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09 Biznes Polska (weekly, January 2-8) PERN公司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2年實施價值超過10億波幣的關鍵投資,今年還將致力於使用再生能源並降低其碳足跡。PERN公司2022年的投資價值是創紀錄的。最大的份額是巨額投資(mega-investment),佔總支出的三分之二。此投資將用於建造另外15個油箱(該公司已經在執行7個及8個招標程序)和 Boronów - Trzebinia 產品管道的建設,這將顯著提高西里西亞集聚區(Silesian Agglomeration)的燃料供應。 該公司還將對其自動化系統、鐵路基礎設施、汽油蒸汽回收裝置(gasoline vapor recovery installations)以及鐵路和油罐車等面向進行現代化改造。該公司總裁Igor Wasilewski表示,最終,該公司打算生產10%的電力,用太陽能以抽取原材料和燃料,這將使該公司的碳足跡減少6%。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07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經濟研究所(Polish Economic Institute ; PIE)估計,2020年波蘭互聯網用戶積累的數據資料對谷歌(Google)公司和臉書(Facebook)公司的價值超過60億波幣(13億歐元)。 根據PIE於1月11日發布的報告,2020年波蘭數據資料對Facebook公司的價值約為40 億波幣(8.81億歐元),對Google的價值約為22億波幣(4.85 億歐元)。 以月計算,Google每個波蘭用戶的收益約為10波幣(2.2 歐元),Facebook公司用戶的收益約為8.5波幣(1.9 歐元)。 但與此同時,PIE為該報告採訪的受訪者中,多達87%的人認為科技公司對其用戶了解太多,而84%的人認為科技公司應該受到更嚴格的監管。約3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支付額外費用來保護他們的數據。 該智庫的分析師稱,波蘭人願意為保護他們的數據資料付費——每月17波幣(3.7 歐元)用於限制登入(access to)Facebook,14波幣(3.1歐元)用於將他們的數據資料與Google隔離開來。但超過70%的用戶認為付費不會更佳地保護他們在平台上的數據資料。
A: 波蘭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11 PAP, The First News 據波蘭新聞局(PAP)及The First News日報報導,根據旨在保護一些弱勢消費者免受飆升的天然氣價格影響的新立法,今年波蘭家庭和醫院等一些公共實體的天然氣費用不會增加。波蘭財政部在附於該法案的評論中指出,凍結天然氣賬單將為數百萬波蘭家庭提供重大救濟。 由於能源市場的動盪,今年天然氣價格可能上漲多達54%。根據該法案,波蘭政府將向對此立法中所列的客戶應用較低價格的能源公司支付補償金。此補償金額估計為100億波幣(22億歐元)。該法案將由波蘭政府出售二氧化碳排放權的收入支付。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11 PAP, IAR, 據波蘭投資及貿易局(PAIH)及波蘭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波蘭國營社會保險機構(Social Insurance Institution ; ZUS)負責人Gertruda Uścińska於1月10日表示,由於政府的社會經濟政策(socio-economic policies)配套措施——波蘭新政(Polish New Deal) ,絕大多數波蘭養老金領取者的養老金將會增加。 波蘭新聞局(PAP)報導,波蘭社會保險機構(ZUS)主席Gertruda Uścińska向 Rzeczpospolita日報表示,與許多出現在媒體和社交媒體上的意見和評論相反,政府對養老金領取者和殘疾養老金領取者來說是個好消息。