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2022年1月5日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1)月5日以「預計史國水費上漲」(Water tariff hike expected )為題,報導史國自來水公司(Eswatini Water Services Corporation, EWSC)為反映營運成本,擬於未來3年(2021/22至2023/24年度)分別調高水費價格3.8%、9%及10.22%,惟因調幅過鉅,該提議遭史國國會能源委員會駁回,並建議採用統一調幅。史國各界已預期未來將承受更多通膨之壓力,尤其水費成本上漲。   該報導指出,EWSC已於上(2021)年虧損300萬史鍰,爰於上年5月向國會提出水費調漲之提議,惟因國會考量2022/2023及2023/2024年度之調幅過鉅及當前經濟及政治情況下不宜實施(謹註:擔憂反政府之民怨聲音更嚴重),爰建議統一採6.6%之漲幅。因此,預估本年4月將實施調漲水費,並逐年調漲6.6%至2023/24年度。EWSC雖未回應水費將調漲之傳聞,惟該公司經理曾表示,史國水費之價格採累進制度(increasing block tariff structure),在營運支出逐漸增加之情況下,僅有高級距之用水戶方能達到收支平衡,爰確有檢討並調整水費之必要。

A:2021年柬埔寨畜牧業營收超過50億美元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 年 1 月 5 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國農林漁業部長永沙坤(Veng Sakhon)頃宣布,2021年柬國畜牧業營收超過50 億美元。Sakhon部長表示,根據1月4日從動物衛生與動物生產總局收到之初步報告,2021年柬埔寨在畜牧業營收51億美元,與2020年48億美元相比,年增6%。   S部長補充,2021年全國畜牧業產值達到31.5億美元,比2020年29.3億美元增長7.4%。2021年全國家禽產值為18.8億美元,比2020年8.31億美元增長2.8%。2021年動物產品與牲畜產值達到6,613萬美元,比2020年4,718萬美元增長40.1%。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 2022年1月5日   史瓦帝尼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1)月5日以「史瓦帝尼2021營運績效回顧」(2021 Business Performance Review)為題,報導史國商工暨貿易部長庫馬羅(Manqoba Khumalo)接受專訪內容指出,史國上(2021)年在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下,如何扭轉經濟,包括改善失業率、吸引外人直接投資、提升經商便利度等,以致力發展史國成為出口導向型之經濟體。   該報導引述K部長受訪要點略以: 經濟復甦計畫(Economic Recovery Plan, ERP)推動進展:史國政府推動ERP總值301.23億史鍰(約20億美元)之97項投資計畫,預估可增加創造40,126個就業機會。目前各產業別之投資計畫已創造約18,152個就業機會。ERP主要目的包括促進經濟成長、增加就業及改善政府財政收入,以落實史國2019年至2022年之國家發展計畫(National Developlment Plan)。2019年共有7件投資案,增加1,854個就業機會,包括紡織成衣產業(6件)以及釀酒產業(1件);2020年共有11件投資案,增加4,917個就業機會,包括農業及農村發展計畫之KDDP及LUSIP計畫、家樂氏(Kellogg’s)工廠建築案、紡織廠擴廠案、林業投資案、冰糖投資案、PVC管及蘭姆酒加工廠案;2021年共有49件投資案,增加11,381個就業機會,包括零售業、商業銀行、資產開發案、投資公司以及製造商對基礎建設之投資案(例如:購物中心、加油站、倉庫及五金用品店)等。