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工業總會(Jordan Chamber of Industry, JCI)主席Fathi Jaghbir表示,工業部門系約旦經濟發展最重要的部門之一,工業部門在2021年引領約旦經濟的成長,佔GDP成長之28%。 J主席指出,工業部門是經濟成長的先驅,在2021年的前九個月中,雖然疫情影響持續存在,但該行業仍達成2.9%之成長率。其中,製造業貢獻0.37個經濟成長點,貢獻0.60個百分點,成長率為2.1%。採礦業貢獻0.20個百分點,是成長率最高的業別,超過10.1%。 J續指出,工業部門每年提供約90億美元之國際收支作為其出口收入,約佔國家出口總額之92%。盼未來政府持續支援工業部門作為滿足當地市場需求、支持永續發展之主要支柱,創造就業機會及吸引投資,使約旦在工業部門的帶領下重振經濟發展。
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主要車廠均積極發展電動車,然電動車需要大量電池供電,被稱為白金的鋰金屬為可充電電池重要成分,係目前電池技術共同基礎,亦為下一代電池關鍵元素。根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市研資料,2030年電動車預期占鋰需求90% 以上,另鋰在手機、電腦、陶瓷、潤滑劑、藥品,以及太陽能與風能儲存等亦為必要成分。 全球80% 以上鋰礦在澳洲、智利及中國開採,中國並控制超過一半的鋰加工與精煉,以及擁有全球3/4 大型鋰電池工廠,而美國僅占1%鋰礦開採與加工,現只有內華達州一處生產。自2021 年 1 月起鋰價格已飆升280%,建立本土鋰供應已成為現代版的石油安全供應。 鋰不是稀缺金屬,美國擁有近800 萬噸儲量,位居全球前五,直到1990 年代美國仍為鋰生產領導者。美國政府去年6月宣布本土鋰生產與精煉,以及電池製造的藍圖,並設定目標2030年全美電動車銷售達50%,目前內華達州、北卡州、加州及阿肯色州等均有鋰開發計畫,然面臨法律訴訟、環保團體質疑、開發許可延誤、美國原住民反對,以及生產鋰需具經濟與競爭力等挑戰。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2)年1月19日報導,Fitch Solutions發表的報告指出,星國是一個重要的資料中心樞紐,為亞洲最先進的數位基礎設施業者提供服務,且不想落後於鄰國,因此新加坡恢復建設資料中心,是及時的舉措。分析師認為此舉能因應市場需求且有利於當地資料中心市場發展,亦能推動新加坡政府及合作夥伴研發綠色科技或基礎設施的創新研發工作,進一步邁向永續發展目標。 由於資料中心消耗大量電力和水,因此星國自2019年以來暫停建造新的資料中心。貿工部長顏金勇上週在國會備詢時表示,新加坡繼續歡迎資料中心的投資,但在選擇這類專案時會更謹慎,希望能建造能源效率高的資料中心。 Fitch Solutions指出,新加坡有能力提供高頻寬流量,法治情況也優於其他區域國家,這對數位基礎設施業者具有吸引力,相信大規模的國際雲端運算公司會擴大在當地資料中心的投資,例如,Equinix和Digital Reality已表示希望在限制解除後,繼續在星國建造新的資料中心。預估星國當地雲端運算服務開支會從2022年的296億星元(約219億美元)上升到2026年的418億星元(約310億美元)。 此外,新資料中心的要求更加嚴格,將為業者帶來挑戰,市場將面對投資額上漲的壓力,例如,為改善能源用量,可能要裝置較昂貴的特製冷卻系統。若用電量超標,也可能面臨罰款,預計一些業者可能因為新的限制如最高用電量不得超過5兆瓦(MW),而失去投資興趣。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2)年1月19日報導,前(2020)年5月,新冠疫情重創航空業,機場航班趟次驟減,樟宜機場陸續暫停第二航廈(T2)和第四航廈(T4)的運作,把機場運作集中在第一(T1)和第三航廈(T3)。樟宜機場集團發言人1月18日指出,隨著航空旅遊持續復甦,樟宜機場已做好準備因應需求,T2將按機場乘客量復甦的步伐逐漸恢復運作。 星國政府於前(2020)年宣佈樟宜機場T2暫停運作18個月,時任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表示,T2暫停運作可節約成本,也能讓該航廈進行中的翻新與擴建工程提前於2023年完成。