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20年4月20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發言人Dr. Mohammed Al-Abd Al-Aly表示,沙烏地近來根據人口密集度(population density)、家戶數量(number of homes)、居民互動程度以及確診人數等指標,針對高風險地區(high risk neighborhoods)實施「檢測及隔離(test and isolate)」計畫,導至沙烏地確診人數出現暴增情況。 截至4月20日止,沙烏地當日新增1,490例,總確診人數達1萬484人。 Al-Aly發言人表示,新增病例中27%係沙烏地籍、73%係外國籍;23%係女性、77%係男性,且感染者分散各個年齡層,2個月至96歲皆有。 另齋戒月將至,沙烏地健康部呼籲民眾停止每日開齋群眾活動,並保持適當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4月17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成允模與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於本年4月17日舉行視訊會議,研議韓國與中國兩國企業人士之出入境及擴大貿易與投資等有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之合作方案。本次視訊會議係兩國依4月14日「ASEAN+3特別視訊高峰會議」,與會各國決定合作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之決議,韓陸兩國貿易部長擬研議後續之合作計畫所舉行。 成部長指出,「ASEAN+3特別視訊高峰會議」時已就放寬企業人士等必要人士之出入境達成共識,建議韓國與中國兩國可率先合作示範准許兩國企業人士出入境之提案。渠強調,韓國與中國兩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企業人士自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即已密切合作,積極維護產業之供應鏈,因中小及中堅企業於韓國與中國之供應鏈擔任之角色已相當於大企業,籲請中國商務部協助保障有緊急出差需求之中小及中堅企業人士入境中國。 兩國貿易部長於視訊會議中就擴大活絡全球經濟之中長期基礎架構,以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達成共識,並決定合作推進全球最大型之Mega FTA-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達成協議,期使於本年度內完成簽署,俾利刺激區域內之貿易及投資,帶動全球經濟復甦。另兩國部長亦協議積極推動韓-陸FTA服務及投資領域後續諮商之進展,創造兩國間之新市場及推動貿易與投資。成部長再建議,韓陸兩國短期內應無法舉行面對面之諮商,但可積極利用視訊會議進行相關之諮商 。 成部長另表示,韓國與中國目前雖然各自採取嚴格之防疫措施,但仍透過互相援助醫療物資,共同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提案兩國未來持續加強人文交流,促使兩國發展更進一步之友好關係,並合作建立穩定管理防疫及經濟之模範標竿。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4月17日) 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洪楠基於本(109)年4月17日召集勞動雇用部部長、統計廳長及青瓦台經濟首席秘書等部會部長與官員,舉行「相關部會部長會議」,檢視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市場之影響及討論未來之因應方向。 洪副總理表示,韓國本年3月份就業市場,以住宿飲食、批發零售及教育等面對面之行業比率較高、與內需較密切之服務業領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嚴重。另就業巿場對傳染病擴大已感到不安,勞動供需減少,公務人員考試及企業招考期程均已順延或改期,求職求才減少,失業人數小幅減少。總就業人口較去(108)年減少19萬5,000人,減少人數為發生金融危機之2009年5月以後之最高紀錄,失業人數減少1萬7,000人,失業率約減少0.1%,為4.2%;經濟活動參與比率約減少0.9%,為62.2%。 依工作之性質比較,以臨時與按日計酬職務、銷售職人員及自營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嚴重。3月份正職工作之就業人數自61萬6,000人,減少為45萬9,000人,臨時性工作之就業人數減少1萬3,000人,減少為42萬人。另按日計酬工作之就業者減少人數則自10萬7,000人,減少為17萬3,000人。另有僱用員工之自營業就業者減少人數則自14萬5,000人,減少為19萬5,000人,無需僱用員工之自營商亦自14萬9,000人,減少為12萬4,000人。