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媒體報導,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航太工程公司與沙烏地法赫德國王石油暨礦產大學(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Minerals, KFUPM)合作推動科技、工程暨數理(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訓練計畫,培育沙國所需高階理工人才。 媒體指出,沙烏地2030願景政策(Vision 2030)以多元化發展降低經濟對石油產業高度依賴,並以礦產、能源、石化等產業為發展重點,亟需理工人才,另洛克希德馬丁亦於2017年與沙烏地阿布都阿濟茲國王科技城( King Abdulaziz C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CST)合作多項研發專案,與上述合作計畫皆有助沙國達成目標。
A:資料來源: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10020號 根據德國汽車駕駛人協會ADAC周一(1/10)發布之統計,截至周日子夜德國各地加油站柴油零售價格達到平均每公升1.584歐元,創下歷史新高價位。另一方面,汽油價格雖相對持穩,但每公升平均價格也已升至1.659歐元,與2012年的歷史紀錄,僅差5歐分。 ADAC燃料市場專家尤爾根·阿爾布雷希特(Jürgen Albrecht)分析,近期可以說是來自三方面同時的壓力,導致油料價格居高不下。首先是季節因素,冬季各種燃料市場供需吃緊,造成價格揚升。其次是為因應減碳措施徵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稅,目前每升燃料碳稅加7至8歐分。再過來則是產油國哈薩克的情勢動盪,也推高油價漲勢。對於開車族,而且是開柴油車的人來說,今年的冬天可能不太好過。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柴油和與高級汽油E10之間的價差已經接近,大約只剩下每公升7.5歐分的微小差距。Albrecht指出,冬季汽油消耗量通常較柴油為低,主要是德國人冬季開車出遊的需求大幅減少,但是夏天一到,受到旅遊旺季的高需求,汽油的需求便會回復。 回顧近期德國燃料價格,約在2021年底時已經出現過一波高低起伏。去年秋季以前柴油價格尚稱持平,但在11月份就猛漲一波,達到歷史新高,而如今1月份再次超越。反觀高級汽油,漲幅較未出現如此戲劇化發展,不過在2021年11月仍是有史以來平均加油費用最高的月份。之後,汽油價格持平了幾個禮拜,如今又再次上揚。
A:資料來源: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10019號 繼昨(1/10)日德國北部麥克倫堡邦MV Werften造船廠宣告破產,位於布萊梅哈芬市(Bremerhaven)的另一家北德傳統造船廠Lloyd-Werft也於同日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此事已獲B市地方法院證實,該造船公司約有300個工作職位受到影響。 據地方雜誌buten un binnen報導,布萊梅哈芬市的IG Metall金屬工會理事長Doreen Arnold稱消息「令人震驚」,顯然過去幾天來的救援努力均徒勞無功。據悉本項破產案將由設籍漢堡市的律師Per Hendrik Heerma擔任破產管理人,渠過去亦曾在Elsflether Werft案中擔任同樣職務,該船廠於2019年因海軍訓練艦Gorch Fock翻新案營運不善而宣告破產。 Lloyd-Werft造船廠成立於 1857年,與前述MV Werften造船廠相同的是,Lloyd-Werft在2015年由「雲頂香港集團」(Genting Honkong)併購。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雲定集團旗下郵輪公司陷入困境。MV-Werften未能成功獲得已完成 75% 及耗資約15億歐元的新造遊輪「Global Dream(環球夢)」的融資。雲頂集團、造船廠與德國聯邦及地方政府間的談判宣告失敗,約1,900名員工面臨失業。 業界傳出同樣位於布萊梅哈芬市的鋼鐵及造船集團Rönner公司,已表達有意接手Lloyd-Werft造船廠,但迄今談判尚無任何具體結果,未來也不排斥會有外國買家問津。
