等在最終產品價格的影響不超過20%,上漲原因包括原材料以外的其他變數。 政府計劃建立一個約1.5億美元的信託基金,主要用意為支付小麥、玉米及其衍生產品的出口費用至2024年,作為補償雞肉、1公斤包裝麵粉及麵包店用的25公斤麵粉袋的價差,該計畫將由一個執行委員會來管理,並將依據出口申報單收到補助款項。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BBC 日期:111年1月6 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5/P200號(商情文號:第15號) 商情本文: Omicron 變種無處不在,現已占 COVID 變種主導地位,導致英國與愛爾蘭政府認為因 PCR 測試將旅客拒之門外是毫無意義的。從今天(6日)開始愛爾蘭取消旅行限制,對Ryanair 航空和愛爾蘭Continental Group (ICG) 等公司來說將是一個福音。英格蘭將跟隨愛爾蘭,從周五開始取消其入境測試要求。英格蘭新規定如下: 1-從1 月 7 日(星期五) 04:00 開始,完全接種疫苗和 18 歲以下的旅客,將不再需要在從英國和共同旅遊區 Common Travel Area 以外的國家前往英國兩天前進行測試。抵達後,旅客仍必須進行 PCR 測試,但在等待結果時不再需要自我隔離。 2-從1 月 9 日(星期日) 04:00 開始,旅客只需要在第二天進行快篩 lateral flow test 而不用 PCR 測試。但必須從私人測試提供商處購買,不允許免費的 NHS 測試。未接種疫苗的乘客將需要繼續進行出發前測試、第二天和第八天的 PCR 測試,並自我隔離 10 天。 3-將放寬對沒有症狀的人的 Covid 測試規則,他們將不再需要通過 PCR 確認陽性的快篩。 如威爾斯、北愛爾蘭和蘇格蘭的規則都與英格蘭的規則一致,那麼航空業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盈利。疫情開始以來,歐洲的航空和旅遊業現在處於第二次穩定期。第一次的穩定其為從去年 7 月推出歐盟 Covid Pass 到 Omicron 爆發的 12 月初。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1月6 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3/P200號(商情文號:第13號) 商情本文: 英政府今(6日)公佈其恢復自然棲息地計劃的下一階段,來獎勵農民和土地所有者對環境保護付出,例如支持永續糧食生產以及重要的自然恢復和實現零碳的行動。 截至 2030 年前,新環境土地管理計劃將阻止生物多樣性減少。到 2030 年前達 60% 的英格蘭農業土壤將置於永續管理,到 2042 年則將恢復多達 30 萬公頃的野生動物棲息地。 英政府將透過地方自然恢復措施(The Local Nature Recovery Scheme )向農民補助針對當地的環保行動,包括為農場景觀和鄉村自然騰出空間,例如創造野生動物棲息地、種植樹木或恢復泥炭和濕地區域。景觀恢復措施將支持對土地利用變化和棲息地恢復進行更徹底的改變,例如建立新的自然保護區、恢復洪氾區或創建林地和濕地。 另外永續農業獎勵措施 (Sustainable Farming Incentive ) ,為農民和土地所有者提供自願選擇,農民和土地管理者可以從中選擇最適合其業務的選擇,這些改革是 50 年來農業和土地管理方面的最大變化,已有 3000多名農民在測試其新計劃。 環境部長 George Eustice 將於今日在牛津農業會議演講中宣布第一波景觀恢復措施申請將開放。第一波將多達 15 個項目,重點關注兩個主題,恢復英格蘭受威脅的本土物種和恢復英格蘭的河流和溪流。試點項目有望帶來顯著的環境效益,包括:1-恢復 1 萬公頃野生動物棲息地。 2-每年節省 25 至 50 千噸的碳,大致相當於減少 1 萬 2 千至 2 萬 5千輛汽車上路。3-改善英格蘭約一半 (45-57%) 受威脅物種的狀況,包括歐亞鷸、沙蜥蜴和水鼠。 到 2028 年,政府支出預計將平均分配給農場、在地定制和景觀規模的投資。所有計劃都旨在為超出監管基線的公共產品付費,且這些計劃不會為相同的行動支付兩次費用。所有的環境計劃都是自發的,農民可以決定哪種行動組合適合他們。 農業部正在設計可使用、支持和公平的補償,以獎勵高水平農民。該計劃將隨著試點進行調整和擴大。亦將根據環境法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長期目標,這些計劃的目標也將不斷受到審查。