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4月16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成允模於本(109)年赴訪位於始華工業園區之中堅企業「KIBO STEEL CO.,LTD.」瞭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遭遇之各種問題,並討論克服危機之解決方案。成部長表示將透過本次拜訪檢視「緊急經濟會議」所公布之各項支援政策是否在產業現場發揮效果,同時思索修訂尋求加強韓國鋼鐵業者競爭力以及中堅企業永續成長方案之方向。 該部表示「KIBO STEEL CO.,LTD.」公司設立於1999年,從事加工汽車用鋼板,去(108)年度銷售額約達5,000億韓元,而最近為靈活運用雲端及大數據之生產設備智慧生產,且頃正在推動忠南唐津興建生產工廠。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汽車及機械等上游產業陷入不振,造成KIBO STEEL面臨銷售量減少及庫存費用增加等問題,且鋼鐵產業價格競爭嚴重加劇,因此苦思謀求永續成長之可能方案。 KIBO STEE會長崔承玉表示,因銷售額減少,該公司已面臨資金流動性之問題,希望政府擴大延長貸款期限等支援中堅企業金融,並為克服鋼鐵上游產業需求走弱導致之危機,努力生產多元之產品及發掘新客戶。 成部長表示,韓國政府竭盡全力提前執行「緊急經濟會議」公布之各項支援中小企業之金融方案,尤其政策金融機關及部分銀行正在實施以中堅企業為對象之貸款期限延期措施,希望相關成功案例能擴散至所有民間金融機構,此外政府積極努力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損之中堅企業能適時活用政策金融機關提供之「P-CBO」(Primary Collateralized Bond Obligation)等新的金融支援服務,並且持續聽取企業意見,與金融主管機關密切溝通及合作,全力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破壞包含中間企業之韓國產業基礎。 成部長表示,為解決鋼鐵業界面臨之問題,積極支援鋼鐵企業預先重整事業及加強競爭力,以備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之鋼鐵需求擴大,且將材料、零件及設備領域50家中堅企業培育成全球級之企業,期使中堅企業帶動韓國產業發展。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已於本年1月22日發掘中堅企業A公司,提供研發及放款管制規定等整套支援。成部長另表示,確實推動「第2次促進中堅企業成長基本計畫」,將設立「韓-德國材料零件技術合作中心」與擁有材料零件產業競爭力之德國研究機關及大學進行技術合作,且改善以中堅企業為對象之產業研發制度,研發費用之中堅企業負擔比例由50%調降至35%,以及現金比重由50%調降至10%。 成部長呼籲中堅企業在新冠肺炎導致之經濟危機下發揮企業家精神,與政府同心協力將目前危機轉為轉機。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4月14日) 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洪楠基於本(109)年4月15日出席G20主席國沙烏地阿拉伯舉行之「第2次G20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總裁視訊會議」,本次會議計有G20國家及受邀請國家之財政部長與中央銀行總裁、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WB)及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等主要國際金融組織之代表與會。本次會議係繼本年2月22日至2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舉行第1次會議以後召開之第2次財政部長會議。 