若依原定計畫,翻新後的T2每年可接待多500萬人次,樟宜機場每年接待的乘客量也會增至9,000萬人次,但卻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 此外,交通部針對暫緩至少兩年的第五航廈(T5)發展計畫指出,延緩計畫將待當局更清楚掌握航空旅遊復甦的步伐後,決定計畫該如何進行。樟宜機場去(2021)年底接待的乘客數量已恢復到疫情前約15%的水準,比起2021年初只有疫情前約3%的水準大有起色。不過交通部長易華仁本月在國會指出,乘客量預計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全面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研究航空課題的新加坡管理大學戰略管理學助理教授范平正表示,樟宜機場使用T1和T3已能應付目前的需求,現階段恢復T2運作作用不大,但如果下半年Omicron變種病毒的疫情減退,更多人已有免疫能力,也許會加快復甦的步伐。雖然東亞地區的航空業前景仍然慘澹,但星國相較於區域其他機場所能提供的連線性更高,仍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 航空業獨立分析師Brendan Sobie表示,航空業的復甦步伐緩慢,變種病毒的出現也導致無法預計航空業的復甦時間。樟宜機場以及其他機場和航空公司都必須做好準備,在需求回升到更高水準時,恢復承載能力。
A: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執行長阿罕阿都拉曼(Arham Abdul Rahman)表示,馬國經濟在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之際,已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因新冠疫情為馬國創造獨一無二的機遇,上(2021)年批准的製造業、服務業及原產品產業投資額,預期較過去3年表現亮麗,主因馬國上年吸引到數項高附加價值的大型投資計畫,如投資額達422億馬幣(約100.72億美元)的中國大陸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Risen Energy)的太陽能計畫。 馬國2018年至2020年分別吸引2,016.88億馬幣(約487.17億美元)、2,079億馬幣(約合508.3億美元)及1,640億馬幣(約合406.95億美元)的國內外投資額。 馬國2021年前9個月共核准3,037項製造業、服務業及原產品產業投資計畫案,總投資金額為1,778.42億馬幣(約424.44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51.48%;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1,061億馬幣(約253.3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59.68%,成長135.5%;國內投資金額為717億馬幣(約171.13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40.32%,衰退0.87%。 馬國投資發展局亦已選定477項高績效之製造業與服務業投資計畫,涵蓋航太、電動汽車、機械與設備、積體電路設計、先進電子製造、先進材料、精密化學品、再生能源如光伏、光學和光子學(photonics)、顯示技術、石化、醫療器材,以及糧食安全等多個領域,潛在投資額為333億馬幣(約79.47億美元)。該局盼將馬國打造成擁有全面商業生態系統的區域數位樞紐,以及將投資轉化成為永續經濟支柱。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加拿大公關服務暨採購局頃向路透社透露,由於接獲馬來西亞速柏瑪公司(Supermax)涉嫌強迫勞工的指控,目前已終止與該馬商的採購合約。 該局續稱,基於上述指控的嚴重性和最終審計結果預計將拖長,加拿大政府已決定,已與速柏瑪醫療保健加拿大公司達成共識,終止現有的兩份丁腈手套供應合約。 加拿大政府先前於去(2021)年11月暫停了速柏瑪公司的手套進口,稱將在收到勞工實踐的審計報告後,才決定下一步行動。 