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1月6 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4/P200號(商情文號:第14號) 商情本文: 由於消費者支出和就業在後疫情時代以高於預期的速度反彈,去年愛爾蘭政府稅收飆升至創紀錄的 684 億歐元。 愛爾蘭財政部公佈的年終財政報表顯示,儘管年初冠狀病毒限制措施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去年的稅收收入成長仍近 20%,增加110 億歐元。最新數據顯示,2021 年的財政赤字為 74 億歐元,比 2020 年改善近 50 億歐元。更廣泛的預算赤字,包括國家的非財政支出和其他金融交易,預計將略低於 90 億歐元,不及 2021 年初預期的 200 億歐元的二分之一。 愛爾蘭財政部表示,儘管疫情的軌跡仍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 Omicron 變種, 2021 年經濟的強勁表現仍是進入 2022 年經濟復甦的積極指標。5 月經濟重新開放相關的所得稅和增值稅激增,以及公司稅大幅上漲並推動經濟復甦。另外,營業稅達 153 億歐元,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收益率,比上一年增長 29%。 愛爾蘭財政部指出,現在每 4.50 歐元徵收的稅中就有 1 歐元是營業稅,而科技和製藥行業的幾家大型跨國公司是主要貢獻者。 此外,所得稅是政府最大的稅收渠道,今年為 267 億歐元,比 2020 年增加近 40 億歐元,即 17.4%,反映後疫情時代帶來勞動力市場的持續復甦以及工資的成長。另外,愛爾蘭全年增值稅收入為 154 億歐元,比 2020 年的總收入高 24%,反映隨著經濟復甦的消費反彈。 最後,在支出方面,愛爾蘭政府 2021 年的總支出為 875 億歐元,比 2020 年增長 23 億歐元,成長 2.6%。增加的支出包括提供 Covid 防疫相關措施 135 億歐元。 愛爾蘭財政部長 Paschal Donohoe 表示,年終財政回報顯示去年赤字低於預期。反映幾個因素:企業稅收增加、公共支出降低以及勞動力市場的復甦比預期更快。然而, Omicron 的高度傳染性導致近幾個月經濟和財政前景變得越來越不確定。一旦重新開放經濟,愛爾蘭就必須轉向更有針對性的財政措施。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1月6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1/P200號(商情文號:第11號) 商情本文: 全球疫情持續造成Netflix和Spotify等串流媒體產業之繁榮,統計顯示英國消費者於2021年在CD、DVD以及電動遊戲等數位與實體綜合娛樂媒體上花費創新高97億英鎊,銷售額成長4.6%。例如,007電影系列:James Bond: No Time to Die之電影大受歡迎,新一代Fifa足球電動遊戲再次榮登電動遊戲排行榜榜首,知名歌手Adele睽違許久的復出專輯《30》成為最受歡迎的音樂專輯。 英國娛樂零售商協會(Entertainment Retailers Association)秘書長Kim Bayley表示,國內娛樂零售業於2020年以18.7%之驚人成長速度創下佳績,並於2021年再次穩定成長,已連續9年保持增長,其中絕大成長由數位服務推動。數位服務使娛樂媒體比以往更易取得,仰賴網路之數位娛樂服務如在Netflix或Spotify平台購買影音產品,或在Sky Store以及Apple iTunes商店購買、出租遊戲或影音套餐服務等,占總體娛樂服務支出近90%。2021年數位娛樂媒體業總收入成長8.3%,約86.6億英鎊,超過兩年前娛樂市場總值;相比之下,實品娛樂媒體業收入下降18.5%,略高於10億英鎊。 娛樂業中最大的部門為電玩部門,其在2020年創新高成長18%後,於2021年下降3.3%,收益仍約有42.8億英鎊。娛樂零售商協會表示,電玩業收益下降主因亦在於全球半導體短缺阻礙電玩迷取得最新PlayStation以及Xbox等遊戲機。此部門中唯一呈現成長的是手機與平板電腦遊戲,同期成長8%,約15億英鎊,而Fifa 22足球電動遊戲為電玩年度銷售冠軍,實體銷量為91萬7000組,數位版本銷量更達130萬組。 音樂產業已轉型以數位音樂為主,Spotify、Apple Music以及亞馬遜音樂等數位音樂服務訂閱收入成長11%,達13億英鎊,此超過英國2018年唱片業總值。