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3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22/P200號(商情文號:第222號) 商情本文: 半導體產業欲加速對新投資,以因應全球晶片短缺以及需求激增的情勢,分析師預計,在2030年前半導體市場將翻倍達1兆美元。惟總部設於荷蘭的ASML半導體集團執行長Peter Wennink警告,由於供應鏈受阻,半導體業者數十億美元擴張計畫也將受到未來兩年重要設備不足之限制,預計明年與後年仍會有設備短缺問題。 美商Intel半導體集團上週宣布,將依據市場需求在歐洲投資約330億歐元用於製造研究,估計到2020年代末將增至800億歐元,且計畫投資400億美元擴大在美國製造晶片。據悉Intel公司正在努力追趕台灣台積電公司,台積電在未來三年內將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另三星將在2020年代末投資1500億美元擴大生產。Intel公司執行長Pat Gelsinger則也承認,重要設備不足會為該公司擴張計畫帶來挑戰。 許多新製造設施在2024年前都無法投產。例如,ASML設備中最大的複合零組件是由德國Carl Zeiss光電業者製造的透鏡,而為製造更多的透鏡,業者必須建造無塵室,需要申請許可,且也需要開始計畫新廠建設;一旦工廠準備就緒,該公司需要訂購生產設備,製作更多透鏡的準備時間需要超過12個月。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3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23/P200號(商情文號:第223號) 商情本文: 根據全球PKF會計事務所數據,2021年愛爾蘭當地有355家企業倒閉或進入清算程序(liquidation)。此則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的數字,如在2011年曾有超過1400個。過去兩年實體服務業雖受疫情重創無法正常交易,且因數位零售業比例提高飽受威脅,但政府透過稅務措施有效地支持當地公司,這些措施也支撐著許多即使沒有疫情影響也可能倒閉的公司。 促使全國經濟擺脫疫情支持,為國家財政當務之急,也是主要挑戰。截至2月底,尚有超過9萬5000家企業使用愛爾蘭稅務局的債務倉儲準備金專案(Debt Warehousing Scheme),該專案使企業可擱置納稅義務;迄今已有約31億歐元稅金擱置,每家企業約3萬歐元,細分大概有14.6億歐元與增值稅相關,且有14.8億歐元與PAYE所得稅負債相關。 愛爾蘭稅務局發言人表示,將不會立即取消該措施,且在該專案支持下的業者可將債務延到2023年償還,屆時也將僅是3%的低利息;稅務局通常對未繳稅款者收取8%到10%利息。PKF會計事務所合夥人Declan de Lacy分析,當此專案的債務到償還時刻,面臨財務困難的業者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在疫情前就已瀕臨倒閉的業者,係在疫情前的2020年初,當地破產企業數量就明顯上升,推測與英國脫歐有關,估計將有約200家公司在專案終止後可能馬上進入清算程序。第二類為疫情期間積欠稅收和租金累積而面臨現金緊縮的公司。第三類為疫情後工作模式轉型致使原客戶流失的公司,係原辦公室客流量已不復存在,基於此這些業者的營業規模恐永遠無法回到原來的規模。上述三類公司破產情形應為漸進式,非突然遽增,破產業者可能在2023年再次達到約1000家。而最大的難題應是積欠的租金,係愛爾蘭中小企業現在的債務整體而言雖比金融危機後少很多,但許多公司已兩年未付租金。 都柏林西部的Kylemore Karting卡丁車營運業者常務董事Kyle Kennedy表示,即使在疫情期間無法營業,但在較好時期累積現金準備以支付防疫封鎖時期的抵押貸款,並在政府就業工資補貼專案(EWSS)保留所有員工,該公司已逐漸走出疫情風暴。另位於Wicklow郡的Fishers of Newtownmountkennedy百貨公司也利用抵押貸款凍結(mortgage holiday)和債務倉儲準備金專案,該公司於2020年存入帳單相當於正常時期年營業額的10%左右,但在未有額外衝擊下此缺額應可在六個月內補齊,且已投資新建設有皮膚診所、美髮師、物理治療師和聽力師的建全中心。同樣為於Wicklow郡的UpToMyEyes美容院老闆Elaine McParland則未使用抵押貸款凍結或債務倉儲準備金專案,在防疫封鎖期間使用現金準備維持;但在重新開業以後,客戶取消預約以及員工因疫情導致無法工作,在過去四、五個月非常棘手。
