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01   PAP, The First News,   由於烏克蘭危機導致波幣(茲羅提; PLN)兌美元匯率跌至二十年來的最低水準,波蘭國家(中央)銀行(NBP)於3月1日週二採取緊急措施出售外幣。週二下午5:30匯率下跌至4.27波幣兌換1美元,這是2000 年dot.com泡沫低迷時期最後所見到的水準。相較兩週前匯率每美元僅兌換3.96 波幣。   週二下午5:30歐元/波幣匯率達到4.76,英鎊/波幣升至5.70,瑞士法郎/波幣升至4.66。三週前,各該匯率分別為4.50、5.36和4.28。波蘭中央銀行在週二下午的1份聲明中表示,今天中央銀行出售一些外幣換取波幣。由於圍繞烏克蘭戰爭的不確定性導致對該地區的情緒惡化,中歐和東歐貨幣最近幾天受到重創。   另據該報導,波蘭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成員Rafał Sura告訴波蘭新聞局(PAP),波蘭中央銀行將幫助加強波幣(PLN),因為本國貨幣升值將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   週二下午,在俄羅斯襲擊烏克蘭後,波幣兌歐元繼續下滑,當地時間14:22匯率報價 4.801波幣兌1歐元,為2009年初以來的最低水準。Sura表示,很明顯,波幣升值將支持波蘭對抗通貨膨脹。作為中央銀行,在貨幣政策戰略概述的可用手段架構內,該中央銀行將支持這一方向。Sura還表示,貨幣政策委員會在其官方文件中一再表示,波幣升值將與貨幣政策保持一致,但不幸的是,地緣政治環境會影響波蘭貨幣的強度,而該銀行在流動匯率(liquid FX rate)的條件下,對此的影響非常有限。   另據該報導,波蘭國家(中央)銀行(NBP)已表示準備進行干預,以抵消波幣價值的過度波動。該銀行補充稱,最近幾天波幣的貶值與該國的經濟基本面或NBP的政策不一致。   NBP在週二的新聞稿中表示,該銀行擁有充足的貨幣儲備,並正在使用適當的工具來抵消金融和貨幣市場的負面趨勢。新聞聲明中表示,NBP隨時準備對可能擾亂外匯或金融市場運作、影響金融穩定或NBP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波幣匯率過度波動做出反應。   該聲明續稱,波蘭國家(中央)銀行正在仔細分析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情況,這些情況仍然受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武裝侵略的影響。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出口商品在波蘭出口中所佔的比率很小,這是限制這種情況對波蘭經濟的負面影響的一個因素。   該聲明還表示,能源價格上漲對波蘭和歐洲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但現有訊息顯示,儘管存在這些不確定性,波蘭經濟成長仍將保持強勁。波幣兌歐元匯率週二下跌至4.8波幣,隨後回升至4.73波幣。匈牙利和捷克也出現了類似的貨幣波動。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02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最大石油和天然氣公司 PKN Orlen 已向沙烏地阿拉伯Aramco公司訂購新增5艘原油油輪,以供應其在波蘭、捷克和立陶宛的煉油廠。   PKN Orlen公司執行長Daniel Obajtek表示,這筆交易是為了防止上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可能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Obajtek補充稱,Aramco石油公司的供應將來自北海海床。該公司的煉油廠的持續運營和波蘭的能源安全是其首要任務。該公司與上游合作夥伴保持聯繫,該公司有可能確保來自替代來源的供應。   目前,俄羅斯石油約佔PKN Orlen公司石油進口的50%,其餘50%由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和西非供應。

A: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3)月2日引述法國政府港務當局消息來源報導,為配合歐盟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採對俄制裁行動,該國馬賽港(port de Marseille-Fos)日前扣留檢查一艘空載俄籍貨輪,據稱該艘散裝貨輪係於上(2)月27日(週日)於隆河出海口( Bouches-du-Rhône)附近Fos-sur-Mer海灣受到攔截,隨後被引導至港區碼頭。   該貨輪名為Victor Andryukhin, 長 141公尺,寬 17公尺,目前停泊於 Fos-sur-Mer濱海工業港區西邊,屬馬賽大海港之一部分,目前12名俄籍船員仍滯留船上。法國經濟部官員向法新社(AFP)證實,該艘貨輪遭扣查確屬對俄制裁措施之一,目前相關盤查仍在進行中,盤查結束後方會決定是否放行或確認扣留,禁止駛離,此外亦未透露船東身分。   報導指出,法國當局上週六已在英吉利海峽攔截一艘認定為俄國公共銀行PSB所有之商船Baltic Leader,該貨輪運載汽車,原定運往目的地為俄國聖彼得堡,已就近押往Boulogne-sur-Mer港由法國海關扣留進行後續盤查。

