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17 PAP, The First News, 在波蘭航空局(Polish Space Agency ; POLSA)和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衛星發射公司維珍軌道(Virgin Orbit)公司簽署一項協議,及將LauncherOne火箭運交給波蘭之後,波蘭可能很快就會開始其第一次太空任務,這是一種將物體送入太空的技術。 波蘭發展和技術部長Piotr Nowak宣布,LauncherOne火箭計劃於2023年首次從波蘭發射。Nowak部長在3月16日週三稍早時候在洛杉磯簽署協議後,當日晚上發推文表示,波蘭更進一步!計劃於2023年首次發射LauncherOne火箭。 POLSA表示,簽署的協議旨在對LauncherOne火箭技術進行詳細分析,以滿足波蘭科學和經濟的需求,並可能選擇Virgin Orbit公司作為參與從波蘭領土發射物體(火箭)計畫之合作夥伴。 LauncherOne火箭是一個系統,由一架特別改裝的飛機、所謂的載體(carrier波音747級噴氣式飛機)和從其背面發射的火箭組成,發射高度達約為10-11公里,在環繞地球的低軌道上能夠放置的總質量的有效載荷重達300公斤。 2021年1月17日第一次成功執行LauncherOne任務。不到12個月後,在第三次成功的商業任務期間使用了該系統,已發射7顆小型衛星中的兩顆係由波蘭SatRevolution公司參與完成。 另據波蘭公共無線廣播電台(IAR)報導,根據Nowak部長表示,該協議標誌著波蘭建立主權衛星系統的另一個階段,這在當前的地緣政治局勢中尤為重要。該報導引述Nowak部長的話稱,包括導航、地球成像或電信在內的新技術的發展,在確保國家安全和解決危機局勢方面是不可替代的。 該機構表示,根據意向書,預計POLSA將審查LauncherOne技術對波蘭經濟和科學的實用性,以期與Virgin Orbit公司就從波蘭領土發射衛星進行潛在合作。 據波蘭新聞局(PAP)報導,POLSA將準備一份路線圖,說明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合作對波蘭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部門的積極影響。 POLSA在1份聲明中表示,就其本身而言,Virgin Orbit公司宣布已準備好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以滿足波蘭方面的需求和要求,其中包括地面支持和特殊載體(carrier)的供應。.據PAP 報導,該機構的執行長 Grzegorz Wrochna 表示,該協議表明波蘭可以成為如Virgin Orbit公司等全球參與者的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合作夥伴。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15/16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國家(中央)銀行(NBP)3月16日週三表示,2022年2月份波蘭的核心通貨膨脹(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年比率成長6.7%,高於1月份的6.1%。而不包括固定價格在內的核心通貨膨脹率在2月份為8.0%,低於上月的8.9%。另不包括價格波動最大的項目在內的核心通貨膨脹在2月份年比率成增長7.5%,而1個月前的水準為7.6%。 另據該報導,波蘭中央統計局(GUS)3月15日週二公布資料,2022年2月份消費品和服務物價(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率上漲8.5%,月比率下降0.3%。 而接受波蘭新聞局(PAP)Business調查的經濟學家估計,2月份的CPI年比率將達到8.1%,月比率下降0.5%。 1月份,波蘭消費品和服務物價年比率經修正後自9.2%上漲為9.4%,月比率上漲1.9%。1月份的CPI 數據是波蘭二十多年來最高的通貨膨脹數據。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30068號(下) 德國化學與製藥業向來步伐穩健,但是近期因烏克蘭戰事也表現得搖搖晃晃。昂貴的天然氣及石油價格,給能源密集型行業的發展硬是抹上一層陰影。