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副部長林萬鋒頃表示,馬國盼在低碳流動發展計畫(Low Carbon Mobility Development Plan)下,至2025年設立1萬間電動汽車充電站。迄今馬國共有約600間電動汽車充電站。   馬國綠色科技暨氣候改變中心(MGTC)在降低碳排放課題上扮演重要角色,以促進政府與私人界在發展電動汽車充電站基礎設施上的合作。馬國政府為此提供了多項獎勵與資金援助,以鼓勵更多企業發展綠色科技,包括設立電動汽車充電站。   在2020新國家汽車政策下,馬國汽車產業將朝向節能汽車的方向發展,而貿工部為達此目標所做出的努力包括設立電動汽車工作小組,涵蓋相關的政府部門、機構與民間企界,以加強和發展電動汽車領域。為確保馬國能提高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力,馬國政府不僅向汽車和零組件製造商提供獎勵,且任何購買、安裝或租借電動車,以及支付電動車充電設施的費用,可減免最高2,500馬幣(約595美元)的個人所得稅。   韓國SK Nexilis與IMM Technology兩家公司已在馬國興建電動汽車電池用銅箔(copper foil)製造廠。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微電子系統有限公司(MIMOS Berhad)、明訊公司(Maxis Bhd)及華為馬來西亞分公司(Huawei Malaysia)達成三方合作夥伴協定,將攜手共建5G網路與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上述5G與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將設立於馬國微電子系統學院,有助於加速5G、物聯網(IoT)、雲端和人工智慧創造的工業應用計畫。該中心在全面投入運作後,將成為研發(R&D)的共同創造試驗平台和創新解決方案育成中心,使商家能夠使用先進技術支援的基礎設施。     Mimos總裁兼執行長依斯干達沙末博士表示,該中心將以市場為導向,其研發活動將專注於創建國內技術企業,並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以及兼備顯著的出口潛力。馬國盼成為國際5G和人工智慧創新解決方案開發和部署之地。   明訊執行長格漢奧特表示,該公司將致力於投資馬國國家數位發展計畫,並透過其在網路領導的地位、數位服務和連通解決方案,結合技術,使民眾、商家和國家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始終處於領導地位。   華為馬來西亞分公司執行長袁明則稱,5G與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也將説明馬國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應用5G、人工智慧和雲端技術,進而推動馬國數位經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副部長林萬鋒頃與中國大陸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副主席蔡麗新進行視訊會議,討論深化馬中「兩國雙園」的未來合作發展計畫。   中馬欽州產業園將於本(2022)年4月舉行10週年慶典活動,馬來西亞將與廣西在慶典期間共同舉辦「2022馬來西亞─中國廣西線上投資論壇」,將廣邀兩國政府官員和工商界代表與會,以促進更多商務和投資活動。   林副部長表示,馬中「兩國雙園」,即馬中關丹產業園(MCKIP)和中馬欽州產業園(CMQIP),是「一帶一路」最具標誌性的國家級合作專案。「兩國雙園」的未來發展,將為馬中兩國,甚至是本區域國家,帶來後疫情時代經濟全面復甦的策略機遇。   林副部長於前述會議中建議,馬中兩國在未來將探討建設「兩國多園」的可行性,以便將「兩國雙園」的成功合作模式拓展至其他地區。   迄今馬中關丹產業園共吸引19項投資計畫,累積投資額達301億馬幣(約71.61億美元),估計可創造1萬7,000個就業機會。在第二及第三期的開發階段,馬中關丹產業園將和東海岸鐵路及關丹港口銜接在一起,這將有效帶動周邊港口城市的發展。   馬國政府極歡迎更多中資企業進駐馬中關丹產業園,展開研發、考察和投資,轉移更多高新技術,協助馬國進行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並善用馬國的區域優勢來開拓廣大的RCEP市場,作為進入東協市場的門戶;另一方面馬國亦盼更多馬國企業前往中馬欽州產業園投資設廠,以作為進入中國大陸廣大的市場。馬國貿工部旗下的投資發展局(MIDA)官員將全力進行這方面的招商引資工作,盼吸引更多廠商進駐。