根據本年1月1日生效的稅收改變,ZUS的支出將發生變化。Uścińska主席表示,從1月份起,對94% 的養老金領取者和超過98%的殘疾養老金領取者,他們每月從ZUS領取的總額高達4,920波幣(1,085 歐元),其養老金支付額將更高。她補充稱,那些每月領取總額約2,500波幣(551歐元)的人將從新規定中獲益最多。 ZUS主席Uścińska表示,對於那些每月領取總額最高至483波幣(107 歐元)的小團體,此改變對他們沒有影響,而那些每月領取總額超過4,920波幣(1,085 歐元)的人,與2021年12月相比,他們最初設定的支出將減少。但是,政府已經宣布將對那些每月領取在4,920波幣(1,085歐元)和12,800波幣(2,822歐元)之間的人的規定進行更改。Uścińska 指出他們只佔ZUS養老金領取者的6%,而佔殘疾養老金領取者的比例不到2%。ZUS主席表示,正如PAP 所引述的那樣,波蘭內閣將制定一項政策,使波蘭新政在這些養老金領取者領取多少金額方面保持中立。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1.11 IAR, paih.gov.pl 據波蘭投資及貿易局(PAIH)及波蘭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波蘭在2021年吸引外國投資創紀錄達35億歐元。波蘭投資和貿易局(PAIH)於1月10日宣布,該局在2021年為波蘭吸引超過35億歐元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創歷史新高。 PAIH在1份聲明中表示,2021年是該機構創紀錄的一年,整體的FDI金額比2020年的結果高出8億歐元,比之前最好的2019年的金額高出7億歐元。 該機構的執行長 Krzysztof Drynda 表示,對於PAIH來說,這是黃金的一年,他並補充稱,在波蘭的新投資不僅意味著資金,還意味著新的就業機會——大約18,000個工作。監督PAIH的波蘭發展和技術部長Piotr Nowak稱讚該機構有效地支持波蘭經濟。 PAIH表示,2021年最大的外國投資者是韓國,其公司向波蘭經濟注入19億歐元,創造 1,967個工作。該機構補充稱,德國公司投資金額為 1.55億歐元,創造192個工作,而美國公司斥資3.6391億歐元,創造5,414個工作。 PAIH在聲明中表示,波蘭在研發、商業服務、電動汽車、汽車工業、醫療產業、電子產品以及建築材料和化學品等領域成為一個具有投資吸引力的地方。 由於一項名為「波蘭.商業港」(Poland.Business Harbour)的特殊計畫,波蘭在2021年總共吸引96個投資計畫,金額達35億歐元。其中來自白俄羅斯就有多達37個計畫。PAIH指出,該計畫現已擴展到其他東部國家,如俄羅斯、烏克蘭、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和摩爾多瓦,並且正在進一步擴大其範圍。 波蘭經濟發展及技術部Nowak部長表示,儘管發生COVID-19疫情大流行,但外國公司仍將波蘭視為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他指出,波蘭的資產包括其年輕、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民、對投資者的快速支持、針對市場的援助計畫,如PAIH 負責管理的政府撥款,以及免徵企業所得稅等。 Nowak部長表示,波蘭的公共援助計畫,加上波蘭國穩定的經濟,為外國投資者創造理想的投資環境。同時,PAIH執行長Drynda表示,該機構的目標是在 2022年再次打破FDI記錄。PAIH的聲明補充稱,因為該機構特別尋求將電動汽車、電子和IT等「未來產業」的投資者帶到波蘭。
