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2022年3月3日報導,持續受到晶片供應短缺影響,造成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在義大利南部巴西利卡塔(Basilicata)省Melfi廠區生產線近日常出現不穩定情形,該公司決定將全面停工至2022年3月14日早上6時止。 義大利金屬加工業工會等表示Melfi廠區情形僅是冰山一角,並指出晶片短缺連帶影響汽車電子控制單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供應減少,預計該集團其他廠區亦將面臨全面停工問題。義大利全國總工會下之金屬業工會(FIM-CISL)理事長Ferdinando Uliano表示,原本預計停產數天演變為工廠停工兩星期,另本星期該集團除位在中部拉齊奧(Lazio)省Cassino廠區生產線已停產2天外,位在義北皮埃蒙特(Piemonte)省Mirafiori廠區之電動車Fiat 500e生產線亦停工3個輪值班次,U理事長強調,晶片短缺為汽車產業正面臨之新疫情,若情況持續惡化,首當其衝仍為工廠員工之就業情形。 該報導續指出,原以為至2022年情形將有所改善,惟不僅未有改善,甚至在有訂單時仍無法預做生產線之規畫。被迫停工之Melfi廠區主要負責生產該集團Jeep Compass、Renegade及 500X三個車款,廠區員工每星期原本輪值20個班次,在被迫停工下,該廠員工代表表示將協同工會與公司管理階層協商未來幾星期之工作。該工會亦特別強調,國際地緣政治局勢艱困,俄烏危機發展令人擔憂,加上半導體主要製造國之一的台灣與中國間關係日益緊張;又台灣在3 月2日發生大停電,造成數家全球主要半導體製造廠停產,更是雪上加霜。為加強推動國家半導體產業,義大利政府將於2030年前投資約41.5億歐元之政策為正確抉擇,惟實際情形將為在歐洲經濟重整大環境下建立義大利生產線將極為耗時,但其意義將可促使義大利經濟發展部部長Giancarlo Giorgetti及次長Gilberto Pichetto在與美國半導體製造商英特爾(Intel)洽談協商時更具說服力。英特爾計劃在歐洲設立多間晶片廠,義大利政府期盼英特爾亦在義大利投資設立一間晶片廠。

A:依據奧媒「finanzen .at」2022年3月3日報導,奧地利封裝基板(IC substrate)暨高端積體電路板製造商AT&S,甫宣布至2025年將投資5億歐元,於總部史泰爾馬克邦Leoben設立逾1萬平方公尺之全球封裝基板暨解決方案創新中心,2022年3月3日舉行動工儀式。該中心將涵蓋研發及小型生產,未來將供應高端半導體客戶,以及國際研究機構,並計畫自2025年供應AT&S馬來西亞Kulim及中國成都廠區。 執行長Andreas Gerstenmayer指出,AT&S為歐洲唯一生產基板之製造商,在Leoben之新據點預計可創造700個就業機會,並穩固AT&S在基板領域之領導地位。目前AT&S在全球共有約1.3萬名員工,研發占比約為5%,預計數年內員工數可增加至2.5萬人,年營收達到35億歐元。 AT&S監事會主席Hannes Androsch認為,歐洲在「網路世界」發展及投資落後,呼籲歐盟應努力迎頭趕上,並將AT&S此一投資案視為實踐「歐洲晶片法」之行動,將強化歐洲在半導體業重要性。 AT&S此投資案亦獲奧政府補助,與會之奧國數位經濟部長Margarete Schramböck表示,樂見奧政府將資金投入補助具高重要性之未來產業,並肯定奧地利在半導體產業扮演之重要角色。

A:資料來源: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2022年3月3日   一、史國主流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3)月3日以「史國企業執行長樂於接受數位轉型」(CEOs Embrace Digial Transformation)為題,報導史國Talanta會計事務所頃發佈「2022年CEO展望」(CEO Outlook 2022)報告顯示,史國多數企業執行長將於未來3年提高對數位轉型及網路安全之投資。   二、該報導指出,上述「2022年CEO展望」報告係採訪史國具影響力之136位企業執行長對未來三年經濟景氣展望之看法,70%受訪者對史國2022年經濟成長前景表示樂觀。此外,受訪者均表示有計畫或意願在未來3年內提高數位轉型之投資;其中94%表示有計畫提高對網路安全及資訊隱私保護之投資;80%擔憂網路威脅。   三、依據上述「2022年CEO展望」報告調查顯示,史國企業領袖在武漢肺炎疫情後對資通訊之應用與網路安全更加重視,未來史國ICT產品應尚有進一步拓展空間。