A:瑞士聯邦經濟國務秘書處最新公佈之「瑞士景氣分析」顯示,預估2022年瑞士國內生產毛額(GDP)實質成長為3.0%、民間消費成長3.8%、公部門消費衰退1.5%、營建及廠房投資無成長、生產設備投資成長4.0%、出口成長3.8%、進口成長4.3%、失業率預估為2.4%、物價上漲率1.1%。 世界主要國家2022年GDP實質成長預估值為:美國4.0%、歐元區平均3.7%、英國5.0%、日本3.8%、中國5.3%。 另2021年瑞士國內生產毛額(GDP)實質成長為3.3%、民間消費成長2.6%、公部門消費成長6.3%、營建及廠房投資成長1.3%、生產設備投資成長3.7%、出口成長7.7%、進口成長4.0%、失業率為3.0%、物價上漲率0.6%。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經濟國務秘書處2022年1月景氣預測報告
A:綜合美媒本(11)日報導,美國許多企業原訂員工於2021年9月重返辦公室,因Delta新冠變種病毒疫情延期,近期又因Omicron新冠疫情升溫,再次延後1月重返辦公室計畫,辦公區域房東及小型業者因企業對辦公空間的需求下降感到不安。 根據Kastle Systems調查美國10個主要城市數據顯示,2021年12月第一周平均超過40%員工重返辦公室,最新數據則下降至平均約28%員工重返辦公室。企業針對疫情調整辦公條件,且開始避免規劃特定重返辦公室日期,將依工作性質需求、健康狀況及新冠感染率調整辦公室使用方式及員工人數。 許多企業於2021年11月下旬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出現後便調整工作場所規劃,同年12月下旬顧問公司Gartner進行調查,約3分之1企業表示重啟居家辦公、延後重返辦公室時程或減少辦公室員工人數。原先較積極規劃重返辦公室的金融業亦鼓勵員工於聖誕假期後居家辦公,高盛集團鼓勵員工1月18日前居家辦公,富國銀行取消原先訂於本周一復工計畫,近期將宣布新規劃。
A: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報導,依據瑞士電動汽車協會(Verband Swiss eMobility)發布之2020年瑞士新車銷售報告指出,在去年每七輛新車中就有一輛是純電動汽車,電動汽車銷售量約占瑞士新車市場13%,其中美國Tesla電動車最受瑞士消費者喜愛。另汽油引擎車的銷售量則持續減少,2020年市場占有率約42%,而在2019年約達50%。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 2022年1月1
A: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報導,依據瑞士網路資安公司Check Point Research專家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2020年針對瑞士公司的網絡攻擊大幅增加約65%,其中對醫療、金融業及政府部門為主要的網路攻擊目標。該公司專家表示在2021年12月份發現了Log4J系統漏洞,這對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系統造成影響,此類網絡攻擊事件今年恐將持續上升。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 2022年1月10日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2)年1月11日報導,電子支付龍頭PayPal去(2021)年9月至10月對星國當地210家從事線上銷售業務的中小企業展開調查,以瞭解新冠疫情對其影響、商家的因應方式和疫後計畫。