此外,史國政府於2020年至2021年期間亦核發5件採礦許可證予下列公司:Africa Gold、Ngwenya Iron Ore、Mpaka Coal Mine、Mhlume Coal Mine及Mpakeni Quarry Mine。   史斐Ngwenya邊關終年無休24小時營運,以提升史國經商便利度:史斐邊境實施7/24全天候通關制度可促使貨物通關無縫進行,降低跨境貿易之經商成本。K部長同時籲請業者宜善用貨物預先通關機制,以利貨物順利通關。   改善史國創業精神:史國政府已自2014年提供至少400萬史鍰予各高中學校,資助史國青年創業協會(Junior Achievement, JA)之計畫。此外,史國政府更自2021年獲得我國政府資助,將JA合作計畫拓展至20所小學,以利史國國民自小培養創業精神。

A:柬埔寨國家銀行預測2022年柬埔寨經濟成長率為5% 資料來源: 柬華日報,2022年1月2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國家(中央)銀行頃發布「關於柬國2021年總體經濟與銀行業發展及2022年展望報告」,預測柬埔寨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長率將達5%。報告指出,柬埔寨2022年經濟成長動力將主要來自紡織製衣與非紡織產品出口成長,例如電器產品及自行車之出口增長,顯示柬埔寨出口產品已逐漸多元化。   報告另指出,隨著國家收入與外人直接投資增加,將帶動建築業及不動產業逐漸恢復成長。此外,2022年1月1日柬中自由貿易協定與RCEP協定正式生效實施,同年第1季柬韓自由貿易協定亦將生效,將為服務業、商品貿易、投資及電子商務發展提供成長機會。隨著社會經濟活動重啟開放,包括批發、零售、電信與運輸在內等都恢復營運,此將進一步帶動觀光旅遊業穩步成長,亦將驅動酒店住宿餐飲業恢復成長。   柬埔寨國家銀行預估,2022年柬埔寨通貨膨脹率為2.6%,柬幣兌換美元將保持1美元兌換4,075柬幣。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月5日報導稱,日商Sony集團董事長兼社長吉田憲一郎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記者會表示,該集團預定成立純電動汽車(EV)新公司,正式檢討進軍EV市場領域。 上述Sony集團正在進行研發的EV車名暫稱為「VISION-S」。此外,Sony集團亦公開運動型多功能車(SUV)的試製車,該集團將發揮人工智慧(AI)及機器人先進技術優勢,進一步追求外出交通工具的可能性。 2020年Sony集團首次展示配備自動駕駛技術的轎車型EV試製車,為提高車內外狀況的傳感器及音響影像設備等科技,導入研發犬型機器人「AIBO」的科技團隊。 由於全球各國強化環保及綠能政策,EV市場領導企業之美商特斯拉持續研發新車種,因此國際傳統汽車大廠競爭日趨激烈。2021年Sony集團首次公開試在奧地利公路測試新車資訊,並在德國啟動因應5G移動通訊系統的駕駛測試。

A:捷克媒體Radio Prague International本(2022) 年1月4日報導,捷克最大電力公司ČEZ集團總裁Daniel Beneš表示,歐盟執委會日前提出的永續金融分類草案將為捷克的能源轉型帶來挑戰,渠與捷克工業及商業總會一致呼籲捷克政府應向歐盟建議修改,尤其針對核電廠永續期限部分。 歐盟永續經濟活動分類(EU Taxonomy)制度是歐洲綠色新政關鍵因素,旨在提供環境永續性經濟活動定義,防止漂綠行為,亦作為投資人投資指標,並提供能源公司金融資源,進行能源建設計畫。 B總裁表示,該分類草案將核能和天然氣歸類為永續性的能源,原則上對捷克有利,然而,須釐清執委會所稱核能永續性僅具暫時性的意思,尤其草案中有關2045年前新建核電廠及2040年前現有核電廠被視為永續投資的條件內容,因為將嚴重影響捷克核能設施及使用期限。例如:規劃中的Dukovany核電廠擴建計畫可能是捷克最後一個符合歐盟投資準則的核電項目,此外,現有Dukovany 及Temelín 核電廠60年營運投資計畫亦將受影響。 歐盟永續經濟分類標準規則仍處於起草階段,歐盟預計於1月中討論,捷克產業界呼籲捷克政府應向歐盟建議修改的方向應符合捷克未來能源計畫。根據捷克待修訂2015年國家能源政策,將逐步淘汰煤炭發電,預計2040年前,將核能發電佔比從36.9%提高到48.8%,再生能源拉高至22.8%。 捷克貿工部部長Jozef Síkela表示將與志同道合的歐盟會員國,在歐盟永續經濟分類標準規則草案中爭取對捷克較有利的條件。  