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一、菲律賓杜特地總統本(3)月2日簽署共和國第11647號法案(RA 11647)。該法案係修改1991年之共和國第7042號法,也就是外國投資法。該法取消若干對外國投資之限制,盼吸引更多外國企業在當地開展業務或投資當地企業,從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升菲國產業技術及技能移轉,並加速自新冠疫情中復甦。總統府於3月4日公布,並於公布後15日生效。 二、該法內容重點如下:   (一)除現行負面表列清單中規範禁止外國投資或只能以較低比例持有股權之產業外,允許外國人可成立企業或投資國內公司持股100%。   (二)外國投資負面表列清單部分       1、保留依菲國憲法或其他特別法規範僅限菲人投資之項目。       2、依一般法律規範僅限菲人投資之項目,縮小範圍至以下2點:            (1)國防相關產業,如生產槍枝、彈藥及致命武器之製造、維修、儲存及銷售。            (2)實收資本額小於20萬美元之微中小型企業,舊法規範為50萬美元。            (3)上述條件之例外,外國企業投資實收資本額最低10萬美元之微中小型公司或新創公司,倘該公司具有科技部認可之先進技術,或大部分員工皆為菲籍,惟菲籍員工至少需15人,舊法規定為50人。   (三)成立由菲國貿工部主持之跨部會促進投資協調委員會(IIPCC),由財政部擔任副手,集合菲國經濟特區管理署(PEZA)、外交部多邊暨國際經濟事務次長辦公室、資訊暨通訊科技部、高等教育委員會及技職教育發展署等單位成立,該委員會將負責制定促進外國投資計畫,建立促進外國投資與本土企業合作之線上資料庫、協助地方政府吸引外國投資以及解決外國企業在地經營問題。   (四)外人投資之出口企業規定之內銷比例降至40%,舊法為60%。   (五)適用本法並享有財務獎勵措施之已註冊外國企業,應執行技能移轉發展計畫,確保相關技術可移轉菲國。 三、菲國貿工部Ramon Lopez部長表示,本法放寬潛在外國投資人投資菲國之要求,減少其障礙,鼓勵於更多領域進行投資。財長Carlos Dominguez亦指出新法有助引進外國人才及資本增加在地營運。眾議員Joey Salceda,亦為本法眾議院版本之草擬人表示,新法有助科技新創公司設籍菲國,鼓勵引進外國專業人才,有利技術及知識移轉並改善菲國經濟現狀。 四、菲國管理協會對於本法通過表示歡迎,其主席Alfredo Pascual表示,菲國吸引外資一直落後於同地區其他國家,必須通過更多政策放寬市場進入條件及鼓勵外資增加就業,本次法令公布有助傳達菲國政府歡迎外國投資的開放態度。另菲國雇主聯合會(ECOP)主席Sergio Ortiz-Luis Jr.表示,開放外資可彌補疫情使得企業停工造成的勞動力損失,預期外資將湧入菲國,特別是旅遊業及農業將因此受益。菲國商工總會(PCCI)主席George T. Barcelon受訪時指出,據其了解已有外國電信業者評估投資菲國之可能性,本法頒布後搭配公共服務法修正案可提升菲國經商便利度。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貿易商表示,因緬元貶值以及需求強勁,Bayintnaung市場公佈的統計顯示,近日國內市場上黑芝麻的價格漲至每3籃袋23.5萬緬幣,各種芝麻的價格在每袋15.5萬至23.5萬緬幣間波動。   緬甸80%的芝麻銷往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台灣及歐盟國家。歐盟市場喜好緬甸的有機芝麻,日本則喜歡符合良好農業規範(GAP)的緬甸黑芝麻。緬甸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生芝麻及高附加值芝麻都出口到中國,目前面臨著將芝麻推向其他國家的困難。Bayintnaung批發市場的倉庫老闆表示,如果因COVID-19引發的運輸障礙得到緩解,芝麻市場肯定會再次活躍起來。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曼德勒省彬烏倫(Pyin Oo Lwin)咖啡研究、信息、推廣及培訓中心副主任Daw Mi Mi Myint表示,在這個咖啡季,約有150噸特色羅布斯塔咖啡(Robusta Coffee)將外銷。泰國、韓國及日本將採購Thandaung地區的羅布斯塔咖啡,外國買家認可緬甸低海拔咖啡的品質,其需求有助市場的成長,且可維持較好市場的價格,今年4月開始即有150噸低海拔咖啡的出口計畫。   當種植者遵循良好農業規範(GAP)時,就能生產出優質的咖啡豆。去年,緬甸去年向國際市場出口約5至10噸羅布斯塔咖啡,出口價格為每緬斤4,500至5,000緬幣(1緬甸等於1.6公斤),該品種獲外貿夥伴喜愛並發出採購訂單,緬甸咖啡可望打入更多的外國市場。