調查結果顯示,當地有81%從事線上業務的中小企業計劃或已經進行跨境貿易,以順應全球電子商務成長的趨勢,其中67%已經進行跨境貿易,另14%則計劃進行。 PayPal近期發佈的「2021年無邊界商務報告」指出,69%網上賣家表示跨境銷售有助帶動業務成長,全球有52%購物者透過全球市場和國內銷售網站進行網購。為開拓海外市場,星國中小企業增加廣告宣傳來提升國際知名度(36%)、與協力廠商網路平臺合作(32%)、採用全球支付系統(30%),以及架設專屬的官方網站(29%)。 該研究顯示,新冠疫情重創整個經濟,受衝擊的中小企業雖面對供應鏈、運輸成本及需求減少等問題,但仍有18%中小企業表示不受疫情打擊,更有25%逆勢成長,它們的線上顧客和需求增加,同時藉機生產多元化產品或進行服務組合。有94%中小企業在疫情間生存下來且嘗試開拓業務,其中有不少業者轉向利用新的數位管道來擴大業務,例如,透過社交媒體平臺銷售產品(42%)、改善客戶服務(31%)、擴大產品或服務組合(29%),在網上銷售產品(26%)等。其中,社交媒體平臺深受新加坡中小企業青睞,原因包括容易使用(53%)、競爭對手在社交媒體平臺從事線上銷售、容易維護(47%),及經營成本低(44%)。 PayPal東南亞企業銷售總監克里希那穆提(Rakesh Krishnamuti)指出,儘管防疫限制給不少企業帶來重大挑戰,但新加坡中小企業透過投入並加強線上業務,包括利用社交媒體平臺推廣和銷售產品,以及透過跨境貿易在其他市場尋找新顧客等方式,充分展現其韌性。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2)年1月11日報導,晶圓代工廠在過去兩年已積極增產以應付市場迫切需求,但全球晶片短缺問題本年仍持續延燒,預計到明年才能解決。 新加坡分析師擔憂出貨前置時間一旦被拉長,產業鏈下游客戶就會囤積更多晶片,庫存修正將是半導體行業本年最大風險。此外,隨著手機和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減緩,晶片市場可能面對供過於求的問題。但由於數位化和新科技推動需求增加,例如5G網路、電動汽車、物聯網及元宇宙(Metaverse)等,市場人士對星國當地半導體業的前景仍表示樂觀。 「新加坡半導體工業協會」(SSIA)執行董事洪瑋盛表示,星國多元化半導體生態系統與全球趨勢一致,因此前景樂觀。半導體業者處理晶片短缺問題時一向謹慎維持平衡,相信囤積晶片情形中短期並不會為半導體產業帶來衝擊,業者會專注管理它們的需求預測以避免庫存修正情況發生,特別是市場當前需求仍未完全滿足。 星展集團研究分析師林麗卿亦指出,晶片短缺問題將延續到明年,2023年下半年才會獲得解決。雖然半導體行業從2023年到2025年這段期間的增速可能減緩,但仍維持上升趨勢。 基金追蹤公司晨星(Morning Star)證券分析師李旭暘則認為,供應鏈下游客戶在解決晶片短缺方面的時間點不一,汽車領域可能率先於本年上半年恢復供需平衡,但Wi-Fi技術、電源管理及運用於消費電子和工業的微控制器等領域仍供不應求。大部分已宣布增產的晶圓廠預計要到2024年才會投產,但晶圓廠增加的產能恐超過物聯網和汽車領域的成長,屆時可能出現晶片供應過剩的問題。
A: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11月份工業生產指數較2020年同期成長9.4% (其中製造業成長11.3%,電力成長5.1%,礦業成長3.7%),較市場預期之成長7.3%為優。製造業產能增加之領域包括電子與電機產品成長17.8%,飲料及菸草成長12.9%,木材產品、傢俱、造紙及印刷成長9.4%以及石油、化學、橡膠與塑膠產品成長8.5%。 2021年11月份之工業生產指數較上(10)月份成長3.0%;其中礦業指數成長6.8%,製造業指數成長2.9%,電力指數則下跌0.8%。 馬國經濟學者指出,製造業與電力指數分別上漲,使馬國2021年11月份工業生產指數成長9.4%。另出口導向型製造業成長12.5%,而依賴國內市場的製造業則成長8.8%。隨著馬國政府逐步放寬行動管制令措施,允許更多經濟活動在國家復甦計畫重新開放,預期12月生產活動將持續升溫。 累計馬國2021年1至11月份,工業生產指數較2020年同期成長7.5%,其中製造業指數成長9.6%,電力指數成長2.1%,礦業指數則成長1.9%。 