A:一、 法國財經部於本(2022)年1月10日舉辦旨揭活動(Relations commerciales Union européenne-Afrique : vers de nouveaux partenariats),主要係為即將於下(2)月17日至18日在布魯塞爾舉辦之「非盟-歐盟高峰會」(Sommet UA-UE)提前暖身。活動分為上下午2場次,舉辦3場圓桌論壇,分別為歐盟與非洲之經貿合作現況及挑戰、歐盟與北非國家及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國家之貿易與投資潛力與前景,共有20餘名政商界人士受邀參與討論。 二、 活動討論重點如下: (一) 法國權理外貿部長Franck Riester致詞表示,加強歐盟與非洲之經貿夥伴關係為法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之重點要項。由於地理位置鄰近,非洲為歐盟之天然夥伴(partenaire naturel),雙方宜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及公平互惠,共同面對氣候變遷與公共衛生等挑戰,並在各國貿易政策逐漸走向保護主義之際,持續貫徹自由貿易精神及建構新價值鏈。歐盟執委會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呼應R部長發言,認為雙方應運用定期對話機制,深化及廣化兩洲之經貿往來,共創雙贏,最終目標為簽署兩洲之貿易協定。 (二) 肯亞貿工部長Betty Chemutai Maina指出,受惠於歐盟普遍性貿易優惠措施(GSP)及數項貿易協定,歐盟為非洲最大之貿易夥伴及外人投資來源。2020年非洲對歐出口占其總出口額之28%,而歐在非之累計投資金額達2,610億美元,雖占非洲外人投資之40%,卻不到歐盟對外總投資之5%,至盼其加碼多元化投資。此外,非洲盼藉由歐盟力量,扭轉對外出口原物料並進口加值產品之劣勢,例如突尼西亞及摩洛哥分別透過與歐盟合作,提高對歐出口車用電線及航空器零配件。此外,非洲部分國家經歐盟協助,已可自行生產醫療防護產品及疫苗。 (三) 摩洛哥貿工部長Ryad Mezzour表示,歐洲-地中海夥伴關係自1995年締結迄今已有25餘年,建議雙方可更新合作內容,隨時代演進納入再生能源、減碳、公共衛生及數位轉型等新議題,並建立新的合作模式,重組地中海區域產業價值鏈,掌握經濟主權及創造雙贏。此外,發展中小企業將可帶動非洲經貿發展,因此如何協助業者取得資金亦為關鍵要素。 (四) 歐盟執委會非洲事務處長Sandra Kramer提及,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Zlecaf)已於上(2021)年1月由38個核准的國家正式啟動;考量區域整合對於擴大市場規模、吸引投資、提高競爭力及推動工業化至關重要,歐盟迄今仍持續提供包括處理貿易障礙、原產地認定等問題之技術協助。非洲擁有許多人力資源,協助青年就業、創業及永續發展,為歐盟與非洲之重點合作項目。 (五) 法國電力公司EDF中東暨非洲區域資深副總Valérie Levkov說明,非洲因具有豐富天然資源,適合發展太陽能、風能及生質能等再生能源,但輸電網規模不足。在非發展能源業與農業息息相關,例如EDF即係向居民收購可可殼與棕櫚樹葉等農業廢棄物用於生質能發電。鑒於能源產業多屬基礎建設,興建工程將耗費大量資金,因此提供金融協助將是推動企業參與之最重要因素。如非洲順利推動經濟整合,一統各國之環保、勞動及稅務法規,將有利於雙方合作及企業永續發展。 (六) 法國開發署(AFD)非洲業務處長Christian Yoka指出,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AfCFTA)將可使非洲擺脫僅能出口原物料之現狀,進一步發展加工產品,建立自有產業鏈。AFD目前在非工作重點之一為農業產銷培訓,提供能力建構及創造就業機會。另值得重視的是,非洲市場整合後,應建立統一之爭端解決或仲裁法規,以利吸引外商投資。 (七) 其他與談人發言重點包括建立歐盟-非洲對等經貿關係、重組產業價值鏈、協助非洲中小企業發展、青年就業、婦女賦權及疫情相關產品製造等。
A:依據奧地利統計局2022年1月10日新聞稿,奧國2021年1至10月貨品進口額1,457.8億歐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22%。出口額1,358.4億歐元,成長15.2%。 奧國2021年1至10月自歐盟會員國貨品進口972.8億歐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9.3%。貨品出口至歐盟會員國達925.9億歐元成長15.9%,與歐盟會員國貿易逆差46.9億歐元;2021年1至10月奧國自第3國貨品進口485億歐元(+27.7%),出口432.5億歐元(+13.7%),貨貿逆差52.5億歐元。 