A:亞洲新聞台報導,今年1月石油巨頭美商Chevron及法商Total能源,以緬甸軍方接管政權後人權持續惡化為由退出緬甸。泰國油氣巨頭PTTEP Pcl於3月14日表示,該公司認為公平獲得能源是所有人都有權享有的基本人權,在法國Total Energies退出Yadana投資案後,該公司已仔細考慮作為後續營運商的作法,以確保天然氣供應不中斷,並將從今年7月起接管緬甸Yadana天然氣田的營運。   PTTEP是國營企業PTT Pcl的子公司,該公司表示對能源的不中斷十分重視,稱Yadana是緬泰人民生計的關鍵天然氣供應來源。Total Energies目前持有該油田31%的股份,將於今年7月20日完成交接,之後PTTEP將持股37.1%,緬甸國營石油天然氣公司持股21.8%,Chevron的子公司將持有41.1%的股份。PTTEP表示,Yandana的天然氣產量約為7.7億標準立方英尺/天,其中每日2.2億標準立方英尺占緬甸天然氣發電需求的50%。其餘5.5億標準立方英尺天然氣出口到泰國,供應12家電廠,約占泰國天然氣需求的11%。

A:紐西蘭政府為因應俄國入侵烏克蘭,造成全球能源危機,以及紐國通貨膨漲創30年新高,於本(3)月14日宣佈將實施生活補貼方案,以緩解紐西蘭家庭生活壓力,因應措施包括: 自3月14日午夜起,燃油消費稅每公升調降0.25紐元,為期3個月 自4月1日起,所有大眾交通工具票價減半,為期3個月 自4月1日起擴大社會福利政策,預計約有60%家庭自家庭退稅政策(Family Tax Credit)每週可多獲得20紐元;個人養老金每兩週調升52紐元;夫妻2人的養老金增加80紐元;社會福利救濟金每週最多調漲35紐元 自5 月 1 日起將重新實施冬季能源補貼,夫婦2人家庭每週可獲31.82紐元,有撫養子女的家庭則可獲得最多700紐元補助

A:日期:111年3月8日 來源:ABC News https://www.abc.net.au/news/2022-03-08/russia-ukraine-war-drives-high-global-coal-prices/100889762   俄烏戰爭引發歐洲國家經濟制裁希望禁止俄羅斯煤炭,亦導致全球燃煤價格飆漲。此經濟制裁讓歐洲國家澳洲採購煤炭的需求大幅增加,而俄羅斯燃煤供應佔歐洲進口的70%,任何相關經濟製裁都將促進其他大型燃煤生產國的出口成長,如澳洲。以從長遠來看,高價的煤炭將顯著增加燃煤發電的成本,這也可能加速轉向再生能源的速度。 據上週數據顯示,從新州Newcastle港口出口煤炭價格已飆升至每噸 $ 418 美元($ 564澳元),超過四個月前創下的每噸 269 美元($362澳元)的紀錄。與 2020 年相比,這是一個重大轉變,當時煤炭價格跌破每噸 $ 50 美元($67 澳元)。 Fat Prophets 能源顧問公司的分析師David Lennox表示,每噸 400 美元煤炭出口價格已創下歷史價格新高,分析師在過去三、四月內並無預測到俄烏戰爭所帶動煤炭高價。 Wood Mackenzie再生能源及採礦研究諮詢公司的煤炭分析師 Rory Simington 亦表示,煤炭價格創新高表明全球對燃煤需求轉向如澳洲、南非或哥倫比亞等國購買,造成價格攀漲,雖無法一時取代俄羅斯的燃煤出口市場,預估未來煤炭高價格恐仍將維持一段時間。 大多數煤炭出口是依據長期銷售合約出口的,儘管合同通常包浮動條款(escalation clauses),但以價格每噸 400 美元的出售狀況是罕見的。 雖然短期內高價格對煤炭對生產國有利,但長期前景並不樂觀。煤炭供應短缺的部分原因是缺乏對煤炭生產的投資,投資方已紛紛轉向再生能源。若煤炭價格持續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那麼這種綠色轉型的發生速度將比市場預期的要快得多。  