德國化學工業協會VCI最近撤回對2022年度的產業預測,原先該會預測,2022年應該是創紀錄的一年,不過現在已絕口不提此事。VCI總幹事Wolfgang Große Entrup說,目前該會暫不對未來的發展進行評估,因為目前的情勢十分詭譎,任何預測都是高度假設性的,意義不大。 根據VCI的解釋,目前化工業的前景隨著戰爭爆發已產生巨大變化。隨著石油及天然氣價格的快速飛漲,企業的財務運作空間正在快速縮小。VCI近期對247家會員廠商進行的調查中,70%的公司回報由於能源成本昂貴,經營出現嚴重危機。另有54%的會員廠預計2022年的銷售與產量會雙雙下降。 根據VCI統計,德國化學行業每年使用約280萬噸天然氣作為原材料,以及99.3太瓦時(Terawattstunden)的天然氣來產生蒸汽與電力。除此之外,需要超過1,400萬噸輕油(Naphtha)作為原料。在VCI調查中,85%的企業表示,目前為穩住客戶只能轉嫁部分、或根本不轉嫁所增加的生產與採購成本。這也導致原本的國內生產線,不得不部分轉移至國外,因為德國的生產成本已無法有效控制成本。 Entrup總幹事表示,與供應鏈中斷、物流瓶頸、以及能源成本相比,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化學業的影響程度其實可控,俄烏兩國對於德國化學與製藥行業來說,占出口的比重僅約3%,約68億歐元。 VCI重申,請政府審慎評估,勿以制裁為由任意中斷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因為此舉不僅會影響化工行業,甚至會影響整個德國經濟,因為化學行業擁有從汽車業到建築行業為數眾多的客戶,產業生態環環相扣。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17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表示,他已建議總理從4月起取消口罩規定以及隔離和自我隔離要求。Niedzielski部長於3月17日週四在接受Radio Plus廣播電台訪問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對醫院的負擔沒有增加,為與口罩相關的進一步決策鬆綁開闢了一些空間。Niedzielski部長表示,這是政府開始將新型冠狀病毒視為存在於我們環境中某處的疾病之一的時刻。當然,它們仍然很危險,但我們越來越能控制病毒。 波蘭衛生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週四上午的過去24小時內,波蘭記錄新增 12,274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和207例死亡病例,而周三報告的新增確診病例為14,480例。 波蘭衛生部在推特上表示,醫療保健系統目前正在處理7,357例Covid-19住院病例,低於前一天記錄的7,636例,其中包括457例使用呼吸機的患者,而總共有 1,571台呼吸機可用。衛生部還報告稱,有70,883人正在接受隔離。到目前為止,累計已有5,215,898人康復,113,980人死亡。 另根據波蘭政府官方網站gov.pl上發布的數據,波蘭總共已經分發了53,711,008 劑Covid-19疫苗,22,299,356人已完全接種疫苗,其中11,337,355人還接種加強劑。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周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14030068號(上) 根據德國工商總會DIHK新近完成的調查,大約60%的德國企業擔心供應鏈會因烏克蘭戰爭而進一步惡化,使得交貨期拖延更久。 DIHK副主席Ralf Stoffels表示,戰事對於德國企業投下甚大的陰影,幾乎沒有任何一家中型公司能夠承受不斷上漲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自2021年至今,上游原材料的供應一直斷斷續續,而現在戰爭又加劇了這種情況。目前,部分行業的等貨時間已經達到離譜的地步。Stoffels舉了一個例子:依據德國現行工安規定,如果堆高機上的方向燈故障必須立即更換否則不能啟動,而目前,等候這個零件到貨約需24個星期! Stoffels表示,不但原料及零件等候期越拖越長,而且隨著能源價格飆升,各種物料成本也一漲再漲,長此以往,後果不堪想像。 DIHK對外貿易處主任Volker Treier分析,其實德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俄羅斯生產的金屬材料如:鎳與鈦。而且,這些都是工業製程必不可少的。最終,原材料和能源的價格上漲也將波及終端消費者。 DIHK本次調查也查知,將近20%的受訪企業表示財務狀況已經亮起黃燈。資金不足,結果也會使投資變少。DIHK呼籲,必要時需要再對產業紓困。
