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1年11月份汶萊國際商品貿易統計」顯示,上(2021)年11月份汶萊出口額為13億3,140萬汶幣(約9億7,792萬美元),較前(2020)年同期成長144%,惟較上(10)月減少4.7%;其中原油出口1億6,978萬美元,成長258%;液化天然氣出口2億5,169萬美元,成長106.8%。前述2項產品,占汶萊總出口額43.05%。其他出口產品分別為化學品(1.6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83.7%)及機械與交通設備(794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44%)。 綜觀汶萊2021年11月份出口表現,主要出口市場為澳洲 (占總出口額22.9%),其他依次為日本(21.3%)、新加坡(16.6%)、中國大陸(16%)、泰國(9.1%)及馬來西亞(7.4%)。 2021年11月份,汶萊進口額為10億2,030萬汶幣(約7億5,022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42.2%,亦較上月增加17.2%;其中燃油進口額6億9,760萬汶幣(約5億1,294萬美元),為汶萊最大進口項目;其他進口產品分別為機械與交通設備(8,676萬美元)、食品(4,625萬美元)、化學品(4,000萬美元)及製成品(3,118萬美元)。汶萊主要進口來源國為馬來西亞(占總進口額34.3%)、俄羅斯(26.7%)、日本(12.6%)、中國大陸(6.3%)、新加坡(4.4%)及印尼(4.1%)。 2021年11月份,汶萊貿易順差為3億1,110萬汶幣(約2億2,875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280.9%,惟較上月減少40.9%。 汶萊2021年前11個月總貿易額為237.33億汶幣(約174.32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58.8%;出口額為133.31億汶幣(約97.92億美元),成長60.2%;進口額104.02億汶幣(約76.40億美元),成長57.1%;貿易順差29.30億汶幣(約21.52億美元),成長72.4%。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捷克媒體Hospodářské noviny本(2022)年3月2日報導,捷克政府計畫終止對在捷俄羅斯企業之補助,包括補貼、投資獎勵、稅收減免及公共採購等。內閣刻制定標準,列出受制裁企業清單,財政部與貿工部刻共同制定新法,允許進行制裁。 預計此制裁措施將影響包含知名俄羅斯防毒軟體大廠卡巴斯基(Kaspersky)、電子及軟體供應商NVision及半導體廠商Astrum LT。 俄羅斯係僅次於烏克蘭,在捷克第二擁有最多企業之國家,計超過1.1萬家,主要涉足房地產、工程、能源等領域,故此波制裁措施對俄籍企業將造成一定影響。例如:半導體廠Astrum LT(母公司為俄羅斯Melsytech)原訂2022年中於捷克城市Kralupy nad Vltavou開始投產,投資額近7億克朗,並獲得捷克投資促進局25%投資獎勵補助。核能設備商Škoda JS為俄國公司控制,技術上難以被其他公司替代,若被制裁將對捷克核能電廠之現代化與維護影響甚鉅。由俄羅斯富商持有的NVision為捷克電子元件製造龍頭,過去曾獲捷克多項補貼及訂單,亦將受制裁影響。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2)年3月5日報導,俄羅斯和烏克蘭危機恐將使全球供應鏈危機雪上加霜,「新加坡港務集團」(PSA)表示,星國作為主要轉運樞紐港口,將無法完全避免這些全球性影響,但不致於對星國船運業和港口造成顯著衝擊。 為響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的制裁行動,全球前兩大貨櫃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和「地中海航運」(MSC)同時宣布,除食品、醫療和人道主義用品外,暫停所有進出俄羅斯的貨物訂單。「法國達飛輪船」(CMA CGM)、「德國赫伯羅特」(Hapag-Lloyd)和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日本海洋網聯船務公司」(ONE)也已暫停俄羅斯貨物的訂單服務。