A:參考資料:The Irish Times 日期:111年3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220/P200號(商情文號:第220號) 商情本文: 英國P&O渡輪運輸公司17日突然宣布暫停營運,並透過視訊方式解雇旗下800名英國水手(seafaring crew)。該公司所經營的都柏林至利物浦路線,以及北愛爾蘭Larne至蘇格蘭Cairnryan路線均已暫停。數據顯示,該公司占都柏林港統一貨運量(unitised freight)近10%。P&O擁有近4000名員工,每年營運超過3萬次航班;但據悉該公司每年損失約1億美元,母公司杜拜環球港務(DP World)無法繼續承擔財務漏洞。P&O渡輪公司並沒有回應對員工未來發表評論,但建議乘客採取其他安排。 愛爾蘭Peninsula Ireland公司執行長Moira Grassick指出,P&O公司恐為解僱付出巨大賠償代價。航海人員工會(Nautilus International)表示,P&O公司於週四上午解雇其英國航線所有船員,未與員工諮詢或提前通知。RMT全國運輸工會指示船員應留在渡輪上,並擔心英國船員可能被外國勞工取代。根據英國工黨Hull East區議員Karl Turner,外國船員正在岸邊等待P&O公司的Pride of Hull渡輪,以接替被解僱的英國水手。英國交通部正與P&O公司進行緊急討論。 杜拜環球港務於2019年以3.22億英鎊收購P&O公司,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已解雇1100名工人,但在裁員前不久才向其股東支付2.7 億英鎊股息,因此遭到英國工會和政界嚴厲批評。
A: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 文號:1114030087號 德國人喜吃肉類,尤愛搭配芥茉醬,平均每人每年芥末食用量超過800克,但由於逾四分之三的芥末籽來自俄羅斯及烏克蘭兩國,俄烏戰事持續恐令德國芥末自今秋起之供貨面臨短缺。 Kulinaria食品協會理事長Markus Weck受訪於媒體「世界報」(Welt)時表示,德國進口芥末籽中近80%來自俄羅斯與烏克蘭,目前已出現原料短缺,渠擔憂未來數周及數月內情況將繼續惡化。Kulinaria食品協會中,計含有芥茉製造商在內約130家企業成員。 隨著企業有別,各商家庫存量可維持數周或數月不等。不過由於播種必須在未來的兩星期內進行,可以預見2022年下半年及2023年上半年,芥茉供貨將出現瓶頸。 W理事長說明,芥末籽雖也可在德國部分地區種植,然而數量難與堪比。總部位於雷根斯堡(Regensburg)之芥末製造商品牌Händlmaier老闆Franz Wunderlich也證實,該公司雖與德國農民合作生產,但數量遠不足以生產芥末所需。 加拿大是全球僅次於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芥末籽供應來源。據Händlmaier稱,該商在短時間內已透過空運、以史上高價向加拿大採購芥末籽,但目前全球市場上再無更多原料可供銷售。Händlmaier已暫停部分機臺運作,減少芥末產量,預計可供貨到8月。 根據Kulinaria資料,2020年德國共進口芥末籽38,320噸,其中51.9%來自俄羅斯,27.6%來自烏克蘭,10.2%來自加拿大,4%來自愛沙尼亞,另6.4%來自其他國家。德國芥末產量近81,000 噸,價值約1.67億歐元;人均消費量為805克。
A:資料來源:Agora能源轉型論壇(Agora Energiewende)、德國能源與水力產業協會(BDEW)、潔淨能源網路(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14030086號 俄烏戰事持續延燒,迄今為止,德國政府因考量經濟衝擊,仍反對針對俄羅斯能源進口實施禁運。據統計,德國於2021年消耗約912兆瓦時(terawatt-hours)之天然氣,其中約90%進口,進口天然氣中,約一半來自俄羅斯。德國政府及智庫近日已開始評估,倘中斷自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現有能源結構是否足以支應民生與產業發展需求。 