此外,本年3月份暫時待業人數則較去年增加126萬人,為160萬7,000人,為實施失業統計以來之最高紀錄。 韓國政府依調查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臨時及按日計酬之工作者、特別類型之工作者、自營商及微型商家等弱勢階層之影響嚴重,預計內外部環境更再惡化時,影響層面可能擴大至其他產業及階層,因若未來之不確定性增大,政府將全力因應,以期促使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市場所造成之影響減至最小,期以穩定與就業息息相關之民生經濟。另政府將依預定期程執行已發表之財政及金融救助方案,促使服務業早日恢復正常經營,保障國民之就業及生活,並將於近日內公布穩定就業、失業救濟、創造緊急就業與新就業機會之方案,以及公布穩定弱勢勞工之生計等措施,期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
A:依據瑞士聯邦海關總署2020年4月21日公佈的今年第一季經季節性調整的貿易統計數據資料,瑞士第一季經季節性調整的出口值為577.62億瑞士法郎,增加1.0%;進口值為494.20億瑞士法郎,減少2.8%。 瑞士2020年第一季出口成長主因在於化學製藥業出口的顯著增加,推動了瑞士3月份,以及第一季的整體出口成長。 由於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顯現下滑趨勢,瑞士大部分的行業亦深受打擊,景氣衰退,第一季經季節性調整的進口貿易減少2.8%,進出口貿易相比,瑞士第一季貿易仍享83億瑞士法郎貿易順差。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海關總署 日期: 2020年4月21日
A:穆迪預告下調柬埔寨信用評級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0年4月2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日 依據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投資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ment Service)近日發布之報告,全球經濟的急劇下滑將很快影響信用評級,從而削弱回報收益並增加投資者的風險。 該機構根據廣泛的經濟分析來分類信用等級,主要是為了確定發行人可用來償還債務的收入,可用於償還債務的資金越多,評級越高。信用評級被下調的宣布,可能會對今年計畫在柬埔寨證券交易所(CSX)上市的公司產生影響,因為投資者對風險當然會儘量避開,至少到COVID-19疫情結束前,現金流動性都會是問題。 因此許多打算在當地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將由亞洲開發銀行(ADB)的信用擔保和投資基金(CGIF)提供支持,這項支持是亞洲債券市場方案(ABMI)為東協+3(中、日、韓)合作的關鍵因素。 建立這項擔保機制是為了促進該地區金融市場的發展、穩定、復原力,以及持續發展深厚流動性貨幣和區域債券市場。亞洲開發銀行將此方案描述為在債券整個存續期間,發行人不付款時,向債券持有人支付的承諾是不可撤銷且無條件的,而這項承諾藉由此方案可得到CGIF權益資本的支持,該權益資本係由其所有出資人全額支付。 目前該擔保一直保持著今年2月由全球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 & P)授予的「AA」信用等級。「AA」評級是標準普爾第二高的債券評級,被認為是「投資級」,這意味著允許銀行持有並且投資是低風險的(評級等同於穆迪評級的「Aa」)。 這項投資擔保方案希望為當地公司在柬國交易所的公司債券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並阻止導致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類似情況,並使該地區金融體係對全球動蕩的資本流動和外部衝擊更具彈性。 穆迪(Moody's)副總裁彼得·麥克納利(Peter McNally)表示,資產表現受到衝擊的程度將因資產類別和地理位置而異。對於單項交易結構,包括特定債券在交易資本結構中的地位,將影響信貸的時間和衝擊的嚴重性;穆迪信用分析的優先次序係根據資產類別對當前信貸衝擊的程度來看,與結構較高級的證券相比,處於結構初級的證券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大。 亞行柬埔寨國家主任Sunniya Durrani則表示,柬國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強勁表現之後,假設疫情結束並且經濟活動恢復正常,柬埔寨的經濟成長預計將在2020年降至2.3%,然後在2021年反彈至5.7%。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COVID-19疫情影響產業也同時減少工作機會,各國失業率均預期上升。瑞典職業局在3月預期失業率將達7.5%。但是瑞典銀行預期,瑞典失業率將持續上升到夏季達10%。但隨著部分產業開始復工並招募員工,配合快速訓練以及更有效率的職工配對,預期可減緩失業率的上升。 此次疫情更是重創青年就業,尤其是今年暑假預計進入職場的畢業生。原本青年失業率就較高,烏撒拉(Uppsala)大學經濟學教授Oskar Nordström Skans指出,今年職場新人所面對的不只是短期也是長期的職場問題,薪水和現階段的疫情狀況都是影響青年就業的主要挑戰,為類似90年代經濟危機所引起的職場影響。