依據國際航運業分析機構Alphaliner數據顯示,這5間公司總運力占全球市場近60%。市場人士預測,它們暫停對俄服務,將造成供應鏈困境加劇,船運費大幅上漲。 「新加坡港務集團」(PSA)發言人指出,俄烏衝突形勢不斷變化,預計對全球航運網絡、物流和供應鏈流動產生連鎖反應,並加劇供應鏈緊張情況,該公司將繼續與客戶密切合作,以減輕這些干擾帶來的影響。 船運諮詢公司「CTI Consultancy」董事萊恩(Andy Lane)則抱持較樂觀態度表示,在全球船舶運力短缺的情況下,船舶從進入俄羅斯或黑海的航線上撤出,代表其他市場和貿易路線的運力增加。雖對俄羅斯和烏克蘭是負面影響,但對其他地區卻可能是正面效應。此外,俄烏衝突對星國供應鏈應不致造成顯著影響,因為該地區出口到東南亞的貨物不多。 星國「立升船運」(Legend Carrier)總裁黃劍強亦指出,除非制裁行動延長並繼續擴大,否則俄烏衝突對星國產生的影響有限。就運費來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東南亞至北美東海岸的運費大致保持穩定,一個40英尺貨櫃的運費約1.5萬美元(約2.04萬星幣)。
A: 依據星國人力部長陳詩龍本(2022)年3月4日於國會審查人力部開支預算案時表示,新加坡將持續致力於提升勞動力,包括在勞動隊伍中打造強大的新加坡人力核心,及允許僱主引進高素質和多元化的外國人才。從明(2023)年9月1日起實施「互補專才評估架構」(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簡稱COMPASS)新計分制,「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簡稱EP)名額雖不設限,但是未來申請或更新准證者須在該架構的4個項目中至少取得40分,4個評分項目為:「月薪」、「學歷」、「企業員工多元化程度」,及「支持聘用星國本地員工」。更新就業准證者則須從2024年9月1日起符合要求。 符合政府標準的評分項目可以各獲得10分,超過預期可得20分,未達標則沒有分數,不同項目分數可以互補。另外,為鼓勵企業延攬星國本地的人才及進行新創或全球化,符合相關條件的申請者能加分。月薪超過2萬星幣(約1.47萬美元)者則不受該架構約束,與月薪2萬星幣(約1.47萬美元)以上職缺無須刊登廣告之規定相似。 其他外籍勞動人口政策的修訂包括:分階段調高「S准證」(S Pass)最低月薪門檻及外籍勞工稅、允許服務和製造業特定工作職位從印度、泰國等「非傳統來源國」聘請「工作准證」(Work Permit)員工,以及允許對星國經濟戰略做出貢獻的企業在未來三年聘用更多S准證和工作准證員工。 星國人力部長陳詩龍強調,「互補專才評估架構」的新計分制,不是要收緊就業准證制度,也不是要讓企業更難延攬人才,目前許多申請都能符合新架構之標準,該架構具備更高的透明度、清晰度以及可預見性,讓企業知道要在哪些方面改進。
A: 據日本NHK新聞本(3)月7日報導稱,日商松下電器公司為加強大容量新型鋰離子電池的生產體系,預定在美國購買廠房用地,生產可大幅提高電動汽車(EV)續航里程之新型鋰離子電池。據悉,上述松下電器公司購買土地總額,預定達投入資金約數10億日圓左右。 目前松下電器公司鎖定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為其未來的供貨主要對象。由於特斯拉公司正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興建新的工廠,爰此,松下電器公司將距離較近之奧克拉荷馬州及堪薩斯州,作為未來新建工廠的選址地區。 全球電動汽車用之電池產業領域,中國及韓國相關廠商正在不斷擴大全球市佔率版圖。今後松下電器公司擬藉由與美商特斯拉公司深化合作鏈結,提升該公司在國際的競爭力。
A: 據日本朝日電視台新聞本(3)月4日報導稱,有鑑於世界各國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導致物流混亂,日產汽車公司於3月3日表示將暫停出口汽車至俄羅斯。此外,日產汽車亦同時表示,日產汽車公司位於聖彼得堡的工廠極可能因為零部件採購困難而於最近停止生產。 除日產汽車公司外,鈴木汽車及SUBARU汽車公司亦以物流混亂為由,決定暫停出貨至俄羅斯。另,豐田汽車及本田汽車公司已先於日前對外表示,暫停向俄羅斯出口汽車。