A: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環境署(UBA)、潔淨能源網路(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30067號 德國聯邦環境署(UBA)2022年3月15日發布年度環境報告,全德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年增4.5%,UBA表示主因在於德國因疫情後期之經濟復甦,導致碳排回升,且成長速度超過預估。 根據UBA統計,德國於2021年排放CO2約7.62億噸,較2020年增加約3,300萬噸。與1990年相比,德國碳排放量下降約38.7%。UBA及BMWK評估,碳排增加除經濟復甦外,高昂的天然氣價格,導致使用更多燃煤發電,且2021年風力發電較往年平均薄弱,亦加劇碳排增加。其中交通運輸部門及建物之碳排未達減排標準,依據德國聯邦氣候行動法(Climate Action Law),未達標部門之主管機關(德國聯邦交通部與營建部)具法定義務,應提出後續改進措施。 為達2045年淨零碳排、2030年碳排減少65%(與1990年度相比)之中程目標,德國聯邦經濟及氣候保護部(BMWK)國務秘書Dr. Patrick Graichen(政務次長)表示,盼解決交通運輸與建築部門缺乏結構性改革之瓶頸,BMWK正規劃擴增再生能源發電量達3倍之計畫,期使德國於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可達總發電量80%,俾能實現能源獨立自主、加速氣候中和等目標。 針對德國未來能源改革趨勢,G次長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的侵略行為,已使德國將天然氣作為過渡時期橋接能源的想法落空,與其建置更多天然氣設施,德國更應加速氫能發展。不可諱言,短期而言,德國為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之依賴,將增加煤炭之使用,但長期而言,此趨勢將加速氫能發展。此外,針對德國建物供暖,BMWK預估,由於高昂的天然氣費用,2022年眾多德國家庭將改採「熱汞裝置」取代燃氣供暖,有助德國同步減少對外能源依賴與碳排。針對高油價,G次長則認為交通成本上升,將驅使民眾轉乘其他運輸工具,政府亦須協助汽車產業,確保供應有限之晶片,投入於製造電動車,加速運輸形態之轉變。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17 PAP, TVP World, 隨著國際制裁更加嚴厲,數百家公司決定從俄羅斯撤出。許多人現在正在考慮擴大他們在波蘭的中心,以提供他們在該地區的利益。 波蘭科日明斯基大學金融和經濟學院院長(dean of the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at Koźminski University)Błażej Podgórski告訴波蘭新聞局(PAP),一些宣布退出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公司可能有興趣在波蘭進行投資。這些公司主要涉及汽車行業,波蘭已經是該產業的領導者。他補充稱,塑料生產、手機零部件、電子產品和食品也在榜列名單上。事實上,歐洲需要的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在波蘭生產。 Podgórski院長表示,公司從俄羅斯撤出是為了聲援歐盟、英國或美國,這些國家因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侵略而對莫斯科實施制裁,但也純粹出於務實的原因。他表示,首先,俄羅斯被排除在SWIFT系統之外,使得在俄羅斯拓展業務變得毫無意義,此外,這些公司知道俄羅斯社會面臨著如此嚴重的貧困,他們將無法負擔他們提供的產品或服務。 