A:依據瑞士20分鐘報2022年1月2日新聞報導,針對瑞士89家大型企業就業機會調查報告顯示,共有20家大型企業表示2022年將增加招聘,4家表示面臨裁員,其餘公司表示職位數量將無明顯變化。   航空業由於新冠疫情期間裁員較多,因此2022年新增之就業機會最多。其中Swissport地勤服務公司計畫招募850名員工,飛機維護服務公司SR Technics 計畫招募150員工。瑞士Migros零售商亦將招募1,600名員工。瑞士目前職缺數為23萬2,825個,創歷史新高。   在2021年期間瑞士大企業之工作機會亦有增加,89家大企業中共有51家增加職位數目,其中以龍沙(Lonza)製藥集團之1,400個為最多,另羅氏(Roche)、谷歌、保全業、保險業、零售業以及機械製造業亦於2021年期間增加職位。2021年裁員之大企業除航空業外另包含SV Group (飯店住宿)、UBS(金融)、Novartis(製藥)、Galencia(醫療服務及製藥)以及Axpo(電力供應)。儘管如此,2021年大企業提供之職位數目仍顯示成長。     資料來源:瑞士20分鐘報(20 Minuten)新聞報導 日期:2022年1月2日

A:依據瑞士零售聯合會(Swiss Retail Federation)2022年1月3日公佈其訪問2,094名消費者後統整之問卷報告,2021年54%之瑞士消費者主要在實體商店消費,主要在網路商店消費者比例占10%,另36%民眾於實體商店及網路商店消費情況無明顯差別。   在瑞士新冠疫情爆發前之2019年報告中,瑞士61%消費者主要於實體商店消費,主要於網路商店消費者占7%,另32%民眾於實體商店及網路商店消費情況無明顯差異。   報告中另指出,瑞士52%消費者表示網路商店選擇較實體商店少,51%消費者表示運費促使其偏好於實體商店購物。於商品種類方面,84%瑞士消費者偏好於實體商店購買食物及日用品,偏好於網路商店購買該類商品之消費者僅占2%。購買書籍、音樂(35%)等相關產品時消費者則偏好於線上購物。   瑞士零售聯合會代表之瑞士零售業,每年約有230億瑞士法郎營業額,員工人數約5.8萬人。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新聞報導 日期:2022年1月3日

A:西馬半島地區因近期接連豪雨,導致多個地區發生嚴重水災,霹靂州、雪蘭莪州、森美蘭州、馬六甲州、彭亨州、吉蘭丹州及登嘉樓州等七個州先後傳出災情;其中雪蘭莪州「重災區」巴生港和莎阿南更是汪洋一片,多個交通圈及道路亦遭積水覆蓋,幾近淹沒停靠在路旁的轎車。彭亨州文德甲、淡馬魯及林明地區災情亦非常嚴重,部分地區水位已高達兩層樓,導致斷電斷糧,部分村民只能被迫在屋子二樓等待救援。   馬來西亞中小企業協會總會長陳芳心表示,根據最新數據初步顯示,馬國近期大水災使中小企業損失高達10億馬幣(約2.4億美元),不僅機械被污水浸泡損壞,且極可能因此無法如期交付訂單而流失客戶。馬國大部分中小企業剛從新冠疫情中重新投入運作,一場水災讓復甦中的中小企業再蒙受巨額損失。   陳總會長認為,馬國政府當務之急是儘速個別發放10萬馬幣(約2萬3,981美元)及30萬馬幣(約7萬1,942美元)援助金予微型及中小企業,以便渠等可重新購買機械設備及租賃臨時地點以繼續運作和生產,才能趕製客戶訂單。另商界亦籲請金融機構速批貸款以解燃眉之急,讓業者採購生財工具以及支付員工和行政支出。   馬國中華總商會總會長盧成全表示,該總會目前尚未能統計商家的損失,除雪蘭莪州遭受嚴重水災外,連日來,其他州屬的水災情況還未改善,災情嚴峻。由於雪蘭莪州水災是突發性災難,該州工廠與商家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營運。部分企業等待保險索賠補償事宜,被水淹沒的工廠與店舖,需要至少兩個星期來清理,之後等待保險賠償,再採購機器,還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復工。   