A:Myanmar Business Today電子報報導,儘管電信業面臨挑戰及網絡關閉,Ooredoo緬甸表示,2021年的收入較2020年成長8%。2021年期間,COVID-19及斷網措施對Ooredoo緬甸的收入產生影響,但在2021年第四季營收即已恢復。在斷網及其他市場挑戰下,Ooredoo緬甸公司仍勉力維持客戶對My Ooredoo APP的使用, 2021年12月已擁有逾270萬月活躍用戶。此外,My Ooredoo App上的“Ooomanji遊戲”自推出以來,使用次數逾7,000萬次,為My Ooredoo App在第4季的收益貢獻卓著。近期,緬甸政府將Mobile Data收費提高一倍,已使民眾減少網絡使用。Ooredoo緬甸即表示,最近的收費上漲導致網絡流量下降,但現在的數據收費相當於2017年首次實施價格監管時的收費水準。 Ooredoo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全年合併營收為300億里亞爾(QAR),同比成長4%,主要受卡達、印尼及突尼西亞市場成長帶動。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投資暨公司管理局(DICA)發佈的統計顯示,2022年1月至2月期間,在線上註冊系統(MyCO)註冊的公司數計2,102家。 MyCO網站上的公司註冊及重新註冊系統,依據《2017年緬甸公司法》於2018年8月1日啟用。DICA統計顯示,該系統自2018年8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註冊公司總數已達到46,377家。其中,2021年註冊企業家數為8,011家、2020年為15,080家、2019年為17,380家、2018年為8,506家。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隨著燃料油價格的飛漲,低油耗車(660 CC 及1000 CC)在仰光汽車市場熱銷。省油車種包括售價低於1,000萬緬幣660CC汽車(Suzuki Alto、Daihatsu Mira、Pino)以及售價1,100萬緬幣以上1,000 CC汽車(Toyota Passo/Boom、Belta)的市場需求量很大。根據仰光計程車經銷商的市場統計,雙燃料汽車(Toyota Corolla及 Toyota Caldina)的售價為1,500萬緬幣。燃料油價格目前看漲,市場需求節能車款,1,500CC、1,800CC以上的車款銷量低迷,近期瓦斯車(CNG)需求則再走揚。展示廳中全新汽車的銷售並不熱絡,只有二手汽車市場省油車款的需求強勁。 燃料油價格創下每升2,000緬幣以上的歷史新高。2022年3月3日,92 Octane價格為每升2,015緬幣、95 Octane為2,155緬幣、柴油為2,020緬幣、Premium Diesel為2,045緬幣。現行價格約為去年同期記錄的先前價格的兩倍。一位汽油分銷商表示,2020年及2021年,油價不到每桶10萬緬幣。現在,油價飆升至每桶逾30萬緬幣之歷史新高。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貿易促進組織助理主任Daw Thet Thet Naing表示,為促銷當地產品及拓展市場,3月2日至3月6日每日上午9時30份至下午5時在曼德勒首都購物中心(Capital Mall)二樓,舉行了為期5天的民族貿易展會。本次展會由緬甸貿易推廣機構與Capital Mall合辦,共有30個展位。Daw Thet Thet Naing稱,本次展會展示來自不同省邦的地方特產,同時也慶祝農民日。該展會是遵照COVID-19防控衛生標準舉辦,並採取預防措施,設有體溫檢測及強制性措施等,部分產品頗具出口前景。本展會旨在支持相關產品,並與國際貿易夥伴建立關係。 展會展出中小企業產品、地方產品、木製品、玉石及珠寶、克欽族傳統服裝、PyinOoLwin咖啡、印加果(Sacha Inchi)產品、藥材、加值蜂蜜產品、梧桐膠(Karaya Gum)產品、澳洲堅果(Macadamia)、Damson酒、Morinda汁、葵花籽油、馬奎產品(GAP法栽培的黑芝麻、花生、綠豆)、有機棕櫚酒以及米酒。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中央銀行於2022年3月3日第5/2022公告,宣布依據《外匯管理法》第17條及第22條,批准緬泰邊境地區直接使用泰銖及緬元進行貿易結算,旨在促進緬泰雙邊貿易、便利貨物流通順暢、便捷兩國支付與結算系統,以及符合東協金融整合之目標,增加本國貨幣的使用。公告中載明指定銀行可為邊境貿易之進出口商開設泰銖帳戶,且須依照「緬泰邊境貿易直接使用泰銖/緬元結算程序指南」辦理業務。公告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同樣,緬甸央行於2021年12月14日發佈的公告中已批准在中緬邊境直接使用人民幣及緬元進行貿易結算。
