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法媒Le Figaro本(2022)年3月6日報導,法國達能集團(Danone)於該日發布新聞稿稱,自即日起暫停在俄羅斯所有投資項目,僅維持其乳製品及嬰兒營養品之生產與分銷,以滿足當地民眾之基本食品需求,並將持續觀望局勢及與法國政府維持密切協調。 D集團為法國知名乳製品業者,旗下共有26個產品品牌,年營業額達20億歐元。其在俄投資情形略以,2010年收購俄國第2大乳製品業者Unimilk,U商擁有25家工廠且市占率達21%,加上自身設置之2家工廠,員工總數達8,000人,主要銷售自有品牌產品,另亦販售鮮乳與優酪乳,在俄營業額占其總營業額之5%。 該集團對於俄烏戰爭之立場與法國能源集團TotalEnergie相似,均選擇暫停在俄國之新投資案,但維持當地營運活動。其他如雷諾(Renault)汽車、阿爾斯通(Alstom)等在俄大幅投資之法商,多低調維持現有營運。法國第3大上市銀行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則表示,面臨在俄資產遭當地政府沒收之風險,其曝險金額高達186億歐元。 據瞭解,法國迄今尚無大型企業決定撤出俄國,僅有精品業者Hermes上週宣布暫停在俄商業活動後,LVMH、Kering、Chanel及Cartier等品牌集團陸續跟進。
A:資料來源 : 芬蘭政府 (Finnish Government) 為達到2035年碳中和及其他國際和歐盟之氣候目標,芬蘭政府修改並提交國會新氣候變遷法草案(New Climate Change Act),同時依據芬蘭氣候變遷小組(Finnish Climate Change Panel)之建議,設定2030年減碳60%、2040年減碳80%及2050年減碳90%-95%之減碳目標,以及相關計畫,同時介紹土地利用產業減碳計畫,其中涵蓋碳吸儲(carbon sink)之加強。 芬蘭氣候部長Emma Kari 表示,該草案係為確認2035年碳中和之目標,並確保氣候改善相關工作不受政府任期影響,同時鼓勵企業於潔淨解決方案(clean solutions)進行投資。相關制定工作將與研究人員密切合作,確保新氣候變遷法草案所設定目標均基於科學資訊。Kari部長指出,其最終目標為促使芬蘭成為非化石福利國家,該目標不僅為了氣候危機,亦為了芬蘭國安。 新氣候變遷法草案所設定之相關計畫包括中期氣候變遷政策計畫(Medium-term Climate Change Policy Plan)、氣候變遷調適計畫(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lan)及長期氣候變遷政策計畫(Long-term Climate Change Policy Plan),及計畫執行的監督措施,確保永續發展及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另,該法亦針對受氣候變遷影響之高風險族群,包括孩童、年輕人及北芬蘭之薩米族(Sámi),將成立獨立機關薩米氣候變遷委員會(Sámi Climate Council),提出相關建議,俾利保存其生活方式與文化。 預測在該草案今(2022)年7月通過後,提交國會的年度氣候報告將比以前更為全面性,一般大眾也將更容易了解碳排趨勢和氣候措施之充分性。
A:法國回聲報(Les Echos)本(3)月7日報導,法國推動歐洲投資能源、國防與食品產業之新融資工具,以因應俄烏戰爭危機。而歐盟執委會亦將於本月10日至11日舉行凡爾賽非正式峰會前夕提出相關新倡議。 報導指出,俄烏開戰嚴重衝擊歐洲經濟,並將產生長遠影響,使各國政府均倍感壓力,不僅須輔導受對俄制裁影響之產業,還得因應能源與大宗物資價格飆漲問題。法、西因此陸續主張經濟韌性計畫,相關落實措施則有待商討達成共識,歐盟亦擬迅速協調統一步調,可望近日定調由各國提供紓困補助,並於下周內制定相關競爭監管架構,同時援用2020 年 7 月歐洲因應新冠疫情之聯合復甦計畫時整合之策略,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討論共同舉債事宜,預期經濟實力較差之東歐會員國將是主要受益者。而義大利相當倚賴俄羅斯天然氣,銀行亦因此受牽連,恐將是弱點之一。德國則宣布 1,000 億歐元的強化軍事量能投資基金。 除了歐洲央行( European Central Bank,ECB)的支持外,歐盟亦打算將預算穩定公約(Pacte de stabilité budgétaire )規則再暫停執行一年(延至2023年),以提升各國因應能源價格飆升相關補償機制之彈性。