據指出,本次會議原訂與IMF/WB春季會議一併在美國華盛頓D.C舉行,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於全球嚴重擴散之影響,決定改以視訊會議方式舉行,會議中討論IMF之全球經濟展望及因應政策,後續討論3月26日舉行「G20特別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總裁視訊會議」時決定之G20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行動計畫。 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首先表示,本年度全球經濟均嚴重惡化,預估將負成長3.0%,但預期明(110)年應可恢復成長5.8%,而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可於本年下半年結束及執行之政策是否奏效之不確定性仍相當大,IMF將全面啟動可行之措施因應。各國代表於會中慎重檢視未來之經濟情況,認為應持續加強衛生保健系統及積極減輕疫情對經濟之衝擊,全力合作控制新冠肺炎病毒之擴散及開發疫苗,並協助弱勢國家因應等達成共識。 有關本次會議中討論於本年3月26日舉行G20特別會議時決定之G20行動計畫情形,G20國家財政部長就G20積極規劃具體之行動計畫,以期合作克服前所未有之疫情,全面因應市場危機達成共識,並將防疫及經濟議題納入G20行動計畫,研擬①防疫、②因應經濟及③國際金融等短期課題,以及疫情結束後,推動④恢復永續成長與⑤準備未來等中長期課題。於防疫方面,將擴大支援開發疫苗及治療用劑,並強化未來監測全球大流行感染病(Pandemic)危險之機制。於經濟方面,規劃救助弱勢階層、恢復全球供應鏈、擴大IMF之支援機制、延長低所得國家償還債務之期限等40項計畫。恢復永續成長課題以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快速恢復達成強勁、永續、平衡及包容性成長(SSBIG、Strong,Sustainable, Balanced and Inclusive Growth)為重點,而國際金融方面將加強支援弱勢及低所得國家。另準備未來之重點為持續討論調整資金支援,俾利提高醫療支援之能力,積極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及未來預防感染病之措施。 另本次會議中,韓國與法國為共同主席國之 G20國際金融架構工作小組(International Fianacial Architecture Working Group;IFA WG)決定提供大型資金支援套案協助低所得及弱勢國家,主要內容包括①擴大IMF之支援機制,由IMF提供1兆美元之貸款資金支援流動性、②多邊開發銀行(MDB)擴大對開發中國家之援助,WB與地區開發銀行(RDB)提供2,000億美元支援低所得國家及③延長所有IDA國家及未開發國家等低所得國家之還債期限。 此外,洪副總理於會議中發言表示,G20行動計畫將有助於有效執行高峰會談決定之事項及恢復市場機制,並強調身為IFA共同主席國之韓國將會全力配合恢復全球金融穩定之金融支援套案,以及延長弱勢與低所得國家償還債務之期限,確實檢視執行之情況。渠另指出,兼具防疫與因應經濟之退場策略相當重要,建議G20將本次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快速發展之「非面對面」產業積極培植成為未來成長動力。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4月14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成允模部長於本(109)年4月13日與越南貿易部部長Tran Tuan Anh舉行視訊會議,討論韓國與越南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之經濟合作方案。目前越南為韓國之第4大貿易對象國(2019年統計、692億美元),韓國對越南投資356億美元,越南為韓國之第4大投資對象國。 