A:日期: 111年3月14日   來源: ABC News、澳洲新報 https://www.abc.net.au/news/2022-03-14/why-coal-is-an-each-way-bet-for-a-government-verrender-column/100907008 https://www.acd.com.au/chinese-community-news-en/xuelitaiqiaoshangzhoujuxingshishidahui-tuidongtaiwanjiarucptppjitaiaoqianshufta/   澳洲貿易、觀光暨投資部長Dan Tehan昨(14)日接受澳洲天空新聞專訪時表示,只要州政府同意,澳洲應可於4/17宣布開放郵輪,此將有助澳洲旅遊業之復甦,相當值得期待。 由於港口經營屬地方政府權責,故相關防疫檢疫措施亦由州/領地政府負責。T部長表示,對於開放郵輪事,聯邦政府早已準備妥當,目前就等州政府(衛生官員)的同意綠燈。 訪問中T部長透漏新南威爾斯州長已明確表示,該州已準備好迎接觀光郵輪靠岸,昆士蘭旅遊部長也向他表達開放的意願。中央與地方刻正共同努力,盼及早宣布澳洲將於4/17再次開放郵輪巡航,迎接全球各地的觀光客。 此外,記者亦詢及「澳印全面經濟合作協定」(Australia-India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AI-CECA)談判進展事,T部長回應略以,本案談判歷時數十載,確實存在很多困難,惟目前雙方立場已非常接近。 為此,渠與印度部長目前幾乎每天或每兩天舉行視訊會談,雙方盼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於下周初對外宣布本案進展。 謹查2020年印澳雙邊貿易額超過240億澳元,印度是澳大利亞第7大貿易夥伴及第6大出口市場(主要出口商品為煤炭;服務收入為國際教育)。 澳大利亞自印度主要進口產品為石油產品、藥品、鑽石、黃金首飾、服裝等,而澳大利亞對印度的主要出口產品包括煤炭、液化天然氣、氧化鋁及黃金。   在服務方面,印度提供澳洲之服務包括來自觀光、電信及運算、金融等,而澳洲自印度之服務收入,主要來自留學生及觀光客。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vietnamnews.vn,2022年3月15日 越南副總理黎明凱於2022年3月14日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召開之會議中表示,越南政府將對石油、鋼鐵、水泥、運輸、畜禽飼料、食品及醫療設備等主要貨品加強價格管控工作。 渠要求相關部門充分掌握上述重要貨品之供需情況,企業倘有操縱相關貨品價格行為將受嚴厲制裁,呼籲相關企業與媒體合作、讓市民安心、以及避免恐慌而導致囤貨現象出現。 黎副總理對近期提議有關汽油之環保稅減少50%表示,此舉將使越南汽油價格低於鄰國汽油價格,將會導致跨境汽油走私增加,要求相關部門及邊防部隊加強打擊走私行為。此外,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亦將導致全球市場不穩定及波動,促使越南在貨品價格管控將更加困難,尤其汽油產品。 渠要求越南國家中央銀行對經濟進行全面性檢視,設計支持政府價格管控效果及經濟復甦之具韌性之貨幣政策。根據越南統計總局資料,2022年2月越南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1%,年增1.42%。累計,2022年1至2月越南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1.68%。 根據越南統計總局資料,2022年2月越南通膨較2022年1月上漲0.49%,較2021年同期上漲0.68%,2022年1至2月通膨率年增0.67%,低於消費者物價平均指數,顯示貨品價格波動主要係食品及燃料價格上漲所造成。

A:資料來源:越南年輕人報,2022年3月1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衛生部次長阮長山(Nguyen Truong Son)頃於 2022年3 月 15 日晚間發布最新開放國際遊客計畫,未來國際遊客只需於出發地出境時取得COVID-19陰性檢測即可,入境越南時亦只需醫療申報,無需重新採檢或隔離。 以飛航方式入境之遊客,需並在起飛前72小時內取得PCR陰性證明或24小時內快篩之陰性證明。符合規定之旅客,抵達越南入境時無需重新採檢或隔離。該計畫甚至未提及入境遊客需持有疫苗接種證書或在近6個月內有否確診並痊愈證書。 以陸路、鐵路及海運方式入境之遊客,如乘搭時間較短,則只需如飛航方式於出境前進行採檢;如乘搭時間較長,則需在通關口岸處接受採檢。 年齡2歲以下之孩童以任何方式入境時,不論未接種疫苗或未曾確診亦可入境,均無需進行採檢。 遊客在入境前需使用越南PC-COVID應用軟體進行醫療申報,在越南停留期間亦需遵守防疫規定。 旅客自入境之日起10天內需自我觀察健康狀況,實施防疫措施如戴口罩、消毒及限制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等。

