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2022年3月7日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3)月7日以「史瓦帝尼預算赤字第2低」(Eswatini’s 2nd lowest budget deficit)為題,報導史國2022/23年度財政預算赤字達38億,約占史國GDP 4.8%,係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會員國第2低國家。   該報導引用史國財政部長瑞肯柏(Neal Rijkenberg)於上(2)月之財政預算演說指出,史國2021/22年度財政預算赤字達46億史鍰,約占史國GDP6.5%,較2020/21年度33億史鍰之GDP4.9%,增加13億史鍰。史國將透過財政調整計畫(Fiscal Adjustment Plan, FAP)及提升行政效率將2022/23年度財政預算赤字控制在38億,約占史國GDP4.8%,期以在2023/24年度達到財政預算赤字占GDP1%之目標。相較其他SACU會員國,史國2022/23年度財政預算赤字占GDP比率係第2低,僅次於波札納之3.2%。其他SACU成員國2022/23年度之財政預算赤字占GDP比率分別為南非6%、納米比亞5.6%及賴索托7.7%。該報導亦指出部分SACU成員國(如賴索托)預算赤字增加之主要原因之一係SACU分配款減少所致。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2022年3月7日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於本(3)月7日以「東南部非洲共同市場協助小型跨境貿易商」(COMESA assisting small scale cross border traders)為題,報導史瓦帝尼所屬之COMESA有20個成員國,COMESA為協助小型貿易商自COMESA區域組織獲益,推動簡化貿易制度 (Simplified Trade Regime, STR)及邊境貿易資訊平台(trade information desk),以增進COMESA小型貿易商跨境貿易之便利度。   該報導引用COMESA相關研究指出,由於COMESA成員國之小規模跨境貿易逐漸增加,為加強會員國政府之邊境稅收,同時協助該等小型貿易商拓展跨境貿易,並提高交易安全,COMESA推動STR制度,透過COMESA成員國彼此制定共同認可之STR產品清單,增進該等小型貿易商之經商便利度。倘小型貿易商之跨境貿易貨物屬COMESA鄰國之STR產品清單,則該等商品可簡易通關,進而促進該等小型貿易商自COMESA區域組織獲益。因此,透過STR可有效促進小型貿易商之貿易流通,進而提升當地相關產業之生產力,帶動創造就業機會,並改善人民生計。

