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20年4月15日沙烏地召開G20財長暨央行行長視訊會議(finance ministers and central bank governors of G20),與會各國同意採取立即且特別措施,盼減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 沙烏地財政部部長Mohamed Al-Jadaan表示,該次會議達成2項具體決議: 發表G20共同行動方案(G20 Action Plan),盼強化國際合作並展望穩健且永續的全球經濟復甦。 暫時性債務救濟計畫(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1)適用國家:接受世界銀行底下國際開發協會(IDA)援助的76個國家,或聯合國定義的最低度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符合前述條件國家須正在向國際貨幣基金(IMF)及世界銀行償債。(2)暫停償還期限:自2020年5月1日起至同年底止,可暫停償還本金及利息,債權國可視情況展延。(3)暫停償款模式:A.暫停償款採淨現值中立法(net present value, NPV-neutral)計算;B.還款期限以3年為原則,外加1年寬限期,4年為限。 國際貨幣基金則警告,COVID-19疫情可能使全球經濟陷入1929年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的慘況。
A: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海灣國家政府陸續提出禁航、禁止外國人入境、宵禁以及關閉公共場所等防疫政策,巴林政府為因應COVID19疫情,提出110億美元刺激方案。 2020年4月 8日巴林政府宣佈,將挹注5.7億美元協助在私部門(private sector)工作的巴林公民: 支付巴林籍私部門員工4-6月份薪水(註:預估有10萬人受惠)。 支付所有巴林公民及企業水電費(electricity and water bills)。 展延不動產業及旅遊業部分應付稅款。 巴林政府架構電子平臺,自4月8日起開放企業上網登錄。 國際組織包括人權觀察(Human Right Watch)以及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則敦促海灣國家政府保護境內外籍勞工(migrant workers),指出許多海灣國家移工居住場所過於擁擠,難以保持社交距離,可能阻礙防疫政策推動。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0年4月15日 斯洛伐克財政部於最新發布之總體經濟預測中預測2020年斯國經濟將負成長7.2%,可能於2020年下半年開始復甦,經濟成長率將於2021年反彈至6.8%。 儘管斯洛伐克經濟可能於2021年底前回到危機前水準,但斯洛伐克財政政策研究所警告表示,未來發展仍存在不確定因素,因為流行疫情可能持續更久或甚至於2020年底回流,而可能使斯國陷入更深的衰退;估計2020年斯國的就業將明顯下滑,有88,000個工作職位將被削減,失業主要行業包括觀光、餐飲、零售、運輸、營建及工業,工作職位流失部分由政府實施的短時工作制(Kurzarbeit)所緩沖,否則將額外流失2萬個工作職位。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0年4月15日 根據斯洛伐克platy.sk薪資調查平台最近所作調查結果顯示,超過70%的斯洛伐克人害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起的經濟危機,大部分表示害怕者從事行銷、工程、觀光、餐廳、酒館、運輸及貨運代理,上述行業超過82%的員工擔心失業;相反地,較不擔心者為保險業、資訊業、教育及醫療照護業。
A: 奈國財政部長Zainab Ahmed表示,IMF及WB集團討論協助世界貧窮國家對抗新冠狀病毒疫情,並同意首先協助中所得國家如奈國及國際開發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IDA)會員國家提供緊急貸款及暫緩債務清償,以協助該等國家穩定財務及還款壓力。 A部長表示,大多數次薩哈拉國家(SSA)經濟體質脆弱,非洲大陸有4億人口在貧窮邊緣且醫療體系不健全,無法擁有足夠測試劑及充分準備對抗疫情。因封鎖導致經濟損失,已出現醫療與糧食短缺現象。本週IMF預期SSA國家GDP將下跌1.6%,WHO也預期未來3到6個月非洲確診人數可能從上千萬增加至一千萬人次。 A部長代表安哥拉及南非表示,支持非洲領袖們共是需要1000億美元對抗疫情,其中即時防疫需要440億美元。