A:資料來源:曼谷郵報(2022/3/4) 泰國電力控股集團 EGCO計劃自本(2022) 年的投資預算中斥資 300 億泰銖(1泰銖約等於0.86元新臺幣)進行擴張,目標在本年增加 1,000 MW之發電量。EGCO總裁Thepparat Theppitak表示,其中將撥出80億泰銖用於建設發電設施、220億泰銖用於支持相關併購計畫,並同等重視化石燃料發電廠及再生能源發電場之發展。 目前,按EGCO在電力業務之股權計算,其總發電量為5,959MW,其中生質能、水力、太陽能、風能及地熱等再生能源發電佔1,364MW,該集團之發電設施遍佈在泰國、寮國、菲律賓、印尼、南韓、澳洲、美國及臺灣等8國。 為推動潔淨能源發展,EGCO於去年10月收購美國Apex Clean Energy公司(Apex)17.46%之股權,該公司專注開發公共事業規模(utility-scale)的潔淨能源項目。Thepparat Theppitak總裁說明,美國政府目標在15年內於全國增加1,000GW之再生能源發電,與Apex之合作夥伴關係可使EGCO從Apex未來開發及營運之項目中獲益,另表示EGCO將持續尋找在泰國及外國之投資機會,目前亦與潛在商業夥伴進行對話中。 此外,EGCO刻準備與泰國發電管理局 (EGAT) 等夥伴合作,共同研究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 oxide fuel cell) 及固態氧化物電解電池(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中之氫發電技術(hydrogen-to-power technology),該技術有望成為未來可確保穩定供電及低汙染之發電技術,並已在美國、日本、印度及南韓等國家使用,目前總發電量達600MW。 謹查,EGCO創立於1992年,其主要控股股東為EGAT,係泰國首家民營電廠,該集團於2019年取得德商達德能源(wpd)開發我國雲林允能風場25%之股權。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首屆世界國防展(World Defense Show, WDS)於本(2022)年3月6日在首都利雅德舉行,該展係由沙烏地國防部(Ministry of Defense)、軍事產業總局(General Authority for Military Industries, GAMI)、軍事產業公司( Saudi Arabian Military Industries, SAMI)等單位合作推動辦理,盼吸引國際投資及技術移轉。 SAMI執行長Walid Abu Khale於開幕致詞時表示,該公司成立迄今約4年,規模為全球排名第85,在政府大力推動國防產業發展的努力下,SAMI目標於2030年前名列第25。 WDS將展出至本年3月9日,共有來自全球80個國家之高階官方代表團及參展商,其中包括Lockheed Martin、Boeing、General Dynamics、Navantia、BAE Systems、 L3 Harris、Norinco等國際大廠,預計可吸引3萬名觀展訪客。
A:泰國出口商:烏俄戰事延長將衝擊泰國出口 資料來源:The Nation Thailand (111/3/2) 泰國國家貨運商委員會(Thai National Shippers' Council, TNSC)本(3)月1日表示盼烏俄戰爭盡快結束,倘俄國入侵行動延長或戰爭局勢升級,將嚴重衝擊國出口。 TNSC主席Chaichan Charoensuk表示,該委員會密切關注烏俄情勢發展及各國對俄羅斯之經濟制裁,對俄羅斯之經濟制裁勢必將影響全球與泰國經濟,生產成本亦將隨著石油及原料價格同步上漲,受影響之原料包括鋼鐵、穀物及半導體,使相關原料訂單減少。 據TNSC預測,倘戰事可在3個月內透過談判結束,鑒於泰國出口商已收到訂單,第一季出口成長仍可維持在5%,出口額達670億(1美元約等於28元新台幣)至680億美元。 惟倘戰事延長,第二季出口將受到影響,出口額恐減少40億至50億美元,出口額將落在66億至68億美元,主要受影響之產品包括汽車、汽車零組件、輪胎及電器(尤其是空調)。此外,全球油價將於第二季進一步上漲,推升貨運成本,須待本年7月後或年底前才會下降。 Chaichan Charoensuk主席另說明將俄羅斯銀行從SWIFT剔除將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影響,在下半年之影響將更加顯著,惟由於泰國與俄羅斯之貿易額並不高,只會受到間接影響。 https://www.nationthailand.com/business/40012912
