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2)年2月25日報導,日本2021年「發揮水產多元機能措施研討會」-「保護里海•里川之成果與展望」(由JF 全國漁業協同組合連合會〈全漁連〉、全國內水面漁業協同組合連合會〈全內漁連〉及全國創造豐海推進協會共同主辦),於2月23日在東京實體及線上同時舉行。開幕致詞全漁連三浦秀樹常務理事表示:「除資源管理外,藻場及潮間帶等環境改善,對促進資源再生所具有之多元機能之里山里海保護極為重要,研討會盼能獲得更有效果之資源保護活動共識」。 水產廳漁港漁場整備部矢花涉史部長以來賓致詞表示:「里海•里川對保護自然環境及國境監視、漁場整建等具有多元機能,水產廳以發揮水產多元機能對策事業計畫,不僅支援當地漁業者及活動相關人員,透過里海•里川保護活動相關作法,除作為資訊交換場所外,未來相關活動亦將要求周知廣大國民。 研討會由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八木信行教授以「對里海•里川保護之期待」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八木教授認為:「里海•里川•里山呈現人類與大自然共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討論除經濟外,亦重視社會與環境之平衡,應重視共同進步及社會不容分離,其中日本傳統重視自然與人類共存,應可獲得國際肯定」,嘉許日本採取環境保護之作法。 緊接報告日本勝山九頭龍川環境網絡之「守護保育九頭龍川之勝山香魚」,以及滋賀縣赤野井灣恢復再生協會之「目標在曾經是魚島之赤野井灣」等各地所採取里海•里川做法。最後「發揮水產多元機能對策檢討委員會」桐生透委員等評論,八木教授及事例發表者等亦加入討論。 按日本里海•里川主要在於保護環境,河川所含營養鹽帶至沿岸近海形成海洋生物生態系,魚類繁殖成為漁場,保護河流及海洋環境是維持生物多樣性及漁業永續之具體做法,日本里海•里川之思考概念,形成人類與自然環境之良性互動,似值得我國作為施政參考。

A:資料來源:越南Vietnamnews網報,2022年2月2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報告,越南有望成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貿易及收入增長最大受益國。   為預估RCEP對越南經濟及所得分配影響,世界銀行構建1項基線及4個政策情景。其中基線設立在經濟照舊情況下,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剛生效及中美貿易戰持續之前提。在基線情況下,2020年至2035年,越南徵收之加權平均關稅率自0.8%下降至0.2%,而越南需繳納之關稅率則自0.6%下降至0.1%。為衡量RCEP對越南之影響,以下4個情景將與上述基線情況進行比較。   第1個情景係關稅情景,即完全按照RCEP關稅減讓時間表實施納稅。第2個情景係RCEP情景,世界銀行假設削減關稅及非關稅障礙,包括農產品關稅減少35%、製造品減少25%,以及服務業減少25%等。只有在同時降低關稅及非貿易障礙(NTB)情況下,出口商方能充分利用原產地規則(ROO)之優惠稅率。第3個情景係採用原產地規則,世界銀行假設2022年至2035年,協定成員間之貿易成本降低1%;惟在世界銀行模擬中,ROO政策實施係並無成本,致使潛在收益面臨上限。至於第4個情景,係由於更高程度之開放與貿易成本下降導致生產力上升之假設。   在上述4個假設情景中,第2、3及4個情景,即關稅與非關稅下降、實施原產地規則及生產力提升之情況,與基線情況比較,將為越南帶來更快之實際收入與貿易擴張。   世界銀行指出,在第4個情景下致使生產力大增,越南將成為RCEP成員中收益最高之國家,其中實際收入比基線情況增加4.9%,遠高於整個集團2.5%之實際收入。貿易成長亦將達到最大程度,與基線情況比較,出口成長11.4%,進口成長9.2%。   在納入長期趨勢並考慮該地區當前所有關稅自由化承諾(RCEP除外)之基線情況下,越南實際收入預計在2020年至2035年間增長112.7%,出口與進口則口分別增長155.5%及134.8%。   隨著RCEP正式實施,實施原產地規則、提高生產力,加上削減關稅與非關稅措施前提下,越南實際收入成長將更快,預計2020年至2035年間將增長123.1%,出口及進口則分別成長182.5%及155.5%。   至於在第1個關稅減讓情景下,RCEP對越南影響微乎其微,實際收入增長近於零,與基線情況比較,貿易亦呈現小幅衰退,進出口均下降0.3%。   世界銀行表示,RCEP實施將有助越南擴展市場版圖,尤其與越南目前未有任何貿易協定之中國。在第4個生產力提升之情景下,受益領域主要集中於製造業,尤其成衣、電氣設備以及紡織品;惟由於資源重分配至生產效率較高領域,越南部分產業將因協定生效而遭受損失。   