另一方面,馬國11月份製造業銷售額成長18.8%至1,424億馬幣(約338.48億美元);主要成長動力來自石油、化學、橡膠及塑膠(成長29%)、食品飲料暨菸草產品(20.7%)及電子與電機產品(17.8%)。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投資檳城」機構(InvestPenang)執行長呂麗蓮(Loo Lee Lian)頃表示,儘管新冠疫情影響而蒙上陰影,但由於投資人仍對該州渡過危機的能力充滿信心,預計檳城州 上(2021)年批准的製造業投資額將超過2019年創下的 170 億馬幣(約40.41億美元)歷史新高紀錄。 根據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統計數據顯示,2021 年1 月至 9 月檳城州批准的製造業投資額為 28.75 億馬幣(約6.83億美元)。然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之一「英特爾」公司 (Intel)於2021年底宣布將投資逾300 億馬幣(約71.31億美元),提升其子公司英特爾電子(馬來西亞)公司位於檳城州峇六拜工業園自由貿易區第三期的新生產設施與吉打州居林(Kulim)的先進半導體封裝技術製造能力。英特爾公司的擴張計畫無疑為檳城州增添了更多信心與動力。 根據 2021年北部經濟發展走廊經濟特區(NCER)統計顯示,英特爾公司每年為馬國電子與電機產品出口額貢獻約 10%。 2020年,電子與電機產品占馬國9,840億馬幣(約2,338.96億美元)總出口額的39%。 作為推動檳城州強大的輔助產業生態系統發展的八家先驅投資企業之一,英特爾公司在檳城州的 50 年業務在供應鏈本土化方面對馬國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提升了技能及培育技術勞動力以及具有顯著的經濟溢出效應。 近年來,越來越多跨國企業(MNC)與馬國經濟建立牢固的聯繫並在此紮根,進一步鞏固了檳城州作為東方矽谷的地位,並證明了該州強大的工業系統、發達的基礎設施、熟練的勞動力以及適宜居住的環境。跨國企業亦在檳城州進行多元化經營活動,向研發、設計與開發等高附加值功能邁進。 憑藉近半個世紀的工業經驗,檳城州已為國內企業培養強大的工業經驗和卓越的製造能力,以在全球供應鏈中獲得牽引力。除了與製造相關的職能外,該州還看到了一批年輕、快速發展的國內電子與電機企業,這些企業正以電子與電機價值鏈上游解決方案供應商諸如Oppstar Technology、Experior Technology、Skyechip、Infinecs Systems提供在概念化和產品設計階段至關重要的服務。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國際熱帶木材組織(ITTO)援引日本財政部數據顯示, 2021 年前 10 個月,日本自馬來西亞進口 68萬3,000 立方米合板,較2020年同期增加8萬3,900立方米或14%。同期日本自印尼進口的合板從60.88 萬立方米減少至 57.24 萬立方米,同期減少 3.64 萬立方米或5.98%。馬來西亞對日本合板的出口,領先其主要競爭對手印尼。 2021 年 10 月,日本合板進口量較上(9)月增加25%至 16萬9,163立方米。另外,日本亦從越南和中國大陸進口少量合板。 日本國內最大的合板製造商Daishin Plywood Industry Co於去(2021)年停止營運並進入清算程序後,日本國內的合板供應受到影響。幾十年來,Daishin 合板公司一直進口熱帶原木並加工製成合板,用於牆壁和其他用途。日本木材報告 (JLR)表示,隨著該公司退出合板製造後,日本的熱帶原木進口量已降至幾乎零。 2020年前8個月,只有兩艘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船隻將熱帶原木運往日本。隨著馬國原木產量下降和價格長期居高不下,日本已難以再次使用熱帶原木。 根據日本木材報告JLR表示,由於東南亞雨季原木稀缺,南海(熱帶)硬木的木材極難獲得,且木材價格高昂。進口硬木合板的市場價格持續上漲,主因供應商的出口價格不斷上漲,以及日元匯率疲弱走勢所致。