智庫Agora能源轉型論壇(Agora Energiewende)及德國能源與水力產業協會(BDEW)近日所完成不同評估報告均指出,長期而言,德國尚有能力應付中斷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Agora Energiewende評估報告認為,德國將可於5年內節省足夠能源,使其幾乎完全不會受制於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但暫無法徹底斷絕依賴。該研究模擬與評估短期及長期節省天然氣的不同場景組合後,得出結論:至2027年,德國能源效率將顯著提升,配合再生能源擴展、工業生產與建物供暖之電氣化比例增加,將使德國天然氣需求減少約五分之一或約200兆瓦時。但倘完全停止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德國務須節省約290兆瓦時天然氣使用,方有可能實現。短期內,建議德國可調降所有建築物冬季暖氣攝氏0.5度至1度,並結合氣密窗戶等節能設備與措施,以節省能源開支、降低依賴。 至於BDEW,近日分析亦發布類似結論,指出一般家庭約有15%、貿易及服務業10%、工業8%之天然氣使用,均存在一定程度短期替代及減用潛力。BDEW主席Kerstin Andreae表示,經綜合評估產業及家庭等各部門可替代及減用之天然氣額度,德國短期內約可減少使用50%俄羅斯天然氣,相當於德國每年天然氣20%之需求。 本屆由社民黨SPD、綠黨Grünen、自民黨FDP聯合組成之德國聯邦政府,自2021年12月8日執政迄今已逾百日,民眾雖仍普遍支持新內閣以氣候中和、淨零碳排做為主軸之施政方向,惟相關政經分析認為,俄烏戰事影響倘持續發酵,進一步推升能源價格及通貨膨脹,致嚴重影響民生經濟,有可能造成支持度遽降,或將是德國政府下一階段必須面臨之難題。
A:資料來源: 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 針對俄羅斯、烏克蘭戰爭衝突對全球及加拿大經貿影響程度,加拿大出口發展局(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EDC)資深經濟學家暨副總裁Stuart Bergman分析指出,俄烏衝突使全球通膨升溫,尤其對歐洲衝擊更大;而黑海鄰近港口運輸受阻,將導致供應鏈中斷更加惡化。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穀物和肥料出口國,供應全球約40%的鈀和30%的鈦,也是鎳主要生產國、第3大煤炭和鋼鐵出口國及第5大木材出口國,從農業、汽車、航空、清潔技術、建築和通訊,幾乎很少產業能擺脫關鍵物料短缺所造成價格壓力之影響。同時,烏克蘭亦是農產品、金屬、機械和汽車零組件之主要出口國。 由於俄羅斯占全球石油供應之10%,隨著俄烏戰爭持續,加深石油和天然氣業的擔憂,導致能源成本飆升。尤以歐洲衝擊最大,俄羅斯供應40%的歐洲天然氣,其中大部分經過烏克蘭,烏克蘭也是石油的轉運點,約有25萬桶/天的原油運往歐洲。EDC預估,儘管許多國家釋放原油儲備, 但未來油價仍難以降溫。 此外,烏克蘭危機將加劇通貨膨脹,加上能源和食品成本升高,預估將削弱全球消費者和企業購買力;同時,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亦打擊消費信心及經濟成長。 ˙加拿大出口發展局相關報告 ˙加拿大出口商Q&A
A:綜合美媒3月20日報導,美國西岸港口營運商與碼頭工人合約將於本年7月1日到期,美國進口商開始重新調整供應鏈,以因應可能的勞資協商延宕及供應鏈中斷。 美國港口勞資合約協商需數月才能達成,2014年至2015年協商延宕曾導致港口作業停滯,本次代表港口營運商的太平洋海事協會(PMA)表示可立即展開協商,然代表華盛頓州到南加州29個港口共計22,400名碼頭工人的ILMU工會則表示本年5月方能完成協商準備,本次爭議項目包括西海岸設施工作規則、自動化、薪資與福利。 許多美國進口商已提前假日季節訂單,讓商品儘早進入美國,或將貨櫃轉到美國東岸及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然航運業者表示,美西主要港口具備完整供應鏈,可取代港口選擇很少,進口商仍盼貨物從美西卸載,目前洛杉磯及長灘港約處理近40%美國進口貨櫃。
