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央行(SAMA)最新數據報導,沙國去(2021)年12月外匯儲備量自11月的1兆6,400億里雅減少337億里雅(約90億美元)至1億6,100億里雅,月減幅1.9%,年減幅2.6%,惟外匯種類及比例並未公開。 上述數據亦顯示,沙烏地去年11月外匯儲備量較10月增加516億里雅至1兆6,400億里雅,月增幅3.2%,其中外匯計海外存款金額增加524億里雅,外幣計價證券金額則減少8億5,200萬里雅。

A:據媒體引用最新數據報導,沙烏地金融科技(fintech)產業投資快速成長,去(2021)年前8個月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案計16件,金額總計1億5,720萬美元,遠高於前(2020)年同期的7件總計780萬美元,其中,種子期前投資佔15%、種子期(創業發想期)投資佔38%、A及B期(商業發展期)投資佔46%,另沙烏地金融科技公司數量較前年成長37%至82家,皆反映政府支持金融科技業發展之政策奏效。 上述數據亦顯示,在沙烏地金融科技業中,行動支付類別吸引最多創業投資,佔比高達93%,例如手機支付平台Hala 募資650萬美元、先買後付之商業平台Tamara 募資1億1,000萬美元、餐飲銷貨點(POS)平台Foodics募資2,000萬美元。惟儘管沙烏地金融科技業快速成長,企業投資金額中位數僅270萬美元,遠低於國際中位數730萬美元,顯示仍具極大成長空間。 為推動產業進一步成長,沙烏地中央銀行(SAMA)將於本(2022)年推行開放金融業(Open Banking)計畫,使更多業者投入並提供民間企業所需之數位金融服務,將有助沙烏地推展數位經濟,此為沙國2030願景政策( Saudi Vision 2030)及2017年金融業發展計畫(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Program)目標之一。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產業暨礦產資源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最新資訊報導,該部將批准多家投資業者提出之採礦合約申請,於沙國首都利雅德礦區勘採總計2,600萬噸黃金、鋅、銅等礦產蘊藏量,政府並將協助業者取得相關設備。 上述礦區係位於利雅德南部,已陸續進行深掘地底、建造3D立體地質模型等大規模探勘作業,目前已確認礦產蘊藏量極為豐富,預計未來開採作業可順利進行。另沙烏地訂於本(2022)年1月11日至13日於利雅德舉行礦業未來發展論壇(Future Minerals Forum)及高峰會,邀請各國礦業部長及業者出席,討論區域及國際礦業發展、投資及合作。

A:據媒體引用沙烏地資通訊科技委員會(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ission, CITC)最新數據報導,沙烏地外送服務應用程式(APP)數量2年成長460%,自2019年第4季的3家增加至去(2021)年底的17家,主因為沙國政府積極推動外送服務業發展,以吸引投資及創造就業,而COVID-19疫情改變消費及交易習慣,更加速此一發展。 上述數據亦顯示,以線上點餐外送平台Jahez為例,係本(2022)年首家於沙烏地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之業者,金額達89億里雅(約23億美元)。另沙烏地線上訂單量自2019年第4季的每日平均11萬7,000件大幅成長至去年同期的52萬5,000件,每月平均交易金額亦自3億1,000萬里雅大幅成長至17億5,000萬里雅。