在供應地區(馬來西亞與印尼)雨季已然開始。前述二國的合板廠在雨季開始前未有時間積累庫存。粘合劑價格上漲是導致合板出口價格上漲的另一個主要因素,而貨櫃短缺亦增加運輸成本。由於合板供應短缺,日本剩餘的合板廠在其生產過程中改用單板而不是熱帶原木。 Ta Ann Holdings Bhd公司是馬國主要合板製造商和日本出口商之一,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的第三季,該公司合板產品的平均售價較第二季增加11%。 根據馬國砂拉越州的永續森林管理政策,該州的原木產量在過去十年中急劇下降。2020年砂拉越州的原木產量僅為574 萬立方米,較2019年銳減59.86%。根據砂拉越州木材產業發展機構(STIDC)預測,至2030年該州原木產量將暴跌至200萬立方米。 2021 年 1 月至10 月,砂拉越州僅出口48萬2,239立方米原木,出口金額為 4.26億馬幣(約1.013億美元);主要出口市場為印度(9,078萬美元,43萬3,562立方米)、台灣(673萬美元)、日本(197萬美元)、韓國(87.95萬美元)和越南(78.44萬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謹查,依據印尼能源暨礦業部2021年8月4日第139號部長令,印尼境內煤炭業者須將其產量之25%,以每噸70美元價格供應印尼國營電力公司。據能源暨礦業部礦產及煤炭總局長Ridwan Djamaluddin表示,印尼煤炭業者總共須供應國內市場510萬噸煤炭,惟自該規定生效日起,截至本年1月1日,此項目標僅達成1%。 另查,由於疫情稍緩,全球經濟逐步復甦,國際煤炭需求量大增,造成供應短缺。據印尼能源暨礦務部部長Ridwan表示,倘印尼煤炭供應短缺,近20家發電廠(裝置容量共10,850兆瓦)恐將停止發電,影響1,000萬用電戶。另據印尼商報指出,倘印尼國營電力公司改採其他方式發電(例如成本更昂貴的天然氣、燃油或再生能源),將使供電成本膨脹。為確保國內發電廠煤炭供應充足,印尼能源暨礦務部部長Ridwan本年1月1日發布書面聲明,本年1月1日起至1月31日暫停出口煤炭。 上述煤炭出口禁令發布至今各界反應謹摘陳如次: (一) 印尼工商總會(KADIN)總主席Arsjad Rasjid表示,印尼工商總會全力支持政府有關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優先供應國內市場之政策。惟查,印尼煤炭暨能源供應商協會(ASPEBINDO)主席Anggawira認為,印尼電力公司收購煤炭價格(每噸70美元)遠低於國際行情(據本年1月10日報載,澳洲ICE Newcastle煤炭交易額每公噸196.5美元),企業自然優先以出口為主。印尼煤礦開採商協會(APBI)主席Pandu Sjahrir亦呼籲,印尼國營電力公司收購煤炭價格應配合國際市場行情適時調整。 (二) 印尼獨立銀行(Bank Mandiri)及印尼經濟暨法律研究中心(CELIOS)預測,印尼禁止煤炭出口,預計煤炭出口量將減少3千萬至4千萬噸,並損失41億美元收入,進而影響政府稅收。 (三) 印尼經濟暨法律研究中心(CELIOS)預測,印尼煤炭出口禁令將進一步造成國際市場供需失衡,尤其預計將嚴重影響中國、印度、日本及韓國等國之製造業活動(2021年印尼73%煤炭出口至該四國)。 (四) 日本駐印尼大使Kanasugi Kenji致函向印尼政府表示,日本每月約自印尼進口2百萬噸煤炭,印尼禁止煤炭出口,嚴重影響日本企業及民間,因此要求印尼政府撤銷該禁令。 (五) 繼日本之後,韓國貿易部長Yeo Han-Koo亦向印尼貿易部長Muhammad Lutfi表達關切,並強烈要求印尼政府撤銷煤炭出口禁令、恢復正常煤炭出口,並立即恢復裝船。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1)月11日報導稱,日本經濟產業相萩生田光一昨(10)日與印尼國能源礦產資源部長阿里芬·達斯裡夫舉行會談,兩國並簽署合作推動氨燃料發電技術等備忘錄(MOU);由於目前日本氨燃料發電技術領先全球,藉由燃燒不會排出二氧化碳之氨氣與煤碳混合使用,致力推動去碳化環保發電。 