A:西班牙國家報2022年3月5日報導,根據西班牙葡萄酒市場觀測站(Observatorio Español del Mercado del Vino,OEMV)統計,2021年西班牙出口葡萄酒至俄羅斯金額為2,420萬歐元,數量為2,870萬公升,與2020年相較減少2.1%。由於2020年俄羅斯通過新葡萄酒法,限制自外國進品散裝葡萄酒,爰同年西班牙出口至俄羅斯之葡萄酒80%均為瓶裝酒。2021年西班牙出口至烏克蘭之葡萄酒金額為1,620萬歐元,與2015年之450萬歐元相較,呈大幅成長,與2020年相較,亦成長6.3%。西班牙銷售至烏克蘭之葡萄酒有3分之1均為原產地地理標示(Denominación de Origen)之瓶裝酒。整體而言,西班牙外銷至俄羅斯及烏克蘭葡萄酒數量占總出口量之1.43%,為西國葡萄酒總出口額之1.23%,爰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恐將影響西國葡萄酒出口額4,040萬歐元。 受俄烏戰爭影響最大之西班牙葡萄酒恐為「里奧哈原產地地理標示(Denominación de Origen Rioja)」認證之葡萄酒。相關統計資料指出,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前,里奧哈地區葡萄酒出口至俄羅斯之數量占其總出口額之4%,為其第5大出口目的地。同時俄羅斯亦為該地區葡萄酒於2019年出口成長最高之市場,與2018年相較成長22%。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爰里奧哈地區葡萄酒於2020年出口至俄羅斯之數量自2019年之300萬公升減為222萬6,480公升。 部分西班牙里奧哈產區酒廠十分擔心俄烏戰爭可能帶來之損失。La Rioja Alta酒莊認為,應譴責俄羅斯軍隊無理入侵烏克蘭,並決定終止與俄羅斯之貿易。另西國加利西亞(Galicia)自治區之Rías Baixas原產地地理標示產區則表示,將暫停原規劃於俄羅斯之促銷活動,未來並將視歐盟建議而定。 依據西班牙對外貿易投資促進局(ICEX)統計,2021年西班牙與俄羅斯雙邊貿易額為82億4,689萬歐元,其中西班牙自俄羅斯進口額為60億3,363萬歐元,西班牙出口至俄羅斯總金額為22億1,326萬歐元,爰西班牙對俄羅斯貿易逆差38億2,037萬歐元。 ICEX資料另指出,2021年西班牙與烏克蘭雙邊貿易額為22億2,950萬歐元,其中西班牙自烏克蘭進口額15億4,772萬歐元,西班牙出口至烏克蘭金額為6億8,178萬歐元,爰西班牙對烏克蘭有貿易逆差8億6,594萬歐元。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2年3月7日報導,繼美國Visa信用卡、America Express信用卡及MasterCard信用卡之後,西班牙Siemens Gamesa、Inditex集團、Tedam公司及Tous公司等均加入杯葛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行列。  西班牙Inditex集團旗下擁有Zara、Bershka、Stradivarius及Pull&Bear等品牌。該集團於3月6日通知西國國家證劵市場委員會(CNMV),受當前情勢影響,該公司決定暫停於俄羅斯之527家實體店面及網路商城之經銷活動。俄羅斯市場占該公司全球稅前息前營業額(EBIT)之8.5%,惟各店面店租仍需依照合約進行,爰於資本市場角度而言,收支將不平衡,另亦對何時可恢復營運表示疑問。 俄羅斯係Inditex集團在西班牙以外,全球第2重要之市場,當地員工人數逾9,000人。由於白俄羅斯支持俄國,該Inditex亦杯葛該國市場,暫停該公司在當地15家店之營運。該集團於烏克蘭另有79家店,由於俄國入侵烏國,均已暫停營運。近日Inditex集團於西國股市市值已減少16%。 西國Tendam時裝集團旗下擁有Cortefiel、Springfield、Pedro de Hierro、Women's Secret、Fitty、Hoss Intropia、Slowlove及High Spirits等品牌,該公司亦宣布暫時關閉俄羅斯店面及其營業活動以保護所有員工及協力廠商。該集團於俄羅斯有50家店面,員工人數400人。 西國西門子歌美颯(Sieens Gamesa)能源宣布暫停於俄羅斯任何新營業計畫。另西國Tous首飾亦追隨Mango時裝、Inditex時裝、Tendam時裝及西班牙國家電視及廣播(RTVE)等業者,宣布暫停於俄國市場之營運活動。  

A:西班牙國家報2022年3月4日報導,2022年3月3日西班牙工會及企業協會首次舉辦「勞工集體協商之跨組織協議(Acuerdo interconfederal de negociación colectiva y para el empleo, AENC)」,討論有關勞工集體調薪事宜。近來由於物價高漲,使民眾購買力下降,爰勞工聯盟(Unión General de Trabajadores,UGT)等工會組織提案勞工薪資應調高5%。惟西班牙企業家聯盟(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Organizaciones Empresariales, CEOE)及西班牙中小企業聯盟(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la Pequeña y Mediana Empresa,Cepyme)等企業協會均表示反對,並建議勞工薪資調漲幅度應介於2%至2.5%之間。西班牙勞動者工會聯盟(Confederación Sindical de Comisiones Obreras,CCOO)表示,由於西國2021年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IPC)為3.1%,爰2022年薪資調漲應為3%。由於首次協商未取得共識,工會及業界協議於3月9日再度進行諮商,並建議雙方均提出具體協商數據。 CEOE理事長Antonio Garamendi表示,由於西班牙企業尚未自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中完全復甦,且政府在未取得業者同意下,已先行調高社保費0.6%,並自2022年1月起,將最低基本薪資(Salario mínimo)調高至1,000歐元,爰倘勞工薪資再大幅調漲,恐將使通貨膨漲更加惡化。Cepyme亦稱,各界討論勞工薪資調漲議題時,應將企業生產力及烏克蘭戰爭等因素納入考量。Garamendi理事長則表示,無論調薪案能否取得共識,該案須於2022年3月底完成決議。 為協助勞資雙方取得協議,西班牙政府將召開會議與工會及業者進行討論,並呼籲勞工調薪案應整體考量勞工薪資水準與購買力及企業獲利等因素。