主張歐洲自主韌性計畫之法國主管歐洲事務國務秘書Clément Beaune則認為,歐盟應積極就能源國防及食品加強投資達成政治共識。 據報法國總統馬克洪刻正與歐盟執委會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n密切商討,預計本週凡爾賽非正式峰會前應會提出初步技術建議,但具體作法發展,例如是否併入7500億歐元的次世代歐盟振興基金(Next Generation) 或另提新案等,則尚待近日持續觀察追蹤。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教育部長Anna Ekström於綠色轉型相關會議中,提出為了穩固瑞典在綠色轉型的引領地位,瑞典教育機構應該提供相關課程與培訓,以滿足綠色產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與此同時,Ekström部長希望產業可提出才能需求項目。 瑞典政府與中間黨共同針對目前瑞典勞動市場提出一項大型的自由秩序改革,名「彈性、適性與秩序調整計畫」(Adjustment Package for Flexibility, Adaptability and Security)。如果國會通過該提案,瑞典政府將可於今(2022)年秋季開始進行此大型改革計畫。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為應未來建立央行數位貨幣()的可能需求,瑞典央行前於2019年展開電子貨幣(e-krona)計畫。目前該計畫進行第2階段,係檢驗e-krona網絡中包括離線功能、外部單位(如銀行)的各項表現以及整合等項目,現階段尚未決定是否發行e-krona。 瑞典央行e-krona發展處處長Mithra Sundberg表示,未來倘決定發行e-krona,目前相關檢測、分析與調查等資料,以及國際間其他國家在電子貨幣領域的相關發展情形,都將是未來瑞典建構e-krona體系的重要參考依據。央行未來規劃與科技業平台進行對話外,亦將探求支付市場相關企業以及一般大眾的意見。
A:匈國央行於2022年3月3日提高一週存款利率75個百分點至 5.35%,對抑制福林貶值效果短暫。3月4日1歐元兌 386 福林,而1美元兌 355 福林。自俄羅斯 2 月 24 日入侵烏克蘭以來,歐元兌福林已上漲 7.5%,美元兌福林已上漲 13%。 分析師表示,市場仍然受烏克蘭戰爭消息影響,任何上升的緊張情勢都會刺激進一步拋售。
A:匈牙利國家媒體及通訊管理局(NMHH)3月4日宣布,依據歐盟理事會3月1日決議,匈牙利將暫停俄羅斯廣播電視頻道Russia Today(RT)及Sputnik播送。 歐盟理事會表示,俄羅斯持續就烏克蘭的戰爭傳播假新聞,該禁令涵蓋RT及 Sputnik 在所有平台,包括電視和及線上內容,服務提供商須確保全歐盟無法接取。
A:匈牙利農業部於3月4日晚間宣布,自即日起至2022年5月15日前,自匈國出口小麥、裸麥、大麥、燕麥、玉米、黃豆及向日葵籽等穀物須事前通知匈國農業部食品安全局取得許可,申報農產品出口危及國內供應安全的,政府可以行使優先購買權,並在擬行使該權利之日起30日內通知申報人。通知義務不適用於匈牙利轉運出口及人道援助。 匈國農業部部長Istvan Nagy表示,烏克蘭為歐盟第4大糧食供應國,其港口因受轟炸而關閉,導致穀物及飼料市場價格飆升,並連帶提高國外對匈國農產品的需求。為維持國內食品供應安全,匈國政府限制穀物出口以試圖緩和影響。 依據媒體報導,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小麥價格上漲50%。此外,食用油的價格預計將上漲,因烏克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生產國及出口國。
A: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總統府國防工業總署(The Defense Industries Presidency,SSB)總裁Ismail Demir在評論該國發展多時的本土國防產業計畫時表示,土耳其國防產業高層開始與位於英國之勞斯萊斯公司進行引擎合作,未來計畫使用於該國國家戰鬥機(MMU)。 該TF-X MMU第5代戰機與洛克希德馬丁F-35雷霆2代戰機性能相似,正由土耳其國內國防產業公司發展,土耳其航太工業公司(TAI)為主承包商。D主席表示,在美國供應F-110引擎替代選項方面,土耳其也有可能與勞斯萊斯合作,土耳其之前對此項合作有些顧慮,但在會議舉行後,關切點已被解決,並已展開合作工作。 D主席於2021年3月曾表示,該英國公司並無一個適合此特殊飛機之引擎,該公司以其和土耳其曾奠下的合作關係上,提議開發一顆MMU專用的引擎,然而部分條件土耳其無法接受,一旦該公司準備好,土耳其將可推動此項生意達到較佳立足點。 公開消息來源一面倒地建議土耳其TR-Motor與勞斯萊斯一同合作開發MMU使用的引擎。同時勞斯萊斯也與另一家土耳其公司Kale Group有著密切關係,Kale集團旗下的Kale研發公司已在國內研發出可驅動土耳其飛彈之渦輪噴射飛彈發動器。該國產戰機預定於2023年亮相;2025到2026年進行其處女航;2029年加入土耳其軍隊中。