A:法國經貿雜誌國貿觀測( Le MOCI)本(3)月2日報導,針對部分法商企業擔憂經營業務可能因俄國入侵烏克蘭及國際社會多方對俄制裁蒙受反撲之衝擊,該國經濟財政暨振興部目前甫設立數項聯絡窗口,提供相關資訊與回應。   1.有關經濟金融制裁與出口管制 有關對俄國採行之經濟融制裁與出口相關管制措施資訊,彙整於財經部國庫署( direction générale du Trésor)網站。並設以下電郵聯絡信箱,專責回復企業相關詢問: - 有關目前採行之制裁措施: sanctions-russie@dgtresor.gouv.fr - 針對軍民兩用物品(les biens à double usage)之影響:doublusage-sanctions.russie@finances.gouv.fr 2.有關原物料供應緊縮 俄烏戰爭開打後,已有部分法商面臨進口供應鏈中斷與供貨緊縮之影響。相關企業可向專設電郵信箱反映其面臨現況或預期之供貨緊縮問題:tensions-approvisionnements.russie@finances.gouv.fr 3.相關中小企業與中型企業之產業或財務紓困 法商企業若因俄烏戰爭陷入困境者,可就近聯繫企業總署(direction générale des Entreprises)當地之區域企業輔導委員( commissaire aux restructurations et à la prévention des difficultés des entreprises ,CRP),協助因應或相關紓困申請。全國各行政大區CRP委員之入口網站可查詢聯繫方式。https://www.entreprises.gouv.fr/fr/industriepolitique-industrielle/commissaires-aux-restructurations-et-prevention-des-difficultes-des   4.能源價格與能源供應商關係 企業所用之天然氣與電價數月來持續上漲,漲勢即可能隨烏克蘭局勢發展趨緩或持續。可視需求查詢政府能源網站,提供更換能源供應商之手續、各家供應商服務比較及能源使用客戶之權益等資訊:https://www.energie-info.fr/pro/ 其中並設專頁資訊,供遇客訴爭議者聯繫能源調解員;如遇供應商無法正常供應時,政府業已指定備用供應商,以暫時確保企業用戶能源持續供應。   5. 加強資安警戒 國家資訊系統安全局(Agence nationale de la sécurité des systèmes d’information)網站上提供法國各界有關資安維護之資訊與建議,並設有全年無休全天候之資安事故通報電郵聯絡窗口及電話:cert-fr.cossi@ssi.gouv.fr / +33 (0)1 71 75 84 68

A:綜合奧地利主流媒體2022年3月1日報導: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資料,奧國銀行在俄國曝險金額總值約175億美元,僅次於義大利(253億美元)及法國(252億美元)。奧國銀行尤以RBI集團(Raiffeisen Bank International)曝險最高,達156億美元。另,因RBI與俄國及烏克蘭與龐大及頻繁之業務往來,因此在歐盟對俄國經濟制裁後,歐洲央行密切關注該行及歐洲數家與俄羅斯關係密切銀行之情況。 由於RBI銀行承受各方巨大壓力,奧地利經濟研究所(Wifo) 所長Gabriel Felbermayr日前呼籲奧國政府為該行建立「保護盾」,奧國各界反應重點如下: 一、    RBI銀行:該行總裁Johann Strobl強調該行俄羅斯子公司之穩定性,並表示該公司擁有非常強大流動性資金及堅強資本,俄羅斯客戶對該公司充滿信心。該公司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前已準備危機因應計畫,並依規定與金融監管機構保持密切聯繫。 二、    奧國財政部:RBI係一家「定位良好、管理出色、為所有可能發生情況做好充分準備之銀行」。「RBI等奧國銀行在俄、烏地區開展業務已有數十年,應能妥善應對風險,惟該部密切注意RBI及奧國其他銀行現況及應對情形。 三、    奧國經濟學家:維也納經濟大學(WU)銀行系教授Stefan Pichler表示,雖然俄羅斯、烏克蘭及白俄羅斯3國係RBI銀行利潤重要來源(其中俄國及烏克蘭子公司產生之利潤逾該集團利潤50%),以RBI體質而言,即使在最壞之情況下,危機仍可控。惟P教授認為,中長期而言,奧國銀行業將會出現大幅市場布局戰略調整。 四、RBI集團規模:排名奧國第2大商業銀行,2020年共有1,692家分行,員工25,379名,2020年業績214億歐元,資產1659.6億歐元。  