隨後速柏瑪公司出面表示,指自2019年起就致力於滿足國際勞工組織(ILO)對外勞的標準,並對加拿大政府發出的暫扣令並未實際反映該公司所作的糾正措施,以及改善勞工福利。 速柏瑪公司續指出,加拿大市場僅占該公司出口市場的9%,而市場占有率將根據該公司每年投標成功的情況出現波動。該公司坦言,合約終止的期限將為該公司財務上帶來某種程度的影響,然預計不會對該公司的營運帶來重大衝擊。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已選定航太產業為具策略意義和影響力的產業之一,並帶動國家經濟發展,以及符合2030年馬國太產業計畫(Malaysian Aerospace Industry Blueprint (MAIB) 2030)與第十二大馬計畫的航太產業架構。馬國國際貿易暨工業部 (MITI,簡稱貿工部) 將推動航太數位化技術、工業 4.0、生態系統和人力資本發展。 2030年馬國太產業計畫將於三個大馬計畫中實施,並定位馬國作為本區域航太樞紐和全球航太供應鏈的組成部分。第十二大馬計畫將撥款 6 億馬幣(約1.433億美元)用於提升該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同時加速馬國的經濟復甦。 2019年馬國航太產業營收達162 億馬幣(約38.71億美元),並創造逾1萬個高技能就業機會。馬國政府已批准成立由產業支援的馬國航太產業公司 (NAICO Malaysia) 作為 馬國貿工部旗下的一個機構,受命作為國家航太發展機構,以促進發展該產業的生態系統,並確保該產業根據 MAIB 2030 和第 12 大馬計畫的措施實施。 作為國家航太卓越中心(COE)來支持該產業需求的生態系統開發以及開發本地專業知識,馬國航太產業公司將加強技術和工程開發以及發展產業的研究和創新能力。先進的航太產業技術和精密工程能力將作為策略推動者,同時補充相關產業,如馬國的電子與電機以及汽車產業。一個全面的馬國航太產業數據庫將支持馬來西亞的產業發展策略。 馬國航太產業公司將利用供應鏈知識、技術know-how和將在董事會任職的傑出成員的產業經驗。與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和馬國貿易促進局(MATRADE)等相關機構的合作和夥伴關係將被提升以增加策略和高品質的航太投資,以幫助國內供應鏈的區域和全球一體化,透過中小企業(SME),尤其是土著中小企業的參與。航太產業是土著2030 年發展計畫的三大經濟轉型重點領域之一,以加強土著參與馬國經濟發展。 馬國是國際知名航太投資企業的所在地其中包括空中巴士、Spirit Aerosystems、GE Engines Services、霍尼韋爾航太電子設備、GKN 航太、Safran Landing Systems and Aerospace Composites Malaysia。馬國國內著名航太企業包括 CTRM Aero Composites,SME Aerospace和合順航太公司。 馬國貿工部將繼續倡導具前瞻性、包容性和商業友好的政策,以確保馬國仍為具有高影響力的首選投資目的地,提升先進技術和精密工程產業。因此,馬國與日本將簽署飛機產業合作備忘錄,以加强两國航太產業之間的雙邊合作,包括飛機製造、維修及保養業(Maintenance, Repair and Overhaul,簡稱MRO) 、技術研究和人力資本開發。 隨著航太產業發展的統籌協調實施策略,馬國盼航太產業營收至2025年將貢獻 300 億 馬幣(約71.68億美元),並創造 3萬個高技能就業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資料來源: Bangkok Post (2022/1/19) 泰國內閣本(2022)年1月18日批准146億泰銖之Kathu-Patong 高速公路公私協力夥伴關係(PPP)投資案,其中,土地徵收成本預計為57.9 億泰銖,而工程契約則預計透過PPP模式進行。 政府發言人Thanakorn Wangboonkongchana表示,Kathu-Patong 高速公路旨在緩解交通堵塞問題及支持普吉島發展智慧城市,另指出泰國高速公路管理局(Expressway Authority of Thailand, EXAT)須在本年5月至6月期間對潛在私人合作夥伴進行招標,得標者預計將於2023年開工,並於2027年7月通車。 Kathu-Patong 高速公路全長3.98公里,預計分別包括兩條汽車及兩條摩托車專用道,並有一條長達1.85公里之隧道。