而在歷經20年銷售下滑後,實體音樂銷售實於2021年成長7.3%,約2.915億英鎊,為自2001年以來首成長,受喜愛現場表演的民眾在黑膠唱片之消費推動,黑膠唱片銷售成長23%,約1.356億英鎊,同時CD銷量則減少3.9%,約1.5億英鎊。 另外,Netflix、Amazon Prime以及Disney+等數位影音產業同期成長28%,達31.6億英鎊,占總額為37.5英鎊的影音市場之93%,英國影音市場於2021年成長13%。然而,由於2021年電影院缺乏大片上映,極為影響同年DVD銷售以及許多串流媒體業者之數位影音產品銷售與出租收益,其中DVD銷售總收入下降40%,約為1.5億英鎊,而藍光DVD收入下降20%,約為8570萬英鎊。
A:參考資料: BBC, The Telegraph, The Guardian, 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1月6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2/P200號(商情文號:第12號) 商情本文: 2021年供應晶片的東南亞生產國相繼爆發新冠疫情,導致生產線中斷,進而影響正常供應量,且汽車業也面臨其他產業對於晶片供應的激烈競爭,如消費電子業。持續至今的晶片短缺致使2021年又為英國汽車業景氣蕭條的一年,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數據顯示,英國2021年新車註冊僅約有165萬輛,為近三年第2差表現,且比疫情前規模少28%。汽車業表現反映疫情對該產業的巨大影響,2020年與2021年的汽車總銷量為自1992年以來最低規模;汽車需求增加則促興二手汽車市場價格飆升,英國汽車業期盼於未來數月內可復甦。在Omicron變種病毒於境內蔓延前,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曾預測2022年汽車銷售應可達196萬輛。 而2021年電動車註冊量則成長超過75%,從2020年約10萬8000輛增至2021年約19萬1000輛,2021年電動車註冊量實多於過去五年的電動車註冊量總和。另New AutoMotive交通部門研究組織統計,2021年12月電動車銷量更占總汽車銷量26%,傳統汽燃油車市場占比則下降至46%。2021年12月Tesla汽車共售出近9300輛汽車,與2020年相比增加超過66%,占汽車市場9%,更占當月電動新車總銷量的36%,為自2020年4月以來首次成為英國最受暢銷的汽車製造商;而Volkswagen汽車也占市場8%,Audi汽車占市場7%。 電動車數據也顯示地區差異,如倫敦和東南部地區的電動車、混合動力汽車註冊約占20%,威爾斯和英格蘭北部則僅有10%。全國正朝政府2030年禁售傳統汽財油車行動改革,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仍提醒,英國於2021年二度調降購買電動車的補助措施以及對於路邊充電設備投資不足,可能向消費者發出混淆訊息,且儘管電動車銷量迅速增長,國內路邊公共充電設備的數量卻未迅速增加。對此,Zap Map行動數據平台聯合創辦人Melanie Shufflebotham則不同意新充電設備推出速度緩慢之言論,她在接受BBC訪問時指出,英國現已有近3萬個公共充電設備,自2020年底以來增加超過33%。 2021年全國綜合前十大銷量的汽車: 1. Vauxhall Corsa 2. Tesla Model 3 3. Mini Mini 4. Mercedes-Benz A-class 5. Volkswagen Polo 6. Volkswagen Golf 7. Nissan Qashqai 8. Ford Puma 9. Kia Sportage 10. Toyota Yaris 2021年前十大暢銷的純電動車: 1. Tesla Model 3 2. Kia Niro 3. Volkswagen ID3 4. Nissan Leaf 5. Audi e-tron 6. Hyundai Kona 7. Mini Mini 8. Renault Zoe 9. Vauxhall Corsa 10. MG ZS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1月5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0/P200號(商情文號:第10號) 商情本文: 英國正處於重要的選舉年,民意調查顯示北愛爾蘭的親英黨派們首次失去多數席位,這是這一世紀以來震驚式的政治轉變。