A:依據奧媒「ORF」2022年3月2日報導,俄烏戰爭對歐洲汽車工業之衝擊已顯現。位於上奧地利邦之BMW Styr汽車發動機生產廠宣布,因烏克蘭零配件供應商停供(主要係發動機線束),且庫存所剩無幾,該廠生產線將自2022年3月4日起停工。 BMW Styr全廠近4,000名員工,除700餘名研發人員外,其他約3,200名員工將由公司向奧國就業中心(AMS)申請縮短工時,預計實施期間至2022年5月31日,惟期間若供應鏈恢復,則將盡速結束縮短工時,恢復正常生產。 BMW Styr高層表示,該公司並未坐以待斃,仍透過種管道自他處尋求替代品,惟BMW發動機線束必須滿足特定要求,不易找到合乎條件之供應商。  

A:依據奧媒「ORF」2022年3月2日報導,奧國金融市場管理機構(FMA)3月1日晚間宣布,依照歐洲央行指示,禁止總部位於維也納之俄國Sberbank集團歐洲子公司Sberbank Europe AG繼續營業,該子公司實際進入破產程序。 Sberbank Europe AG破產案立即啟動奧國儲戶存款保護機制,每名儲戶最高可獲得10萬歐元額度之存款理賠。據估計該公司維也納總行儲戶約35,000名,存款總額約10億歐元,其中擔保存款額為9.3億歐元。 Sberbank集團於2022年3月2日宣布退出歐洲市場,Sberbank Europe AG位於斯洛維尼亞及克羅埃西亞之子公司將分別 售予當地銀行。斯國子公司將由該國最大銀行NLB收購。克國子公司則由克國郵政銀行(Hrvatska Postanska Banka,簡稱HPB)接管。 根據歐洲央行資料,截至2021年底,Sberbank Europe AG總資產136億歐元,員工3,900名,客戶約80萬名。  

A:綜合美媒及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3月1日報告,本(2022)年2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月57.6升至58.6,PMI連續21個月呈擴張趨勢,亦反映去年底Omicron疫情造成美國製造業成長停滯後的小幅反彈。   ISM主席Timothy Fiore表示,美國製造業持續處於需求強勁及供應鏈受限環境中,本年2月Omicron變種病毒對製造業影響出現緩解跡象,預期本年3月便可回復。美媒指出,勞動力不足、關鍵供應短缺及高通膨,均限制製造業生產復甦,烏俄戰爭更進一步推升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短期內恐加劇通膨現象,擾亂全球經濟。   本次值得關切指標:新訂單指數從本年1月57.9升為61.7,主要由新進口訂單持續擴張支撐;未完成訂單指數從56.4升至65,為歷史高點,顯示製造商無法滿足市場強勁需求;客戶庫存指數從33降為31.8,仍處歷史低點;雇傭指數從54.5降至52.9,係5個月來低點,反映美國企業面臨勞工提前退休與離職等挑戰,多數公司均稱招聘困難,並將勞動力列為供應鏈問題主要障礙。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對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公司提供6億歐元貸款,以做為該公司在歐洲之研發及工業化前(pre-industrialization)活動之資金,持續支持歐洲半導體產業發展。2021年歐洲投資銀行提供融資總金額達950億歐元,並已分別對義大利及法國之創新及數位化轉型計畫提供超過30億歐元之融資。 意法半導體公司計劃將資金用於其位於義大利北部之Agrate Brianza 、西西里島之Catania及法國Crolles之主要晶圓製造廠,將以研發與技術創新,及開發新世代技術及產品為目標,創新因應產業在環境及數位轉型時之挑戰。 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超過5,000億歐元,並預估2030年產值將呈雙倍成長。近數十年來,歐洲半導體產業占全球產能約為10%,與2020年(24%)或1990年(44%​)相比迅速減少。歐洲投資銀行對意法半導體公司之積極支持,將落實歐洲之各項經濟政策及為策略性產業發展提供融資,以強化歐洲半導體產業在設計、研發與生產之能力,提高歐洲製造商之競爭力,同時引領其他歐洲重要產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義大利財政部長Daniele Franco表示,半導體產業係歐盟經濟數位化轉型之基石,歐洲投資銀行對意法半導體公司提供財務援助,象徵著加強及最大化歐洲科技主權及半導體競爭力之決心,亦將對就業及經濟成長產生深遠影響。

