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與英國預計3月21日至22日展開雙邊貿易及投資協商,旨在就「緩解供應鏈瓶頸」、「經濟脫碳」、「促進數位貿易」、「支持國內勞動力與勞工權利」等議題進行更密切合作。   本次協商係美英雙方自去年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陷入停滯後首度重啟,反映美國拜登政府盼強化與友邦經貿關係,以期共同因應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以及中國在全球貿易與技術規定及標準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A:綜合美媒3月16日報導,美國聯準會於3/15至3/16召開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通過上調美國聯邦基準利率至0.25%-0.5%,為2018年以來首次升息,本年餘下6次會議亦可能宣布繼續升息,並稱將允開始縮減8.9兆美元資產負債表,然未提供具體細節,聯準會已於上週結束購債計畫。   FOMC會後聲明表示,近幾個月就業強勁成長,失業率大幅下降,然通膨仍居高不下,反映與新冠疫情、能源價格上漲及更廣泛價格壓力的供需失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正造成龐大的人道與經濟困境,對美國經濟影響具高度不確定性,短期內通膨恐面臨額外上行壓力,並對經濟活動造成負擔。   美國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 表示,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可因應緊縮貨幣政策,聯準會正關注通膨進一步上行壓力風險及通膨預期,倘有必要,可能加速緊縮政策。另美國聯準會最新經濟預測,本年GDP從去年12月4%下調至2.8%;通膨較先前預測2.6%高為4.3%,至2024年可降至2.3%;失業率則維持不變為3.5%。

A:綜合美媒報導,美國商務部3月16日公布美國本年2月零售銷售為6,581億美元,較前一個月增長+0.3%,相較本年1月大幅增長+4.9%成長趨緩,主要由汽油支出增長+5.3%帶動,倘不含加油站類別,零售銷售下降-0.2%,反映高通膨正限制民眾消費能力,減少非必要支出。   美國民眾在疫情期間累積大量儲蓄及勞工薪資成長,支撐消費者購買能力,本年1-2月零售銷售平均增長良好顯示新年度好的開始,另民眾因新冠疫情趨緩,增加在餐廳與酒吧消費,為服務支出帶來成長動力,然未來仍需觀察烏俄戰爭對燃料與食品成本、消費者信心及金融情況等衝擊。另全美零售聯合會(NRF)日前預測本年零售銷售增長6%-8%,雖較2021年增長14%為低,然已高於新冠疫情前水準。   零售銷售主要類別增長情形:13個零售類別有7個類別成長,其中加油站(+5.3%)、餐廳與酒吧(+2.5%)、雜貨零售(+1.9%)、體育休閒用品(+1.7%)及服飾配件(+1.1%)為主要成長類別,電商(-3.7%)、健康與個人護理(-1.8%)及家具與居家用品(-1%)則為主要下降類別。

A:生物科技公司Miltenyi Biotec將在馬里蘭州擴廠,並將其北美總部遷至馬州蒙郡,該投資計畫將創造130個就業機會。   Miltenyi Biotec近年來不斷於馬州進行生物科技相關投資,包括收購位於Gaithersburg市的生物科技公司Lentigen Technology Inc.及位於Baltimore市的藥物研發製造商Living Pharma Inc.,此次擴廠將提升該公司製造、研發及品質保證等服務。   州長Larry Hogan對於該公司的擴廠及搬遷表示歡迎,並稱該投資顯示馬州在生命科學具領先優勢。為協助該投資案,Miltenyi Biotec公司可申請馬州More Jobs for Marylanders及Job Creation Tax Credit稅收抵免之雙重優惠。     消息來源:馬里蘭州商務廳官網 https://commerce.maryland.gov/media/miltenyi-biotec-reinvests-in-montgomery-county-with-new-headquarters  