這些離開俄羅斯市場的公司包括宜家(Ikea)、麥當勞(McDonald)、星巴克(Starbucks)、百事可樂(Pepsi)、福斯(Volkswagen)、奧迪(Audi)、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波音(Boeing)、戴姆勒(Daimler)、戴爾(Dell)、Lidl和DHL等眾多品牌。波蘭公司包括CCC、Nowy Styl和LPP。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3.17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家庭和社會政策部長Marlena Maląg宣布,波蘭將對烏克蘭公民開放其勞動力市場。Maląg部長於3月17日週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於波蘭國失業率仍然相對較低,可以負擔得起這一舉措。政府正在為烏克蘭公民導入實施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方法,以便他們能夠開始工作。 Maląg部長指出,波蘭總統最近簽署了一項援助烏克蘭難民的法律,允許烏克蘭公民在波蘭合法停留18個月,並允許他們進入波蘭勞動力市場。她表示,僱主有14天的時間提報他們正在僱用烏克蘭公民的事實,完成後它自動成為合法就業。同時,對於在對俄戰爭爆發前在波蘭的烏克蘭公民,工作許可將自動延期。 Maląg部長還表示,烏克蘭人可以在波蘭勞工局註冊尋找工作。烏克蘭人也可以登記為失業者,這樣他們就可以獲得如國家培訓基金(National Training Fund)等各種形式的國家支持。
A:據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 2022年3月16日報導,因應俄烏戰爭造成能源短缺等情勢,義大利政府刻正研議多項緊急措施,其中包括降低燃油成本、天然氣及電力帳單分期付款機制、提供義大利小中企業財務援助、協助烏克蘭難民、加強黃金權力,以及倘義大利發生原物料缺乏情形,將依法限制出口原物料,以避免義國製造業日漸惡化之生產危機。 在諸多緊急措施中,義大利政府將優先擬訂天然氣及電力售價上限,並將利用自燃油費徵收之加值型營業稅(IVA)額外稅收做為財政來源,協助減輕家庭民生及企業負擔。又據報導指出,近5個月義大利政府徵收燃油加值營業稅額外稅收(extragettito Iva)為5億歐元,此額外稅收將可至少降低汽油及柴油最終售價0.15歐元。 隨著俄烏戰爭造成原物料短缺,已嚴重癱瘓供應鏈,甚至造成企業倒閉。因此,義大利政府正考慮加強保護主義政策,進一步控管包括鐵等戰略物資出口。義大利經濟發展部長Giancarlo Giorgetti將提出建議措施,義國企業倘於2022年7月31日前出口列管之戰略性物資必須向義國政府申報,政府可以禁止出口,倘違反規定者,將併處以至少10萬歐元罰鍰,以及銷售總額之最高30%做為額外罰款。此外義大利進出口信貸機構(SACE)將對目前市場短缺並重啟生產鑄鐵之義大利廠及能源密集產業業者提供保證。
A:資料來源 : 芬蘭政府 (Finnish Government) 芬蘭財部部長Annika Saarikko於3月15日參加歐盟財政部長會議,參加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會議,與會者達成有關CBAM的歐盟規範與共識。CBAM包含在Fit for 55計畫內,為達到減碳與促進歐盟綠色轉型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之目標。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希望能遏止歐盟製造商為規避減碳義務,而將製造轉至氣候法規較為鬆散國家之行為,也希望於完成現有歐盟碳稅機制的同時,可推廣碳稅運用與氣候法規至其他非歐盟國家。並利用歐盟碳交易機制,針對來自歐盟外的商品進行課徵費用,使其價格與歐盟區域內之商品相當。主要針對貨品包括水泥、鋼鐵、鋁製品、肥料和電力。CBAM規定將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法規及其他國際相關規範。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工業總會(Swedish Confederation of Enterprise)與綠色鋼材公司H2 Green Steel警告,目前瑞典電力窘境可能迫使企業離開瑞典至他國發展,建議瑞典政府儘速增加電力生產,同時改善電網基礎建設。 雖然瑞典電網(Svenska Kraftnät)表示,瑞典北部海岸較可能於近期增加電力機組,H2 Green Steel認為時程和進展都太慢,該企業希望於2024年底以前可以確認電力生產增加。參與零化石燃料HYBRIT鋼鐵生產計畫的SSAB鋼鐵公司認為政府相關許可的申請時程太過冗長,希望瑞典政府應重視綠色鋼鐵產業對於瑞典北部經濟產業發展和增加工作機會的貢獻,儘早改善電力問題。