另一方面,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副部長林萬鋒稱,該部將與中小企業協會維持緊密聯繫,推動以下各項合作:(一)透過跨部門協調機制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二)擬定輔助政策,以協助受水災影響的中小企業儘速復工;(三)協助更多國內企業參與出口商培訓計畫,協助他們轉型成為產品或服務出口商;(四)鼓勵更多國內企業進行再投資計畫,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及商機;(五)制定長期計畫,協助中小企業從勞力密集逐步轉型為以科技為主導的企業,以及(六)協助本地產品及服務開拓更多海外市場。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馬六甲州首席部長蘇萊曼(Sulaiman)頃發布消息稱,馬國土著企業Fieldman EV Sdn Bhd公司計劃與國內企業使用中國大陸長安汽車公司(Changan Automobile Corp.)的生產技術,投資10億馬幣(約2.4億美元),在馬六甲州野新(Jasin)的Elkay Lipat Kajang 工業區占地200公頃的土地開發該國第一家電動汽車組裝廠。估計可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該馬商已獲得長安汽車公司授權為馬國與東南亞地區右座駕駛汽車市場的獨家經銷商。   Fieldman Sdn Bhd 公司成立於 2010 年,業務涵括棕油、塑料製造和原產品貿易業,並於 2018 年成立子公司 Fieldman EV Sdn Bhd公司,以探討引進馬國再生能源商機。該公司同時制定一項長期計畫(2018至2026年),以在馬六甲州率先發展電動汽車技術和組裝。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韓國印刷電路板和半導體封裝基板製造商Simmtech將透過其馬來西亞子公司 Sustio Sdn Bhd投資5.08 億馬幣(約1.22億美元),在馬國檳城州峇都加灣工業園區(Batu Kawan Industrial Park)興建其東南亞第一家半導體工廠。   Simmtech公司頃發布消息稱,儘管新冠疫情為全球帶來極大挑戰,但該廠設施的建設正按原定計畫進行,並預計於 2022 年第一季竣工。估計2022年上半年,上述新廠房將可創造1,000餘個工程、製造和品質管理等高技能就業機會。該新廠將製造東南亞地區首個用於DRAM/NAND memory chips/ HDI PCB SSD之封裝基板預計將於本年第二季投入生產。   Simmtech 東南亞董事總經理 Jeffery Chun 表示,鑑於全球半導體供應受限,該檳城投資項目全面展開以管理供應鏈絕對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馬國投資發展局執行長阿罕阿都拉曼(Arham Abdul Rahman)表示,馬國電子與電機製造業刻正蓬勃發展。越來越多公司需要知識密集型、高科技和創新活動。該局的目標是吸引更多前端和後端半導體廠商及其供應鏈,將馬國視為生產半導體產品的替代地點。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2)年1月6日報導,為因應日益複雜的企業監管和商業環境,新加坡會計發展局(SAC)和經濟發展局(EDB)為「內部財務與會計」(In-house Finance & Accounting)及「會計作業」(Accounting Practices)等兩個領域推出工作轉型指南,協助相關企業和員工掌握未來所需的技能和滿足人力需求。這兩個工作轉型指南是繼「物流」、「人力資源」、「金融服務」和「批發貿易業」後推出的第五和第六個指南。 新加坡企業可在會計工作重新設計計畫下獲得援助,採納科技提升財務與會計工作的生產力,並加強該領域專業人士的技能。該計畫的初期目標是讓至少50家公司和超過150名專業人士從中受惠,這些援助包括在「生產力提升計畫-重新設計工作」(簡稱PSG-JR)下獲得津貼可抵消顧問費用。星國企業可申請的津貼比例上限也將從70%調高至80%,每家企業最高可申請3萬星元的津貼,至本年3月31日。