A:美參眾兩院已於上週通過2022財政年度綜合撥款法案,其中馬里蘭州將獲得1000萬美元聯邦分配款,幫助馬州南部基礎建設工程。   基礎建設工程項目包含: St. Patrick’s Creek河流疏浚工程,該疏浚工程長達2,450英尺。 建設自White Plains至Camp Springs長達19英里之道路 修建Gov. Thomas Johnson橋梁 購買警員隨身錄影機。 提供St. Mary學院購買研究船及相關設備,進行海洋科學計畫 為Charles郡居民建設房屋   Prince George郡建設: 提升MedStar醫院的心理諮詢服務 建設公立學校的遠距醫療系統,並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建設Bowie市水利基礎設施工程 購買消防蓄水車   消息來源:Southern Maryland News https://www.somdnews.com/news/local/southern-maryland-to-get-10m-from-federal-appropriations-bill/article_8d62ea1a-46d9-59c1-a453-17f11054a5b6.html  

A:The Star 2022.03.17 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國家統計局(Statistics SA)日前公布本年1月零售業銷售較去年同期增加7.7%至769億蘭特,高於2021年12月之3.214%,且高於市場預期之4.9%。以月分來看,1月較上年12月成長1.5%,略低於12月之成長幅度1.7%。南非零售業銷售已連續5個月呈現增加趨勢。 該局表示1月零售業銷售表現優異有食品、飲料、香菸、紡織成衣、鞋類及皮件,至於家用五金、油漆、玻璃、藥品及化妝品銷售減少。分析家表示1月銷售成長主要原因為政府放寬全國管制措施以及旅遊限制推動消費,然南非食品價格及油價持續上漲,失業率仍然偏高,電力供應不穩定可能影響供應面,仍將影響消費意願。

A:依據德國媒體Tagesschau報導及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德國2022 年2月通貨膨脹率達5.1%,聯邦統計局表示推升通貨膨脹率之主要原因為能源價格上漲,倘扣除能源價格則2022 年 2 月通貨膨脹率為3.3%。聯邦統計局指出相較去年同期2022 年 2 月總體商品價格平均上漲 7.9%,其中能源產品價格上漲 22.5%是價格上升之主要來源。在食品價格方面2022 年 2 月較去年同期食品價格上漲 5.3%,其中蔬菜價格上漲11.0%,乳製品價格上漲6.7%。此外近期俄烏戰爭爆發預估能源相關產品價格將進一步上升並將推高總體通貨膨脹率。報導指出德國經濟研究院表示受到俄烏戰爭影響推估德國經濟產出將下降,該經濟研究院預測德國經濟在2022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可能會出現衰退。   在預測未來通貨膨脹方面,德國經濟研究院院長Marcel Fratzscher預測今年德國通貨膨脹率可能會超過5%,倘俄烏戰爭戰況升溫同時其他國家對俄羅斯實施更多之經濟制裁推估德國通貨膨脹率甚至可能會達到10%,Fratzscher院長表示目前廠商尚未將所有的成本上漲轉嫁至消費者,預測未來幾個月內通貨膨脹率可能會再上升。Fratzscher院長並指出除了能源之外,俄羅斯亦是小麥和化肥的主要出口國之一因此推估未來食品價格可能也會上揚並更進一步增高未來幾個月消費者日常開銷成本對德國經濟帶來壓力。

A:依據奧地利統計局新聞稿,2022年2月份奧地利物價較2021年同期上漲5.9%,高於2022年1月之5%,為1984年8月以來最高,平均物價亦較1月上漲1.3%。如按照歐元區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 2015)之計算方式,通膨率為5.5%。 「房租、水費及能源費用」及「交通」2分類為2022年2月推升物價主要因素,較2021年同期分別上漲7.7%及10.6%。其中,柴油及高級汽油價格分別上漲30.7%及27.7%,天然氣及輕燃油批發價分別上漲70.4%及48.9%,電價則上漲21.3%。奧統計局長Tobias Thomas指出,倘無燃料及家用能源價格此最大上漲因素,估計2022年2月通膨率僅3.8%。 反之,2022年2月較2021年同期,房租下降2.6%,通勤票價暨交通年票下降34.1%,以及鏡架及淡香水分別降價13.9%及12.3%。 2022年2月較2021年同期,多數食品、日報、咖啡飲品等組成之「每日所需消費」價格約上漲6.3%,倘再加上燃料等構成「每週所需消費」,則物價上漲9.5%。