報告另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及經濟方面均造成巨大打擊,RCEP有望透過支持區域貿易與價值鏈,協助緩解疫情對經濟之衝擊。中長期而言,通過加強區域合作、降低貿易成本及進一步實施經濟多元化,RCEP有助加強其成員之韌性,以利應對未來之衝擊。同時,RCEP亦有助促進經濟成長及為疫情後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網報,2021年2月23日   根據越南工商部進出口局統計資料,2022年1月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金額達15億5,000萬美元,月增8.3%,年增14.3%。其中,木製品出口金額達11億5,000萬美元,月增6.8%,年增6%。   2022年1月越南木材及木製品出口至許多主要市場均成長,其中,出口至美國達9億2,820萬美元,月增11%、年增12.8%;出口至日本達1億5,300萬美元,月增6.3%、年增16.3%;出口至中國達1億3,400萬美元,月增5.4%、年增27%。另2022年農曆春節長假雖導致進出口作業暫停,惟該產業出口金額仍大幅成長。   1月為該產業第3次出口金額達15億美元以上之月份,其他月份包括2021年3月首次出口金額達15億1,200萬美元,第2次為2021年6月,出口金額15億5,000萬美元。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過後之全球經濟復甦,建築業逐漸恢復,帶動家具產品出口成長,因此2022年該產業可望強勁成長。此外,該產業投資高科技生產線、出口市場眾多及產品豐富,提升該產業巨大競爭力,尤其享有多個自由貿易協定之關稅優惠,將成為該產業之主要出口動力。上述出口亮點預估將帶動該產業2022年出口金額達成200億美元之目標。

A:資料來源:越南快訊網站2022年02月2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計畫投資部頃於2022年2月21日與世界銀行(WB)共同辦理2022年越南企業高峰論壇,廣邀越南外資企業與各國商會參加。越南范明正總理在論壇上呼籲企業及公協會在新常態下與越南同行,繼續協助越南經濟快速復甦。 越南計畫投資部阮志勇(Nguyen Chi Dung)部長在論壇上表示,越南投資與經商環境已持續改善,2021年越南計有16萬家新成立及恢復營運之企業,投資總金額較2020年增長3.2%,吸引外人直接投資(FDI)註冊總金額高達310億美元,年增9.2%。顯示投資者對越南政府之防疫成果及投資環境充滿信心。 外資企業在論壇上表示,在越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及恢復過程中,看見越南之巨大增長潛力,惟仍需採取更多行動改善投資與經商環境。 越南南韓商會金漢勇(Kim Han Yong)會長讚賞越南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作為與採取促進經濟恢復成長之措施。渠表示2022年1月1日生效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將使越南成為東南亞地區之貿易中心,惟有關實施RCEP承諾之貿易原產地證書及稅收等問題尚未簡化,因此越南政府需儘快簡化相關行政措施,以便企業能夠從貿易協定中受益。 越南歐洲商會(EuroCham)阿蘭·坎尼(Alain Cany)會長表示,加快疫苗接種有助越南逐步重新開放,提振歐洲企業對越南信心,該商會近期發布2022年1月有關越南經營環境指數(BCI)高達61分,創疫情後新高,較2021年第3季增加42分。渠建議越南政府在行政管理中運用科技簡化程序,以降低成本並刺激創新,另呼籲越南公司在國際貿易中加強利用數位服務。 越南美國商會(AmCham Vietnam)約翰洛克霍爾德(John Rockhold)會長表示,美國企業對越南前景充滿信心;疫情凸顯交通及能源基礎建設係維持發展之根基,越南政府目前投資重點亦著重於道路、港口、機場及橋樑等領域。此外,渠並呼籲簡化空運人員之入境海關手續。 范總理表示,越南已推出350兆越盾(約152億美元)約占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4% 以上之經濟振興方案,以應對疫情、創造就業機會、振興企業及投資關鍵項目。另,本次會議亦討論改善投資與經貿環境及簡化行政手續等議題。