A:一、 菲國BOI 對今(2022)年該國核准投資金額,有信心可達到1兆披索(約200億美元)之目標。菲貿工部(DTI) Ramon Lopez部長對於菲國投資前景態度樂觀,並表示鑒於去(2021)年外國直接投資(FDI)金額、國內外投資動能強勁及未來預期通過之改革法案,對於BOI設立之今年投資目標有信心可以達到。 二、 去年BOI核准之外國投資金額達1,518億披索(約30.4億美元),較2020年高出218%,菲國央行亦指出2021年1至10月之菲國FDI金額較2020年同期增加48%,達81億美元。據菲國貿易官員指出,近期推動之經濟自由化改革法案,如最近簽署之零售業貿易自由化法、甫通過之公共服務法與外國投資法,將有助吸引更多投資。 三、 DTI次長兼BOI主席Ceferino Rodolfo表示,由於Delta變種病毒在全球引起確診數暴增及現在Omicron變種病毒的出現,全球經濟復甦受到影響。以菲國為例,因疫情採取更嚴格社區隔離措施,導致去年第2季及第3季季初受嚴重打擊,使BOI未能達到去年度設定之9,050億披索(約181億美元)投資核准目標,僅6,554億披索(約131億美元),其中包括235個投資項目,預計可創造46,836個工作機會。
A:緬甸商務部統計顯示,本小預算年度前三個月(2021年10 月 1 日到2022年 1 月 7 日)邊境貿易總額下降至16.3億美元,較上一財年同期的 28.8 億美元減少近 12.5億美元。該期間之邊貿出口額逾 11.3 憶美元,進口額逾 4.93 億美元。 緬甸與中國、泰國、孟加拉和印度等周邊國家擁有19個邊境貿易站。其中,苗瓦底邊境貿易站在本財政年度估計貿易額超過 6.56 億美元,其次是提基 4.44 億美元和木姐3.24 億美元。緬甸主要出口產品有農產品、動物產品、水產品、林產品、工業加工產品等,主要進口產品是投資專案所需物資、加工業所需原材料、日用品以及來料加工業(CMP)原材料等。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2年1月17日 據報載,越南茶榮省Duyen Hai縣Dong Hai 社Dong Hai 1之裝置容量高達100兆瓦(MW)之風力發電廠於2021年1月16日舉辦投產開幕典禮,風力發電機共有25個,為越南再生能源每年增加3億3,000萬度(瓦/小時),俾達多元化電力產量及減少碳排放目標。 該風力發電廠施工時間為10個月,投資單位Trungnam Group集團所運輸原材料及設備重量約7萬公噸,運輸路程1萬2,000公里。建設該電廠總員工及技術人員約1,100人,鋼鐵用量高達1萬8,000公噸,風力發電柱插進海底需使用11萬5,000公噸鐵柱,完成大海中心高達105米之75片風力發電扇,建設過程中需動用高達130米之起重車,起重重量1,200公噸。 完成該投資案之機械設備係Siemens Gamesa公司提供(Siemens Gamesa公司為全球製造風力滑輪之首家企業),每風力發電柱產電量達4兆瓦(MV)。雖受新冠肺炎疫情、運輸設備受阻、氣候等影響,但該投資案仍準時完成。 越南茶榮省人委會Le Van Han主席在開幕典禮表示,茶榮省為湄公河三角洲周邊省份,為該地區之潛在經濟區。為推動茶榮省經濟發展,該省需加強投資水產品產業、海運及再生能源發展等投資項目,尤其該省地理位置靠海,適合投資風力發電項目,預估未來可望成為湄公河三角洲發展再生能源之重點地區。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儘管曼德勒省Kyaukpadaung鎮的冬洋蔥生長季節開始了,但市價仍呈下降趨勢。Kyaukpadaung鎮業者表示,洋蔥目前仍在蔥農手中,他們被迫以現行價格出售洋蔥以免遭受更大損失。蔥農表示,由於缺乏外國需求以及節日活動等因COVID-19關閉,蔥農及貿易商不但續承受市場跌價,且要面臨工資及化肥等高投入成本。種植洋蔥的成本是每英畝200萬緬幣,然而目前洋蔥在Kyaukpadaung的最高價僅為每緬斤300緬幣(1緬斤相當於1.6公斤),蔥農苦於籌集下一季所需的資金。 2020年初,洋蔥的價格為每緬斤1,200-1,300緬幣。隨後,價格在COVID-19危機中驟跌。此前,孟加拉及印度對洋蔥的需求很大。