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第二部長英蘭妮指出,這些指南將在工作轉型的過程中為企業和員工指引方向,讓他們在科技更為普及化和商業環境改變之際,為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在英、美兩國人們因期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平衡、追求更靈活的工作安排,以及取得更大滿足感,而出現辭職潮。儘管星國沒有觀察到出現類似現象,但工時較長和承受高壓的專業服務領域不應忽視這些跡象。如果企業要掌握即將出現的成長機會,應該認真看待重新設計工作、員工福利,以及加強內部文化,以便實現會計專業人士的抱負。 新加坡政府公告指出,客戶和會計作業的數位成熟度提高,加上客戶對諮詢服務的需求更高,以及更加重視非財務評估指標,會計作業領域的人力需求預估快速增加。此外,內部財務與會計領域將繼續支撐企業成長和擴充區域業務。目前,星國當地從事內部財務與會計工作的員工超過8萬人,另有約2萬人從事會計作業。2025年,估計將增加6,000到7,000份工作。全球商業環境瞬息萬變,為滿足新要求,這兩個領域將出現11個新的工作職缺,如「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專才和公民資料專才等。此外,未來兩到五年內,58個現有工作職位中有13個需要高程度上的改變,其中主要是重複性高的工作如會計助理的職務,將被自動化取代。

A:依據金融資訊分析公司IHS Markit本(2022)年1月5日調查報告顯示,星國去年12月整體經濟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5.1,高於11月的52,並高於2021年的平均水準,私部門經濟領域連續13個月擴張,而且擴張速度加快,為過去5個月來最高,這主要是經濟情況改善,帶動需求和產值成長,採購活動再次增加,不過就業水準因新冠疫情影響,表現仍然低迷。 該報告指出,由於新加坡經濟狀況改善,亦因「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實施而受益,去年12月的需求和產出的成長加速,促使企業購買活動恢復成長,但受到交貨延誤的影響,企業採購總體庫存水準仍在下跌。因為新冠疫情和需求激增導致國際航運問題,進而造成交貨時間延遲,去年12月供應商的交貨時間嚴重延遲,超越2021年的平均水準。 此外,儘管需求增加,星國當地私人企業就業水準受到隔離令等疫情相關影響,加上供應受限,造成12月的積壓工作不斷增加,達到報告調查以來的最高漲幅。價格方面,由於採購價格通膨上揚以及12月工資增加,整體進口價格在12月急速上升,其中,製造業成本壓力增加最多。 IHS Markit經濟指標副總監潘婧怡表示,新加坡私部門在去年12月以更快速度成長,反映星國經濟沒受到嚴重疫情干擾強勁復甦。然而該調查結果是在12月22日新加坡宣佈暫停售賣VTL機票和巴士車票消息前所進行的,並沒有反映了近期Omicron變種毒株擴散的擔憂。此外,供應限制所產生問題仍然存在,包括交貨時間延長、人力短缺和由此導致的價格飆升問題等。但整體而言,12月私人企業情緒大致樂觀,因此IHS Markit預測,新加坡在2022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將成長3.9%。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1)月5日報導稱,去(2021)年日本國內新車銷量(包括小型車)計444萬8,340台,較2020年衰退3.3%,連續3年呈現衰退,並創10年以來新低水準;主要係因全球車用半導體晶片供應不足,以及東南亞地區新冠疫情蔓延導致零組件採購困難等所致。 對此,日本汽車銷售協會聯合會及全國微型車協會聯合會說明原由,2020年受新冠疫情衝擊導致國內新車銷售市場低迷不振,全年銷售量下滑至約460萬台,而2021年更進一步擴大減幅至444萬台左右;除車用半導體晶片產業供應斷鏈外,東南亞地區疫情蔓延導致零組件採購停滯,全球各地製造車商被迫暫停生產線。 日商豐田汽車2021年9至10月全球產能,較原先計劃衰退約3至4成,銷量則下滑2.4%;本田汽車2021年8至9月國內汽車產量,亦較原計劃減少約6成,銷售量則滑落6.6%。