A:資料來源 : 瑞典政府網站 (Regeringen) 瑞典政府於1997年成立音樂出口獎(Music Export Prize)後,每年針對在國際音樂界有卓越貢獻,且為瑞典建立正面形象之音樂從業人士,給予獎項以示鼓勵。今(2022)年音樂出口獎入圍者包括饒舌歌團A36、國際知名音樂團體ABBA、作詞作曲家Julia Karlsson & Anton Rundberg和流行音樂團體NEIKED。 今年得獎者將於3月23日由瑞典外貿部長Anna Hallberg宣布,同時亦將宣布終身成就獎及特殊貢獻獎。Hallberg部長表示,該獎項所獎勵之音樂人士不僅在瑞典音樂產業出口方面有貢獻卓著外,同時並感謝渠等致力音樂創作,促使瑞典成為全球眾所矚目的創意與創新國度。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3月17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15/P200號(商情文號:第215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Bord Gáis能源公司15日宣布調漲天然氣價格和電價;天然氣批發價格自2020年底來一直上漲,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更加劇此情形。該公司表示,價格維持高價位且預期未來波動是調漲消費者價格的原因。實際上,愛爾蘭天然氣有兩大來源,約有30%來自境內Corrib油田,剩餘是透過與英國聯絡線路主要進口來自英國及挪威的天然氣,愛爾蘭不太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直接供應。 Bord Gáis公司宣布,天然氣平均價格增加39%,平均電費增加27%;估計天然氣批發價格約占消費者帳單的30%。多年來,批發價格每MW約為14歐元至16歐元,價格從2020年底到2021年底上漲約五倍,主因在於疫情中斷後全球產業復甦使需求大增且供應短缺。其他天然氣業者可能效仿Bord Gáis公司調漲價格。 能源價格調漲消息勢必增加政府支持家庭的壓力,境內企業也可能必須尋求幫助。愛爾蘭商業與雇主協會(Ibec)警告,若政府缺乏相關支持措施將打擊企業並使就業機會流失。據悉,歐盟執委會已正研討相關辦法,或採取措施以壓低能源價格;但在批發價格方面,仍可能需要政府干預。任何配給供應需求都會對社會和經濟造成打擊,歐洲能源市場前景仍充滿未知數。
A: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1年3月17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14/P200號(商情文號:第214號) 商情本文: 英國境內約1200萬柴油用戶現面臨柴油每公升1.76英鎊之新高成本,遠高於2020年6月每公升約1.12英鎊的價格,估計駕駛必須多花超過90英鎊才可加滿一輛普通汽車,且燃料危機尚未解除,係英國有近20%柴油來自俄羅斯。俄羅斯每日出口約700到80萬桶柴油,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長期依賴俄羅斯石油的市場產生巨大動盪;在入侵後一周,柴油批發價格從每噸835美元飆升到每噸1500美元,雖此後價格回落至每噸約900美元,市場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此外,英國已與美國承諾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舉措,使國內進口商應在今年底前尋找替代供應來源。 在2001年到2018年期間,英國路上柴油車數量增加一倍多,有1890萬輛;同時,英國煉油產業變化,則使國內更加依賴進口供應。官方統計顯示,英國於2018年前約有60%的柴油來自進口,此比例在2005年時僅為16%。俄羅斯於2021年向英國出口360萬噸柴油,是僅次荷蘭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第三位供應商。 