A:根據葡萄牙國家統計局(INE)2022年2月28日報導,2021年葡萄牙經濟成長為4.9%(2020年為-8.4%),為自1990年以來最高,國內生產毛額(GDP)約2110億歐元。葡萄牙第4季經濟成長為5.8% ,第1季至第3季經濟成長率則分別為4.4%、16.5%及-5.3%。 2021年內需對GDP貢獻為5%(2020年為-5.6%),私人消費成長4.4%,食品與飲料部分成長則自2020年之4.8%放緩至2021年之1.5%,耐久財產品成長4.6%(2020年為-7.7%);公共消費則成長5%;商品及服務出口對GDP貢獻為13%,進口為12.8%。 2021年葡萄牙投資成長7.2 %(2020年為-5.7%),主要由於全年固定資本形成毛額(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 GFCF)成長6.1%(2020年為-2.7%),對GDP貢獻為2%(2020年為-0.5%);其中,運輸設備GFCF成長2.4%(2020年為-27.5%),其它機械設備GFCF增長11.5%(2020年為-6.3%)、智慧財產權產品GFCF亦成長8.2%(2020年為3%),而建築業GFCF為3.5%(2020年為1.6%)。

A:根據葡萄牙經濟新聞網(ECO News)2022年2月25日報導,葡萄牙總理António Costa表示,目前評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2022年葡萄牙國家預算(State Budget)影響尚為之過早,惟首先將面臨之問題為能源價格,特別是石油與天然氣。這兩種能源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後需求增加,在供不應求下導致石油與天然氣價格持續飆升,而俄羅斯為歐洲國家之石油與天然氣主要供應國之一。 在葡萄牙2022年國家預測報告中,預測倘石油價格較預期中高出20%,對2022年經濟成長影響不大,惟恐將影響對外融資能力。葡萄牙經濟學家協會理事長António Mendonça指出,葡萄牙與俄羅斯、烏克蘭貿易關係並不密切,惟其產生之間接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在能源價格、原物料及金融市場不穩定等;此外,倘戰爭時間拉長,葡萄牙國內生產毛額(GDP)恐將再次衰退,國際不穩定情勢亦可能影響葡萄牙出口。 再者,葡萄牙作為北約成員國,未來可能需派出1500名兵力,屆時葡萄牙可能有必要增加軍事預算;加上協助接收烏克蘭難民與撒離等亦可能需加列預算。

A: 據約旦時報報導,安曼商業總會(Amman Chamber of Commerce, ACC)主席Khaleel Al Haj Tawfiq指出,俄羅斯 - 烏克蘭危機將重塑全球經濟,預計將對約旦經濟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危機推升天然氣、石油和小麥價格,預計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進一步的負面影響。約旦應該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 ACC T主席續指出,雖目前全球危機的影響尚未襲擊約旦,然國際小麥價格已經從300美元/公噸上漲至470美元,約旦政府承諾穩定市場上麵粉與麵包的價格,麵包店和當地麵粉供應商很可能會首當其衝地承受價格上漲的衝擊。俄羅斯與烏克蘭生產全球植物油庫存近60%,約旦僅從俄羅斯與烏克蘭進口植物油,如果危機擴大,需有進口必需品替代品之準備措施。約旦目前有足夠的基本民生商品供應與庫存,如果危機擴大,各國亦將保留其民生必需品儲備,導致小麥、植物油、天然氣等大宗商品的全球價格上漲。  經濟學家Wajdi Makhamreh表示,在新冠疫情引起的價格上漲之後,危機期間國際運費是至關重要的,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出現通貨膨脹。全球油價上漲被認為對約旦具有中長期影響。敦促政府須尋找從俄羅斯和烏克蘭進口的任何基本民生商品供應的替代來源。經濟學家Khaled Salameh指出,大多數歐洲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天然氣供應的任何中斷都將導致歐洲產品的製造成本增加。在全球範圍內,政府處於觀望模式,由於俄羅斯 - 烏克蘭危機,肯定會有長期影響,俄羅斯與烏克蘭係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這場危機將導致全球經濟市場巨大的影響。 約旦經濟暨社會委員會(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ESC)主席Mousa Shteiwi指出,該委員會邀集公私營部門的專家與代表研討俄羅斯 - 烏克蘭危機對約旦經濟的影響。與會者建議更換供應來源,實現能源多樣化,以及加強工商部門合作,維持經濟部門與糧食安全網絡的融資方案,並建議約旦政府採取積極措施解決危機以緩解損失。約旦農業部官員Mahmoud Rabaya指出約旦從俄羅斯與烏克蘭進口的穀物及石油,占比不到7%,影響有限。高等教育暨科學研究部次長Mamoun Debaei表示,該部已為在烏克蘭大學之約旦學生設置一個平臺,協助醫學及牙科學生前往該平台申請,赴鄰國繼續就讀具有類似教育體系的學校。