2021年1至10月奧國自前5大進口夥伴國貨品進口額均出現成長:德國(+16.0%)、中國(+28.7%)、義大利 (+25.4%)、瑞士(+25.7%)、捷克(+25.6%)。同上述期間,奧國對前5大出口國貨品出口亦皆大幅成長:德國(+14.5%)、義大利(+26.1%)、美國(+16.8%)、波蘭(+19.2%)、匈牙利(+21.0%)。 依據奧國統計局資料,2022年1至10月奧國自我國貨品進口總額達8.4億歐元(約合9.74億美元),較2021年同期成長25.2%。出口至我國貨品總額達6.31億歐元(約合7.32億美元),較2021年同期成長27.2%,。對我貨貿逆差2.09億歐元;另,依據我國海關統計,2021年1至10月我出口至奧地利貨品總額4.7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34.8%。自奧地利貨品進口8.58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20.7%。我國對奧地利貨貿逆差3.88億美元。
A:依據奧媒「標準報」(Der Standard)2022年1月11日報導,奧地利家具零售連鎖集團XXXLutz與其競爭對手Steinhoff集團達成協議,收購該集團旗下之瑞士家具連鎖商Lipo,交易價格不透露,Lipo在瑞士有23家連鎖店,員工600餘名。該案尚需相關反壟斷機構核准。 XXXLutz總部位於上奧地利邦Wels,在奧地利、德國、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瑞典、波蘭及保加利亞等13國共有370餘家連鎖店,員工逾25,700名,年營業額53.4億歐元,排名全球第3大家具零售商。
A:依據斯洛維尼亞媒體「Total Slovenia News」報導,斯國勞動部日前宣布2022年斯國法定最低工資(月薪)調高至1,074歐元,生效日期追溯至2022年1月1日。 斯國法定最低工資每年調整1次,係由斯國勞動部召集斯國工商總會(資方代表)及聯合工會(勞方代表)協商制定。2022年最低工資較2021年調漲4.9%,係參考斯國統計局公布之2021年12月份斯國通貨膨脹率4.9%而定。
A: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中央銀行(BCRA)於2022年1月6日宣布,將具指標意義之7天流動性票據Leliq基準利率由38%上調至40%,為最近一年來首次升息。市場普遍期待此次調息,此舉亦展現對國際貨幣基金(IMF)之善意。另央行將成立一個新的180天Leliq,利率為44%,而上述的7天流動性票據將逐漸消失。 央行聲明中指出,阿根廷新基準利率符合央行2022年的計畫與目標,並盼透過利率政策讓阿幣投資獲得實際回報,保持貨幣以及外匯市場穩定,且物價上漲壓力亦有望消退。 此外,央行決定提高傳統定存最低保證利率,對於高達1,000萬美元的個人存款,將其利率提高2個百分點,達39%(月利率為3.25%),至其他金融體系存款人利率則訂定在 37%。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瑞典政府網站 (Regeringen) 鑒於瑞典COVID-19疫情持續攀升,近日每日確診人數均超過1萬人以上,為免醫療體系負擔過重,瑞典政府宣布從1月12日開始施行最新防疫規定,主要規定如下 : ● 未採疫苗護照管制之室內公共活動和集會,人數上限為50人。採定位座位式之室內活動,維持參與人數上限8人,且必須保持1公尺以上社交距離。 ● 超過50人的室內公共活動和集會,規定必須出示疫苗護照。採定位座位式之室內活動,朋友區上限8人,且每個朋友區必須相隔1公尺以上距離。 ● 室內餐飲食品區用餐群上限8人,且必須相隔1公尺以上距離,必須於晚間23點停止營業。 ● 超過50人之展覽,必須出示疫苗護照,每人活動區域至少10平方公尺。 ● 長途旅行交通工具限制定位座位式,且強烈建議旅途全程戴口罩。 ● 建議避免或限制室內社交活動之近距離,持續維持社交距離、避免擁擠狀況及避免尖峰時間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 一般文化休閒運動等規律性進行的室內大型活動,建議暫時減少活動。 ● 成人教育應採防疫措施並減少群聚和擁擠狀態。學校教育仍持續平常型態,惟大學以上之教育應儘量採遠距教學為宜。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根據瑞典統計局(Statistics Sweden)的資料顯示,瑞典GDP去(2021)年11月GDP較10月增加0.2%,較去年同期增加5.4%。顯示瑞典經濟穩定成長發展。 除了GDP,瑞典統計局(Statistics Sweden)數據同時顯示,瑞典家庭消費在11月亦較10月增加1%,亦較去年同期增加8.3%。