A:據沙烏地產業暨礦產資源部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Mineral Resources )統計,沙烏地本(2022)年1月製造業投資金額累計達1兆3,300億里雅(約3,540億美元),其中1月單月投資額為18億里雅。 上述數據亦顯示,沙烏地本年1月新核發79件製造許可、106座新廠房商轉投產,另核發礦業許可累計達1,989件,其中1月單月新增67件,國內外對製造業及礦業投資穩定成長。

A:據媒體報導,受國際油價飆升及原物料成本上漲影響,全球各國通膨湧現,美國聯準會(FED)於本(2022)年3月17日宣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以抑制通膨惡化,而沙烏地央行(SAMA)跟隨美國聯準會腳步升息,將回購利率(repo rate)調升1碼至1.25%、逆回購利率(reverse repo rate)調升1碼至0.75%,以確保貨幣及金融市場穩定。 據悉,因食品及燃油售價高漲,沙烏地本年2月通膨自1月的1.2%上升至1.6%,SAMA前已預估指出,在國內需求回升及國際通膨增加的情況下,本年第1季通膨將較去(2021)年第4季略微上升,另有分析專家指出,烏克蘭及俄羅斯軍事衝突所引發之國際糧食及能源價格波動,將影響沙烏地通膨走勢。

A:據媒體引用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中東暨中亞區主任Jihad Azour分析報導,由於烏克蘭與俄羅斯軍事衝突使國際油價進一步上漲,將大幅改善產油之海灣地區國家財政,並預估每桶油價每上升10美元,該等國家收入便可增加3.25%,亦可增加4.2%貿易順差。 上述分析亦指出,全球經濟本年應可持續復甦,惟關鍵在於各國需刺激民間產業發展,方能促進投資及消費,另IMF已準備好向受烏俄衝突影響之國家提出必要援助,以緩解財政危機。

A:越南文化、體育暨觀光部頃公布新常態下觀光業開放辦法,其重點內容如次: 觀光業開放時間 自本(2022)年3月15日起恢復完全開放,適用對象:來越國際遊客、赴海外越籍觀光客以及國內觀光客,適用範圍:空運、陸運、鐵路及海運開放國內外觀光活動。 對來越國際觀光客要求: 對於空運入境者,應具備由檢測國家主管單位核發之出境前72個小時內之RT-PCR檢測結果陰性證書或是24個小時內快篩檢測結果陰性證書(2歲以下兒童除外); 對於陸運、海運、鐵路等方式入境者,亦適用空運檢測規定。倘尚未具備上述規定之陰性檢測結果證書,應於入境前在關口以RT-PCR或快篩等方式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倘檢測結果呈陰性,則可入境參加觀光活動。倘陽性者,應依據醫療單位輔導執行。 對於2歲以下兒童,不必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尚未施打疫苗者或尚未感染病毒者皆可入境、與父母親、親屬參加室外活動。 入境前應進行醫療申報,並依越南主管機關規定在越南居留期間安裝使用PC-COVID醫療申報應用程式、以及採取相關防疫規定措施。 在入境關口,倘有染上新冠病毒之症狀(發燒、咳嗽、喉嚨癢痛、流鼻水、鼻塞、肌肉痠痛、頭痛等身體不適、異常症狀)應立即通知關口醫療單位,俾利依規定採取相關醫療措施。 具備醫療保險或是觀光保險,其中有支付新冠治療費用理賠責任至少1萬美元。  入境後10天內應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倘發現疑為染上新冠病毒之症狀,應立即通知鄰近之醫療單位,俾利即時採取相關防疫管理辦法;經常遵守戴口罩、洗手殺菌等防疫辦法。 來越觀光期間應保證符合與遵守越南出入境法律規定所訂之各項出入境標準以及其他相關規定。