其中北愛爾蘭選民卻很少關心5 月 5 日選舉中最關鍵的議題之一,有關北愛爾蘭脫歐後的貿易安排議題,民眾關心的是醫療、通貨膨脹、住房或就業等議題。 英國及歐盟預計本月將就陷入僵局的北愛爾蘭協議之特殊安排,進行談判。該談判將開啟政治動蕩的一年,英國脫歐使北愛爾蘭跨越兩個司法管轄區,除在英國市場之外,它仍在歐盟的單一市場中。 該安排旨在確保愛爾蘭島上不會出現硬邊界,這可能使該地區回到 1998 年耶穌受難日協議 (Good Friday Agreement) 後、三十年教派衝突前的黑暗時期。 該妥協方案在愛爾蘭海實施海關檢查,這給英國本島與北愛爾蘭間的貿易帶來問題,儘管支持者認為這為該地區提供進入歐盟和英國市場中受益的機會。然而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貿易卻正在蓬勃發展,根據愛爾蘭中央統計局的數據,與 2020 年同期相比,北愛爾蘭對愛爾蘭的出口在 2021 年前 10 個月飆升 63%,達到 32 億歐元。 北愛爾蘭從愛爾蘭的進口也高出 46%,達到 9.22 億歐元。 另外,根據北愛爾蘭工商會近期的一項調查,英國脱歐使十分之九的北愛爾蘭供應鏈將出現問題。McBurney Transport 公司商務總監 Paul Jackson 表示,2021 年整體成本上漲 25-27%,預計 2022 年還會再增加 10-12%。 民主統一黨(DUP)是支持北愛爾蘭親英的最大政黨,一再威脅要退出該權力分享的政府,除非海關檢查機制取消。歐盟已提出削減繁文縟節和海關檢查,以讓步來結束該協議的爭論。然而英國政府威脅要透過啟動協議第 16 條防衛措施,以暫停部分執行條款,這可能會引爆與歐盟的貿易戰。但民意調查顯示,北愛爾蘭許多人都接受該協議。民主統一黨 主席 Sir Jeffrey Donaldson並表示,脫歐議題對該黨非常不利,即使近期花費大量政治資本於北愛爾蘭脫歐後的貿易安排議題,但在臨近選舉時幾乎對選票沒有實際影響。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10011號 根據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KBA)統計,2021年全德約近262萬輛汽車領牌上路,較2020年減少約一成,跌至兩德統一以來的最低水平。而最主要原因,應可歸咎於全球供應鏈失衡。 KBA分析,2021年汽車銷售額尚比當時已呈疲軟的2020年車市減少約10%。而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德國約有360萬輛新車註冊。 2021年的上路新車數字幾乎回到兩德統一前只有西德的規模:以1985年為例,當年西德共有240萬輛新車註冊。 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Motor Vehicle Manufacturers ,德文簡稱VDIK)主席Reinhard Zirpel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新註冊的汽車數量沒有出現復甦,而是繼續下降。而市場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交付瓶頸,尤其是半導體等電子元件短缺嚴重。近期就算客戶想要購買新車,但由於生產瓶頸,車商供應量不足,只能部分交付。 不過另一方面,雖然整體車市不振,但幾乎無法影響電動汽車逆勢成長。據KBA資料,在262萬輛新車中,近356,000輛是純電動汽車。此一數字比2020年增加高達83%,相當於新車註冊的份額約13.6%屬於電動車。而同期混合驅動(油電混和)車種的占比也接近29%。油電混和車新領牌增加約43%,達到近754,600輛。 然而,從環保的角度來看,過去一年對電池汽車的高需求和新車數量的減少只是對氣候的部分好消息。綠色和平組織交通專家Tobias Austrup表示,不應將車用晶片短缺與經濟不確定性而導致的新註冊數量減少,與汽車工業轉型的成功相混淆。他認為,雖然目前電動汽車的數量正快速增加,但告別破壞氣候的內燃機速度還是不夠快。 另外,由KBA的資料可知,SUV車種(Sport utility vehicle,運動型多用途車,或稱休旅車)在德國新領牌車輛之比重在2021年也顯著增加,目前已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新車屬於SUV。 