根據曼德勒商品倉庫的統計,孟加拉對緬甸洋蔥的需求加上當地市場的高需求推高價格,在2019年11月15日價格飆升至每緬斤4,000緬幣。國外市場的高需求及價格的大漲促使農民在2020年擴大洋蔥種植。然受COVID-19衝擊,市場持續惡化。2015年、2018年及2019年,國內洋蔥的價格每緬斤逾3,000緬幣。洋蔥主要種植在曼德勒省、馬奎省及仰光省、奈比都及撣邦。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發佈的統計,在本小預算年度期間的前3個月(2021年10月至12月),8家中國上市企業對緬甸投資9,340萬美元。 到目前為止,中國是緬甸最大的外人直接投資(FDI)來源國,主要投資於製造業,新加坡是緬甸的第二大投資者。今年來自中國、新加坡、印度、韓國、法國、香港及台灣的上市企業也進行了投資。DICA的統計顯示,緬甸在10月至12月期間吸引逾24.6億美元的FDI,包括現有企業的增資案及對迪拉瓦經濟特區的投資。, 在本小預算年度期間的前3個月,經緬甸投資委員會(MIC)批准及認可的17家外國企業中,11家企業將FDI投入製造業。農業、電力、建築、飯店及旅遊業各獲投資案,其他服務業吸引2個投資案。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中邊境地區允許在雙邊交易中使用人民幣或緬元。為與中國從事木姐跨境貿易的業者提供資金安全保障,貿易商可在指定銀行合法開立外匯帳戶。中國常以涉非法活動為由凍結緬甸貿易商的帳戶,除非帳戶解除凍結才能獲全額付款。現在,可以合法開立銀行帳戶並存入合法交易所得而不會被凍結,必將便捷進出口交易。 人民幣-緬元的直接貿易平台於2022年1月12日啟動。貿易商可以在木姐緬甸經濟銀行存入30人民幣(1萬緬幣),開立與中國銀行、CBC及BOC連接的外幣帳戶。業者稱,貿易商過去通過私人銀行付款,現在開戶可能會有繁複手續造成困擾,但該平台將為貿易商長期保障。 此舉旨在促近緬中雙邊跨境貿易、雙邊貿易、增加本國貨幣使用,及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某貨運代理人稱,人民幣-緬元直接付款對國內貨代沒有影響。受COVID-19疫情影響,中國關閉與木姐市的所有邊境站。其中,緬甸與中國之間的畹町及金三角邊境站已恢復運作,Mang Wein及Kyalgaung邊境站則仍暫停交易。
A:資料來源:BlackBerry Limited 加拿大科技公司BlackBerry日前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舉行消費性電子展(CES)中,首次公開智慧車輛數據軟體平台BlackBerry IVY™ 。透過BlackBerry IVY展示電動車的模擬駕駛體驗,該軟體是由BlackBerry與Amazon Web Services Inc.共同開發而成。 CES展覽中,參觀者可即時看到 BlackBerry IVY人工智慧功能,透過汽車儀表板在車內體驗駕駛和乘客的感受,該展示結合來自 BlackBerry IVY系統合作夥伴(包括HERE Technologies、Car IQ® 及 Electra Vehicles)的技術,透過多個感測器提供車輛數據,強化智慧推薦和車內支付功能等。 此外,該平台展示利用下載 HERE Technologies 數據,提供駕駛人有關電動車充電站位置的價格及可用性、更便捷的路線及碳足跡估算等。 透過 Car IQ 進行整合為車輛建立「數位指紋」,使其能夠安全地連接到銀行、線上支付網路和車載市場,未來汽車將能夠驗證並自動支付各種常用服務,包括EV充電、過路費、停車費、保險、維護以及其他支付和錢包功能等。 Blackberry物聯網資深主管Vito Giallorenzo表示,BlackBerry IVY使汽車製造商更能了解車輛使用及改善方式,同時允許軟體研發人員為駕駛員開發更強的服務和體驗等多種功能。
A:資料來源:The Canadian Press 去(2021)年12月加拿大亞伯達省農場發現1例非典型牛海綿狀腦病(BSE)案例後,中國已立即暫停進口加拿大牛肉。 中國市場是加拿大牛肉產業第3大出口市場,每年出口額約1億7,000萬加元。此外,受加國最新BSE病例之影響,韓國與菲律賓亦已暫停進口加拿大牛肉。 該非典型BSE病例為加拿大6年來第1起BSE病例。據了解,與典型BSE不同,非典型牛海綿狀腦病不會對人類造成健康風險且不會傳播。 Canadian Cattlemen's Association執行副總裁Dennis Laycraft表示,其他國家禁止進口加國牛肉應僅是暫時性的作法,希望近期內即能解決此問題。