A: 奈國前教育部長Oby Ezekwesili華盛頓郵報投書,指控中國,對於COVID-19疫情導致全球140,000死亡及全球災難負責,中國需負責賠償非洲國家相關損失。 E前部長指出此刻富裕國家應該協助退還貧窮國家經濟損失,如中國政府應該沖銷自2000年至2017年間透過銀行及契約借貸非洲國家達1,400萬美元貸款。雖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世界銀行(WB)、非洲聯盟(AU)、非洲開發銀行(AfDB)及歐盟(EU)等組織提供援助協助非洲國家,但非根本之道;COVID-19疫情已衝擊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且加劇貧窮及脆弱。 伊補充,非洲擁有世界70%最貧窮人口,其中約4億人在貧窮邊緣,無法如其他國家擁有足夠能力對抗疫情,非洲國家需要尋找新模式脫離赤貧及增加經濟體質。2009年金融危機造成許多原年平均成長達5%至6%的非洲經濟體,衰退至2.4%,惡化非洲所得不均與貧窮;外加上非洲人口年平均2.5%成長率及人口結構青年化,經濟衰退將威脅全球治安與穩定。 此波次情將降低非洲成長機會,且可能造成數百萬個赤貧人口,非洲聯盟委員會(AU)預測,本年非洲整體成長率將跌至4.5%及造成2,000萬人口失業,並將危及非洲青年、婦女就業及孩童就學,無助於減少兒童死亡率、改善營養及糧食安全、提供電力、改善基礎交通建設、提供衛生及飲水環境及政府投資等目標。 E部長提及,過去40年中國達成8.5億人口擺脫貧窮目標,應瞭解非洲脫離貧窮及經濟發展的迫切性;此波疫情全球爆發期間,相較於亞洲、歐洲及美國等國家祭出協助人民與企業之經濟刺激方案,非洲國家仍受困於短期糧食危機,長期曝露於氣候變遷、恐怖主義、健康問題、糧食缺乏、犯罪等風險。該等國家財政長期赤字,也因國內低生產力無助國家營收及支應國家債務;此波疫情更加劇脆弱的商品價格及公共財政。 E前部長呼籲中國應勇於負責,承認隱瞞COVID-19疫情對世界造成的損失,另中國及G20國家應該與非洲聯盟研商設計賠償非洲國家機制。
A: 非洲聯盟(AU)經濟、社會及文化委員會在奈代表Oba Olasunkanmi表示,AU願意協助奈國向中國、法國、日本及印度等主要借款國家提出寬容延長2年償還外債之要求,協助對抗疫情及經濟復甦。AU曾預測,整體非洲國家需要1兆美元協助對抗疫情,奈國向中國借款達32億美元,上(108)年奈國以償還中國輸出入銀行1.39億美元,一向保持良好紀錄。
A: 沙烏地阿拉伯與奈國之石油及天然氣投資計畫正面臨挑戰,如奈國成立煉油廠等。該計畫目的在投入18兆奈拉資金改善石油及天然氣基礎建設、管線漏油及蓄意破壞等挑戰,以協助產業發展及經濟發展。 報載自2015年起布哈里總統盼加強與沙烏地阿拉伯合作與投資,並組團考察沙國基礎建設、煉油設施、經驗分享等。雙方盼於上(2019)年5月簽訂MOU以加速投資,後來因內閣及大選而停擺,迄今尚未完成簽署。 奈國石油資源部長Ibe Kachikwu表示,奈國政府盼向沙國學習石油,提升產業競爭力。
A: 奈國向IMF及AfDB提出35億美元優惠貸款以支持2020年聯邦政府預算,其中IMF建議奈及利亞提出35億美元緊急貸款Rapid Financing Instrument(RFI),應用於強化國家建置與改善醫療及教育。 IMF非洲主任Abebe Salassie在次薩哈拉國家報告時指出,奈國需優先將預算使用於重要基礎建設,提出經濟正興措施及改善醫療系統等,未來4到5年奈國政府需確保擁有足夠國家預算,實施相關計畫。 S主任指出,次薩哈拉國家(SSA)同時面對醫衛及經濟挑戰,將影響區域未來幾年整體成長,本年預測僅成長1.6%,為歷年最低預測。國際組織應該即時協助SSA國家改善醫衛體系、減少數位落差、提供貸款、減少經濟損失及保護脆弱經濟體。各國應持續創造就業、確保貿易流通、改善投資環境及經濟刺激等相關措施。
A: IMF預測本年全球經濟衰退3%,較2009年金融危機衰退0.1%,由於奈國非市場經濟占奈及利亞60%國民所得及80%就業人口組成,將對於非洲大陸之低所得每日工作者造成很大影響,IMF也警告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奈國將經歷1987年以來最大的經濟衰退。 UN千禧年發展報告顯示,2009年金融危機造成9,000萬飢餓人,因疫情間暫停經濟活動及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增加新興市場及非洲低所得國家風險。 IMF預估奈國本年GDP將衰退3.4%,為32年來最低成長及13.3%通貨膨脹率,對於奈國貧窮人口、就業及中小企業帶來負面影響。另部分州封鎖邊境,亦對商品供應鏈產生影響。 根據奈國國家統計局統計,自2017年起,奈國已有2,877家、61%中小企業倒閉,損失18萬個工作(按:奈國90%企業為中小企業或微小型企業,2017年創造5960萬個工作(占86.3%)。世界銀行指出奈國需要在2030年前創造4,000到5,000個就業機會,才可以持續刺激經濟成長。 世界銀行報告顯示,2016年奈國87%貧窮人口來自北方,其他12%來自南方,奈國各州所得、貧窮率及發展差距加大,布哈里總統因此提出未來10年減少1億人口赤貧目標。 Adi教授建議奈國政府若可以刺激工作機會與保護與加強人力資源,仍可出現V型復甦情況,奈國政府應持續提出經濟振興措施。其他建議包括:政府投資能源及基礎交通建設及避免干預市場。