A:最新研究指出,未來三年全球用戶透過臉書、抖音、微信等社群平台購物的成長速度,將是傳統購物管道的三倍,整體市場規模到2025年時將達到1.2兆美元,是去年的兩倍多。 彭博資訊報導,顧問業者埃森哲(Accenture)預估,社群電商的銷售總額到2025年時將增加到1.2兆美元,遠高於2021年的4920億美元。這股趨勢主要是受Z世代、千禧世代推動,預計屆時這群人花在社群電商的支出額,將占全球的62%。 研究顯示,到2025年時,全球社群電商銷售,將占整體電商總銷售的17%,高於現今的10%。在社群平台販賣的商品中,最受歡迎的是服飾、消費電子產品及家居裝飾;美妝、個人保養商品也在成長。對家庭經營的小商店而言,這股趨勢是個好消息。 調查顯示,這群所謂的「社群購物者」中,超過一半可能會支持小商號、而非規模較大的零售商,且可能再次向小商號購物,可能有助新品牌建立忠誠度、並提高受歡迎度。 報告指出,去年全球約35億人使用社群媒體,平均每天花2.5小時投入其中,開發中國家的消費者更可能使用社群電商服務購物,中國就有80%的社群媒體用戶利用社群電商服務購物。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9/6022029?from=wj_catelistnews

A: 依據智利外交部國際經濟關係次部資料,智利2021年進口金額為918.43 億美元,較上年增加55%,該國三大進口類別均呈2位數成長:消費品為277.57億美元(+70%),中間財為457.95億美元(+54%),資本財為182.91億美元(+40%),相關情形說明如下: 主要進口產品項目包括手機、汽車、卡車、油煤、自動處理設備、電視、丙烷氣、玉米、疫苗、汽油、藥品、牛肉、大豆渣粉、PCR 試劑、鐵板、平板電腦等。 智利96.2%進口來自與其簽有自由貿易協定國家,中國為第1大進口來源國(佔總進口金額29.5%),其後依序美國(17.2%)、南方共同市場(15.9%)、歐盟 (12.9%)及太平洋聯盟 (6.4%)。 智利進口商數量亦增加至49,059家,較上年成長26.5%,顯示國內需求及銷售暢旺,因此吸引企業投入進口商業活動。

A: 依據智利外交部國際經濟關係次部統計,智利2021年出口金額為947.05 億美元,較上年增加 29%,創下迄今最高紀錄,該國三大主要產業出口金額均有增加:礦產(586.94 億美元,+ 41%)、農業(67.26 億美元,+ 6%)及工業(29,284 美元,+ 16%),相關情形說明如下: 銅礦出口金額創紀錄:出口金額達 534.24 億美元(佔智利總出口金額56%),較上年增加 41%,此與國際銅價高漲有關,謹查2021年銅價平均每磅達4.23美元,較上年平均價格(每磅2.81美元)高出51%,創下史上最高價。 非銅產品出口創下歷史新高:出口金額達412.81 億美元,較上年成長 16%,其中有 700項產品和服務出口額創下了歷史新高: 貨品包括:新鮮櫻桃、鐵、鮭魚片、碳酸鋰、木飾、銀、貝類、竹莢魚、禽肉、核桃、榛子、培根、冷凍草莓、紅酒、白酒、香檳及其他種類葡萄酒等。 服務業出口亦創新高紀錄:服務業出口達 13.74 億美元,較上年增加 27.9%,主要係由資通訊服務出口增加帶動成長,其在國外銷售額達 5.22 億美元;此外,智利在金融、物流、諮詢、廣告、市場研究、動畫、管理及視聽服務等服務業出口表現也很突出。 智95%出口至與其簽有自由貿易協定國家,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佔總出口額38.3%),其次是美國(16.4%)、歐盟(8.6%)、日本(7.7%)及南方共同市場(6.2%),其他出口出場尚有南韓、太平洋聯盟、加拿大、印度、歐洲自由貿易協會、英國和中美洲。