A:據媒體報導,為紓解中小企業因COVID-19疫情造成之營運財務壓力,沙烏地中央銀行(SAMA)決定延長一年實施中小企業融資保證計畫(Guaranteed Financing Program)至明(2023)年3月14日,目前該計畫總計核准逾1萬3,000件申請案,總金額逾110億里雅(約30億美元)。 SAMA上述決定係為維持金融穩定,同時確保流通資金充沛,以維持經濟成長及民間企業就業,尤其是受衝擊最劇之微型企業。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3月7日報導, 丹商沃旭天然氣供應商(Ørsted) 表示已做出“原則上的決定”,不從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Gazprom) 的合約中獲利。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最近幾週,Ø公司表示與G公司於2006年簽訂的長期天然氣供應協議無法終止,Ø公司一直受到嚴厲批評。於2006 年當時簽訂稱為“俄羅斯和丹麥之間有史以來第一份天然氣供應協議”。 該協議從 2011 年開始,為期 20 年到2030年底。 2006 年的原始合約協議是 G公司每年將交付 10 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金額高達 10 億美元,交付期為 20 年;於2009年延簽此協議並另增協議條款, G公司將從 2012 年起再交付同等天然氣運輸量,為期 18 年。通過北溪一號 (Nord Stream 1) 管道輸送天然氣到德國,從丹麥與德國邊境將天然氣出售給其他國家。   繼週日(6)丹麥政府表態丹麥不應再仰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惟未明確指示時間點。於周一 (7)Ø公司公開表示,於 2006 年簽訂的合約將持續到 2030 年底,因於此時在法律效應上無法終止合約,該公司僅將購買合約允許的年度最低數量,並將賺取的任何利潤捐贈給烏克蘭作為人道主義援助, 另該公司已捐贈2500萬丹麥克朗協助烏克蘭 。   沃旭總裁 Mads Nipper 表示,該公司不想向一個對獨立國家發動不合理和侵略性戰爭的國家的國有公司簽訂合約來賺錢, 該公司因歐盟國家對天然氣所需而購買,歐盟國家應同心協力找出不再仰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計畫,因而有利於在適當的時間點,透過國際法, 提出不可抗力 (force majeure)的情況來中止合約。  渠表示, 將支持對俄羅斯天然氣任何制裁,並在不影響國家安全供應的情況下,必須當機立斷。 渠另指出真正的問題是如何在歐盟境內無論是長期或是短期內採取一些制裁脫離天然氣之需,否則它將完全無效。在此之前該公司曾表示,已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生質能和煤炭, 此外,亦確保綠色能源發展的直接供應商都不是俄羅斯人。   奧爾堡大學和 DTU 能源規劃教授Brian Vad Mathiesen 與 Marie Münster分別表示,如果沃旭單槍匹馬地終止協議,可能不會對G公司產生太大影響,其存在風險為就目前看來, 因歐盟沒有對俄羅斯天然氣實施制裁,G公司可能會在歐洲其他國家因為天然氣所需而籌集更多資金。