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本次視訊會議主要係後續討論韓越兩國高峰於本月3日協議決定保障兩國必要企業人士出入境之實際執行計畫。 成部長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恐怕無法在短期之內結束,未來除須確實防疫之外,亦應積極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之影響,為促使韓國與越南兩國間建立密切之供應鏈順利運作,必須保障必要企業人士之出入境自由,籲請本年度擔任東協主席國之越南支持韓國企業必要人士入境越南,並將韓國與越南兩國間許可企業人士出入境之措施,積極推廣至各東協國家。 本次會議中,韓越兩國部長亦討論加強材料零件及設備領域之合作,擬儘早啟動韓國於越南設立之TASK(Technology Advice and Solution from Korea)中心,以及解決越南對韓國企業之經濟需求測試(ENT、Economic Needs Test)法規限制。 「Technology Advice and Solutions from Korea 中心」係韓國設立於越南當地之韓越兩國在材料零件及設備領域之合作機構,提供技術指導、培育人才及支援試驗認證等業務。經濟需求測試(Economic Needs Test)則係越南為保護本國批發零售業,強制外國企業於越南開設第2家批發零售店時,必須接受審核之規定。 此外,成部長與Tran Tuan Anh部長亦於本次會議之韓-越自由貿易協定(FTA)共同委員會中,就設立 「電子原產地資料交換系統( EODES)工作小組」達成共識,並舉行「視訊簽署儀式」,預計未來韓越兩國企業為利用FTA關稅優惠,必須向進口國家稅關提交之原產地資料(Certificate of Origin) 等相關文件可透過兩國稅關單位間利用電子系統交換。 該部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擴散,國際社會頃正倡導「非面對面」經濟活動,預計 EODES 將可成為推動之模型,因此韓越兩國部長擬簽署相關協議,快速推動兩國政府間之合作計畫,此後韓國出口企業提交越南稅關之原產地證明可透過兩國稅關之電子系統處理,將有助企業解決原產地證明偽造、通關延遲及資料不被認定等問題,加速出口貨物之通關。據悉,2019年韓國企業提交越南稅關之原產地證明書將近8萬5,000件。
A:丹麥政府雖將持續進行邊境管制、停班停課及關閉大部份商店等防疫措施至5月10日,惟於4月15日卻允許小學、幼稚園及托兒所逐步復學,據悉當日僅有約三至五成之學校按時復學,且許多家長對送小孩至學校仍有疑慮,另其餘學校表示,因準備不及須俟4月20日才可復學。 基於防疫考量,復學之學校必須遵守學生間隔2公尺之上課距離及勤洗手等衛生規定,致許多學校表示,因學校空間不足,如何配合政府之規定將是頗大挑戰;此外,部份家長並不認同政府提早復學之作法,認為小孩不是試驗品,並在網路進行連署請願,目前已獲1萬八千人支持。 據悉,丹麥政府提早准許小學以下復學之主要考量係盼解決父母須同時在家工作及照顧小孩之壓力,惟實際上部份家長並不認同政府之作法。此外,儘管奧地利為歐洲第一個表示要逐步開放商店營業之國家,其對開放學校之態度較審慎,預計5月中旬才允許復學。
A:丹麥政府為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自3月9日至5月10日實施邊境管制、停班停課及關閉大部分商店等類似鎖國之措施,已對各行業造成重大衝擊,導致目前約4萬5千人失業及7萬3千人休無薪假,儘管政府於4月15日允許小學及托兒所陸續恢復上課,大部分商業活動仍處於歇業狀態,丹麥工總及商總等主要工商團體已籲請政府儘速逐步開放商業活動,否則必將重創經濟,以下為各機構對今年丹麥經濟成長之預估: 1.丹麥中央銀行:負成長3%(倘疫情於6月中旬緩解)、負10%(倘秋季爆發第2波疫情並持續至年底)。 2.丹麥財政部:負3%(倘5月中旬逐步開放商業活動)、負6%(倘疫情持續至秋季或更長)。 3.丹麥工總:負3%(倘疫情於3個半月內獲得控制)、負6.7%(倘疫情持續至秋季)。 4.丹麥經濟委員會:負3%至負5.5%之間。 5.國際貨幣基金:負6.5%。 丹麥經濟學家認為,由於目前疫情仍不明朗,前述各機構之預測存有頗高之不確定性,渠等並認為,倘政府能於疫情緩和時端出大量之公共投資等財政擴張方案,雖丹麥今年經濟負成長已無法避免,惟類似丹麥中央銀行或工總之最壞經濟成長預測值應不至發生。