A:資料來源 : 挪威今日報 (Norway Today) 因為疫情需求,根據挪威統計局(SSB)數據,挪威在復活節前三週的藥品和其他藥品進口量都呈顯著增加,每週進口額平均約為5.9億挪威克朗,比去年同期增加1.5億挪威克朗,復活節週的藥品進口額雖出現下降,但仍高於2019年復活節前幾週的平均值。 因為產業和貿易均受疫情影響,但各產業漲跌不一。復活節週期間的每週商品總進口統計數據顯示,進口值比前一週減少三分之一以上,但仍比去年復活節週高出11%。進口跌幅最大的是機械和運輸工具。 在出口方面,復活節週的出口額比前一週大幅減少近30%,主要減少項目包括魚類、機械、化學產品和精煉石油產品等。但復活節週的總出口額仍比去年同期增加22%。
A:資料來源 : 挪威新聞摘要 (PS Norway) 因為COVID-19疫情所造成的經濟損害,挪威尋求國際合作,共同補救受創的經濟發展,以及協助弱勢國家的醫療體系。 挪威財政部長Jan Tore Sanner於本週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國際貨幣金融委員會的視頻會議,表示多邊合作是現階段所需要的,組織會員國也提出共同努力恢復經濟活力的意願,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針對危機做出快速反應, Sanner部長亦給予正面評價。他認為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獨自解決這次COVID-19疫情,應加強國際合作共同尋求解決方案,並幫助缺乏足夠醫療資源和經濟結構脆弱的國家,協助最貧窮國家分期付款減免債務,以有效善用資源對抗冠狀病毒。
A:資料來源 : 挪威新聞摘要 (PS Norway)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挪威在2019年總共提供378億挪威克朗的金援補助,佔挪威國民生產總額1.02%,2018年援助則略低於1%。 挪威國際發展部長Dag-Inge Ulstein 表示,很滿意在2019年實現政府金援佔GDP1%的目標;但他也指出現在COVID-19疫情在全球造成重大危機導致更多金援需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難民營和特定族群,因此挪威增加援助措施很重要。挪威將透過有效率的挪威援助組織和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管道,持續提供援助。 挪威對於協助難民的補助在2019年達約5億2480萬,比2018年少2.4%。除了照顧挪威國內難民的經費,挪威在2019年的國際金援比2018年增加10.8%
A:日前捷克摩拉維亞-西裡西亞省針對13,500名雇員和老人療養院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發現了22例陽性病例。捷克衛生資訊和統計機構負責人Ladislav Dušek指出最新發展狀況明確表明捷克境內確切地遏止了病毒的失控傳播。Dušek院長內閣擔心大眾在復活節假期間不會自律, 但事實顯示並非如預期般失控。每日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正在逐漸下降, 日前檢測結果僅不到2%呈現陽性, 雖然捷克雖然守住陣線,但歐洲疫情日漸擴大只是剛開始, 仍待繼續努力確保陣線。
A:捷克總理Andrej Babiš日前指出內閣將加速重新開啟經濟, 但流行病學家保持謹慎保留的態度。流行病學家Rastislav Maar先生為負責起草重新開放計劃的指揮官, 他說那些批評該計劃的反對派必須意識到防疫團隊和內閣都對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負有責任,但他和其他流行病學家也身負重擔, 他強調他們才是決定時間表的人。他補充說有關該疾病確診比例的調查結果應會在本月底左右出爐, 這將指出重新開放的時程表是維持不變或將依據調整。大約28,000人將於本星期三接受檢測, 捷克公共衛生部長Roman Prymula指出檢測結果可能會發現感染率非常低, 這意味著捷克還有待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繼續努力防疫。
A:捷克Škoda 汽車跟歐盟汽車產業銷量年比重跌55.1%, 今年該品牌3月份歐洲銷量下降了37.1%至47,731輛。Škoda汽車3月份在捷克的銷量同比下降了25%至5,368輛 ; 福斯汽車在捷克銷量當月大幅下跌了40.6%至1128輛 ; 而韓國現代汽車銷量則是下降了23.8%至1121輛。