A:據越南工商部與財政部之跨部公告,自本(2022)年2月21日起E5 RON92汽油調漲25,530盾/公升 (約為1.11元/公升)、RON95 油價調漲26,280越盾/公升(約為1.14元/公升)、柴油調漲至20,800越盾/公升(約為0.90元/公升)、煤油調漲至19,500盾/公升(約為0.82元/公升)、重油調漲至17,930越盾/公升(約為0.78/公升)。

A:柬埔寨發展委員會與英國大使館討論汽車及電子業的發展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3月2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汽車與電子業是柬埔寨政府「2015-2025 年工業發展政策」及最近公布的「2021-2023 年經濟復甦計畫」中,促進柬埔寨復甦與轉型的重要關鍵。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秘書長Sok Chenda Sophea與英國駐柬埔寨大使Tina Redshaw 及波士頓顧問集團頃舉行論壇,為上述2個行業利益相關者預先說明新制定的路徑圖草案。   英國駐柬大使Redshaw說明「加速Covid-19經濟復甦計畫」(Accelerated Covid-19 Economic Support Programme, ACES)將如何支持柬埔寨汽車與電子業的復甦,並發揮重要作用。ACES計畫支援柬埔寨與東協秘書處因應Covid-19危機,並以取得實質成果為目標。而路徑圖的制定正是為汽車與電子業勾勒未來願景、發展路徑及行動計畫,是ACES計畫的關鍵成果。   ACES 計畫支持柬國政府8個部會制定路徑圖,包括每個部會的長期願景與發展路徑,以及跨部會的行動計畫,以解決投資者在人力資源等領域的困難,包括資本與創新、基礎設施、貿易便捷性,以及對商業與投資者友善性。   路徑圖的成功實施將使上述2個行業在未來5年內增加20 億美元的出口,並創造超過2萬2,000個新工作職位。CDC Sophea 秘書長強調全面、跨部門的努力,可以促進柬埔寨汽車與電子業之投資,並提高競爭力。Sophea秘書長另表示,該會蒐集投資者與專家意見後,將提交路徑圖草案予柬國副總理Aun Pornmoniroth主持的「經濟與金融政策委員會」進行審查與修正,經批准後實施。  

A:據越南工商部與財政部之跨部公告,自本(2022)年3月1日起E5 RON92汽油調漲26,070盾/公升 (約為1.13元/公升)、RON95 油價調漲26,830越盾/公升(約為1.16元/公升)、柴油調漲至21,310越盾/公升(約為0.93元/公升)、煤油調漲至19,970盾/公升(約為0.87元/公升)、重油調漲至18,460越盾/公升(約為0.80/公升)。

A:據越南工商部稱,越南新冠疫情複雜走勢與烏克蘭武力衝突等導致國內物價升高,影響到國民生活。因此,該部要求市場管理總局指導其轄下單位加強按區監督、管理供給生產經營與生活用之基本用品等市場變動情形,並定期一週兩次向該部總部更新、報告。至於各地市場管理局,該部亦要求嚴密監督,俾盡早發現貨物流通之異常走勢,尤其係油品、醫療設備物資等。 據越南統計總局統計資料顯示,本年2月份油價較1月份上漲5.8%、食品上漲0.35%。據專家稱,俄烏政治衝突導致油價上漲,係越南通膨壓力之因素(按:油品占越南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之貨品的比重為3.6%)。

A:據越南工商部歐美市場司首長稱,目前完整評估俄烏戰爭導致越南與前二國貿易投資關係之影響仍過早。然而,前述政治情勢亦為天然氣燃料、原油、大麥、鋁、鎳、玉米等產品漲價之原因(按:目前俄國按日原油出口量約500萬桶、占全球原油貿易額約12%,鋁、鎳出口亦居全球第三位,大麥產品部分俄國與烏克蘭亦占全球出口量四分之一)。以長期來看,工商部代表認為,各國對俄國之懲罰辦法主要偏向金融、銀行、政府債券、科技出口、能源等,可能導致與俄國之投資、貿易等合作面對困難。尤其是各國具全面性且強力之金融懲罰措施將影響到越俄雙邊貿易關係,其中主要在採用歐元支付方式之契約支付方面。因此,該部已預警各公協會與越商因通關作業延遲導致貨物運輸緩慢而造成支付風險,特別是採用T/T支付方式之契約;勸告越南出口商應採取支付風險防範措施,例如可採用不可撤銷信用證或是簽訂契約前謹慎考量各家銀行支付能力等安全方式,小額訂單越商可採用俄國外貿銀行(VTB)建置之KFT支付方式;至於現在俄國與烏克蘭從事生產經營之越商,倘遇到困難,應主動與越南駐前述二國之大使館商務組聯絡尋求處理方案。 另據工商部統計,雖雙邊貿易額仍不多,越南與俄國、烏克蘭最近以來之貿易關係呈現正面成長。去(2021)年,越烏雙邊貿易額為7.205億美元,較2020年成長50.6%,越俄雙邊貿易額為71.4億美元,成長25.9%。