A: 依據阿根廷媒體報導,截至本(2)月17日阿根廷農產品已為該國外匯市場挹注超過18.57億美元,已超過去(110)年2月18.1億美元,主要肇因於小麥豐收、國際價格高漲及國際市場強勁需求所致,倘延續此態勢,預計本(111)年2月其外匯收入將達22億美元。 同時,乾旱仍持續影響黃豆及玉米種植,造成產量下跌,惟因國際市場價格上升,預計農產及穀物類本年仍將帶來超過380億美元收入,相比去年400億美元出口金額差距不大。惟此僅係初步預估,尚需視黃豆及玉米收成是否因缺水問題減產及價格是否持續波動。 此外,乾旱和高價格對阿國農民或生產商亦造成影響。儘管國際價格高漲彌補部分產量不足的情形,但事實上對許多生產者來說,其經濟和財務狀況可能因此惡化,仍需政府對渠等進行額外的經濟援助。另估計今年農產品出口關稅(DEX)將達93.11億美元,與2021年金額相比,高出2億美元。 有關穀物市場行情,黃豆在芝加哥期貨市場已連續第三次上漲,每噸報價超過588美元,為10個月以來最高水平;3月油籽合約上漲至每噸588.46美元,為110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玉米則上漲至每噸257.57 美元,小麥則下跌,報價收於每噸292.85美元。

A:綜整美媒報導,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後,美國科技巨擘陷入出聲反戰或遭俄報復的兩難,烏克蘭政府近日一直敦促蘋果、Google和Netflix等公司與俄羅斯切斷聯繫,上述針對美國科技業的要求凸顯互聯網技術在俄烏衝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除了地面上的軍事戰鬥,兩國還在網路空間展開交鋒。在俄展開軍事行動前幾周,烏克蘭的公司和網路即遭到攻擊。 而隨著俄烏局勢升級,很多科技業被指責沒有管控相關錯誤資訊,2月25日美國參議員馬克.華納致函Google母公司 Alphabet、Meta、Reddit、Telegram、TikTok和推特,認為其網路平台放任惡意行為並任由與俄羅斯有關係的頻道獲利。 Google隨後表示已暫停俄羅斯官方媒體在其平台上獲利,同時YouTube和臉書也採取類似措施,禁止俄羅斯媒體通過其平台投放廣告及獲利。 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則盼西方企業在網路上讓俄羅斯民眾了解俄政府在烏克蘭犯下哪些暴行。 華爾街日報表示,美科技業被要求在俄烏衝突中有所表現,既凸顯了在全球的影響力,也加劇其業務受到地緣政治事件影響的程度,分析人士表示,俄烏衝突可能會加速互聯網的分裂。越來越多的大型科技公司將受制於自己業務所在國家和地區的規則,導致網路分裂正在走向現實,而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環境迫使這些公司為遵守當地法律而增加支出,從而壓縮銷售額且削減利潤。

A:盡管今個月開始取消室內口罩令,但白領職員們並沒有急著回到舊金山市市中心的辦公大樓,這將對大大小小的企業帶來重大的影響,也是舊金山市長期稅收的一個巨大憂慮,因為可以遙距工作的員工已不再通勤到市內了。 舊金山市市長布里德(London Breed)上周表示,正與包括舊金山市總商會在內的商業組織探討,推動雇主將員工帶回商業區。長遠而言,採用何種形式仍不清楚,目前很多公司已經接受了某種形式的遙距工作,而且辦公室的刷卡量一直在下降。專家表示,一周5天的面對面工作可能要說再見了,市中心可能會產生永久性的改變。 舊金山市總商會總裁方達雷(Rodney Fong)表示,其團隊正和市長辦公室以及組成總商會的57間公司合作,目標是到3月中,全部或部分人員回辦公室工作。 方達雷表示,計劃內的公司包括富國銀行、大通銀行、Visa和Kilroy Realty,以及律師事務所Nixon Peabody LLP、Fisher & Phillips,還有最近宣布讓員工回到華盛頓州辦公室的科技巨頭微軟,也是其中一員。他說,幫助市中心小商業和稅收都是該計劃考慮的因素。 商界組織「灣區委員會」的經濟研究所高級主任倫道夫(Sean Randolph)表示,其他像灣區委員會等團體並無正式參與這些讓員工返回市中心的計劃,但他們支持快速回歸。 他說:「如果沒有辦公室職員,那麼市中心那麼多的小商業、餐廳和服務組織就無法生存,或只能勉強生存。」 根據最新數據,捷運數據顯示到去年12月底,客流量緩慢回升,但仍不到2019年的四分之一,基於刷卡進入舊金山市或鄰近縣辦公樓計算的辦公室出勤率等指標顯示,和疫情前的平均水平相比,使用辦公室的人數不足20%。 根據商業房地產服務公司仲裁行的數據,到去年底,舊金山市辦公室空置率繼續上升,在第四季度達到22.4%,這遠高於疫情前的5%多一點的平均水平。 市府估計,當舊金山市經濟在2023年恢復正常時,會有15%的員工繼續在家工作。但專家認為,這個數字可能被低估了。 史丹福大學經濟系教授、遙距工作趨勢專家布魯姆(Nicholas Bloom)表示,不少公司對很多研究級別的職員安排每周可以遙距工作兩、三天,導致去辦公室的流量減少40%。「我認為舊金山市市中心的人流量將會減少30%。」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3-01/%e5%b8%82%e4%b8%ad%e5%bf%83%e4%be%9d%e8%88%8a%e7%a9%ba%e8%95%a9%e8%95%a9-%e7%b6%93%e6%bf%9f%e5%bd%b1%e9%9f%bf%e8%a1%9d%e6%93%8a%e5%a4%a7/3951933  