A:捷克財政部長Alena Schillerová昨日表示她今天將向內閣提議將今年的預算赤字從2000億提高到3000億捷克朗, 她說這次修訂乃是基於未來政府新防疫措施的考量, 她並且希望這是最後變化的定案。捷克參議院在上週五否決了有關增加明年1400億捷克克朗預算赤字的法案, Schillerová部長表示希望提高教師的薪資,但不尋求增加養老金。
A:捷克財務部長Alena Schillerová指出根據商業禁令解禁時間表,自僱者將獲得每日約500捷克克朗的稅額補助,她說,這將更具選擇性。捷克總理Babiš指出自僱者將在5月份獲得15,000捷克克朗的補助款,此外還免付社會和醫療費用的預扣款。
A:捷克貿工部計劃在下周初招標個人防護設備(包括口罩、護目鏡、防護衣、手套),並預計將於4月底招標,捷克政府保證到今年年底採購一定的數量,並使捷克可以依靠國內企業供應防疫產品。
A:捷克衛生部週三的命令指出,沒有新型冠狀病毒症狀但與被感染者接觸過的人士,在家庭醫師為其進行血液檢測出爐前不能解除隔離檢疫,該措施將於4月22日起生效(經過14天的隔離後才能進行血液檢查),由於機構和技術理由,檢測人員無法到府為隔離人士在家進行檢測,被隔離人士將須自行前往檢測地點。許多醫生缺乏在候診室中隔離各種類型患者的能力,因此有些醫生會在外面設置檢測帳篷。該部表示採取這種特殊防疫措施的理由乃是捷克對於新冠病毒流行病趨勢防範措施仍未健全。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電報 (TT, Tidningarnas Telegrambyrå) 在瑞典政府提出的春季預算書中,列舉各項COVID-19疫情補助項目,並計算因疫情影響而失業者之所得的相關補助可比原本規定多出約1萬瑞典克朗。 根據瑞典銀行個人經濟管理師Arturo Arques的計算,育有兩個小孩且負擔380萬瑞典克朗房貸的家庭,如果其主要經濟來源的家庭成員因為疫情影響而遭解雇,因為瑞典政府提高失業津貼的上限至1200瑞典克朗,原為910瑞典克朗和暫停歸還房貸本金等,該類家庭從疫情補助中可得約1萬瑞典克朗,相當於這類家庭每月因疫情失業僅損失一、兩千瑞典克朗。Arques管理師表示,目標在於避免家庭經濟的崩潰,而導致更大的經濟問題。 對於原本領取學習津貼有限制打工時數的學生,在疫情期間則可增加打工時數。但對於原本工作時數或收入低於可領取失業津貼者,瑞典政府疫情補助方案並無太多助益。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因為COVID-19疫情所帶來的重大醫療資源需求,瑞典政府持續敦促歐盟解除醫療用品的進口關稅。 由於疫情的擴散和醫療資源需求的急遽增加,歐盟執委會已經決定暫停徵收醫療資源用品的關稅和增值稅,但僅限於政府單位和取得許可證之機構所進口的物品,並限期6個月。鑒於瑞典境內疫情嚴重且多發生於老人院和療養院等機構,以及近日瑞典出口至西班牙醫院的物資卡關法國邊境,因此瑞典貿易部長Anna Hallberg希望私人單位進口醫療資源用品也可免除關稅。
A: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年4月21日報導辦理。 依日本財務省20日發布之3份月貿易統計速報顯示,因新冠病毒蔓延影響,致國際需求減少及物流停滯,日本3月份食品輸出金額為621億日圓,較去年同期減少9.5%,呈現連續3個月衰退現象。以國別來看,輸銷中國之金額為97億日圓(較去年同期減幅1.2%),連續2個月衰退,美國90億日圓(減幅8.2%)、歐盟30億日圓(減幅2.7%)。 在輸入食品方面,3月份進口金額為5,744億日圓,較去年同期增加0.5%,除魚介類外,其他類別均呈成長現象,其中成長幅度最大者為肉類,增幅為6.8%(進口金額1,200億日圓、數量23萬公噸),其次為穀物類6.7%(金額762億日圓、數量235萬公噸),蔬菜4.5%(金額479億日圓、數量27萬公噸),水果4.4%(金額441億日圓、數量22萬公噸)。 3月份之總體貿易方面,出口總額為6兆3,578億日圓,較去年同期減少11.7%,輸入總額6兆3,529億日圓,較去年同期減少5.0%。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4月21日報導,依據亞太經合會(APEC)報告顯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預估APEC全體會員國本年經濟成長將下跌2.7%,經濟損失達2兆1,000億美元,係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整體失業人口預估亦將達2,300萬人。另該報告預估,全球經濟將於2021年反彈,APEC地區將成長6.3%,高於全球成長率(5.8%)。 APEC表示,鑒於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前所未見,因此成員國須對社會經濟復甦,採取具針對性和相互協調的對策,包括提供醫療保健體系更多支援和強化社會安全網。 為因應疫情,APEC 21個成員國已陸續推出占國內生產總值1%至20%不等的財政激勵措施,包括對失業者和中小企業提供援助。其中,新加坡自本年2月18日已推出3個預算案,總值近600億星元,占國內生產總值12%。