A:資料來源: 受新冠變種病毒 Omicron擴散影響,加拿大疫情自去(2021)年底開始再度飆升,單日確診數更飆高超過3萬例,且較1個月前躍升10倍,造成加國勞動力嚴重短缺。 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Grocers副主席Gary Sands表示,零售業在聖誕假期前後人手短缺約兩成,預估短缺數字將繼續上升。Sands指出,有些社區僅有1家超市供應必需品,若商店因人手問題無法營運,將可能出現供應危機。 另一方面,如何取得新冠病毒快篩試劑也很困難。安大略省企業透過當地商會獲取這些快篩試劑工具包,然而當地商會卻無法滿足企業需求。 M&M Food Market在加拿大擁有310多家分店,門市經理和連鎖店主管在員工無法上班時開始輪班以填補空缺,且該公司通常有主要營業時間,但最近由於人手不足,導致被迫將營業時間縮短。 為因應勞工短缺帶來的問題,加國西部省份將已完全接種者隔離期減至5天。Canadian Association of Energy Contractors (CAOEC)主席Mark Scholz表示,此舉有助緩解人工短缺情況,但能源業原先已須面對缺工困難,新病毒傳染性高導致缺工影響更大。 此外, Canadian Federation of Agriculture亦表示,疫情加劇先前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季節性農場企業擔心隨著春天播種季節臨近,將使未來幾周勞動力需求變得更加複雜。 United Food and Commercial Workers Union Canada主席 Paul Meinema表示,若第一線工作人員感染或接觸病毒,必須被保護並有權利留在家中,該工會呼籲聯邦及省政府為所有受雇員工提供 7 天帶薪病假,並在疫情期間額外再增加14天。
A:資料來源:Statistics Canada、The Canadian Press 加拿大統計局公布最新貿易統計數據指出,雖然去(2021)年11月卑詩省遭受水災及土石流造成嚴重災難,但加國貨品貿易順差仍高達31億加元。 蒙特婁銀行經濟學家Shelly Kaushik表示,2021年前11個月加國貿易有9個月呈現順差,為2008年以來表現最好1年,全年有望實現2014年以來的首次順差。儘管卑詩省遭受水災重創,但加國進出口仍不斷成長,尤以11月貿易成長最為明顯,雖然洪災恐持續影響陸運物流達數月,但加國數據顯示在12月各省進一步封鎖限制措施前,加國經濟成長呈現強勁趨勢。 加拿大統計局表示,雖然去年11 月卑詩省出口下降 7.8%,但加拿大其他省份出口卻成長 11%。目前卑詩省水災造成的損失在進口數據並不明顯,雖水災對卑詩省公路和鐵路造成內陸物流中斷,但未嚴重影響海運貨櫃卸貨業務。 加國統計局分析,11月份加國出口總額成長3.8%,達586億加元;其中,消費品出口額成長9%,達73億加元,主因在於大量新冠藥品運至加國進行包裝與貼標籤再出口;基礎和工業化學品、塑膠和橡膠產品出口成長14.7%,達38億加元。 同時,11月加國進口額成長2.4%,達554億加元;其中,消費品進口額成長5.2%至123億加元;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品的進口額上升7.3%,達近50億加元。 此外,11月加國對最大貿易夥伴美國的貿易順差增至98億加元,為2006年1月以來最高水準,10月加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則為88億加元。
A: 支付平台Block(前稱Square)創辦人多爾西(Jack Dorsey)發推文宣佈,該公司正式建造一個開放式比特幣採礦系統。多爾西早於去年10月透露,該公司在改名前早已著手有關計劃。Square當初易名Block的原因是將它的服務連結一起,從而更好描繪它在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將來。 Block硬件總經理湯瑪士(Templeton Thomas)曾於該公司在關於該計劃的初步討論上透露更多細節。 他在推特上表示,Block旨在「使採礦在各種方式上更分散和更有效率,從購買到設置,再到維護和採礦」。