A: 商業日報與南非MTN電信公司於本(4)月16日舉行數位線上論壇,邀請拉哥斯商業大學Enase Okonedo教授主持,就「奈國決策者如何協助奈國度過後COVID-19經濟復甦?」交換意見,討論重點略以: 減少政府干預、鼓勵公眾參與:奈國政府應進行一系列改革,特別是在醫療與教務部分,政府做決策時應邀請民眾參與,達成共識及增加互信,避免做出錯誤決策。 允許石油公司民營化:由於奈國政府仍擁有93%奈國石油公司股權,建議回歸市場機制及取消補貼; 改善投資環境與鼓勵措施,吸引外人投資,否則將如IMF所預測,本年經濟衰退-3.4%; 本次疫情奈國政府犯下5個決策錯誤,包括:低估COVID-19殺傷力及準備不足、過晚關閉國際機場、測試及判讀能力不足、無法追蹤確認者及封鎖期間8,000萬貧窮人口生計等問題。 政府應優先解決貧窮人口防疫問題:除拉哥斯等大城市外,60%村莊無法取得水、清潔用品及食物,無法維持個人、環境衛生及生計;現階段應解決防疫問題,而非鼓勵企業界捐款刺激經濟。 質疑布哈里總統領導能力:奈國人權委員會秘書長Chidi Odinkalu質疑布總統未在第一時間發表演說,穩定人心;總統府跨部會緊急小組組成人員未包含醫衛專家,無法正確判讀疫情。 建議政府使用創新科技,如蒐集大數據、成立資料庫,以利後續政府運作所需。 相關網路連結,請參考: https://businessday.ng/exclusives/article/experts-call-for-more-private-sector-role-for-nigeria-post-covid-19/
A: 根據IMF調查,次薩哈拉國家2020年經濟衰退報告,非洲前2大經濟體:奈及利亞及南非將受到最大的影響,南非將衰退5.8%、奈及利亞將衰退3.4%。 其中布哈里總統宣布自4月14日起延長2週封城,目前奈國確診人數在非洲國家中排名第12位,較南非少,但因為奈國測試數過低也是目前確診數少的原因(目前南非已測試87,000人次,但奈國僅進行5,000人次)。奈國進行測試比例為百萬分之24,不如南非的百萬分之1,467,顯示奈國未測試足夠人數。
A: 根據NOIPolls調查顯示,奈國Lagos、Ogun州及首都Abuja封鎖期間,72%受訪者關切糧食缺乏、經濟困難及飢餓情形,尤其是依靠每日所得的低收入戶。 其中90%奈國人瞭解COVID-19疫情爆發,並有72%關切封城情形,包括食物取得困難(40%)、飢餓致死(21%)、影響生計(13%)及關切每日所得者(9%)。
A: 奈國投資促進委員會(Nigerian Investment Promotion Commission、NIPC)表示,已參考意見將以下產業是列入適用優先核准(Pioneer Status Incentive、PSI)計畫,獲准者可豁免3至5年公司所得稅。 納入適用產業包括:醫藥製造及醫用化學品、輻射及電子醫學、醫藥器材及牙醫設備、非營業住宅營運與建設等。 S/N Industry Product 1. Manufacture of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chemicals. Medicinal active substances to be used for their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medicaments: antibiotics, basic vitamins, salicylic and o-acetylsalicylic acids; Medicaments – antisera and other blood functions, vaccines; Processing of blood; Medical diagnostic preparations ; Radioactive in-vivo diagnostic substances ; Biotech pharmaceuticals; Medical impregnated wadding, gauze, bandages, dressing. 