A:法國經貿雜誌國貿觀測( Le MOCI)本(3)月4日報導,俄烏開戰後,西方國家主要信用保險公司均已快速下調對俄烏兩國政經信用風險評比。法國財經部亦要求對於相關待決未清帳目,縮減限額而不貿然抽出並盡量以個案方式處理。公共出口信貸機構則在多方陸續對俄羅斯祭出制裁措施後,關閉當地業務。 報導指出俄國因面臨國際制裁,烏國則因俄入侵引發戰爭,兩國目前均被認定企業經營最危險之處,出口商與銀行已無法在歐洲民間信保市場尋求相關保障。事實上自 2014 年以來,烏東與俄國緊張關係衝擊烏國評比,大多信保公司業已認定當地呆帳風險甚高。 法國外貿保險公司(Coface)對俄國評比由 B降至 D級,即風險等級為中等至非常高,而烏克蘭評比原已為最高風險之D級。該公司表示除續密切注意俄烏局勢發展外,仍將設法於複雜環境下,根據產業及企業個別具體情況支援客戶,並嚴格遵守國際制裁。 法商裕利安怡(Euler Hermes, EH)亦將俄國整體風險評比由 C3調升至非常高風險之 D4 級,而烏國維持高風險D4級。該公司表示自近年相關國際制裁實施以來,對該地區早已採行謹慎保守之承保策略,將依局勢發展隨機應變,並持續與客戶密切合作,以保障渠等業務免受潛在衝擊。 此外,其他如荷商安卓信保(Atradius)則自上月26日起縮減客戶涉及俄、烏及白俄羅斯買方之擔保限額。目前因國際各界對俄多所制裁,亦幾無公共信保願意承保,德國出口信貸機構 (Hermes) 上 月 25 日宣布暫停對俄之擔保,法國公共投資銀行出口保險(Bpifrance Assurance Export)亦已暫停當地業務。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3月7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88/P200號(商情文號:第188號) 商情本文: 在英國脫歐談判的時期,曾有預測倫敦金融城內的許多公司將重新整頓業務並轉移到英國之外,倫敦金融界可能因此失去多達8萬個工作機會。然而,據來自愛爾蘭的倫敦金融城市長Vincent Keaveny表示,在英國脫歐後,倫敦金融區實僅失去7500個金融服務工作。同時,倫敦金融科技為此則創造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此使得英國脫歐造成的工作機會流失等影響相對地微不足道。 英國脫歐後倫敦金融界失業人數低於預期,反映倫敦許多業者制定相應辦法,使其可繼續經營倫敦業務。雖英國脫歐協議未包括金融服務,但雙方尚有關於服務業的諒解備忘錄,倘若實施將可提供符合各方利益的正式談話架構。然而,圍繞北愛爾蘭協議的談判延遲上述談話發展。倫敦金融城市長仍看好倫敦金融城前景,駁斥倫敦將因脫歐失去歐洲金融首都地位的觀點。渠指出,2021年倫敦金融區獲准規劃約400萬平方呎(square feet)的辦公空間,比2020年增加70%。另EY顧問公司報告顯示,其87%的客戶計畫在未來五年增加於倫敦的活動。倫敦金融服務面臨的最大威脅不是英國脫歐,應是在技術方面上,新平台對傳統銀行構成之挑戰。 儘管有人指責倫敦被腐敗的俄羅斯精英當作是洗錢中心,但倫敦金融城市長稱倫敦受嚴格的反洗錢法管制。渠也坦承,英國也有財產相關問題,以及用髒錢或犯罪所得購買房地產的情形。在當前危機下,金融服務則正努力協助西方政府制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不法行為。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3月7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86/P200號(商情文號:第186號) 商情本文: 英國強生首相本日展開一週關注,以動員全球斥責俄羅斯侵略行為並支持烏克蘭。本日渠將與加拿大、荷蘭首相會面商討,動員全球對俄羅斯侵略的強烈抗議並支持烏克蘭 。