為了進一步刺激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新上任的聯邦政府希望將更多精力放在推廣電動汽車,以及擴大充電基礎設施上。然而,聯邦環境局UBA根據以往研究成果提出警告,不宜將電動車視為氣候保護行動的唯一解方,而應同時將重點放在車輛減排以及資源重新配置上,如此,可永續的交通轉型才能成功。此外,打造更宜居的城市規劃,推出有吸引力的地方公共交通政策,促使民眾多利用自行車、步行、大眾交通體系,並設法縮短民眾往返於工作、生活與採購生活用品之間的距離等。 展望未來,VDIK估計德國汽車市場應可於2022年中復甦。該協會預計2022年新車銷量可達約300萬輛,較2021年成長約15%。但先決條件是供應鏈與原料交付瓶頸須能正常化,並且製造商須能及時消化積壓的訂單。 就此,EY(安永)顧問公司的產業專家則持不同看法,EY報告分析,近期內車用半導體以及關鍵零件短缺問題,仍將是車廠揮之不去的夢靨,並在2022年對於車廠造成相當程度之壓力,EY不看好汽車市場可於短期內明顯復甦。
A:資料來源: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 文號:1114010008號 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12月31日發布提案草案,擬將天然氣與核能歸類為對氣候環境友好之能源類別,德國副總理兼任聯邦經濟與氣候行動部長羅伯特·哈貝克(Dr. Robert Habeck),再度重申德國反對將核能歸類於綠色能源之立場。 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底發布之文件草案,旨在將投資導向歐盟內各國發電相關建設,由於該項文件將影響各國能源轉型與投入資源之方向,爰引起爭議。該文件草案限定僅有採用最新技術標準並有嚴格廢物處理計畫之核電廠、使用最高環保標準之天然氣工廠(每千瓦時產生能源所釋放之二氧化碳須為100公克內),始符合綠色能源標準。歐盟執委會認為,該計畫可加速淘汰煤炭等更有害環境之來源,推動轉向使用低碳、更綠色的能源結構。歐盟成員國須在本(2022)年1月12日之前對草案做出反應,倘多數國家支持該提案,則該提案將自2023年生效。 德國H部長(綠黨)表示該計畫恐稀釋(water down)目前對抗氣候變遷之努力,尤其是核廢料長期處理問題尚無妥適解決方案,歐盟不應使用看似對環境氣候友好之政策,卻無視可能破壞環境的隱患,德國無法預見歐盟執委會通過並執行該提案。同屬綠黨之德國環保部長斯特菲·萊姆克(Steffi Lemke)亦表態反對。 德國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災害以來,已逐漸淘汰使用核能,最近一次係在2021年12月31日,再度關閉3座核電廠運作(全德目前僅餘3座核電廠仍運作)。惟相關分析指出,積極支持採用核電的法國,將於2022年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另目前僅有少數歐盟國家公開反對核電,爰歐盟執委會草案遭否決的可能性不大。 德國現階段能源轉型政策,係盼藉由天然氣之使用,加速淘汰煤炭,逐步過渡到以再生能源為主軸之結構。惟由於天然氣已成為歐盟第2大二氧化碳排放來源(僅次於煤炭),比重達22%,亦成為全球過去10年碳排放量成長速度最快的能源類別,因此,德國國內亦有反對現行能源轉型政策之呼聲,建議聯邦政府應加速太陽能、風力發電之資源投入。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新聞 文號:1114010007號(六) 六、動物保護及有機產品 .禁止宰殺公雛雞 德國目前每年約有4,500萬隻公雛雞遭宰殺,因其不能提供雞蛋且不適合作為肉品販售,故不符合成本效益。不過,自2022年1月1日起,德國禁止蛋雞養殖業大規模宰殺公雛雞,德國成為世界上第1個就此立法禁止的國家。 .歐盟有機產品生產及標示法規 新的歐盟有機產品法規將於2022年1月1日起生效,德國身為歐盟會員,故也一體適用。歐盟新法除監控系統有所不同外,對進口有機產品及生產者亦有新規定與新要求,得於歐盟市場販售之有機產品項目亦有擴增。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新聞 文號:1114010007號(五) 五、電價、廢核、電動車 .2022年可再生能源附加費(EEG)大幅下降 2022年EEG附加費(所謂「綠色電力附加費」)大幅下降,由6.5歐分/kWh降至3.723歐分/kWh。