A:資料來源: El Deber媒體2022年2月20日報導 玻利維亞國家工業協會 (CNI) 主席 Ibo Blazicevic 表示,外國直接投資(FDI)對製造業發展至關重要,不但可促使企業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並可促進製造業成長,渠認為在當前玻利維亞經濟條件下,公共投資及私人投資為助長經濟成長之兩大引擎。 B主席並表示,為了增加對玻利維亞工業部門的外國投資,必須更新勞工法規制度、建立更具競爭力的稅收制度,並應修改投資法,因目前公私合資案僅允許私部門投資至49%,且無法由私部門管理公司。

A:資料來源: El Deber媒體2022年2月20日報導 玻利維亞2021 年上半年外國直接投資 (FDI)達到 4.81 億美元,較 2019 年和 2020 年同期相比已有所改善,尤其與 2020 年同期相比成長 459.4%,主要係因國內經濟復甦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穩,此亦顯示外國投資者對玻利維亞逐漸回復投資信心。 另據玻利維亞中央銀行 (BCB) 最新發布之 2021 年第三季國際收支平衡和國際投資報告顯示,FDI總金額達 6.35 億美元,外資主要投資項目為石油及天然氣(1.48 億美元)、礦業(1.14 億美元)及製造業(8700 萬美元)。 按來源國劃分,外來投資金額第一為瑞典(1.44 億美元),其次是西班牙(1.36 億美元)、荷蘭(6000 萬美元)和秘魯(3900 萬美元)。其中瑞典資金主要投資在採礦和製造業,西班牙資金集中在石油及天然氣產業,荷蘭資金集中於石油天然氣及製造業,秘魯資金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

A:資料來源:每日鏡報(Tagesspiegel)、德國新聞(n-tv) 文號:1114030001號   新冠危機對德國2021年底的經濟衝擊程度低於原先預期。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月25日公布數據,2021年第4季(10月至12月)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上季萎縮0.3%,較早先預估的-0.7%表現略佳。因此2021年德國經濟成長,經調整後修正為2.9%,雖高於德國聯邦政府1月份官方預估值2.7%,但仍無法抵銷2020年疫情延燒首年的經濟衰退4.6%。 整體觀察,2021年第4季德國消費者支出減少1.8%,政府消費支出增加1.0%,而營建投資則直到夏季仍呈停滯不前。 這是德國GDP自2021年第1季以來的首度下降。不少專家認為,新冠病毒變種Omicron也可能對2022年首季經濟造成壓力。如果經濟表現連2季下降,將可能導致技術性衰退。德國投資銀行Hauck Aufhäuser Lampe首席經濟學家Alexander Krüger表示,目前Omicron及供應鏈仍是影響經濟的重要原因,該行不認為本季度德國經濟能恢復成長動力。LBBW銀行經濟學家Jens-Oliver Niklasch則估計,2022年初德國經濟仍受到限制,特別是高通膨往往對消費支出帶來實質抑制。渠與多數專家看法一致,皆認為病毒疫情如受到控制,今年春天將出現明顯的復甦。不過,近日俄烏戰事爆發,德國工商總會DIHK擔憂,春季經濟復甦恐再增添變數。經濟專家預測,對能源價格的不確定將抑制成長,也會逐漸反映在全球經濟表現上。 根據德國經濟部長Dr. Robert Habeck於1月底在聯邦議會答詢時稱,德國政府預估2022、2023兩年經濟將分別成長3.6%及2.3%,爰德國擁有強勁的經濟及穩定的就業市場。不過渠也表示,在新冠防疫的持續限制下,2022年初經濟成長動力仍受壓抑。 目前德國財政狀況也好過預期。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月25日資料,2021年國家財政赤字金額約1,325億歐元,占GDP之比例為3.7%,低於原先估計之赤字率4.3%。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2.25   The First News,   波蘭華沙大學物理學院(the University of Warsaw’s Faculty of Physics)和光學量子技術中心(the Centre for Optical Quantum Technologies)的3名科學家建造世界上第一個量子處理器(quantum processor)。