三國領袖將召集獨立的雙邊會議以及三國聯合會議。 英國政府擬透過世界銀行多邊捐助資金計畫(World Bank Multi-Donor Trust Fund)捐贈一億美元,以紓解烏克蘭政府面臨俄羅斯政府非法入侵導致的財務壓力,可援助該國公部門並支持該國人民,此資金將透過世界銀行(World Bank)給付。除此筆新資金,英政府已向烏克蘭提供英國訓練之2萬2000名士兵、2000枚反坦克飛彈(anti-tank missile),且已有1億英鎊用於協助該國經濟改革與建立能源獨立性,以及1億2千萬英鎊之人道援助,其中有2千500萬英鎊作為英國災害緊急委員會(Disasters Emergency Committee)資金。英政府且保證多邊發展銀行(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最高5億美元的融資,將可為烏克蘭社會提供金援管道。
A:參考資料:The Economist 日期:111年3月7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187/P200號(商情文號:第187號) 商情本文: 英強生首相已公開譴責普丁總統行為,並承諾將實施重大制裁。英政府已向俄羅斯大型銀行宣布制裁,頒布在英交易的禁令,並凍結俄羅斯國有VTB銀行旗下1540億英鎊的資產;俄羅斯國有Aeroflot航空公司也被禁於英國領空;英格蘭教會也宣布出售於俄羅斯的財產。 英國BP能源公司也宣布將出售其在俄羅斯Rosneft石油巨頭內20%的股份,預估該公司將因此損失250億英鎊。不斷升級的制裁行動,致使與俄羅斯相關的藝文體育活動也接連取消。Shell能源集團於2月28日也與俄羅斯切割。另外,通訊監管辦公室(Ofcom)也著手調查俄羅斯RT國有電視。 然而,英政府被批採取的行動過少,鑑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立法打擊國內髒錢與腐敗精英。英國政府於3月1日將經濟犯罪法案(The Economic Crime Bill)提交議會;政府曾表示不會在本屆議會上提出此法案,但最終態度急轉彎。據悉,若此法通過,外國人士欲擁有英國財產時必須表明真實身份,避免非法者躲匿於空殼公司下,且新法將使財政部更易對破壞制裁行動者開罰。 英國最大Centrica天然氣業者也表示,正計畫終止與俄羅斯國有Gazprom能源巨頭的合約。英瑞Glencore礦業集團也正考慮其在Rosneft石油和俄國EN+鋁企業的股份。從英國JCB營造工程機械公司到Jaguar Land Rover汽車等一系列英國業者均表示,將暫停在俄羅斯銷售。至今,英國僅與俄羅斯保留極少關係。經濟犯罪法案可將為打擊俄羅斯攪動倫敦的寡頭資金提供新架構,另長達多年政府缺乏足夠資金以執行反洗錢法和起訴腐敗行為,也許將有所改變。
A:根據法國經貿雜誌國貿觀測(Le MOCI)本(3)月7日報導,法國海關總署 (direction générale des douanes, DGDDI)國際貿易處( sous-direction du commerce international)日前向法國出口報關相關業者發出公告,彙整說明法國因應歐盟上( 2) 月 25 日通過有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俄制裁行動之相關出口新限制措施。 該公告內容由海關轄下貿易限制暨安全處(bureau des Restrictions et sécurisation des échanges) 彙整提供,相關出口新限制包括: 1. 針對2014年俄國占領烏國克里米亞危機後所實施之軍民兩用商品和技術出口限制(歐盟理事會2014年7月31日第 833/2014 號條例針對俄羅斯破壞烏克蘭境內局勢穩定行動所採行之限制措施; RÈGLEMENT (UE) No 833/2014 DU CONSEIL du 31 juillet 2014 concernant des mesures restrictives eu égard aux actions de la Russie déstabilisant la situation en Ukraine),適用範圍予以擴大。 2. 適用出口限制規定之新增商品與技術類別,包括石油天然氣之勘探與生產、煉油、航空及太空。 新規係參考歐盟理事會 (European Social Cohesion Platform ,PECS) 2022/327 號決議,修改之前 2014/512/PESC 號決議。實施文本為歐盟理事會2022 年 2 月 25 日第 2022/328號條例,修訂第833-2014號條例 ,於 2022 年 2 月 26 日生效。 