A:依據瑞士Kühne+Nagel 3月2日發佈之2021年年報新聞,該集團Kühne+Nagel在2021年淨銷售業績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成長61%,金額約達328億瑞士法郎。其中淨利潤約為21.6億瑞士法郎,與2020年相比成長約173%。該集團表示2021年業績成長的主要因素為在全球陸、海、空運的物流運輸需求大幅增加,其中空運的營業額比2020年增加108%,達108億瑞郎,空運量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增加約55%,約為220萬公噸,該集團於2021年共計運送約12億劑新冠疫苗至全球90個國家,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海運的營業額達137億瑞士法郎,成長93%。   資料來源: 瑞士Finance.ch日報 日期: 2022年3月2日

A:資料來源:德國編輯網絡(RND)、德國之聲(DW)、德國經濟及氣候保護部 文號:1114030006號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及氣候保護部長Dr. Robert Habeck於日前啟程前往美國,展開為期2天之訪問,預計會晤美國財政部長Janet Louise Yellen、貿易代表Katherine Tai、能源部長Jennifer Granholm、國家安全顧問Jake Sullivan、氣候特使John Kerry等政要。 H副總理出訪前表示,跨大西洋兩岸的凝聚力,相形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重要,建立在民主、自由與正義基礎上的夥伴關係牢不可破,國際社會將站在一起,採取果斷、共同行動,支持烏克蘭。 渠另指出,德、美兩國也將針對跨大西洋的能源安全問題進行討論,德國尤須減少對俄羅斯在能源上的依賴。渠認為掌握能源主權最重要的關鍵,繫於全球推廣再生能源,以及朝更高能源效率運用進行轉型。再生能源的發展,現已成為德國與歐洲亟需認真思考之安全問題。 德媒政經分析,俄烏戰事帶給德國政策衝擊極大,包含重新思考國防安全問題與能源轉型政策。在安全上,德國已放寬武器出口限制,支援烏克蘭,並決定大幅更新升級軍備與增加國防支出。在能源轉型上,德國原先寄望依賴俄羅斯供應之天然氣,協助德國度過能源轉型過渡階段,以逐步去核能、減少碳排,惟烏克蘭戰事發生以來,德國除盤點能源儲備量外,為維持能源自主,德國已宣布將迅速增設2座液態天然氣接收站、推動立法規範全國天然氣供應商最低儲備水準,並開始研議煤碳儲備制度,盼藉上開各項措施,穩定能源供應,後續亦將討論延後核電廠、燃煤電廠除役時間之可行性。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文號:1114030002號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月25日初步統計,2021年國家財政仍受新冠疫情影響,赤字約1,325億歐元。與2020年相比,金額雖減少128億歐元,但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例3.7%,已連續第2年超過《歐洲穩定與成長公約》的參考值3%。不過鑒於新冠疫情史無前例地加重各國財政負擔,2020及2021兩年歐盟地區已暫停財政預算相關條款適用。 與2020年相比,2021年德國歲入增加 8.9%,金額約17,058億歐元,增幅略高於歲出的7.4%(18,382億歐元),令2021年赤字金額略有下降。 其中,德國聯邦政府為因應新冠疫情之巨額支出,是國家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2021年聯邦政府赤字約1,434億歐元,比上年增加570億歐元。而在聯邦政府高額轉移支付的情況下,各邦政府(51億歐元)、縣市政府(14億歐元)及社會保險(44億歐元)等方面則出現盈餘。 與上年相比,2021年德國稅收大幅提高12.9%,特別是公司稅及營業稅(+71.4%、+24.4%)等企業稅收明顯增加。此外,以2020年下半年較低的銷售稅率為基準之效應,亦推增商品稅,再加上首次新增之CO2碳稅收益。另一方面,儘管免除徵收「團結稅」(Solidaritätszuschlag,協助統一後德東建設捐,稅率為5.5%,2021年停止徵收),但大部分受雇者繳納之薪資所得稅則未見增加。 為了抑制新冠疫情,德國政府2021年基本上仍繼續擴大公共支出。例如:疫苗與防護設備的採購、疫苗接種中心的開設,以及新冠病毒檢測的執行,致中間消費進一步增加10.8%。除了新冠疫情紓困過渡援助(Corona-Überbrückungshilfen)外,2021年德國還推出調降EEG可再生能源附加費的國家補貼,以及通過2020年提議的創新獎金,鼓勵民眾購置電動車,這些措施皆令國家補貼支出提高(+47.3%)。此外,資本移轉(+42.0%)也急劇上升,包括向核電站營運商支付補償金、再生能源及節能建築之投資補助、資助7月洪水受災戶重建等支出。