A:依據德國媒體Manager Magazin報導指出近期俄羅斯烏克蘭軍事衝突可能會抑制德國經濟增長並影響德國產業其中在汽車業方面依據德國汽車公會初步評估俄烏軍事衝突對德國汽車出口的影響有限,去年計約39,700輛德國製造之汽車出口至俄羅斯和烏克蘭約佔德國汽車總出口1.7%。但在此同時德國汽車業者在俄羅斯和烏克蘭計有49個供應商和製造商生產基地本次俄烏軍事衝突可能會對供應鏈產生負面影響。   在銀行業方面德國銀行協會指出自2014年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以來德國大多數銀行皆已大幅縮減俄羅斯業務,其中德意志銀行和德國商業銀行表示目前他們在俄羅斯業務風險是可控制的,另根據德國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德國銀行對俄羅斯的債權約為60億歐元。在化學工業方面德國化學工業協會指出如果因俄羅斯烏克蘭軍事衝突導致天然氣供給不足此將衝擊化學相關產業之營運,在此同時對於需大量能源之化學業而言若能源價格上升亦將加重化學業者的負擔。   在航空運輸方面,歐洲航空公司受到俄羅斯烏克蘭軍事衝突影響不再被允許飛往俄羅斯或飛越俄羅斯因此航空公司被迫重新安排受影響之航班,其中較受影響之航班為飛往日本及韓國等地區之班機,預估航班時間和耗油量將增加。而在旅遊業方面在經歷了兩年艱難的新冠疫情之後業者希望業務再次回暖,旅遊業者近期表示隨者疫情趨緩旅遊預訂數量有所增加特別是地中海周邊國家如西班牙、希臘及土耳其,目前旅遊業者表示俄烏軍事衝突對該行業的直接影響應該是有限的,業務比較可能會受負面影響的是提供前往俄羅斯和烏克蘭旅行的相關旅遊業者。

A:美媒報導,美國商務部表示本年1月商品及服務貿易逆差較2021年12月增加9.4%達897億美元,反映企業因應進口商品需求上升補充庫存量,美國出口商品則下降,美國本年1月進口額成長1.2%,汽車、原油、天然氣、食品及電信設備等商品進口增加,出口額則下降1.7%,藥品等消費性產品及旅遊和運輸等服務出口下降。 本年1月許多企業已面臨Omicron新冠疫情影響貿易不穩定性、能源價格上漲影響利潤及供應鏈短缺問題,市場需求增加使企業積極解決貨品積壓、商品短缺、訂單取消及延誤等問題,近期貿易可能將受俄烏戰爭及俄羅斯經濟制裁影響。 根據美國普查局數據顯示美國2021年自俄羅斯進口約297億美元商品,俄羅斯為美國進口國家第19名,其中石油占進口額約60%,其次為貴金屬、鋼鐵、海鮮及化學肥料,進口約17億美元金屬,且俄羅斯為美國第二大鈀金屬(palladium)供應國。

A:根據捷克媒體Hospodářské noviny本(2022)年3月3日報導,捷克最大汽車製造商斯柯達(Škoda)宣布,受俄烏戰事影響,將跟進母公司福斯集團(Volkswagen)及其他歐洲汽車品牌,全面退出俄羅斯市場,俄國當地Nizhny Novgorod、Kaluga兩區廠房停工,並停止輸出新車至俄國。 俄羅斯為Škoda第二大市場,僅次於德國。去(2021)年Škoda於德國售出約13萬輛新車、俄羅斯9萬多輛、捷克8萬輛、烏克蘭售出6千輛。Škoda前已宣布暫停烏克蘭Solomonovo廠房運作,該廠負責組裝Škoda主要車型,包括Superb、 Kodiaq、 Karoq 和Fabia。Škoda在俄羅斯Nizhny Novgorod生產Octavia、Karoq 及Kodiaq等車型,在Kaluga組裝 Rapid車。 安永管理顧問公司(EY)首席合夥人Petr Knap表示,歐洲車廠退出俄羅斯的缺口預料將由中國車廠補足,惟需要時間建立產線,極有可能數年後西歐車廠將完全失去俄羅斯市場。另認為烏克蘭汽車零配件及原物料供應短缺對車廠的衝擊大於失去俄國市場。 捷克車輛工業協會執行長Zdeněk Petzl表示,歐盟國家、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間汽車產業物流中斷已導致汽車產量開始下滑。  