A:丹麥Postnord及GLS等快遞公司於4月15日接受丹麥TV2之採訪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之影響,致大部分商店處於歇業狀態,惟網購卻一支獨秀,近期業績成長超過3倍,直逼黑色星期購物潮之水準。另疫情亦大幅改變民眾之購物選項,此波以個人清潔用品、園藝用具、健身器材及兒童玩具為主。 此次疫情對全球經貿之影響較金融危機時更嚴重,亦將影響民眾未來之購物習慣,預期消費性產品之網購將逐漸成為民眾之主要選項。
A:2020-2022年泰國醫藥產業展望
A:2020-2022年泰國化學肥料產業展望
A:2020-2022年泰國生質柴油產業展望
A:2020-2022年泰國石化產業展望
A:2020-2022年泰國魚罐頭產業展望
A:2020-2022年泰國乙醇產業展望
A:印度政府為防堵新冠病毒疫情在境內蔓延,自上(3)月25日起實施21天全國性封城及保持社交距離措施(續於4月14日宣布延長實施至5月3日),企業關切印度全國性封城期間衍生之勞工權益及薪資等相關法律問題,印度律師務所Vaish Associates法律意見如次: 封城期間之停業規定:根據印度內政部(Ministry of Home Affairs)於3月24日對中央各部會及各州政府發出之作業方針,除民生及必要之服務及產品製造外一律必須停業,州政府也各自列出必要性服務之範圍。此外,屬於連續生產產業(鋼鐵、石化等)亦可向州政府提出申請豁免停業規定。 員工居家辦公及薪資:根據上述內政部作業方針,凡工作性質允許者,雇主得要求員工居家辦公,薪資則仍依規定給付;另根據印度勞動部(Ministry of Labour and Employment)3月20日公告,因封城而被迫停業或停工企業,雇主仍須支付員工正常薪資。惟印度企業則出現反彈聲音,並認為企業於封城結束後,面對營運成本問題,不得不採行裁員措施。 無法居家辦公者之薪資:根據上述勞動部3月20日公告,倘工作性質無法允許員工居家辦公者,雇主亦須支付正常薪資。此外,根據印度內政部於3月29日發給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之法令,不論工商業,雇主在停業停工期間皆須按時支付勞工工資且不得扣減。此外,勞動部亦解釋該等勞工亦正在準備隨時上班,並未離開工作職務。 員工因疫隔離期間之薪假:根據中央政府公告,倘員工出現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症狀,需自主隔離14至28天。另根據勞動部3月30日公告,不論公私部門,雇主不應在員工使用防疫隔離假期間予以解雇及扣薪,對於臨時工及約聘雇人員亦同,此外,雇主也不應要求員工使用年休日數折抵防疫隔離假,且隔離假應為帶薪假。 移工工資:為緩解跨州移工面臨的經濟困境,前述內政部3月29日的法令即規定,不論工商業,雇主在封停業停工期間皆須按時支付移工工資且不得扣減。 雇主是否可裁減人力:根據中央政府各項公告,因疫停工停業期間,雇主不應解雇員工且應正常發薪,各州政府若規定員工可享有帶薪假,雇主即應遵守,若無規定,雇主可依據與員工簽訂之契約決定否可裁減人力。 減輕企業負擔:1.根據印度社會保險公積金組織(Employees Provident Fund Organization, EPFO)4月1日公告,針對員工數在100以內且90%員工月薪在15,000盧比之企業,政府在未來3個月內將替雇主及勞工合計支付24%的保險金(Employees' Provident Fund, EPF),減輕雇主壓力及避免員工保險中斷。2.地方保險金組織(Employees’ State Insurance Corporation, ESIC)則同意本(2020)年2月及3月的保險金申報日分別自3月15日及4月15日延長至4月15日及5月15日。3.勞動部針對2019年的營業所得線上申報截止日延長至本年4月30日,倘業者仍因故無法於期限內申報也不會涉訟。4.根據勞動部3月27日公告修正社會保險公積金組織(Employees Provident Fund Scheme),倘勞工受疫情影響,可向政府申請自其個人公積金帳戶領取不必於事後償還的保險預付金救急,惟金額不得超過勞工基本薪資,可領取3個月或其帳戶總額的75%上限。 