A:惠譽國際信用公司(F itch Ratings)頃公布報告評估本(2022)年因越南國內需求恢復與出口遽增,爰越南經濟將回到復甦軌道。據惠譽稱,去(2021)年越南經濟成長率為2.6%,低於該公司去年4月份預測之7%;惟由於越南政府在抗疫方面,因疫苗接種比例提升而改變因應作法,從「zero covid-19」改為彈性適應,因此與疫情相關之經濟衝擊不會太過嚴重,故惠譽評估越南本年經濟成長可望達7.9%,明(2023)年可達6.5%。 另據該公司評估,越南經濟成長將由出口帶動。越南出口由於成本競爭優勢、與若干重要貿易協定等而在區域裡仍具優越性。去年第三季暫時中斷供應資源似乎尚未弱化越南外銷為主之外人投資來源。去年外人投資仍遽增,為197億美元。 有關國債方面,據惠譽評估,2022年至2023年越南國債占GDP之比例整體上仍維持穩定,約GDP之41%。越南政府亦於前述同期間批准約153億美元之金融刺激措施(約2021年GDP之4%),惟越南國債占GDP之比例仍低於同等級之國家的平均比例(2022年為56.6%、2023年為56%)。

A:美媒昨(3)日報導,美CDC表示超過90%美國人居住於新冠疫情中低風險區域可無需配戴口罩,CDC於2月底依據染疫風險及住院率更新區域新冠疫情評估方式,以「郡(County)」為單位劃分高、中、低三個染疫風險級別,可透過CDC網站查詢最新風險區域劃分,低中度風險區域民眾可無需配戴口罩,惟建議高染疫風險民眾於中度風險區域應配戴口罩,高度風險區域則建議無論是否接種疫苗室內公共空間仍應配戴口罩。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本月2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相較1月15日高峰802,000病例數,近期下降至約58,000新增病例數,住院率相較高峰期下降77%,拜登總統表示多數美國人已可安全重返辦公室及校園。美國聯邦政府迄今仍要求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須配戴口罩,本月18日將審查評估飛機上配戴口罩要求。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副部長林萬鋒頃於國會下議院答覆國會議員提問時表示,該部已設立數位投資辦事處(DIO),專門協調和處理數位經濟的投資。   目前,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及馬國數位經濟機構(MDEC)皆致力吸引外資。隨著數位投資辦事處成立後,該辦事處亦會努力招攬數位經濟方面的投資。   馬國貿工部已設下目標,盼至2025年將可吸引700億美元的數位貿易投資。該部亦推出「國家投資願景」(National Investment Aspiration,簡稱NIA),以期創造高產值領域的就業機會及發展新興產業的可能性。   根據馬國統計局及中央銀行資料顯示,2021年前9月馬國的外人直接投資額達393億馬幣(約93.57億美元)。同期,外資企業亦挹注資金到各個領域,包括金融或保險活動(27.62億美元)、石油與天然氣開採活動(21.43億美元)、製造業(18.1億美元)及建築業(3,1億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中央銀行頃表示,該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於本(2022)年3月3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後,儘管全球經濟繼續復甦,但烏克蘭爆發軍事衝突,已成為全球經濟和貿易、商品價格和金融市場的主要風險。此外,新冠疫情變化、全球供應鏈中斷風險、主要經濟體調整貨幣政策加劇金融市場波動等因素,亦將繼續影響全球經濟成長。該委員會決定繼續維持馬國隔夜拆款利率為1.75%。該指標利率符合市場預期。馬國經濟學者普遍估計,馬國央行最快將於本年第二季才升息。本次已是馬國央行第十次將指標利率維持在史上最低紀錄。   鑒於市場不確定因素猶存,馬國貨幣政策立場將繼續端視最新資料及其對國內通膨和經濟展望的影響而定。   最近全球疫情因Omicron而惡化,連帶經濟活動亦減緩,儘管如此,全球經濟仍維持復甦力道。受需求和供應因素影響,許多經濟體的通膨率仍居高不下。儘管面對種種挑戰,但馬國經濟2021年仍成長3.1%,2022年可望加速增長,主要是獲得全球需求擴張、私人支出增加、就業市場改善及針對性政策等有利條件推動。國際邊界預計將重新開放,這也會進一步推動經濟復甦。   馬國央行另稱,Omicron病毒雖導致馬國新冠確診人數增加,但鑒於封鎖措施寬鬆,預期這一波疫情所造成的經濟衝擊將遠低於前幾波。整體而言,該央行依然審慎看待馬國經濟展望。