A:據媒體引用市場分析公司IHS Markit最新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調查報導,因商業活動持續復甦,加上杜拜世界博覽會(Expo 2020)持續帶動觀光及消費支出成長,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去(2021)年12月PMI雖自11月的55.9略減至55.6,非石油經濟仍連續第13個月成長。 上述調查亦顯示,UAE擺脫COVID-19疫情影響,商業活動因新訂單增加持續復甦,去年12月生產指數自11月的61.6增加至62.7,達2019年7月以來最高,惟因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加上原物料、 能源燃料、運輸等成本持續增加並推升通膨,業者認為經濟前景仍充滿變數。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月6日報導稱,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昨(5)日拜會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大阪市市長松井一郎等要員,雙方並就強化合作以促成圓滿順利舉辦「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一節達成共識。 萩生田經產大臣在上述會談中表示,「雖目前距離舉辦『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還剩有3年時間,惟今年將是重要關鍵轉折的一年。日本經濟產業省將全力協助促成世博會勾勒實現未來社會」。 此外,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亦強調表示,「盼望中央政府能放寬如空中飛行車等相關法規限制,將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打造成為創新及挑戰之盛會」。另,大阪市長松井一郎也促請中央政府進一步放寬支援協助。 對此,萩生田經產大臣對當地媒體表示,「這是分秒必爭的時間爭奪賽事,經濟產業省將與中央相關部會通力合作,致力協助讓大家更容易進行相關會展籌備工程」。

A:日期: 111年1月5日 來源:ABC News (Global thermal coal supply plummets as Indonesia suspends exports - ABC News)   印尼暫停燃煤出口,全球供應緊縮,澳洲煤礦有望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影響中澳關係 根據澳洲人報報導,為確保國內供應,印尼政府宣布禁止煤炭外銷。由於印尼燃煤佔國際市場之40%,中國有可能因此重新開放澳洲煤炭進口。 自中澳外交關係交惡以來,澳洲煤炭亦為中國對澳洲經濟制裁的貿易產品項目之一。去年中國因缺電危機,悄悄放行滯留於港口的澳洲煤礦通關,惟中澳雙方似仍未就相關揭置之經貿議題進行協商。 本次印尼政府的禁止煤炭出口政策,其後續效應(Flow-on effects)有可能為澳大利亞煤炭商帶來解套商機,並使中國重新評估與澳洲的關係。

A:日期:111年1月5日   來源: 澳洲總理辦公室新聞稿National Cabinet Statement | Prime Minister of Australia (pm.gov.au)、ABC NEWS (Work from home is the new normal as employers struggle to make the daily grind work - ABC News)   澳洲防疫新措施減少應檢範圍,全國內閣會議共識決議快篩試劑維持市場價購不予全面免費供應;確診日增,但新學期學生將正常到校上課,員工遠距辦公對部分行業或將成為常態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昨(5)日記者會宣布,由於專家認定新冠Omicron 傳播力雖強惟已輕症化,日前全國各地缺貨的快速抗原檢測劑(RAT,快篩劑)仍將維持自行價購原則,惟針對有症狀者以、同住4小時以上之密切接觸者,可逕至檢測站免費領取,不需前往藥局價購。