外籍員工之簽證:除外交人員、政府官員、聯合國及國際組織、工作及專案等類簽證外,其餘簽證自啟程地3月13日起至4月15日一律暫停,已在印度境內之外籍人士簽證則持續有效。 以日計酬之建築工人工資:為照顧體制外的建築工人,印度勞工部指示各州政府自勞動福利基金匯款至工人帳戶。 學徒及見習生之津貼:根據印度技能發展暨創業部(Ministry of Skill Develop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3月30日備忘錄,所有企業皆須支付學徒及見習生全額津貼,另根據全國見習生推動計畫(National Apprenticeship Promotion Scheme NAPS),企業可於發放見習生津貼後獲得政府補助退款。
A:根據丹麥貝林時報於4月16日報導,丹麥各政黨有著很長的開放願望清單,根據一封內部電子郵件,它已成為國家血清研究所現在必須依靠的優先事項列表。應該對其進行專業檢查,以確定是否可以在第二階段重新開放這些專業。 本週三是丹麥開放的第一階段,幼兒開始返回日託中心和小班學習。但是,政黨仍然有很長的願望清單,因許多人認為重新開放將有更多希望。 在週二(4/14)的新聞發布會上,總理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宣布,政府現在將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開始重新開放丹麥, 原因是冠狀病毒感染的傳播速度明顯慢於預期。 總理在週二晚上會見了議會各政黨首長,通過視頻會議討論了擴大重新開放的優勢所在。貝林時報獲得的一封內部電子郵件(由總理發給議會中所有政黨)中,總理表示,衛生當局現在將依這些願望進行討論開放程序。 總理寫道,政府對提案進行如下分類(貝林時報在括號中添加了哪個黨派所提案的願望清單) 自由業(由左派,自由聯盟,DF,SF和激進分子)。 咖啡館,飯店等(由左派,自由聯盟和新公民希望)。 公共部門的法律部門和可能的其他核心活動,總計5,000至7,500名員工(自由聯盟,SF和替代組織要求)。 9年級,10年級以及大學(由左派,SF,激進派和部分新公民要求)。 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可以在戶外進行的體育活動和社團活動。 此外,在梅特總理發給各黨主席的電子郵件表示,根據國家血清研究所的估計,重新開放一些自由業是健康的。然而在這方面,並沒有給出自由業的定義,但該備忘錄以理髮師和物理治療師為例。 “如您所知,政府必須以對全體健康有利為優先採取開放措施,從對我們的社會經濟和工作場所最有意義的地方開始。正如所示,已經對重新開放自由業進行了預估,我也希望在談判中我們能提出更好的建議。
A:本(109)年4月16日奧地利數位經濟部長Margarete Schramböck及交通部長Leonore Gewessler於記者會表示,奧國約有95%之新創企業受到新冠疫情衝擊,面臨營業額下降、籌資困難及市場資金緊縮等問題。惟因新創事業之風險較高,使銀行多不願貸款,雖然目前已有急救金及縮短工時等紓困方案,奧國政府考量新創企業對於奧國發展未來產業及創新之重要性,認為有特別針對新創企業訂定紓困措施之必要。 依據記者會及「奧地利經濟服務中心」(AWS)公告之資料,奧國政府刻正規劃近日推出總金額1.25億千萬歐元之新創企業紓困方案,包括三大項目,重點如下: 1、新創企業紓困基金總數1億歐元: 該基金由奧國政府所屬之AWS管理,資金來源為私人投資及政府各注資5,000萬歐元。政府鼓勵原已投資新創公司之投資者再加碼投資,而政府亦以同等金額(1比1)補助該受疫情衝擊之新創企業,補助之融資額度為1萬至80萬歐元;新創企業須於經營有成後,歸還該筆融資。另之前自AWS或奧地利研究促進總署(FFG)取得之貸款可延遲歸還。 2、針對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 Fund)對新創投資,提供2,500萬歐元擔保: 奧國政府將委託AWS召集私人基金管理公司,若其所管理之創投基金向奧國新創企業注資,每案投資金額20萬至100萬歐元,將由AWS提供最高50%之資本擔保(Capital Guarantee), 以使奧國新創獲得所需資金,繼續推展因疫情延遲之營運計畫。 3、奧國數位經濟部委託著名私人天使投資家Michael Altrichter作為新創企業之「聯繫橋樑」,與各產業、投資人及政府間溝通,並給予紓困相關之建議及協助。