國際能源署昨(16)日表示,俄羅斯船隻目前仍正常裝貨,係許多交易在入侵發生前已商妥,新業務也幾乎未受停歇,使全球能源市場正處於十字路口。英國石油工業協會(UKPIA)也表示,全球市場向來可進行調整以確保供應,且燃料業者也在與政府合作,以在英國制裁措施下仍可供應英國所需燃料。強生首相現正於中東地區拜訪海灣國家領袖與沙烏地阿拉伯領導人,以確保石油供應穩定性,另尚有從美國進口燃料的選項,但此則將面臨更高的運輸成本,而歐盟和英國本國提煉更多柴油的能力仍有限。另由於氫氣通常由天然氣產製,現在成本亦極為昂貴。路透社報導,奧地利OMV能源集團限制在匈牙利的燃料供應,且BP和Shell公司最近幾週也限制德國地區現貨銷售(spot sale)。 Energy Aspects研究機構石油主要分析師Amrita Sen本週向國會議員提出警示,柴油需求往往缺乏彈性,且關鍵產業也仰賴柴油,即使一般消費者不把汽車加滿,僅工業使用也可導致柴油價格高漲;價格更可能飆漲到每公升2.50英鎊,甚至每公升3英鎊之多。
A:伊朗德黑蘭時報(Tehran Times)報導,伊朗外交部長Hossein Amir Abdollahian本(3)月16日在訪問莫斯科並與俄國外長Sergei Lavrov會談後表示,俄羅斯向德黑蘭再次保證,其將保有合作態度,直到在維也納達致最終協議為止。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已經主辦8次針對恢復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的談判。該JCPOA係2015年介於伊朗、歐盟、5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德國間的協議。前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在其對伊朗施加極限壓力行動下退出協議,並恢復此協議下所解除的制裁,並以其他藉口加諸新的制裁。華盛頓及美國媒體此刻正控訴莫斯科試圖提出最後一刻要求以避免協議達成。 俄國L外長在與伊朗A外長於莫斯科會面時表示,俄羅斯與美國指控相反,將不會是阻止會議達成結論那一方,相反地,將以建設性方式共同努力達成恢復核協議目的。 本(3)月14日美國共和黨50名參議員中,有49名表示將不會支持於維也納所達成任何可能的協議。伊朗外長表示 顯見目前球在美方,一切端視美國如何回應促成談判完成所需。
A:依據瑞士海關總署(EZV)2022年3月17日新聞稿,瑞士2022年2月出口總金額為240.11億瑞士法郎,較上月大幅成長15.4%;進口總金額為183.09億瑞士法郎,較上月衰退2.9%。貿易順差達57.02億瑞士法郎。 依出口成長比重而言,出口成長最多的產業分別為:化學及製藥產品134.17億瑞士法郎(+26.9%)、交通工具類產品4.9億瑞士法郎(+16.6%)、鐘錶產品20.12億瑞士法郎(+8.1%)、紙類及繪圖類產品1.35億瑞士法郎(+7.1%)、金屬產品13.38億瑞士法郎(+4.4%)、精密儀器15.16億瑞士法郎(+3.8%)、塑料業3.17億瑞士法郎(+3.4%)及紡織、成衣及鞋類4.01億瑞士法郎(+1.9%)。 以國家分類本年2月出口主要夥伴依序為:美國50.91億瑞士法郎(+56.6%)、德國38.67億瑞士法郎(+6.3%)、中國大陸15.15億瑞士法郎(19.1%)、義大利15.14億瑞士法郎(+3.1%)、法國14.81億瑞士法郎(+11.6%)。進口主要夥伴依序為:德國50.31億瑞士法郎(-8.1%)、義大利16.63億瑞士法郎(+0.3%)、中國16.33億瑞士法郎(+3.5%)、法國15.98億瑞士法郎(-7.7%)及美國12.07億瑞士法郎(+9.2%)。 資料來源:瑞士海關總署(EZV)新聞稿 日期:2022年3月17日
A:依據奧媒「維也納日報」(Wiener Zeitung)2022年3月17日報導,奧地利勞動部長Martin Kocher日前公布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奧國政府因應新冠疫情對實施縮短工時之企業紓困補助金額共計92.7億歐元。惟若加上尚未支付之承諾款項,則奧國政府補助款將達111.2億歐元。 K部長表示,烏俄戰爭對奧國勞動市場之影響目前仍難以評估,惟可確定者為對俄經濟制裁將減緩及減低奧國經濟動能,使失業率下降更緩慢。倘若俄烏戰爭時間拖長,不排除會對奧國經濟及勞動市場造成更大負面影響。 一般性新冠疫情縮短工時措施將至2022年3月底結束,惟奧國少數企業因烏俄戰爭供應鏈中斷而申請縮短工時者,奧國政府將專案批准及補助。例如:奧地利BMW 汽車發動機Steyr廠即因烏克蘭供應鏈中斷,向奧國就業服務中心(AMS)申請縮短工時,時間自2022年3月4日起至5月底止。