A:法國回聲報( Les Echos)本(3)月22日報導,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已延燒兩年,又逢俄烏戰爭開打,社經危機接踵而來,為了解法國企業與家庭財務如何因應烏克蘭戰爭之經濟後果,法國總理府經濟分析委員會(Conseil d'analyse économique , CAE)日前進行大規模調查並於本日公布報告:總體而言,兩者財務狀況優於疫情前,但亦存在不少落差,企業部分,營建業尤顯脆弱,而收入最少的20%家庭已用盡其疫情期間累積之所有額外儲蓄。 CAE係由法國國民互助信貸銀行(Crédit Mutuel Alliance Fédérale)存戶中,抽樣分析 2019 年 11 月至 今(2022) 年 2 月期間 11.5萬家中小企業、微型與個人公司,以及眾多家計單位之銀行賬戶,藉以盤點其財務消長趨勢與現況。 報告指出,樣本企業2020 年第二季財務狀況大多明顯改善後持穩,且優於疫情前水準。惟各產業之異質性甚高,營建、資訊及通訊業面臨困境者比例較疫情前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住宿及餐飲業之財務指標有所改善,似乎證實其因政府於疫情期間之過度補償而受益。36% 之企業在疫情期間申請國家擔保貸款(PGE),且其中41% 已開始償還。 新冠疫情爆發後,家計單位儲蓄增加,但近來開始有減少趨勢。收入最少者之額外儲蓄甚已用盡,能源價格飆升迫在眉睫,恐將受直接衝擊。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2/03/2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將2022年永續發展項目補貼提高為 130 億歐元 荷蘭新聞簡報NIS News Bulletin報導,荷蘭氣候部長 Rob Jetten 宣佈,2022年政府將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項目提供 130 億歐元的補貼,比2021年的 50 億歐元多出一倍多。 補貼計劃 (SDE++) 是對荷蘭永續發展項目的主要激勵措施,近年來其補貼金主要用於太陽能板、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廠和二氧化碳儲存等項目。現在其他項目亦可競爭補貼,包括氫氣技術。 Jetten 部長亦宣佈,通常投資者必須在申請補貼後的幾年內啟動並運作,但地熱能源項目與二氧化碳地下儲存項目經常會延誤,不能歸咎於投資者,因此容許此兩項項目更多的運作時間。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3月21日報導,丹麥企業高階主管及國安專家就目前及未來幾年,西方、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日益加劇提出看法, 亦預估地緣政治等因素將迫使企業在業務上做出重大改變。 2018年和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2020年的新冠危機紛紛導致工廠和運輸路線關閉,進一步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爆發的戰爭,地緣政治風險在更大程度上它不僅適用於中國,現在也適用於俄羅斯。 丹麥國防情報局的前任負責人,現任Macro Advisory Partners 諮詢公司的合夥人Thomas Ahrenkiel,就全球問題為公司、投資者和公共機構提供建議。渠指出,鑑於公司營運著重於財務上得到回報的事實,就目前全球發展情勢,地緣政治風險巨大, 在更大程度上應考慮地緣政治風險。 A.P. Møller-Mærsk 董事會主席 Robert Maersk Uggla 在周二召開的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渠正在經歷世界日益分裂和對全球貿易面臨不具有建設性的地緣政治發展之中,因此,必須對這種情況採取行動。 大西洋協會安全政策智庫(sikkerhedspolitiske tænketank Atlantsammenslutningen)秘書長 Lars Bangert Struwe 指出,如果不選擇退出,就會冒著有人打你的風險,會受到制裁或排除。 幾位專家曾向金融報 (Finans) 提出渠等之評估並指出,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盟國家,近幾十年來有一種天真的想法,即中國和俄羅斯可以透過貿易融入西方的思維。如今,這一觀念已被擔憂這兩國以威權的操作方式、抄襲和濫用西方技術所取代。越來越多的公司將不得不在西方和俄羅斯/中國之間做出選擇。 公司需要讓自己在所處的市場中變得更加強大, 未來可能會看到供應鏈變得更加區域化 。如果公司位於中國,考慮建立不依賴美國技術或台灣原材料或組件的供應鏈。應就地取材供應,照顧好自己並重新平衡與中國的關係。 專家們建議通過將生產建置在貨物銷售地附近,管理當地數據,並在當地市場獲得融資,渠等向公司傳達的這些信息的目的是在保護企業免受政治動蕩的影響。