A:資料來源:Krungsri銀行「泰國2022-2024產業展望報告」 編譯:駐泰經濟組 2021年概況 全球原油價格在2021年前9個月由於經濟反彈及伴隨的消費復甦而上漲,後者使需求達到9,660萬桶/天,而供應僅為9,470萬桶/天,兩者之間的差距推動價格同比激增58.1%至平均65.8美元/桶。與此同時,平均煉油毛利(gross refinery margins, GRM)擴大至0.9美元/桶,2020年同期平均僅為0.3美元/桶。 泰國煉油商不得不因應由於全球GRM上升,以及4月至9月爆發嚴重COVID-19疫情的雙重衝擊導致營業額低迷的情況,以致2021年前9個月需求同比下降8.3%;因此,該期間柴油及汽油產品的需求分別同比下降6.0%及8.7%,而航空燃油的銷量同比劇減46.0%。然而,隨著全球原油市場價格上漲導致汽油及柴油的平均零售價格分別從2020年前9個月的每公升29.3泰銖(約25元新臺幣,1泰銖約合0.86元新臺幣)及20.2泰銖,提高到34.9泰銖及27.3泰銖。產能利用率為77%。 2021年第4季,隨著經濟活動反彈及旅遊業開始復甦,煉油商的營商環境有所改善。預計2021年全年情況如下: 杜拜原油價格升至平均69.5美元/桶(2020年為42.2美元),而新加坡GRM百分比將擴大至2.0美元/桶(2020年為0.3美元)。 國內對精煉產品的需求繼2020年下降12.1%後,2021年將減少5.0%至6.0%,而汽油與柴油的價格將從2020年平均每公升29.3泰銖及22.4泰銖,上漲至35.5泰銖及27.9泰銖。然而,產能利用率預計將從2020年的81%下滑至77%,此係因部分煉油廠停工維修的時間較預期時間長。 2022-2024年展望 未來3年,原先預期高產能將限制價格上漲的空間,杜拜原油均價將保持在接近2021年的水準,預估2022年杜拜原油平均價格為73.5美元/桶,然後在2023年與2024年回落至70.0美元/桶及67.5美元/桶。 然而,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導致杜拜原油價格已於2022年3月初突破92美元/桶,若俄烏衝突不能在短期間內落幕,預計該價格將維持在高檔一段時間,甚至萬一俄烏雙方衝突加劇,將導致價格繼續上漲。但另一方面,若伊朗核協議能在短期內達成協議,將可望紓解目前全球石油供需緊張的情勢。 隨著內需回暖及毛利率擴大,泰國運營商將受益於營業額上升與利潤增加。預計全國汽車保有量每年成長3.0-4.0%,將有助於支撐成品油的消費增長,因此需求可望每年成長2.5-3.5%。此外,由於未來3年無新增煉油產能規畫,產能利用率應可提升至80-85%。
A:與俄勒岡和華盛頓州接壤的愛達荷,過去幾年人口猛增,新遷入的家庭往往是西岸各州的保守派,因為不滿州府的進步政策而另覓居所,房地產公司也向這個客戶群招手,從三藩市、西雅圖等地迎來不少客戶。但在人口上升的同時,卻引起世代在愛州居住民眾的憂慮。 美聯社報道,以愛達荷小鎮桑德波因特(Sandpoint)為例,當地毗鄰龐多雷湖(Lake Pend Oreille),原是風景秀麗的度假地點,2010年時人口只有7300人,但到了2020年已經增至8900人,增幅達到21%,背後原因除了居住環境之外,愛州的政治傾向也是關鍵。為了迎合這個趨勢,總部設在桑德波因特的房地產集團Flee The City特意調整銷售策略,以外地遷入的保守派家庭為重點對象。分公司負責人薩維奇表示,西岸大城市的進步派政策不得民心,為愛州帶來了蓬勃發展的機會。另1家房地產公司Conservative Move的總裁查博特也說,藍色州份治安惡劣,又強行頒布口罩令,迫使保守派民眾紛紛外逃。 在這個趨勢下,愛達荷已連續5年成為人口增長最快的州份,去年幅度達到2.9%。然而長年居住在當地的居民卻擔心,外來人口會拉高房價,而且正在改變社區風氣,鄰里之間分歧和不友善的感覺越來越明顯。 桑德波因特的民主黨籍鎮長羅格斯塔德(Shelby Rognstad)則批評,房地產公司只為保守派民眾服務的話,會令當地變成極端主義的溫床。 鄰近桑德波因特的社區邦納斯費里(Bonners Ferry)也有同樣問題。