A:依據瑞士聯邦智慧財產局(IGE)2022年3月2日新聞報導,瑞士2021年商標註冊數為19,279件,增加3.2%。共97%之商標申請案為線上申請。新發明專利註冊為1,555件,減少2.2%。新申請設計專利為811件,增加32.3%,主要來自手錶、測量儀器、包裝及家具設計。瑞士IGE網站另提供發明家、學者以及企業查找現有之專利申請案,以供相關單位及人員評估研究以及專利申請之可行性。2021年期間共有996件查詢案例。   另依據瑞士Bilanz商業雜誌2021年8月報導,截至2020年底瑞士持有專利數企業排名依序為:ABB(678項)、Roche(656項)、Nestlé(444項)、Philip Morris(433項)、Tetra Laval(233項)、Novartis(207項)、Syngenta(177項)、TE Connectivity(172項)、Sika(146項)、以及Inventio(144項)。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智慧財產局(IGE)2022年3月2日新聞報導、瑞士Bilanz商業雜誌2021年8月報導

A:因受俄烏戰事影響,UPS、FEDEX、DHL等主要國際快遞公司宣布暫停對俄國之遞送業務。  

A:除國際海運巨頭馬士基(Maersk)、地中海航運公司(MSC)於3月1日宣布暫停往返俄羅斯的貨運業務預訂(食品醫藥人道物資除外);因受漢堡、鹿特丹等歐洲中轉港現在對進俄羅斯的貨有疑慮暫時停擺所影響,我陽明跟長榮的船運也自3月1日起中止對俄羅斯服務。  

A:根據媒體報導,烏拉圭農畜漁業部(MGAP)及農業統計局(DIEA)調查報告指出,2021年冬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預估為64.8萬公頃,較上一年的54.7萬公頃增加18.5%。 過去5年裡乾糧的冬季播種面積持續增加,從2017年冬季的41.9萬公頃提高至2021年的64.8萬公頃,一路成長55%。其中,2021年小麥播種面積增加9%,達到24.5萬公頃,而上一年為22.4萬公頃;小麥總產量估計為97.4萬噸,較2020年成長4%,若與5年前相較,成長121%。小麥全國平均產量估計為每公頃3,985公斤,較上一年低 4.7%。依據DIEA資料,2020年達到每公頃4,181公斤,為歷史最高。 另,2021-2022年期夏季農作物的播種面積估計為115.4萬公頃,較上一年期的107.8萬公頃增加7%。其中,大豆夏季播種面積預期為98.1萬公頃,增加8.6%;作為乾糧的玉蜀黍播種面積預期為14.5萬公頃,而高粱預期為2.1萬公頃。