A:西班牙Cinco días日報2022年2月17日報導,根據西班牙中央銀行(Banco de España)公布資料,截至2021年12月西班牙公債達1兆4,280億歐元,較上個月增加15億300萬歐元,亦較2020年同期增加819億7,900萬歐元(增加6.1%);2021年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為118.7%,低於西國政府2022年國家預算(Plan Presupuestario)估計之119.5%。 具體而言,至2021年年底西國中央政府公債1兆2,450億歐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6.8%;社會保險公債金額為991億8,500萬歐元,較上一年增加16.2%;各自治區政府公債為3,128億9,800萬歐元,增加2.9%;地方政府公債則為221億2200萬歐元,增加0.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西班牙2022年公債為117%,2023年至2027年公債則介於115.4%至115.9%之間;IMF建議西班牙應實施財政整頓計畫、逐步減少公債,採行謹慎之中期措施以穩定總體財政,亦建議西國維持擴張性政策,以確保經濟復甦不會放緩。
A:葡萄牙經濟新聞網2022年3月17日報導,根據葡萄牙公共財政委員會(CFP)公布之2022-2026年經濟與預算前景報告,預計在一般情況下,葡萄牙2022年通貨膨脹率為3.9%,調和之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亦為3.9%;惟倘加計自俄羅斯至歐洲原物料供應中斷之影響,葡萄牙2022年通貨膨脹率恐將達5.6%,價格之衝擊將反映在之生產與運輸成本上,而2022年調和之消費者物價指數(HICP)則會降至3.7%。 CPF警告,持續上漲之通貨膨脹恐會造成薪資上漲之額外壓力,進而造成更嚴重之通貨膨脹情況;預計歐洲央行之貨幣政策亦會有所調整。
A:依據德國媒體ZDF報導指出隨著俄烏戰爭爆發,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在俄羅斯之德國企業面臨壓力。部分在俄羅斯之德國企業如福斯汽車已決定停止在俄羅斯生產和出口,該報導引述汽車產業專家Jürgen Pieper表示停止在俄羅斯生產和出口對福斯汽車之影響不大,俄羅斯佔福斯汽車總銷售額僅約2%。另一方面在此背景之下部分在俄羅斯之德國企業如Metro、Bayer及Henkel目前仍在俄羅斯持續營運。根據商業雜誌Forbes統計數據2020年Metro在俄羅斯的銷售額約為26億歐元,Bayer為8億歐元,Henkel為9億歐元,福斯汽車則為36億歐元。 在銀行業方面仍在俄羅斯營運的德國銀行亦面臨壓力,德意志銀行表示自2014年以來該銀行已大幅減少在俄羅斯的業務,目前德意志銀行正在關閉其他根據法律和監管要求須停止之業務,此外德意志銀行另表示近期該銀行將不會在俄羅斯開展任何新業務。在德國商業銀行方面,該銀行採取與德意志銀行相似作法大幅度降低在俄羅斯的業務並停止開啟新業務項目。 在此同時德國東歐經濟關係協會表示部分在俄羅斯的德國製造業者仍持續營運但絕大多數不再執行新投資計劃,只要仍能取得重要的零組件則生產系統仍繼續使用,該協會指出對部分製造業者來說畢竟實務上很難短時間內立即將生產設備放在口袋中然後帶著生產設備離開。
A:綜合美媒報導,輝瑞藥廠表示將以非營利性藥物價格提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 4百萬份Paxlovid新冠口服藥物療程劑量,運送至95個中低收入國家,將自4月起提供已授權使用該藥物的國家,且預計本年底前生產1.2億份療程劑量。 輝瑞Paxlovid藥物已與聯合國支持的藥品專利共享機構(MPP)達成協議,同意授權其他藥廠可生產低階版本的藥物以增加全球供應量,迄今已與拉丁美洲、中東、南亞及東亞共12個國家35間藥廠簽署協議。 美國FDA於2021年12月緊急授權該藥物可提供12歲以上病患使用,在臨床實驗中可預防高危險族群住院率約89%,輝瑞預期2022年Paxlovid藥物銷售額可達220億美元,另已同意於本年9月前提供美國政府2千萬份療程藥物劑量。