法國海關並提醒業者,相關限制性措施對業者責任具有約束力,並將於通關前後(含事前與事後控管)加強督導審查。 法國海關彙整綜合措施一覽表之下載連結: https://www.lemoci.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Sanctions-Russie-Tableau-de-synthese.pdf 業者若欲知更多詳情,報導亦提供此案海關聯絡窗口 : dg-comint2@douane.finances.gouv.fr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2022年3月7日報導,奧地利政府為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過分依賴(奧國天然氣80%自俄國進口),已於週前開始制定計畫,擬多方進行逐步脫鉤,並於日前踏出第一步。 奧國總理Karl Nehammer於2022年3月6日率領聯邦氣候保護暨能暨源部部長Leonore Gewessler以及聯邦農業、區域發展暨觀光部部長Elisabeth Köstinger(該部主管原物料)等高階官員代表團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該國工業部長 Sultan Bin Ahmad Sultan Al Jaber簽屬購買液化天然氣意向聲明書。 目前奧國政府之進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液化天然氣計劃仍在起草階段,對於進口數量、價格,以及運輸路線等皆尚無明確構想。例如,經由天然氣管道運輸或由液化天然氣載運船(LNG)運輸尚無定論。另,奧國目前並無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如何運用現有設備或建造接收站等皆在評估中。 奧國N總理表示,無論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進口綠色氫氣或液化天然氣計畫,短期內應無法實現,民眾不應期待奇蹟。G部長亦表示,自阿國進口液化天然氣不可能於數週或數月實現;即使開始進口,短期內亦無法全部取代俄國天然氣留下之缺口。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2022年3月6日報導,奧地利國家石油暨天然氣集團(OMV)頃宣布,受烏克蘭戰爭影響,該集團董事會決定不再於俄羅斯進行新投資,並將重新評估在該區之布局。俄國一向為OMV國外勘探油氣與生產組合核心地區。 OMV除已決定取消入股(24.98%股權)俄羅斯大型Urengoy天然氣田之Achimov 4A/5A區塊計畫,終止與俄國天然氣公司Gazprom幾度延宕之價格談判外,還將啟動對Yuzhno Russkoye天然氣田現有24.99%股權評估審查,選項包括出售或退出等方案。 另,由於北溪2號公司遭德國及美國制裁幾近破產,OMV研判對該公司之投資及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已將相關款項9.87億歐元列為壞帳(截至2021年12月31日之貸款加應計利息)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3/0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財政部長提出放寬歐盟預算規則的可能性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由於發生烏克蘭戰事,荷蘭財政部長Sigrid Kaag不排除歐盟再次選擇彈性解釋歐盟預算規則的可能性。 Kaag部長致函眾議院指出,新冠疫情危機使歐盟的預算規則顯得太過嚴格,現在此種情況可能再次發生,由於烏克蘭戰爭的事態發展,導致荷蘭和歐盟正處於新的異常和令人擔憂的情況,因此不能排除將再次援引彈性的規則,但必須對經濟和預算的影響更加清晰時才能進一步評估。 Kaag部長亦謹慎地闡述了荷蘭對更新歐盟預算規則辯論的承諾,該辯論將於未來幾個月內進行。她表示,荷蘭希望將國債上限維持在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 60% 和每年 GDP 的 3% 的預算赤字上限。 Kaag 部長願意研究替換或調整減債規則,目前,深陷赤字問題的歐盟國家,其超過60% 以上的債務,必須每年減少 1/20,此一規則對某些國家而言不可行。 此外,Kaag 部長希望見到歐盟對債務較低的國家,例如荷蘭,施加的預算規則不過於嚴格和複雜。