此創新計畫的作者——Mateusz Mazelanik、Adam Leszczyński 和 Michał Parniak——證明此資訊可以透過所有物體發出的光譜(light spectrums)進行傳輸。例如,在來自星球的光譜中,該設備可以計算出該星球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他們的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學雜誌上。   幾年前,波蘭光學量子技術中心的物理學家在波蘭設計並製造了第一個量子存儲設備,由於進一步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量子處理器。量子光學設備實驗室負責人Parniak表示,該中心的處理器基於冷原子雲(cloud of cold atoms)。它們可以有效地存儲和處理來自光的訊息。   Mazelanik科學家表示,該設備可以解決標準處理器以前無法解決的實際問題;特別是,它可以用作超分辨率光譜儀(super-resolution spectrometer)的一個元件。他們從個別光子(photons)中盡可能提取更多的訊息,因此測量變得非常有效。   根據Parniak科學家表示,該設備和算法不僅可以更佳地提取光攜帶的訊息,而且還可以讓訊息更佳地「填充」(stuffed)在光中。這也可以用於例如在電信解決方案中,其中使用光寫入訊息及儘可能有效地讀取訊息,此變得越來越重要。Mazelanik科學家表示,他們的光譜儀超過古典的極限,使用的光子比假設的傳統光譜儀少20倍。   光學量子技術中心是一個國際研究單位(International Research Agency),由波蘭科學基金會(Foundation for Polish Science)資助,並由歐洲區域發展基金(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共同資助。它還由波蘭科學部(Ministry of Science)透過由Mateusz Mazelanik領導的Diamond Grant及波蘭國家科學中心(National Science Center)在Adam Leszczyński領導的 PRELUDIUM grant下提供資助。Mazelanik還得到波蘭科學基金會的支持,以作為START獎學金的一部分。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01 Polish News Bulletin, bankier.pl      法國電信商Orange Polska公司宣布將與瑞典電信商愛立信(ERICSSON)公司在波蘭合作部署5G核心網絡。 Orange Polska公司負責網絡和技術的管理委員會成員Piotr Jaworski指出,此部署專用的5G獨立核心網絡是電信網絡演進的一個基本要素,以提供為5G行動網路標準設想的全頻譜(full spectrum)服務。他補充稱,該協議的簽署為實施5G SA雲端解決方案開闢道路,這將使該公司能夠在未來幾年內為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新服務。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01  PAP, The First News, IAR, president.pl, Reuters   包括波蘭總統Andrzej Duda在內的8個中東歐國家的總統呼籲歐盟會員國立即給予烏克蘭歐盟候選國地位。在2月28日發表的一封公開信中,波蘭、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的總統表示,他們堅信烏克蘭應該立即接受加入歐盟的看法。他們呼籲歐盟會員國鞏固對烏克蘭的最高政治支持,使歐盟機構能夠採取措施立即給予烏克蘭歐盟候選國地位並開啟談判進程。   8國總統們還表示,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們重申其對烏克蘭及其人民的全力聲援。 這封信是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會員申請的回應,該申請由烏克蘭總統Volodymyr Zelensky於週一簽署。   據路透社報導,烏克蘭總統Volodymyr Zelensky週一要求歐盟允許他的國家根據一項特殊程序獲得直接會員資格,以保護其國家免受俄羅斯軍隊的入侵。