A:The Star 2022.03.18 南非經濟組摘譯 南非航空局(South African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日前宣布南非Comair航空恢復營運,一般而言主管機關宣布停飛後須5至15天始能完成機械及航運檢查,本次僅耗時4天,主要原因為避免影響該公司營運,且該公司僅有2架飛機發生機械問題。 Comair航空負責營運南非Kulula.com航空及英國航空南非國內線,該公司過去數個月來發生多次事故卻未具體回報,且未落實紀錄,加上日前在東倫敦機場發生引擎及起落架事故,因此遭到停飛處分。 Comair航空停飛後,國內航線票價有上漲趨勢,南非競爭委員會(Competition Commission)已通知Safair、Airlink、CemAir等其他南非航空公司不可有聯合壟斷行為。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與外交部長賽夫丁陪同馬國首相依斯邁沙比里於3月20日起赴越南進行三天官式訪問。 阿茲敏部長表示,馬國承諾不斷強化商業生態系,並深化馬國與越南雙邊經貿投資的聯繫。馬國為越南第九大投資來源國,該國積極促進與越南雙邊貿易,而越來越多的投資,將使越南成為重要投資目的地,特別是在公用事業、製造業和房地產領域。馬國知名企業在越南投資設廠,將促進越南的經濟發展及創造就業機會。 新冠疫情雖影響馬國與越南貿易往來,但兩國的民眾多已完成疫苗接種,兩國均從新冠疫情轉向地方流行病階段,並計劃於近期開放國境,這將加速兩國經濟復甦及人民的交流。 阿茲敏部長另稱,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生效,馬國鼓勵越南商界借勢拓展市場,及發揮原物料在區域內部的價格優勢,並積極推動區域內供應鏈。馬國與越南將專注於營造、航太及汽車產業,以及兩國互相擴大支援的領域,包括經貿及投資,旅遊及文化交流。值得關注的是,有許多越南廠商,包括佳美集團(GAMI GROUP)擁有高度意願與馬國企業合作發展電動車計畫,越捷航空(Vietjet)計劃於4月1日恢復重啟馬越航線。Hoa Binh建築集團尤支持在業務營運及房地產開發計畫採納環境、社會及制治(ESG),符合馬國將ESG作為國家投資願景政策的核心支柱之一。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交通部(Ministry of Transport)統計顯示,雖然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猶存,加上新冠病毒疫情依舊肆虐,但馬國港口上(2021)年貨櫃處理量仍達2,838萬4,408個標準貨櫃(TEUs),較前(2020)年成長6.4%。 馬國第一大港─巴生港(Port Klang)2021年貨櫃處理量為1,372萬4,392個TEUs,占馬國貨櫃總處理量之48.35%,較2020年成長3.62%;柔佛州丹絨柏勒巴斯港(Port of Tanjung Pelepas,簡稱PTP)貨櫃處理量則為1,120萬245個TEUs,占馬國貨櫃總處理量之39.46%,較2020年成長20.74%。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綜整丹麥財經媒體於3月21日報導,如果烏克蘭戰爭持續,俄羅斯關閉通往歐洲的天然氣,這將對丹麥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丹麥財政部部長Nicolai Wammen 於新聞發表會發布丹麥經濟將受俄烏戰爭所可能面臨的3個預設情景:渠並指出,好消息是丹麥財務起點良好。 1:在溫和的情況下,經濟成長僅受到輕微影響。 2.在中立的情景下,經濟成長將下降 1.25%。 3:在最差情況下,經濟成長將被削減多達 3 %。 商業及工業部部長Simon Kollerup於會中亦指出,戰爭與疫情截然不同 ,政府沒有任何補助計畫協助受俄烏戰爭殃及的丹麥企業,丹麥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短期或暫時的,而是結構性的改變。 