A:出處:NL Times, 2022/02/14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與德國合作建造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財政部長 Sigrid Kaag 表示,荷蘭正與德國合作,在漢堡附近建造一座新的液化天然氣 (LNG)接收站,希望有助於確保歐洲的天然氣供應。 兩國已於3月4日簽署了合作意向書, Kaag部長稱,該接收站邁出減少對進口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依賴的重要一步。 該接收站位於Elbe河口的Brunsbüttel,建成後將由荷蘭國營的 Gasunie 公司負責營運。除了Gasunie 公司外,德國 Kreditanstal für Wiederaufbau (KfW) 公司亦投資,還有能源公司 RWE也參與開發。 除液化天然氣外,該接收站亦適用於接收進口氫氣和氨等衍生物質。俄國入侵烏克蘭後,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的天然氣價格飆升逾 30% 。目前歐洲超過三分之一的天然氣供應依賴俄國。
A: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 News)報導,土耳其財政部長Nureddin Nebati於本(3)月4日表示,土耳其與俄羅斯、烏克蘭在貿易、旅遊等產業關係緊密,倘俄烏戰爭持續,對土國經濟將造成衝擊,盼衝突儘快結束。此係俄烏危機爆發以來,土國經濟官員首次對外發表評論。 土耳其與俄羅斯和烏克蘭接壤,與俄在能源、貿易和國防方面密切合作,與烏則有深厚的國防聯繫。去(2021)年俄羅斯為土國第10大出口市場,第2大進口市場。烏克蘭則是第20大出口市場,第13大進口市場。該兩國占土國總出口3.9%,總進口12.4%,去年土耳其與該兩國貿易額更創歷史新高,分別達347億美元(俄羅斯)及74億美元(烏克蘭)。 該兩國亦為土國觀光客主要來源國之一。2019及2020年該兩國赴土旅遊人數分別占當年總人數之19%及24.55%,2021年增至27.34%,在總人數2470萬中,470 萬來自俄羅斯,210 萬來自烏克蘭。另俄羅斯為土耳其建築承包商最大市場,2021 年該國佔土國建築業者在國外承建項目之 36.4%,烏克蘭則占 5.2%,為第四大市場。 土耳其為能源及穀物進口國,戰爭衝突提升通膨預期,石油、天然氣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土國經常帳餘額及通貨膨脹產生負面影響;上(2)月土耳其年度通貨膨脹率升至54.44%,全年生產者價格指數飆升至105%,反映俄烏衝突期間商品價格上漲。對此N部長則承諾將盡最大努力來對抗通膨。 報導指出,土耳其正面臨艱難的抉擇,烏克蘭與俄羅斯均為該國最重要的經濟夥伴,土耳其雖批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舉不可接受,惟亦反對各國對俄實施嚴厲制裁,並持續尋求從中調解化解兩國衝突之方法。
A: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土國總統艾爾多安(Tayyip Erdoğan)呼籲歐盟在歐盟成員國問題上,應像對烏克蘭一樣敏感地對待土耳其,而不是等到一國被襲擊了以後。 艾爾多安在與科索沃總統奧斯曼尼(Vjosa Osamni)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土耳其讚賞歐盟對烏克蘭入會所做的努力,但歐盟也應對土耳其的申請一視同仁,土耳其支持北約擴大,並持續捍衛此立場,且土耳其及歐盟為軍事盟友。渠強調,自 1960 年代以來,歐盟一直不願接受土耳其成為會員國,並質疑是否需等有人宣戰並襲擊土耳其時,歐盟才會將土國入會排入議程。 土耳其與歐盟關係可追溯至1963年,1999年成為候選國之一,並於2005年開始入盟談判,但進展緩慢,入盟談判 35章節中只談了16章,迄今僅完成一項談判,嗣因土國無法符合歐盟標準,歐盟暫停相關談判進程。2016 年土耳其政變後,歐盟更決議暫停與土國之入盟談判。土國政府則表示,此為一項政治決定,呼籲歐盟對土國採取更適當及誠實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