A:根據丹麥媒體貝林時報與金融時報於4 月16 日報導,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幾家主要外國媒體都強調了女性國家領導者與冠狀病毒大流行之間的聯繫。丹麥總理梅特·弗雷德里克森也受到英國The Guardian(衛報)和美國 Forbes(福布斯)等媒體的關注 英國《衛報》寫道,丹麥和芬蘭(桑納·馬林與其他四個由女姓主導所組成的聯盟政黨)在遏制冠狀病毒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德國的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新西蘭的賈辛達·阿登(Jacinda Ardern)和台灣的蔡英文(Tsai Ing-wen)也都格外凸顯於其他國家領導者 據美國 Forbes(福布斯)報導,女性國家領導者對冠狀病毒的嚴重性迅速做出反應,德國總理很早預警新冠狀肺炎的嚴重性,多達70%的人口可能受到感染,報導中又舉了另一個例子:第一個反應最快的是台灣蔡英文總統。早在一月份,在新冠狀肺炎出現最初跡像中,她實施了124項限制措施,以防止病毒傳播。 美國媒體CNN也寫道,除其他外,北歐國家中有五分之四有女性領導人,而且這些國家的死亡率比其他歐洲國家低。與這些強有力的策略成明顯對比的是-瑞典, 也是北歐唯一的一個沒有女性領導的國家-瑞典總理斯特凡·洛芬(StefanLöfven)拒絕實行停課,並保持學校和企業的開放。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就世界各地的領導人是否已採取足夠的適當步驟控制冠狀病毒的傳播,得出最後結論為時以早, 然而這些例子顯示,女性領導者採取相對較早期和果斷行動。
A:根據丹麥媒體於4月 16日報導,新冠狀肺炎危機導致丹麥的用電量下降了7%。 Energinet在新聞稿中報導於3月2日至4月5日在某些行業的用電量已大幅下降,其中“文化和休閒”行業用電量下降了45%,而“酒店和飯店”的則下降了38% Energinet Elsystemansvar的地區經理Signe Horn Rosted在新聞稿中說:“文化產品,休閒生活,學校和就餐廳也受到關閉和取消的嚴重影響,因此,毫無疑問,前述行業的下降幅度最大。”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4 月15日報導,根據丹麥央行(Danmarks Nationalbank)的說法財政部長尼古拉·沃曼(Nicolai Wammen)可能不得不將在八月之前在貸款市場上借貸2500億克朗。根據丹麥央行的分析,對中央政府預期收支的預測表示,當然受到很大程度的不確定性影響, 從4月初至7月底,政府必須籌集到超過2500億丹麥克朗的資金, 與疫情爆發之前的原本預期的2000 億丹麥克朗融資需求, 相當於丹麥的國內生產總值的11%相比,還需額外支付500億克朗。 這可能是三年來第一次外幣貸款,以下兩位丹麥經濟學家對於丹麥央行進行新的分析大型紓困振興方案推動的融資需求後提出看法: Nykredit的首席經濟學家Troels Kromand Danielsen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借這麼多錢並不容易。如果丹麥克朗市場無法承受的話,丹麥央行可能會重新考慮使用外幣貸款重新開放舊計劃的可能性。 Sydbank的首席經濟學家SørenV. Kristensen也認為這將會發生。K氏說:“這意味著三年多以來第一次將外幣債務增加。”“現在借錢可能比較貴一些。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將衡量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利率推向了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因此,我們目前的借款費用會比德國高”。