A:為重申歐盟重視尊嚴勞動(decent work)及對根除童工與強迫勞動之決心,歐盟執委會本年2月23日推出「公正與永續經濟套案」(Just and Sustainable Economy Package),盼作為廣泛處理歐盟境內、第三國市場及全球供應鏈中尊嚴勞動議題之策略。   「公正與永續經濟套案」內容: 一、「尊嚴勞動俾實現全球公正轉型及永續復甦」溝通文件:揭示歐方將透過以下4面向之既有或規劃中關鍵措施,提倡尊嚴勞動。 1.可跨足歐盟境外之政策與倡議:如透過設定企業責任與透明性標準(企業永續性審慎注意義務指令提案及規劃中之強迫勞動產品市場銷售禁令)、研擬永續性公共採購指引或立法、針對特定高風險部門或產品(衝突礦石、電池)推動措施等 2.雙邊與區域關係:如利用貿易政策、睦鄰及擴大政策在第三國提倡國際勞工標準及人權等。 3.國際與多邊場域:如支持國際勞工組織(ILO)、G20及G7與尊嚴勞動相關倡議,以及支持WTO融入全球化社會層面之改革等。 4.與利害關係人及全球夥伴互動:如支持公民社會確保職業安全、供應鏈勞權及就業環境健康等行動等。   二、「企業永續性審慎注意義務(due diligence)」指令(directive)提案:共32條,請見下述說明。   三、執委會尚在研擬強迫勞動產製產品市售禁令立法提案:有關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曾於上年9月15日發表歐盟盟情諮文,承諾將禁止強迫勞動產製產品進入歐盟市場一節,執委會刻研擬以審慎注意義務及透明化標準等歐盟倡議為基礎之提案,該立法將適用歐盟境內及境外生產商品,並輔以有效執行機制。   歐盟執委會本年2月23日公布「企業永續性審慎注意義務」指令提案,重點如次:   一、以大型企業為直接適用對象:   1.在歐盟境內設立企業(第2.1條): (1)員工數500名以上且全球年淨營業額達1.5億歐元(約新臺幣51億元);或 (2)未達前述門檻,惟員工數250名以上,且全球年淨營業額達4,000萬歐元(約新臺幣1.3億元),且半數以上之營業額係來自紡織、成衣及製鞋(包含批發貿易)、農林漁、食品製造(含農產品原料批發貿易)、礦物萃取(含礦產批發貿易)、基礎金屬製造(不含機械及設備製造)等風險較高部門。   2.在第三國設立企業(第2.2條): (1)在歐年淨營業額達1.5億歐元;或 (2)在歐年淨營業額4,000萬歐元以上,且未達1.5億歐元,惟半數以上之全球淨營業額係來自前揭較高風險部門。   3.中小企業及微型企業均非屬該指令直接規範對象。   4.另第1.(2)及2.(2)項之企業將較第1.(1)及2.(1)項之企業遲2年適用該指令義務(第30條)。   二、義務內容: 1.企業應實踐下述人權與環境相關審慎注意義務: (1)將審慎注意義務納入企業政策(第5條); (2)辨識存在事業本身、子公司及供應鏈中之實際與潛在侵害人權與破壞環境情事(第6條);預防或減緩前述潛在影響(第7條);終結前述實際情事(第8條)。 (3)建立申訴管道,並應維持其運作(第9條)。 (4)監督及定期檢討前述辨識、預防、減緩、終結侵害人權及破壞環境作為之成效(第10條)。 (5)每年發布執行審慎注意義務情形聲明(第11條)。 (6)員工數500名以上且全球年淨營業額達1.5億歐元之歐企及在歐年淨營業額達1.5億歐元之第三國企業,應確保其商業模式與企業策略符合巴黎協議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內之目標(第15.1條)。 (7)在受該指令規範歐企服務之董事,應考量所作成決定對人權、氣候變遷及環境等永續議題之影響(第25條)。   2.另有關企業應就其供應鏈負審慎注意義務之範圍,依提案內容,係以「已建立之商業關係」(established business relationship)為基礎。歐盟內部市場執委Thierry Breton在記者會進一步闡釋,係以「契約」關係存在為準(contractual approach),受規範企業須確保其承包商(subcontractor)無侵害人權或破壞環境情事。   三、執行與懲罰: 1.歐盟會員國應指定監督企業實踐前述審慎注意義務情形之監管機關(第17.1條),該機關可主動依職權或於接獲申訴後啟動調查(第18.2條),並在發現違反情事時,對企業祭出裁罰(第20條)。   2.另依第22條,會員國須確保違反義務之企業須對受害者負起民事責任。歐盟司法執委Didier Reynders在記者會應詢表示,該指令並未變更會員國之刑事法規,爰倘發生諸如謀殺等犯罪行為,即非該指令可處理範圍。   3.執委會將建立「監管機關歐洲網絡」,促進各會員國監管機關之資訊交換及調和執法模式(第21條)。   四、預期利益: 1.依據執委會發布問答集,該指令之預期效益,包含避免會員國國內法之破碎及不一致性,提升法規可預測性;符合消費者及投資人之期待;協助企業進行風險管理;強化企業因應疫情等危機之韌性等。   2.另綜合B執委及D執委說明,該指令非在造成投資障礙,相關規範係參考聯合國及OECD既有之自願性規範,並在強化企業韌性及打造永續經濟。   五、下一步:本提案係採「指令」之立法型式,故在獲歐盟部長理事會及歐洲議會採認後,尚須由歐盟會員國於2年內將其國內法化。   檢附歐盟執委會「尊嚴勞動俾實現全球公正轉型及永續復甦」溝通文件、「企業永續性審慎注意義務」指令提案暨其附錄如附件,併請參考。