2. Manufacture of irradiation, electromedical and Electrotherapeutic equipment. Irradiation apparatus and tubes, CT Scanners, PET scanner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equipment, medical ultrasound equipment, electrocardiographs, electromedical endoscopic equipment, medical laser equipment, pacemakers, hearing aids. 3 Manufacture of medical and dental equipment and supplies. Surgical drapes and sterile string and tissue; Surgical Instruments including disposables Dental fillings and cements, dental wax and other dental plaster preparations; Bone reconstruction cements; dental laboratory furnaces; Laboratory ultrasonic cleaning machinery; Laboratory sterilisers; Distilling apparatus, centrifuges; Medical, surgical, dental or veterinary furniture (operating tables, examining tables, hospital beds, dentists chair); Bone plates and screws, syringes, needles, catheters, cannulae; Dental instruments; Orthopaedic and prosthetic devices; medical thermometers. 4.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Health supporting structures: specialised hospitals, diagnostics, laboratories, medical cities 根據奈國1971年工業發展法案(Industrial Development Act)提供經過投資促進委員會核可取得PSI核准者,得豁免3年公司所得稅,並可展延1至2年。目前納入適用產業包括:農業、礦業與採礦、電力及天然氣供應、廢棄物管理、工程、貿易及資通訊等。 請參閱網站連結:https://nipc.gov.ng/2020/04/14/tax-holiday-available-to-the-medical-and-pharmaceutical-sectors/?mc_cid=afea8b0821&mc_eid=e633232a69
A: 奈及利亞通訊委員會(The Nigerian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NCC)宣布,將成立6座資通訊科技園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arks),協助奈國社會經濟轉型。 ICT園區將提供創新實驗室及數位製造實驗室,提供資通訊創新及企業者使用,盼成為ICT產業商業聚落、創造就業、便捷化數位城市發展所需數位產業。 NCC表示,該計畫將包括工程業者及在奈國成立6座全功能數位工業園區,以支持奈國聯邦政府鼓勵資通訊產業及相關服務。並將鼓勵新創業者進駐,提供快速寬頻網路及電力供應。 NCC資深副主席Umar Danbatta教授指出,該計畫將篩選6個地區設立數位工業園區,並歡迎奈國年輕人進駐,盼能提供創新環境協助就業及輔導產業發展。將自今年底前於Abeokuta(西南區)、Enugu(東南區)、Maiduguri(東北區)、Kano(西北區)等區開始執行園區計畫。 奈國政府盼藉由ICT園區計畫,鼓勵年輕企業家之軟體發展、育成中心及硬體發展,並提供適合環境以鼓勵產業發展及青年就業。
A: IMF預測奈及利亞受到COVID-19影響,本年經濟將負成長達-3.4%,IMF調查顯示2020年全球經濟將衰退-3%,較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更嚴峻。 IMF報告顯示,2020年下半年疫情將逐漸好轉,將有助非洲整體表現,預期非洲整體經濟成長為5.8%。但各國需採取有效防疫措施及控制疫情,長期投注醫療資源及減少感染,防疫管控進展將影響非洲大陸經濟復甦程度。 另IMF預期,受到疫情影響,次薩哈拉國家(SSA)本年國民所得衰退至1.6%,較2019年3.1%低,許多國家已採取封鎖等防疫措施,惟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奈國國民所得將衰退3.4%、安哥拉衰退1.4%。 IMF及WB將提供緊急基金協助非洲國家對抗COVID-19疫情,盼減少封城造成經濟損失。