受國內外因素影響包括全球經濟成長較預期遜色、地緣政治衝突延續、供應鏈中斷惡化、疫情變化,馬國經濟展望仍傾向於下跌風險。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財政部副部長雅馬尼哈菲(Yamani Fafez)頃於國會答詢提問時表示,馬國政府基於多項原因,包括作為數位資產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和乙太幣(Ethereum),在作為付款工具時不具備普世貨幣的特徵,而不承認加密貨幣作為馬國的法定貨幣,同時加密貨幣亦不是受到中央銀行監督的付款工具。   整體而言,數位資產並不是良好的價值收藏及兌換媒介,因為數位資產具投機性,造成其價格劇烈波動。去(2021)年4月比特幣曾銳增至6萬5,000美元的頂峰價位,並在一個星期後下跌50%。另外加密貨幣具高失竊風險,根據2011年至2021年統計,透過網路攻擊及駭客方式失竊的數位資產就總值120億美元。另一方面,加密貨幣的處理時間問題,例如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10項交易,相較Visa則每秒能處理6萬5,000個交易。加密貨幣亦對環境造成影響的耗電問題,處理1個比特幣交易的用電量相當於處理120萬個Visa的交易。2020年,比特幣網路的耗電量就達到每小時132百萬兆瓦(TWh),相當於阿根廷全國的用電量。   雅馬尼哈菲副部長另指出,加密貨幣雖不受承認為合法貨幣,然馬國證券委員會卻允許馬國股市交易加密貨幣,因它被歸類為可投資的數位資產。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捷克媒體Radio Prague International 本(2022)年3月3日報導,自2月24日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開始,捷克汽油價格創下歷史新高,捷克Natural 95汽油價格上漲1.93克朗,平均每公升39.36克朗;柴油價格上升約2.34克朗,平均每公升38.73克朗。分析師指出,油價飆升原因係全球油價上漲及烏俄衝突導致克朗貶值。預期下週油價將再漲1克朗。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3月3日報告,美國最新每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21.5萬,較前一週23.2萬減少1.8萬,較彭博社預測22.5萬為佳,繼續維持近歷史低點,顯示Omicron疫情趨緩及新冠防疫措施放寬,有助勞動市場復甦。另截至2月19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147.6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1.1%,較前一週147.4萬增加2千。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依序為:阿拉斯加州(2.6%)、加州(2.6%)、紐澤西州(2.5%)、羅德島州(2.4%)、麻州(2.3%)、明尼蘇達州(2.3%)、紐約州(2.2%)、伊利諾州(2.1%)、康州(2%)、蒙大拿州(1.9%)及賓州(1.9%)。  

A: 依據科技公司戴森(Dyson)新加坡總部於本(2022)年3月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將招聘2,000餘名工程師及數位專才,以支持其全球業務拓展。未來數週該公司將宣布更多招聘細節,位於新加坡「聖占姆士發電廠(St James Power Station)」的全球總部大樓亦將於近期正式開幕。 上述招聘計畫,是戴森公司於2020年宣布27.5億英鎊(約36.77億美元)投資計畫中最大規模招聘活動。目前該公司在全球約有3,250名工程師及科學家,未來將招聘包括電子、聲學、設計工程、機器學習、軟體、自動化及材料等新領域人才。除了新加坡,亦將在英國、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展開招聘活動。另在2022年將投資6億英鎊(約8.02億美元)提升技術、設施及實驗室等。 此外,儘管面臨疫情及全球晶片短缺,戴森公司去(2021)年業績仍成長5%至60億英鎊(約80.23億美元),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成長16%至15億英鎊(約20.06億美元)。2021年該公司護髮產品在美洲區銷售額成長57%,亞太區的零售額成長34%;該公司已生產超過1億個數位馬達,該馬達轉動速度比一級方程式跑車引擎快約四倍,是戴森無線吸塵機及Supersonic吹風機的核心技術。