A: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本(3月2)日報導,自年初以來,赴加油站加滿油費之帳單金額節節攀升,深受政府與用車人關切。報導引述生態轉型部2月28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一週法國每公升汽油價格平均上漲逾0.035歐元。其中,柴油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036歐元,平均價格達每升1.7415歐元,創歷史新高紀錄且已連漲7週;無鉛95均價達每公升1.81歐元,無鉛98每公升1.88歐元,其中無鉛95每公升破 1.8 歐元大關,為 1.8133 歐元,無鉛98 為 1.8816 歐元。   報導指出,目前法國每公升柴油價格甚至比2018年10月底“黃背心”運動前夕高出15%,無鉛95油價高出17.5%。與去(2021)年同期相比,油價增幅亦相當顯著,柴油價格上漲27%,無鉛95上漲23%,無鉛98亦上漲22%。法國生態部指出,許多加油站汽油售價高於均價,甚至超過每公升2歐元之門檻,在巴黎市中心甚至外省均可見此況。   法國石油工業聯盟(Ufip)指出,此漲價主因為石油市場供應吃緊,但俄烏戰爭爆發造成地緣政治危機只會加劇漲勢。本(3月2)日前每桶原油交易價格已破110美元大關,遠高於1月水準,歐盟內部市場執委 Thierry Breton亦坦承油價甚至農產食品價格勢將受波及,且預估漲勢將持續一段時日,歐盟將採行相關因應措施設法減緩衝擊。目前法國財經部則尚未表態是否會有其他補貼國民購買力之相關新措施。

A:越南文化、體育暨觀光部頃發布第465/BVHTTDL-TCDL號函有關迎接來越國際觀光客之第二階段試辦辦法;試辦期間至本(2022)年3月14日止。依此,外籍人士、越僑、越南國民參團之標準如次: (一)參加國際旅行社規劃之觀光行程。 (二)具備越南主管機關承認之足夠劑量疫苗接種證書;至出境時自最終劑接種之日期14天以上並不超過12個月;或是新冠病毒治癒證書或類似證明文件,出院之日期至出境時不得超過6個月。 (三) 尚未施打疫苗或是接種疫苗劑量尚未足夠之18歲以下、65歲以上、孕婦、有慢性疾病者(但不須在醫療診所診治)等觀光客得以與已接種足夠劑量或是已治癒且嚴格遵守防疫規定之父母親、合法監護人或是照護者隨行。 (四) 出境前72個小時內以RT-PCR/RT-LAMP方法檢測新冠病毒呈陰性反應,並取得檢測國家主管機關核發證書(2歲以下兒童除外)。 (五) 具備醫療保險或是觀光保險,其中有支付新冠治療費用理賠責任至少2萬美元。 (六)保證符合越南出入境管理規定之標準。

A:根據紐約州政府2月28日公告,紐約州州長宣布「FAST NY (Focused Attraction of Shovel-Ready Tracts New York)」補助計畫,以加強及擴大紐約州主要產業發展,將自2023年預算提撥2億美元資金吸引半導體製造、倉儲及物流等高科技產業相關投資,預期將大舉投資基礎建設、科技及各種專案計畫,以實現紐約州的經濟多元化。 紐約州表示該州支持聯邦政府晶片法案(CHIPS),FAST NY計畫將配合聯邦晶片法案及基礎建設法案,提供資金改善紐約州水利基礎設施、下水道系統、道路、變電所及電力和天然氣管線等設施,另紐約州經濟發展廳(Empire State Development)設置FAST NY網頁以提供最新計畫相關資訊。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