依照上述合作備忘錄內容,未來日本與印尼將在回收二氧化碳資源再利用、二氧化碳地下儲存技術及活用氫氣等領域展開共同合作。目前印尼全國電力結構,火力煤碳發電占約六成。印尼政府擬訂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之目標值,日本政府將協助規劃完成該目標之路徑圖。 另外,日本政府亦將協助印尼培育去碳化技術人才、研究成果分享交流及召開相關國際會議等合作議題。對此,日本萩生田經產大臣表示,「日本企業已將氨氣燃料發電技術引進印尼,並展開相關調查工程,未來將官民合作共同努力推動」。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1月7日,緬甸與斯里蘭卡簽署政府間(G-to-G)食米出口雙邊協議。緬甸聯邦商務部長Pwint San博士、斯里蘭卡貿易部長Bandula Gunawardhana博士及其他有關官員參加視訊簽署儀式。首先,P部長表示,該G-to-G 協議的簽署是促進雙邊貿易的開端,旨在出口包括食米在內的農產。緬甸還邀請對兩國有利的旅遊業的投資,並歡迎進一步合作以發展經濟。隨後,斯里蘭卡貿易部長談到兩國於1949年建交,感謝緬方透過G-to-G系統出口食米,並呼籲改善雙邊貿易及投資。 根據G-to-G協議,緬甸食米聯合會與斯里蘭卡國家貿易總公司將監督食米貿易、在2022年及2023年,緬甸必須向斯里蘭卡出口10萬噸百米及5萬噸蒸穀米(parboiled rice)。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聯邦飯店及旅遊部長Htay Aung博士出席2022年亞太生態旅遊峰會,擔任主講人慶祝國際生態旅遊20週年。本次峰會於1月8日舉行,由亞洲生態旅遊網絡(AEN)主辦。會中,AEN主席Masaru Takayama先生致開幕詞。全球生態旅遊網絡主席Glenn Jampol先生、印尼旅遊及創意經濟部長H.Sandiaga Salahuddin Uno博士及緬甸聯邦飯店及旅遊部長Htay Aung博士致辭。 在會議上,H部長表示,政府已依據COVID-19預防措施制定重新開放觀光的戰略計畫-緬甸旅遊業振興戰略路線圖(2021-2025年),並正在擬定重新開放觀光的計畫。此外,為促進緬甸旅遊業的永續發展,已與國際專家合作,制定負責任的旅遊政策、緬甸旅遊總體規劃、社區旅遊政策、緬甸自然區生態旅遊政策以及如觀光管理策略等旅遊政策等。該峰會還討論緬甸所擁有的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及民族文化,因此必須保護自然美景及文化,以傳承給後代。亦討論必須提高當地人民的環境保護與保存意識,以增進文化遺產保護的知識。在緬甸,還有19個保護區及22個大象營地被制定為生態旅遊區。為包括生態旅遊在內的旅遊業的發展,政府、私營業及當地人三方必須協調合作,並遵守旅遊倫理。 在當日下午的活動中,緬甸旅遊聯盟資深顧問Daw Kyi Kyi Aye及飯店及觀光部主任Zeya Myo Aung分別以「以新常態方式在緬甸恢復生態旅遊實務」和「緬甸生態旅遊發展及前進方向」為題進行討論。此外,印度代表及歐洲生態旅遊網絡的Kirsi Hyuavenerin主講生態旅遊。來自蒙古、柬埔寨及斯里蘭卡的官員則共同討論「生態旅遊支持政策」。來自挪威的生態旅遊顧問宣讀關於生態旅遊的奧斯陸宣言。然後,而全球可持續旅遊理事會副主席及亞太綠色目的地代表、亞洲生態旅遊網絡副主席則在總結發言後宣布休會。 該峰會第2天(1月9日)上午,泰國、台灣、印尼、韓國等國家的專家討論「民間生態旅遊」,馬來西亞、印尼、香港、菲律賓等國家的代表則討論「企業家生態旅遊」。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位於仰光Mingalardon鎮仰光工業區3號主路的Terminal M購物中心將於2022年2月份開放。該矩形建築已建在一塊4.1英畝的土地上。這座4層高的商業綜合體將成為首個複合式休閒購物中心。此外,Terminal M中心由4個主要部門組成,包括Ocean中心、Pro 1 Global Home Mart、Mingala電影院及最大的M美食廣場。