其原因是自2021年以來,可再生能源的推廣部分由聯邦預算提供資金,除了2021年實施之碳價以外,經濟刺激援助計畫也是資金來源。 .最後3座核電廠於2022年底除役,不再供電營運 Brokdorf(什霍邦)、Grohnde(下薩克森邦)及Grundremmingen C座(巴伐利亞邦)等3座核電廠之電力營運已於2021年12月31日到期。到2022年底,Isar 2、Emsland及Neckarwestheim等最後3座核電廠也預定除役,不再供電營運。 .電動汽車創新獎金延長 現行之創新獎金將延長至2022年底,即自1月1日起,購買全電動汽車者可繼續獲得最多9,000歐元的補助。油電混合動力車的最高補助金額為6,750歐元,但前提是最低續航力為60公里,且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超過50克。 .充電站支付更加便利 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之《充電站修訂條例》,確保公共充電站支付方式將更加簡便。據此,自2023年7月1日起營運之充電站,信用卡及一般金融卡必須為支付選項之ㄧ。 .歐盟駕照第一次換照期將到期 在2033年以前,於2013年1月19日之前所發的駕照皆必須分批換為新的歐盟駕照,第一批換照期將於2022年1月19日結束,適用對象為1953年至1958年的出生者。新的統一防偽、信用卡大小般的歐盟駕照有效期限為15年。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新聞 文號:1114010007號(四) 四、環境及消費者保護 .一次性塑膠飲料瓶強制回收 自2022年1月1日起,所有一次性塑膠飲料瓶罐強制回收,但乳製飲料塑膠瓶罐之過渡期可延至2024年。 .禁用輕薄塑膠袋 從2022年1月1日起,零售商不得向客戶提供輕薄塑膠袋。《包裝法》的修訂有助於保護環境免受塑料垃圾的影響。不過,出於衛生原因或用於散裝水果與蔬菜的輕薄袋則暫不禁止。 .電器廢棄物 食品零售商應提供廢舊電器免費回收服務。小型電子產品如手機、手電筒等,不論新購與否,消費者皆可要求回收;大型電器類則可要求消費者需購買相應的新產品才予回收。新規定自2022年1月1 日起生效,經銷商有6個月的過渡期。 .IT安全標示 製造商及供應商可在其IT產品上標示聯邦資訊安全機構(BSI)的IT認證,以確保產品之安全性。 .智慧手機更新 平板電腦或智慧手錶等數位電子設備未來須強制更新,供應商有義務提供產品定期更新服務。此外,購買時所購商品如存有缺陷,法律推定之認購期從6個月延長至1年。 .購買數位產品時延伸權利 軟體、應用APP及串流媒體服務等數位產品的使用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供應商有義務保證免故障並提供更新。本規定於2022年1月1日起生效。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新聞 文號:1114010007號(三) 三、照護及家庭社會福利 .減輕護理人員及受照護者的負擔 德國的照護體系將持續改善 – 不論是受照護者及其親屬或是護理人員。 德國照護保險將自2022年1月1日起支付居家照護附加費,不致令受照護者無法負擔持續增加的照護費用。 .為64萬戶家庭提供更多住房福利 住房福利金將於2022年1月1日首次自動調增,此後每兩年根據租金及收入發展變化進行調整。因此,許多低收入家庭可以繼續領取住房補貼,不致因收入增加而不喪失補助。另一方面,為維持生計轉而申請失業救濟或社會援助的人數也可望減少。 .育兒津貼及其他家庭福利 2022年德國家庭育兒津貼(Kindergeld)金額維持不變,第1及第2名孩童每人可獲得育兒津貼219歐元,第3名孩童225歐元,第4名孩童起每人250歐元。此外,低收入及單親家庭還能獲得額外的兒童津貼或其他補助。自2022年1月1日起,每名子女扶養免稅額(Kinderfreibetrag)維持8,388歐元不變;德國每人年薪所得免稅額上限由9,696歐元提高至9,984歐元。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新聞 文號:1114010007號(二) 二、工作就業 .最低薪資調升 德國法定最低薪資自2022年起分兩階段提高,先是1月份由9.60歐元調增至9.82歐元,7月份再調增至10.45歐元。 .失業登記線上申辦 自2022年1月1日起,勞工可以線上申辦失業登記,但也可以在職介所現場辦理失業登記。 .國家福利標準費率調增 自2022年1月1日起,失業救濟、社會救助或基本保障的國家福利將調增。