A:智利外交部國際經濟關係次部(SUBREI)發布統計報告顯示,智利2021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865.48 億美元,較上( 2020)年成長41%,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在出口表現部分,2021年出口金額為947.05 億美元,較上年增加 29%,創下迄今最高紀錄,礦產、農業及工業三大主要產業出口金額均有增加。 進口表現部分,2021年進口金額為918.43 億美元,較上年增加55%,消費品、中間財及資本財三大進口類別均呈2位數成長。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10    PAP, IAR,   波蘭家庭和社會政策部長Marlena Maląg於1月9日週日宣布,波蘭的父母和監護人已在2022年的第一週代表超過300,000名波蘭兒童申請新的福利津貼。Maląg部長向波蘭新聞局(PAP)表示,這項名為「家庭福利資金」(the Family Welfare Capital)的新措施估計今年將涵蓋約615,000名兒童。她補充稱,這意味著這些兒童中約有一半已經提交申請。   此新的福利措施適用於第一個小孩之後的每位孩童,年齡在36個月至12歲之間,每個家庭每位兒童總共有權申領12,000波幣(約2,600歐元,2,900美元)的津貼。父母可以在2年內以較小的形式或在1年內以較大的形式申請津貼。據波蘭新聞局(PAP)報導,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都選擇第二種選擇。   波蘭家庭和社會政策部長表示,獲准錄取數字是監護人充分掌握程序並且整個過程進行非常順利的最好證明。據PAP報導,此福利措施申請只能在線上提交,款項直接存入申請人的銀行賬戶。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上個月表示,「家庭福利資金」旨在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並幫助母親重返工作崗位。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10   PAP, The First News   根據波蘭投資和貿易局(PAIH) 的數據,波蘭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由於政府的激勵措施,2021年達到約35億歐元的歷史新高。   波蘭投資和貿易局(PAIH)在1份新聞稿中表示,投資額比一年前增加8億歐元,與2019年之破紀錄金額相比增加7億歐元。該機構還預計,外國直接投資因可受益於波蘭稅收優惠,今年將可望再創下新高。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10  Polish News Bulletin, businessinsider.com.pl . 波蘭「再生能源法」(Act o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的修訂工作已經完成,將對太陽光電(photovoltaics)和產消者(prosumers)導入新的計費制度,修訂後的規定將於2022年4月1日生效。   根據新規定,基於饋電(feeding energy)的計費制度,進入電網的能源將被一種出售然後回購能源的機制所取代。此外,在2022年4月1日之前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產消者將根據折扣制度收取15年的費用。據估計,新的計費制度將對太陽能電池板(PV panels)的自付費用期限延長50-80%。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10  Polish News Bulletin, WPROST   據波蘭新聞布告(Polish News Bulletin)報導,能源業者PGE公司於2021年11月開始建設循環經濟研發中心(circular economy R&D centre),旨在開發和實施解決方案,防止產生不必要的工業廢棄物,並幫助有效利用已開發的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電池板)中的原材料。該中心將位於波蘭電力部門的核心地區 Bełchatów,能源轉型戰略已經在此實施。   PGE公司執行長Wojciech Dąbrowski指出,該中心將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營運,在其活動的第一階段,該設施將創造約50個新工作職缺,未來幾年將可增加到數百個新工作職缺。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07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中央統計局(GUS)於1月7日週五在初步的估計報告中指出,波蘭2021年12月份消費品和服務價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率上漲8.6%,月比率上漲0.9%。   接受波蘭新聞局(PAP)商業調查的經濟學家估計,波蘭10月份的CPI年比率將可能上漲8.3%,月比上漲0.6%。11月份消費品和服務價格年比率上漲7.8%,月比率上漲1.0%。波蘭12月份的CPI數據是波蘭二十多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數據 。 另根據波蘭家庭和社會政策部的估計,波蘭2021年12月份的失業率應可望保持在5.4%不變,與11月份的水準相同。接受波蘭新聞局(PAP)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波蘭12月份失業率將保持在5.4%。該部還表示,截至2021年底,波蘭登記失業人數為89.57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5.08萬人。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10  Polish News Bulletin, PARKIET   在未來幾年,波蘭Lotos集團打算專注於離岸風電計畫的實施,在此範圍內,Lotos Petrobaltic公司將扮演重要角色。該公司將成為致力於離岸風電場工作的船隊之國家運營商。   該集團的子公司還計劃開發有關建造浮動風力渦輪機示範器(a floating wind turbine demonstrator)以及位於波羅的海海底地質結構中的地下二氧化碳儲存的計畫。Lotos集團正在為Lotos Petrobaltic尋找產業合作夥伴,目前正在與幾個在安裝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實體進行談判。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07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最大的燃料業者PKN Orlen 公司負責人表示,由於政府決定暫時將燃料加值稅(VAT)削減三分之二,柴油和汽油的價格可望降至每公升5波幣(1.10歐元)。   波蘭政府已經暫時降低燃油消費稅,這使加油站燃油的價格從每公升超過6.00波幣(1.32歐元)的標準燃料降至每公升5.70至5.80波幣(1.25至1.27歐元)。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在1月7日發布的Interia新聞媒體採訪中表示,政府將從2月開始的6個月內將燃料加值稅從23%降低至8%,這將使燃料價格每公升降低0.60- 0.70波幣。   Orlen公司執行長Daniel Obajtek表示,政府的最新舉措是一個非常好的決定。根據波蘭統計局週五發布的初步估計,波蘭人受到通貨膨脹上升的沉重打擊,12月份通貨膨脹率達到8.6%。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是通貨膨脹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