A: 根據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11)日報導,能源轉型將汽車燃油引擎換成電動馬達,以風力發電取代火力發電廠,已降低法國與歐洲對化石燃料之依賴,但另一方面卻也增加創新科技對關鍵戰略金屬之倚重。 法媒指出,曾擔任PSA、Corus及Suez等集團總裁之產業專家Philippe Varin日前向法國生態轉型部長Barbara Pompili與財經部權理產業部長Agnes Pannier-Runacher遞交「工業礦物原料之供應安全(la securisation de l’approvisionnement de l’industrie en matieres premieres minerales)」之政策建言書。 V氏分析,未來世界將朝去碳化發展,但卻無法擺脫對金屬之依賴,如新車生產電氣化將大幅增加業界對銅、鎳、鋰及稀土等戰略原料之需求,預計至 2030 年,對銅需求量將擴增2倍、對鎳需求擴增3倍、對鋰需求擴增4倍,對稀土需求亦將擴增3至4倍之多。 法國與歐洲在工業領域之能源轉型方面充滿雄心壯志,目前歐洲正籌備之 38個電動車電池超級工廠計畫中,有3座設於法國境內;統計指出,歐盟對第三國原料供應之依賴度約為 70%,法國則高達100%。 因此,戰略金屬之供應安全攸關重要,有限之天然資源必將衍生相對緊張之爭奪,除可能因供需失衡使價格飆升(如當今鎳銅市場),產地過度集中於單一國家(如剛果的鈷或中國稀土),更將面臨政治性風險。V氏分析,中國在戰略原料供應安全之佈署已領先歐洲20多年,尤其於稀土方面業於1990年代開始布局。數個月以來全球鋼鐵與半導體短缺正是一項警訊,歐洲與法國須即刻採取行動。 V氏報告中提出3大確保關鍵金屬之供應無虞之建議,並已獲法國政府回應如下: 成立關鍵金屬投資基金,與工業投資者共同於在國內外礦區進行戰略性股權投資,如在非洲結合負責任採礦(responsible mining)理念之開採。法國政府已針對本建議進行籌畫,惟財經部認為現階段討論未來將投資之地理區域,仍言之過早。 於法國境內為礦業相關單位(如礦區、使用者、汽車廠或電池超級工廠等)設立產業平台,以提升附加價值。法國政府目前已選定兩位址包括於北部Dunkerque建造精煉金屬及電池陰極之製造廠及西南部Lacq永磁鐵製造廠。在法國2030投資計畫(France 2030)架構下,財經部提撥10億歐元進行投資徵案,以強化產業結構。 加強戰略金屬回收之產學合作,以提升戰略金屬回收技術與效率。考量戰略金屬之稀有性,其回收循環再利用更形重要,建議產業界應與學術單位如法國原子能及替代能源委員會(CEA)及法國國家科學中心(CNRS)等單位在研發方面密切合作,因為戰略金屬之穩定供應為法國推動再工業化之必要條件。
A:出處:Dutch News, 2022/01/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選民對新內閣持懷疑態度,解決住房危機最緊迫 根據荷蘭新聞台NOS委託 I&O Research 針對 2,700位選民所做的一項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僅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對新任內閣團隊有信心,而總理Mark Rutte(VVD黨)的支持者中,支持新內閣者僅略過半數。 調查 顯示,三分之二受訪者對新內閣沒有信心主因有二,其一是極右政黨與左派社會黨的支持者原則上不同意新任內閣的政策,其二是新任四黨聯盟內閣的支持者對其能否與過去內閣有所不同,持懷疑態度。 