單身或單親長期失業(或稱Hartz IV)者、同住無業或殘疾成年者每月領取失業津貼由446歐元調高至449歐元,已婚或與成年伴侶共同居住者每月404歐元(增加3歐元), 25歲以下無業成年者每人360歐元(增加3歐元),14至17歲青少年每人376歐元(增加3歐元),6至13歲者每人311歐元(增加2歐元),0至5歲者每人285歐元(增加2歐元)。 .法定醫療及退休保險 2022年法定醫療保險全年薪資上限維持6萬4,350歐元(平均每月薪資毛額5,362.50歐元)不變,全年薪資高於此者可選擇加入私人醫療保險。 自2022年1月1日起,德西地區法定退休保險薪資上限由7,100歐元調降7,050歐元;德東地區法定退休保險薪資上限由6,700歐元調升至6,750歐元。德國自2012年起逐步延長退休年齡至67歲,1957年出生並自2022年起退休者,將於65歲屆齡時多工作11個月,才可領取全額法定退休金。 .藝術工作者的社會保障維持穩定 對於藝術家及新聞出版從業人員等自營業者,2021年藝術家的社會保險費率將保持在4.2%不變,相關支出以2021年預算法案中投入額外的聯邦資金支應。目前德國約有19萬人透過藝術家社會保險之強制性保險,納入法定醫療、照護暨退休保險之保障範圍。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政府新聞 文號:1114010007號(一) 德國聯邦政府日前公布2022年重要新法規,除提高最低工資、擴大塑膠回收、禁殺公雛雞及簡化老舊電器回收處理之外,亦有一些與新冠病毒疫情相關的新規定,重點摘要如下: 一、新冠肺炎疫情相關 .傳染病防治法:醫院與養老院員工強制接種疫苗 自2021年 12 月 12 日起,醫護相關機構人員強制接種疫苗法規正式生效。2022年3月15日之前,於醫院、安養院及類似機構任職的員工必須出示已接種疫苗或康復的證明。藥劑師、獸醫及牙醫可以接種疫苗。德國各邦在對抗病毒疫情時,可因地制宜並有更多彈性。 .新冠照護暨保護措施延長 2021年11月24日《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規之主要修正內容生效: 3G規定適用於工作場所的雇員及雇主。不論是近程、遠程交通或航空運輸,3G也適用於乘客、檢查及服務人員。透過此一立法修正,諸如照護保護措施與兒童疾病天數延長等特殊規定,將延長實施至2022年3月。 .新冠疫情紓困持續至2022年 因新冠疫情停業或業務受嚴重限制的公司企業,可獲得過渡援助方案第三階段(Überbrückungshilfe III)的財務支持,效期延長至2022年3月底。另旨在幫助大企業應對疫情衝擊的經濟穩定基金,也將持續實施至 2022年6月底。 .延長受理縮減工時補助金申請期限 受疫情影響致工時縮減之勞工得申請補助金之權利將延長至2022年3月底。自2021年4月起即以短時受雇員工,也可在2022年1月至3月期間享受更多的工資補貼。本項規定期使受疫情影響,致收入因工時縮減而減少者,可得到補償。 .縮減工時補助金申請條件持續放寬 短時工津貼的簡化放寬將延長至2022年3月31日,為在疫情流行期間的企業及員工提供安全規畫。該法令自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提前退休者可獲更多額外收入 2022年提前領取退休金者之額外收入限額將提高至46,060歐元,未達此一數額的年收入將不致令退休金有所減少,已退休者可更容易繼續工作或重返職場。這是德國立法機關對Covid-19疫情大流行所造成的人員短缺所做出的回應。 .藝術工作者社保費維持穩定 為避免藝術工作者的生活因新冠疫情而陷入困境,在聯邦資金的協助下,渠等的社保費率維持4.2%不變。此外,藝術工作者社會保險法中對2022年參保人的年度最低收入限額也暫不執行。 .企業工會、董事會均得以視訊方式舉行 工會會員大會、企業董事會或其他委員會與機構的會議,均得續以視訊方式舉行。與疫情相關的彈性措施限期延至2022年3月19日,期滿如有需要得由德國聯邦議院決議延長效期。