A: 依據金融資訊公司IHS Markit於本(2022)年3月3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新加坡2022年2月「整體經濟採購經理指數(PMI)」從54.4下跌至52.5,擴張速度放緩至三個月新低(註:指數高於50顯示整體經濟處於擴張,低於50則代表萎縮)。新加坡整體經濟需求及產值在連續15個月擴張後,由於近期新冠確診病例不斷攀升,已從2022年初開始放緩,雖商業信心未受影響,但私人企業採購活動及就業水準下跌,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企業的擔憂。 上述報告指出,需求增加支撐新加坡2022年2月整體經濟產值成長,海外旅遊及疫情相關商品與服務訂單增加,帶動新業務成長,但因部分企業遭受疫情重創,擴張速度已放緩。疫情惡化使私人企業面臨投入短缺、運輸及人力資源受限等問題,導致交貨時間延長。未完成訂單持續增加,以運輸、資訊及通信科技業受影響程度最高。採購價格上漲速度放緩,緩和整體投入通貨膨脹,薪資通貨膨脹則繼續攀升,產出通貨膨脹亦加速至有史以來第三高。 整體而言,新加坡民間企業領域在2022年2月仍保持樂觀情緒,商業信心升至兩個月來最高水準。企業普遍看好疫情將繼續改善,從而支持業務成長。

A:日期:  111年3月3日   來源: ABC News https://www.abc.net.au/news/2022-03-02/google-alphabet-wing-coles-drone-grocery-delivery/100868514 隨著新冠疫情居家隔離影響,民眾紛紛使用線上購物送餐服務,由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新創公司-澳洲Wing,已與澳洲連鎖超市集團- Coles 合作,正嘗試以無人機送餐或食品雜貨商品運送服務。 Wing 與連鎖超市 Coles 簽訂協議,提供 250 種產品,於首都坎培拉試點,將透過無人機往偏郊地區運送食品雜貨,並承諾將在線上訂購後幾分鐘內即可送達。而這項無人機運送服務尚在試行並分析運送過程可能之障礙及其可行性,無人機運送服務並可分擔運送司機分送少量食品雜貨之工作。 雪梨大學(Sydney University)供應鏈專家 Rico Merkert 教授表示,無人機送餐之服務可能會在五年內廣泛普及。 先前無人機嘗試送咖啡、比薩餅及藥品,而食品雜貨為下步嚐試的項目。目前如中國電商-阿里巴巴在內的全球電商亦在嘗試推動類似的物流供應自動化流程。 未來Wing 將於坎培表設立一個倉儲物流中心,並儲備了 250 種Coles超市最暢銷的商品直接取貨,不需從Coles超市取貨。這種物流食儲方式即所謂的「暗倉(dark warehouse)」模式,民眾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訂購商品。收到訂單後,Wing會由包裝工人來取貨完成訂單,然後以無人機運送,並使用自動化導航技術送抵商品。 Wing總經理Simon Rossi表示,無人機飛行系統是一種自主系統,可以繪製路線並安排飛行時間,由人員在遠端監控,一旦無人機收到地址後將會自飛行規劃路線,而遠端監控人員可同時監控多達 15 架無人機。 市場分析師認為,無人機運送食品雜貨,是一個新創產業,預估到 2025 年商機可望達到 20 億澳元。無人機服務一旦成為可行的業務,未來公司需克服許多物流障礙和如何保障客戶隱私等問題。 Wing 與Alphabet 公司皆為Google企業旗下子公司,十年來一直致力於無人機研究領域。Wing 已由Google母公司訂購1百萬架無人機, 2022 年已超過3萬架的無人機於首都坎培垃及昆州的Logan市試行運送服務。未來期能在雪梨及墨爾本提供無人機運送服務,將服務擴展至空中交通流量更大的地區。 Wing同時須獲得民航安全局 (CASA) 的多項飛行豁免方能進行這些試驗,尚有多項豁免仍在審查中,無人機只能在距離配送中心10 公里範圍內飛行,而且只能在白天進行配送,但已在低密度地區獲得CASA的飛航許可。Wing表示,目前無人機無法在夜間或天候視野不佳時飛行。且無人機一次也只能攜帶 1.5 公斤的重量。而限重對於雜貨運送來說,要想實現盈利可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係因雜貨主要皆是重量較重且低成本的商品。 另雪梨大學正與工業集團 iMove 研究無人機的經濟可行性,研究包括天氣、重量、速度及利潤成長在內的所有問題。雪梨大學Rico Merkert 教授表示,透過無人機送貨,如果只是在一個小半徑範圍內,實際上可能比以卡車或開車取貨更便宜。研究發現,無人機的利潤可行最低訂單至少需要10 至 20 澳元以上,方能盈利。M教授並建議,提高物流包裝自動化,可減少支付勞工超時費用並加快物流運送速度。惟在高人口密集的城市需解決無人機運時有沒有足夠著陸空間等障礙。 而另一連鎖超市Woolworths集團正於雪梨及墨爾本建造大型物流中心,並以機器人取代包裝工,進而加快流程,惟將裁減700個職缺。 針對無人機的隱私影響一直存在爭議,無人機通過導航鏡頭引航的,會經過住家的頂,人們擔憂這對個人隐私可能造成危害。Wing 總經理 Simon Rossi 表示,無人機的攝影鏡頭僅用於導航目的。R總經理並說明, 雖貨物會透過飛行運送,但機密信息在飛行中是無法辯別。 一位專門研究技術和隱私法的律師Matthew Craven針對無人機隱私問題做出回應,除了客戶運送訂單外,無人機在50米高的地方不太可能捕捉到任何可識別的視野,這與私人空拍機不同。渠並表示,以無人機送貨將受到《隱私法》的約束,而這項技術以目前的重量和旅行限制,最適合的服務是替偏遠地區民眾提供醫療用品等服務。 另Bonython Against Drones 社區團體對無人機的噪音干擾提出抗議。  