52% 的受訪者認為解決住房危機是新內閣面臨最緊迫與最重要的問題,醫療保健排名第二,45% 的受訪者將其列為首要問題,僅 28%表示氣候議題最重要,22% 則認為因應新冠病毒最重要。 受訪者對新內閣任命部長級官員專責處理住房、氣候和貧困等特定等問題的決定持肯定態度。內閣新成員中,教育部長Robert Dijkgraaf與衛生部長 Ernst Kuipers最受歡迎,超過十分之七受訪者表示支持。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1/1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幫助荷蘭新創企業進軍美國 荷蘭金融日報(Het Financieele Dagblad)報導,荷蘭政府政將提供60 位荷蘭新創企業的創始人相關指導,幫助其在美國矽谷、紐約、波士頓和芝加哥等科技中心尋求資金和合作夥伴。 荷蘭經濟部已撥款 500,000 歐元,用於學習在矽谷做生意的課程。從 本年4 月開始,首批十名企業家將接受為期 12 週的線上學習計畫,然後將前往舊金山,參加為期三年的實踐課程,當地約有 200 名導師與專家。 該計畫名為 ScaleNL Accelerator,是由荷蘭駐美國領事館倡議,美國與荷蘭企業家都將參與選擇候選人,並評估管理團隊的質量以及其在美國市場上的成功機會。 ScaleNL Accelerator 將與 Unknown Group 合作,Unknown Group 是一家早期風險投資和業務發展公司,該公司正為快速成長的荷蘭新創公司設立基金,以便該計畫的參與者同時獲得創業資金,合作細節仍在研擬中。
A: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根據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Oppo土耳其分公司本(1)月10日聲明表示,該公司於伊斯坦堡圖茲拉(Tuzla)工廠裁員傳言屬實。該聲明表示,成本增加影響其伊斯坦堡工廠產能目標,該工廠不幸地在過去數日已進行一些裁員。 Oppo聲明中指出,高漲的全球原物料價格以及由於零件短缺所導致生產趨緩為裁員背後原因,然而土耳其對Oppo來說仍是一重要市場,該公司計畫長期留存在土耳其。先前據稱由於部分工人刻於伊斯坦堡工廠前抗議,約500名員工被解雇。該中國公司於前(2020)年底以5千萬美元資本進入土耳其,受惠於產業科技部投資獎勵措施,Oppo生產設施於2020年11月開始安裝,而表面黏著技術(SMT)生產線以及所有系統約於3個月內裝設完畢。Oppo工廠亦啟用完全散裝套件(CKD)生產,係土耳其首間此型態工廠。 在圖茲拉設立之生產設施於去(2021)年3月開始測試生產,且Oppo第一部土耳其製智慧型手機A15s已於當月底以建議價2,499里拉(346美元)投入市場。Oppo土耳其總經理Weijian Zhou表示,Oppo決定伴隨該公司在土耳其的成長於該地區投資。Z總經理表示,作為對當地社區承諾一部分,Oppo在土耳其投資歷經一段時間考量,並在與財政部、產業科技部以及貿易部官員正面討論後,Oppo做了投資決定。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Canalys,至2020年止,Oppo位居三星、蘋果、華為以及小米之後,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排名第5名,占9%市佔率。
A:依據瑞士Aargau Zeitung日報報導,瑞士特殊化工產品集團Sika AG業績大幅成長,在2021年的年銷售額約92.4億瑞郎,與去年同期相比較成長約17.1%,該公司預計稅前息前利潤(EBITDA)約為15%。 該集團執行長Mr. Thomas Hasler表示,該公司於2021年在俄羅斯、美國、巴西和中國大陸等國家進行七次的併購,銷售額在美洲地區成長約21%,其中以墨西哥、巴西及智利等拉丁美洲國家成長最多。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銷售額增長約16.1%。 該公司2022年的EBIT稅前息前利潤目標為18%。預計至2023年的年平均成長率介於6%至8%之間。