A:紐西蘭政府3月16日宣佈提前重新開放邊境計劃時程,已完整接種疫苗的澳大利亞旅客將可於 4 月 12 日午夜起,免隔離入境紐國旅遊。 自5月1日午夜起,來自美國、英國和台灣等60個紐國簽證豁免國家,且已完整接種疫苗遊客,亦可免隔離入境紐國。 旅客須在出發前提供檢測(PCR、LAMP和RAT檢測皆可)陰性證明,並於入境紐國後,分別於第0/1天和第5/6天進行快速抗原檢測。

A:資料來源:越南年輕人報,2022年3月15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就在新的開放國際遊客計畫公布前,越南政府發布對13個國家免簽證的決議,為近期恢復旅遊業創造有利條件。對上述國家免簽證進入越南,從入境之日起臨時停留15天,無論護照類型、入境目的如何。   13個國家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北愛爾蘭、俄羅斯、丹麥、瑞典、挪威、芬蘭、白俄羅斯、日本及韓國。   這些是在 2020 年 COVID-19 疫情之前越南單方面給予免簽證的國家。   該免簽證政策執行3年,從3月15日至2025年3月14日結束,或將考慮根據越南法律延期。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英文西貢經濟時報,2022年3月10日 根據Vietnam Report JSC報告,越南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該國外資企業卻維持成長。2022年3月9日Vietnam Report JSC與Vietnamnet新聞網發布有關2022年500家越南增長最快之500家企業(FAST500)名單。 2022年共有186家企業參與上述調查,其中,認為2021年企業營收仍維持成長之受訪企業占72.6%,甚至有3分之1之企業表示稅前利潤較2020年激增75%以上;此外,認為2021年企業營收成長較2020年衰退者占23.7%。 2017年至2020年FAST500企業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僅為22.5%,年減5.7%。雖外資企業僅占該調查名單之6%,惟外資企業CAGR仍達24.1%,私營及國營則分別為23.2%及26.6%。 由於2022年越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較高,眾多FAST500企業均對2022年發展前景充滿希望,對2022年越南市場之經濟成長前景保持樂觀之受訪企業占83.3%。至於有關2022年擴大業務規模之計畫共有89.2%受訪企業表示贊同,而表示維持目前經營規模者僅有10.8%。 為維持積極成長,FAST500企業預估2022年越南政府將採取經濟復甦穩定措施、控制通膨、加強貿易促進活動、繼續提供援助措施,以及加強行政改革,為企業維持經營創造最佳環境。

A:哥倫比亞共和報(La Republica)報導,依據哥國國家統計局(Dane)公布最新資料顯示,2022年1月經濟在觀光及商業成長帶動下成長率達7.8%,其中第2級產業年增12.4%表現優異。國國家統計局(Dane) Juan Daniel Oviedo局長表示,哥國2022年1月成長性表現較佳的行業包括:商業、運輸、旅宿、及工業生產等項目,在第3級產業中之金融保險服務業衰退3.8%表現較不佳。此外第1級產業農業受到國際農用原物料上漲衝擊,獲利亦較2021年衰退2.7%。而2022年1月哥國級產業占比分別為:第1級(12.8%)、第2級(17.4%)及第3級(69.8%)。

A:依據哥倫比亞國家稅賦暨關稅署(DIAN)資料,2022年1月進口金額54.86億美元,出口37.81億元美元,貿易赤字17億500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貿易赤字9.86億美元,年增72.92%。亦較新冠疫情前之2020年貿易赤字6.94億美元為高。   2022年1月哥國進口以燃料成長110.3%、工業半成品成長59.5%、農產食品成長27.4%表現較佳。主要進口來源國中國大陸占29.1%居首位;其次依序分別為美國、巴西、墨西哥、法國、德國及印度等國。

A:馬里蘭州州長Larry Hogan於3月17日公布BWI機場於2021年創下新貨運業務紀錄,較2020年成長4%。   BWI貨運業務在2021年占該地區三大商業機場航空貨運總量55%以上。因新冠疫情影響,網路購物成長亦推動BWI貨運量成長。除此之外,BWI客運量較2020年亦成長68%。   BWI機場於2021年增加更多國際/國內航班及新增三家航空公司,即Avelo Airline、Icelandair、PLAY Airline。   BWI機場將於2022年繼續投資並改善機場,改善項目包括:   4.25億美元建立新的行李處理系統及機場大廳間的連接通道。 5500萬美元翻新機場中6間廁所。 1.35億美元為西南航空公司建立該公司美國東岸地區之維修機棚。       消息來源:馬里蘭州州長官網 https://governor.maryland.gov/2022/03/17/governor-hogan-announces-new-cargo-record-for-bwi-thurgood-marshall-airport/  