A:綜合美媒及白宮公告,美國白宮於本月15日公布「貨運物流優化計畫」(Freight Logistics Optimization Works :FLOW),旨在透過貨物運送各部門共享數據資訊,以期加快貨物運送及降低消費者成本,解決供應鏈脆弱及堵塞的問題,該計畫由美國運輸部主導,初步先導計畫將召集貨物運輸關鍵6大領域共18個公私營單位參與,預計本年夏末前將評估成果以擴大實施規模。 美國運輸部表示共享資訊將可讓物流業者提升效率,且控制供應鏈成本及貨物延遲問題,預計透過網站蒐集相關數據資料,提供貨櫃裝箱時間及倉儲空間使用狀態,讓供應鏈相關企業獲得可靠、高預測性及準確性的貨物流通資訊,以實現強化供應鏈韌性目標。

A:根據美媒報導,美國康乃迪克州政府近期同意讓州政府員工永久實行混合辦公模式,一週最多可遠端辦公4天,該州已於2020年出售或終止四個辦公室租約,影響州政府所在地哈特福市(Hartford)經濟發展,賓州及紐約市等其他州及地方政府則限制遠端辦公形式且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期望鼓勵私人企業跟進。 康乃迪克州政府暨其行政機構位於哈特福市,使用約250萬平方英尺辦公空間,另租賃27.5萬平方英尺,根據房地產公司CBRE報告指出,2021年哈特福市中心辦公面積較2020年減少14.2萬平方英尺,平均租賃期限較新冠疫情前下降,市中心部分商店及餐廳已減少人力及工作時間,哈特福市長Luke Bronin表示近期為過渡階段,鼓勵企業讓員工重返辦公室,部分位於哈特福市的美國大型保險公司總部,Travelers Co.及CVS Health Corp.已於本週起要求員工陸續重返辦公室。  

A:柬埔寨成衣製造協會與歐洲商會攜手促進柬埔寨服裝出口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3月17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成衣製造協會(GMAC) 與歐洲商會(Euro Cham)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為成衣業的互惠互利展開合作,成衣業是柬國出口前景最光明的行業。柬埔寨成衣製造協會會長Kong Sang與歐洲商會主席Tassilo Brinzer昨(16)日出席簽署合作儀式。   Sang會長表示,歐盟是柬埔寨的主要貿易與投資夥伴之一,柬國需要進一步增強競爭力,透過出口成長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2個商會的合作將加強柬埔寨的成衣業,尤其是促進柬國對歐盟市場的出口。   Tassilo主席表示,歐洲商會代表歐洲主要服裝品牌的完美組合,該等品牌在柬埔寨的服裝與製造業、當地中小型企業、工廠及服務業(如專注於服裝和出口業的審計公司和航運公司)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上述企業的聯合將使歐洲成為一個更大的市場,能夠永續促進行業及其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擁有更大的產量、更高的專業性及更優質的產品。   Tassilo主席認為,上述歐商在柬國的經營模式對柬埔寨經濟有利,採用供應鏈與歐盟勞動法等新舉措對於增加柬埔寨的出口機會也很重要。Sang會長則表示,大部分成功與良好的出口成長仍歸功於歐盟給予柬埔寨輸歐優惠待遇,因為柬埔寨仍然是低度開發國家。   2021年柬埔寨與歐盟雙邊貿易額達45億美元,年增4.6%;其中柬國服裝出口22.07億美元,鞋類3.83億美元,旅行用品出口9,300萬美元,總額26.83億美元,約占雙邊貿易總額的60%。