A: 法國新聞雜誌出版業者公會(SEPM)於本(2022)年1月10日向法國競爭管理局(Authorite de Concurrence)申訴,指稱Google未遵守上(2021)年4月及7月該局頒布之命令,該局將併同Google於上年12月提出之一系列承諾(五年內8項承諾)進行審視。其中,最顯著的包括Google建議由法國競爭管理局認可之獨立代理人(mandataire)負責確保Google履行其承諾,如有必要,代理人可尋求技術、金融或智慧財產權專家之協助;倘協商破局,Google亦提議由仲裁機關如國際商會(ICC)介入處理等。   在此同時,SEPM近期在法國音樂作詞作曲者協會(Sacem)支持下,與專業性媒體國家聯盟(FNPS)及網路資訊獨立媒體公會(Spiil)共同成立媒體鄰接權機構DVP。此外,法國綜合報導聯盟(APIG)則與四大媒體群(全國性、大區及省層級之每日新聞出版品、大區每週新聞出版品)結盟,持續與Google進行協商。   謹查,歐盟於2019年4月頒布「2019/790號數位單一市場著作權及相關權利指令」,法國嗣於同年訂定「2019年7月24日第2019-775號為新聞機構及出版業者創造鄰接權之法規,為媒體「鄰接權」奠定法律基礎,該法於10月24日起實施,強制要求數位平台分享新聞內容需與新聞機構與出版業者就報酬進行協商。   法媒報導,自2019年底以來,包括SEPM、APIG及法新社(AFP)等,均曾向法國競爭管理局提出申訴,指控Google濫用其領導地位,違反媒體鄰接權法規,因此該局於2020年4月緊急發布命令,要求Google於3個月內與新聞出版商及新聞機構就給付報酬進行協商,並須每月彙報執行情形(惟費加洛報指出,迄今似僅有AFP與Google 於上年11月17日達成協議)。   嗣後法國競爭委員會於2020年7月發布,由於google未本持誠意與相關單位進行協商,因此課徵5億歐元重罰,並要求其向不同媒體產業代表提出認真之報酬給付方案(offre serieuse),否則將最重課予每日90萬歐元之罰款。儘管Google雖已於12月繳清罰款,但仍針對上述行政裁處進行上訴。因此,法國競爭管理局再度給予Google,自重啟展談判起算2個月達成協議之期限。然而,與SEPM及出版商Mountain View之協商,則已逾期數週。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礦業公會(The Swedish Mine)執行長Maria Sunér日前發言表示,依目前人們生活型態,需要更多金屬原料;但為了減碳環保目標,瑞典礦業必須進行必要的改革。此增加礦產的言論,引來環保人士的反對。 環保人士認為大多數礦業生產活動都未達環保標準,通常也是碳排主要來源。因此要求礦產企業在增加礦產之前,應先盡到環保及友善氣候的責任;但環保人士並不相信礦產企業可做到此條件。同時也指出,過多對氣候目標的樂觀態度,並未能有效改變消費者的習慣。