諸如從可用性開始,由於設備難找且昂貴,Block在過程中找到痛點和技術難題。Block必須找出方法使它們更易得到,才能落實它的目標。 Block亦想建立一套可靠系統,應付現時設備所遇到的散熱和塵垢問題,又在性能和確保設備在低功耗時節能等其他因素之間取得平衡。湯瑪士表示,Block亦在思考該計劃需要哪些合作夥伴,並已開始組成一支核心工程隊著手解決方案和解答所有問題。 多爾西是加密貨幣的超級崇拜者,過去甚至曾稱他相信加密貨幣總有一天取代美元。Block已經加重投資加密貨幣,據報手持8,027比特幣,按現時市值相當於3億3800萬元。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1-15/block%e7%9c%8b%e5%a5%bd%e6%af%94%e7%89%b9%e5%b9%a3%e6%ad%a3%e5%9c%a8%e6%89%93%e9%80%a0%e6%8e%a1%e7%a4%a6%e7%b3%bb%e7%b5%b1/3874802
A:幾乎所有主要汽車製造商都宣布向電動車轉型。特斯拉在2021年交車數近100萬輛,而Rivian和Lucid等少數新創電動車公司正在推出新車型。為了給所有電動車供電,就需要電池,而且是很多,但美國面臨鋰的來源困境。 根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數據,到2030年,電動車成長將占鋰需求的90%以上;但鋰也存在於手機、電腦、陶瓷、潤滑劑、藥品中,並且對於太陽能和風能儲存至關重要。 Lithium Americas CEO伊凡斯(Jon Evans)說,「它就像體內的血液。」「它是讓鋰離子電池運作的化學成分,即使現在正在研究下一代電池,目前它仍然是所有電池技術的共同點。」 這種可充電電池中的重要礦物質被譽為「白色黃金」,並且熱潮早已開始。 鋰價自2021年1月以來上漲了280%,建立本土鋰供應已成為當代版的石油安全議題。但如今美國卻遠遠落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全球只有1%的鋰在美國境內開採和加工。 世界上80%以上的原始鋰是在澳洲、智利和中國開採。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中國控制著全球半數以上的鋰加工和精煉,擁有全球四分之三的鋰離子電池巨型工廠。 鋰不算是稀有金屬。根據USGS數據,美國儲量近800萬噸,位居世界前5位。但美國只有一個運作中的鋰礦,在內華達州Albemarle的Silver Peak。 目前在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加州和阿肯色州等地有幾個本國鋰礦開採計畫正在進行中。 Controlled Thermal Resources正在加州Salton Sea開發一項鋰計畫,由該地地熱發電廠抽出的鹽水中提取鋰。Salton Sea曾是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但由於乾燥的條件導致大量湖泊乾涸,已成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環境和公衛危機之一。加州正試圖改造該地區,稱其為「鋰谷」,並希望產生振興該地區所需的收入。 去年夏天,通用汽車宣布對Controlled Thermal Resources投資數百萬元,並獲得為其電動車採購國產鋰的優先權。 Piedmont Lithium希望重振位於北卡羅來納州Charlotte附近的舊鋰礦區。該公司於2020年簽署一項協議,為特斯拉提供來自當地礦床的鋰,但該計畫因遲未獲得許可而推遲。 Lithium Americas計畫在Thacker Pass建立一個露天礦,該礦位於內華達州Reno以北約200英里的一座已滅絕的超級火山內,是美國最大的鋰儲量之一。目前處於最後的核可階段。 但是沒有人想在自家後院採礦,而Thacker Pass和其他計畫都因訴訟和環保主義者的反對、核可延誤以及該地區美洲原住民部落的反對而停滯不前。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6042290?from=wj_catelis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