A:美參眾兩院於3月10日通過之2022財政年度綜合撥款法案包括,馬里蘭州西部將獲得900萬美元聯邦分配款,加強馬州西部基礎建設工程。   基礎建設工程項目包含:   基礎建設及經濟發展項目(700萬美元) 協助馬州科技與生命科學企業發展:小企業員工新技術及知識培訓 建設Frederick郡Liberty Road及East Street之間的橋樑 建設自Garrett郡Deep Creek State Park至Grantsville之間的Meadow Mountain步道 維護Boonsboro鎮飲用水水庫工程 拆除Frederick郡現有的損壞水壩,並建立雨水管理系統 重建Cumberland市自Chesapeake至Ohio 運河終點站之間1.2英里的運河 Gorman市水管修復工程   社區發展、歷史及文化倡議項目(1百萬美元) 擴建Hagerstown市C&O運河國家歷史公園 擴建Frederick市Monocacy國家戰場場地   公共安全項目(12.5萬美元) 成立Frederick市警員危機小組:建立危機小組協助警員在危險任務中應對及確保警員能得到後續支援,並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健康設施項目(85萬美元) Frederick郡危機穩定中心:該中心為精神病患者提供短期心理諮詢服務。     消息來源:馬里蘭州參議員Chris Van Hollen官網 https://www.vanhollen.senate.gov/news/press-releases/van-hollen-cardin-announce-nearly-9-million-in-direct-investments-for-western-maryland-community-projects-in-fy2022-funding-bill  

A:根據媒體報導,阿根廷國家統計局(INDEC)公布2022年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IPC)為4.7%,1至2月累計為8.8%,專家表示,儘管俄烏戰爭顯然會提高阿國通貨膨脹率幾個百分點,惟商品價格上漲情況已持續數月,政府迄今卻未能及時抑制通膨。 據Abeceb顧問公司經濟學家Soledad Pérez Duhalde表示,俄烏戰爭造成全球原物料價格上漲,由於俄羅斯生產農產品及化肥,不僅會影響糧食價格還會波及生產大宗穀物的成本。同時,也將衝擊建築業,一方面俄國為全球鋁主要生產國之一,另方面建築業為高耗能產業,能源短缺亦將影響該產業投入,例如自2月起,液化天然氣(日本報價)每100萬BTU報價從15美元上漲至38.3美元。由此可見,建築成本指數(ICC)的漲幅將超過消費者物價指數。 對此,阿根廷建築商會(Camarco)會長Gustavo Weiss表示,俄烏開戰不僅造成原在該兩國生產之產品國際供應短缺,甚至波及所有跟能源有關的產品。包括鋁、鐵、石油等價格均上漲,提高建築業及其他經濟產業成本,例如:不銹鋼及水泵設備的進口,以及與衛生工程有關的一切產品。 Abeceb顧問公司表示,上述情況也將導致汽車或家用電器等產業所需之零件價格上漲。此外,在其他當地區域產業部分如洋梨及蘋果商,其中近30%均出口至俄羅斯,儘管影響廠商出口,惟對國內消費者而言,有助降低國內市場價格。 然而,影響最大的產品將降落在小麥及葵花油及相關衍生製品。依據地中海基金會阿根廷及拉美現況研究所(IERAL)首席經濟研究員Juan Manuel Garzón表示,穀物自2月1日來已上漲36%、葵花油(精煉及散裝)上漲約70%。對阿根廷而言,部分有些耗材/用品及最終食品受到國際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基本民生食品,加上阿幣匯率貶值加劇,相較其他穀物出口國家,國際價格上漲將使該等出口國貨幣升值,進而抵消國內物價上漲。 WTI原油價格自今年2月初以來累計上漲9%,影響許多貨品的生產,包括一些紡織用品,例如:含有石油衍生成分的聚酯(polyester)或萊卡(lycra)。 儘管如此,阿根廷將面臨最嚴峻之衝擊將來自天然氣進口短缺及進口價格已升至歷史高位,儘管境內Vaca Muerta天然氣蘊藏存在巨大潛力,但阿國當前仍仰賴向國外採購。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