A: 新加坡內政部兼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政務部長陳國明本(2022)年3月7日於國會審查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開支預算案時表示,由於星國多數民眾採居家辦公,去(2021)年的家庭耗水量激增至每人一天158公升,高於前年的154公升,離星國政府先前訂定2030年每人每天用水量降至130公升的目標更遠。星國政府為協助公眾掌握耗水量,新加坡公用事業局(PUB)已展開第一階段的智能水錶安裝工作。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公告表示,已從本年1月開始陸續在星國各地安裝智能水表,總計將安裝30萬9,000個智能水錶,第一階段安裝工作預計於明年底完成。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亦於3月推出測試版的智能水錶線上平臺MySmartWaterMeter。已安裝智能水錶的家庭可登錄帳號,查詢自己每日以及每小時的用水量。若民眾家中出現疑似漏水的情況,也會自動接獲通知。 此外,自2002年起,星國公用事業局及相關單位已投入超過8億星幣(約5.87億美元)研發仿生膜等技術,提高海水淡化程序的效率。星國第五座海水淡化廠「裕廊島海水淡化廠」也將在本年4月啟用。

A: 新加坡內政部兼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政務部長陳國明本(2022)年3月7日於國會審查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開支預算案時表示,目前海上漁場沒有租約機制,業者無法確定能否長期經營,也難以吸引須投入大量前期資金的業者,因此星國政府決定為所有海上漁場提供長期租約,以提升星國本地水產養殖業的生產力和永續發展。 新加坡食品局(SFA)本年底將陸續在星國南部海域和東柔佛海峽開闢新的漁場空間供招標,並為漁場業者以及星國兩處(林厝港及雙溪登加)農場業者提供20年的長期租約,以協助業者進行長期規劃和投資。漁場和農場業者在20年租約到期後,可選擇延長10年,但須滿足SFA制定的產量條件。 明年1月起,SFA將推出每年可續約的「臨時租用准證」(Temporary Occupation Licence,簡稱TOL),共提供10年的過渡期以幫助現有漁場業者過渡到租約制,業者有更充裕的時間規劃長期投資決定。柔佛海峽的臨時租用准證年費為每半公頃3,600星幣(約2,642美元),南部海域則是6,000星幣(約4,403美元)。目前星國有110家海上漁場,僅有兩家設在南部海域,其餘都集中在北部的柔佛海峽。為減少對漁場業者的成本影響,加上星國政府已承諾明年凍結所有政府收費一年,新加坡食品局將免收明年的臨時租用准證收費,並在未來4年逐步調高收費,即2024年收取20%,2025年收取50%,2026年收取全額。此外,SFA已檢討星國漁場的執照費,以確保成本降到最低。 新加坡食品局亦針對星國適合開闢為漁場的海上空間,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屆時將透過招標公布細節。

A:據越南統計總局稱,越南本(2022)年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1)月份上漲1%,較去(2021)年12月份上漲1.2%,並較去年同期上漲1.42%。除了郵電費用較上個月衰退0.04%之外,其餘貨品及服務項目皆上漲;其中,餐飲服務上漲1.54%,飲料與香菸上漲0.37%,成衣帽子暨鞋類上漲0.07%,房屋及建材上漲0.92%,家具設備上漲0.19%,藥品及衛生服務上漲0.03%,交通費用上漲2.35%,教育費用上漲0.51%,文化、娛樂及旅遊等服務費上漲0.51%,其他貨品及服務項目上漲0.22%。 此外,本年2月份黃金價格較上個月上漲1.85%,並與去年同期相較上漲1.53%。