K氏強調,丹麥政府債券的大部分仍存在負利率。“因此,您仍然可以說,國家借錢非常便宜。 Sydbank的首席經濟學家說,是的,我們實際上為此賺錢。 Sydbank和Nykredit都認為,丹麥經濟是全球僅有的擁有主要信用評比機構所謂AAA級的10個國家之一。在完善的公共財政方面,它經過精打細算,並以低債務,大量經常賬戶盈餘,龐大的海外財富和可靠的固定匯率政策為基礎。 Sydbank的首席經濟學家K氏預計,中央政府將從央行帳戶中擁有的1300億丹麥克朗中收取部分資金。丹麥於2017年還清了拖欠至少183年的15億丹麥克朗外債, 因此,以目前的情況可能也不得不再次借入外幣來處理, 這是將是自2017年以來丹麥第一次需要外幣借貸。 Nykredit的D氏認為,央行可能正在密切關注期限不到一年的所謂的國庫券。丹麥央行啟動了新創建的30年期政府債券。 在金融危機期間,歐洲貨幣聯盟的債務於2011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上漲將近20%,達到46.4%。此後,至 2018 年歐洲貨幣聯盟的債務已降至國內生產總值之34%。 D氏說:“丹麥紮實的公共財政狀況, 在不損害丹麥AAA評級的前提下使我們可以輕鬆借款佔GDP之11%的比例甚至更高。 多年來,政府債務辦公室和財政部一直保持著穩定的流動性資源,既有中央政府賬戶的高收支平衡,又有獲得往年發行需求所不需要的貸款計劃的形式。 短期而言,丹麥央行和丹麥政府將面臨極其龐大的融資任務。
A:根據丹麥工總於4月14 日報導,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新預測顯示,全球經濟增長將萎縮3.0%, 如果這一預測成立,那麼經濟下滑將是自1930年代美國爆發經濟危機以來人們經歷的最糟糕的時期。預測美國和歐洲經濟將下降6-7%。IMF預計丹麥經濟將在2020年萎縮6.5%,這將嚴重打擊丹麥的出口。 世界經濟成長下跌至有使以來的最低水平。新冠狀肺炎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重創,這場危機全世界都感受到。丹麥工業(DI)首席經濟學家艾倫·索倫森(Allan Sørensen)表示,IMF預計世界經濟將遭受嚴重挫折,這將使2007-08年的金融危機看起來像一場溫和的危機。三個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中根本沒有提到新冠狀肺炎, 當時預計2020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3%, 在很短的時間內,情況完全翻盤了。不幸的是,我們期待著3%的下降。S氏說,這證明了疫情襲擊有多快。丹麥公司每年的出口額為1.3兆丹麥克朗,相當於每天35億丹麥克朗。在丹麥總共有超過825,000個依賴出口的工作。因疫情而停工對丹麥經濟和丹麥出口造成了嚴重影響。 丹麥出口公司正面臨恐怖的一年,他們可能將會損失數千億的出口收入。國外仍關閉,世界經濟正在倒退,使接單變得更加困難。S氏說,這場危機將使丹麥的工作和經濟成長蒙受損失。
A:根據丹麥貝林時報4月 13 日報導, 全球因新冠狀肺炎的爆發,幾乎所有的體育競賽都被推遲或取消。然而在新冠狀肺炎爆發期間,台灣卻開始了棒球季賽。 報導中指出 , 到目前為止,台灣在防疫方面的處理要優於許多其他國家。當冠狀病毒爆發成為現實時,該國迅速實施了旅行禁令,對許多人進行了隔離測試。台灣約有2400萬居民, 4月 13 日止,總共有388例冠狀病毒為陽性-僅有6人死亡。學校,辦公室,飯店和酒吧還是開放著。只有停止宗教節日之類的大型節慶。台灣卻在可容納20,000名觀眾得體育場,只有200名選手出席了比賽,其中包括球員,教練,啦啦隊長和記者, 於上週日拉開帷幕展開沒有觀眾的第31個棒球季賽和足球季賽。 棒球是台灣最受歡迎的運動, 別出心裁的用機器人充當鼓手,假人充當粉絲,營造歡樂效果,使台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疫情期間進行的職業棒球聯盟之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