此外,針對退休金優惠卡、健保卡等持有者,未來兩周內可透過藥房免費領取三個月內最多 10 劑(一個月最多 5 劑),此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平均分攤。 針對囤積、哄抬價格(加價 20%)的供應商,處罰將增加5年監禁或66,000澳元罰金。 為解決檢測站大排長龍以及等待測試結果過長,檢測站人力及檢測實驗室量能吃緊等問題,縮減相關檢測條件,例如取消對卡車司機進行 7 天滾動測試的要求、患者到醫院之前不需要檢測、陽性RAT後不需要確認 PCR 測試、除了昆士蘭州、塔斯馬尼亞州和西澳大利亞州外,州際旅行前不再需要進行測試(昆州和塔斯馬尼亞州將在未來幾週內審查此要求)、除了昆士蘭州外,不需要對國際旅行者進行第二次抵達後測試等。 為使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學生得順利正常到校上課,內閣會議將續就此進行相關討論。 另根據媒體報導,某些行業縱使在新年度開工後,員工仍維持在家上班(Work from home),未來全員在辦公室上班的情況可能不復存在。

A: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2年1月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經過2021年最後1季全力衝刺,越南紡織業全年出口總金額達390億美元,年增11.2%。越南紡織集團(Vinatex)主席黎進長(Le Tien Truong)表示,2021年越南紡織業績效卓著,惟市占率仍原地踏步。在越南紡織業主要出口之市場中,除對美國出口有明顯成長外,對其餘出口市場恢復緩慢,甚至比2020 更低。   2022年越南紡織業短期預計將面臨3項挑戰,包括運輸費與最近5年比較,高出3倍;越值兌換美元上升,致匯率處於劣勢導致越南紡織業失去競爭優勢;以及勞動力失衡,尤其是占紡織業總出口金額40%之越南南部目前嚴重缺工。   長期而言,黎主席分析越南紡織業亦將面臨競爭對手朝向綠色發展之挑戰。中國大陸至2025年紡織業發展目標設為全球市場30%占有率(自39%調降),主要集中利潤最高如再生材料之市場,尤其是再生滌綸面料;孟加拉紡織及紗線業則朝向最現代化方向發展,注重提升質量而非生產效率,例如2021年獲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認證為最高標準之10家綠色紡織工廠中,有9家位於孟加拉;印度以原材料自主為導向,尤其是棉線,將是越南紗線業主要競爭對手。   黎主席認為,綠色及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紡織業趨勢,越南需重新審視該國紡織業之重點發展方向,避免落後競爭對手,同時需捕捉勞動資源以及克服高質管理階層缺乏問題,尤其是越南即將面臨人口老化風險,自2035年起,每年越南預計將有100萬人超過勞動年齡;且須避免進行分散型之生產單位投資,促進數位轉型及自動化發展,始能達到大規模訂單所需求之工作效率。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彬烏倫蠶桑中心助理主任Daw Moe Meo Win稱,私營公司每年向中國出口大約300噸蠶繭。桑樹(Mulberry)是多年生植物,有關部會還提供養蠶課程,協助養殖者學習正確地養蠶及生產絲。蠶繭出口的目的是提高民營企業、養蠶農民的收入及賺取外國收入。蠶繭價格為每緬斤1萬緬幣(1緬斤等於1.6公斤)。蠶繭送到國內繅絲廠,蠶絲通過招標方式出售。緬甸公司向中國出口乾蠶繭(dried silkworm cocoons)。前幾年,蠶繭在12月被運往中國2-3次。今年,由於COVID-19的預防措施,貿易中斷。除養蠶外,桑樹栽培還可以生產營養豐富的桑葉、桑酒及桑醬,因為桑樹可以帶來健康益處。除緬甸外,養蠶業在中國、印度、越南、泰國、寮國、柬埔寨、韓國及日本也很普遍。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