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01   PAP, The First News   由波蘭、德國和法國組成的魏瑪三角(Weimar Triangle)形式的外長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並確認他們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德國外交部長Annalena Baerbock於3月1日週二在波蘭中部羅茲與波蘭和法國外長會晤後告訴記者,Putin認為歐洲會分裂是錯誤的。B部長補充稱,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制裁。   波蘭外交部長Zbigniew Rau將俄羅斯的侵略描述為一場完全沒有道理的戰爭,受害者是平民、婦女、兒童和弱者。他補充稱,這場無端、不必要和荒謬的戰爭是以涉及民族社區之某種願景的想法的名義宣布的。   法國外交部長Jean-Yves Le Drian表示,所採取的制裁措施已經開始對俄羅斯經濟產生嚴重影響。他還指出,應該對白俄羅斯實施類似的配套計劃,因為該國也參與了對烏克蘭的侵略。Le Drian補充稱,團結、歐盟做出決定的速度以及伴隨著決策過程的勇氣是歐盟集體力量的基礎。德國和法國外長都讚揚波蘭和波蘭人民對烏克蘭人的聲援以及他們為逃離烏克蘭的人們提供的援助。   另據該報導,週二,波蘭總統Andrzej Duda和北約秘書長Jens Stoltenberg在波蘭舉行會談後表示,北約不想成為俄烏衝突的一部分,因此北約不打算向烏克蘭派遣任何部隊,也不打算向烏克蘭領空派遣戰機。Duda總統及北約秘書長在波蘭中部Lask的一個軍事空軍基地會面,討論北約聯盟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安全威脅的反應。   Duda總統表示,他和Stoltenberg秘書長審查了北約將採取的下一步措施,以提高其東部邊境的安全,其中波蘭佔相當大的一部分。Duda總統告訴記者,他們討論安全局勢,談到了任務......以及加強北約聯盟東翼所需的步驟。   Stoltenberg秘書長表示,俄羅斯總統Vladimir Putin襲擊烏克蘭,破壞了歐洲的和平。他將俄羅斯的入侵描述為「野蠻且完全沒有道理」,並批評白俄羅斯當局援助莫斯科。俄羅斯的行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白俄羅斯正在促成這種行為。他 補充表示,在過去的幾週,北約在東部的部隊已獲得相當大的加強,他還談到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的戰備狀態以及法國快速反應部隊週二稍晚時候部署到羅馬尼亞的情況。

A: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3)月1日報導,該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本日於媒體Franceinfo受訪時表示,對俄經濟制裁效應立竿見影,並將與歐美盟國聯手擴大範圍,徹底施行。制裁措施雖針對普丁,但恐無法避免將殃及俄國人民。   渠指出,制裁已顯現衝擊,盧布暴跌 30%,俄國儲備正快速瓦解,通膨加溫,俄國人民擠兌。目前財經情勢對歐盟有利,以歐盟經濟實力與美國聯手,將是地表最強大之財經勢力,行動打擊力度相當可觀。   因此,法國計畫打擊境內俄國寡頭,雖日前尚未統計具體人數,法國政府已成立專責小組,確認渠等、家人或其民事房地產公司(sociétés civiles immobilières, SCI)名下在法國之所有財產與資產,使其財務組合無所遁形。刻正積極與司法單位合作並了解法規可行性,將其資產凍結後進一步扣押,直搗俄國權力核心,並將俄國寡頭一網打盡。如有必要亦將可能與美國政府聯手加強對俄制裁,惟屆時亦將對法國經濟(尤其是能源價格)產生影響。法國人民亦有覺悟此為自由的代價。   至於被詢及法商 Engie 與 TotalEnergies 集團在俄國境內之產業活動是否持續之議題,L-M部長表示有關可能涉及俄府親信人士合作原則問題,將與兩家集團首腦會商後決定。媒體指出,TotalEnergies迫於壓力 頃於本日上午宣布不再對俄增加投資,但目前尚未退出現行投資案。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01   PAP, The First News,   經濟研究機構IHS Markit於3月1日週二報導,波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022年1月份的54.5點上升至2月份的54.7點。此增長歸因於生產和新訂單的增長。IHS Markit調查的評論稱,新工作機會也在增加,以及公司增加採購活動。2月份的數據顯示價格和交付的正面趨勢。   HIS Markit機構分析師表示,儘管仍處於歷史高位,但成本的通貨膨脹減弱至12個月以來的最低點,而交貨次數的發生率是去年年初以來的最低點。IHS Markit機構之波蘭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IHS Markit Poland Manufacturing PMI)是一個綜合單位數的製造業績效指標,源自新訂單、產出、就業、供應商、交貨時間和採購庫存等指標。與上個月相比,高於50的PMI代表製造業擴張。 PMI讀數低於50則表示收縮。