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2年1月11日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月7日引述丹麥統計局數據,2021年11月失業率降至2.8%,失業人口減少 6,900 人,總計失業人口達 80,600 人,為13 年以來最低的數字。 丹麥工總之副主任 Steen Nielsen 指出,失業率下降對員工和丹麥社會來說都是“非常積極的” ,惟渠指出,失業率下降同時也給公司和丹麥帶來成長問題。由於失業人口較少, 相對很難找到職缺所需的員工,當公司無法僱用所需員工時,這意味著公司和整個丹麥社會將錯過當前經濟復甦的利益。 另丹麥工總 (DI)向其會員進行的一項新調查顯示,十分之四的公司將員工短缺視為 2022 年企業成長的最大挑戰,甚至高達 60% 的公司預期 2022 年企業成長將放緩。 丹麥商總(DI)高級經濟學分析師Kristian Skriver 亦看到某些危險信號,渠指出丹麥統計局的其他數據顯示,38% 的服務公司不得不對訂單和客戶說不,因為渠等很難找到員工,渠擔心丹麥勞動力市場會從炙熱轉為沸騰, 因此,有必要採取政治行動來增加勞工供應,例如可以透過聘用歐盟以外國家的外籍勞工進來改善現況。這會是一項有效並且可使丹麥公司很快受益的舉措。
A:根據丹麥媒體引述路透社報導,下列6項規定將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 1: 實施菸價第2階段再次調漲。 此次調漲為於2020 年財政法案中所決定的菸價調漲政策中的一部分,第2階段調漲於去年4月調漲15丹麥克朗, 自2022年1月1日起將實施第2階段調漲,因此一包香菸平均售價為60丹麥克朗。 2: 騎電動滑板車和其他小型機動車輛必須戴安全帽, 違規者將遭罰款。新要求不僅適用於電動滑板車,也適用於電動滑板和自平衡車輛。 3: 調漲違規超速罰款 : 從新年開始,超速罰款將增加 20%,目前超速最低罰款為 1,000 丹麥克朗,新年後罰款將增加到 1,200 丹麥克朗,為 2021-23 年警察協議中的一項法案。 4: 新銷售法中之服務交付規則將從 6 個月延長至 12 個月。於購買法中之產品包含數位內容和數位服務如應用程序、數位遊戲或電子書,如果在交付後的第一年內出現缺陷,則假定該缺陷在交付時已經存在。 5: 改變公司電動車的稅收規則: 從 1 月起,由雇主向員工提供免費汽車協議之民眾,在私人地址登記擁有公司電動車和充電箱或充電站,其充電盒或支架將不被徵稅。如果充電器在少半年後轉為私人使用,最早從2022年1月1日起算將也不再被徵稅。因此,從 2022 年 7 月 1 日(含)起,充電器必須轉為私人使用。 6: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將增收新費用: 從 1 月 1 日起,在丹麥購買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將變得更加昂貴,這是為了補償藝術家的盜版。到目前為止,空白媒體方案僅包括空白 CD、DVD、USB 密鑰和其他獨立存儲介質。但如今,複製也發生在智能手機、電腦和平板電腦上,因此該計劃現在涵蓋了這種媒體。 此項稅收意味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將較去年貴 45 克朗。此外,小於 128GB 的硬碟將增收 4 克朗,而較大的硬碟將增收 16 克朗。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產業暨礦產資源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於本(2022)年1月11日至13日在利雅德舉辦礦業未來發展論壇(Future Minerals Forum),首日邀請重要國家礦業部長及相關官員出席,共同探討礦業之投資合作、科技應用及永續發展。 沙烏地持續推行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礦業、能源、石化等產業被視為支撐經濟成長之三大支柱,以多元化經濟發展降低對石油產業之高度依賴,而其他產油國家亦有相同發展需求及目標,沙烏地因此盼透過上述論壇凝聚各國在礦業之投資及合作,並歡迎各國利用沙國豐富礦產蘊藏之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