A:資料來源 : 挪威今日報 (Norway Today)、NRK新聞    根據挪威海產委員會(Norwegian Seafood Council)的數據顯示,雖仍受COVID-19疫情影響,但因為去(2021)年中開始放寬防疫措施,全球各地餐飲業紛紛重新執業,使挪威漁產出口創下新高,出口量達310萬噸,出口值達1,208億挪威克朗(約136億美元)。 主要出口魚類包括鮭魚(出口額達814億挪威克朗,成長16%)、鱈魚(cod, 出口額達984億挪威克朗,成長2%)、鯖魚(mackerel出口額達59億挪威克朗,成長18%)、鯡魚(herring出口額達42億挪威克朗,成長11%)、鱒魚(Trout出口額達40億挪威克朗,成長5%)及明太鱈(pollock, 出口額達25億挪威克朗,成長7%)。 挪威2021年漁產出口至亞洲市場總量為58.5萬噸,出口額達236億挪威克朗。出口至歐洲市場總量為170萬噸,出口額達700億挪威克朗,其中以海產加工業的波蘭為最,出口額達126億挪威克朗。其後居次者為轉運點丹麥,出口額達104億挪威克朗。 挪威海產委員會(the Norwegian Seafood Council)認為因為挪威漁產已取得其市場重要的地位,雖然疫情未退,並未能阻止挪威漁產出口的繼續成長。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1/10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大型公司被要求追踪員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新內閣希望大型公司的雇主追踪員工在上班和出差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新內閣希望員工超過100人以上的公司追踪員工的上班方式,例如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開汽車,可能亦需了解員工駕駛的汽車型號,以便更準確地繪製二氧化碳排放圖表。   荷蘭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報導,本項措施源於 2019 年達成的氣候協議,約 7,000 家公司將受到影響,但似乎僅少數公司意識到此點。事實上,該規定本應於2022年1月1日起通過實施,但由於此次組閣時間過長,致延宕至今。   根據法規草案,最初幾年,公司只需測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但從 2026 年起,內閣打算對商務旅行實施二氧化碳排放標準,之後則可能會制定上下班通勤排放標準。   荷蘭雇主協會 VNO-NCW 認為該計畫很有建設性,將引導更多上班通勤者搭乘火車、公共汽車、自行車和駕駛電動汽車,惟該協會發言人亦指出,此措施必須不侵犯員工隱私或給雇主帶來巨大的行政負擔。   荷蘭車輛協會 Bovag 認為該措施不可行,該協會發言人表示,Bovag亦簽署了氣候協議,但氣候措施必須是可行的,而此措施則不可行。    

A:出處:NL Times, 2022/01/10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疫情小組建議在購物街和體育賽事強制戴醫療用口罩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疫情管理小組 (OMT) 建議在繁忙的購物街、擁擠的戶外市場、體育賽事,以及示威活動中,應強制戴醫療用口罩。   截至目前,僅在超市、商店和圖書館等一些公共室內場所強制戴口罩。OMT亦希望強制要求 13 歲以上,無論是否可以保持社交距離,或是否有固定座位,在不同家庭聚集的所有室內空間都戴上口罩。唯一可以摘下口罩的時間是吃飯或喝水。   OMT亦建議僅使用醫療用口罩,因為醫療用口罩可以更好地防止病毒顆粒散播到空氣中,且可提供更多保護以防止傳染。   荷蘭國家公共衛生暨環境研究院(RIVM) 公佈,1月8日至1月9日早上確診案例為 32,581 例,一週每日平均為 25,438 例,較前一週激增 76%。OMT已於1月7日建議至少要延長封鎖措施三週,預計本日宣誓就任的新內閣將很快針對是否延長1月14日屆期的封鎖措施做出決定。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