A:2022年1至2月柬埔寨與韓國雙邊貿易達到1億9,520萬美元,年增22.7%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3月17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韓國國際貿易協會統計,2022年1至2月柬埔寨與韓國雙邊貿易達到1億9,520萬美元,年增22.7%;其中柬埔寨自韓國進口1.3億美元,成長39.1%,柬埔寨對韓國出口6,450萬美元,微減0.8%。   柬埔寨-韓國自由貿易協定(CKFTA)是柬國繼2021年與中國簽署FTA協定後的第2個已簽署的FTA,預定2022年年中將生效實施。據柬埔寨商務部稱,CKFTA將提供柬埔寨超過10,000種商品以零關稅方式進入韓國市場。柬埔寨主要向韓國出口鞋類與其他服裝、旅行用品、飲料、電子零組件、橡膠、藥品及農產品等。   該協定將促進出口、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就業機會並幫助受疫情影響的2個經濟體加速復甦。除東協-韓國自由貿易協定(AKFTA)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之外,柬韓2國還可以擴大貿易自由化市場。   柬埔寨商會副會長林恆表示,兩國政府的密切關係與經濟聯繫為韓國到柬埔寨的投資者建立信心,有助於帶動雙邊貿易。CKFTA 將是吸引更多韓國投資者到柬埔寨的大助力。雖然目前CKFTA尚未生效,但雙邊貿易正呈現增長,相信協定一旦生效將吸引更多韓國對柬埔寨的投資。   2021年柬埔寨與韓國雙邊貿易額達到9億6,513萬美元,比2020年的8億8,530 萬美元,成長9%。同年柬埔寨對韓國出口額為3億4,150萬美元,年成長7%;柬國自韓國進口額為6億2,363萬美元,年增10%。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2)年3月17日報導,由於近期國際物流斷鏈、貨櫃租金上漲、東南亞爆發雞瘟、飼料及運費上漲等因素推高雞蛋成本,因此新加坡雞蛋零售價目前正逐漸提高,此係自2004年馬來西亞暴發禽流感導致蛋價飆升至每個0.6星幣(0.44美元)後,蛋價最高時期,且預期仍將再漲價。 為確保星國食品來源多元化,新加坡食品局(SFA)於2019年實施執照更新要求,規定蛋商制定「業務持續計劃(Business Continuity Plan,簡稱BCP)」,確保非馬國雞蛋的進口量達到一定比例。新加坡雞蛋零售價在過去一個月持續上漲,雞蛋進口商表示貨源雖然充足,但星國政府規定進口雞蛋總量25%須來自星馬以外的國家,削弱市場的競爭性,導致蛋價持續走高。新冠疫情爆發前雞蛋進口價格每個0.12星幣(0.09美元)至0.14星幣(0.10美元),目前每個上漲至0.24星幣(0.18美元)以上,漲幅100%。 蛋商指出,過去新加坡市售雞蛋7成從馬國進口,目前減少至5成以下。馬國許多新農場有意出口雞蛋至新加坡,但等待批准的程序極為耗時。其實,只有競爭者增加,雞蛋價格才可能穩定甚至下跌。至於來自其他國家的25%供應,目前烏克蘭陷入戰爭難出貨、西班牙暴發禽流感,故除了馬國之外,僅能依賴從波蘭進口雞蛋。澳洲、韓國及泰國的雞蛋供應則較少。 另運送馬國雞蛋的貨車司機不時被檢出感染新冠病毒,須整車遣返,不只延誤交貨,還增加人力成本。此外,烏克蘭是雞飼料的主要出口國,戰爭導致養雞成本增加是全球性的問題。目前供應鏈不穩定,進口雞蛋往往延誤四五天才能運抵。 新加坡食品局受訪時表示,該局一直朝食品進口來源多元化的方向拓展,確保隨時能有替代貨源。即使盡最大努力使貨源多元化,但烏克蘭戰爭、供應鏈面臨瓶頸及主要國家暴發雞瘟等因素下,仍無可避免地出現雞蛋供應短缺的問題。