此外,中心還將開設約170個攤位,包括酒吧、咖啡點、著名的當地及國際餐廳、兒童遊樂場、停車場及19種出售民族及國際食品的美食。該購物中心的建設已接近100%完成,並經宣布將很快開放。Terminal M購物中心位於仰光Kayaypin路的交界處,靠近Aung Mingala Highway Terminal及3號主路。從機場幾分鐘就能到達,而從Aung Mingala Highway Terminal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仰光證券交易所(YSX)的年報,2021年,7家上市公司在YSX的交易量只有887,969股股票,價值46.3億緬幣,比2020年大幅衰退63%。2020年,6家上市公司在YSX交易187萬股股票,價值126億緬幣,而2019年,5家上市公司在YSX交易了逾240萬股股票,價值133.9億緬幣。儘管Amata控股大眾有限公司(AMATA)於2021年6月3日在YSX上市,但該連續交易及大宗交易在2021年均呈下跌。 目前,交易所有FMI、MTSH、MCB、FPB、TMH、EFR及AMATA等7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2021年12月,股價收盤價分別是FMI為8,400緬幣、MTSH為3,100緬幣、MCB為7,900緬幣、FPB為19,500緬幣、TMH為2,600緬幣、EFR為2,900緬幣及AMATA為6,000緬幣。 YSX的月報顯示,2021年1月,股票市場交易121,893股股票,估計價格為6.4億緬幣。隨後,在2月份暴跌至77,388股,價值4.42億緬幣。3月份,再跌至19,816股,價值1.1億美元。然後,4月份股市小幅上漲至42,964股,價值2.8億緬幣。股票在5月份保持牛市,共78,642股,價值4.32億緬幣。6月份,YSX交易79,296股,價值4.3億緬幣。隨後,股票市場的交易量在7月份暴跌至36,855股,交易額跌至1.98億緬幣。與過去2個月的記錄相比,在8月有所上升,價值逾3億緬幣的49,191股股票在YSX交易。在9月份小幅升至歷史新高,共193,353股,價值8.25億緬幣。然而,10月份的交易量暴跌至99,837股,估值為5.61億緬幣。在11月份YSX的股票交易額達到2個月來的最低點,為2.19億緬幣,7家上市公司的45,446股在股票市場交易。在12月繼續下滑,共4,428股,價值1.91億緬幣。
A:為提供高效率的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堪薩斯州交通廳(KDOT)正規畫在該州高速公路之交通繁忙路段增設更多電動車充電站。相關經費將來自堪州自福斯汽車賠償方案(Volkswagen Mitigation Trus)所取得之基金。據了解,交通廳將動用約200 萬美元基金以資助興建電動車充電站。堪州將安裝快速直流(DT)充電站。 KDOT 已確定了 12 個興建電動車充電站之“優先地點”,多數位於75和35號州際公路,將沿主要走廊每 50 英里安裝一座充電站。 堪薩斯州從福斯信託基金中獲得近 1560 萬美元。堪州衛生與環境廳表示,這筆基金將在十年內用於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電動車充電站是其中之一個計劃,其中包括本地貨運卡車更換引擎和車輛更新。
A:Torc Robotics 將在德州奧斯汀成立佔地 21,000 平方英尺的技術中心,以加速開發卡車自動駕駛技術。該公司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Blacksburg,在新墨西哥州首府Albuquerque擁有一座測試中心。 戴姆勒卡車Daimler Truck於兩年前收購Torc Robotics後即加快擴張速度,戴姆勒卡車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車製造商之一,在全球擁有 40 多個生產基地和10萬名以上員工。 Torc 表示選擇奧斯汀是因為奧斯汀擁有雄厚的人才庫以及位於美國西南區貨運走廊,是美國長途貨運的關鍵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