居民拉塞爾形容,感覺白人至上主義者越來越多,新來人口不但公開攜槍,甚至會叫土生土長的人搬遷。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回應時表示,協會沒有紀錄各地的成員公司,是否以意識形態選擇客戶群,因此無法確定現象是否存在。人權組織「西岸州份中心」(Western States Center)則表示,正留意房地產公司拉攏右傾客戶的現象。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3-08/%e6%84%9b%e9%81%94%e8%8d%b7%e5%90%b8%e5%bc%95%e4%bf%9d%e5%ae%88%e6%b0%91%e7%9c%be-%e9%80%a3%e7%ba%8c5%e5%b9%b4%e4%ba%ba%e5%8f%a3%e5%a2%9e%e9%95%b7%e6%9c%80%e5%bf%ab-2/3964749
A:亞馬遜(Amazon)於去年11月悄悄收購電商軟件公司Veeqo,但亞馬遜未公開收購,而是Veeqo在公司博客中宣布該筆交易,Veeqo及投資方Octopus Ventures公司已證實此事。 據估計,亞馬遜約佔美國整體電商業務銷售額的40%,意味著仍有大部分的電商業務為其他競爭業者如eBay、Etsy、Shopify、沃爾瑪的平台上進行,亞馬遜長期以來一直想要從中進一步搶佔銷售。 因此,亞馬遜近幾年來提供多通路配送(Multi-Channel Fulfillment﹐MCF)計劃,讓賣家無論是否在其平台上銷售產品,都能使用其服務來儲存與配送商品,由於第三方物流供應商、Shopify、UPS、聯邦快遞都推出自己的物流服務,亞馬遜透過降價來吸引賣家加入該計劃。 這次亞馬遜透過收購Veeqo,可替賣家整合更強大的工具到其MCF計劃中,把潛在的客戶從其他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中心引過來。 Veeqo在博客中寫道:「我們期待發現所有可以與亞馬遜合作的方式,已現有的軟件工具為基礎開發出新的服務,讓客戶有最佳體驗。」 亞馬遜發言人證實此交易,但拒絕透露條款細節,僅說很高興Veeqo能加入亞馬遜,未來將繼續投資新功能開發與改善,促進賣家MCF業務成長與提高用戶體驗。 Veeqo成立於2013年,提供零售商軟件協助其線上電商業務管理,客戶包括亞馬遜、eBay、Shopify、沃爾瑪,軟件功能涵蓋訂單配送、退貨到追蹤庫存商品。根據LinkedIn數據,該公司約有60名員工。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3-08/%e4%ba%9e%e9%a6%ac%e9%81%9c%e8%b3%bcveeqo-%e5%bc%b7%e5%8c%96%e5%a4%9a%e9%80%9a%e8%b7%af%e9%85%8d%e9%80%81/3964462
A:一份新報告顯示,加州的酒店市場去年收購活動蓬勃發展,包括舊金山市灣區在內的市場轉手活動激增,「買家和貸款方已將新冠疫情置於腦後」。Atlas酒店集團在關於加州酒店收購活動的新報告中表示,「他們堅定地著眼於未來。」 據跟蹤加州的住宿市場的Atlas酒店集團報告,在包括灣區在內的北加州,投資者在2021年為購買酒店支付的總金額為49.2億元,為該地區2020年的13.9億元三倍多,增長了254%。 在南加州,投資者在2021年支付了50.1億元購買酒店,是2020年的18.7億元兩倍多,增長了167%。Atlas估計,把兩個地區加起來,在全加州,投資者去年投資了99.3億元購買酒店,是他們在2020年支付金額的三倍。 《聖荷西信使報》報道,在灣區四大酒店市場中,聖他克拉縣的酒店在2021年吸引了最大的投資,總額達到12.1億元,比2020年增加了174%,當時買家總花了4.409億元。 舊金山市酒店去年的總投資額為5.671億元,增長近200%,是2020年1.893億元的三倍。 據Atlas報告,2021年阿拉美達縣的酒店吸引了4.991億元投資,增長了664%,是2020年6540萬元的7倍多。 聖馬刁縣酒店在2021年吸引的購買總額為4.228億元,比2020年的5350萬元大幅增長691%。 然而,價格最驚人的卻是灣區及其周邊度假區的酒店。無論是按酒店總價還是每間客房創紀錄的單價衡量,目的地酒店都成為投資熱點。 2021年11月,坐落於蒙特利縣海岸線高山上的標誌性酒店和度假村Alila Ventana Big Sur以1.5億元或每間客房254萬元的價格被收購。這是有史以來加州酒店最高的客房單價。