據丹麥銀行Sydbank 的高級經濟分析師 Mathias Dollerup Sproegel指出, 儘管丹麥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出口貿易非常有限,但這兩個國家在全球原材料和農業生產中佔比很大。隨著俄烏戰爭不確定性急劇上升,渠初估消費者將在汽油、能源和食品等方受影響,並將可能出現 10 年來首次的消費者購買力逆轉,最壞的情況,將意味著丹麥經濟將損失 600 億丹麥克朗。 另丹麥工總Dansk Industri (DI) 的一項分析顯示,在接受調查的 1062 家公司中,有3分之1的企業預計未來一年的成長將因戰爭而疲軟。根據 DI 副主任 Morten Granzau Nielsen 的說法,主因是因企業將受全球供應鏈的挑戰。丹麥對這兩國的出口貿易並不大,並不是非常依賴烏克蘭和俄羅斯,而是丹麥企業倚賴來自這兩國的許多原材料,以轉賣給其他歐洲公司維生,渠等將因原材料短缺而受挫。因此,許多公司已經開始尋找新的供應商及找新客戶。
A:新冠變種病毒株Omicron於2021年肆虐全球,導致國際經濟不確定因素猶存,惟馬來西亞棕油價格受到印度的需求回升(較2020年上漲31.3%)以及新冠疫情導致馬國棕油業者勞動力短缺,使其平均出口價格,卻從2020年每公噸2,686馬幣(約644美元),增加64%至每公噸4,407馬幣(約1,057美元),創歷年來新高紀錄,2021年棕油產品出口金額,亦從2020年的733.32億馬幣(約175.86億美元),增加48%至1,085.16億馬幣(約260.23億美元)。 2021年馬國棕油出口量達1,556萬6,439公噸,較2020年減少10.5%;主要出口市場為印度(360萬公噸,占馬國總出口量23.1%),其他依序為中國大陸(187萬公噸)、歐盟(164萬公噸)、土耳其(70萬公噸)、肯亞(67萬公噸)、巴基斯坦(61萬公噸)及菲律賓(58萬公噸)。前述7個市場,共占馬國棕油總出口量62.2%。 馬國2021年油棕總種植面積計達573萬7,731公頃,較2020年減少2.2%,主因西馬半島減少種植面積4.7%至260萬7,847公頃,沙巴州亦減少種植面積1.3%至152萬3,624公頃;其中西馬半島為該國最大油棕種植地區,占總種植面積44.45%。受全球經濟放緩、氣候變化以及勞動力匱乏影響,馬國2021年棕油生產量僅1,812萬公噸,較2020年減少5.4%;惟進口量銳增24.3%至118萬公噸,加上出口量較2020年下跌10.5%情況下,致庫存量上升27.6%至161萬4,594公噸。 馬國2021年油脂化工產品出口量為288萬公噸,較2020年減少6.6%;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53萬公噸,占總出口量之18.4%)、歐盟(41萬公噸)、美國(29萬公噸)、日本(22萬公噸)及印度(19萬公噸);主要出口產品為脂肪酸、脂肪醇、甲酯、甘油及香皂條。2021年生質燃油出口量為36萬6,143公噸,較2020年減少3.3%。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柬埔寨入境規定取消PCR核酸檢測及快篩 資料來源:外交部領事事務局,2022年3月2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政府公告自2022年3月17日起,調整入境及隔離相關措施如下: 1.恢復落地簽證。 2.入境旅客無須出示入境前72小時內之COVID-19核酸檢測(PCR)陰性證明。 3.入境旅客無須接受快篩(rapid test)。 4.尚未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者,仍須隔離14天。 配合上述調整措施,入境所須文件如下: 1.COVID-19完整接種證明或疫苗紀錄卡。 2.未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且無法提供隔離酒店訂房證明者,入境時須存入2,000美元,作為隔離相關費用之保證金。 3.不強制但鼓勵所有旅客購買適用當地之COVID-19保險。 我國商務人士如果有入境柬國需求者,可申請電子商務簽證(Visa Type E),申請人依照柬國外交部網站規定申請並取得電子簽證後,列印e-Visa證明作為入境柬國簽證(網址: https://www.evisa.gov.kh/)。 根據我國外交部最新旅遊警示,柬埔寨列為紅色,屬不宜前往,宜儘速離境之地(註:主因治安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