A: COVID-19疫情正在非洲蔓延,專家指出將對區域脆弱糧食系統,特別是人口擁擠的城市產生威脅。非洲人口擁擠城市之地下經濟繁榮,多集中於市場與街口小販,當一國採取封鎖措施時,將對消費者及勞工產生衝擊。 1. 封鎖連鎖效應 街口小販通常個體戶經營穿梭於各個公共運輸系統,彼此無法保持安全距離,且生計依賴每日所得。盧安達、南非、辛巴威、貝南、象牙海岸、民主剛果、迦納、奈國及烏干達等國家已採取部分封鎖或全國封鎖狀態,已對區域食品貿易產生危機與連鎖效應。 2. 政府歷次採取措施 非州各國政府多次對地下經濟小販採取措施,以防止公共衛生事件爆發,如辛巴威政府在2018年Lusaka霍亂爆發期間,軍隊鎮壓封鎖小販,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失。 另因為非洲各國中央政府授予地方政府自治,小販通常歸屬地方政府管轄,包括稅收等。如果封鎖小販營業也對邊境政治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另2007至2008年食品價格危機,非洲城市也透過延長封鎖抑制食品價格高漲。另盧安達食品價格高漲導致抗爭及社會問題。 3. 允許疫情期間小販持續就業 媒體建議,當地政治領導應該持續與攤販討論封鎖期間相關對策,已管理潛在政治危機。由於攤販擁有重要供應商,仍可持續提供消毒等防疫產品,保持衛生安全。因此只要有良好管理措施,疫情期間小販仍可持續營業。 4. 法律納入地下經濟勞工保障 非洲每年瘧疾死亡人數高達上千人,主要原因來自不乾淨飲用水及個人衛生問題,如果COVID-19疫情爆發期間譨提供足夠水跟肥皂,將有助市場衛生與安全。 非洲地下經濟小販迄今被排擠在法律保障外,無法獲得相關勞工保障及退休金等權益。也因次遇到重大衛生事件,小販僅能向鄰居或黑市借款。因此政府有必要將小販納入社會保護系統,而非排除在外。 非洲小販對於區域食品系統扮演重要角色,協助農民販售及服務低所得消費者;政府防疫之際,更應該考量小販權利保障,而非讓他們再次陷入失業深淵。
A: 為降低COVID-19疫情對經濟影響,拉哥斯商工總會(Lagos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LCCI) 副理事長Muda Yusuf建議暫停醫療業投資者、農業、農產加工、航空及醫院產業至少1年所得稅,並延長繳稅期間至本年6月30日,將有助奈國經濟發展。 Y副理事長盼政府能免除繳稅利息及罰款,並減少徵收製造商50%加值稅,渠認為將有助強化廠商購買力及刺激經濟。COVID-19已對經濟穩定、企業經營,因此奈國政府有必要改革經濟措施,協助微小型、中小型及集團,尤其疫情後期之經濟刺激相關計畫。 至於不動產部分,Y副理事長期望對醫療產業進口原物料及設備0關稅,以協助健康產業創新,渠認為製造業原物料及中間產品進口稅豁免將有助相關產業復甦,亦可比照適用至農產加工品。 最後渠建議政府鼓勵「奈國製造產品」,協助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品質。
A: 世界銀行負責奈國主任Shubham Chaudhuri表示,COVID-19將影響奈國政府2兆奈拉收入,並認為奈國經濟復甦情形將與政府控制疫情息息相關。WB認為奈國控制疫情爆發速度將影響本年經濟發展。 C主任表示奈國與其他SSA國家將經歷新的經濟蕭條,也會影響非洲大陸整體表現,初步估計疫情將影響SSA區域370億美元至790億美元,區域經濟2019年表現為2.4%,預期本年-2.1%至-5.1%負成長,至於2021年經濟成長有待觀察。 另C主任認為奈國政府控制疫情擴散與措施,以及政府釋出財政措施,都可減少疫情帶來經濟負面影響。奈國政府應該採取必要措施協助中小企業生計發展。 目前奈國已向WB提出25億美元、IMF34億美元及AfDB10億美元貸款案(按:WB業於本年2月同意奈國提出共計22億美元6個計畫)。 根據奈國負債管理局數字表示,截至上(2019)年12月奈國公共負債達274兆奈拉,約佔國民所得20%,但C主任表示需監督融資款項走向,以確保負債透明化。 渠並認為奈及利亞將是非洲國家中受打擊前幾大國家之一,尤其增加外債將影響國家財務穩定及惡化債務償還計畫,外人直接投資撤資及外僑匯入情形。 其中奈國及其他SSA國家之地下經濟就業人口佔總就業89.2%,皆依賴每日所得,WB建議不需模仿已開發中國家採取措施。
A:為因應COVID-19及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奈國經濟產生 影響,奈國聯邦政府已同意刪減 2020 預算 3,180 萬奈拉,總 預算編列從 10.593 兆奈拉調降至 10.276 兆奈拉。 奈國政府本(109)年 3 月調降 2020 年預算編列基準從每 桶 57 美元調降至 30 美元,原油產量由 217 萬桶降至 170 萬 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