打破了去年夏天收購同一度假村創下的251萬元的單間客房買價記錄。 同樣在去年,位於Calistoga的擁有85間客房那柏谷四季度假酒店,以1.75億元(每間客房213萬元)的價格被收購;索奴瑪縣的有130間客房的Montage Healdsburg,以2.65億元的價格成交,即每間客房204萬元。 Atlas認為,目前灣區和加州的酒店收購熱潮不會很快消失,「根據我們在2022年初看到的買家的興趣,加州酒店的需求或胃口似乎沒有減弱」。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3-08/%e5%8a%a0%e5%b7%9e%e9%85%92%e5%ba%97%e5%89%8d%e6%99%af%e7%9c%8b%e5%a5%bd%e6%94%b6%e8%b3%bc%e6%8a%95%e8%b3%87%e7%b8%bd%e9%a1%8d%e6%80%a5%e5%8d%87/3964388
A:科技巨頭Google和推特近日宣布了截然不同的員工重返辦公室計畫,展開了矽谷的辦公室重開實驗。 Google提出混合式職場計畫,要求員工未來每周必須進辦公室工作三天。然而,即將在15日重開辦公室的推特表示,會繼續允許員工在他們選擇的地點辦公,即使是永久全職在家工作也無妨。 智庫「矽谷聯合創投」(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執行長韓考克(Russell Hancock)說:「我們正處於變革之中,這可能是一場巨變。過去的型態是『到公司上班、留在公司上班、我們會讓公司變得更有吸引力、會為你提供食物和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設施、所以永遠留在這裡吧』,但事實是,我們不會再回到那個時期。如果雇主告訴你,你必須每天都到公司上班,那只會被視為是不可接受的石器時代行為。」 灣區委員會(Bay Area Council)政策與監管法律顧問歐布拉諾維奇(Kelly Obranowicz)認為,現在就對矽谷未來的工作模式下定論還太早,但許多公司已經準備好開始試水溫。 歐布拉諾維奇指出,灣區委員會2月對200家企業進行的第11次調查發現,七成的企業準備在這個月中旬開始讓員工重返辦公室。她說:「這個比率是有史以來最高。企業將進入新的測試階段,了解如何實施進一步的混合工作方式。」 不過,專家表示,上班族對遠距工作方式的青睞、矽谷科技業的特性、未來是否還會出現新變種病毒的不確定性,代表新職場計畫是複雜且令人憂慮的。 韓考克說:「顯然,人們喜歡在家工作,但許多人也喜歡到公司上班,因此,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有待釐清。我想,再過六個月,我們大概就能看到我們將會在哪裡著陸。」 灣區新聞集團(Bay Area News Group)去年和矽谷聯合創投共同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在新冠疫情期間可以遠距工作的灣區上班族,有七成希望疫情過後可以繼續遠距工作。韓考克說:「如果企業在人才爭奪戰中發現遠距工作政策真的很重要,他們就會做出調整。我們不可忘記,在矽谷,人才是最重要的事。」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68/6148788?from=wj_catelistnews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08 Polish News Bulletin Eonomic Review取材自Rzeczpospolita 在不知道俄烏戰爭將持續多久或未來走向何方的情況下,大多數經濟學家不願做出精確的預測。他們反而專注於分析衝突對波蘭經濟的影響。立即可見的影響包括: 1. 波蘭對東向的出口肯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2. 能源商品價格將上漲。 3. 公司企業近期在某些零組件和材料供應方面的短缺問題可能會加劇。 4. 金融市場緊張,影響波蘭貨幣匯率和債券價格。 5. 預計消費者和商業情緒將惡化,這將對經濟需求產生負面影響。 6. 隨著時間推移,湧入波蘭的難民潮將對勞動市場產生影響。 7. 波蘭政府已經宣布,軍備等公共支出可能會增加。 上述所有影響加起來亦將影響波蘭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