A:保加利亞媒體Novinite報導,全球商業信用保險機構裕利安宜(Euler Hermes)報告指出,保加利亞經濟將持續平穩復甦,本(2022)年或可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分析師預測保加利亞本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增長3.5%、明(2023)年將增長4%。 裕利安宜的專家警示,保加利亞經濟係出口導向,包括觀光等服務出口,此導致保加利亞極易受外在混亂影響並構成主要的風險;因此,倘未來出現旅遊限制或嚴重的新變種病毒浪潮,經濟復甦可能延遲,另持續的供應鏈問題將限縮保加利亞特定產業的生產,此可能導致較低的成長率。 裕利安宜保加利亞經理Kamelia Popova表示,儘管預期出口將逐漸復甦並對保加利亞經濟產生正面影響,鑒於此重要的動態關係及高度依賴出口,企業在與國內外夥伴的關係中須特別小心。由於全球通貨膨脹及能源燃料價格上漲,更多意外可能出現;保護企業的工具之一為商業信用保險,但如今尋找一個穩定的保險夥伴非常重要,P經理另指出,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針對全球5家領先的商業信用保險公司之最新評論中,肯定了裕利安宜對保加利亞「穩定Aa3」的評等。 保加利亞上(2021)年通貨膨脹年增超過7%,裕利安宜預期通膨將於本年初達到高峰後放緩,本年通膨平均預期約落在2%,與此同時,保加利亞的薪資成長將高於物價上漲,本年及明年薪資預期將成長9%及8%。 儘管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採取之特殊財政支助措施導致連續2年預算赤字,裕利安宜預期公共債務將穩定在27%左右之GDP,該水準在歐盟標準下完全可以被接受。另關於保加利亞加入歐元區,儘管理論上明年可能完成,分析師預測可能將再延遲2-3年。 保加利亞於2013-2019年連續7年呈現經常帳盈餘,反映出長期穩定的出口表現,另2020-2021年主要因較低的服務(觀光)出口導致小幅度的對外赤字;隨著出口逐漸復甦,裕利安宜預測保加利亞2022-2023年將恢復至中等的經常帳盈餘。此外,外債總額占GDP比重將自2019年的61%上升至2020年的65%,預計到2023年可逐步降至60%以下,儘管與所有新興市場的平均相比較高,保加利亞在歐盟的11個中東歐成員國中於數項指標中表現最佳。 整體而言,裕利安宜對保加利亞商業環境的評估係屬正面,包括其稅收政策、貿易及投資自由、財產保護等;惟專家們亦注及數家國際機構指出之風險因素,包括貪腐程度高、司法制度中持續的問題及有限的財務自由。在當前氣候變遷的議題下,裕利安宜指出保加利亞在關注環境及持續性方面於210個經濟體中位列第70名,惟保加利亞的缺點在於再生能源發展不理想及廢棄物回收程度低。
A:2022年1月18日起柬埔寨稻米出口歐盟免關稅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2年1月3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稻米聯盟頃表示,歐盟自2019年1月18日起對柬埔寨稻米徵收為期3年的關稅,以制約柬埔寨稻米輸銷歐盟,進而保護義大利等歐盟稻米生產國,該徵稅措施即將到期。歐盟決定不再對出口至歐盟的柬埔寨稻米徵收關稅。 過去3年歐盟對柬國稻米徵稅,導致柬米出口歐盟市場大幅縮減10%至15%。柬埔寨稻米聯盟預期,該徵稅措施結束後,柬埔寨稻米對歐盟的出口將恢復增長,並迅速恢復至2019年徵稅前的數量,當時柬埔寨出口歐盟的稻米,曾占柬埔寨稻米總出口量的40%至45%。2021年柬埔寨總計出口約63萬噸稻米,創匯近4億美元。但出口至歐盟市場僅占14萬噸。 自2019年1月18日起,歐盟開始對柬埔寨與緬稻米徵收進口稅,為期3年。第1年的徵稅標準是每噸175歐元(約200美元);第2年每噸150歐元(約170美元) 及第3年每噸125歐元(約142美元)。自2022年1月18日起上述徵稅措施將屆滿,並停止徵收關稅。
A:2022年柬埔寨新增4家金礦開採公司,即將展開營運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2年1月5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礦產總局頃表示,柬埔寨境內另有4家金礦開採公司將於2022年開始營運,提煉黃金。其中3家為中資公司,分別位於柏威夏省、桔井省與蒙多基里省;另1家為印度公司,位於拉達基里省。 礦產總局期待上述公司正式運作後,能為柬國政府帶來鉅額稅收,繼而參與推動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迄今為止,柬埔寨全國共設有7處金礦開採地點,分別位於桔井省(1個)、柏威夏省(2個)、蒙多基里省(2個)、拉達那基里省(1個),以及馬德望省(1個)。其中,來自澳洲之復興礦業已成功在蒙多基里省高西瑪縣開採金礦,其投資興建之柬埔寨首座黃金提煉廠正式投產,樹立柬埔寨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