A:依據媒體Deutsche Welle報導指出有關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的歷史需從Nord Stream 1天然氣管線開始談起,Nord Stream 1天然氣管線是2011年開通連接俄羅斯西部與德國東北部之天然氣管線。而Nord Stream 2是第二條連接俄羅斯西部與德國東北部之天然氣管線,共耗資95億歐元建造總長度達1230公里,該天然氣管線已於2021年9月完工但其營運許可證尚未核發因此至今Nord Stream 2尚未正式營運。   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屬於俄羅斯國有公司Gazprom惟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工程由數家歐洲能源公司共同支持興建包括奧地利OMV、英國殼牌、法國Engie及德國Uniper等公司。目前德國所需之天然氣幾乎完全依賴進口,依據IHS Markit的統計數據顯示俄羅斯是德國天然氣供應最主要的來源佔55.2%,挪威30.6%居次,德國為達成能源轉型正逐步擺脫煤炭和核能而在此同時增高對天然氣之依賴。     報導指出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從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計畫一開始即表達反對,這些國家指出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將使歐洲過於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而俄羅斯總統普丁將可以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作為與西方國家談判之籌碼,然而在德國方面德國政府自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計畫興建以來認為此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是經濟議題。   近期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增兵集結部隊導致區域緊張情勢增溫,德國、歐盟和美國將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視為西方向俄羅斯施壓的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德國政府不再堅持將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視為純粹之經濟議題,隨著近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德國政府已宣布中止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線之審查程序。

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2022年3月1日   一、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3)月1日以「史國燃料及小麥價格面臨漲價壓力」(Pressure to Increase Fuel, Wheat Prices)為題,報導俄烏戰爭恐導致史國油價及小麥價格上漲,並因史鍰對美元貶值而增加史國償還外債壓力。   二、該報導指出,目前史國國內柴油與汽油價格分別為每公升17史鍰及17.15史鍰,惟隨著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爆發,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史國國內燃油價格將可能於本(111)年首次調漲。由於國際油價已自2月28日調漲4.3%至每桶102.14美元,帶動南非汽油價格自3月2日起調漲1.46史鍰至每公升21.60史鍰,並對史國國內油價形成上漲壓力。