A:依據奧地利聯邦數位經濟部日前新聞稿,奧國將推出具數位身分簽章功能之「ID Austria」平台,以取代行之已久之「手機電子簽章」(Handy-Signature)平台。目前ID Austria仍處於測試階段,惟民眾可申請參加試用,預計2022年夏季該平台將正式啟用。 目前奧國民眾登記「手機電子簽章」已逾300萬人,亦即14歲以上民眾擁有電子簽章者約40%,可使用之數位服務逾200項,使用量較大者包括:跨部會資訊暨服務平台「oesterreich.gv.at」、數位政府手機應用程式(app)「Digitales Amt」、金融服務平台「FinanzOnline」、企業服務平台「Unternehmensserviceportal, USP」,以及防疫用之綠色護照「Grüner Pass」等數位政府(E-Government)平台服務;其他服務如「數位郵局2.0」、更換戶籍地、接收政府電子官方文件等。 奧數位經濟部表示,「ID Austria」除結合電子簽章及數位身分證功能外,將較「手機電子簽章」具更強化之功能,以及更簡易之操作介面,目前正準備中之新服務項目為電子駕照。另,作為數位服務及數位簽章之安全密鑰有效性將被歐盟會員國認可,亦即可以使用歐盟各國政府之數位平台服務。欲申請ID Austria之14歲以上民眾可至核發護照機關、邦警察局,以及奧國駐外大使館及領事館申辦(共約430個政府機關)。相關網頁:www.id-austria.gv.at。
A:出處:NL Times, 2022/03/1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2年2月份荷蘭失業率創2003年以來新低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中央統計局 (CBS)指出,2022年 2 月份荷蘭失業人數為 336,000 人,佔勞動力的3.4%,創 2003 年以來新低。今年1月份失業率為3.6%,過去三個月失業人數平均每月下降 8,000 人。 2022年 2 月份荷蘭社福機構 UWV 共發放 187,600 份失業救濟金,比 1 月份減少5,300 份,比 2021 年同期減少超過三分之一。 CBS指出,2021年荷蘭至少有 561,000 名兼職工可立即延長工作時數,這些兼職工為未開發的勞動潛力。多年來未使用的勞動潛力一直持續下降, 2014年仍有210萬人。 UWV 勞動力市場專家 Rob Witjes 表示,由於勞動力市場吃緊,雇主對文憑和技能的要求降低,如此可加快招聘速度,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則會在招聘後再行培訓。
A:出處:NL Times, 2022/03/17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1年荷蘭私家電動汽車數量增加 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車業協會 RAI Vereniging 和 BOVAG 指出,越來越多的荷蘭人選擇私家用電動汽車。2021年荷蘭私家電動汽車佔 21%,高於 2019 年的 12%。 RAI 和 BOVAG 指出,私家電動汽車數量增加是由於荷蘭政府在 2020 年 7 月實施的購買電動汽車補貼及越來越多負擔得起的電動汽車上市。 2016 年全電動汽車的平均售價創新高,為 79,000 歐元,2021年則降至 51,000 歐元,而消費者對駕駛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亦增加。 由於2022年年初,政府再次開始實施購買私家電動汽車補貼,因此2022 年的前兩個月,私家電動汽車的註冊數已增至 56%。截至 3 月 3 日,申請補貼額已超過 4,000 萬歐元,相當於 12,000 輛新電動汽車。 2022 年前兩個月,私人和企業共登記 6,741 輛新電動汽車,比2021年同期的 2,375 輛大幅成長 183%。 BOVAG 和 RAI Vereniging 表示,過渡到電動駕駛將有助荷蘭實現氣候目標,因此,該協會敦促政府繼續激勵企業和私人使用電動汽車,如此,未來幾年可在荷蘭創造一個健康的二手電動車汽車市場,使更多人能夠負擔得起電動汽車,並減少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