A:出處:government.nl, 2022/03/15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衛生部長於3月15日宣佈進一步放寬現行的新冠疫情措施   荷蘭衛生部長Ernst Kuiper於3月15日記者會中表示,儘管最近幾週荷蘭新冠病毒感染率再度上升,惟染疫者病情減輕,且重症監護病房人數處於控制中,因此,政府決定進一步放寬現行的疫情措施如下:   若出現症狀:待在家中並做檢測   若出現症狀,應待在家裡中並做自我檢測,若檢測結果呈陽性,即預約當地衛生所 (GGD)做PCR檢測,並自我隔離至少 5 天。若 24 小時內沒有任何症狀,可在 5 天後解除自我隔離。若未出現症狀,則無需進行檢測。   居家辦公   現行居家上班的建議將不再適用。因許多員工仍希望在家上班可至少維持一段時間,政府呼籲雇主繼續與員工就混合式上班達成協議。   口罩   從 3 月 23 日起,取消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的規定。在人群川流不息的地方,建議繼續戴口罩以保護自己和他人。飛機上與機場安全管制區內仍必須戴口罩。   從 3 月 23 日起不再做入場前檢測   目前,沒有預先分配座位(超過 500 人)的大型活動場所仍需出示新冠通行證。從 3 月 23 日開始,將不再需要在任何地點出示新冠通行證。   與新冠病毒共生 新冠病毒並沒有消失,但有鑑於疫苗正在有效地發揮作用,外加許多人因感染而產生一定的抗體,因此新一波感染的影響將不如 2020 年和 2021 年時嚴重。一些有助降低感染風險的建議仍然適用: • 定期洗手。 • 咳嗽和打噴嚏時以手掩面。 • 若有症狀,待在家中並做檢測。 • 確保室內新鮮空氣流通。 • 完整接種疫苗和加強劑。

A: 依據新加坡貿工部新聞稿指出,「第28屆東協經濟部長非正式會議」本(2022)年3月16日起透過視訊進行,由東協輪值主席國柬埔寨主持。會上東協成員國同意進一步探討透過更多途徑加強區域供應鏈,以因應供應鏈中斷的可能性,並推動疫後的經濟復甦。其中,在對必需品落實非關稅措施備忘錄方面,東協正著手將有效期延長至2024年11月。東協亦同時諮詢企業,擴大必需品清單,將主要食品及與疫苗之製造和分配相關的物品納入其中。會議中亦呼籲加速安全重啟區域跨境旅遊。 東協亦將就升級版「東協貨品貿易協定(ATIGA)」展開協商,讓成員國間的貿易可發揮最大潛能,以及強化經濟整合。協商的目的係解決非關稅壁壘問題、提高透明度、協助東協成員國參與全球及區域供應鏈,同時回應數位化及綠色經濟等新議題,以促進貿易。 新加坡貿工部長顏金勇在會議中提出,東協可在三方面合力推動經濟復甦:(1)保持東協成員國團結開放,建立以規則為基礎的經濟整合之重要性,以面對不確定的經濟因素,例如通貨膨脹壓力、地緣政治複雜情勢及疫情干擾全球經濟等;(2)東協應迅速組織行動,共同因應目前挑戰,包括強化區域內供應鏈,及將「東協自由貿易協定」再升級;(3)東協應在新興領域,例如數位及綠色經濟方面合作,將東協定位為一個與時俱進、充滿活力的區域集團(regional bloc)。 顏金勇部長表示,新加坡支持東協主席國柬埔寨的經濟優先主張。在全球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經濟優先可加強區域供應鏈,以推動經濟復甦,並確保自由貿易協定繼續發揮作用、與時俱進及更加親商。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2年3月17日) 一、韓國企劃財政部本(3)月17日發表,韓國政府為因應俄烏情勢惡化,半導體產業供應鏈面臨問題,決定自4月份起對進口之氖氣、氙氣及氪氣等惰性氣體適用0%關稅配額。 二、另企劃財政部表示,若有需要匯款給在俄羅斯之韓籍僑民及留學生時,多加利用未受制裁之駐俄羅斯韓籍銀行分行帳戶或韓國外交部提供之駐外使館快速海外匯款系統,再由駐俄羅斯韓國大使館轉交當地收款人。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