此外,史瓦帝尼、賴索托、納米比亞及南非同屬「共同貨幣區」(Common Monetary Area),史、賴、納三國貨幣與南非幣掛勾,由於史國外債主要是以外幣支付,隨著斐幣/史鍰貶值,史國將須用更高額史鍰償還外債,增加償債壓力。   三、該報導另指出,根據「南非農業協會」(AGRISA)資料顯示,俄國及烏克蘭是全球重要糧食出口國,合計占全球30%小麥、20%玉米,以及80%葵花油之出口,俄烏戰爭將可能危及全球糧食安全。「南非商業報告」(Business Report of South Africa)認為,俄烏戰爭對小麥出口影響最深,烏克蘭是全球第5大小麥出口國,109年出口1,800萬噸,俄羅斯亦是重要小麥出口國,兩者戰爭恐影響小麥供應來源而造成小麥價格高漲。目前小麥價格已漲至2008年新高,史國小麥年進口量達44,800公噸,未來恐進一步推升史國物價上漲。   四、謹查,史國央行日前因考量通貨膨脹風險(包括自南非之輸入型通膨與油價上漲),業於本年1月將史國重貼現率從3.75%升至4.0%。史國約70%進口來自南非(尤其加工食品多依賴南非進口),俄烏戰爭導致國際油價及糧食價格高漲,恐讓史國面臨更高輸入型通膨壓力。史國央行是否將進一步採取抑制物價措施值得觀察。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2月28日報導,針對俄烏戰爭發展,義大利內閣會議(Consiglio dei Ministri)一致通過包含多項緊急措施之法令,除將立即向烏克蘭政府提供軍事援助,其中包括反坦克和防空系統、輕重機槍、迫擊炮、頭盔、防彈背心、地雷與其他爆炸裝置之探測裝備,以及可容納1,000個床位之200個帳篷等軍事物資、裝備及武器外,亦決議擴大提供尋求庇護的烏克蘭人民救濟及援助。該項緊急措施之法令仍須獲議會通過,該措施為期至2022年12月31日止。 義大利綠色環保轉型部部長Roberto Cingolani表示,為不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目前義大利在短期內無天然氣供應問題,惟自2023年起必須解決天然氣儲存問題,並已分別規劃短期、中期及長期計畫方案。另,該項緊急法令亦針對全國天然氣系統的運作模式做出臨危應變之措施,若熱電產業部門不得不以配給方式使用天然氣,義大利Terna 配電商將在緊急情形下(目前仍未到緊急程度)使用最大發電量之輸出功率超過 300百萬瓦(MW)煤炭或燃油發電廠發電為備用計畫,同時不違反歐盟對二氧化碳排放限制。目前Terna 須每星期向義大利綠色環保轉型部(MITE)及相關機構提送監測報告。 C部長另續表示目前已成功測試分開烏克蘭及俄羅斯之電網,並將烏克蘭電網連接至歐洲電網,以利電力營運商將此電網連結更持續有效。 在接烏克蘭難民方面,義大利將增加13,000 個由地方政府授權管理之特別收容中心(Extraordinary Reception Centers;Cas),並在庇護暨融合機構(SAI)再增加3,000個地點。 該法令亦成立一項50萬歐元學術特別基金,將專用於資助烏克蘭籍之學生、研究人員及教師,保障其學習權利,及支持他們在各類學術及研究機構持續活動。 另再向國家緊急狀態基金(Fondo per le emergenze nazionali)將撥款1,000 萬歐元,用於組織並執行協助及救援烏克蘭人民等緊急措施。

A:法媒AFP報導,因新冠肺炎疫情睽違兩年的巴黎時裝周於上(2)月28日重返時裝秀舞台,由法國時裝學院(Institut Français de la Mode, IFM)應屆畢業生作品之展示影片揭開序幕。   會方節目排程之95家品牌中,僅有如比利時Dries Van Noten等13家選擇完全以數位方式發表新品,而知名品牌如香奈兒、迪奧、愛馬仕及路易威登等45家將籌辦公開時裝秀。聖羅蘭繼疫情脫隊後亦將回歸時裝周。Vivienne Westwood則在疫情爆發兩年後首度重返巴黎。去年11月因癌病逝之美國設計師Virgil Abloh品牌Off-White在缺席近兩年後亦歸隊,並以原巴黎證券交易所歷史建築之Palais Brongniart舉行之秀展向渠致敬。其餘37家品牌則沿用疫情期間之慣例,如日本設計品牌Issey Miyake等,以影片為媒體及業界人士展示新品。   根據巴黎時裝周傳統,開幕第一天一向保留給年輕設計師表現,今年也不例外,除法國時裝學院學生所設計之時裝與配飾外,還有紐約新潮牌Vaquera採用創新布料之基本款。時裝秀並與美國編舞家Lynsey Peisinger及表演藝術家Marina Abramovic合作,透過肢體律動提供年輕設計師作品更加亮眼之視覺效果,並於走秀最後同時呈現所有真實與虛擬作品之對照。   此外,為因應元宇宙(métavers)崛起,亦有學生設計虛擬空間配飾,或配合時裝周多元表演內容與不同類型之當代藝術元素而設計適合舞蹈之貼身服飾等,展望時裝未來可能性將更加精采有趣,吸引更多時尚愛好者之青睞。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