A:據越南央行稱,本(2022)年前2個月授信、貨幣市場維持相當穩定。至本年2月25日授信成長2.52%(越南盾授信成長2.34%、美元3.96%),並較上(1)月份稍減。資金籌措仍慢於授信成長,至2月25日資金籌措較去(2021)年底增加1.29%(越南盾成長1.30%、美元1.24%)。雖遭受全球減縮貨幣寬鬆與調增利率等趨勢壓力,越南央行仍繼續保留各種調控利率、維持低成本之資金資源,俾利各信貸機構能降低貸款利率協助客戶紓困、復甦生產經營,並繼續指導該等機構主動平衡財政能力來適用合理貸款利率、徹底節省運作成本、不以現金支付本年股息。另央行亦要求各信貸機構朝向提供政府主張之優先生產經營項目貸款並嚴格控制房地產投資經營、證券、BOT、BT等案件、企業債券等潛在風險之項目貸款。有關匯率部份,央行朝向符合國內外市場情勢訂定彈性中央匯率採取彈性調控措施。整體上,越南外匯市場維持穩定、市場流動性正常、各團體組織、自然人之合法外匯需求皆可即時提供。 另,央行表示,至本年2月7日各信貸機構繼續對數百萬客戶進行債務重整、貸款利率減免與新申貸之低貸款利率等。其中,第一、各家銀行已對遭受疫情影響之約75萬2千名客戶重整償債期限,其授信餘額逾280兆越盾,累計自2020年1月23日迄今之債務金額逾630兆越盾;第二、已對逾220萬名客戶進行利率減免,其授信餘額逾3,800兆越盾,累計自2020年1月23日至本年2月7日已減免之貸款利息約40兆3千億越盾;第三、自2020年1月23日迄今,已提供約140萬名客戶新申貸案低貸款利率,金額逾7,950兆越盾。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中央銀行(CBM)在3月4日於其培訓中心啟用商戶收單服務的MMQR支付服務。活動中,CBM副行長Than Than Swe表示,緬甸政府正努力推動數位支付,並已實施即時全額支付系統(RTGS系統)、零售支付自動清算所,以及緬甸支付聯盟(MPU)卡片服務的國家支付系統。不久後,將與備有數位平台的發行銀行合作,透過MMQR(QR code支付)為零售商提供零售支付服務。CBM正在建置相關支付工具,以改進及加強支付系統。到目前為止,行動銀行服務、網路銀行服務及電子錢包系統已獲准使用。此外,交通及購物卡支付系統亦已啟用。   CBM制定國家支付系統戰略(2020-2025年),並發布關於商戶收單服務的指令(7/2020號公告),計批准4家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數位支付服務,分別是是Nature Link Travel and Tours Co.,Ltd(品牌名稱-Trusty)、Internet Wallet Myanmar Co.,Ltd(品牌名稱-OK$)、Zego Pay Co.,Ltd(品牌名稱-Zego)及Unipay Co.,Ltd(Unipay)。收單機構提供符合國標碼MMQR的QR Code支付服務,方便民眾使用QR Code支付。   商戶收單機構已召開視訊會議解釋其工作前景及APP的性能,AYA銀行董事總理Nyein Chan Soe Win解釋收單銀行網絡,另負責商戶收單服務指令(第7/2020號公告)的執行長Zaw Lin Htut則詳細說明有關增加MPU卡支付用戶及第三方收單方的事項。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仰光證券交易所(YSX)的價格統計顯示, 2022年2月交易量較1月份增加。根據YSX的月報,2022年1月,YSX 7家上市公司共成交61,435股,成交值2.82億美元,交易量在2月份上升到80,291股,成交值為4.15億緬幣。目前有FMI、MTSH、MCB、FPB、TMH、EFR及AMATA等7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正在YSX交易。2月份,每股股價小幅下跌,FMI為7,900緬幣、MTSH為2,900緬幣、MCB為7,800緬幣、FPB為1.9萬緬幣、TMH為2,600緬幣、EFR為2,800緬幣及AMATA為4,900緬幣。緬甸股市未受全球股市暴跌影響仍正常運作。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檀娜卡(Thanaka)是一種由樹皮製成的黃白色化妝品,是一種緬甸人喜愛的天然化妝品。馬奎省的檀娜卡種植者表示,在稍早雨季時,檀娜卡的市場受疫情影響而放緩,目前進入開放季節後市場出現反彈。在COVID-19期間,檀娜卡市場崩潰導致檀娜卡農場的減少。目前,馬奎省的Yenangyong市場的檀娜卡來自Yesagyo及Pakokku地區,小販的數量也有增加。根據大小及品種,檀娜卡的價格在1,500緬幣至8,000緬幣間,市場上也可以看到像檀娜卡粉這樣的加值產品。   業者稱,Tabodwe滿月日(緬甸傳統日曆的第11個月)被制定為緬甸檀娜卡日後,消費者的數量顯著增加。緬甸檀娜卡種植者及生產者協會的成員表示,檀娜卡在國內市場有一定的市占率,鄰國泰國也在關注檀娜卡粉,故甚具市場潛力。Pakokku檀娜卡倉庫、曼德勒檀娜卡倉庫及Ayadaw 倉庫是緬甸檀娜卡的主要供應商。實皆省有近20萬英畝的檀娜卡,而Ayadaw鎮有逾10萬英畝。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