A:日期:111年3月3日   來源:澳洲金融評論報(AFR) https://www.afr.com/companies/mining/government-expedites-cobalt-mine-to-catch-up-with-china-russia-congo-20220301-p5a0pp   基於戰略重要性,澳洲上市礦商Cobalt Blue Holdings(以下簡稱CB公司)位於新州西南斷山(Broken Hill)附近,價值5.6億澳元的鈷礦開採計畫,頃獲澳洲產業部授予「重大計劃地位」(Major Projects Status)。   此特殊地位雖無涉及政府資金及保證,僅可加速開發案之審批,但CB公司執行長Joe Kaderavek表示,此將對籌資發展及找尋海外合作夥伴有很大助益。   澳洲產業部長Angus Taylor表示,本計畫除可鞏固澳洲於全球鈷礦市場之主要參與者角色,促進礦區周邊經濟及就業外,更可加速澳洲發展電池產業及達成減碳目標。   鈷礦是生產離鐵電池的重要原料,在全球減排,汽車製造商改變生產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趨勢下,預估未來幾年全球對鈷礦的需求將急速上升。另由於擔憂鈷礦的來源,也推促了近來新礦區的開採。   澳洲為全球僅次於剛果、俄羅斯之第三大鈷礦生產國;以蘊藏量而言,澳洲為僅次於剛果的第二大儲量國。中國則為全球最大精煉鈷之生產國,其鈷礦來源主要自剛果進口。   剛果採礦業因傳強迫勞動醜聞(使用童工),CB公司盼成為全球最大「良心鈷礦」(ethical cobalt)供應商。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在當前小預算年度(2021年10月至2022年3日),截至2月18日,泰國與緬甸之間通過提基(Hteekhee)邊境的雙邊貿易額達到7.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0.2億美元大幅增加2.74億美元。商務部表示,在前幾年,德林達依省的天然氣出口促進提基的邊境貿易的大幅成長。   緬甸與泰國之間的邊境貿易是通過丹老(Myeik)、高當(Kawthoung)、大其力(Tachilek)、苗瓦迪(Myawady)、茂當(Mawtaung)、提基(Hteekhee)及眉色(Meisei)等陸地邊境進行的。由於目前玉米出口穩定,苗瓦迪邊境站的貿易額也急劇上升。緬甸主要向泰國出口天然氣、漁業產品、煤炭、錫精礦(SN 71.58%)、椰子(新鮮及幹的)、豆類、玉米及竹筍;緬甸則從泰國進口如機械等資本財、水泥及化肥等工業原材料,以及化妝品及食品等消費品。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